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曼对比分析与翻译_第1页
杨克曼对比分析与翻译_第2页
杨克曼对比分析与翻译_第3页
杨克曼对比分析与翻译_第4页
杨克曼对比分析与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onstructive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By Yang Keman The Views on “Translation”1.1.国外翻译家及学者国外翻译家及学者v著名捷克学者Levy(1967/1989:38)指出,“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翻译是一个交际过程:翻译的目的是将原文表达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外国读者。而从译者在进行实际翻译工作时的任何一刻来看,翻译是一个决策过程:一系列的情景需要译者在一组(通常可明确定义的)选项中作出某种选择”。v费道罗夫认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要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的表达出来。v奈达认为,

2、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贴切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文体而言。v纽马克认为,通常(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原作者所意的方式移入另一种文字。v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认为,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中的篇章材料加以代替。v德国翻译理论家威尔斯认为,翻译是一种语际信息传递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单向性和不可逆性。v国际译联主席安娜?利落娃认为,翻译作为一种过程,是一种口头和笔头活动,其目的在于把存在于一种语言的口说的或者书面的话语(作品)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并保持原话(原文)内容基本不变。作为翻译的结果,译作是原文的类似物

3、。2. 2. 国内翻译家及学者国内翻译家及学者v张培基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v王克非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v刘宓庆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v王宏印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语言为转换媒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所谓翻译,就是把见诸于一种语言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造出来,是译作获得与原作相当的文献价值或文学价值。v冯庆华认为,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v陈宏薇认为

4、,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是科学,是艺术,是技能。v许余龙认为,翻译过程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表达法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个对应的表达法的过程。 My viewMy view 翻译是一种根据交际目的,通过转换语言形式翻译是一种根据交际目的,通过转换语言形式以达到传达原语篇或者原话语意义的过程。以达到传达原语篇或者原话语意义的过程。 翻译涉及到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转化,所以不翻译涉及到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转化,所以不难看出翻译理论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难看出翻译理论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vMarton(1981a:169)认为,翻译是一种典型的对比分析练习。vHatim(1997;1

5、) 也认为,要观察对比语言学是如何工作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翻译;而要探究翻译过程,一个有趣的方法是考察译者在处理篇章时作出什么样的决策。vThe Content:v1.对比分析与翻译理论 (1)翻译理论与研究 (2)Catford 的对比语言学翻译理论 (3)Hatim 的对比篇章语言学翻译理论v2.对比分析与翻译实践 (1)词汇对比与翻译 (2)语法对比与翻译 (3)篇章对比与翻译 (4)语用对比与翻译v翻译理论与研究翻译理论与研究v争议争议:翻译研究是一种“ 科学”,还是“ 艺术”? 一些人建议将“translation studies”用作这一学科的专有名词,也有人用新造的“tran

6、slatology”一词(金堤1989、1994)。v a subject: 英国:translation theory(翻译理论) 加拿大: translatology(翻译学) 荷兰和比利时: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研究)国外发展历程国外发展历程v 20世纪40-50年代以后,语言学派在国外兴起。该派研究者将现代语言学的成果应用到翻译研究中,从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分析和讨论翻译中的等值和转换单位等核心问题。v 20世纪70年代初,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立下来。“翻译研究”作为这一学科的名称,是由Holmes于1972年在德国举行的应用语言学第三次国际会议上提

7、交的一篇题为“翻译研究的名称与性质”论文中首先提出的。v Holmes的翻译研究总体框架(见对比语言学,许余龙,P235) v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霍尔姆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霍尔姆斯“翻译翻译研究的名与实研究的名与实”这篇带有宣言性文献的发表,各种这篇带有宣言性文献的发表,各种翻译研究论著不断推出,翻译研究机构纷纷设立。翻译研究论著不断推出,翻译研究机构纷纷设立。翻译教学在全球数百所高校陆续开展。翻译学作为翻译教学在全球数百所高校陆续开展。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一门学科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近年来,一些研究学者(如近年来,一些研究学者(如Toury 199

8、1; Toury 1991; Chesterman 1993Chesterman 1993)注意探讨)注意探讨HolmesHolmes框架中各类研框架中各类研究之间的相互联系。究之间的相互联系。 Holmes Holmes的翻译研究总体框架,只是代表了翻译的翻译研究总体框架,只是代表了翻译研究的不同视角、应包含的内容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研究的不同视角、应包含的内容以及所涉及的知识层面,或许还称不上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理论。层面,或许还称不上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理论。 许余龙许余龙 v 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他的第一部著作1946年出版的翻

9、译(Bible Translation).他的一生的主要的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的翻译过程中,他从实际出发,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v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为了使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他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提出,“翻译是用最恰当的、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v 动态对等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v我国翻译界研究情况我国翻译界研究情况 在中国,早在1951年,董秋斯先生

