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名作鉴赏_第1页
范成大名作鉴赏_第2页
范成大名作鉴赏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成大 名作鉴赏范成大( 1126 1193),字致能, 号石湖居士,平江 昆山(今苏州昆山)人。范成大出身官家名门,父亲范雩是 宣和六年的进士,官至秘书郎,母亲则是宋代著名书法家蔡 襄的孙女。因此范成大自小受良好教育,年十二遍读经史, 十四已能文词。但不幸的是,他十四、五岁时,先后遭受了 母、父之丧。之后十年,他一直在家不出,直到料理了两个 妹妹的婚事后,才听从父亲好友王葆的劝说,参加了科举考 试。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 1154),他中了进士,从此开始 了三十多年的仕宦生涯,历任徽州司户参军、礼部员外郎等 职。宋孝宗乾道六年( 1161),他以起居郎、借资政殿大学 士、左大中大夫的身份,出使

2、金国,交涉收回河南陵寝(皇 帝的祖坟)与更改跪拜受书礼(时南宋皇帝须跪拜接受金国 书札),出使期间,他不畏强暴,从容应对,不辱使命而归, 备受国人乃至金人的称誉。他也因此受到宋帝的赏识。之后 历任四川制置使、沿海制置使、知建康府等要职,中间短期 就任参政知事(副宰相) 。晚年由于健康原因,辞官卜居于 苏州石湖别墅。 石湖一生著述勤奋,存诗 1900 多首, 和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 。石湖诗题材 多样,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继承杜甫及元白新题乐府, 描写民生疾苦的诗,一是使金记行诗,还有就是成就最高的田园诗。范成大善于广泛吸收前代诗歌创作经验,其诗语言 清新,风格温润委婉,正如

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评: “盖 追溯苏黄遗法而约以婉峭,自为一家,伯仲于杨、陆之间, 固亦宜也。” 石湖传世诗集有石湖居士诗集 ,今人注 本有周振甫的范成大诗选 。 秋日二绝选一 碧芦 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 1 莫把江山夸北客, 冷云寒水更荒凉。 2注释1不宜:不适宜,经受不了。沧州:指近水的一带,此处指诗人所见。一 说泛指江南水乡之地。 2江山:山河社稷。北客:金人。当时宋金以淮河,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 的局面。 高宗赵构为了讨好敌人, 建了可眺望江山的姑苏馆, 以接待金使。 导读 这首诗表达了石湖对多灾多 难的祖国的深沉系念。诗人用“黄” 、“冷”、“寒”、“荒”等 字眼,

4、渲染出郊外秋日凄苦萧瑟的气氛。 “莫把”两句,忧 国之心融入悲秋之感,秋更迷离,悲更忧愤。这两句也稍带 讽劝统治者,不要再奉行媚敌的政策。窗前木芙蓉 1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2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3注释 1木芙蓉:木本植物,简称芙蓉,秋天开各色大花,甚为艳丽。因与荷 花易混,故加木,又称木莲。还有别名拒霜。 2辛苦:形容其孤寒冷落以及开花之艰难。小寒:天气稍寒,木 芙蓉开花于八九月,因此这里的“小寒” ,并非指节气的小寒。客:离家在外的人。作者用以自称。 “辛苦”一句语出 黄庭坚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祺诗: “山驿 官梅破小寒” 。两句意思是孤独凄清的木芙蓉,

5、冒着初秋寒 意而开。花的心就象我的心一样,凄楚不已。 3更凭:哪怕,就算是。青女:霜神。留连:盘桓勾留。愁红怨 绿:花叶残败的样子。两句意为:哪怕寒霜常留不去,木芙 蓉也不会如春天的那些娇嫩花儿一样,容易凋谢。 导 读 这是石湖早年的作品,借花抒怀,表示自己虽然漂 泊而未逢时,但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诗中很好地融 物以情,喻已以物,浑成一体,了无痕迹。是作者咏物诗中 的佳作。落鸿 1落鸿声里怨关山,泪湿秋衣不肯干。2只道一番新雨后,谁知双袖倚楼寒。 3注释1落鸿:指孤鸿。另一说是指向晚投宿的鸿雁。 2关山:暗示跋涉的艰辛和遥途的隔阻。李白有诗长相思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

