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课件_第1页
建筑节能课件_第2页
建筑节能课件_第3页
建筑节能课件_第4页
建筑节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节能课件建筑节能课件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建筑保温建筑保温 = 节节 能能全球的自然资源储备是有限的!全球的自然资源储备是有限的!可共使用的燃料资源储备可共使用的燃料资源储备按当今的消耗量计算:按当今的消耗量计算:石油石油天然气天然气煤煤京都议定书 年月,联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架公约第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中国于年月签署并于年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年月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批准加入了该议定书。 三峡库区重庆巫山县滑坡库区重庆巫山县滑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

2、诺贝利核事故 7万人成为残疾,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 第一章第一章 建筑节能基本知识建筑节能基本知识 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节能是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建筑节能是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一、概念一、概念建筑节能建筑节能 概言之,建筑节能就是节约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 我国的建筑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我国的建筑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上升到近年的升到近年的30 ,这种增速越来越快;美国的建筑,这种增速越来越快;美国的建筑能耗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能耗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

3、例已经达到了 34。建筑节能的途径建筑节能的途径建筑设计合理建筑设计合理新建筑材料新建筑材料建筑使用者节能建筑使用者节能新能源利用新能源利用新仪器设备新仪器设备管理技术管理技术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第二节第二节 国外建筑节能概况国外建筑节能概况一、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一、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概念: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 ,单位时间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W/m2 。 它是表征围护结构传递热量能力的指标。 该值越小,围护结构的传热能力越低,其保温隔热性能越好,节能效果越显著。 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国家都制订了较高的建筑节能标准,并得到认真遵守。 我国建筑外围护结

4、构保温水平与气候接近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并且,气窗的气密性差距也在36倍之间。二、国外建筑能耗二、国外建筑能耗 西方发达国家住宅能耗占全国总能耗比例较高,一般为2535%之间。 但由于发达国家推进建筑节能较好,在新建建筑采用节能规范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取得良好节能效果。部分国家(如丹麦)在建筑面积年年增加的同时,整个国家建筑能耗却大幅下降。 当然,这是节能建筑、新型供热设备、保温管道、新保温材料的综合作用结果。 第三节第三节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基本原理和节能途径采暖居住建筑节能基本原理和节能途径几个概念:1、体形系数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直接接触的外表面面积与其

5、所包围体积的比值。 体形系数越小,节能效果越好。2、窗墙面积比窗墙面积比:窗户洞口面积与其所在外立面面积的比值。 普通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外墙差很多,而且夏季白天太阳辐射还可以通过窗户直接进入室内。一般说来,窗墙面积比越大,建筑物的能耗也越大。好。一、我国采暖居住建筑的主要特点一、我国采暖居住建筑的主要特点1、住宅占居住建筑的的92%,其中相当部分安采暖 和通风换气装置;2、冬季室内温度要求达到1618,高级别达到2022 ;3、层高一般为2.73.0m,开间为3.34.5m;4、人均占有居住面积为78m2,占有居住容积18.220.8m2;5、城镇居住建筑以多层为主,大城市有部分高层。二、采

6、暖居住建筑的能耗构成及节能措施二、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构成及节能措施1、两部分: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和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组成。其中,前者占主要部分。2、窗户传热系数较高,应该在保证采光要求前提下,选择适当的窗墙比和改善窗户的保温性能。一般,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传热系数可降低一半。塑料窗和塑钢窗较钢窗保温性能有较大改善。3、提高窗户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4、选用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砖、保温复合墙、外墙表面抹膨胀珍珠岩砂浆等。5、注意采暖建筑屋顶保温,可采用加气混凝土块或加气混凝土块架空设置在架空层中充填岩棉、矿棉或膨胀珍珠岩,或敷设其它保温层。6、建筑物体形、朝向、间距与建筑物

7、能耗关系很大,通过良好的总平面规划设计,使建筑物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日照,多获得热量,避开主导风向,减少建筑物和场地外表面热损失。7、减少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及外表面积。8、改善采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加强管线保温。9、采用热量按户计量收费的办法。 第五节第五节 空调建筑节能原理空调建筑节能原理概念:概念: 围护结构传热阻围护结构传热阻(R0)是围护结构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为结构热阻(R)与内、外侧表面换热阻(Ri、Re)之和。 R0 =Ri+R+Re一、影响空调负荷的主要因素一、影响空调负荷的主要因素1、围护结构的热阻和蓄热性能:从降低空调负荷效果上看,热阻作用大于蓄热

