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状态导向以及在损耗后的自我控制表现_第1页
行为状态导向以及在损耗后的自我控制表现_第2页
行为状态导向以及在损耗后的自我控制表现_第3页
行为状态导向以及在损耗后的自我控制表现_第4页
行为状态导向以及在损耗后的自我控制表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为行为/ /状态导向状态导向以及以及在损耗后的自我控制表现在损耗后的自我控制表现Action Versus State Orientation and Self-Control Performance After Depletion人格差异引起自我控制的差异【自我控制】(self-control )指的是个体调控自己行为的能力,包括控制欲望、情绪以及会阻碍目标实现的行为。【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 )就好比在持续的跑步之 后,全身会感到疲惫一样。自我控制能量模型提出,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在付出一番的努力之后会损耗,产生“自我耗竭”状态。 到底人的自控力为什么会变差? 【自我耗

2、竭【自我耗竭 VS VS 资源分配的改变】资源分配的改变】20122012年年Beedie and LaneBeedie and Lane提出,自我耗竭效应该理解成提出,自我耗竭效应该理解成资源分配的资源分配的 改变改变而不单纯只是而不单纯只是有限资源的耗竭有限资源的耗竭。如如MuravenMuraven等人在早期就设计了一个很巧妙的实验,该实验表面上等人在早期就设计了一个很巧妙的实验,该实验表面上 要求所有被试进行两项不同的自我控制任务,但是在进行第二项要求所有被试进行两项不同的自我控制任务,但是在进行第二项 任务之前,实验组被试被告知马上还将有第三项更重要的自我控任务之前,实验组被试被告知

3、马上还将有第三项更重要的自我控 制任务等着他们,结果发现,实验组被试在进行第二项自我控制制任务等着他们,结果发现,实验组被试在进行第二项自我控制 任务时比控制组被试更快地放弃了,这意味着个体可能在为后面任务时比控制组被试更快地放弃了,这意味着个体可能在为后面 更重要的任务保存一定的自我控制资源。更重要的任务保存一定的自我控制资源。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猜想,研究者在另一项实验中提出假设,按照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猜想,研究者在另一项实验中提出假设,按照 能量耗竭观,由于自我控制资源已经被最初的自控任务完全地损能量耗竭观,由于自我控制资源已经被最初的自控任务完全地损 耗,那么个体动机水平的不同(如奖金的高或

4、低)将不会导致他耗,那么个体动机水平的不同(如奖金的高或低)将不会导致他 们随后的自我控制表现有差异,但在实验中却发现,尽管被试完们随后的自我控制表现有差异,但在实验中却发现,尽管被试完 成了先前的自控任务,但若告知这些被试有效完成随后的自控任成了先前的自控任务,但若告知这些被试有效完成随后的自控任 务能够得到更高的报酬或奖励,这些被试仍然能够做出良好的表务能够得到更高的报酬或奖励,这些被试仍然能够做出良好的表 现。现。 如果自我耗竭后的后续行为表现差真的完全是 因为资源损耗了,那么导入动机性的诱因就不会给后 续行为带来影响,然而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资源分 配受到了主导动机以及情境需要的影响。

5、当人们感觉 到耗竭后,决定是否继续分配和使用资源深深影响着 之后的行为。一方面,有人会倾向于保留精力,减少 努力的付出,这是一个正常的自动反应,以备在关键 或突发时刻仍有资源可以使用;另一方面,有人一旦 受到动机的驱使,即使前期损耗了资源,他们也会继 续使用资源。 本文想要了解不同人格是否会造成自我耗竭后不 同的使用资源倾向。是否有某些特质能够使人们在 消耗了资源之后继续表现得很好,而其他人则为了 保留精力而放弃导致失败? 影响资源分配的一个因素可能是行为/状态导向 的人格特征。根据行为控制理论,导向的人格特征 反映着人们对于内外环境要求提高的反应性和适应 性。【行为导向】(Action Or

