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35古代诗歌鉴赏三表达技巧篇一、(xx 河北邯郸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题。闻琴唐孙氏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嘈杂到纯净。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运用湘妃思 念舜的典故,总写琴声哀怨。B.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常见的声音凉风飒飒、暮雨潇潇,形象地表现 琴声,化抽象为具体。C.颈联写听琴感受。琴声如在耳边,仿佛泉水从青色的山峰上流泻下来;琴声越来越 远,又如黑鹤从
2、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D. “远如玄鹤下青冥"中“青冥”即青天。该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 表现了琴声的急促。E.尾联写弹琴结束后的情景,意境幽静美好,突出了音乐的魅力,与白居易琵琶行 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错,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表现了琴声的急促”错,应为表现了琴声的幽远。2.请赏析“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一联的艺术手法。答案:烘托手法(或侧面描写)。“露湿丛兰月满庭”通过描写月光满庭、露湿丛兰的从侧面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和演奏者技艺的院中一丛丛的兰花都被露水打湿,含蓄诗歌这一联与白
3、居易 琵琶行中“东分析时可联系课本所学。尾联借景物寂静,烘托出听众沉浸在音乐中不愿抽离的情形, 高超。以景结情(或寓情于景)。月光铺满了庭院, 地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韵味悠长,意犹未尽。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描写烘托闻琴后听众沉浸其中,侧面写弹琴者技艺的高超。末句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技巧,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知识拓展: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步骤(1)明确说出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什么。(2)分析该种技巧(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3)分析诗人选用该种技巧(手法)的妙处。(4)指出该种技巧(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
4、了怎样的旨趣。二、(xx 广东湛江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34题。南乡子苏 '轼''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濠酷。''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注】 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词人因揭露新法弊端被贬至黄州。蒲萄: 即“葡萄”,喻江水澄澈碧绿。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琼杯,玉制的酒杯,亦用以美称酒杯。B. “岷峨”指四川岷山、峨眉山,苏轼常常在诗词中用“岷峨”代指家乡。C.下阕前两句“暗”和“乱”两字写山上春雨忽至,营造了悲凉清冷
5、的氛围。D.下阕后三句描写骤雨复晴的景色,东风吹散云雨,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E.本词描写的自然景观阴晴不定、神奇瑰丽,直接抒发了词人对身世际遇的感慨。答案: CE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 项,“暗”“乱”两字突出了春雨飘忽不定、倏来倏往的特征,并未营造悲凉清冷的氛围。E 项,“直接抒发”错误,本词应该是寓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蕴含词人对身世际遇的感慨。4本词上阕写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 实写落日美景倒映在酒杯里,青山绿树把杯中美酒都染绿了。虚写杯中琼浆是岷山、峨眉山积雪融化而来,万顷的江水正像那未过滤的酒。虚实结合,想象奇特,扩 展了时空,表现了词人
6、的思乡之情与旷达胸怀。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赏析“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要结合词句分析“虚”“实”各自的内容及效果, 最后指出词句运用此种手法所表达的情感。 上阕写词人看到的黄昏景致。 “晚景落琼杯, 照眼云山翠作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水天一色的景致,是实写。“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句,词人看着满眼碧绿的江面,回想起初到黄州时,竟认为这碧波荡漾如葡萄美酒般的江水是由岷山与峨眉山上的雪浪融化而来的,是虚写。虚写部分的想象十分奇特,营造了空间的辽阔感;同时,因苏轼是眉山人,峨眉山的雪浪勾起了思乡之情,壮阔的想象表现出词人旷达的胸怀。三、(xx 安徽安
7、庆重点中学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56题。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刘禹锡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沙际”点明送客的地点在水边,接着写竹林、溪流环绕田舍,自然环境清新可喜。B.颔联描写送别时的景象,枫林社鼓喧腾、茅屋声声鸡鸣,描绘了静谧安详的自然景象,写出了秋季时令特征和生活趣味。C.颔联上下句运用列锦的修辞,枫林、鼓声、茅屋、鸡鸣等构成名词性意象组合,具 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D.颈联中作者观察视角聚焦在送别环境,突出田野中富有生机
8、的一面,围绕题目中的“秋日”选择意象,营造了送客将别时的环境。E.尾联明确点出此次送别地点在潜水驿,作者写驿楼、宫树和马鸣,结句托物言志,以驿马疲惫再三嘶鸣,渲染依依惜别之情。答案: BE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 项,“描绘了静谧安详的自然景象”错,鼓响鸡鸣描绘的应该是喧腾的景象。E 项,“托物言志”错,应该是“借景抒情”。6请从写景角度简要赏析本诗颈联。答: 答案: 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 以鹊噪衬静,蝶飞动景衬托晚禾秋草静景;视听结合。晚禾、秋草是视觉描写,鹊噪是听觉描写;远近结合。“鹊噪晚禾地”是远景,“蝶飞秋草畦”是近景。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