6、 3双袖倚楼寒:杜甫有诗佳人 :“天寒翠袖薄,日暮 倚修竹。”又有月夜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 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意由此化出。 导读 是 诗题目截首句二字,并以自喻,表现了羁旅之人思乡念亲之 情。末两句效杜诗、柳词笔法,从对方设想,拟想对方的新 雨后倚楼而立,寒意入心的情形,转而表达对对方深婉的情 意,全诗写得清丽哀怨。题山水横看 两首 1山漠漠水漫漫, 老柳知秋渡口寒。 2 尽是西溪肠断处, 凭君将与故人看。 3 霜入丹枫白苇林,横烟平远暮江 深。4 君看雁落帆飞处, 知我秋风故国心。 5 注 释 1这是两首题画诗, 山水横看是一幅画的名 字。 2漠漠:迷蒙布列貌。知秋:唐

7、庚文录引 唐人诗:“一叶落知天下秋。 ”两句描写画境:远山笼罩在迷 雾中,水波浩淼,稀疏的老柳带着几分秋意,渡口处一片清 寒。 3西溪:诗人家乡附近的溪流的名字。肠断: 形容思念或哀伤。凭:凭借,靠。将:取,携带。元结将 牛何处去诗之一: “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 ”两句意思 是,画里描绘的都是西溪景色最动人处,烦君带去,给朋友 们看看吧!4平远:低平而遥远。中国画的构图法有三种,一是高远,是自下而上;一是深远,自前而后;一 是平远,自近及远。两句意为:风霜起时,打红了枫叶,枯 白了芦苇。远处一抹烟霭横亘,让暮色中的江水格外深沉。:5 秋风故国心:据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字季鹰, 吴郡人,有清才

8、,纵任不拘。他原在洛阳任职,因秋风起, 思念吴中的鲈雨脍,遂弃官乘船东归。又唐戴叔伦题稚川 山水诗:“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两句说, 君只要看看这帆落雁归的景致,就能知道我的怀乡之情了。 导读 题画诗是古典诗歌里一种特殊的形式,一般题 写在画上,因此必须紧扣画意。石湖的这两首题画诗,传神 地描绘了画中之景,也抒发了观画之情。第一首写景由远至近,景物层次分明,却又融成一体, “山”、“水”、“渡口” 等,交织成画,人如在画中,及后寄情,抒发了怀乡,怀念 故人的真挚感情。 第二首写景自前而后,用“霜” 、“丹 枫”、“苇林”、“烟”、“暮江”、“雁落”、“帆飞”等意象串起 了诗,渲染

9、出深秋日暮,秋风萧瑟的意境。而后语意一转, 借“秋风故国心” 的典故, 抒发了自己怀念故乡的热切心事。 代圣集赠别 1一曲悲歌水倒流, 尊前何计缓千忧。 2事如梦断无寻处,人似春归挽不留。 3草色粘天鶗鴂恨,雨声连晓鹧鸪愁。 4迢迢绿浦帆飞远,今夜新晴独倚楼。 5 注释1圣集:作者朋友。这首诗是石湖代别人写的赠别诗。 2悲歌:指古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尊前:尊同樽,盛 酒的器皿, 尊前指喝酒。 千忧: 形容忧愁之多, 语出杜甫 落 日:“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两句意思是离别歌声响 起的时侯,一江河水也为之倒流了;即使酒就在面前,可是 何曾能缓解离别的忧愁呢?3梦断:梦醒

10、。两句语出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两句意为:过去的事情恍 如一梦,醒来已无处寻踪; 人要离去, 就如将要消逝的春光, 怎样挽留也无济于事。 4鶗鴂:杜鹃鸟。屈原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鹧鸪:鸟名。两句意为芳草直延伸到天边,杜鹃的哀鸣让人难受莫名。夜雨直下到清晓,和着阵阵鹧鸪声,越发让人愁。 5浦:河边。两句意为:远看船帆在绿色的江边远去,今夜雨 晴后,这里就独剩我一人, 倚栏怅望了。 导读 这 是石湖代人作的赠别诗,但读起来情深意真,象石湖自己在 送朋友。诗从晚上的别筵写到了天明送别,再到次日夜间别 后的离愁。前四句是表