6、ientation)在设有要求的情境下,会予以果断和决心,激活促进改变【状态导向】(State Orientation)倾向于维持和保存现有的身心状态,激活阻止改变 研究表明,行为导向的人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 也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灵活地进行认知资源的分配。 相反,状态导向的人以犹豫不决为主要特征,造成了 行为上的消极被动。在日常生活中,状态导向的人有 着更高的饮酒几率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可 能表明了状态导向的人自我控制的不足与失败。在有 任务要求的情况下,行为导向的人表现得更好。但在 低要求的情境下,二者没有区别。【研究假设】 许多研究表明增加内/外动机可能可以弥补自我耗竭 的资

7、源亏损,促进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从而在一定 程度上使个体能够较好地完成后续的任务。而前面 提到,行为导向的人更擅长自我激励,因此提出假设, 在自我耗竭后,行为导向和状态导向的人在随后的高 要求情境下会出现行为上的显著差异,并且行为导向 的人会表现得更好。动机增强 弥补自我耗竭亏损 后续表现好1.高要求情境下 动机增强 弥补自我耗竭亏损 后续表现好2.行为导向的人善于自我激励 【自控任务的经典实验范式】双任务范式。任务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对自我控制资源进行耗竭。第二步使用另一种不同的自我控制任务来测量耗竭效应。也就是说,两个任务都必须能够消耗自我控制资源。耗竭资源的任务测量耗竭效应的任务【本实验范式

8、】经典范式的变式。 基线水平耗竭任务后测(测量耗竭效应)注意:耗竭任务是否消耗了每个人同样的控制资源十分关键 研究一:预实验 实验 研究二:对研究一实验的信度验证 研究三:对前面两者的完善以及再次的信度验证 【区分行为导向和状态导向的工具】the Demand-Related Action Orientation subscale of the Action Control Scale 由12道题目组成,如“当我不得不做一些重要的但不喜欢做的事时:A.投入进去需要一定的时间(状态导向) B.我会马上努力去做(行为导向)”。行为导向的选项记 为1分,状态导向选项记为0分,由此累加,分数越高越 偏

9、向于行为导向的人格特点。本实验以中数为上的人为 行为导向,以下的为状态导向。研究一(预实验) 【被试】20名男性准专业运动员 【程序】 d2注意的初测15分钟的费力体能训练d2注意的再测【d2注意测试】(d2 test of attention )在字母排列中找出 d 、| d |并且把它们划掉; 同时还要抑制相似的刺激,如 | d p |d | p |【体能训练】单脚蹲、仰卧起坐、俯卧撑、跳绳、单脚跳等15分钟,外加5分钟的热身运动。本任务需要自我控制资源是因为它涉及到克服身体的不适、忍耐疲劳、压制想要放弃的想法。体能训练之后,要求被试: 1.对自己付出的训练的努力进行评价(0没付出努力,

10、10极度付出努力); 2.评价对于后续任务还可以付出多大的努力(110)【自变量】2(人格:行为导向、状态导向)被试间因素【因变量】由于注意测试任务对被试要求高,所以行为表现倾向于越 来越差。记录注意测验遗漏和犯错的总次数,并用后半段的测试错误 次数减去前半段错误次数得出差值。差值越大,说明消耗的自我控制 资源越多。两次注意测验分别得到两个差值,用后测的差值减去基线 水平时的差值。若差值倾向于0,则表明两次的注意测验表现消耗等量 的自我控制资源,也就是体能训练并没有对后续行为表现产生影响; 若差值很大,则表明体能训练对后续行为表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1.体能训练前(基线水平): a=后半段错误

11、次数前半段错误次数注意测验 2.体能训练后:A=后半段错误次数前半段错误次数 最后,D=Aa 【结果】 操作检验:1.被试对耗竭任务(体能训练)的评价平均分数为8.75,但是行为导向与主观努力评价不相关,r(19) =.07, p = .77,所以很明显,人格并不影响个体对耗竭任务的努力付出程度。2.并且,行为导向的人报告将会有更多的能量应对后续任务(110:行为导向4.6;状态导向3.2),r(19) =.44, p = .05,这符合了行为导向的人更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的观点 结果分析: 1.初始的注意测试和后续的注意测试,两组被试的表现水平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下降。但是, 行

