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课件12-第十一章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7/1a51e8e5-5730-46e5-8de2-1ff79d747375/1a51e8e5-5730-46e5-8de2-1ff79d7473751.gif)
![外国教育史课件12-第十一章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7/1a51e8e5-5730-46e5-8de2-1ff79d747375/1a51e8e5-5730-46e5-8de2-1ff79d7473752.gif)
![外国教育史课件12-第十一章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7/1a51e8e5-5730-46e5-8de2-1ff79d747375/1a51e8e5-5730-46e5-8de2-1ff79d7473753.gif)
![外国教育史课件12-第十一章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7/1a51e8e5-5730-46e5-8de2-1ff79d747375/1a51e8e5-5730-46e5-8de2-1ff79d7473754.gif)
![外国教育史课件12-第十一章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7/1a51e8e5-5730-46e5-8de2-1ff79d747375/1a51e8e5-5730-46e5-8de2-1ff79d74737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 英国教育的发展与革新【学习目标】 1、了解英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2、理解英国教育的特性以及英国制度和文化对教育特性形成的影响。 3、理解英国教育对世界教育的贡献。第一节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教育(公元5世纪18世纪中期) 一、中世纪(5世纪16世纪) (一)开端(6001066) 1、597年,奥古斯丁入英传教建校 2、学校教育的起源 (二)兴起(10661300) 1、教会: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 2、大学的兴起 (三)发展(13001530) 1、公学建立:1382温彻斯特,1440伊顿公学。 2、教育的世俗化和职业化:私人慈善增加教育投资;牧师、工匠学徒、律师培养(四)本时期特征总
2、结 1、以教会学校和教会教育为主, 2、大学、公学的逐步建立 3、大众识字率的提高:拉丁文、法文、英文:文盲350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圣约翰学院建立于1511年,是剑桥大学第二大学院,在学生人数上仅次于三一学院,学院的创办人是王太后玛格丽特博福特(Margaret Beaufort)女士。学院建筑十分宏伟壮观,其中以1589年始建的第二庭院最为闻名,被誉为是“英格兰最漂亮的都铎式庭院”。由于圣约翰的学生大多来自英国的私立公学,因此她的学生被认为是剑桥所有学院中最骄傲的一群,剑桥校园中一直流传着一首儿歌,“我宁愿到牛津也不要到圣约翰”(Id rather be at Oxford than at
3、Johns),取笑学院的贵族氛围。二、16世纪初至王政复辟(15301660) 1、有教育革命之称,尤其大学和文法学校的大发展,为1640,1688革命做了准备。 2、宗教改革带来了教会教育的衰落、教育世俗化的开始和英国教育的国教会特性,1601年济贫法。 3、教育慈善事业兴起(慈善学校,济贫学校),幼儿学校、英语学校、私立学校(包括女子学校)等出现,促进教育机会扩大,受教育水平提高,促进社会流动 4、人文主义的影响使得教育改革呼声出现,建立了人文主义学校:圣保罗公学,改变了英格兰教育模式:实用,古典 5、大众识字水平进一步稳固提高伊顿公学 英国私立男校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坐落
4、在温莎小镇,是英国最有名的男校之一。由亨利四世于1440年创办。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泰晤士河相望。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http:/ 总结 1、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2、教育世俗化,公学文法学校发展 3、人文主义对教育的影响,古典人文学科成为中高等学校的核心课程 4、教育目的从培养教士向培养绅士转变 5、形成近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三、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前)1 1、总体情况、总体情况(
5、1)王政复辟造成教育衰退(文法学校和大学)(2)国教非国教之争对教育的影响(私人学校和学园的建立)(3)对教育人民的恐惧和教育对社会的不适应2 2、初等教育发展(公共和私立)、初等教育发展(公共和私立)(1)机构 公共学校,英语学校,ABC学校,读写算学校,幼儿学校,贫民习艺所,工作学校等大量建立。(2)组织 基督教知识促进会;国教贫民教育促进会。确立了一种影响以后教育的传统:建立一个鼓励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的中央组织。基本决定了英国国家干预教育所采取的形式。(3)运动 威尔士巡回学校运动,星期日学校运动 2 2、中等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的发展 a、公学变化:从为本地贫穷男孩建立的免费教育结构变
6、为为贵族和特权阶层培养统治阶层的学校。 b、家庭教师、私立学校和学园3 3、大众识字率、大众识字率4 4、国家在教育中作用争论、国家在教育中作用争论 问题:国家该不该在教育中起作用?无论是否,请给出理由。如果是,国家该起什么样的作用?如果否,谁该起作用?英国的史例 a、支持派 b、反对派 c、有限作用派第二节 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英国教育 一、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至1830年) 主日学校 导生制学校贝尔兰卡斯特导生制 导生制教育场景二、国家干预教育的重要时期(18301869)1、特性 从随意性的受个人因素影响的向有组织的制度化的系统地连续干预转变。2、教育管理制度的变化 (1)1
