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古诗词_第1页
中国最美古诗词_第2页
中国最美古诗词_第3页
中国最美古诗词_第4页
中国最美古诗词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最美古诗词流寓是指客籍人氏流落他乡,即在异地居住.这个词出自?后汉 书廉范传?:范父遭难,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川.因此在历代志 书中大多列有 流寓志或寓贤志等.流人语出?庄子徐无鬼?:子 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简单的理解,流人就是 因罪被流放的人.他们一局部是阶级专政的产物,就是把对抗或不利于统治集团统治之人,采用强制举措放逐到偏远地区服劳役.还有一 局部是统治阶级戍边政策的产物,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招徒,即给予 组织者和民众一些优惠,鼓励他们到边地垦荒;一种是将战俘等强制迁 徙到边疆地区.二流人诗词的创作背景东北流人是始自西汉历经三国、北魏、辽、金、元、明至清代从

2、中原流入东北的官吏、土子甚至皇帝,有案可查者多达数百之众.其中 不少人在流放前即才名素著,被流放后因其原有的地位和特长,他们在 流放地或者被聘用从事某些文化活动,或者自由从事某些文化教育职 业,多半受到当地人的礼遇和尊重.流人中的文人学者,在教书、经商、 当差之余,或长歌当哭 抒写思乡怀人之感;或登临山水,歌咏塞外壮美 河山;或访老问故、凭吊古迹,收集轶闻、考察旧俗,从而写出许多诗文 和学术著作,我们今天尚能见到东北流人创作的诗词作品有近万首之 多.流人的艺术活动当以北宋国君宋徽宗为始,靖康二年1127四月初,北宋皇帝赵佶、赵桓及皇室、宗室等被金军押解北撤,他们绕道云中今山西大同市行抵燕山后又

3、远徙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 通塞州今吉林省四平市一面城卜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 以西约15公里的铁匠营子乡和大明镇之间的老哈河北岸 卜上京会宁 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最终囚禁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本擅 诗词的宋徽宗在长达两年的迁徙及其后六年的时间里,伤时感事,形 于歌咏者,千有余首.当之无愧地成为东北流人诗歌创作的开山鼻祖.宋元以后,随着流人不断被放逐到东北,这里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 丰富,至清代到达鼎盛.清初,以函可组织的 冰天诗社和吴兆骞组织的 七子之会为代表的东北流人,面对凄苦的边塞生活,常以诗歌创作的 形式,发出对时世的感慨和对流放生活的感触,其中也包括对边疆风习、 人民生活

4、的介绍、赞美和对历史的记载.函可是东北流人诗歌创作的开拓者、奠基者,他于顺治五年(1648) 四月被流放到沈阳.在长达十二年的流放生活中,广泛结交文化流人、 隐逸之士,组织诗社,互相酬唱,写下许多感慨时世、抒发情怀、思念故 土的诗篇.他所创办的 冰天诗社以聊借雪窖之余生 用续东林之胜 事尽东西南北之冰魂,洒古往今来之热血为宗旨,首开东北文化史 上文人结社之风,增强了辽东诗人之间的联系,推动了清初东北地区文 化的开展.吴兆骞于顺治十四年(1657)十一月被流放至宁古塔.他谪居宁古 塔二十三年,壮丽的边塞风光、穷苦的流放生活、烽烟涌动的抗俄斗争, 使其视野更加开阔,生活更加充实,也赋予其创作以更新

5、的素材.康熙 四年,他联络张缙彦、姚琢之、钱威、钱虞仲、钱方叔、钱丹季等结成 诗社,即所谓的 七子之会.他们分题角韵,月凡三集.与同时代诗人 所不同的是,吴兆骞不仅赞美边塞的风光,记述边疆各族人民独特的风 习、生活,还真实地记述了抗俄斗争的情况,他所留下的与抗俄斗争有 关的诗篇就有五十多首.东北这片蛮荒之地史籍难存,流人们生平事迹亦如雪泥鸿爪、绳 灰草迹难觅踪迹,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流人诗词 今人多有收集整理,也进行了一些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有现实意义的研 究.笔者主持省级课题?东北流人诗词研究?研究已历两年,通过对现 存近千首流人诗词思想内容的梳理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以