12、为导向被试的下降不显著,错误增长a= 1.9 A=1.5; 而状态导向被试的下降显著,错误增长a=2.7 A=5.5 人格(导向特征)的不同在前期并没有对自我控制任务 产生影响,而是在消耗了一定的自控资源之后,人格 (导向特征)对后续的自我控制有影响。并且,行为 导向和后续行为的下降成显著负相关 r(19) = .48, p = .03 2.多元回归分析 (1)初始任务的耗竭分数a作为第一个自变量, 行为导向作为第二个自变量,这两个变量都 有显著效应 (分别为 =.53, p = .02 ; = .49, p = .01) (2)行为导向的人贡献更显著( = .43, p = .03), 表明

13、行为导向的人比状态导向的人表现得更好。研究二:是研究一的概念型验证 【被试】47名运动员(23名女性),平均年龄27.8岁 【程序】 闪光融合频率测验警戒任务闪光融合频率测验 【闪光融合频率测验】(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 test )有效测量中枢神经系统激活程度。为了减小个体差异 所造成的误差,对基线表现进行了控制处理。 【警戒任务】(vigilance task)来自维也纳心理测试 系统(Vienna Test System)的标准警戒测验。 本任务需要自我控制资源是因为它要求忽视情境中 的无关分心物,抑制与任务无关的想法,管理诸如 兴奋或厌倦的情绪等。 警戒任务

14、持续25分钟。屏幕中出现五个三角形,三角 形可能是正摆的也可能倒摆的。要求被试当三个三角 形倒摆时就按键反应。软件会分别计算正确反应和错 误反应的时间总和与平均数。 【自变量】2(人格:行为导向、状态导向)被试间因素 【因变量】闪光融合频率在基线水平和耗竭任务后的差值【结果】 初始测量:没有性别差异,所以不进一步讨论性别 效应。 操作检验: 两组被试无论是在正确反应时间的总和还是总的 平均反应时间,都没有显著差异,表明付出了等 量的自我控制的努力。 结果分析: 1.行为导向的被试前后两次的闪光融合频率并没有显著差异。 2.行为导向的被试闪光融合频率不仅没有随自我耗竭的任务而降低,反而有了些许升

15、高;相反,状态导向的被试闪光融合频率升高了。 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三 改进: 1.前两个研究无法保证状态导向的人表现变差真的是由于自我耗竭所造成的。所以加入了不损耗自我控制资源的控制组条件。如果在不损耗自我控制资源的条件下,状态导向的被试表现没有明显变差,即和行为导向的被试在表现上没有显著差异,则能够证明之前的表现变差确实是由自我耗竭所引起的。 2.考虑到以上两个研究的结果可能是由于特定的任务和方法造成的,所以为了扩其普遍性,又采用了另一套任务组合(再一次的信度检验)。 【被试】72名大学生(49名女性),平均年龄23.5岁 【程序】stroop任务运动感觉任务stroop任务 【Stroop任务

16、】采用颜色词汇的stroop范式,它是经典的自我控制测验。任务持续8分钟,包括2分钟的指导与练习。 材料中有字和颜色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要求被试尽快地按压与所看到颜色一样的按钮。判断不一致的试次需要自我控制资源,因为需要个体压制自动反应(想起字的意义),以做出正确反应(命名字的颜色)。实验测量不一致试次与一致试次平均反应时的差异。若不一致试次中受到很大干扰,则说明自我衰竭导致自我控制差。 【运动感觉任务】(sensorimotor task)来自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Vienna Test System),根据对自我控制要求水平的高低分成两种类型:高难度任务、简单任务 高难度任务:感觉和运动的

