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精品课程课件精品课程课件主 讲: 漆国江(教 授、系主任)小组成员:李萍丽、郑宜君、孙淑桥、 蔡雯雯、段昭华、向 钘开开篇篇的的话:话:学学习习马马克克思思关系选择人大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作为本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品课程教学用教材的理由n二、所选教材内容结构介绍n三、对从事精品课程教学的教师和对应专业学生的要求n四、学习本课程的价值需求世界观的理论形态n1、哲及哲学的字义解释n(1)哲的字义解释nA、中国汉语解释:聪明nB、希腊文的解释:爱智慧(philo+sophia)n(2)哲学的字义解释n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3)哲哲学学与
2、与学之科学”的出现)而后分化(科学从哲学中的独立)B、哲学与科学的区别第一,认识层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重在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内容和普遍形式。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具体知识。第二,学科特点不同:哲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科学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和概括,但具体性是其基本特点,因此,科学又称为具体科学。C、哲学与科学的联系第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第二,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二、二、哲哲学学的的基基本本问问题:题:思思(补充)n(1)人类面对自然的反思我和自然关系导致精神和物质关系n(2)人类自身做梦的困惑灵魂和肉体关系导致思维和存在关系n(3)恩格斯的总结:“全部
3、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哲学学基基本本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属于哲学的本体论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简要解释本原、第一性)n(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亦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属于哲学的认识论问题。这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哲哲学学研研究究n(2)近代哲学侧重于认识论研究n(3)现代哲学侧重于结合型研究(补充:含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4、哲哲学学基基本本问问物主义含义: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坚
4、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的哲学派别就是唯物主义。nB、唯心主义含义:凡是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认识路线的哲学派别就是唯心主义。n(2)二元论及多元论的回答(补充)(3)正正确确理理解解唯唯不科学。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根源。n第二,认识过程中的现象蒙蔽。n第三,人的活动特征导致。nB、两者区别的意义:划分出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是结果实的智慧之花。唯心主义是不结果实的智慧之花。nC、消除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问题上的谬误(唯物主义重物质,唯心主义重理想)三、三、哲哲学学的的基基本本派派别:别:唯唯物物主主义义与与义义史形态n(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中国的“五行说”,古希腊的泰勒斯的“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等。特点是直观性、缺乏科学论证、历史领域中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这些特点也可以概括为直观性、非科学性、唯心史观。)(2)近近代代形形而而法国唯物主义nC、缺陷:n第一,机械性n第二,形而上学性n第三,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的不彻底性也即唯心史观n(3)现代辩证(历史)唯物主义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2、唯唯心心主主义义主义n3、唯心主义形态在当代的变化越来越主观唯心主义化n4、哲学发展中充满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5、哲哲学学发发展展中中交交织织着着辩辩证证法法代朴素
6、辨证法nB、近代唯心辩证法nC、现代唯物辨证法n(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独立,总是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结合6、科科学学主主义义来逐步盛行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nB、人本主义的三个含义n第一,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是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n第二,指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n第三,指当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思潮。其中,存在主义是最典型的人本主义。第第二二节节马马克克思思主主义义哲哲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n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中叶欧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n(1
7、)工业革命的强力推动n(2)资产阶级的巨大胜利n(3)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n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成长及其运动3、马马克克思思主主义义哲哲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nB、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nC、英法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n(2)德国古典哲学的伟大成就及马恩的批判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4、马马克克思思主主义义哲哲学学二、二、以以科科学学的的实实践践观观为为基基础础的的辩辩证证统统一一的关系n(1)辩证唯物主义内在地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n(2)提历史唯物主义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显著区别。n(3)不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主义的两种表达。n(4)历史的误会需要逐步
8、清除。2、实实践践的的观观点点是是马马克克思思主主2)科学的实践观成为新旧哲学的显著区别标志。n(3)实践内在关系的内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其意识关系。三、三、以以彻彻底底的的批批判判性性为为标标志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n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他的无产阶级性。这种革命性又表现为他的实践性。n3、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于他的彻底的批判性。n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发展。第第三三节节学学习习马马克克思思主主辩证的思维方式n2、确立正确的人生观n3、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n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n1、认真学习理论n2、切实加强实践n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第一一章章物物实
9、在的哲学范畴n1、物质范畴的历史演变n(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看法具体的物质形态n(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看法物质的某些属性n(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恩格斯的观点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2、列列宁宁的的物物质质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n(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