11、示惜别之情;五六句眼前之景,调动 了视觉、听觉和感觉,以鸟声隐喻离别,既营造了凄清冷落 的意境, 又融进了深深的别离忧愁, 且对仗工整, 堪称绝笔。 后两句颇有柳永雨霖铃词: “杨柳岸,晓风残月今 霄酒醒何处”的味道。二月三日登楼,有怀金陵、宣城诸友 1 百尺西楼十二栏,日迟花影对人闲。 2 春风已入片时梦,寒食从今数日间。 3 折柳故情多望 断,落梅新曲与愁关。 4 诗成欲访江南便,千里烟波 万叠山。 5注释1楼:指苏州子城西面楼,亦名观风楼。金陵:南京的旧称。宣城:宋时郡名,治 宛陵(今安徽省宣城县)一带,以产宣纸出名。 2百尺:形容很高的样子。 日迟: 春天昼日时间变长。3寒食:从冬至节

12、这天起,数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节。寒食 节接近清明, 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三天。 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 每逢这天,家家禁火,故名寒食。一说为了纪念介子推,但 此风俗甚古,与介子推无关。这两句上句语出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下句语出颜真卿 帖中“寒食止数日间” 语, 意为春风已经来了, 我乘着春风, 在梦中顷刻走过江南数千里;而春风过后,便是寒食节了。 3折柳:古人话别时候,常折柳为赠别的表记。落梅新 曲:按汉有梅花落曲,唐有大梅花 、小梅花,如 李白襄阳歌云: “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 可知“落梅”指一种流行的小曲。又按洪迈的容斋五笔 所记,这里所说的,其实是

13、指江城梅花引的词调。望断: 望尽。两句是说离别时故友折柳相赠的场面,我想望了一次 又一次;听到落梅曲声的时候,更自然而然地涌起了愁 绪。 4两句意为:诗歌作完了,便想亲身去到江南探访你们;可是相隔千里烟水,万里关山,要想相见,谈何 容易! 导读 是诗是春日怀友之作。 “日迟”点 明了春意;“闲”字烘托了清悄幽邃的意境。 “折柳”两句, 写得深沉不失清丽,和谐自然,石湖集中,以这类句子为最 佳。全诗韵调流美,很能代表石湖早期七律的风格。 寒 食郊行书事二首 1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2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 3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4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5注释1寒食:见前注。 2野

14、店:村野之店,酒馆之类的。步:通“埠” ,水边泊船之处。荒祠:荒废了的祠堂。 苦竹: 亦称伞柄竹, 茎杆呈圆筒形, 高可达四米, 分节较疏, 分布于长江流域各地。两句意为:垂杨飘拂的渡口处,隐约可见村野之店;荒祠的周围,苦竹丛生。 3鹭:白鹭。芦箔: 指插在河流中拦捕鱼蟹的苇栅。 啄:指啄食祭品。 “鸟啄”句语出张籍诗: “寒食家家送纸钱,鸟鸢作窠衔上 树。”这两句的意思是:白鹭紧盯着放了芦箔的水上,乌鸦 在随风飘舞的钱灰中不住啄食。 4媪:老妇人。按东京梦华录卷六: “寒食、冬至之日亦如此。小民虽贫 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 ”这两句描写正是当时寒 食节的农家风俗。5深村:偏僻的山村。

15、导读 寒食节正值春和日暖的时刻,这首诗便描绘了郊行 所见的节日风光,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农村风俗画。首两 句以意象串起诗思,有类晚唐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鸡声 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次两句观察细致,动静结合,是为 王国维所论之 “无我”之境。全诗明白晓畅, 淳朴敦厚。初夏二首 清晨出郭更登楼,不见余春只么回。 1桑叶露枝蚕向老, 菜花成荚蝶犹来。 2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 3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 4 注释 1郭:入声,城外之城叫郭。余春: 指才入夏季, 春色犹有余迹。 谢眺别王丞僧孺 :“首 夏实清和,余春满郊甸。 ”只么:就这么样。 2向:快要,就要。 3晴丝:又叫游

16、丝,是指虫类吐出的丝,常在空中飘扬,故称晴丝。韶光:美好时光。百舌:鸟名,又名反舌,因其鸣声反复如百鸟之音,故名之。立夏后鸣啭不停,夏至后即无声。 4永日:长日,指夏天漫长的白昼。 导读两首诗描写了初夏的乡村景致。第一首写寻余春不得而归,却见到了初夏的景致。 “桑 叶”两句,不但写出了初夏乡野阳光灿烂、菜花蝴蝶两相嬉 戏的景象,也透露出一种农村生活的乐趣和恬然。 如果 说上一首是写野外的景色,那么第二首则换了一个角度,写 村子里的景色。 “晴丝”两句,虽渲染燕子“忙” ,其实暗示 着作者的“闲” ,这首诗里声音动静结合,景物明暗相互渲 染,既洋溢着初夏的悠闲感觉,也满怀着对田园生活的自得 其乐

