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凯美瑞培训教材_第1页
全新凯美瑞培训教材_第2页
全新凯美瑞培训教材_第3页
全新凯美瑞培训教材_第4页
全新凯美瑞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新凯美瑞新技术资料2目录目录3国家车型发动机驱动桥级别驱动方式6速自动-C中国凯美瑞6AR-FSE(2.0升)U761E EFFS5AR-FE (2.5-升)U760EVSG第一章:车型概述第一章:车型概述41基本车型代码基本车型代码ASV51: 6AR-FSE 发动机ASV50: 5AR-FE 发动机2方向盘位置方向盘位置L: 左方向盘3品牌品牌J: 凯美瑞4车身类型车身类型E: 4门轿车5变速器类型变速器类型T: 6速自动, 地板式换挡6等级等级E: 2.0E/2.0G S: 2.0S/2.5SV: 2.5QG: 2.5G7发动机规格发动机规格K:紧凑的Twin Cam EFI发动机H:

2、DOHC & EFI, D-4S ASV50 1L2J3E4T5G6K7C88目的地目的地C: 中国第一章:车型概述第一章:车型概述5 5第一章:车型概述第一章:车型概述6第一章:车型概述第一章:车型概述7新增新增6AR-FSE 发动机发动机直列直列4缸缸, 2.0升升, 16气门气门, DOHCD-4S双燃油喷射系统双燃油喷射系统 VVT-iW智能广角可变气门正时进气系统智能广角可变气门正时进气系统水冷水冷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123KW / 6500 rpm最大扭矩:最大扭矩:199 Nm / 4600 rpm保留保留5AR-FE 发动机发动

3、机 直列直列4缸缸, 2.5升升, 16气门气门, DOHC, 双双VVT-I 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 135 kW 6000 rpm最大扭矩最大扭矩: 235 Nm 4100 rpm第一章:车型概述第一章:车型概述8采用U760E 自动传动桥及U761E自动变速器新增空档控制、减档补油控制、预紧差速器、全档位锁止控制*1:包括中间轴齿轮传动比 *2:单一组件 第一章:车型概述第一章:车型概述9悬架悬架- 前:麦佛逊支柱式悬架- 后:双连杆支柱式悬架制动制动- 前制动器采用16英寸通风碟刹,后制动器采用16英寸实心碟- 制动控制系统: ABS,EBD, 制动辅助, TRAC (TRC)和V

4、SC第一章:车型概述第一章:车型概述10转向转向- 转向柱助力式EPS (电动转向)- 电动调整式倾斜和伸缩转向柱/手动调整式倾斜和伸缩转向柱轮胎和轮毂轮胎和轮毂- 尺寸 / 轮毂型号 P215/60R16 / 16 x 6.5J, 铝合金轮毂 P215/55R17 / 17 x 7J, 铝合金轮毂第一章:车型概述第一章:车型概述11配置全新设计的卤素*和HID*(高强度气体放电)大灯 采用了LED的DRL(日间行车灯) 部分车型HID*大灯装载AFS*(自适应前照明)系统远光(卤素)远光(卤素)近光(卤素近光(卤素/HID) 镀铬饰条镀铬饰条 示廓灯(示廓灯(LED)/DRL(LED) 转向

5、信号灯转向信号灯第一章:车型概述第一章:车型概述12尾灯,刹车灯(后尾灯下半部)示廓灯(后尾灯上半部)采用了LED 后尾灯中间增加了一条与车尾装饰件接合的镀铬饰条 第一章:车型概述第一章:车型概述13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车型CAMRY发动机6AR-FSE汽缸数量及排列型式 直列4缸气门装置16气门, DOHC, 带VVT-iW (进气), VVT-i (排气)排量cm3 (cu. in.)1998 (121.9)缸径 x 冲程mm (in.)86.0 86.0 (3.39 x 3.39)压缩比12.7最大输出功率kW rpm123 6500最大扭矩Nm rpm199 4600气