8、能力的作用;2、房屋朝向状况,蓄热能力:顶层和东西向房屋空调负荷大于南北向房屋;3、窗墙面积比,窗户遮阳与空气渗透情况:窗户越大,空调负荷越大。二、空调建筑节能基本原理二、空调建筑节能基本原理得热三途径:得热三途径: 1、通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得热;2、围护结构传热得热;3、门窗缝隙空气渗透得热。空调建筑节能设计要点空调建筑节能设计要点1、建筑避免东西朝向或东西向窗户减少辐射得热;2、空调房间集中布置,上下对齐;3、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拐角处、有伸缩缝处或顶层;4、空调建筑外表面尽量小,表面浅色,房间净高宜低;5、外窗面积尽量小,窗墙比不超过0.30(单层窗)0.4 (双层窗)。东西向外窗,宜采用

9、热反射玻璃、反射阳光镀膜和有效遮阳构件;6、外窗气密等级不应低于GB7107-2002中3级水平;7、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符合GBJ19-87规定要求;8、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材料,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厚重材料。 第六节第六节 我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我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一、建筑节能发展的主要目标一、建筑节能发展的主要目标1、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建立四个直辖市和北方地区节能65%的国家标准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完成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的示范工程,形成相关标准和技术体系,引导“十二五”建筑发展方向,新型墙材生产满足

10、要求;2、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北方地区供热体制改革,推动北方居住建筑节能改造;3、可再生资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4、形成国家推动建筑节能的关键能力。二、工作思路二、工作思路 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主要责任在地方。国家提出总体要求并给予资金、政策和技术等方面支持。 建筑节能工程的实施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中央引导下,以企业投资为主,受益居民为辅,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的进入。三、重庆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及目标三、重庆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及目标 2008年元旦,是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颁布实施的日子。 从即日起,主城核心区初步设计审批的居住建筑执行6

11、5%建筑节能标准,10月1日起,主城核心区的公共建筑也将执行节能65%标准。 执行建筑节能65的标准,即在冬天不低于18摄氏度、夏天不高于26摄氏度的“舒适度”标准中,通过建筑节能改进,选用节能灯具等措施,少消耗65的能量。 建筑工程项目未经建筑能效测评,或建筑能效测评不合格的,不得组织竣工验收,不得交付使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节能信息须写进购房合同 。 重庆市将对验收达到节能65技术要求的,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淡水源热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并确有示范作用的工程项目,给予相应的税收减。 相关资料:相关资料: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 第二章第二章 名词术语及相关规范名词术语及相关规范

12、 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节能领域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建筑节能领域中常用的名词术语1、导热系数、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 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 传递的热量,单位W/(mK)。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材料称为 保温材料,把导热系数在0.05 W/mK以下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静止的空气是导热系数最小的 一种材料,=0.017w/(mk)。2、蓄热系数、蓄热系数(S):当某一足够厚度单 一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表 面温度将按同一周期波动。通过表面 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 单位W/(m2K)。 3、比热容、比热容(c):):单位质

13、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k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kJ/(kgK)。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D和定容比热Cp两种,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比容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内能 水比热较大,非金属较小,金属的比热更小。 4、表面换热系数(、表面换热系数(): 表面与附 近空气之间的温差为1K,1h内通 过1m2表面传递的热量,在内表面, 称为内表面换热系数;在外表面, 称为外表面换热系数,单位 W/(m2K)。 这

14、种换热过程包括辐射、 对流,两者能单独变化而影响总的 换热系数。 表面换热系数为该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与该表面辐射换热系数之和。实际上是形式地把计算的辐射换热折合成对流换热,用表面换热系数兼顾对流与辐射换热的影响,以利于简化复杂传热的解剖。 5、表面换热阻表面换热阻(R):表面换热系数的倒数。在内表面,称为内表面换热阻;在外表面称为外表面换热阻,单位(m2K)/W。 R =1/ 热阻是表征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的物理量。单一材料层的导热热阻多层围护结构导热热阻 6、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顶、地板、地面和门窗等,按是否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以及建筑物中的位置,

15、又可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R12n12n12nRRRR 7、热桥、热桥(冷桥冷桥): 是指处在外墙和屋面等围护结构中的钢 筋混凝土或金属梁、柱、肋等部位。因 这些部位传热能力强,热流较密集,内 表面温度较低,形成热量传递的桥梁,故 称为热桥。 常见的热桥有处在外墙周边的钢筋混 凝土抗震柱、圈梁、门窗过梁,钢筋混凝 土或钢框架梁、柱,钢筋混凝土或金属屋 面板中边肋或小肋,以及金属玻璃窗幕墙中和金属窗中的金 属框和框料等。 8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围护结构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W(M2K)。 围护结构