17、。碧瓦 1碧瓦楼头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2 无风杨柳漫天絮, 不雨棠梨满地花。 3 注 释 1题目从首句两字截取而来。 2绣幕:彩绣的帷帐。赤栏:红栏杆。 3棠梨:又名白棠,蔷薇科。落叶亚乔木。李时珍本草纲目 :“棠梨树似梨而 小,二月开白花。”两句写雨过后到处飞花乱絮的晚春 景色。 导读 这是一首精致的小诗,即景成咏, 描写的是暮春景致。 “碧瓦”两句,含不尽之意,在绣幕之 中,景中之人呼之欲出。 “无风”两句,可比韩愈晚春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清新而不失自然, 恬适而不失飘逸,写出了杨柳逢春的蓬勃生机,有如画家生 动的速写。 催租行 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蹡里正敲门来。

18、1手持文书杂嗔喜, 我亦来营醉归耳。 2妆头悭囊大如拳, 扑破正有三百钱。 3不堪供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 4注释1输租:交租。钞:指户钞,宋时农民纳完田赋,官府发给户钞作为收据。 踉蹡:走路不稳的样子。里正:宋时乡官名,管催收租赋等 事,一般由乡中富户充当。 2文书:一说指户钞,指交纳过田赋的凭证。按上下文意,当用白居易诗“手把文 书口称敕”之意,指催租的文书。嗔:生气,恼怒。亦:不 过。营:营谋,图求。耳:罢了。两句意思是:里正拿着催 租的文书,装腔作势,最后才说出他不过来求个酒醉罢了, 这是借催租为名,明言勒索。 3悭囊:这里指一种装钱的陶罐,大腹小口,可纳铜钱。古时人们用以储蓄。或

19、 称“扑满”。 4草鞋费:婉转的说法。其实是说“报答”里正大人的奔走。 导读 此诗作者自注“效 王建”。王建是唐代著名诗人,以乐府诗著名,写了许多即 事命题,反映现实。这是石湖仿效王建所作的一首揭露社会 矛盾的佳作。首两句“踉蹡”把喝得醉熏熏的里正的丑态刻 画得入木三分。 后四句写出百姓的凄凉景况: 百姓含辛茹苦, 省吃俭用,才积下几个钱,到头来只能“奉送”掉,而且陪 尽小心。 全诗写得生动流畅, 自然明白, 很有唐时 “新乐府” 的味道。横塘 1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2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3注释1横塘:地名,在苏州西南。塘上有彩云桥。桥东有驿亭, 西南为横塘寺、 横山

20、, 山上有塔。2南浦:南面水边。屈原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一川: 一川河水。 朱塔: 红色的塔。 依然: 如旧貌。 3画船:有彩饰的船。宋?郑文宝柳枝词 :“亭亭画舸系春 潭载将离恨过江南。”导读这是一首描写风光的诗歌。 寥寥数语, 写出了横塘的优美风光。 首句“绿” 字让人眼前一亮。后两句写杨柳画船,描绘出了恬然如画的 江南初春景色。十一月十二日枕上晓作 竹响风成阵,窗明雪已花。 1柴扉吟冻犬,纸瓦啄饥鸦。 2宿酒欺寒力,新诗管岁华。 3日高犹拥被,蓐食愧邻家。 4注释 1两句意为:听见竹丛摇晃的响声,可知屋外寒风阵阵;看见窗上发白的样子,可知屋 外雪花飘飘。 2纸瓦:指天窗窗纸。两

21、句是冻得发慌的犬,对着柴门呻吟,饥饿的乌鸦,啄着天窗上的窗纸。 3宿酒:隔夜为退尽的酒力。欺:犹如说不怕、不示弱。 管:管领的意思。岁华:时光节序。两句意为,仗着昨夜尚 未消退的酒力抵抗寒冷的天气,凭借作诗度日。 4蓐食:蓐同褥,夜里做饭,在卧褥上进食。典出左传?襄 公二十六年 “秣马蓐食,潜师夜起” ,说的是古代士兵从深 夜就行动起来的事情。导读 这也是一首即感抒 怀的诗。全诗从夜里风雪说起。用门前冻犬和屋上饥鸦来暗写“饥”、“寒”,仗着宿酒敌寒,凭作诗遣日,虽自甘贫苦, 无奈光阴已是坐失。接着慨叹自己日高拥被而眠,比起邻家 的闻鸡起舞来, 显得多不长进。 诗因小喻大, 虽言日常小事, 也写