17、协调(Sensorimotor Coordination Test),考察眼-手的协调能力。20分钟,包括5分钟的指导与练习 屏幕显示三维空间,空间中有一个目标位置(如,绿色棒所组成的颠倒的“T”)和可控物(如,黄色弧形段)。任务是用操纵杆操纵弧形段移动到一个特定的预设目标。黄色弧形段在空间内不可预测地移动,被试需要能够对其在方向和大小上自动、不可预测的改变进行充分反应。 简单任务:运动表现系列(Motor Performance Series) 20分钟,包括5分钟的指导与练习 有一个特别的操作板,板上有不同形状的槽,槽中可以有光点移动。被试的任务是追踪光点的轨迹,将铁笔指向不同的槽中,然后

18、轻叩面板。左右手轮流操作。 运动感觉任务之后,要求被试: 1.对自己付出的训练的努力进行评价(0没付出努力,10极度付出努力); 2.对于后续任务还可以付出多大的努力(110) 3.进行挫败感的等级评价,10级(1无挫败到10特别有挫败感) 4.情绪形容词检查表(由4个积极情绪题目和4个消极情绪题目组成,情绪等级评价17,1根本不,7极其) 【自变量】 2(人格:行为导向、状态导向)被试间因素 *2(被试组:耗竭任务组,控制组)被试间因素 *2(任务难度:高、低) 被试内因素 【因变量】stroop任务测量字与颜色不一致试次、一致试次平均反应时的差异。若不一致试次中受到很大干扰,则说明自我衰竭

19、导致自我控制差。 初始测量: 没有性别差异,所以不进一步讨论性别效应。 操作检验: 1.挫败感的等级评定中,不同难度的运动感觉测试所带来的挫败感有显著性差异F(1, 70) =9.28, p .01, f = .36;2.高难度的任务也被认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F(1, 70) = 41.62, p .001, f = .72; 2.做了高难度任务的被试出现了显著的stroop任务干扰F(1, 70) = 5.56, p = .02, f = .28 。这符合自我控制力量模型的理论。因此,在运动感觉测试中,操作高难度的任务明显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资源。3.耗竭任务中:两组被试在两种不同难度水平的任

20、务中都表现得很努力,并且表现得一样好。具体表现在:(1)行为导向被试的表现与高难度任务无相关r(34) = .11,p = .52,与简单任务也无相关r(36) = .27, p = .11(2)两组被试在对任务的挫败感和需要付出努力程度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3)行为导向组被试的表现与自我报告的付出努力程度无关,这体现在无论是高难度任务上r(34) = .01,p = .98,还是简单任务上r(36) = .10, p = .58(4)两组被试的表现与挫败感的感知程度无关,这体现在无论是高难度任务上r(34) = .01, p = .99,还是简单任务上r(36) = .11, p = .52以

21、上所有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两种不同难度水平的任务中都表现得很努力,并且表现得一样好。因此,因变量(stroop任务)的差异就不会是因为两组付出的努力不同、挫败感不同、在耗竭任务表现不同所造成的了。 结果分析:1.分层回归对stroop任务的干扰量进行了分层回归分析。 (1)进行简单任务,两组被试的stroop干扰量没有显著差异; (2)进行高难度任务的状态导向的被试显示出更高的stroop干扰量,而行为导向的被试虽然stroop干扰量比基线水平时增高了,但是并不显著。2.简单斜率分析(1)简单斜率分析表明状态导向的被试在高难度任务后stroop干扰量明显比基线水平时的高t(68) = 3.64, p .001; (2)行为导向的被试在高难度任务后stroop干扰量并没有与基线水平时的有显著差异t(68) = .08, p = .94对于行为导向和stroop干扰量的相关,分别计算了在两种任务难度条件下的。 (1)正如所预期的那样,在高难度任务后,行为导向与stroop干扰量呈负相关r(34) = .41, p .02。也就是说,高难度任务导致了状态导向被试随后的任务表现变差,但并没有影响到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