6、门正时进气打开50 to -30 BTDC关闭30 to 110 ABDC排气打开60 to 5 BBDC关闭0 to 55 ATDC14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15车型CAMRY发动机6AR-FSE点火顺序1 - 3 - 4 - 2辛烷值91或者更高排放标准欧4或者欧5*机油等级 API 级 SL、SM或 ILSAC*凯美瑞可使用欧5标准.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16功率 (kW)14012010080604020200180160140120扭矩 (Nm)发动机转速(rpm)01000400020003000600050007000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

7、述17项目12345采用高膨胀比的阿特金森循环OO发动机本体采用铝合金制成的气缸盖罩分总成O采用锥形挤压式燃烧室OO气缸内采用刺型衬里O采用冷却水套隔垫OO活塞裙部含有树脂涂层OOO采用低张紧力的活塞环OO采用曲轴偏置OOO采用树脂齿轮平衡OO气门机构进气门采用VVT-iWOO排气门采用VVT-iOO采用气门间隙调节器总成OOO采用滚针式摇臂OO润滑系统采用带可换式滤清器滤芯的机油滤清器O带有发动机机油油位传感器O冷却系统采用丰田纯牌超级长效冷却液 (SLLC)OO: 适用的1: 高性能和高可靠性2: 低噪音和低振动 3: 重量轻和设计紧凑4: 良好的维修性 5: 净化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第二

8、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18项目12345进气和排气系统采用塑料进气歧管OO采用无连杆式节马达型气门体OO采用不锈钢排气歧管O排放控制系统采用步进马达型的EGR阀OO采用水冷式EGR循环冷却器OO采用薄壁、陶瓷型三元催化净化器 (TWC)O燃油系统采用D-4S 燃油喷射系统OO采用无回流燃油系统OOO采用快速连接器连接燃油软管和燃油管O采用紧凑的12孔式低压燃油喷油器OO采用单缝喷嘴型高压燃油喷油器总成OOO点火系统采用直接点火系统OOO采用加长型铱金火花塞OOO发动机控制系统采用MRE型的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OO采用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ETCS-i) OO采用燃油蒸发

9、排放控制系统OO: 适用的1: 高性能和高可靠性2: 低噪音和低振动 3: 重量轻和设计紧凑4: 良好的维修性 5: 净化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191)采用了进气VVT-iW和排气VVT-i,从低至高转速范围内均实现大扭矩输出。2)进气侧的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机构采用了中间档位锁止技术。-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a.进气侧采用 3 叶片式 VVT-iW 控制器(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 b.采用 2 个锁销在 VVT-iW 工作范围的中间相位时锁止叶片。 c.采用辅助弹簧辅助提前方向上的扭矩,以便叶片返回至中间相位对进气凸轮轴(凸轮轴)扭矩波动进行响

10、应,以牢固连接 2 个锁销。 因此,发动机在延迟工作状态停止后,起动发动机(曲轴正在转动)时,确保了发动机起动性.20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21VVT-iW 控制器(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VVT-iW(可变气门正时智能广角)系统组成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22凸轮轴正时齿轮螺栓-VVT-iW(可变气门正时智能广角)系统组成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23-D-4S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24- D-4S燃油喷射系统说明 1)D-4S系统同时采用缸内直喷方式与进气口喷射方式,通过按运转状态进行分别喷射控制,形成均质的混合气。2)由于

11、废止了D-4系统中采用的涡流控制阀,且进气端口改进为高流量型,因此比D-4系统更能将直喷系统的优点满负荷性能发挥出来。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25- D-4S燃油喷射系统图 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26*a O 形圈 *b 挡圈 *c 隔振垫 *d 特氟隆密封胶 *e 喷油器总成(直接喷射)横截面 *f 喷油孔 *a*b*c*d*e*f- 喷油器(直接喷射)- D-4S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件组成 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27- D-4S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件组成- 喷油器(进气口喷射)*a*b*a 喷油器总成(进气口喷射)横截面*b 喷油器喷嘴 第二章:发动机概