10、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二、二、时时间间和和空空间:间:运运动动标志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具有广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n(2)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离开绝对运动谈静止,必然导致形而上学。n(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2、时时间间程的持续性。n(2)持续性表现过程进行的久暂;出现的先后顺序;间隔的
11、长短。n(3)特点一维性或不可逆性。3、空空间间质的广延性。n(2)广延性表现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n(3)特点三维性。4、时时间间和和空空间间与与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不存在。n(2)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不存在。n(3)绝对时间和空间观点是不科学的。n(4)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紧密相连爱因斯坦的时空观。第第二二节节从从自自然然会产生的自然前提n(1)古猿的体质形态n(2)古猿的群体结构n(3)古猿的生存环境n2、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劳动n(1)劳动使工具的使用成为现实,并促进古猿手脚分化。n(2)劳动使古猿心里改变,人类意识的发端出现
12、。n(3)语言产生。二、二、人人类类社社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性的必要的前提条件。n(2)人口n(3)生产方式n2、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n(1)构成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n(2)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n(3)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第第三三节节从从意识产生漫长过程的三个决定性环节(说明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n(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n(2)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n(3)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2、意意识识的的产产生生
13、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n(2)劳动过程中产生了思维外壳的语言。二、二、意意识:识:物物质质世世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n2、意识的特征n(1)反映形式是主观的。n(2)反映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3、意意识识主主观观括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n(2)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n(3)意识的创造性。4、意意识识识,所认识和反映的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n(2)个体意识的差别归根结底是先天素质和后天实践形成的。n(3)意识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均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三、三、意意识识的的情、意的统一。n(2)从自觉程度看,意识有潜意
14、识与显意识之分。n(3)从发展角度看,意识可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和未来意识。n(4)从指向性看,意识可分为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2、意意识识的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n(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意识活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四、四、意意识识与与人的思维模拟的道路n(1)结构模拟n(2)功能模拟n3、人工智能与意识的本质区别n(1)机器人不是真人,电脑不是人脑n(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n(3)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性n(4)电脑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第第四四节节世世界界
15、是多样的n2、物质形态具有同源性n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n1、物质形态是分层次的n2、不同层次的物质形态具有同构性n(1)结构的不均匀n(2)旋转n(3)力三、三、世世界界物物质质统统一一性性一性,依然继续。n2、实践意义实事求是地思想路线n(1)实事求是地哲学诠释毛泽东的观点n(2)与认识论的一致n(3)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第第二二章章实实二、二、实实践:践:人人式。n(1)人类生存的前提证明。n(2)人与动物的区别说明。n(3)人的本质说明。n2、实践的基本特征n(1)客观现实性n(2)自觉能动性n(3)社会历史性n3、实践的基本要素n(1)实践的主体(人)n(2)实践的对象(外在世界
16、)n(3)实践的手段(工具等)n4、实践的基本形式n(1)生产实践n(2)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n(3)科学实践三、三、实实践践的的理理性性规律的理性n(2)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n(3)体现(1)(2)统一的评介理性2、实实践践的的文化结构第第二二节节实实践践的的主主体体n1)含义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n(2)主体的结构nA、能力结构包含三种基本要素(人自身的自然力;智力和智慧;情感和意志)nB、社会结构包含四种形式(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2、实实践践象。n(2)如何理解实践的客体?nA、客观存在nB、活动指向n(3)客观不是客体,只有客观进入活动指向客观才
17、是客体。为什么?nA、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决定nB、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决定nC、客体存在和发展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n(4)客体的基本类型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精神形式的客体二、二、主主体体和和客客体体的的践的工具和手段的种类n(1)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n(2)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n2、实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系统,具有三要素主体、中介、客体n(1)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n(2)客体是制约性因素n(3)中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条件3、主主体体和和客客体体相相互互作作目的与手段n(2)创造者与被创造者n(3)能动者与受动者n5、
18、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n6、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n(1)主体对象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n(2)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三、三、人人对对物物质质世世界界实实n(1)目的性是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n(2)目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超前改造,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客体的自在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否定性的反映n(3)目的总要指向一定的客体并以一定客观事实为依据。同时,目的的提出均含有主观因素n(4)实践的过程就是目的通过手段实现自身的过程2、实实践践主主体体依依据据目目的、的、方方案案官功能和身外自然力的统一n(2)手
