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陶瓷工艺_第1页
宋代陶瓷工艺_第2页
宋代陶瓷工艺_第3页
宋代陶瓷工艺_第4页
宋代陶瓷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宋代的陶瓷,是工艺美术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品种,是我宋代的陶瓷,是工艺美术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品种,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可以说,宋代是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可以说,宋代是“瓷的时瓷的时代代”,人们简称它为宋瓷。,人们简称它为宋瓷。 宋代的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创造了各种独具特色的陶瓷宋代的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创造了各种独具特色的陶瓷品种。不论在陶瓷产量或艺术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品种。不论在陶瓷产量或艺术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釉色增多,除了传统的青瓷、白瓷和黑瓷外,还创造了就。釉色增多,除了传统的青瓷、白瓷和黑瓷外,还创造了彩瓷、花釉瓷。装饰方法也是丰富多彩,有刻花、印花、堆

2、彩瓷、花釉瓷。装饰方法也是丰富多彩,有刻花、印花、堆贴、绘花,以及运用树叶、剪纸贴饰等。贴、绘花,以及运用树叶、剪纸贴饰等。 宋朝瓷器,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同时又千姿百态、宋朝瓷器,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同时又千姿百态、各竞风流的气象为汉族劳动人民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矗立各竞风流的气象为汉族劳动人民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让世人景仰的丰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起一座让世人景仰的丰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p1 1、突破、突破“南青北白南青北白”的局面的局面;p2 2、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欢迎的有、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欢迎的有“梅瓶梅瓶”、“玉玉壶春壶春”等等;p3 3、釉色优美,

3、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p4 4、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境、气韵。 著名的宋代十大名窑分别是北方的定著名的宋代十大名窑分别是北方的定窑、汝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官窑,窑、汝窑、耀州窑、钧窑、磁

4、州窑、官窑,以及南方的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吉以及南方的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州窑。 从陶瓷的釉色来看,也是丰富多彩。从陶瓷的釉色来看,也是丰富多彩。有定窑、景德镇的白瓷;有汝窑、耀州窑、有定窑、景德镇的白瓷;有汝窑、耀州窑、龙泉窑的青瓷;有建窑、吉州窑的黑瓷;龙泉窑的青瓷;有建窑、吉州窑的黑瓷;有钧窑的彩瓷等。有钧窑的彩瓷等。 p1、定窑、定窑p在今河北曲阳,古属定州。在今河北曲阳,古属定州。p定瓷胎质坚细,釉呈定瓷胎质坚细,釉呈乳白色乳白色。p采取采取覆烧覆烧的方法,因此器口无釉而涩边,常用金银或铜镶口,的方法,因此器口无釉而涩边,常用金银或铜镶口,称为称为金银铜扣金银铜扣 。

5、p早期多为素地,后用早期多为素地,后用刻划花刻划花或或印花印花的方法装饰。的方法装饰。身穿印花长袍,外罩坎肩,下穿长裤,孩子右手拿一个绣球。身穿印花长袍,外罩坎肩,下穿长裤,孩子右手拿一个绣球。枕的底座是一个长圆形榻。底部有两个通气孔,为的是防止烧枕的底座是一个长圆形榻。底部有两个通气孔,为的是防止烧造时变形。此枕整体造型大气而不失精美,线条细腻柔和,既造时变形。此枕整体造型大气而不失精美,线条细腻柔和,既实用,又有较强的艺术欣赏价值。在传世的定窑白瓷中是不多实用,又有较强的艺术欣赏价值。在传世的定窑白瓷中是不多见的珍品。见的珍品。定窑定窑孩儿枕孩儿枕 现藏于故宫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枕被塑博物院

6、。枕被塑造为一个天真、造为一个天真、活泼的伏卧童子活泼的伏卧童子形象,孩儿两臂形象,孩儿两臂交叉环抱,头枕交叉环抱,头枕于其上,孩儿背于其上,孩儿背部略凹,臀部微部略凹,臀部微鼓,两只小脚俏鼓,两只小脚俏皮的上翘。童子皮的上翘。童子 白釉刻花折腰碗白釉刻花折腰碗 (定窑定窑)白釉刻花折腰碗,白釉刻花折腰碗, 高高5.5cm5.5cm,口径,口径16.8cm16.8cm,足径,足径9.4cm9.4cm。碗敞口,碗敞口,浅式,斜腹,近底处内折。通体白釉,口部镶铜。碗内、外壁浅式,斜腹,近底处内折。通体白釉,口部镶铜。碗内、外壁及里心划刻莲花、莲叶纹。此碗白釉纯净,所饰莲花线条自然及里心划刻莲花、莲