12、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 D-4S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件组成28*1*2*3*4*5-输油管(直接喷射)*1 高压燃油管 *2 输油管分总成(直接喷射) *3 燃油压力传感器 *4 喷油嘴体卡夹 *5 喷油器总成(直接喷射) - - 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 D-4S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的安装(直接喷射)29清除积碳SST(导具)斜削部位SST(固定架)喷油器密封件 SST(固定架)SST(导具)1234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 D-4S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的安装(直接喷射)SST导具零件号: 09260-39020 (09261-03020)SST固定架零件号: 0926

13、0-39020 (09261-03010)3056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D-4S燃油喷射系统各种燃烧方式的控制与运转领域D-4S系统中,为了使刚刚冷起动之后的催化预热性能提升,持续实施 分层燃烧。并且,其他的运转领域中,也持续实施 均质燃烧。31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32-D-4S燃油喷射系统各种燃烧方式的控制与运转领域【1】 分层燃烧分层燃烧 a. 发动机冷起动之后,从最初的进气口喷射用喷油器将燃油喷射出来,并将燃烧室内的混合气均质化。 b. 接下来,通过缸内直喷喷油器喷射燃油,形成火花塞周围是可燃混合气而外围是稀薄的混合气的分层。 c. 由于通过这种混合气的分

14、层化,可以实现点火时机的大幅延迟,且能够使废气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促进催化的预热,并能够降低冷起动时的排放。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 D-4S燃油喷射系统各种燃烧方式的控制与运转领域33分层燃烧分层燃烧示意图示意图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34-D-4S燃油喷射系统各种燃烧方式的控制与运转领域【2】 均质燃烧均质燃烧 a. 为了达到符合发动机运转状况的燃烧状态,通过同时使用进气口喷射用喷油器与缸内直喷喷油器或者分别使用其种一种喷射器来形成均质的混合气。 b. 通过利用缸内喷射燃油的气化热效果冷却进气,以提高进气填充效率与耐爆震性。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

15、D-4S燃油喷射系统各种燃烧方式的控制与运转领域35均质燃烧均质燃烧示意图示意图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概述36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 如图所示,发动机系列号压印在发动机气缸体上37发动机系列号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系统 概要 直接喷射 4 行程汽油发动机高级版顺序多点燃油喷射 (D-4S SFI) 此系统为 L 型 SFI 系统。其使用硅片型质量空气流量计分总成直接检测进气质量。 D-4S SFI 系统是由直接喷射喷油器和进气口喷射喷油器相结合组成的燃油喷射系统。 根据来自各传感器的信号,ECM 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载控制各种喷油器(直接喷射型和

16、进气口喷射型)的喷油量和喷油正时以优化燃烧状态。 电子点火提前 (ESA) 由 ECM 根据各种传感器提供的信号确定点火正时。ECM 校正点火正时,以响应发动机爆震。 该系统根据来自传感器的信号选择最佳点火正时,并将点火 (IGT) 信号发送至点火器。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 (ETCS-i) 根据加速踏板输入以及发动机和车辆工作状态,对节气门开度进行最佳控制。 可变气门正时智能广角 (VVT-iW) 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调节进气凸轮轴工作情况以确保最佳气门正时。 智能可变气门正时 (VVT-i) 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调节排气凸轮轴工作情况以确保最佳气门正时。 燃油泵控制 高压泵 根据驾驶条件,

17、将燃油压力调节在 4.0 至 20 MPa 范围内。 低压泵 根据燃油泵控制 ECU 总成发出的信号控制燃油泵的运行。 发生正面或侧面碰撞时 SRS 空气囊展开,燃油泵将停止工作。冷却风扇控制 ECM 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和空调工作状态信号控制散热器冷却风扇工作。 空燃比传感器和加热式氧传感器加热器控制 使空燃比传感器或加热式氧传感器保持适当的温度水平,以提高传感器检测氧浓度的精确度。 EGR 控制 ECM 根据接收自传感器的信号和发动机工作情况确定 EGR 的量。 燃油蒸汽排放控制 ECM 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控制从炭罐排出的燃油蒸汽排放 (HC) 的净化气流。 制动超控系统 限制