19、段是过去活动的产物,是未来活动的前提n(3)实践过程的双重否定nA、主体否定客体的现成客观性nB、主体否定目的本身的单纯主观性3、完完成、成、检检验验和和评评价价实实践践活活动动的的结结果,果,并并根根据据实实践践结结果果修修正正行行反反馈馈调调节节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是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的融合。n(2)评价结果的内含nA、评价实践效果nB、评价实践效能nC、评价实践效率n(3)实践活动的继承性和选择性第第三三节节实实践践与与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应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市知情意的统一体。n2、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
20、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合。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n3、两个世界的区别n(1)异质性n(2)发展的不同步性4、两两个个世世要素和结构方式)n(2)规律同一n(3)互相转化n5、两个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人的实践活动n(1)两个世界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n(2)实践是两个世界的接触点n(3)实践是两个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二、二、自自在在世世界界和和人人类类人类世界产生前的自然界,二是指人类活动还未深入到的自然界。n2、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一是指人化自然,二是指人类社会会。n3、两者的区别自在世界运动变化自发,人类世界的运动变化与人的活动紧密相连。n4、两者的共同点都具有客观
21、实在性5、自自在在世世界界和和人人类类世世界界分分世界构成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n(2)实践活动将天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三、三、实实践践的的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n2、实践推动着人类世界的不断发展第第三三章章社社会会的n1、历史观的核心问题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n2、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本质观n(1)神学历史观人类社会神化n(2)唯心主义历史观人类社会精神化n(3)自然主义历史观人类社会自然化n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本质观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n(1)实践构成社会关系的发源地n(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n(3)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二、二、社社会会是是不不断断自自会是一
22、个有机体n(2)历史演绎圣西门初步提出,孔德和斯宾塞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阐释。n(3)社会有机体的含义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2、社社会会有有机机之中n(2)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n(3)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三、三、社社会会结结构:构:交交政治交往n(3)文化交往n2、社会结构的类型n(1)经济结构n(2)政治结构n(3)文化结构n3、人类交往的制度化就是将交往变成社会的结构第第二二节节社社会会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
23、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n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n(1)劳动对象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实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是人们征服自然的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n(2)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n(3)劳动者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且从事生产实践的人。n3、生产力的其他要素(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与生
24、产力(科学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n4、生产力的特征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二、二、社社会会的的经经济济结结经济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n2、生产关系的内涵n(1)静态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n(2)动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n3、人类社会经历的生产关系类型(经济形态)原始公社、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n4、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n5、经济结构的功能生产力中的人与物的要素要通过生产关系结合;他能决定社会的其他结构,并成
25、为其他结构的现实基础。三、三、阶阶级:级:特特定定经经济济结结结构中的人群的共同体。列宁的观点(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n2、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n3、阶级的本质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4、正正确确区区分分阶阶律规
26、定或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和专利的社会集团。n(2)阶层是指同一阶级内部的层次。n5、阶级的产生过程n(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特定时代的市场方式的产物。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是其产生的经济前提,社会分工是其产生的基础。n(2)阶级产生的途径据公为私;内部分化;战争掠夺。第第三三节节社社会会义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结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n2、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政权n3、我国当代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二、国国家家与与社社会会的的职能(管理公共事务
27、)。n(2)对外职能组织国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调整国与国关系,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n(3)内外职能关系外是内的继续和延伸,内是外的基础和后盾。n6、国家类型和形式(国体和政体)n(1)国体即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历史上出现四种国体(奴隶制、封建制、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n(2)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指一定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保护自己、反对敌人的政权机关。n(3)国体和政体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n7、国家将伴随阶级的消灭而逐渐消亡。第第四四节节社社会会动的结果即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文化、精神
28、文化和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人化”事物。n(2)狭义指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观念形态。n2、文化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n3、意识与社会意识本质上是同一的。n4、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包括意识形态和科学即非意识形态部分。n5、任何阶级社会中均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n(1)反映现存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n(2)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已被消灭和正在被消灭的旧的生产关系n(3)反映现存社会中正在成长着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三、三、文文化化结结构构的的相相四、四
