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之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_第1页
专升本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之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_第2页
专升本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之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_第3页
专升本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之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_第4页
专升本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之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管 理 心 理 学 笔 记第一章治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治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二、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治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三、治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治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治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治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治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

2、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治理中发挥作用.普通心理学与治理心理学的关系是根底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治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根底,并在此根底上研究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2、治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治理包括两局部内容:物和人.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治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工程心理学和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从工程心理学的开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治理心理学的研究,治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

3、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3、治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 律.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治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治理中的运用也就是治理心理学的根本内容.4、治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与区别治理心理学侧重研究组织治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而组织行为学侧重研究组织治理过程中的行为因素.由于在实践过程中人的心理

4、因素与行为因素是统一的,因此治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存在重复交叉的现象.第二节治理心理学和产生和开展一、治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1、心理技术学:斯腾研究的根本方向是解决人适应机器的问题.2、霍桑实验:梅奥开始于1924年他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人群关系美国心理学界那么公认 他是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3、群体动力理论:勒温理论被称为“场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人的行为决定于内 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4、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他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类:生理、平安、社交、尊重和自 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从低向高开展,形成金字塔形的层次.二、治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开展1-治理心理学在美国一一

5、产生与开展: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出版了?治理心理学?.美国是治理心理学的发源地,也是当前世界上治理心理学研究比拟兴旺的国家.2、治理心理学在中国1979年以后,我国治理心理学才逐渐得到开展第三节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原那么和方法一、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原那么1、客观性原那么:治理领域中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和活动的外部 条件和内部条件互相联系的.2、联系性原那么:人的心理现象与外部环境的刺激、主体的状况和反响活动紧密地联系着.3、开展性原那么: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运动与开展之中,所以治理心理学的研究也要 贯彻开展性原那么.二、治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是在日

6、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方案地直接观察组织 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限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3、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头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有 谈话法、问卷法等.4、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5、个案法:也叫案例法.三、治理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1、观察法:优点:使用方便,所得材料真实缺点:只能消极等待有关现象的发生,难以对所获材料进行数量处理,难以确定某种行为现 象的真正原因.2、实验法:优点: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有方案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

7、研究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系统操纵作为自变量的变化条件;研究者可以使某种行为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缺点:实验室的人为性及对心理现象的过分简化,因而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3、调查法:(1)谈话法:优点:谈话法简单易行,便于迅速获取资料缺点:由于关于被试者心理状态的结论必须从被试者自己的答复中寻找,所以具有较大局限性(2)问卷法: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广泛的材料,且能对结果进行数量处理缺点:所得材料一般较难进行质量分析,因而难以把所得结论直接与被试者的实际行为进行比拟4、测验法:优点:可在短时间内了解许多人的一个或多个特点,且能从数量上比拟个人之 间的差异缺点:目前所使用的

8、测验量表还不够完善,信度和效度数低5、个案法:优点: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 助缺点:用该方法归纳出来的结论往往缺乏普遍性,另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时间,这对研究者来讲,是一个限制因素第四节学习治理心理学的意义一、学习治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治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央的治理理念.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3、有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增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二、治理心理学与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的关系人是企业主体,是人、财、物诸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因而也是治理的核心.治理心理 学以分析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为重心.人是一切事业的根底,人

9、是治理的根底,也是所以需要 治理的原因及目的.现代治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央的治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应 该掌握人在治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而治理心理学就是研究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因此,学习治理心理学的知识,不仅有助于治理者掌握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 规律性知识,而且有助于治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央的治理理念第二章治理心理学的根底理论第一节治理学理论治理学理论:1、古典治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治理理论一、古典治理理论古典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与观点1、早期治理理论产生于 18世纪下半期主要代表有:亚当 斯密他的代表作是?富国论?,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的学说.大卫李

10、嘉图:他认为以劳动创造价值为根底,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 源流.2、传统治理理论是根据企业多年治理实践的经验积累而成的一整套治理理论和方法.1、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他开展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2、艾末生,他概括了治理效率十二原那么.3、科学治理理论.1、美国的泰罗.代表作:?科学治理原理?1911年.2、法国的法约尔.代表作:?工业治理与一般治理?1916年.他提出治理不同于经营,只不过是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他强调了五种职能,即方案、组织、指挥、协调、限制,还 提出了 14条治理原那么.3、德国韦伯.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强