9、干要求从写景的角度来赏析。 “噪”是听觉, “飞”“晚禾”“秋草”是视觉; “鹊噪”“蝶飞”是动, 衬托出了“晚禾”“秋草”之静。 “鹊噪晚禾地”是从远处落笔, “蝶飞秋草畦”则是从近处勾勒。 根据以上分析分条表述即可。知识拓展:古代诗歌写景的常见角度(1) 正与侧的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也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景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2) 动与静的结合。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使被衬托的一方的特点更加鲜明,凸显被衬托一方的
10、灵动与美。(3) 声与色的结合。古诗写景常涉及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4) 虚与实的结合。“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与现实。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5) 点与面的结合。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6) 远与近的结合。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
11、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7) 视与听的结合。诗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相辅相成,相互衬托,使其所描写的景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能力提升四、(xx 吉林市普通中学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78题。秋夜二首( 其一 )孔文仲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利剑摧锋锷,苍鹯缩羽翰 。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汰澜。【注】孔文仲生性狷直,为官廉洁。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罢官。此诗写于被罢官后。苍鹃(zh an): 一种猛禽。羽翰:翅膀。汰澜:流泪的样子。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诘问夜晚为何如此漫长,诗人以反问的
12、语气强烈表达出内心之愁绪。B.首联以季节、时间和居所的环境来衬托,突出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状况以及孤寂的心绪。C. “雨声冲梦断”承“孤枕夜何永”而来,极写诗人难眠而辗转反侧之苦;“霜气袭衣单”承“破窗秋已寒”而来,极写寒气逼人之甚。可见清廉为官的诗人被罢官后的痛楚。D.尾联写出诗人平生气冲斗牛,志存高远,想不到却遭遇此种黯然神伤的落寞结果。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E.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颔联借秋夜冷雨打断睡意,抒发诗人衣单难以御寒的苦楚,又如尾联借泪水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失望与痛苦。答案: DE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 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运用的是对比手法,以“冲斗
13、气”和“泪汰澜”对比。 E项,“借景抒情”错,尾联没有写景,是直抒胸臆。8请分析本诗颈联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答: 答案: 运用了形象贴切的比喻手法。此联以“利剑”“苍鹯”自喻, 既写出了诗人心志的高远,要为国家出力,又写出了遭遇的现实挫折,壮志难酬。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设问具体明确,既要指出表达技巧, 又要具体分析其作用。此诗写诗人被罢官之后的凄苦生活和痛苦心情。颈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利剑”“苍鹯”自喻,写出了诗人心志高远,想要为国建功立业,但“摧锋锷”“缩羽翰”的结果凸显了诗人的壮志难酬之痛苦。五、(xx 湖北黄冈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910题。
14、浣溪沙姜 '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 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注】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亚:接近。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雁怯重云不肯啼”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B. “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着一 “愁”字,似乎此只画船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词人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C. “打头风浪恶禁持”,“恶
15、”是猛、厉害的意思;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D.词的上阕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E.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哀情,虚实结合,以淡语写浓情。下阕既有对眼前之景的实写,也有想象之景,语淡而情浓。答案: DE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 项,“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错,下阕情感并非惨淡沉重,主要表现的是词人归家的欣悦和急切之情。E 项, “以哀景写哀情”错, 应是以哀景写乐情,上阕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10 清代评论家陈廷焯在谈论诗歌创作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
16、发之。 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白雨斋词话) 。请借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答: 答案: 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而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似有盼归的殷切,写自己归乡的心切; 尾句想象一年一度除夕守岁的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词人着眼于春浦、小梅、灯火,从对方入笔,欲露不露,反复缠绵,表达了回乡路上的急切与喜悦之情。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抒情的方式范围很广,但必须注意的是,本题考查的抒情范围仅限于符合陈廷焯句的方式,即情感寄托于景