10、就在翻译通讯上发表了题为“翻译理论建设”的文章,明确提出建立翻译学的主张,详尽论述了研究翻译理论的必要性,这标志着我国译学发展史的开端。 1984年,董宗杰在翻译通讯上发表了“发展翻译学,建立专业队伍”一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翻译学的性质与内容进行了简要描述,提出应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置翻译学专业。 80年代以前:文艺学派占主导地位:罗新璋的翻译论集(1984) :“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四个核心概念 80年代以后:语言学派成为研究的主流:杨自俭、刘学云的翻译新论:“新”在语言学分析模式的运用 v有些学者采用“兼容并包”的方针:v 金堤提倡将文艺学派与语言学派结合起来构成第三个学派;提出建立

11、一个由基础理论、本体理论、专项研究和技巧研究等四大门类组成的翻译学研究框架。v 金堤先生在在古今中西翻译理论结合方面,吸收了严复、奈达的经典理论创造出了“等效翻译理论”。v 刘宓庆(1988)提出的语言学、美学、文化学三足鼎立的翻译理论总体结构:多视角、多元化研究 v 王佐良教授在在翻译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翻译主张,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他的翻译、思考与试笔翻译、思考与试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英文专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论诗的翻论诗的翻译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等专著和许多论文中。他特别注重使包括翻译作品

12、在内的各种作品面向读者,一再强调“一部作品要靠读者来最后完成”。 他认为,翻译的理论不能永远停留在只是津津乐道于前人总结的信、达、雅三个字上,而应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在诗歌翻译方面,他更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不论是翻译外国诗歌或中国诗歌,不仅要在音韵和节奏等形式因素上接近原作,而且应忠实原作的风格和“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 v 杨自俭,1977 年以来一直在中国海洋大学从事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和翻译学的教学和研究。v 主要论文:关于对比语言学中的共性问题、关于建立翻译学的思考、 论我国近期的翻译理论研究、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和翻译理论建设、试论英汉文化对比研究、

13、关于建立对比文化学的构想、关于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几点认识v 代表性著作:翻译新论与刘学云合编(1994)v 翻译新论共分为三个部分:各类文体的翻译研究:译学研究:跨学科研究。体现了时代性,科学性。 v 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学从备受争议不被承认的边缘逐渐走到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中心,成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期间经历了多重困难,其发展渗透了翻译学界人的心血和汗水。v 以下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1978年到2007年在内地主要外语研究期刊上发表的翻译研究论文,国内机构出版的翻译研究著作,以及全国重要的翻译研讨会等。v小结小结 中国的翻译理论是评点式、印象式、随感式,讲究综合辨认,话说的比较笼统,呈开放性

14、,可以做出多种解释。如传统的翻译理论“信、达、雅”。 中国学者更倾向于中西理论的结合,希望在自己的理论和西方理论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 西方翻译理论则往往采用分析法,针对某一具体的文本建立一种理论,比较精确和系统,往往针对某一种文体,应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如“动态对等”。西方学者的主要着眼点主要在创新。 vCatford Catford 的对比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对比语言学翻译理论v人物简介人物简介 约翰约翰. .坎尼森坎尼森. .卡特福德卡特福德(J.C.CatfordJ.C.Catford)于)于19171917年年3 3月月2626日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先后就学于爱丁堡皇日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

15、堡,先后就学于爱丁堡皇家中学(家中学(1925-19351925-1935)和爱丁堡大学()和爱丁堡大学(1935-19391935-1939),),专攻专攻法国语言文学法国语言文学,其间曾在法国的巴黎大学专门研,其间曾在法国的巴黎大学专门研习语音学(习语音学(1937-19381937-1938)。)。 他的学业曾被世界大战的炮火中断。战后他在英国他的学业曾被世界大战的炮火中断。战后他在英国的伦敦大学研修俄语和其他斯拉夫语以及东方语言和的伦敦大学研修俄语和其他斯拉夫语以及东方语言和非洲语言(非洲语言(1948-19521948-1952),于),于1952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年获文学硕

16、士学位。 卡特福德的卡特福德的学术著作学术著作主要是语音学方面的,如主要是语音学方面的,如19571957年由英国语言学会出版的年由英国语言学会出版的苏格兰方言的元音系统苏格兰方言的元音系统。卡氏论翻译的代表作就是卡氏论翻译的代表作就是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翻译的语言学理论,1965196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入牛津大学语言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入牛津大学语言与语言学习丛书。与语言学习丛书。 卡特福德多年来一直从事卡特福德多年来一直从事语言的教学与研究语言的教学与研究,能流,能流利地使用法语,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俄语和现代希腊语,利地使用法语,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俄语和现代希腊语,还略懂德语,