11、调必须建立不受个人情感影响而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规那么和纪律.4、美国的古利克:把各家厄关治理职能的理论加以系统化而提出了有名的治理七职能论.分别是:方案、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5、英国的厄威克:提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那么二、行为科学理论主要思想及观点“行为科学学派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升效率.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人际关系等:1、人际关系理论: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梅奥和罗特利斯伯创立了行为科学的根底理 论,并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开展.2、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获得较大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a

12、、人类需要理论:美国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美国的赫茨伯格,鼓励因素一保健 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b、人性治理理论:侧重研究同企业治理有头的所谓“人性问题.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X理论和理论两种对立的治理理论阿吉里斯,提出了“不成熟一成熟理论c、群体行为理论:侧重研究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勒温,创立了“团体力学理论美国布雷德福d、领导行为理论:侧重研究企业中领导方式的问题.以坦南鲍塘和施米特为首的“领导 方式连续统一理论以利克为首的“支持关系理论以布莱克、穆顿为首的“治理方格法三、现在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观点1、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2、决策理论学派:

13、代表人物:西蒙等人认为决策贯穿于治理的全过程,强调决策和决策者 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3、系统治理学派:侧重于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和治理企业,以提升生产效率.4、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德鲁克和戴尔5、权变理论学派:治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治理理论和方6、治理科学学派:治理就是劫数学手段来表示方案、组织、近年、决策等符合逻辑的程序、 并借助于电子计算技术求出最优的解答,以到达企业的最终目标.第二节心理学根底知识一、心理现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其规律的科学.是人脑的机能,又是客观现 实的主观现象.二、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

14、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心理过程分为三个方面:熟悉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1、熟悉过程:熟悉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熟悉和理发熟悉两个 阶段.主要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的.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熟悉,是熟悉过程的开端知觉:人们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综合分析,形成知觉2、情感过程情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情感和情绪的分类:A按根本表现形态,可将情感、情绪分为:激情、心境和热情.B按社会性内容,可将情感、情绪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情感的两极性:情感或情绪往往表现或否的对立的两极性,如满

15、意和不满意、喜悦和悲伤、爱和憎等.对立的两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3、意志过程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特征:A能够自觉地确立目的.B自觉的能动性.C意志具有对行为的调节作用.D意志具有对心理调节的作用.E意志具有坚持的作用.意志与熟悉、情感的关系A意志和熟悉的关系:离开熟悉过程,就不会有意志行为.意志离不开熟悉,也给熟悉以巨 大的影响.B意志和情感的关系:当某种情感对人的一定行为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情感可以成为意志 的动力.妆人们在从事他所不愿做的事情时,情感也可能成为意志的阻力.意志行为的结构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第三节

16、人性假设理论西方治理心理学中提出了四种与治理有关的人性假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 现现人“和复杂人"的假设.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X理论概括地说明了 “经济人假设的根本观点.泰罗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1、X理论的根本观点A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日多数人都不愿负优秀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到别人的指导;C必须用强制、惩罚的方法,才能迫使他们为到达组织的目标而工作;D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E、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

17、励自己、 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治理的责任.2、X理论的治理举措A、重视完成任务,而不考虑人的感情.日治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阔工人群众无关.C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 惩罚举措.二、“社会人的假设的根本观点1、此假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 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社会人假设是由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梅奥提出的2、“社会人假设的治理举措治理人员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治理人员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

18、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治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三、“自我实现人假设的根本观点1、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 来,人的才能才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意.“自我实现人的概念是马斯洛提出来 的.麦格雷戈提出了理论,理论与 X理论根本对立2、理论的根本观点一般人都是勤奋的.限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像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

19、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一局部.3、理论的治理举措治理重点的改变.治理人员职能的改变.奖励方式的改变.治理制度的改变.四、“复杂人假设的根本观点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理理论,即:应变理论,也有人把他称为超理论1、超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的动机.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2、超理论的治理举措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千篇一律第三章个性与治理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个性的概念及特征1、它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拟稳定的意