6、期引起讨论.三流人诗词的思想内容1亡国之痛与家国之念靖康二年1127四月初,金军在大肆掳掠并立张邦昌伪楚政权后 , 押解徽宗、钦宗及皇室、宗室及工匠艺人共一万四千余人,分七批北撤c 徽、钦二帝开始了 终日以泪洗面的囚徒生活,面对国破家亡的残酷现 实与悲惨遭遇,他们创作了大量抒写亡国之痛以及对家国无限眷恋的 诗词作品.当年徽宗抵至燕山时,见到凋零的杏花,填了?燕山亭北 行见杏花?一词:裁翦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 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 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 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 不思量除梦里有时

7、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钦宗赵桓也能创作诗词,他的一阕?西江月?,填于塞外,词中充满 了无奈与怆然:历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无虞.奸臣招致北匈奴.边境年年侵侮. 一旦金汤失守,万邦不救銮舆.我今父子在穹庐.壮士忠臣何处.由此可见,哀伤与悔恨构成了囚徒父子流寓诗词的重要内容 ,其中 也不乏 朕心无意轻国家,总是江山太误人的迷茫与无奈.至于金人扶植的傀儡伪政权大齐皇帝刘豫在被废后徙居临潢府,过着半囚犯的生涯,其抑郁可想而知,凄凉哀愁与不可与人言的变节之 悔如?客馆?所云:雪消北岭安排暖,寒入东风阻节春.绝塞乱山围古驿,他时说着也 愁人.流放东北的亡国之君先后五位,留下诗文记录这一段生活经历的 只

8、有这三位,亡国之耻与丧家之痛以及流离异域的辛酸以及对人生世 事的感慨给这块苦寒荒蛮的土地留下一份难得的精神遗产.2志士的愤懑与人民的疾苦流人多以文字、科场、党争、进谏获罪,然文人的禀赋,知识分子的 良知并没有让身处逆境的流人噤假设寒蝉,不再议论时事,他们按捺不住 胸中的郁结,把对强权与专制的不满行诸歌吟.其中最突出的是声言到死不知非的函可.他直言不讳地揭露清廷对人民的经济盘剥:画 阁已空搜白屋,小民欲尽索穷儒抨击文字狱较 焚书坑儒有过之而无 不及:四海皆秦坑,诗书同一炬".控诉清兵南进中惨绝人寰的屠城罪 恶:叹息人间劫尽灰,惠州天上亦荒莱.流人诗家中倍受称道的郝浴因 参奏吴三桂及其部

9、下恣肆虐民获罪流徙 ,但为民请命的责任感使他对 清廷在京畿一带推行 圈地令给人民造成的苦难予以了深刻的揭露:忆彼畿南民,散步无一椽.新法落官手,满地声呜咽.近闻如柴骨, 高挂枯林间.念我膝席地,犹存日月边.函可在其?怀苗炼师?一诗中写道:幺度边关便是仙,才经两月已千年.鹤飞纵有归来日,只恐人民未 必然.成道之仙即便归来,人民也未必能与之升天,神仙也拯救不了在苦 难中挣扎的人民.如此这般反映东北人民苦难与流人悲惨遭遇的诗作 不胜枚举.在其另一首?闻同难民为虎所食?的诗中他写道 :只恐老 瘦同遭斥,但免饥寒亦感恩这是对流人处境血泪控诉的辛痛至极之 言.3切盼回归与眷恋边土忠君报国,参朝拜相是历代知