16、传热系数: 9、围护结构传热阻(、围护结构传热阻(R0):):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倒数, 表征围护结构(包括两侧空气边界层)阻抗传热能力的物 理量 ;单位: (M2K) W 。 R0=Ri+R+Re0iR+Re11R +KR10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i):不同地区、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因受太阳辐射和天空辐射的影响,使得其在两侧空气温差同样为1K情况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要改变。这个改变后的传热量与未受太阳辐射和天空辐射影响的原有传热量的比值,即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11、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n):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

17、数 。12、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13 、窗墙面积比: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房间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 14、换气体积(V):需要通风换气的房间体积。15、换气次数: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 换气次数=单位时间内室房间送风量/房间体积 16、采暖期天数(Z):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5的天数。这一天数仅供建筑热工和节能设计计算时采用。17、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e):在采暖期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18、采暖期度日数(Ddi):室内基准温度18与采暖

18、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乘以采暖期天数的数值,单位d。在热工设计计算应用。 19 、采暖能耗(Q):用于建筑物采暖所消耗的能量,包括采暖系统运行中消耗的热能和电能,以及建筑物耗热量。标准中的采暖能耗主要指建筑物耗热量和采暖耗煤量。 20、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21、建筑物耗煤量指标(qc):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例如18),单位建筑物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需要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kg/,是用来评价建筑物采暖能耗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2 、采

19、暖供热系统:由供热锅炉、泵、室外管网和散热器及其它设备、材料组成的系统。 23、锅炉机组容量:又称额定出力。锅炉铭牌表示的生产能力。单位:MW。 24、锅炉效率:锅炉热媒携带的、可供采暖系统有效利用的热量与锅炉燃料燃烧发热量的比值。25、锅炉铭牌效率:又称额定效率。锅炉在设计额定工况下的效率。26、锅炉运行效率:锅炉在实际工况下的效率。27、室外管网输送效率(2):管网输出总热量(输入总热量减去各段热损失)与管网输入总热量的比值。28、建筑物耗冷量指标: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空调设备提供的冷量 。29 、空调年耗电量:按照夏季室

20、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 。 30、采暖年耗电量: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 。 31、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EER):在额定工况下,空调、采暖设备提供的冷量或热量与设备本身所消耗的能量之比。32、热惰性指标(D):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量纲指标,其值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 34、水力平衡度(HB):采暖居住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循环水量(质量流量)的测定值与设计值之比。35、供热系统补水率(Rmu) :供热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持续时间内系统的补

21、水量与设计循环水量之比。 36、热象图:用红外摄像仪拍摄的表示物体表面表观辐射温度的图片。 第二节第二节 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 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一、建筑物耗热量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建筑物耗热量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1、建筑物耗热量:、建筑物耗热量:采暖建筑在 一个采暖期内,为保持室内 计算温度,由采暖设备供给 建筑物的热量,单位:kW/y。2、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在采暖期 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 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 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二二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建筑物耗

22、热量指标与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单位:Wm2 。 是用来确定采暖设备容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采暖室外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以日平均温度为基础,按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通过统计气象资料确定的用于采暖设计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关系:、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关系:由于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低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所以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小于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三三 、采暖耗煤量指标、采暖耗煤量指标1、定义、

23、定义: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kgm2。 2、采暖耗煤量指标大小随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期长短增长而增长,随锅炉运行效率和室外管网输送效率提高而降低。3、建筑物能否达到节能标准的要求,用采暖耗煤量指标来衡量。四四 、影响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几个因素、影响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几个因素1、体形系数、体形系数 :在围护结构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窗墙面积比等不变条件下,建筑物耗热量指标随体形系数的增长而上升。低层(低层房屋是指高度低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物,一般是1-3层建筑物;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和小单

24、元住宅对节能不利 。 如图本书P16图2-2所示,体形系数的大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非常显著,体形系数越小,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越小,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就越小。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应该将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但体形系数限值规定过小,将制约建筑师们的创造性,造成建筑造型呆板,平面布局困难,甚至损害建筑功能。 国标(JCJ 26-95)中规定: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形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以便将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控制在规定水平。 4、楼梯间开敞与否:、楼梯间开敞与否:多层住宅楼梯间采用开敞式楼梯间比采用有门窗的楼梯间,其耗热量指标约上升