17、梵语,拉丁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还略懂德语,梵语,拉丁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和印度尼西亚语等语言,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土耳其语和印度尼西亚语等语言,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语言学家。语言学家。 v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一书 本书采用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基本上是爱丁堡大学,特别是M.A.K.韩礼德博士提出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受J.R.弗斯的著作影响。v基本观点: 1. 翻译理论有关语言之间的某种关系,因此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 比较语言学是在两种或者多种语言之间建立联系。共时性(状态)与历时性(演变)的比较语言学。 3. 4. 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是寻找译语翻译的等值成分;翻译理论

18、的中心任务是界定翻译等值成分的性质和条件。v翻译的定义及基本类型翻译的定义及基本类型v定义定义: 用另一种语言(译语)的等值的(equivalent)文本材料(textual material)来替换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 穆雷 将一种语言(源语)的篇章材料替换为另一种语言(目的语)的篇章材料的过程。 许余龙 定义中的篇章材料并不是指整个篇章 在篇章的某个层面上,会出现非对等的篇章材料来替换源语篇章材料的情况。如语法对等,词汇不对等。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你”,“您”在英语中只有”you”。这也可以用来解释“翻译”与“移植”(transference)的区别。翻译的三种类型翻译的三种类型根据

19、替换程度:全文翻译/整体翻译(full translation)VS 部分翻译(partial translation) 同参与翻译过程的原语文本的范围有关 全文翻译全文翻译:全部文本被纳入翻译过程,也就是说,源语文本中的每一部分都要用译语文本的材料来替换。 部分翻译部分翻译:原语文本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些部分是未翻译的,只需要把它们简单的转移并掺和到译语文本中即可。 1 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一方面,某些词汇不可译(untranslatable);另一方面,译者有意要将“地方色彩”(local colour)引入译语文本.) 2 音位翻译一般都只是部分翻译。v根据替换发生的层面:完全翻译(tot

20、al translation)VS 限制翻译(restricted translation) 同翻译所使用的语言的层次有关v 完全翻译完全翻译:原语文本的所有层次都被译语材料所替换的翻译。v 有限翻译有限翻译:原语的文本材料仅在一个层面上被等值的译语文本材料所替换,即仅在音位层次或者字形层次,或仅在语法层或词汇层次中的某一个层次上进行的翻译。v区分音位翻译与音译(transliteration) v根据替换所涉及的语法层次级别:限级翻译(rank-bound translation)和不限级翻译(unbounded translation) 限级翻译限级翻译:原语的某一级别的(如词或者词组)上

21、的语言形式,在目的语中以同一级别上的对等形式来替换的翻译。如逐词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还有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对等替换,像“goldfish”, “blackboard” 不限级翻译不限级翻译:不受级别的限制的翻译。如意译(free translation)。v注意逐字翻译和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的区分 直译始于逐字翻译,但依照译语语法进行变化(如插入一些附加词语,在任何等级上改变结构)。 直译同逐字翻译一样,在词汇上保持逐字翻译的趋势,即使用最高级的词汇等值成分来翻译每一个词条。v翻译对等与形式对等翻译对等与形式对等v1. 翻译对等翻

22、译对等(translation equivalence)是翻译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翻译中的一个核心概念。v2. Catford(1965:21) 指出,指出, 翻译实践翻译实践的核心问题是找出目的语中的对等表达法。的核心问题是找出目的语中的对等表达法。 翻译理论翻译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定义翻译对等的性质和条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定义翻译对等的性质和条件。 3. 需要区分需要区分篇章对等篇章对等(textual equivalence)和)和形式对等形式对等(formal correspondence) 篇章对等:一个篇章对等表达法是任何一个目的篇章或者篇章的一部分,篇章对等:一个篇章对等表达法

23、是任何一个目的篇章或者篇章的一部分,在某一特定在某一特定使用场合使用场合,通过采用,通过采用替换法替换法去检验,可以确定为与某个源语篇章或者篇章的一部分对等。去检验,可以确定为与某个源语篇章或者篇章的一部分对等。 替换法的运作程序替换法的运作程序是,当且仅当源语篇章的一部分发生改变后,目的篇章语的一部分是,当且仅当源语篇章的一部分发生改变后,目的篇章语的一部分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如:如:That/This book is mine.(那/这本书是我的) ( “那那”是这一是这一特定使用场合特定使用场合中是中是“that”的篇章对等词。)的篇章对等词。) The woman c

24、ame out of the house.(那那女人走出屋子。)女人走出屋子。) 但但“that”并非在每个篇章环境中都可以译为并非在每个篇章环境中都可以译为“那那”。如,。如,He said that he would come.( 他说他会来。他说他会来。),He is not that smart., sothat, and so on . 在长的文本中,某些特定的原语词语几乎要出现多次。在长的文本中,某些特定的原语词语几乎要出现多次。每次出现都具有一个每次出现都具有一个特定的译语语篇对等成分特定的译语语篇对等成分。仔细观察每一特定语篇中的等值成分之后都能大致。仔细观察每一特定语篇中的等