20、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心理过程 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过程2、个性的特征:1、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4、倾向性二、个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个性的形成过程:1、婴幼儿期2、学生时期3、社会时期1、先天遗传因素确2、家庭因素3、文化传统因素4、阶级和阶2、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层因素三、个性的理论:是有关对于人的个性的结构、功能、改变以及与外界行为的关系等各方面 的研究结果.1、特质论: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代表人物:阿尔波特、艾森克和卡特尔2、社会学习论: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代表人物:米勒、达乐、罗特、班图拉3、心理分析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及其学生

21、荣格和阿德勒4、个性类型论:代表人物:荣格和麦迪荣格起初把个性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第二节气质及其在治理中的应用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1、气质: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2、气质的类型:1、多血质活泼型2、粘液质安静型3、胆汁质兴奋型4、抑郁质抑制 型二、气质在治理中的应用1、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气质不能决定一个的的成就上下;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2、/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P56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制要求的互补性

22、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开展性第三节性格及其在治理中的应用、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结构1、性格:一个人比拟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与气质都是人脑的机能,其共同的根底是神经类型.气质不是存在于人的性格的某种外 来的东西,而是有机地包括在性格结构之中,二者共处一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气质影响着 性格的动态方面,渲染性格特征,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区别:气质更多地表达神经类型根本特征的自然影响,是神经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直接表现;而性格更多地表达了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外来影响,是在神经类型的根底上形成的暂时联系系统.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

23、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相同的气质类型的人又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3、性格的特征结构: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 特征二、性格的类型及其在治理中的应用一性格类型1、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1理智型2情绪型3意志型2、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1外倾型2内倾型3、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1顺从型2独立型4、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1活泼型性格2力量型性格3完美型性格4和平型性格二/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1、要重视治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2、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3、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4、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第四节水平及其在治理

24、中的应用一、水平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1、水平: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务的心理特征,或者说,水平是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2、制约水平形成和开展的因素: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勤奋、兴趣等对水平的影响作用 最明显.二、水平的结构、差异及其应用1、水平的结构:(1)根本水平和综合水平(2)再造水平和创造水平(3)熟悉水平和实践水平2、水平的个别差异:(1)水平的类型差异一一质的差异 (2)水平的水平差异一一量的差异 (3)水平的开展的早晚差 异一一量的差异.3、水平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水平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其才.(2)在招聘人员时,注意职业对水平要求的阈限性,预防要

25、求过高或过低.(3)在优化组合时,注意水平类型差异的互补性,以发挥团体的协作作用.(4)在人员培训时,注意处理好根本水平和综合水平的关系,以提升培训效果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述一、知觉的概念与过程1、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局部和 属性的整体的反映.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道是在感觉的根底上产生的.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之所以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是由于在知觉之前已经有了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感觉,并在大脑中储存着相应的感觉信息组合.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26、知觉反映的 是事物的整体属性.3、知觉与思维的关系:知觉要获得一定的意义,必须依靠思维的力量.思维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形式.思维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抽象的反映,知觉那么是对客观 事物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知觉是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思维对感觉信息进行 加工处理,把知觉组织起来,使知觉获得一定的意义.4、知觉的过程: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响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对象和背景的差异3对象的组 合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如下原那么:1接近原那么2相似原那么3闭锁原那么4连续原那么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1需要和动机2兴趣和爱好3个性特

27、征4过去经验5知识结构第二节社会知觉及其效应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与分类1、社会知觉: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47年提出并使用的2、社会知觉的分类1对人的知觉主要指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的动机、感情、意图等 的熟悉2人际知觉即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二、社会知觉的效应1、第一印象效应主要是获得被知觉者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服装等方面的印象,一 般来说第一印象是消极的.2、晕轮效应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楚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 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

28、品质的知觉它与第3、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优先效应是指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近因效应那么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4、定型效应指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拟固定的看法.第三节社会知觉的归因分析一、归因的概念及其内容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的内容:1、心理活动的归因 2、行为的归因3、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二、归因的模式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85年提出来的.1、海德的两归因模式:情境归因和个人倾向归因.海德是基于人类总是试图从周围世界得出某种意义这一考虑而提出归因模式的,是从外归