25、1020。 5、换气次数:、换气次数:提高门窗的气密性,换气次数由0.8次小时降至0.5次小时,耗热量指标可降低10左右。6、朝向:、朝向:建筑物朝向对太阳辐射得热量和空气渗透耗热量都有影响;多层住宅东西朝向时与南北朝向相比,耗热量指标约增加5.5。7、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层数在10层以上时,耗热量指标趋于稳定。高层住宅中,带北向封闭式交通廊的板式住宅(板式住宅的特点是:面宽较大,南向房间多,采光好;进深较小,一般为南北通透格局,通风好。)其耗热量指标比多层板式住宅低6。在建筑面积近似的条件下高层塔式住宅的耗热量指标比高层板式住宅高1014。体形复杂,凹凸面过多的塔式住宅,对节能不利。 8、

26、避风设施:避风设施:建筑物入口处设置门斗或采取其它避风设施,有利于节能。 连接:重庆节能建筑验收 上海节能建筑验收 第三节第三节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一、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修正系数的意义一、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修正系数的意义1、数值:、数值:i = ki.eff/ ki ki.eff= i. Ki 其中 ki.eff:有效传热系数 Ki:围护结构传热系数2、 i实质上是考虑到太阳辐射和天空辐射对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而进行传热系数修正。一般小于1,西墙和屋顶可能大于1。二、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与围护结构有效传热系数的区别二、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与围护结构有效传热系数的区别1、围护

27、结构热损失三部分:围护结构热损失三部分:两侧温差引起的热损失qaa;太阳辐射得热qsol;向天空辐射失热qs 围护结构净热损失qnet = qaa+ qs- qsol 从而 ki.eff= qnet/(ti-te)2、有效传热系数定义:有效传热系数定义: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围护结构面积传递的净热损失 。也就是在受太阳辐射和天空辐射的影响下改变后的传热量 。三、有效传热系数的计算三、有效传热系数的计算1、窗户:窗户:2、外墙:、外墙:3、屋顶:、屋顶:tetiqqtetiKKaGeffG)()(T.tetittetiKKeqsolWeffW)(.teti

28、tttetiKKeqsoleqsReffR)(.四、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中四、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中i 的取值规定的取值规定1、JGJ2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中给出了部分地区i值;其它地区可根据采暖室外平均温度就近采用。也可采用计算方法确定。 实际上,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已经给出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i 值 ,可查阅。2、 东、南、西、北四个朝向及水平面i 取值 ,参阅JGJ26-95中附录B(本书附录四)。而东南、西南可按南向采用,东北、西北可按北向采用,其它朝向按就近朝向采用。3、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及不采暖地下室上面的

29、楼板等的i应以温差修正系数n代替。温差修正系数实际上是根据围护结构同室外空气接触状况,在设计计算中对室内外计算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 。取值见P19表2-1。4、封闭阳台内的窗户和阳台门上部按双层窗考虑。封闭阳台内的外墙和阳台门下部:南向阳台, i 取0.5;北向阳台, i取0.9;东、西向阳台, i取0.7;其它朝向阳台按就近朝向采用。5、接触土壤的地面,取i=1。 第四节第四节 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规范与标准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规范与标准 第五节第五节 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规范与标准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规范与标准 一、一、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2620

30、10) 该标准是2010年颁布施行的,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新节能标准中,包含以下三部分: 1、规定了建筑热环境设计参数。2、建筑热工设计的一般规定及围护结构设计,包括全国不同采暖地区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标准对采暖居住建筑的朝向(宜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或0.3以下)、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标准中表4.2.1)、窗户气密性等级、地面传热系数等都作了数字上的规定。 3、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的一般规定,采暖供热系统要求,管道敷设与保温。 标准对住宅区采暖热源、采暖锅炉房

31、容量、台数、供热方式、锅炉效率、计量、供热管道保温厚度、敷设方式等都作了规定。二、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l34-2001) 该标准于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夏热冬冷地区是指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 1、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 1618; (2) 换气次数取 1.0 次/h。 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 2628; (2) 换气次数取 1.0

32、次/h。 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50%。该标准包括以下4部分: 2、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建筑群规划布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 建筑物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35, 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40。 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面积不应过大。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0.4 的规定。多层住宅外窗宜采用平开窗。外窗宜设置活动外遮阳。建筑物16 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