7、叶纹。此碗白釉纯净,所饰莲花线条自然流畅。碗之内、外壁均有刻划纹者较为罕见,此碗是定窑瓷器流畅。碗之内、外壁均有刻划纹者较为罕见,此碗是定窑瓷器的精美之作。的精美之作。 p2、汝窑汝窑p在河南临汝县。在河南临汝县。p烧制青瓷,釉呈葱绿色或烧制青瓷,釉呈葱绿色或天青色天青色。p汝窑瓷器存世量极少,极其珍贵。汝窑瓷器存世量极少,极其珍贵。葱绿釉酒壶葱绿釉酒壶 (汝汝窑窑) 壶高壶高7.5公分,底径公分,底径10公分,上下花瓣状,壶公分,上下花瓣状,壶盖小而精巧,通体施盖小而精巧,通体施葱绿釉葱绿釉,没有丝毫开片痕迹,没有丝毫开片痕迹,其釉色莹润,在汝瓷中独树一帜,乃稀世之珍品。其釉色莹润,在汝瓷中

8、独树一帜,乃稀世之珍品。 汝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此盆高汝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此盆高6.7厘米,深厘米,深3.5厘米,长厘米,长23厘米,宽厘米,宽16.4厘米,是精品中的精品。汝窑传世作品不多,厘米,是精品中的精品。汝窑传世作品不多,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藏有约藏有约20件,水仙盆盆体简雅大方,由於件,水仙盆盆体简雅大方,由於重复施釉的关系,釉层略具厚度,并带有流动性。口沿处釉层重复施釉的关系,釉层略具厚度,并带有流动性。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约透出胎土色泽;而四个云头足的转折部分,又有釉较薄,隐约透出胎土色泽;而四个云头足的转折部分,又有釉层堆积,柔腻如脂。釉层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

9、与质感的细腻层堆积,柔腻如脂。釉层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与质感的细腻变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窑器多有开片,独此件光洁无纹,益变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窑器多有开片,独此件光洁无纹,益发显得匀净端庄,充分展现北宋制瓷工艺对于如玉釉质的无上发显得匀净端庄,充分展现北宋制瓷工艺对于如玉釉质的无上追求。追求。 汝窑汝窑天青无纹椭圆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水仙盆 p3、耀州窑耀州窑p在陕西同官黄堡镇,因同官属耀州,故名。有在陕西同官黄堡镇,因同官属耀州,故名。有“十里窑场十里窑场”之称。之称。p瓷色青中闪黄称为姜黄色,或瓷色青中闪黄称为姜黄色,或橄榄绿橄榄绿。p多用刻划花和印花,装饰纹样以多用刻划花和印花,装饰纹样以

10、“把莲把莲”和和“婴戏婴戏”图案最图案最有特色。有特色。 这个青釉倒装壶集捏塑、这个青釉倒装壶集捏塑、剔刻,模印装饰于一体,是剔刻,模印装饰于一体,是宋代瓷器宋代瓷器精品精品的一个代表作的一个代表作。壶形如鸭梨,上面是双蒂。壶形如鸭梨,上面是双蒂式假壶盖,顶端与一侧腹间式假壶盖,顶端与一侧腹间是飞凤形的提梁,另一侧是是飞凤形的提梁,另一侧是贴塑的一对母子狮。母狮张贴塑的一对母子狮。母狮张口作为流口,小狮子在母狮口作为流口,小狮子在母狮腹下吸吮,形态生动。壶腹腹下吸吮,形态生动。壶腹部是剔刻的缠枝宝相花纹,部是剔刻的缠枝宝相花纹,下面是一仰莲纹,装饰饱满下面是一仰莲纹,装饰饱满,布局很多。底心有