17、物,反复缠绵,含蓄深沉。本词下阕中的物包括春浦、小梅、灯火。春浦渐绿,生意盎然,寄托了词人的喜悦;小梅长高,是词人的想象,虚笔写出家中景象,寄托了词人归家的急切;灯火往往可以代表家的温暖,寄托了词人对归家的渴盼。六、(xx 安徽名校联盟最后一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112题。玉楼春 ' 白莲''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 心窥晓镜。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注】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年轻时参加抗清复明斗争,失败后隐居山林,潜心著述。檀:红色。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
18、的两项是()A. 一、二句描写莲塘秋夜的清幽景色:弯月当空,低照池塘,波光闪动,把读者带入 一个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美丽境界。B.三、四句描写白莲的清雅风姿:莲叶茂盛,恰如冉冉绿云;莲花初绽,好似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散发出阵阵馨香。C.五、六句描写白莲的孤独情态:荻花纷飞,秋水生寒,白莲独自抱着红蕊映照湖面, 仿佛在对着镜子窥视自己的晨妆。D.七、八句转写对白莲命运的关心:将来白莲的芳魂会归向何处?末句营造出一种开 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E.这首词由虚到实,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章法谨严,写景细致入微,感情含蓄蕴藉, 体现出十分高超的艺术技巧。答案: DE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19、。D 项, “开阔悠远的境界, 暗示其结局美好”错,应是一种凄迷渺茫的境界,暗示白莲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难觅芳魂。E 项, “由虚到实”错,应为由实到虚。12这首词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词人以莲自况,把自己的情志寄托在白莲身上,抒发了自己在明亡之后孤忠自守、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不与异族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通过白莲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典型的借物抒情,也可以说是托物言志。在分析表达的情感时,要分析意象特征,知人论世。莲花本身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
20、洁品质, 白莲更显其洁身自好的情操; 联系词下注释给出的词人的身世背景,可知词人是以白莲自况,表明自己不与异族同流合污的忠贞气节。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36古代诗歌鉴赏四情感态度篇一、(xx 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联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2题。泊岳阳城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鲸鹏。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 .下列对第一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作者初到岳阳时的感
21、官印象,即水泽浩瀚,山 城高耸。8 .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 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C.杜甫十分重视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颔联中的“翻” “洒”就是炼字的典 范。D. “鲸鹏” “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以鲸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 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E.本诗沉郁顿挫,有跌宕之致。首联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界凄冷,是承中见 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蛆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 化之妙。答案:DE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项,“化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错,应是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E项,“与
22、颈联毫不相干”错,尾联写鲸鹏图南正是承 接颈联“才难尽”“气益增”而来,并非突转。2 泊岳阳城下与登岳阳楼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 同: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在漂泊困顿中忧国伤时的情感。泊岳阳城下仅用“留滞”与“艰危”两词分别略做点染; 登岳阳楼则以年老病弱、亲故凋零、漂泊异乡具体写境遇之困顿,又以关山之北兵戎未息写时局之动荡,从而表达对艰危时局的深深忧虑。异: 泊岳阳城下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料,但诗人临危弥坚,报国豪情高涨,仍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登岳阳楼中,诗人境遇困顿不堪但仍不减忧国忧民之热肠,无论是“昔”“今”之感慨, 还是年老漂泊之感伤以及时局动乱之
23、感叹,都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故只能凭轩远望,涕泗横流。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泊岳阳城下首、颔两联写漂泊之苦, 颈联直抒胸臆,写尽困顿之苦和忧国伤时之痛,尾联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 登岳阳楼首联“昔”与“今”之间包含着经历过“安史之乱”的作者漂泊无定、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颔联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颈联写诗人亲朋离散、自己年老多病的处境;尾联“凭轩涕泗流”一句中, 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感到无可奈何、万分压抑的感情。在充分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情感后,提炼共性、对比差异即可。方法总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技巧(1) 了解诗歌创作的