33、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 规定的级;7 层及7 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级。 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符合标准的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应考虑结构性冷桥的影响,取平均传热系数,其计算方法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3、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 标准采用建筑物耗热量、耗冷量指标和采暖、空调全年用电量为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 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应采用动态方法计算。 建筑节能综合指标应按下列计算条件计算: (1)居室室内计算温度,冬季全天为18;夏季全天为26。 (2)室外气象计算参数采用典型气象年。 (3) 采

34、暖和空调时,换气次数为1.0 次/h。 (4) 采暖、空调设备为家用气源热泵空调器,空调额定能效 比取2.3,采暖额定能效比取1.9。 (5 )室内照明得热为每平方米每天0.0141kWh。室内其他得 热平均强度为4.3W/m2。 (6) 建筑面积和体积应按标准中附录B 计算。 4、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 三、三、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752003) 该标准于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北区内建筑节能设计应主要考虑夏季空调,兼顾冬季采暖。南区

35、内建筑节能设计应考虑夏季空调,可不考虑冬季采暖。 该标准内容主要为以下4部分: 1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指标 夏季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指标: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计算温 度为26,换气次数为10次几。北区冬季采暖室内设计 计算指标: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计算温度为16C ,换气次数 为10次/h。对窗的遮阳做出规定。 2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对北区住宅的体形系数作了建议性规定,规定了建筑各 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同时针对外墙的不同传热系数和热惰性 指标,规定了外窗的平均窗墙面积比与传热系数的对应关系。 3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 4空调采暖和通风节能设计四、四、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

36、术规程 (JGJ 1292000) 该规程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规程适用于我国严寒及 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无集中 采暖的既有居住建筑,其围护结构及采暖系统宜按该规程的 有关规定执行。该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建筑节能改造的判定原则及方法。 (2)墙体外保温技术(以纤维增强聚苯板外保温技术为重点)。 (3)墙体内保温技术。 (4)改善门窗的气密性及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 (5)屋面和地面的保温改造。 (6)采暖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五、五、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l322001) 该标准于2001年6月1日起施行,编制这个标准就是

37、为了 通过实施对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效果的检验,保证新节能设计 标准提出的各项指标真正落实在居住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 行管理全过程中。 标准中的主要技术内容有三部分: (1)一般规定。 (2)检测方法包括: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小区单位采暖耗热 量,建筑室内平均温度,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建筑物围护 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室外管 网水力平衡度,供热系统补水率,室外管网输送效率等检测方 法。 (3)检验规则,包括检验对象的确定;合格判据两部分。六、六、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该规范是民用建筑热工设计的基本依据,规范适用于新建 扩建

38、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于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范由六章内容及相关附录组成: 第一章为总则。 第二章规定了室外气候计算参数。 第三章为建筑热工设计要求,包括: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 要求求;冬季保温设计要求;夏季防热设计要求;空调 建筑设计要求。 第四章为围护结构保温设计,包括: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确定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及保 温 措施;窗户保温性能的规定;采暖建筑地面热工要求等。 第五章是围护结构隔热设计要求及措施。 第六章是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潮措施 附录一是相关名词解释。 附录二是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七、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39、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八、八、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节能标准与热工规范的区别及联系节能标准与热工规范的区别及联系 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条件下,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水平。节能标准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对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民用建筑冬季保温,夏季防热设计要求,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防潮设计等提出了规定,其重要目的在于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质量,并使围护结构满足最低限度的保温、隔热要求。热工

40、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地区(包括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的各类民用建筑的建筑热工设计。3、在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应按节能标准执行,其他民用建筑应按热工规范执行。在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各类民用建筑应按热工规范执行。 第三章第三章新节能标准新节能标准 第一节第一节 适用范围的规定适用范围的规定 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 26-2010)中规范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简称三北地区)等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一般都在90天以上,最长的满洲里达211天。 2、标准适用于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热工与采暖节

41、能设计。 第二节第二节 相关的热工指标计算方法的规定相关的热工指标计算方法的规定 一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公式一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公式 二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计算公式二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计算公式 三、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三、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四、采暖耗煤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四、采暖耗煤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 不同地区采暖往宅建筑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不应超过规定的数值。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应达到当地住宅建筑相同的水平 。 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热工设计规定建筑热工设计规定 一、

42、对建筑物朝向的规定一、对建筑物朝向的规定 标准规定:标准规定: 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 冬季主导风向。 二、对建筑物体形系数的规定二、对建筑物体形系数的规定 从有利于节能出发,体形系数应尽可能地小。 标准规定:标准规定: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形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以便将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控制在规定水平,总体上实现节能50的目标。三、对采暖居住建筑楼梯间、外廊和出入口的规定三、对采暖居住建筑楼梯间、外廊和出入口的规定 标准规定:标准规定:采暖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和外廊应设置门窗;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为-6 -0.1的地区,