29、、传传统统文文化化世代代起作用的那些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具有潜意识性和群属认同性特点。n2、传统文化的含义是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特点。n3、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塑造培养着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造成消极和落后的国民习性。n4、现代化的含义是一个与现时代直接相关的范畴,主要内容包括工业化、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n5、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n(1)对立传统不是现实n(2)统一传统需要现代化第第四四章章个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n1、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n2、个人的成长过程是自然遗传和社会遗传的统一n3、个人成长中具有关键期
30、(又称临界期)n(1)幼年期n(2)青春期n(3)更年期n(4)退化期三、三、人人的的社社会会俱来的属性,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之所为成为社会性的人,在于个人进入社会后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逐渐社会化的结果。n2、人的社会性不排斥人的个性n3、个性的要素n(1)生物遗传的素质n(2)社会因素n(3)自我第第二二节节人人的的社社会会指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体现的对于社会的意义。即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n2、人的社会价值的表现n(1)出生时的社会价值亲人的欢乐与希望,家族、民族、国家的意义。n(2)劳动者时的社会价值个人的劳动贡献和创造成果的大小决定社会价值的大
31、小。二、二、人人的的的存在和行为对于自身的意义,即个人通过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n2、人的个人价值的表现n(1)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的肯定n(2)自尊、自爱、自强的需要n(3)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的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三、三、人人的的社社会会价价值值联系个人价值从属于社会价值第第三三节节社社会会创创造造1)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n(2)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n(3)精神或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n(4)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n2、社会关系的生产主要是物质生产关系的生产,这种生产创造了人。n3、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的内涵n(1)社会关系的简单再生产将原有的社会关系“克隆”式地再生产出来
32、,即完全延续传统的社会关系。n(2)社会关系的扩大再生产在原有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的扩展即增长。包括量和质两方面。二、二、人人的的本本质质在在其其现现实实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n2、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n3、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是人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规定性的总和。n(1)人是具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n(2)人是历史的人不同时期的人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第第五五章章联联与系统联系n1、联系的含义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n2、联系的特点n(1)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33、移。n(2)普遍性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和过程联系着,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n3、系统的含义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成的整体。n4、系统的特点相关性;整体性;有序性;模型化二、二、物物与与物物的的关关系系和和存在的关系n2、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实质上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n3、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的特征n(1)客体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的客观事物。n(2)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历史性的、变化发展的。n(3)在这一关系中,主体以客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客体以主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第第二二节节联联系系和和运动、变
34、化、发展具有因果联系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n2、决定论的类型唯物主义决定论、唯心主义决定论n3、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含义及其类型n(1)含义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是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最终原因,是具体事物这样而不是那样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制约力量。n(2)类型机械决定论、统计决定论、辩证决定论。n4、各种与决定论相对立的观点n(1)目的论万物由神或神秘力量按一定的目的预先安排。n(2)非决定论否认联系、否认规律。n5、辩证决定论的内容n(1)因果联系n(2)必然性和偶然性6、因因果果联联起某一现象的现象。nB、结果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n(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nA、区别原因是原因,结果
35、是结果。nB、联系原因引起结果,结果一定有原因。n(3)原因和结果联系的种类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7、必必然然性性和和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符合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nB、偶然性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n(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nA、区别不同趋势。nB、联系相互转化。二、二、规规律律及及其其实实联系。n2、规律的实现过程从可能到现实的过程。n3、现实性含义是指当下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n4、可能性的含义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
36、的种种趋势。n5、如何把握可能性?n(1)要区分可能和不可能n(2)要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n(3)进一步分析现实的可能。n6、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n(1)对立n(2)统一n(3)转化三、三、联联系系和和发发展展的的法的基本规律n(1)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状态。n(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n(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向。n3、范畴的含义即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n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n(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n(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