7、833年教育补助金法案:“对私人捐献的资助”,183361年,2万到80万英镑 (2)1834,44,46年工厂法 (3)1839年枢密院教育委员会 第一任秘书詹姆斯凯博士四大功绩。 a、建立一个有效地通过教会组织分配和管理政府初等教育拨款的中央行政机构,建立广泛的公款补助学校的联系网。 b、1840年建立具有广泛交际性作用的皇家督学团。 c、拨款制度的建立和数量的增加。 d、建立公款资助的全国性教生制师资培训制度。 (4)1856年成立教育署 (5)纽卡斯尔委员会和1862年教育补助金法案修正法:按成绩拨款。优劣 2、中等教育的发展 (1)文法学校、公学的衰败和改革复兴 a、托马斯阿诺德和拉
8、格比公学改革 课程改革、组织改革 b、克拉伦登委员会报告(1861-1864) 管理改革、课程改革 c、1868年公学法 d、1869年公学“校长联谊会” (2)家庭教育和非国教的私立学校继续发展3、大学的陈腐和改革 (1)1854年牛津大学法 (2)1856年剑桥大学法 (3)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和英王学院成立 (4)1836年合并为伦敦大学(考试机构), (5)1858年向全国开放。伦敦大学学院外景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最初的名字是“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是当时英格兰仅有两所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之外的第三所大学,而且是一所不属于任何教派的大学。
9、伦敦大学学院一开始想作为一所综合大学,而不是学院或者研究机构。但是其获得皇家宪章授权独立颁发学位的努力遭到英格兰教会的强烈反对,直到1836年,与国王学院合并为伦敦大学,它才获得了颁发伦敦大学学位的权力。 伦敦大学学院是大不列颠历史上第一所无差别接受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高等学府。是第一所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学府,同时也是英格兰第一个学生会的创始地。4、技术和成人继续教育的开端(1)技术教育的弱势(2)工人讲习所的建立 1823年尤尔在格拉斯哥组成了第一个工人讲习所。为上夜校的工人和艺匠讲授“技术和制造的科学原理” 同年伯克贝克在伦敦建立了第二个讲习所。并出版技工杂志。 1850年,英格兰
10、和威尔士有600所,学员50万人。 部分讲习所发展为19世纪后期的技术院校。 部分变为面向中产阶级的成人教育机构(3)其他技术教育机构的创办 英国皇家学院 皇家化学学院 矿业学院三、双轨制教育制度确立时期(18701902)(一)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 1、原因:人口,社会,经济和政治 2、特性:国家和教会对教育权的争夺和妥协:“填补空缺“。 3、具体内容: a、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初等学校。 b、全国划分学区,由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监督本区的教育。学务委员会有权征收地方教育 税。 c、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 d、各派教会兴办或管理的学校
11、可作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财政中得到补助。 e、 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凡接受公款补助的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宗教教义课程。 4、评价(1)教育逐渐国家化、世俗化,法制化(2)双轨制形成。(3)初等教育发展,提高了识字率,文盲基本扫除(1891年男94与女93,19世纪末97),为免费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奠定了基础。(4)促进女子教育。(二)中等教育的发展1、汤顿学校调查委员会2、公学:精英教育,忽视科学(三)高等教育1、城市学院的兴起2、大学推广运动(四)技术和继续教育1、科学艺术署2、技术学院3、皇家技术教育委员会4、技术教育法第三节 20世纪英国教育 一、国民教育制度的统一
12、和确立(19021944)1、中央教育局和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成立2、1902年教育法(巴尔福法) (1)废除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和督促就学委员会,由郡议会和郡级市设地方教育局管理学校教育。 (2)地方教育局有兴办和资助中等学校、中等专科学校和职 业学校,并提供地方税款的职权。 (3)地方教育局有否决学校管理委员会选任不合格校长和教师的权利。 (4)地方教育局对私立和几乎所有的教会学校进行资 助,以进一步加强控制。 (5)地方教育局需调查本地区的教育需要,制定扩大和协调不同类型教育的计划,并考虑本地区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关系。 3、19221922年人人受中等教育运动(工党)年人人受中等教育运动(
13、工党)4、 19261926年哈多报告年哈多报告 文法,技术和现代中学三轨制(学术、技术和实用) 5、1111岁选拔考试岁选拔考试6、1944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法)年教育法(巴特勒法) (1)废除1899年建立的只负责督导的中央教育署,设立教育部为全国教育行政领导机构,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 (2)废除以往中小 学教育不连贯、相互重迭的学制,将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分为初等教育(5-11岁)、中等教育(11-18岁)和继续教育(为离校青少年而设)三个连续的阶 段。 (3)将义务教育年限从原来的9年(5-14岁)延长为10年(5-15岁),有条件的地区可再延长1年。 (4)公立学校实行