25、值成分之后都能大致说出每一个译语词语的语篇等值关系。说出每一个译语词语的语篇等值关系。 这种关系我们可以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用数量表示的用数量表示的(quantified),如原语中词语),如原语中词语X在该文中在该文中出现出现79次,而每次其译语等值成分都是次,而每次其译语等值成分都是X,或者用百分比表示,即,或者用百分比表示,即“原语原语X=译译语语X,100%”。再如,。再如,13个用作指示词的个用作指示词的that中,中,4个译为个译为“那那”,6个译为个译为“那那么么”,3个译为其他,我们就可表达为:个译为其他,我们就可表达为:that=“那那”.31%, that=“那么那么”.46%

26、, that=其他其他.23%。 还可以用还可以用概率概率(probabilility)来表示。)来表示。1表示表示“绝对必然绝对必然”(absolute certainty),0表示表示“绝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absolute impossibility) 上述概率值是建立在假设,即上述概率值是建立在假设,即无条件概率无条件概率基础之上,实际上,等值概率值基础之上,实际上,等值概率值还受还受语境因素语境因素和和两种文本对照因素两种文本对照因素(co-textual factors)的影响。即为)的影响。即为条件概条件概率率(conditioned probability) 对于对于机器翻译

27、机器翻译而言,可以概括为适用于其他语篇的而言,可以概括为适用于其他语篇的“翻译规则翻译规则”的条件概的条件概率可以成为操作指令,用作两种文本的对应检索(率可以成为操作指令,用作两种文本的对应检索(co-textual search). v 形式对等:任何一个目的语中的范畴(单位,类别,结构,结构中形式对等:任何一个目的语中的范畴(单位,类别,结构,结构中的一个成分)在目的语的组织系统中占据的位置,与原语中的某个范畴的一个成分)在目的语的组织系统中占据的位置,与原语中的某个范畴在原语中占据的位置在原语中占据的位置最大程度上或者尽可能相同最大程度上或者尽可能相同。v 假如我们看到两种语言各有五个等

28、级的语法单位(列举英语和法语假如我们看到两种语言各有五个等级的语法单位(列举英语和法语为例。二者都有五个等级:句子,子句,词组,单词,词素)。这样两为例。二者都有五个等级:句子,子句,词组,单词,词素)。这样两套单位的等级之间就存在着形式对应关系。假如确定了这样一种套单位的等级之间就存在着形式对应关系。假如确定了这样一种高度抽高度抽象象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将它用作一个参照系,来描述较低抽象层次上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将它用作一个参照系,来描述较低抽象层次上的近似对应关系。假如,可以说作用于的近似对应关系。假如,可以说作用于“相应的相应的”等级之上的原语和译等级之上的原语和译语结构成分之间具有形式

29、对应关系。语结构成分之间具有形式对应关系。 v 尽管形式对应关系这一概念有近似的性质和判尽管形式对应关系这一概念有近似的性质和判断上的理论困难,但从另一角度,形式对应关系也断上的理论困难,但从另一角度,形式对应关系也很有意义。篇章对等关系和形式对等关系之间的差很有意义。篇章对等关系和形式对等关系之间的差异程度或许可以作为衡量语言之间类型差异异程度或许可以作为衡量语言之间类型差异(typological differencetypological difference)的一个尺度。)的一个尺度。v意义与翻译对等条件意义与翻译对等条件v翻译理论显然有必要采用一种有关意义的理论。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理论

30、,就无法探索翻译过程的某些重要方面。 1. 意义意义是翻译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2. Catford 根据Firth 的语言学观点,将意义定义为:任何一种语言形式,如篇章、篇章中的一个语言项目、结构、结构中的一个成分、系统、系统中的某一项等,所参与建立的整个关系网络(1965:35)。 3. 有语法和词汇的形式语言单位所构成的关系有两种,一是形式关系,二是语境关系。v 形式关系(formal relations)是指同一语言中,一种形式条目(formal item)与其他形式条目之间的关系。语法里不同语法等级之间:系统中术语之间,类别与较高等级成分之间。在同一套词汇里,一个词条与其他词条之间存

31、在着形式关系,如同现关系,而且在两个文本的词条之间存在着形式上的文本对照(搭配)关系。各种各样的形式关系组成了它的形式意义(formal meaning )。v 语境关系(contextual relations)是指语法或者词条与这些条目所处的文本语境的语言上的相关成分之间的关系。这些相关的语境成分和翻译等值成分一样,都是通过交换发现的。改变情景中的一个因素,或者改变一篇文本中的一个条目,并且观察会发生什么样的文本变化和情景变化,这样就构成了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 v 语境意义与形式意义也有联系语境意义与形式意义也有联系。每种语言在形式上都。每种语言在形式上都各有