43、楼梯间不采暖时,楼梯间隔墙和户门应采取保温措施;-6以下地区,楼梯间应采暖,入口处应设置门斗等避风设施。 四、对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四、对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限值的规定限值的规定 标准规定:标准规定: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超过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中规定的限值。 表中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是分别针对体形系数等于030和035的住宅建筑,其耗热量指标均满足新标准规定要求,并按新标准规定的计算方法确定的。 这项规定的基本出发点是保证占绝大多数的采暖住宅建筑,其耗热量指标小于或等于新标准规定的数值;允许占

44、极少数的采暖住宅建筑,其耗热量指标大于新标准规定的数值。这样,就能从总体上保证实现节能50这一目标。五、对外墙传热系数应考虑周边热桥影响的规定五、对外墙传热系数应考虑周边热桥影响的规定 标准规定:标准规定: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以保证其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 我国在计算上采用以下做法:外墙因受周边热桥影响,其平均传热系数按面积加权平均法求得。 即: K p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平均传热系数)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 F 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m2) F p=房间开间层高梁、板、柱和外门窗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m2)

45、FB1、FB2、FB3=钢筋砼梁、板、柱各自的面积。 计算出来的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民用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中规定的外墙传热系数限值 (本书表3-1中数值)。 112233123PPBBBBBBmPBBBKFKFKFKFKFFFF六、关于窗墙面积比的规定六、关于窗墙面积比的规定 标准规定:标准规定: 窗墙面积比严寒地区北 0.25 东 、西0.30 南0.45 寒冷地区北0.30东 、西0.35南0.50如窗墙面积比超过上述规定值,节能设计中应调整外墙和屋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使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达到规定的要求。七、关于在严寒地区,建筑物周边直接接触土壤的外墙七、关于在严寒地

46、区,建筑物周边直接接触土壤的外墙和地面应采取保温措施的规定和地面应采取保温措施的规定 标准规定:标准规定: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低于-5.0的地区,建筑物外墙在室内地坪以下的垂直墙面以及周边直接接触土壤的地面应采取保温措施。在室内地坪以下的垂直墙面,其传热系数不应超过规定的周边地面传热系数限值。在外墙周边从外墙内侧算起2.0m范围内,地面传热系数不应超过030W(m2K)。 执行本条规定,相当于在垂直墙面外侧或内侧加50-70mm厚,以及从外墙内侧算起2.0m范围内,地面下部加铺7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具有一定抗压强度、吸湿性较小的保温层。 第四章第四章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建筑节能

47、计算评价是采暖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是通过几个建筑热工设计计算的实例,加深对前两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一、计算建筑物体形系数一、计算建筑物体形系数例题例题 试计算三栋十层30m高,每层建筑面积同为600m2,不同平面形状建筑的体形系数。 二、已知建筑布局、尺寸、朝向和构造,求建筑二、已知建筑布局、尺寸、朝向和构造,求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例题一例题一 本题中,采暖建筑物没有采用节能措施。 本题涉及到: 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包括: 1)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指标计算 i.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温差修正系数)取用( JCJ26-95附

48、录B) ii.建筑体积和换气体积的应用 2)空气渗透耗热量指标计算 2、 计算采暖耗煤量指标 并通过计算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制值 ( JCJ26-95 P8)和全国主要城镇采暖期建筑物建筑物耗热量、采暖耗煤量指标( JCJ26-95附录A)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由于建筑物没有采用节能措施,传热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均超过了P134附录二标准。 qH=31.82 W/m2 20.6 W/m2 不能满足传热耗热量指标要求; qc=25.09 kg/m2 12.4kg /m2 不能满足采暖耗煤量指标要求 由于建筑物没有采用节能措施,传热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

49、均超过了P134附录二标准。 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加强外墙、屋顶的保温结构、采用双层窗、增强门窗的气密性等。R R0=Ri+R+Re (1)单一材料热阻、热惰性指标计算: 地缸砖: 水泥砂浆: 挤塑聚苯板: 0.0250.01661.51 1.0R 0.0250.02690.93 1.0R 0.030.75760.033 1.2R 水泥砂浆: 水泥膨胀珍珠岩: 钢筋混凝土板: 水泥石灰砂浆: 0.020.02150.93 1.0R 0.080.3330.16 1.5R 0.100.05751.74 1.0R 0.020.0230.87 1.0R 0111.387KR例题三例题三(P35)计算外