18、同时踩下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时的驱动扭矩。(有关激活条件和检查方法,请参阅修理手册) 失效保护 ECM 检测到故障时,会根据存储器中已存储的数据停止或控制发动机。 诊断 ECM 检测到故障时,会记录故障以及与故障相关的信息。 38第二章:发动机概述第二章:发动机概述39-概述a. 该自动传动桥为紧凑、轻量化且大容量的 6 速超级电子控制传动桥 (ECT)。 b. 采用 ATF 加热器(变速器油冷却器)。 c. 采用带长度调节机构的变速器控制拉索总成。 d. 采用换档锁止系统。 e. 采用换档锁止解除按钮,可以手动超控换档锁止机构。第三章:底盘概述第三章:底盘概述-控制40控制 概要 *:带换档拨

19、板装置(变速器换档开关总成)的车型 换档正时控制 ECM 根据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向换档电磁阀 SL1、SL2、SL3、SL4、SL 和/或 SLU 传输电流,以进行换档。 离合器至离合器的压力控制 根据 ECM 信号,通过驱动换档电磁阀(SL1、SL2、SL3 和 SL4)来控制直接施加到 C1、C2 离合器和 B1、B3 制动器上的压力。 管路压力控制 根据来自 ECM 的信息以及传动桥的工作情况驱动换档电磁阀 SLT,从而控制管路压力。 锁止正时控制 ECM 根据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向换档电磁阀 SL 和 SLU 传输电流,从而接合或分离锁止离合器。 柔性锁止离合器控制 控制换档电磁阀

20、SLU,提供一种介于锁止离合器接合和分离状态之间的中间模式,扩大锁止离合器的工作范围,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传动系协同控制 综合控制换档控制和发动机输出功率控制,实现出色的换档特性和操纵性能。 减速减档控制 为防止发动机转速降低从而保持燃油切断,ECM 在燃油切断结束前进行减档。 直接减档控制 采用了直接减档控制。可以跳过不需要的档位,车辆可直接从六档减至三档,或从五档减至二档,提高了快速踩下加速踏板时的减档响应性。 人工智能换档控制(AI-SHIFT 控制) 根据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ECM 判定路况和驾驶员意图。因此,可自动确定恰当的换档模式,从而改善车辆的操纵性能。 多模式自动变速器 EC

21、M 根据换档杆置于 S 时所选的档域来适当地控制自动传动桥。 换档杆置于 D 时,操作“+”(加档)或“-”(减档)换档拨板装置(变速器换档开关总成)可启用临时 S 模式。临时 S 模式可在换档杆置于 D 时实现与 S 模式相同的固定档域模式。* 换档锁止系统 除非点火开关转到 ON 且踩下制动踏板,否则换档锁止机构将禁止换档杆切换到 P 以外的任何位置。 失效保护 如果在传感器或电磁线圈中检测到故障,ECM 会进行失效保护控制以防止车辆的操纵性能受到很大影响。 诊断 ECM 检测到故障时,会记录故障并存储与故障相关的信息。 第三章:底盘概述第三章:底盘概述41-真空泵检查a.将真空计软管连接

22、到真空泵总成上。 b.起动发动机并暖机 2 分钟或更长时间。 c.在发动机怠速运转的情况下,测量真空泵总成的负压。 标准压力:高于 86.7 kPa ,如果结果不符合规定,则更换真空泵总成。 d.从真空泵总成上拆下真空计。 第三章:底盘概述第三章:底盘概述42-真空泵安装a.安装新的真空泵总成时,在 3 号 O 形圈上涂抹发动机机油;b.重复使用真空泵总成时,将新的 2 号 O 形圈安装到真空泵总成上,在新的 3 号 O 形圈上涂抹发动机机油并将其安装到真空泵总成上;c.在安装孔的内表面涂抹发动机机油d.对准真空泵总成的联轴器齿和凸轮轴的凹槽并用 4 个螺栓安装真空泵总成*1 2 号 O 形圈