11、一大孔,布局很多。底心有一大孔通腹,倒置可灌水,正置滴通腹,倒置可灌水,正置滴水不漏,奇巧无比。水不漏,奇巧无比。 青釉刻花倒装壶(青釉刻花倒装壶(耀州耀州窑)窑) 把莲纹把莲纹:莲花纹的莲花纹的一种。一种。“把莲把莲”即一把即一把或一束莲花的意思,通或一束莲花的意思,通常以莲花、荷叶、慈姑常以莲花、荷叶、慈姑叶四、五枝系为一束。叶四、五枝系为一束。宋代的耀州窑、磁州窑宋代的耀州窑、磁州窑瓷器上见有这种纹饰。瓷器上见有这种纹饰。耀州窑瓷器上的把莲纹,耀州窑瓷器上的把莲纹,有一把莲置于水波之中,有一把莲置于水波之中,二把莲交错对称布局,二把莲交错对称布局,三把莲成鼎立之状并印三把莲成鼎立之状并印

12、有有“三把莲三把莲”字样的,字样的,明代景德镇窑青花瓷器明代景德镇窑青花瓷器上亦常饰此纹上亦常饰此纹。青花把莲纹盘青花把莲纹盘(明(明 ) 高高8.5cm,口径,口径20.8cm,足径足径4.8cm。 碗敞口,宽唇,圈足。碗敞口,宽唇,圈足。里外施青釉。碗内刻婴戏莲里外施青釉。碗内刻婴戏莲花纹饰,一肥胖的婴儿戏于花纹饰,一肥胖的婴儿戏于三朵莲花之间,两手腕各戴三朵莲花之间,两手腕各戴一手镯,憨态可掬。一手镯,憨态可掬。 此碗刻花精细,画面生此碗刻花精细,画面生动活泼。北宋晚期,耀州窑动活泼。北宋晚期,耀州窑装饰多取婴戏纹题材,此类装饰多取婴戏纹题材,此类构图还有两婴荡秋千、四婴构图还有两婴荡秋

13、千、四婴戏把莲等。戏把莲等。 青釉刻花青釉刻花婴戏纹婴戏纹碗(碗(耀州耀州窑)窑) p4、钧窑钧窑p在河南禹县神后镇,此地金代称钧州,因此为名。在河南禹县神后镇,此地金代称钧州,因此为名。p钧窑创造了用钧窑创造了用铜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产生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产生红釉红釉色彩。釉中色彩。釉中还含有还含有磷磷的成分,而使釉呈的成分,而使釉呈浑浊的乳光浑浊的乳光。玫瑰紫釉尊(玫瑰紫釉尊(钧钧窑)窑) 高高18.4cm18.4cm,口径,口径20.1cm20.1cm,足径足径12cm12cm。 尊仿青铜器式样,口沿外尊仿青铜器式样,口沿外撇,直颈,鼓腹,圈足。器内撇,直颈,鼓腹,圈足。器内外通体施

14、外通体施铜铜红窑变釉。口沿下红窑变釉。口沿下至颈部以天蓝釉为主,晕散数至颈部以天蓝釉为主,晕散数道玫瑰紫红釉。腹部则主要施道玫瑰紫红釉。腹部则主要施玫瑰紫红釉。器内兼施玫瑰紫玫瑰紫红釉。器内兼施玫瑰紫与天蓝色釉。底刻与天蓝色釉。底刻“六六”字款字款并有五孔。并有五孔。 此尊造型端庄规整,釉色此尊造型端庄规整,釉色如晚霞般柔和典雅。此尊应为如晚霞般柔和典雅。此尊应为宫中植花用的花盆,是宋代传宫中植花用的花盆,是宋代传世钧窑瓷器中的精品。世钧窑瓷器中的精品。p5、磁州窑磁州窑p窑址主要在晋冀鲁豫辖区内,就是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窑址主要在晋冀鲁豫辖区内,就是山西、河北、山东、河南这四省之间。这四省