32、特点(各有特点(sui generissui generis), ,形式对应关系最多不过粗略近似,形式对应关系最多不过粗略近似,所以原词条目和译语条目几乎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形式意义。所以原词条目和译语条目几乎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形式意义。例如单复数。例如单复数。bookbook,booksbooks书。语境意义因语言而异,也书。语境意义因语言而异,也是如此。此外二者也有联系。如亲属称谓系统中,英语中的是如此。此外二者也有联系。如亲属称谓系统中,英语中的uncleuncle可以对应汉语中的可以对应汉语中的5 5个词项(伯父,叔父,舅父,姨夫,个词项(伯父,叔父,舅父,姨夫,姑父),这样形式意义不同,所

33、以语境意义也不同。姑父),这样形式意义不同,所以语境意义也不同。vHatimHatim 的对比篇章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对比篇章语言学翻译理论v人物简介人物简介 巴兹尔巴兹尔哈蒂姆,篇章语言学领域著名理论哈蒂姆,篇章语言学领域著名理论家和学术带头人是篇章语言学界的权威人士、著家和学术带头人是篇章语言学界的权威人士、著名理论家,对话语分析及翻译领域的研究有很深名理论家,对话语分析及翻译领域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自的造诣。自19801980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爱丁堡赫里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爱丁堡赫里奥特奥特沃特(沃特(Heriot-Watt UniversityHeriot-Watt University)阿

34、拉伯)阿拉伯语研究中心主任,并曾在英国、欧洲大陆及中东语研究中心主任,并曾在英国、欧洲大陆及中东地区巡回讲学,演讲内容主要是从翻译的角度剖地区巡回讲学,演讲内容主要是从翻译的角度剖析修辞学和现代篇章语言学。一直走在该研究领析修辞学和现代篇章语言学。一直走在该研究领域的前列。域的前列。 主要著作是Communication Across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st LinguisticsContrastive Test

35、 Linguistics(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 )。 这本专著里,作者深入翻译与跨文化交际这一错综复杂的研究领域,将三个学科-对比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结合起来。哈蒂姆借助大量篇章文字-从宗教作品到最新的报刊杂志、通过阿拉伯语/英语翻译实例,指出了在跨文化、跨语言的翻译中需要人们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书中材料(涉及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翔实可信,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适用面广。 本书著侧重语言的实际运用,适合所有从事语言学、文学理论、话语分析、翻译以及文化等不同领域学习和研究的人员。v 本书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韩礼德的宏观语言观和Beaugra

36、nde & Dressler(1981)的篇章语言学基础之上的。v篇章分析的三个方面篇章分析的三个方面vHatim Hatim 认为,认为,“篇章是最有效实际的最终单位篇章是最有效实际的最终单位”(19771977:1212)。)。v他的篇章处理模式:他的篇章处理模式: 语境、篇章类型(语境、篇章类型(text typetext type)、篇章结构()、篇章结构(text structuretext structure)和篇章组织()和篇章组织(texture)texture) 总体框架(见对比语言学,许余龙,总体框架(见对比语言学,许余龙,P242P242)v篇章是一种语境中的活动,可以从

37、篇章是一种语境中的活动,可以从交际交易交际交易,语用活动语用活动和和符号交流符号交流三个方面来分析。三个方面来分析。 1. 1.交际交易。具体的交际情景中,交际因素得到具体的确定,因而确定了具体额社会交际交易。具体的交际情景中,交际因素得到具体的确定,因而确定了具体额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个人语言特点,以及交际领域,交际方式和交际关系。(根据在什么场方言、地域方言和个人语言特点,以及交际领域,交际方式和交际关系。(根据在什么场合,选择所要用的交际语言,交际内容,交际方式)合,选择所要用的交际语言,交际内容,交际方式) 2. 2.符号交流。包括三层意思:符号交流。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层,这是一种说

38、话者和听话者或者作者与读者之间将符号作为意义来交流。第一层,这是一种说话者和听话者或者作者与读者之间将符号作为意义来交流。交际者与语境之间是一种交际者与语境之间是一种协商(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协商(为了达到交际目的)的互动关系。最终达到,透过某一交的互动关系。最终达到,透过某一交际领域,交际者可以感知概念意义,从某一特定的交际方式感知篇章意义,从某一特定的际领域,交际者可以感知概念意义,从某一特定的交际方式感知篇章意义,从某一特定的人际关系中感知人际意义,而不仅限于表现符号特征(专门性,正式程度,语言特征等)。人际关系中感知人际意义,而不仅限于表现符号特征(专门性,正式程度,语言特征等)。 第二

39、层,是不同语篇中以及同一语篇内的言语之间的互动交流。它产生于说话第二层,是不同语篇中以及同一语篇内的言语之间的互动交流。它产生于说话者与听话者交流的过程中,是通过者与听话者交流的过程中,是通过互文性(互文性(intertextualityintertextuality)原则)原则进行调控的,即对篇进行调控的,即对篇章中出现的言语的理解依赖于其他先前出现过的有关言语。例如,通常能否被交际双方识章中出现的言语的理解依赖于其他先前出现过的有关言语。例如,通常能否被交际双方识别的别的说教的言语说教的言语。三种不同的符号结构:体裁(。三种不同的符号结构:体裁(genregenre)、语式()、语式(di