37、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n(3)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四、四、客客观观辩辩证证法、法、主主观观在的辩证法,即指与人类意识相区别的自然运动、社会过程的辩证法,是以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质形态运动发展的规律。n2、主观辩证法的含义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指以概念作为“细胞”的思维运动发展的规律。亦称概念辩证法或思维辩证法。n3、实践辩证法的含义是人这一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行为中所体现的辩证法。n4、正确认识三者关系第第六六章章发发展展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与事物直接同一,即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n2、属性及其种类n
38、(1)属性的含义一事物与它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n(2)属性的种类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n3、量的含义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更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n4、度的含义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n5、质、量、度的方法论意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其统一,最终实现适度。二、二、量量变、变、质质变变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n2、质变的含义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
39、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n3、量变和质变关系n(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n(2)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三、三、量量变变和和质质变变的的复复杂杂成事物的成份在空间排列次序、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n(2)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一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二是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的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即局部性的部分质变。n2、质变的复杂性表现n(1)形式的多样性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n(2)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特征。n3、突变论及其类型n(1)突变论的含义用数学模型方法来考察连续变化的由一种结
40、构稳定态到另一种结构稳定态突然跃迁的过程。n(2)突变论的类型(变量少于四个)折叠型、尖角型、燕尾型、蝴蝶型、双曲型、椭圆型、抛物型。第第二二节节对对义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n2、矛盾的基本属性或基本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n3、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含义n(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n(2)含义矛盾着的对立面的互相依赖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二、二、矛矛盾盾的的普普遍遍性性4、主主要要矛矛盾盾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事物复杂矛盾体系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n(2)非主要矛盾是指处
41、于被支配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n5、解决矛盾的基本形式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最后达到“融合”。6、矛矛盾盾的的普普遍遍相互制约n(4)相互转化n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方法论意义n(1)个性和共性相结合n(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三、三、矛矛盾盾论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成的整体。n(2)要素的含义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n2、系统论与矛盾论关系n(1)相互区别n(2)相互影响系统论丰富和发展了矛盾论第第三三节节否否定定面即确保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n2、否定的含义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
42、它物的方面。n3、肯定与否定的关系n(1)相互排斥n(2)相互渗透n4、辩证的否定观的含义也即扬弃。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在内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n5、辩证的否定观的意义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二、二、否否定定之之否否之否定。n2、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n3、事物发展过程的表现形式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n4、事物发展过程的实质n(1)发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n(2)发展的周期性或曲折性。n(3)发展的回复性或回归性。三、三、“否否定定性性的的辩辩证证n2、否定性辩证法同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紧密联系。n3、过程论的含义n(1)世界上的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43、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没有抽象的事物。n(2)每一个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灭亡,凡是产生的都是会灭亡的。n(3)每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或一个部分。n4、过程论的基本核心存在和发展都是过程。第第七七章章历历史史规规律律形式n1、区别自在形式为自然发展形式;自为形式为社会发展形式。n(1)发展源泉不同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素自发的、盲目的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发展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果。n(2)发展规律的形成机制不同自然规律形成于自然界诸因素盲目的交互作用的过程;社会规律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变换的过程。n(3)
44、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交互作用实现;社会规律通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n(4)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不同自然规律更多地表现为力学规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n2、联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二、生生产产力力与与生生产产关关系系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nA、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nB、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n(2)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他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生生产产方方式式的的矛矛盾盾运运动动
45、生生产产关关系系与与生生产产力力之之间间由由适适合合复,复,不不断断发发展。展。生产力。n4、科学地把握和认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n(1)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n(2)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nA、社会发展的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nB、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n(3)应当准确而全面地理解“生产力标准”。nA、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但不是惟一标准,不能离开生产关系来片面理解生产力标准。nB、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nC、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n(4)变革生产关系的物质前提的客观尺度nA、