23、 *2 3 号 O 形圈 发动机机油 *1*1 *2 第三章:底盘概述第三章:底盘概述-概述a. 盲点监测系统使用亚毫米波雷达探测驾驶员盲点(只使用外后视镜时看不到的区域)中出现的车辆,并通知驾驶员。当探测到相邻车道中出现的车辆时,系统会通知驾驶员使用每个外后视镜上的指示灯。 b. 如果探测到盲点中有车辆在旁边行驶,相应的外后视镜上的指示灯会发亮。 c. 当有车辆出现在驾驶员即将驶入的车道中的盲点时,如果转向信号灯正在运行,相应的外后视镜上的指示灯会闪光盲点区域盲点区域: 前端影像: 侧面反射影像: 后端视野反射影像43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44- 功能及组成a.盲点监视系统使用相同

24、的盲点监视传感器执行2种功能:盲点监视功能和 RCTA(后方两侧来车警报)功能。 b.使用盲点监视器主开关(警告取消开关总成)可同时启用或禁用盲点监视功能和 RCTA 功能。 无法单独启用或禁用任一功能。 c.盲点监视系统由 2 个盲点监视传感器、转向传感器、车外后视镜总成 LH 和 RH、盲点监视器主开关(警告取消开关总成)、RCTA 蜂鸣器(盲点监视蜂鸣器)和组合仪表总成组成。 d.盲点监视功能利用传感器检测在车辆盲点中行驶的车辆,帮助驾驶员确认变道时的安全性。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操作条件45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46-倒车侧方盲点监视器概述 当驾驶员从停车位倒档时

25、,倒车侧方盲点监视器功能使用类似毫米波雷达探测正在靠近盲点的车辆,使用后方位监视器的外后视镜无法确认该盲点。探测到正在靠近盲点的车辆时,倒车侧方盲点监视器功能警告驾驶员使用外后视镜上的蜂鸣器和闪光指示灯。 倒车侧方盲点监视器功能使用相同的ON/OFF开关和外后视镜指示灯作为盲点监测系统。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 倒车侧方盲点监视器操作条件47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48- 概要 a.智能驻车辅助系统在导航接收器总成的多功能显示屏上显示车辆的后方视野。 此外,该系统控制转向以辅助驾驶员进行垂列式驻车和纵列式驻车。 b.根据来自 1 号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前保险杠两侧)的信号,系

26、统计算目标驻车位置并降低驾驶员调节多功能显示屏上目标驻车位置的负担。 c.提供“Easy Set”功能。 如果系统在驻车辅助模式下识别驻车空间的线(白线),则无需手动设定目标驻车位置,从而提高可用性。 d.使用导航接收器总成的多功能显示屏上显示的辅助模式按钮,可启用或禁用智能驻车辅助系统。 e.与导航系统一样,此系统配备自诊断功能,可在显示屏上出现的特定窗口进行操作。 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49- 概要 当智能停车辅助系统通过图像处理后探测到停车位时,将在屏幕上描绘出停车位的轮廓。当无法辨识停车位时,位于前保险杠左右侧的IPA超声波传感器将尝试着探测停车位,并迅速描绘出停车位的轮廓。