40、scoursediscourse)、和篇章。)、和篇章。 第三层,听话者不仅与说话者进行交流,也与自己接收到的语言进行交流。第三层,听话者不仅与说话者进行交流,也与自己接收到的语言进行交流。(话语角色转变)(话语角色转变) 3. 3.语用活动。说话者和听话者与自己产生或者接收到的言语之间的交流是否成功,主语用活动。说话者和听话者与自己产生或者接收到的言语之间的交流是否成功,主要依赖于篇章的要依赖于篇章的意图性意图性(intentionalityintentionality)原则)原则, ,即用词语做事的能力和运用语言以达到即用词语做事的能力和运用语言以达到某一目的的能力。在这一模式中,某一目的

41、的能力。在这一模式中,语境语境贯穿于整个表达或者理解过程。贯穿于整个表达或者理解过程。v篇章类型、篇章结构、篇章组织篇章类型、篇章结构、篇章组织 语境的不同方面发生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语境的不同方面发生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篇章类型篇章类型的产生。的产生。 具体篇章中的一组言语,是某人为了某一语用目的,在某时具体篇章中的一组言语,是某人为了某一语用目的,在某时某地向某人表达某种信息的一系列某地向某人表达某种信息的一系列“符号符号” 篇章类型焦点(篇章类型焦点(text-type-focus) Hatim 区分了三个基本的篇章类型(区分了三个基本的篇章类型(说明书和诊断书属于哪种类型说明书和诊断书属于

42、哪种类型) 概念说明概念说明 说明文说明文 叙述叙述 描写描写 直接论证直接论证 篇章类型篇章类型 议论文议论文 反驳论证反驳论证 无选择,如合同、契约无选择,如合同、契约 应用文应用文 有选择,如广告有选择,如广告v直接论证的程式直接论证的程式 提出论点加以论证结论v反驳论证的程式(对比式和让步式)反驳论证的程式(对比式和让步式) 举出反驳论点反驳论证相反的论点结论 HatimHatim认为英语中的惯用次类依次为对比反驳论证,直认为英语中的惯用次类依次为对比反驳论证,直接论证,明确让步论证。接论证,明确让步论证。v篇章结构v篇章类型基本上决定篇章结构篇章类型基本上决定篇章结构v在篇章中,我们

43、可以识别出一系列构成篇章的元素(词、短语、小句等)。这些元素呈线性排列排列,而且组成一个层这些元素呈线性排列排列,而且组成一个层级性的结构级性的结构:几个元素构成一个结构段,几个结构段构成一篇篇章。v篇章结构段篇章结构段 与 篇章书写或者排版形成的自然段篇章书写或者排版形成的自然段 区别区别 类似于意义上的结构分段和形式上的段落划分 例如例如: 一篇英语篇章的结构分析为由三个结构段组成。第一段,反驳论点。第二段,提出相反论点。第三段,具体论证。而在排版上往往把前两个结构段合并,从而分为两个自然段。v篇章组织v篇章组织篇章组织是关于探究篇章各部分是如何通过采用各种语义语法和篇章手段形成一个有机统

44、一体的一个分析。v篇章组织是篇章具有粘连性篇章组织是篇章具有粘连性,反映了篇章的连贯性和篇章结构,使一组句子成为在特定语境中为某一交际目的服务的有效得体的篇章。比如,使之成为一篇议论文中的一系列相关的论证步骤,一篇叙述文中的一个事件链,一篇应用文中的一系列相关的操作指令。v篇章粘连手段篇章粘连手段主要包括 结构粘连手段:主述位结构、信息结构、句式结构等 语义粘连手段: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粘连等 篇章组织涉及具体语言组织手段的应用,而在这一层面上,语言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进行语言之间的篇章粘连对比,还要对我们必须进行语言之间的篇章粘连对比,还要对相似篇章组织手

45、段在各自语言中的作用进行对比,以取得译文和原文篇相似篇章组织手段在各自语言中的作用进行对比,以取得译文和原文篇章组织一样的效果。章组织一样的效果。v结论 篇章类型决定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依赖于篇章组织v对比分析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意义对比分析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意义v翻译中的等值和等效翻译中的等值和等效是近年来翻译理论中讨论的一个热点。v要确定什么样的语言成分是翻译等值的要确定什么样的语言成分是翻译等值的 我们必须进行各个语言层面上的对比分析。看看它们在哪个层面上等值,哪个层面上不等值。 我们可以在分析具体篇章对等的基础上,研究Catford 所说的一般篇章对等,特别是有条件的一般篇章对等,加深我们

46、对翻译等值和等效的认识。v学者研究情况学者研究情况 翻译研究,语言及文体研究,有些还致力于找出其中的一般规律。翻译研究,语言及文体研究,有些还致力于找出其中的一般规律。 例如:英语远近指称词在翻译中并不完全对应。例如:英语远近指称词在翻译中并不完全对应。 孙述宇、金圣华(孙述宇、金圣华(1975:61)用下表来表示英汉远近指称词的大)用下表来表示英汉远近指称词的大致翻译对应情况:致翻译对应情况: This That 这 那v汉语中的汉语中的”这这“要比英语中的要比英语中的”this“”this“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如,如, 你说这话什么意思?你说这话什么意思?/ / 这个嘛这个嘛. .