14、免费,并根据学生的年 龄、能力和性向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 (5)教会学校纳入国家教育体制,并规定在所有公、私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 (6)各类独立学校须在教育部注册、备案, 并接受检查。 (7)详细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职责:为学生提供免费医疗、牛奶、午餐和其他点心,必要时包括衣、食、宿;为缺陷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为少数考入 收费学校的学生支付学费,为公立学校学生提供生活补助费,为接受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负责组织青少年的业余文化娱乐活动;为2-5岁的幼 儿提供学前教育;设立郡学院,为未满18岁的离校青少年提供非全日制教育,等等。7 7、高等教育、高等教育 (1)大学数量和学生数的增长
15、一批城市学院成为大学 1900年2万学生到1938年5万学生 (2)大学与政府新型关系的确立 政府资助的开始 1905大学学院拨款咨询委员会 1919大学拨款委员会缓冲机构二、走向综合化和大发展(19451972)(一)初等教育1、哈多传统的延续(1)儿童中心主义(2)11岁考试与能力分组2、普洛登报告(1967)的影响(1)基本原则 补偿教育原则 儿童中心主义原则 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分配同等原则(2)具体建议 教育优先发展区 加强家校合作 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 发展幼儿教育 统一入学时间 取消11岁考试 加强教师培养,补充教辅人员 改善校舍(二)中等教育 1、文法中学和现代中学双轨制的延续2、
16、共同学校和综合学校的发展(1)工党政策的转变(2)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新观点(3)教师和家长态度的转变(4)“人人受文法学校教育”(工党)口号的提出和综合中学的兴起。(1964)3、保守党的反复(1970)(三)高等教育1、高等科技教育的发展(1)高级技术学院的建立(2)大学科技教育的发展2、罗宾斯报告与高等教育发展原则(1)提出英国高等教育目的 传授工作技能 发展一般智力 增进学问知识 传授共同文化和公民准则(2)提出英国高等教育原则 所有具备入学能力和资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应该获得高等教育机会 同等成绩同等奖励原则 同类机构不区分和不限制原则 学生转学自由原则 高等院校自由发展原则
17、 保持质量标准原则 (3)影响 确立了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平等的角度来看待高等教育 对战后英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3、高等教育双重制(19651992)(1)释义:自治大学与公立大学双重系统(2)性质:数量发展与质量控制矛盾的解决策略(3)特点 大学自主自治;多科技术学院受政府控制 大学可授学位;多科技术学院不可授学位(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和伦敦大学校外学位委员会) 大学经费由大学拨款委员会;多科技术学院由地方当局 大学全日制;多科技术学院部分时间制为主 大学学术性和综合性;多科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和师资培训。三、改革和一体化时期(19721990)(一)教育大辩论原
18、因1、对教育改革的反思2、对教育质量的不满3、经济衰退的影响4、英国轻视技术教育文化的弊端开端1976年罗斯金演讲1、提高标准和质量2、设立统一核心课程3、满足社会需要(二)教育改革趋向1、全国统一课程1985年把学校办得更好白皮书1987年全统一课程:5-16岁政府文件1988年教育改革法2、教育机会均等补助学额计划罗宾斯原则新解:谁有资格谁升学谁能受益谁升学发展终生教育和继续教育3、改革机制提高质量(1)普通教育 继续改革学校体系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质量(2)高等教育 从地方到中央 大学基金委员会(3)职业教育 实施青年培训计划 设立国家职业资格 建立新文凭制度 建立培训信贷制度总结:英国教育特性 1、双轨制:国家公立和教会民办;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文法学校和现代学校;国家教育体系和独立学校系统。 2、中央地方合作的特殊管理体制:伙伴关系 3、保守的传统与渐进式改革 4、改革的运作机制:充分民主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咨询合同
- 2025年住宅小区机动车停放安全与管理协议
- 2025年高效酸雾净化器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企业并购协议问答
- 2025年建筑施工照明设备安装安全策划协议书
- 2025年水利项目施工劳务合同
- 2025年酒类销售合作合同
- 2025年医院安保人员雇佣合同范本
- 2025年住宅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与绩效
- 政府购买报刊订阅服务协议
- 工程数学试卷及答案
- DB11T 211-2017 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 木本苗
- 智能建造施工技术 课件 项目1 智能建造施工概论
- 物理学家伽利略课件
- 2024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招聘2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气排球》教学大纲
- 市政道路监理大纲34368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课件
- 珠海市政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指南(试行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