27、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50-维修注意事项a.初始化 从蓄电池负极 (-) 端子上断开电缆时,导航接收器总成上可能显示“System initializing”(系统初始化),在此情况下,恢复转向角中心点。方法:在发动机起动时,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右打满方向盘。 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51b.校准部件名称 工作 调节项目 转向传感器 转向传感器的拆卸和安装 转向传感器连接器的拆卸和安装 转向角中心点 转向角设置 更换 转向角中心点 转向角设置 驻车辅助 ECU 更换 驻车辅助 ECU 初始化 悬架、轮胎等 由于更换悬架或轮胎改变车辆高度 高度控制传感器车辆高度差(高度设置)、横

28、摆率和加速传感器零点设置 后电视摄像机光轴(摄像机位置设置) 后电视摄像机总成 更换 后电视摄像机总成的安装角度随后电视摄像机总成的拆卸和安装等而变化。 后电视摄像机光轴(摄像机位置设置) 后高度控制传感器分总成 更换 后高度控制传感器分总成的安装位置随后高度控制传感器分总成的拆卸和安装而改变。 高度控制传感器车辆高度差(高度设置)、横摆率和加速传感器零点设置 后电视摄像机光轴(摄像机位置设置) 照明系统初始化 横摆率和加速传感器(空气囊传感器总成) 更换 横摆率和加速传感器零点设置 横摆率和加速传感器零点校准 由于横摆率和加速传感器的安装角度随横摆率和加速传感器的拆卸和安装而改变。 横摆率和

29、加速传感器零点设置 后保险杠罩 更换 后保险杠罩的安装位置随后保险杠罩的拆卸和安装而改变。 后保险杠位置 (BUMPER) 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52采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可探测到车辆前方的其他车辆或物体。 b. 采用预碰撞刹车辅助系统控制装置及报警、制动控制装置。c. 采用警告时点选择功能,驾驶员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发出警告的时点。按钮上有“远/中/近”三种级别可选。e. 禁用 VSC 系统时,也会禁用碰撞预测制动辅助和碰撞预测制动控制操作。 - 概要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53-操作首先系统判定车辆与前方障碍物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很大时,会利用多信息显示屏和警告蜂鸣器警告驾驶员

30、并帮助避免发生碰撞,也就是碰撞预测警报;紧接着进入碰撞预测制动辅助控制,该系统在碰撞前进入备用模式,这时如果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液压增高以提高液压响应和减速率;如果当驾驶辅助ECU判断车辆会发生无法避免的撞击时,会向防滑控制系统的ECU发出操作请求信号,触发预碰撞刹车系统。 工作条件 控制 发射 ECU 接收 ECU 操作部件 碰撞可能性高 碰撞预测警报 行驶辅助 ECU 总成 组合仪表总成(警告信息)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总成(警告蜂鸣器) 组合仪表总成(警告信息) 防滑控制蜂鸣器总成(警告蜂鸣器) 碰撞可能性高 碰撞预测制动辅助 行驶辅助 ECU 总成 防滑控制 ECU(制动执行器总成)

31、制动系统 (激活碰撞预测制动辅助)碰撞不可避免 碰撞预测制动控制 行驶辅助 ECU 总成 防滑控制 ECU(制动执行器总成) 制动系统 (激活碰撞预测制动)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54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具有车距控制功能,通过调整车速使汽车与前方车辆的车距保持在设定好的范围。车距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定速控制、减速、加速控制以及追随控制。-概要551、定速控制装置使汽车保持通过巡航控制开关设置好的固定速度2、探测到同一车道前方车辆减速时,减速控制装置会使汽车减速,必要时还会启动制动装置。如果系统不能正常减速,警报会响起以提醒驾驶员。3、追随控制装置根据前方车辆的车速变化调整汽车车速,以将车距保持在驾驶员设定的范围内。4、前方车辆离开汽车所在车道时,加速控制装置会使汽车慢慢加速至驾驶员设定的车速值。然后汽车会以定速行驶。5、系统控制状态通过巡航控制显示屏显示,巡航控制系统通过组合仪表板设置巡航控制显示屏和综合信息显示屏。第四章:电气概述第四章:电气概述-功能56- 概述充电系统使用充电控制,即ECM根据行驶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