47、对比一下对比一下 那是不可能的那是不可能的v这大致反映了英汉远近指称词无条件一般篇章翻译对等情况,但因为没这大致反映了英汉远近指称词无条件一般篇章翻译对等情况,但因为没有分析对等的条件,如,未能说明什么时候可以用有分析对等的条件,如,未能说明什么时候可以用”这这“来翻译来翻译thatthat。vQian,Yuan Qian,Yuan 进一步研究。她以进一步研究。她以Halliday & HasanHalliday & Hasan(19761976)提出的指示照)提出的指示照应框架为参考系,区分了事件远近距离和篇章(话语)远近距离这两个应框架为参考系,区分了事件远近距离和篇章(话语)远近距离这两

48、个不同的距离概念,并以图表的形式表示英汉指示词在表示时间距离时的不同的距离概念,并以图表的形式表示英汉指示词在表示时间距离时的对应情况。(见对比语言学,许余龙,对应情况。(见对比语言学,许余龙,P248P248)她的研究是一种有条)她的研究是一种有条件的篇章对比研究。件的篇章对比研究。v她的不足她的不足 如何才能区分如何才能区分“NOT-NEAR PAST”“NOT-NEAR PAST”和和“NEAR PAST”“NEAR PAST”这两个概念。她这两个概念。她似乎是以时间的尺度为依据的。似乎是以时间的尺度为依据的。 她没有能说明在表示她没有能说明在表示空间距离空间距离时的对应情况。时的对应情

49、况。v心理距离心理距离v汉语指示词表达的远近距离中含有一个较强的心理成分,因此,要探讨英汉指示词表达的远近距离及其翻译的对等情况,不仅能够以实际的时间、空间和篇章距离为尺度,而有必要引入空间距离这一概念。v我们知道,英语的指示词系统似乎更倾向于以实际的距离区分远近,而汉语在较多的使用场合则以心理距离来区分远近。v这种差别主要是由英汉指示词所表达的指称意义相关,还与英汉整个语言系统相关。v结论结论 为了减少关于翻译等值和等效的争议,翻译研究与分析的视野应该更开阔些,将翻译放在双语活动的大框架中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区分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功能,确定等值和等效的标准。v 语言对比应该和文化对比结合起来语言

50、对比应该和文化对比结合起来。(Lado,1957)v对比分析与翻译实践对比分析与翻译实践 翻译过程是个单向性的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语言转化过程(Catford,1965:20) 词汇对比与翻译词汇对比与翻译 词汇对比可分为词汇形态对比和词汇语义对比。 词汇形态:词汇形态:词缀(派生词缀词缀(派生词缀 和和 曲折词缀),英语曲折词缀),英语中的词缀较汉语丰富。中的词缀较汉语丰富。v 派生词缀附加在一个词上,可以改变派生词缀附加在一个词上,可以改变词义或者词性词义或者词性,从而派生出新,从而派生出新词。词。v 一般,汉语接近于孤立语,英语有较多的综合语成分。英语中一些一般,汉语接近于孤立语,英语有较多

51、的综合语成分。英语中一些通过词缀来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往往要借助于词汇或者其他手段来表通过词缀来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往往要借助于词汇或者其他手段来表达。英语中的派生词缀种类比较多,汉语相对比较少。达。英语中的派生词缀种类比较多,汉语相对比较少。v思考一下思考一下 究竟添加什么样的词缀才算是汉语中的词缀表达?究竟添加什么样的词缀才算是汉语中的词缀表达? 梅梅梅花,师梅花,师老师老师教师,平安教师,平安平平安安,平平安安,+“的的”字结构,字结构,人人超人,转基因超人,转基因非转基因,声波非转基因,声波超声波,健康超声波,健康亚健康亚健康v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词汇的意义和使用

52、会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词汇的意义和使用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从长远来看,汉语中的词缀数量未必一直比英语少。变得越来越复杂。从长远来看,汉语中的词缀数量未必一直比英语少。即,即,汉语可能正在从孤立语到综合语的趋势转变汉语可能正在从孤立语到综合语的趋势转变。v英语中同一个词缀表示不同词缀意义的情况英语中同一个词缀表示不同词缀意义的情况 以以“un” un” 的两种特殊的概念为例的两种特殊的概念为例 (1) (1) 用在用在形容词形容词或者从这些形容词派生出来的或者从这些形容词派生出来的副词和名词副词和名词前面,表前面,表示否定或反义概念示否定或反义概念, ,一般表示一般表示“not