22、得筋摇脉动。 后催租行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 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1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2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3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岐两分首。 4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躯将换升斗。 5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注释 1佣耕:给地主作长工,短工之类的。的:端的,确实。输: 缴纳。 2黄纸:赦免租赋的文告;宋时朝廷赦免租赋诏令到达州府,地方官也用黄纸照钞布告,叫做“翻黄” 。 白纸:指地方官自己所出命令,仍旧催交田赋。 3纳却:纳了。缚:绑起来。 4衣尽到家口:衣服已经卖光了,再卖只好卖家口。岐:同歧,分离的意思。两句 意思是去年就

23、已经没有衣服可卖了,只好先卖了大女儿。 5行媒:本指媒人往来传话介绍,此已行媒是说已经有 媒人提过亲事了。将:助词,驱将换升斗,是说把她卖了去 换了少量米吃。 导读 按此是石湖初为州吏后的 亲身感受。“黄纸放,白纸催” ,是当时农民口中之谣谚,所 谓的豁免租赋的命令,只不过是徒具文书的走过场而已,到 了真正催租的时候,贫苦百姓仍要卖儿卖女,这样悲惨的场面让石湖悲愤不已,因此作了这首后催租行 。这首诗继 承了唐元、白诸人所倡的“新乐府”精神,充满了对百姓的 同情,揭露了社会矛盾,尤其是最后一句,看似平民的自我 安慰,实讽刺极剧,控诉亦极深。宜春苑 1 狐塚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 2连昌尚有

24、花临砌,肠断宜春寸草无。3注释1指旧宋门(汴京内城东面城门丽景门的俗称)外的“东御园” 。 2塚:坟墓。狐塚:指有狐狸出没的荒坟。獾:野兽名, 毛灰色。獾蹊:有獾出没的小径。御园:皇家园林。两句意 为:虽然狐狸,猪獾的踪迹遍布满了路边,可是人们还把这 里叫作御园。3连昌:唐代宫殿名。玄宗时曾盛极一时,安史之乱后荒废。唐元稹写有连昌宫词 。花堆砌: 连昌宫词有句: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 砌念器声, 指台阶的意思。 两句意为, 唐时连昌宫虽然荒废, 仍有花长在阶上, 可是眼前宜春苑, 却寸草也不生。导读 此诗是诗人经过北宋京城汴梁宜春苑旧址有感而作 的作品,诗人在他另著的揽辔录里

25、说: “丁卯过东御园, 即宜春苑也,颓?荒草而已。 ”当诗人看到宜春苑里一派萧 条冷落时,自然而然地生出故国山河破落零碎的哀愁之感。 早在诗经里,就有着这类抒发故国兴亡情感的篇章,诗王风黍离便是周大夫行役,经过周朝丟荒了的宗 庙宫室,看见那里长满了禾黍而写的诗。这首诗秉承了这种深沉凝聚的感情, 语言看似平淡, 却蕴涵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让人真感觉到了 “中心摇摇” (诗王风黍离)般的悲 恻。州桥 1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2忍泪无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3注释1州桥:汴河上的天汉街,据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一载,州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柱皆青 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

26、,海马水兽 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 ”又卷二:“御街 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水浒传里描写的杨志 卖刀,就在此桥。2天街:即“御街” 。驾:指宋朝皇帝。时汴京在金人统治下,故有此说。 3使者:指宋使金国之使者。六军:周朝的制度,天子有六军。这里 指宋军。 导读 石湖揽辔录 云:“过相州市, 遗黎往往垂涕嗟啧,指使人云: 此中华佛国人也! 老?跪 拜者尤多。”北地遗民在金人统治下,仍怀念故国。末句的 问语,正表达了北方人民数十年来蓄而未发的怀念故国之 情,感情的共鸣,自然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清人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九云: “此诗沉痛不可多读 ,为 七绝至高之境 ,超乎东坡,可与老杜方驾。 ”初归石湖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1行人半出稻花边,宿鹭孤明菱叶中。 2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3 当时手种斜桥柳, 无限鸣蜩翠扫空。4注释1暾:刚出来的太阳。绀碧:天青色,一种青中带红的颜色。横塘:见前注。越城:越国伐 吴时所筑之城,又名越王城、勾践城,在苏州西南,胥门之 外十里, 石湖与越来溪交接处的东岸, 是石湖别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