15、之间。p装饰方法:装饰方法:白釉画黑花、黑釉剔白花白釉画黑花、黑釉剔白花、珍珠地、绿釉等。、珍珠地、绿釉等。p属属北方民窑北方民窑。 高高46.8cm,口径,口径4cm,足径,足径10.3cm。 瓶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肩瓶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俗称下渐收敛,圈足,俗称“梅瓶梅瓶”。瓶身以瓶身以白地黑花白地黑花为饰。肩上绘图案为饰。肩上绘图案形莲瓣纹一周,腹部绘缠枝花卉纹,形莲瓣纹一周,腹部绘缠枝花卉纹,腹下饰卷枝纹一周,每组纹饰间及腹下饰卷枝纹一周,每组纹饰间及瓶身下部均隔以粗细线纹数道。素瓶身下部均隔以粗细线纹数道。素底无釉。底无釉。 此瓶纹饰构图简练,寥寥数笔,此瓶纹饰

16、构图简练,寥寥数笔,神采飞扬,体现了磁州窑简练而生神采飞扬,体现了磁州窑简练而生动的装饰风格。动的装饰风格。 白地黑花梅瓶(白地黑花梅瓶(磁州磁州窑)窑)p6、官窑官窑 官窑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官窑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 宋代的官窑瓷器具有碎裂纹宋代的官窑瓷器具有碎裂纹开片开片的特色。的特色。 官窑器物的釉色以官窑器物的釉色以粉青粉青为上,色调淡雅含蓄,为上,色调淡雅含蓄,颇有玉的效果。颇有玉的效果。 官窑青瓷和哥窑器物除了获得开片这种特殊趣官窑青瓷和哥窑器物除了获得开片这种特殊趣味外,两者还都具有味外,两者还都具有

17、“紫口铁足紫口铁足”的特点。官窑和的特点。官窑和哥窑瓷器由于胎腹中铁分的含量过多,故瓷胎大都哥窑瓷器由于胎腹中铁分的含量过多,故瓷胎大都是稍带褐色或紫色。紫口铁足就是利用釉的流动,是稍带褐色或紫色。紫口铁足就是利用釉的流动,口边只挂有极稀薄的一层釉,薄釉在口部透出略带口边只挂有极稀薄的一层釉,薄釉在口部透出略带紫色的胎骨,足部也因无釉而呈现铁色,这就是通紫色的胎骨,足部也因无釉而呈现铁色,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官窑和哥窑瓷器的常所称的官窑和哥窑瓷器的“紫口铁足紫口铁足”,并成为,并成为历来鉴定官窑和哥窑器物的重要依据。历来鉴定官窑和哥窑器物的重要依据。 高高6.5cm,口径,口径22.6cm,足径,

18、足径19cm。洗直口,微敞,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沿洗直口,微敞,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沿露胎无釉。此洗造型端庄典雅,通体施青釉,釉呈露胎无釉。此洗造型端庄典雅,通体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粉青色,纯净莹澈。釉面上,金丝般的片纹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纯净莹澈。釉面上,金丝般的片纹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出条条冰裂纹冰裂纹,优美和谐。,优美和谐。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上纹片粼粼,愈显高洁古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上纹片粼粼,愈显高洁古雅。雅。洗洗(官

19、官窑窑)p7、景德镇窑(饶州窑)、景德镇窑(饶州窑) 古属饶州,宋真宗景德年间建镇,称景德镇。古属饶州,宋真宗景德年间建镇,称景德镇。 宋代景德镇创新的瓷器叫青白瓷,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宋代景德镇创新的瓷器叫青白瓷,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颜色偏蓝。俗称颜色偏蓝。俗称“影青影青” 。 影青中有大量粉盒,此外还有碗、盘、注子、瓶等。影青中有大量粉盒,此外还有碗、盘、注子、瓶等。 “ “影青瓷影青瓷”,又称,又称青白瓷青白瓷。是。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景德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景德镇的窑烧造历史始于唐代,是我镇的窑烧造历史始于唐代,是我国的