24、特定背景,结合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2) 分析诗歌蕴含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3) 把握诗句的深层含义,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4) 从分析诗歌中的用典入手,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5) 从诗歌的意境着手,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二、(xx 河北衡水中学调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34题。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陈与义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注】本诗作于建炎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作者避乱于岳阳。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起句平缓,叙述了写诗的地点
25、、时间以及诗人对环境的感受;次句“恨醉迟”则是以饮酒难醉言内心愁绪之深。B.颔联紧承首联,写燕子不耐阴雨,而海棠却能在寒冷中,经雨不谢。这里的“燕子”“海棠”既是眼前之景,又别有寓意。C. “天翻地覆伤春色” 一句,写巴陵气候变化无常,虽已是春日却犹有冬日之寒,诗人因而不免生出天翻地覆之感,为眼前凄迷的春景而感伤。D.尾联两句为全诗作结。“白竹篱”是眼前所见实景,“湖海阔”则既指跟前景物,也指由眼前之景所联想到的广阔世界。E.本诗和杜甫的春望相比,语言风格相似,都能够体现出“清新俊逸”的语言特点。答案: CE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天翻地覆之感”实指靖康之变。E项,“清新俊逸
26、”错,应为“沉郁悲凉”。4 简斋诗笺又叙中评说陈与义诗“其忧国爱民之意, 又与少陵无间”。 请结合全诗赏析这一特点。答: 答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深沉而强烈的忧国爱民之情。本诗先叙事,写自己流寓他乡之愁;接下来描摹凄迷春景,寓情于景,抒国破家亡之悲,感慨悲壮。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理解“其忧国爱民之意,又与少陵无间”的意思, 是说陈与义的诗和杜甫的一样忧国爱民,然后抓住“忧国爱民”这一点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诗歌首联叙写诗人客居巴陵,愁恨满怀。颔联写景,运用比喻、 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像燕子类的朝廷小人的憎恶和谴责,凸显了对像海棠类的气节高尚者的崇敬和
27、称颂。颈联抒情,悲国家“天翻地覆”, 悲自己“齿豁头童”不能为主前驱,无法挽救时局,只能遥祝圣明。尾联写景,借景抒情。在这首诗中,陈与义处境愁苦,但仍心系国家,确有“忧国爱民之意”。三、(xx 江西九江“十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满庭芳徐君宝妻'' 汉上 繁华,江南人物 ,尚遗宣政 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 愁。 ''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注】汉上:泛指汉水至长江一带。江南人物:指南宋的
28、许多人才。宣政:宣和、 政和都是北宋徽宗的年号。烂银钩:光亮的银制帘钩,代表华美的房屋。风卷落花:指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这首词以虚笔起笔,极写南宋文明的繁盛,都会繁华富庶,富丽堂皇,与后文形成对比,暗含着作者对南宋统治者苟安逸乐的不满。B. “辑缔”运用借代手法,代指侵略者,表现元军南犯之势,充分表现了词人对敌兵的痛恨之情。C.这首词笔调悲壮,用典贴切,感情深沉悲凉,深刻细腻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哀痛之情。D.这首词借破镜离散之典故,表达词人对丈夫的深挚怀念。词情至此,变悲愤激烈为凄恻低回,令人不忍卒读。E.本词具有“运思凌空超越”之特点,词人记
29、录自身被掳、历尽艰危的具体情状,又以无穷之追怀、反思与想象对祖国沦亡、亲人永别深致哀悼。答案: A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 项,“借代”错,应为比喻,将侵略者比喻为疆缔这种猛兽。C项,“笔调悲壮”不妥,本词悲愤激素J,凄恻低回,并无“壮”意。 E项,“记录自身被掳、历尽艰危的具体情状”错, 词中对“自身被掳、 历尽艰危”着墨不多,没有写“具体情状”。6有人评价这首词,称其“意境崇高”,你认同这种评价吗?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 答案: 认同。 女词人以包容博大的气魄和卓越的见识来写宋代历史文化的悲剧,哀悼宋朝的灭亡。这首词表达的不仅是对丈夫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哀悼,还有自己的死节
30、之心,对故国沦亡的悲哀。词人将祖国和个人的双重悲剧融汇在一起,意境极为崇高。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必须先明确观点,说明是否同意这种评价,然后结合词句进行分析。上阕写南宋灭亡,元军直上,词人流落他乡,表达自己的痛心及无奈。下阕写徐郎何在与断魂千里,运用悬望与想象,表现了女词人运思之凌空超越。本词从历史文化悲剧写起,哀悼宋文明的衰亡,词境极为阔大。词中表明自己死节之心,将祖国和个人的双重悲剧融汇,意境极为崇高。 能力提升四、(xx 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78题。送虢州王录事之任独孤及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未遇
31、须藏器,安卑莫告劳。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B.首联中“羽翼”是比喻,“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与下文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C 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 九品官员的官服,与 琵琶行 “青衫湿”中的“青衫”含意相近。D. “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硼刀”喻其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后能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E.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达意,全诗语言直白浅显,而抒发的情感却强烈动人。答案: BE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2、。B 项,“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错,诗中并无此意,“羽翼”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说明他很有才华。 E 项,“语言直白浅显”错,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委婉含蓄。8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答: 答案: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的才能;同情:颔联对其长期不 能升迁表达了同情;劝诫(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鼓励:尾联鼓励他 要不辞辛劳,建功立业。( 任答三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本诗是一首赠别诗,抓住诗歌的类别有助于我们分析作者的情感。赠别诗常见的情感: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朋友间的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积极奋