50、墙平均传热系数。 112233123PPBBBBBBmPBBBKFKFKFKFKFFFF0ReRe111PiiRKRRR10ReRe111BiiRKRRRB2B3、K 、K =第五章第五章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物传热损失建筑物传热损失 门窗门窗门窗门窗 45 %45 %外墙外墙外墙外墙25 %25 %屋顶屋顶屋顶屋顶 15 %15 %楼梯间楼梯间楼梯间楼梯间 15 %15 % 第一节第一节 墙体节能概述墙体节能概述1、围护结构传热耗量约占建筑物总耗热量73-77。2、在传热耗热量中,外墙约占25左右,楼梯间隔墙的传热耗热量约占15左右;改善墙体的传热耗热将明显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51、。 3、提高外墙热工性能的技术措施,大致有两种:单一材料外墙,即选用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墙体材料作外墙;第二种是采用复合墙体,即在主体外墙上增加保温材料,形成复合墙体,又分为外保温,内保温,和夹芯保温3种。4、外墙按其主体结构所用材料分类,目前主要有:加气混凝土外墙、黏土空心砖外墙、黏土(实心)砖外墙、混凝土空心砌砖外墙、钢筋混凝土外墙、其他非黏土砖外墙等。 第二节第二节 外墙外保温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 一、一、外保温墙体的主要特点外保温墙体的主要特点 : 外保温系统由粘贴层、保温层、防护层和饰面层组成优点:优点:(1)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2)外保温作法室内能蓄存 更多

52、的热量,室温较稳定, 热环境较好,生活较舒适 。(3)由于采用外保温使内部 的主体墙冬季保温性能提 高,避免了室外温度和太 阳辐射剧烈波动对主体结 构的影响而产生裂缝,使 墙体的耐久性得以加强。 主要缺点主要缺点 1、 冬期和雨期施工受到一定限制; 2、 对材料和施工的质量要求严格,否则面层容易产生 裂缝; 3、 造价相对较高(4)内保温的墙面上难以吊挂物件,外保温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发生。并且保温材料贴在外侧,每户使用面积可增加1.5%左右。(5)外保温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室内装修不致破坏保温层。并且保温材料可节约40%-60%,故保温节能效果显著,技术造价较低。 (6)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

53、造,住户无须临时搬迁。二、对保温材料体系的要求二、对保温材料体系的要求1、耐冻融、耐暴晒、抗风化、抗降解、抗老化 ,总之有良好的耐候性;2、基层变形的适应性强,各层材料逐层渐变,能够及时传送和释放变形应力;3、导热系数低,室内热稳定性好;4、憎水性好,透气性好,能有效地避免水蒸气迁移过程中出现墙体内部结露现象;5、耐火等级高,在明火状态下不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6、柔性、强度相适应,耐冲击能力强。三、外保温体系的组成三、外保温体系的组成1保温层保温层 :主要采用导热系数小的高效轻质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一般小于0.05WmK。(1)保温层具有一定厚度 ,以满足节能标准对该地区墙体的保温要求。(2)

54、保温材料应具有较低的吸湿率及较好的粘结性能。 (3)保温材料收缩率小 。(4)保温材料在控制其尺度变动时产生的应力要小 。2保温板的固定保温板的固定方法(1)保温板粘结或钉固在基底上 ,或两者结合 i.临时固定(塑料钉钉固 ) ii.永久固定 (膨胀螺栓或预埋筋 )(2)超轻保温浆可直接涂抹在外墙外表面上。 3面层面层 (1)面层具有保护保温层和外装饰作用 (2)做法: i. 薄面层的一般为聚合物水泥胶浆抹面,厚度一般 在10mm以内,加强材料一般为玻璃纤维网格布, 有的则为纤维或钢丝网。 ii. 厚面层则仍采用普通水泥砂浆抹面,厚度为25 30mm,加强网为孔 50mmX50mm,用2 钢丝

55、焊接的网片 。 iii. 在龙骨上吊挂板材或瓷 砖覆面 四、外墙外保温板四、外墙外保温板1纤维增强聚苯外保温饰面体系(纤维增强聚苯外保温饰面体系(专威特系统) 具有良好的保温节能、防水和装饰效果,能防裂,抗渗性好,并还可便于利用聚苯板(导热系数小于0.041WmK)做出各种凹凸装饰线,饰以各色涂料,丰富建筑 的造型和色彩。 (1)专威特系统中聚苯板固定方式 : i.粘结固定 ii.机械固定 iii.粘结和机械结合固定(2)在聚苯板外附着专用 抹面胶浆,玻璃纤维网 格及专用罩面涂料组成。 2BT型外保温板型外保温板 BT型外保温板是以普通水泥砂浆为基材,以镀锌钢丝网及钢筋为增强材,在制作过程中与