20、国的“瓷都瓷都”。宋代的景德镇窑。宋代的景德镇窑在前代青瓷和白瓷生产的基础上,在前代青瓷和白瓷生产的基础上,创烧出独具风格的创烧出独具风格的青白瓷青白瓷,它的,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或白中泛青,少数釉色偏米有白或白中泛青,少数釉色偏米黄色。黄色。影青执壶(影青执壶(景德镇景德镇窑)窑)p8、龙泉窑、龙泉窑 在今浙江龙泉,是继越窑衰落之后,南移以龙泉为中心的在今浙江龙泉,是继越窑衰落之后,南移以龙泉为中心的青瓷产地。青瓷产地。 饮流斋说瓷饮流斋说瓷有关于龙泉窑的记载,是说宋代有章氏兄有关于龙泉窑的记载,是说宋代有章氏兄弟二人烧窑,章生一所烧造的有开片,称

21、为哥窑。章生二烧弟二人烧窑,章生一所烧造的有开片,称为哥窑。章生二烧制的没有开片,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制的没有开片,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 高高3.5cm,口径,口径12cm,足径,足径8.8cm。 洗呈葵花瓣式,洗心微向内凸起,底有洗呈葵花瓣式,洗心微向内凸起,底有6个支钉烧痕。通体个支钉烧痕。通体施灰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施灰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故有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故有“金丝铁线金丝铁线”之称。之称。 此洗造型玲珑小巧,典雅可爱,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精细之此洗造型玲珑小

22、巧,典雅可爱,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精细之作。作。 葵花洗葵花洗(哥窑哥窑)哥窑八方贯耳扁瓶哥窑八方贯耳扁瓶 (鱼子纹鱼子纹)哥窑八方碗哥窑八方碗 (百圾碎百圾碎)金丝铁线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紫口铁足 高高12.4cm,口径,口径14.5cm,足距,足距9.2cm。 此炉造型仿青铜鬲,此炉造型仿青铜鬲,因此又称鬲式炉,是龙泉因此又称鬲式炉,是龙泉窑的上乘佳作。窑的上乘佳作。 炉釉色为炉釉色为典型的梅子青色,典型的梅子青色,青翠青翠幽幽雅。炉腹至足部凸起的三雅。炉腹至足部凸起的三条棱线原系仿青铜器的装条棱线原系仿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因凸起处釉层较饰纹样,因凸起处釉层较薄,呈浅白色,形成了薄,呈浅白色,形成

23、了出出筋筋的装饰效果,翠玉般的的装饰效果,翠玉般的釉色中显露出数道规整的釉色中显露出数道规整的白线,分外醒目。白线,分外醒目。三足炉(三足炉(龙泉龙泉窑)窑) 高高6cm,口径,口径23.5cm,足径足径13cm。 此洗敞口,折沿,圈足。此洗敞口,折沿,圈足。洗心内塑贴两条游鱼,外壁洗心内塑贴两条游鱼,外壁刻凸菊瓣纹一周。口沿两侧刻凸菊瓣纹一周。口沿两侧各有两个穿孔,相互对应,各有两个穿孔,相互对应,可用于穿饰金属提环,以便可用于穿饰金属提环,以便于提携。此器釉色于提携。此器釉色青翠青翠,塑塑贴鱼纹贴鱼纹清晰,是南宋龙泉窑清晰,是南宋龙泉窑的典型作品。的典型作品。青釉塑贴双鱼纹洗(龙泉窑)青釉

24、塑贴双鱼纹洗(龙泉窑)p9、建窑(建阳窑)、建窑(建阳窑) 南方重要的黑瓷瓷窑,在福建建阳水吉镇。主要生产黑南方重要的黑瓷瓷窑,在福建建阳水吉镇。主要生产黑色茶盏。这与宋代盛行色茶盏。这与宋代盛行“斗茶斗茶”有关。有关。 建盏的釉中所含铁的成分因烧制火度不同,而在黑色中形建盏的釉中所含铁的成分因烧制火度不同,而在黑色中形成各种美丽的褐色斑纹。有的细丝如毛,称为成各种美丽的褐色斑纹。有的细丝如毛,称为“兔毫兔毫”;有;有的成羽状斑点,称为的成羽状斑点,称为“鹧鸪斑鹧鸪斑”;有的如银星密布,称为;有的如银星密布,称为“油滴油滴”。兔毫兔毫盏盏(建建窑)窑) 现藏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胎体灰黑,侈口,口沿微束,斜壁,现藏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胎体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