46、质上的新的生产力已经形成nB、量上的新的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或者说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n(5)不科学理解和对待这一规律的后果nA、不顾生产力发展还未达到相应水平,人为地拔高生产关系。nB、不顾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人为地维护生产关系。三、三、经经济济基基础础与与上上层层建建层建筑n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n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n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n(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提供服务。nA、服务方向巩固和完善自己的经济基础;同有害于自己的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以及与威胁自己生存的的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作斗争。nB、
47、服务方式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nC、服务效果促进或阻碍。2、经经济济基基础础与与经济基础发生矛盾。n(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存在许多会发生矛盾的中间环节。n(3)两者的发展不同步的矛盾。3、上上层层建建筑筑适适合合经经和形式,凡是方向和形式上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就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如果不适合,就意味着它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这种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才能形成效果,否则,就会出现阻碍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情况,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决不会让这种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的。n(2)正确理解和把握上层
48、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nA、在两者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性的。nB、这个规律是客观的。四、四、阶阶级级斗斗争争的的规规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它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阶级斗争是消灭阶级的必经途径,使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必经途径。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第第二二节节历历史史规规学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n(2)技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并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n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趋于一体化。n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双向运动。n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9、n(1)科技成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它要素。n(2)科技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n(3)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n5、科技革命的发生及其影响n(1)科技革命的发生n(2)科技革命的影响生产方式变化;生活方式变化;思维方式变化;“双刃剑”效应。二、二、社社会会革革命命和和改改革:革:解解决决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n2、社会革命的基本标志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先进阶级手里。n3、社会革命的作用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n4、改革的含义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
50、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新举措。n5、革命和改革的不同革命是根本性的变化,是质变;改革是局部性变化,是量变。三、三、伟伟大大人人物:物:历历史史规规律律的的发发物的类型杰出的历史人物、反动的历史人物n3、伟大人物的含义即杰出的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反映历史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著名人物。n4、伟大人物的作用n(1)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策划者。n(2)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组织者。n5、时势造英雄,科学对待伟大人物四、四、人人民民群群众:众:的原则n(1)从整体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n(2)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
51、动。n(3)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来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2、人人民民群群创造者。n(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n(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制制约约人人民民群群众众创创文化条件4、无无产产阶阶级级政政党党的的第第三三节节社社会会形形态态特的联系和关系及其与自然界的区别。n2、社会形态的含义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n3、社会经济形态的含义特指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n4、社会和社会形态的关系n(1)社会相对抽象;社会形态相对具体。n(2)社会形态是社会的具体形式。n5、社会形态和社
52、会经济形态的关系n(1)经常被在同一意义上使用。n(2)社会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一部分。二、二、社社会会形形态态更更替替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含义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n(2)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内容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人们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内在的原因;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对人类行程的根本制约性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2、社社会会形形态态更更活动具有选择性,即具体的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n(2)一个民族做出选择的原因nA、取决于民族利益n
53、B、取决于交往nC、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把握的程度。3、社社会会形形态态更更替替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依次更替。n(2)多样性的表现不同的民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第第八八章章认认基础n1、实践提出了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客观要求即提出了人认识世界的必要性。n2、实践以工具性活动作为条件保证,使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即形成人的认识成为现实的可能。n3、实践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了社会性和公共性,其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智能活动。二、二、认认识识的的称