56、聚苯板复合成为单面型预制保温板材;导热系数小于 0.12W(mK)。 由于BT型外保温板是 小板块预制件(一般尺寸为 600mmX600mmX65mm) , 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可得到充 分养 护,故从根本上避免了 那种整体式围护层因大面积 抹灰造成的易裂、渗问题。 3水泥聚苯外保温板水泥聚苯外保温板 聚苯外保温板是以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以下简称聚苯板)破碎后的颗粒为骨料,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结料,外加预先制备的泡沫经搅拌后浇筑成型的。导热系数小于0.09W(mK)。 4 GRC外保温板(玻璃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外保温板(玻璃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 用玻璃纤维作面层与高效保温材料预制复合而成的外

57、墙外保温板,有单面板与双面板之分 。保温材料置于GRC槽形板内的是单面板,而将保温材料夹在上下两层GRC板中间的是双面板。 用GRC外保温板 与主墙体复合组成的 外保温复合墙体构造 有紧密结合型(下图 左)和空气隔离型 (下图 右)两种。 5ZL聚苯颗粒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聚苯颗粒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 这种外墙保温材料由保温绝热层和抗裂罩面层组成。保温绝热层是由复合硅酸盐胶粉料与聚苯颗粒轻骨料两部分分别包装组成。 使用时再加水混合搅拌成为胶浆,喷抹于墙体上。 抗裂罩面层是水泥抗裂砂浆复合玻纤网布而成,具有很好的弯曲变形能力,抗裂性好。 优点优点 : (1)容重小,导热系数较低,保温性能好。 (2)

58、软化系数高,耐水性能好。 (3)静剪切力强,触变性好。采用高分子复合增稠技术,材料的施工性能得到了突破性改善。由于触变性好,抹灰非常省力,易操作,抹灰速度快。 (4)材质稳定,厚度易控制,整体性好。 (5)干缩率低,干燥快。本材料干燥收缩率仅为0.08%, 终凝24h,干燥时间72h 。(6)水泥砂浆有弹性,可弯曲变型。 。 (7)资源再生,造价低。ZL保温浆料中大量使用废聚苯板粉碎的颗粒作为轻骨料,胶凝材料中又大量使用粉煤灰。(8)玻纤布耐碱强度保持率高,稳定期长,达到玻纤网布与建筑物设计寿命同步的要求。 6挤塑聚苯乙烯板保温隔热材料挤塑聚苯乙烯板保温隔热材料(XPS) 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

59、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XPS具有完美的闭孔蜂窝结构,这种结构让XPS板有极低的吸水性(几乎不吸水)、低热导 系数、高抗压性、抗老化性正常使用几乎无老化分解现象)。 与其它几种建筑 保温形式相比,XPS板 粘贴外墙外保温具有整 体保温效果好,导热系 数小,隔断冷热桥的产 生,没有冷凝点,耐久 性好等特点。 四、几种国外广泛应用的外墙外保温体系四、几种国外广泛应用的外墙外保温体系 1墙钢框架墙体系墙钢框架墙体系 以钢结构为主体,装饰砖为外墙,玻璃棉毡和挤塑泡沫板为保温隔热层。 特点:特点: (1)钢框架具有可靠性和耐燃性,并不

60、受白蚁的侵蚀。 (2)钢框架提供了保温用的玻璃棉毡间隙,安装简便。 (3)用挤塑泡沫板外保温可消除各热桥部位传热,从而 大大提高墙体保温性能。 (4)墙体和保温板之间的空隙提高墙体抗湿性能使内墙 保持干燥。 (5)外墙装饰砖美观耐用。 2保温中空墙体系保温中空墙体系 这是一种以混凝土砌块体为结构主体、装饰砖作外墙,挤塑泡沫板作保温材料的外墙保温体系。 优点是体系中各种材料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内侧与挤塑泡沫板之间所预留的2550mm空气层将外界的湿气隔绝1在主体结构之外,从而有效地保持了墙体的干燥。3木框架轻质墙体木框架轻质墙体 由内装饰板(大多用石膏板),隔气层,木框架,外用胶合板和外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