29、因和内归因来建构他的归因模式的.2、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式:知觉者本人的特点,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者与知觉对象进行交 往时所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是从变化分析的角度来提出他的归因模式的.他指出在对人的知觉过程中可把人的行为归结为三方面的因素:1知觉者本人的特点2知觉对象的特点3知觉者与知觉对象进行交往时所处的情境.3、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式:研究重点是人们在成功时和在失败时存在的不同归因倾向.美国心理学家韦纳从成功和失败的角度提出归因模式.他认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方面因素:努力、水平、任务难度、机遇.三、归因偏差及其克服1、常见的归因偏差: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

30、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 偏差.2、归因偏差的克服:A、要引导组织成员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特殊性,预防拟人化归因.日要引导组织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归因外在因素的偏差,以提升他们的成 就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C要引导组织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归因,少从内在的稳定因素 水平归因,克服总是认为自己水平低的归因偏差,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第四节自我知觉、自我意识与自我治理一、自我知觉1、自我知觉: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熟悉.2、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关系: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广义的社会知觉包含了自我知觉.A、自我知觉往往是在社

31、会知觉中进行的,离开社会知觉,就不存在自我知觉.日在社会知觉中必然发生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对社会知觉具有影响作用.二、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熟悉,包括熟悉自己的生理状况、 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2、自我意识的构成A、物质自我也称生理自我,个体的躯体是其中央局部日 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反映,是个体自我的中央局部C精神自我是个体对其心理活动的觉知与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特征3、自我意识与自我知觉的关系自我意识与自我知觉的关系,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两者在个体的心理开展过 程中互相作用、相得益彰.自我意识是在自我知觉的

32、根底上形成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也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对自我知觉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能够根据自我意识来选择,调节和限制自我知觉,提升自我知觉水平,使自我在作为被意识的同时成为意识的主体.三、自我治理1、自我治理: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调节、限制或约束.2、自我治理的内容:自我思想治理是自我治理的首要内容,对自己的思想实行治理使自己根据正确的思维方 式来思考问题.自我心理治理即自我心理保健和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行为治理人们通过自我治理来限制、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朝着对自身和 对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方向开展 .3、自我意识对自我治理的意义: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

33、理现象,它由自我熟悉、自我体验、自我限制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A、自我意识为自我治理提供根据 B、自我意识决定了自我治理的方向C、自我意识使自我管理获得了一致第五章价值观与态度第一节价值观及其作用一、价值观的概念与形成1、价值观:是个人事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含义:1价值观决定了事物或行为对于个人是否有意义及重要程度如何.2价值观具有个体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会有所不同.2、价值观体系:每个人对各种事物的行为的意义及重要程度都会有所评价和判断,所有这些判断和评价的主次、轻重和排列次序,就构成了个人的价值观体系.3、价值观的形成一个人以出生开始,就生活在现实

34、社会之中,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在各种社会标准的 作用、塑造下建构自己的价值观,进而形成个个的价值观体系.二、价值观的分类及其特点1、阿尔波特及其同事尝试将价值观分为六种:理论的;经济的;惟美的;社会的; 政治的;宗教的.2、格雷夫斯根据生活形态,把价值观归纳为七个层次:反响型;宗法型;自我中央型;坚持已见型;玩弄权术型;社交中央型;存 在主义型.三、价值观的作用与应用1、价值观的作用:动力作用标准作用是价值观全部作用的实质和核心调节作用定向作用2、价值观在治理中的应用,包括对个体群体、组织和治理者的实际意义.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评价和反响.具有不同价值观根底的群体或组织会确定不同

35、的组织目标,从而采取不同的组织行为,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社会形象等各方 面.一个成功治理者,必须重视人的价值观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及其对经营治理方式和治理目标实 现的影响.第二节态度及其作用一、态度的概念与构成1、态度:是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熟悉、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2、态度构成的四要素:认知要素评价要素情感要素意向要素.3、态度构成要素的关系认知是态度的根底;评价和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意向是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二、态度的特性1、对象性主体的态度总是指向特定对象的 .2、社会性任何人对社会对象的态度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由于人不是独立的人,而是社会的 人.3、个体性不同的人总