53、”.not”. 如:如:unhappy, unanimously(unhappy, unanimously(无异议的无异议的), unrecyclable (), unrecyclable (non-non-recylablerecylable),),untruthuntruth (2) (2) 在用在在用在动词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或者状态的逆转。前面,表示某种动作或者状态的逆转。注意区别动注意区别动作或状态的未进行与逆转。作或状态的未进行与逆转。 如:如:unpack,unfastenunpack,unfasten If only I could unsay those tactless

54、words of mine! 我多么希望能收回我说过的那些不恰当的话我多么希望能收回我说过的那些不恰当的话. . 在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方面方面, ,表示逆转的及物动词有表示逆转的及物动词有: : undelete undelete 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恢复被删除的文件; ; unformat unformat 使恢复格式化使恢复格式化. . 值得注意的是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前缀近年来前缀unun出现了出现了新义新义, ,加在名词前的加在名词前的unun的意思在嬗变的意思在嬗变. . 例如例如:unbook :unbook 不看的书一不供自己看的书一买作礼品送人的书不看的书一不供自己看的书一买作

55、礼品送人的书; ; unsteel unsteel 使失去钢性一解除武装一使心使失去钢性一解除武装一使心 软软; ; unpeople unpeople 非人一缺乏人性和个性的人非人一缺乏人性和个性的人 unperson unperson 不当人物看待的人一不当重要人物看待的官员一不当人物看待的人一不当重要人物看待的官员一失宠或遭清洗的官员等失宠或遭清洗的官员等. . 例如例如: He,too,is an unperson,dead politically if not corporally.: He,too,is an unperson,dead politically if not cor

56、porally. 他也是个遭受清洗的官员他也是个遭受清洗的官员, ,虽然肉体上未被处死虽然肉体上未被处死, ,但在政治上却宣但在政治上却宣判了死刑判了死刑. . un. un.在现代英语中的使用范围日见广泛在现代英语中的使用范围日见广泛. .从认知角度对前缀从认知角度对前缀un un 一的一的阐释阐释, ,有利于理解前缀有利于理解前缀unun从当初简单的否定意义到现在多种意义发展和从当初简单的否定意义到现在多种意义发展和 变化的过程变化的过程,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英语构词法加深对英语构词法的了解的了解, ,并进一步并进一步增强增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 派

57、生词缀的另一个用法是改变词性。派生词缀的另一个用法是改变词性。 英语英语中很丰富。中很丰富。 汉语汉语中,词性只能根据该词在该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来决定。中,词性只能根据该词在该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来决定。 因此在翻译时就需要因此在翻译时就需要改变词的组合方式改变词的组合方式,把原文中某一词性的词译为译文中另一词性,把原文中某一词性的词译为译文中另一词性的词,或者添加某些词,不能逐词对译。的词,或者添加某些词,不能逐词对译。 如如: This switch-back(倒叙法倒叙法) is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novels published in the West.词

58、汇语义方面词汇语义方面1. 1. 注意注意词义和词的搭配词义和词的搭配方面进行对比方面进行对比2. 2. 假朋友假朋友(false friendsfalse friends)同源但不完全同义的词同源但不完全同义的词语义结构相同但词义不语义结构相同但词义不完全相同完全相同 如如,guinea pigguinea pig(鼹鼠)(鼹鼠)与“几内亚猪几内亚猪” Vice-ChancellorVice-Chancellor(校长)与副校长(校长)与副校长(Pro-Vice-ChancellorPro-Vice-Chancellor)3. 3. 即使是很常见的词,又是在即使是很常见的词,又是在特定的上下

59、文中也可能赋予特殊的含义特定的上下文中也可能赋予特殊的含义。 如:如:He is not He is not oneone to lie. to lie. Japan is Japan is the onethe one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y that is not of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y that is not of Western cultural background.(Western cultural background.(日本是唯一一个不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工业大日本是唯一一个不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工业大国。国

60、。) )v语法对比与翻译语法对比与翻译 语法对比可分为语法对比可分为曲折形态学对比曲折形态学对比和和句法对比句法对比 1. 时和数的一致呼应时和数的一致呼应 汉语汉语句法不受这些制约。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可以从上下文推断。句法不受这些制约。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可以从上下文推断。 英语英语中的屈折词缀通过改变中的屈折词缀通过改变时和数的形态,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时和数的形态,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如,如,N + s, V + ing / ed. 词缀一般略作不译。词缀一般略作不译。 正因为如此,一些初学者往往该译的时候也不译。造成译文中时间关系表正因为如此,一些初学者往往该译的时候也不译。造成译文中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