33、发的勉励,前路珍重的殷切祝愿,对前途艰险的担答: 忧等。 本诗首联“文章达”“羽翼高”是对友人才能的赞美; 颔联“白首”“尚青袍”是对友人年华逝去却不得重用的同情,“青袍”在古代泛指品位低级的官吏;颈联“须藏器”“莫告劳”是对友人的劝诫忠告;尾联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希望友人能施展才华。知识拓展: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技巧(1) 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包含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两个“送”字说明了这两首诗表现的都是惜别之情。(2) 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会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
34、的感情基调。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由“故园情”便可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3) 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属的类型,就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如思乡诗,毫无疑问地要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诗多写离情别绪或深厚友情。(4) 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 ) 和哀景 ( 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 两类。一般来说,乐景表示乐情,哀景表示哀情。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常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 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
35、( 乐景 ) 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5) 抓出典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所以要注意通过分析诗中意象来揣摩诗人的情感。(6) 抓住注释。诗歌的注释内容一般可以给我们以暗示。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该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暗示该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该诗的写作风格;介绍别人评价,暗示该诗的特色。五、(xx 河北武邑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910题。水调歌头杨炎正 ''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36、9;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 ,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苟安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地描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B. “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C. “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了朦胧凄迷的意境,烘托
37、了词人的情绪。D.上阕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E. “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寄寓田园之思。答案: C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 项,“朦胧凄迷的意境”错,应是空旷辽远的意境。 D 项,“借代手法”错,以“万斛”言愁之可量,量而不尽,是夸张;使抽象无形之愁,化为形象具体之物,比喻妥帖、生动。10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分析。答案: 岁月蹉跎、青春不驻之悲慨。起首两句,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有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蹈、青春不再之感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由“人倚醉醒中”的惆怅,“谁是中州豪杰”的发问, 以及注释中“他的才能、 抱负得不到施展”, 可知此词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悲愤。欲归隐田园之心情。“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MX20004000安装维护手册可编辑范本
- 2022年矿山财务工作总结
- 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459
- 中国总蛋白测定试剂盒(双缩脲法)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学习素材政企产品与运营练习试题
- 培训干部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 急救知识宣传大使难点解析
- 干完活验收合同模板
- 工厂采购猪肉合同模板
- 寄养小孩合同范例
- 驾驶员心理测试题
-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案例
-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 医院消防安全工作考评与奖惩制度
- 区块链技术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 雪人(无字)-儿童故事绘本
-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表
- 《火灾发展及危害》课件
- 《车路协同技术》课件
- 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病历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