36、会有不同的态度 .4、内隐性态度是一种内在心理倾向,不能直接被人们所观察,由于它只是行为的意向、行 为的心理准备,而不是行为本身 .5、稳定性6、系统性态度群中各种态度之间是彼此联系、紧密相关的,这也就使得不仅每一态度的构 成要素之间具有系统性,而且使得人们的各种态度之间具有系统性.三、态度的作用或影响1、态度对人们的判断和选择的影响2、态度对学习的影响3、态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4、态度对人的忍耐力的相容度的影响第三节态度的改变及其理论一、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1、态度改变:指个体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某一信息或意见等因素的影响下,向新的态度转 变的过程.2、态度的两种类型:一致性改变,即改变原有

37、态度的强度不一致性改变,即方向的改 变.3、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A、社会环境因素 B、团体因素C、态度系统多!征因素 D、个体人格因素.二、态度改变理论及应用1、参与改变理论及应用它是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来的.他认为改*度的方法,离不开群体的标准和价值.个人在群体中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对其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在现代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民主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认知失调理论及应用它认为,人们都力求认知的一致性,总是试图将各种认知彼此统一协调起来.但在日常生活 中,各种认知之间常会发生矛盾.失调便会产生.3、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它是心理学家凯尔曼在 1961年提出来的三阶

38、段理论:1、服从阶段2、同化阶段3、内化阶段4、学习理论及应用它认为态度的改变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学习理论包括三方面的观点,即经典条件反射观点代表人:弗鲁姆、操作条件反射观点代表人:英斯科、社会学习的观点.5、沟通对态度理论及应用沟通对态度改变的影响程度,受到沟通者、沟通过程和沟通对象三方面影响第六章需要、动机与鼓励第一节需要、动机与鼓励的一般概述一 聿亚一需要的定义与产生过程1、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物质或精神的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2、需要的产生过程人的需要有一个产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人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二需要的种类1、天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按

39、需要的起源划分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按需要的对象不同划分3、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按需要的内容及满足条件划分 二、动机一动机的定义与表现形式1、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到达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是个体活动的引发 和维持的心理状态.2、动机的表现形式:从动机再现的程度差异看,可表现为兴趣、意图、愿望、信念和理想等各种形式.从动机表现的信度差异看,可分为真实动机与伪装动机.二动机是制约个体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1、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制约因素 取决于水平与动机两个因素 .2、动机因素比水平因此要重要.三、鼓励1、鼓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2、鼓励理论的分类.内容型鼓励理论从

40、人的需要出发属于这一理论的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过程型鼓励理论从需要未满足这一过程出发 .属于这一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状态型鼓励理论从行为后果状态出发.属于这一理论的主要有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第二节内容型鼓励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需要层次论的根本内容1、五种需要层次的划分和内容:1、生理需要2、平安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2、需要层次论为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3、需要层次论对五种根本需要的高、低两级区分的(二)对需要层次论的评价 P1321、主要的理论奉献(1)对

41、人类根本需要的层次等级结构的揭示(2)对人类根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开展过程的揭示(3)对人类根本需要中优势需要及其转移性规律的揭示2、局限性缺乏定量分析,在可信性和说服力上尚有缺欠.马斯洛对“自我实现需要的明确出现之前提确实立,其根据过于武断.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鼓励一一保健因素理论(一)双因素理论的根本内容1、双因素的划分与各自构成满意因素与不满意因素的划分满意因素这类因素包括五项:成就、赞赏、工作本身、责任、进步不满意因素这类因素包括五项:良好的公司政策与治理方式、良好的上级监督、工资、人 际关系、工作条件2、双因素的理论分析 P135双因素的性质:满意因素主要与工作任务本身相关;不满