54、认识的系统发生,是指人类主体的认识发生过程。也称认识的原始发生。n2、认识的种系发生过程与原始人的身体结构变化、大脑的发展、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语言的生成密切相关。三、三、认认识识的的从无认识能力向有认识能力的发生和转变的过程。n2、儿童认识能力发生的基本阶段n(1)动作感知思维阶段n(2)形象具体思维阶段n(3)符号运算思维阶段n3、认识的个体发生和认识的种系发生的关系n(1)相互区别n(2)相互联系重演或缩影第第二二节节认认反映n1、认识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n(1)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东西。n(2)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观点认为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是无法证明的。n(3)
55、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观点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2、马马克克思思主主义义哲哲学学的的认认识识本本质质观观点点点n(1)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n(2)认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n(3)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二、二、认认识识的的本本质质能看到认识对象与改变对象的一致。n(2)未能看到认识的社会性。n2、认识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本质的关系n(1)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是社会需要推动其进行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n(2)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是社会所提供的认识工具提高着他的认识能力,使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n(3)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是社会所提供的前人和他人的经验、知识,使能
56、动地反映世界的活动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下去。三、三、反反映映客客观观世世界界n(1)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反映不是消极坐等得来的,它必须经过人的积极主动地活动。n(2)人的认识或反映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临摹或摹写,更重要的是一种创造。n2、反映与创造客观世界的关系n(1)相互区别n(2)相互联系构性的表现要素和运行方式上的相似性、一致性。n(1)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要素主体、客体、中介n(2)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运行方式主体运用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n2、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同构性产生的基础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内在的同源性和统一性二、二、认认识识主主体体和和客客体体互作用以信息相互作用为其
57、本质特征。n2、在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既具有能动性,又具有受动性,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n3、在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除了二者之间的认识关系以外,还包含、渗透着其他多种关系。三、三、认认识识结结构构演演新n2、认识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n3、认识结构相对独立性的不断增强第第九九章章认认识识形形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统一n1、人的认识的两种形式感性直观和理性思维n2、两种认识形式的关系n(1)区别感性直观认识客体的外部形态,理性思维认识客体的内部本质;感性直观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特点,理性思维具有抽象性特点;感性直观是低级的认识形式,理性思维是高级的认识形式。n(2)联系感性中有理性思维的
58、参与;理性思维以感性直观为基础并有感性直观的渗透和参与。二、二、认认识识的的感感性性形形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n(2)知觉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由多种感觉组合而成的整体。n(3)表象是人的大脑对过去感觉与知觉的回忆和再现即当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对象离开后,人的大脑对感觉和知觉到的事物所留下的印象。2、认认识识的的感感性性形形式式依次发展n3、认识的感性形式的社会历史性n(1)感觉的社会历史性n(2)知觉的社会历史性n(3)表象的社会历史性三、三、认认识识的的理理性性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
59、反映,是思维的细胞。n(2)判断是对事物之间联系式关系的逻辑反映。n(3)推理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逻辑形式。2、认认识识的的理理性性形形式式n3、理性思维的基本特征n(1)抽象化n(2)间接性n(3)理解性第第二二节节认认识识的的过过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n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刻根源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决定。n(1)现象的含义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n(2)本质的含义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n(3)现象和本质的关系3、怎怎样样实实现现从从感感性性认认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认识的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n4、感性认识和理
60、性认识的关系n(1)相互区别两个不同的阶段(反映的对象不同、形式不同、特点不同)n(2)相互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n5、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错误犯唯理论和经验论。二、二、反反思、思、建建意义,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n2、反思与一般思维的区别n(1)反思是从事情的结果反过来思考事情的发生、发展,由结果追溯原因,分析事物何以产生,何以如此等,也称后思或“从后思索”。n(2)一般思维是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反思则是对理性思维的结果进行再思维,是对思维的思维,抽象化程度更高。n(3)反思可以发现思维的偏差并予以校正。3、建建构构人的认识结构的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53-202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空制动系统
- GB/T 43133.2-2024运输包装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周转箱第2部分:试验通用规范
- 2024年度文化传播公司活动策划合同
- 2024年度楼梯建筑项目施工合同
- 2024年度安置房买卖与旧区改造合同
- 《黄金矿产投资报告》课件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
- 2024年度船舶玻璃钢防腐工程合同
- 2024年度电线电缆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港口建设中破桩头劳务合同
- 2024考研英语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 集团企业运行与国资监管数据平台解决方案
- Unit 4 Section B(2a-2b)课件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
- 2024年德州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老版入团志愿书表格完整
- 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 个人分红投资协议书
- 中考字音字形练习题(含答案)-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 安全文明施工奖罚明细表
- 全球及中国个人防护装备(PPE)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企业战略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