10、识分子的核心价值观,身处沙磺偏 远之地的流人无时无刻不念及回归故土以报效君亲:百情久已遣,忽梦入君门.但更多流人对重返政治舞台已不抱梦想,回归故里才是他 们难以释放的情怀:何时黄菊映归舟 杨子江头,西子湖头.但东北边 疆壮美的河山、率真质朴的各族人民以及戍守边关的将士对流寓文人 思想和情感世界的构成,给予的深刻震撼,使他们走出了文人的封闭寓 狭隘,迅速地投入到军旅生活,融入于当地民众之中.从人学涉猎,驱马 试讴吟地是阴山学射雕远随甲骑渡柴河他们开始迥异于前的 新生活才采切地感受到 莫言穷塞苦,随俗即吾乡龙庭亦是豪游地,海 月边霜未觉愁4御敌卫国与珍爱和平清初流人发遣东北之际,适逢沙俄袭扰我黑龙

11、江、松花江流域,烧 杀掳掠激起边疆各族人民的奋起对抗.许多流人特别是宁古塔地区和谖摩地区的流人文士身经目睹了悲壮雄伟的卫国斗争 ,吴兆骞曾写下: 鸟孙种人侵盗边,临潢通夜惊烽烟.安东都护按剑怒,麾兵直度龙 庭前.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出征将士的讴歌,激发了曾一度哀叹个人不幸 的落魄文人,他们决心投笔从戎:可怜豪气在,长啸学参军朔漠自来 争战地,欲将书剑一立功康熙中后期,清朝先后出兵平定葛尔丹、策旺阿布坦等少数民族 上层反动人物挑起的分裂、叛乱事件.这些事件虽然发生在西北和西 南边疆地区,但也引起东北流人极大的关注.顾永年的?北征?二十首, 戴梓的?送某提兵征策旺?、?西征闻捷三首?,讷尔朴?厄鲁特

12、侵犯哈 密檄调黑龙江戍兵进剿欲从戎马不果诗以志感?等诗,无不表达了维 护国家统一的愿望和珍爱和平、体恤民生的情怀.5风土人情与传播文化东北流人在长期的塞外生活中,在与边疆各族人民的交往中,思想 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把目光转向现实,以热情的笔触描绘东北 边疆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与风俗习惯.如采、采珠、捕貂、 熬鹰的狩猎活动,以及爬犁、桦皮船、泥火盆等交通与生活器具形象的 描绘.如方登峰关于采传说的?王干哥?一诗 :王干哥,山之阿;王干哥,江之沱.叫尔三更口流血,草长树密风雨多. 生同来,死同归,尔何依我不忍飞但愿世间朋友都似我,同生同死无不 可!这是一个哀惋感人的故事:边山有鸟,每于

13、夜半辄呼 主干哥'至千百声,哀切不忍闻.传昔有 人入山属相失,遂呼号死山中 化为鸟.当盛处那么三匝悲啼,随声至其地, 必见五叶焉.边地古道热肠、崇尚勇武的民风和质朴友善、侠肝义胆的人民群 众,给与这些戴罪发遣的文人以极大的信任与尊重 ,士为知己者死的 人生价值观也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力担负起传播文化的使命. 流 人文士对东北文化开展最直接的奉献在于授徒教书.洪浩在冷山教授 希尹的八个儿子及其他女真族子弟.他教书时 ,由于当地既无书可读, 又无纸张可供写书,就凭记忆,在晒干的桦树皮上默写下?论语?、?孟 子?、?大学?、?中庸?全文,这就是有名的?桦叶四书?.正如章太炎 说:齐齐哈尔人知书,由吕用晦后裔谪戍者开之,至于今用夏变夷之 功亦显著矣.开原、铁岭以外皆胡地也,无读书识字者.宁古塔人知 书,由方孝标后裔谪戍者开之.6证史之功与存史之效近万首流人诗词保存了大量史籍中缺失的史料,为人们熟悉错综复杂的历史提供了生动、形象的记录.如清初在辽东地区曾推行过的?招民垦荒授官条例?,仅推行十四年便草草收场,推行的状况如何,史 志中少有记载,但在流人的诗词作品中却屡有提及.萧萧匹马度龙荒,翘首真同白象王诗中的白象王就是首先响应招垦令被任命为辽阳 县令的陈达德.烽羽久停无夜哭,管弦将动有春耕古树新巢抱乳鸦, 初封井屋见桑麻好一派裕民安康的繁荣景象.四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