42、意因素那么与工作环境条件相关.双因素的作用:满意因素可激发人们在工作中努力进取,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所以 称之为“鼓励因素.不满因素可以预防出现不满或消除职工的不满意感,所以被称为“保健因素.双因素的需要结构:鼓励因素内涵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保健因素内涵是个人预防不满意的需要.双因素的非对应关系:导致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不对应关系.二对双因素论的评价 P1361、双因素论导致了工作设计的变革1工作丰富化2工作扩大化3弹性工时2、双因素论的缺乏三、成就需要理论1、麦克利兰三种观点的根本思想P1371、成就需要2、社会交往需要 3、权力需要.2、成就

43、需要:指渴求和重视成就,积极设定挑战性目标的心理需求.3、社会交往需要:也称合群需要,指人们寻求情谊和相互沟通的心理需求.此类人行为特征:常与人谈话、写信和打 更愿以私人情谊选择交往对象,而不以工作关系作为选择标准.愿意附和或迎合他人,自己需要同时也人以同情和抚慰喜欢从事协作性强的工作.4、权力需要:指欲指挥和限制他人,希望掌握权力的心理需求.此类人行为特征:想方设法参与组织决策和制定行动方案关注自己和他人官职、地位的变动.炫耀标志较高地位的物体主动搜集和掌握能影响、限制他人的信息.5、对成就需要理论的评价P138A、成就需要理论对需要层次论的超越.(1)成就需要理论更有效的分析了相同条件下不

44、同类型需要对行为方式的影响.(2)从需要性质的不同提示其对人的不同鼓励方向.(3)从后天形成的社会性根底上,揭示了教育对于需要培养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日对成就需要理论的质疑.第三节过程型鼓励理论一、期望理论(一)期望理论的根本观点1、心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了期望理论公式表示:鼓励程度=期望值X效价鼓励程度:指激发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强度,即工作积极性的上下与持续程度期望值:指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之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效价:指所到达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2、应用期望模式时应处理好的三种关系P140A努力与成名的关系 已成绩与奖励的关系 C、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二)

45、对期望理论的评价 P1411、期望理论的奉献(1)推进了对组织中个人行为和动机作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2)期望理论为人类行为的描述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2、期望理论的局限:它的局限主要在于其模式的太过理想化二、目标理论目标理论于 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教授洛克提出.目标理论的根本观点1、目标与鼓励的关系目标是指行为的目的或行为的指向物,是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的客观对象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目标对于行为人来说,也可看做是外部刺激.与人的一定需要相联系的目标是引起行为的最 直接动机,因而对人具有鼓励作用.如果目标的设置较为适宜,会使人产生想实现该目标的成就 需要,这样对人所产生的鼓励作用

46、更强.2、目标适宜度的三个标准: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性目标的可接受性3、设置适宜目标时应注意几个问题P143目标具体性与难易性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目标难易性与水平的关系目标可按受性对工 作绩效的影响4、目标理论的评价目标理论对目标与鼓励关系的新研究,有利于治理者重视目标具有的动机作用,重视目标治理.目标理论关于设置适宜目标的研究,为治理者提供了直接有效的鼓励方法和技术.目标理论为目标治理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5、局限性:目标设置上未考虑公平性的问题.目标设置在应用领域上受限制.三、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1、强化:指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认的后果及其对该行为是否重复的影响程度2、强化的类

47、型:积极强化也称正强化消极强化也称负强化惩罚消退也称衰退3、强化的程序连续强化指对每次良好的行为均给予强化,其中没有间断间断强化1按强化比例是否变化可将间断强化分为固定比例强化与可变比率强化.2按时间间隔是否固定可将间断强化分为固定间隔强化与可变间隔强化.4、强化的根本原那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及时强化奖人所需.第四节状态型鼓励理论一、公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 1967年提出公平理论公平理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公平性对产 积极性的影响,以及对职工的工作态度的影响.公平理论表达了社会要求利益分配合理化的倾向.一公平理论的根本观点1、报酬分配与不公平感的产生公平理论认为,职工

48、的工作动机主要受工资报酬的影响,包括绝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的数量与相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与他人的实际收入的数量的两种影响.2、个人消除或减轻不公平感的方式P148通过自我解释到达自我抚慰改变比拟对象或另选比拟方式采取行动改变他人的收支 状况.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收支状况放弃工作,重寻新的分配关系.二公平理论的实践意义公平理论的实际应用,符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原那么,具有普遍适用的积极意义,在 实践中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1、在不公平感产生的原因上,应处理好公平分配与正确判断的关系.2、在解决不公平感的方式上,应处理好制度改革与观念转变的关系.3、在利益分配的比拟方式上,应处理好比拟范围和比拟标

49、准的关系.二、挫折理论一挫折的概述1、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 种消极的情绪状态2、挫折从可能转变为现实有三个必备条件.A、个人所追求的目标是重要的,其行为动机是强烈的.日个人认为目标原本是可能达成的.C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个人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3、挫折产生的原因A、外部原因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B、内部原因个体生理原因与个体心理原因 .二挫折的行为表现1、攻击性行为:1直接攻击2转向攻击2、退化性行为:人们在受到挫折时所表现出的与自己年龄或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盲目的轻信固执逆反3、妥协性行为:既不具积极意义也不具消极意义1自我抚慰2自我整饰3成

50、因推诿4、积极性行为:1升华2补偿3改变三应付挫折的方法1、正确对待挫折.2、改变情境包括客观环境、工作关系、心理环境.3、适当的精神发泄方法:书写法、谈吐法、替代泄愤法第七章群体概述第一节群体的一般概述一、群体的定义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二人或二人以上,为了到达共同的特定目标,彼此相互依赖 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群体的显著标志:群体内的成员应具有共同的信念和群体意识二、群体的特征1各成员之间相互依附,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存在;2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有共同的标准,彼此相互影响;3各成员具有群体意识,即具有“我们同属于一群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之感受;4各成员的心理与行为,以实现某种共同的目

51、标为宗旨.三、群体的要素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通过对群体的剖析发现,任何一个群体,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要素:活 动、相互作用与感情、群体标准.四、群体行为群体行为以组织目标为依据,而它又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规定了个体行为的方向;反过 来,个体行为也对群体行为产生影响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P1581、群体中各成员的态度、知识、技能 M2、群所负主要任务和各种特性 T3、群体的结构和内部限制Q4、群体领导人的技能、水平和其他特性5、群体所处的环境的变量E第二节群体的分类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群体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一、假设群体与实际群体从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将群体划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一假设群体所谓假设

52、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二实际群体所谓实际群体,是指实际上存在的群体.二、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一小型群体但凡群体成员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属于小型群体.二大型群体但凡群体成员个人之间只能以间接方式比方通过群体的共同目标,通过各层组织机构等进行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属于大型群体.三、实属群体与参照群体根据个体的归属,可将群体划分为实属群体和参照群体.一实属群体实属群体是指个体实际所归属的群体.二参照群体参照群体,也称为标准群体或典范群体.四、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P

53、162一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 明确的责任分工之群体.二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不经官方规定,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由组织确定的联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1621、规模小,并且一般不带政治色彩2、群体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根底,以感情为纽带;群体内部压力大,成员的从 众行为明显3、群体内推选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4、群体内有一套见效快的和不成文的惩罚制度和手段,并且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5、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一条比拟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非正式群体多种多样.1 .塞利士的分类依据非正式群体与组织是否保持良好关系为主线:

54、冷淡型、古怪型、策略型、保守型.2 .道尔顿的分类以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垂直型、平行型、随意型.3 .里维斯的分类以联系非正式群体成员的纽带为根据广友谊型、嗜好型、工作型、自卫型、互利型群体.4 .以其性质为根据,可将非正式群体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第三节群体的形成一、正式群体的形成正式群体是为了实现组织赋予的任务而建立的.它在组织法规或组织系统中,有明确的组织地位、权责关系及责任范围.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心理因素与环境因素两大方面.一心理因素:1价值观念一致.2兴趣与爱好一致.3性格、脾气相近与互补.二环境因素:1工作与生活方式.2共同的利害关系.3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及历史 关系的影响.此外,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还必须有深孚众望的核心人物存在.第四节群体的功能一、正式群体的功能4个方面:1、正式群体是为了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而产生的.其主要功能有一完成组织任务二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