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從新聞與閱讀談學生該學的事 二水國中專長教師 李佳真社會在改變,而且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僅僅是學生,即便是大人,在如此多元的世界裡,也常常容易迷失了方向。媒體的喧囂、科技的氾濫,延伸出功利型的社會,這在近幾年出版社一家家關門、轉型的變化中,即可看出端倪。除此之外,許許多多曾經被視為價值應當在金錢之上的事物,包含藝術、文學,在台灣社會裡,也能明顯感覺到走下坡的情況。精神世界在傾頹,取而代之的,或許是商人斤斤計較每一分毫的材料成本,物質的現實感躍然迸出。最近一次筆者的強烈感受,是兩年前在挑選教師節卡片時,發現書局進的貨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好幾年前的舊樣板,不然就是一種圖案放大縮小重複設計。筆者不
2、禁想問,如此的社會風氣,要如何給孩子一個正常的教育呢?如此一個連大人都可能迷失自我的環境,究竟應該要告訴學生,他們該學什麼、該會什麼,還有該做什麼呢?以下,茲列舉數點,做一討論及分享:一、 從一則新聞看品德教育不久前有一則新聞,內容大致是:一名女騎士騎車途中暈倒、倒在路邊,有路過的人發現並打電話叫救護車,誰知救護車到時,因周圍環境昏暗、視線不明且沒有標示,反而輾斃了女騎士。事後救護車駕駛相當悔恨、自責,精神到達了崩潰的地步;女騎士家屬亦痛失親人,心情自然跌入谷底。然後,在一片救護車駕駛是否該負法律責任,或者是該負多重的法律責任的聲浪中,我所看的,卻是不同的角度那個叫救護車的人呢?我不殺伯仁,伯
3、仁卻因我而死。這句話在武俠小說中被引用得很平常,通常一位世所公認的英雄間接害了人,作者都會將他做這一番詮釋。為什麼?因為他無私、見義勇為。但是,所謂的英雄,是否曾在自以為正義而被此種情緒淹沒理智的時候,停下來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經做到最周全了?就像那位叫救護車的人,如果他可以留在那裡,等救護車來時給予指示;或在那位女騎士的附近留下標示或記號,也許救護車的駕駛就不會過失殺人,也許女騎士就真的得救了。要做一件事,就要確確實實做完,這應該是最基本的觀念吧!然而,台灣的媒體卻完全沒有關注到這一點,為了製造新聞緊張張力,刻意凸顯兩造雙方的矛盾點,而居中更稱得上是罪魁禍首的人(即使他也是無心的),卻完全無事
4、。為什麼會如此呢?筆者以為,即便只是媒體的選擇性報導,也代表了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心理狀態。不復從前的純樸與厚道,現代人在道德層面上少了體貼。可能因為抱持著我盡力了、我有做就好、我不是見死不救等等想法,所以完全忘了去替別人設想周全(即使沒有完全的周全,也有相較之下最好的,只是現代人很少會想做到最好)。依照救護車到達的時間而言,幫忙叫救護車的人所處的時空環境,應當不會還是視線非常明亮的時候吧!那為什麼沒有想到,如果救護車來了不知道傷者在哪怎麼辦?如果救護車不小心壓到他怎麼辦?如果在救護車來的過程當中,有別的車輛經過不知情而使他再次受傷怎麼辦?這就是現代社會的人性,這就是現代人普遍澆薄的德。德雷莎修
5、女說,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也許那位熱心人覺得他關心了,但並不全面,他的關心停留在把需要幫助的人帶入更危險情況的階段。就像曾經有一位美國記者,在非洲拍了一張小孩子被禿鷹攻擊的照片,也許這張照片能幫非洲人向全世界發出求救,但就在眼前需要救援的人,那位記者卻反而沒有伸出援手。後來他自殺了,因為受不了輿論壓力。筆者當然不鼓勵口誅筆伐,因為在書寫、在思考的當口,也會自然而然地反省。自己既然不是做到最好、完全沒有瑕疵的人,有什麼權利去指責他人。然而那種可以很直白的用一句因為他們非親非故來概括整個社會的心態,卻有不得不重加檢討的必要,即使我不並想如此詮釋,也害怕只能如此詮釋。更可怕的,是筆者如
6、此說完後可能會有所謂正義之士出來很無賴地咆哮,那是不是以後不要救人,少惹麻煩?如果有這種人、這種想法出現,筆者只能為他的無賴與虛偽而悲哀。什麼是德?在今日教育部正大力推展品德教育的時候,正可藉由上述新聞事件,來重新省思何謂德(品德)。三品運動在某些層面上固然可以概括生活範疇,然而藉由老祖先的智慧,或許更能一語中的。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所謂恕、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就是將心比心的心理。人能將心比心,自然在做任何動作的時候,都會想到其他人。孔子所謂仁,就是愛人,欲愛人,即必須先能想到別人,這就是德了。所以,筆者認為,品德
7、教育的推展,並不需要唱高調地去宣揚熱血澎湃、不顧一切犧牲奉獻的英雄主義,不需要去教導學生做一個神話似的聖人,不需要用品德的口號與教條來堆砌自己的神聖,更不需要用後現代思潮去諷刺提倡品德的思想、文章來塑造自己的超然不群。只需要從生活中做起,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學習體會別人的感受,練習去了解他人,學生也許能更容易去培養一份可親可愛的人格特質,這不就是品德教育最終所希望的成果嗎?二、 從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看情意教學記得有位朋友在實習的第一個月,就打電話來跟我說,現在學生在文章情意的體會部份,怎麼這麼難帶?我記得我國中的時候,就能知道什麼是心痛了呀!是呀,為什麼呢?過去我們總覺得可以自行慢慢體會的事情,
8、為什麼對於現在多數的學生而言,成了絕緣體呢?上個學期上到一棵開花的樹的時候,特地在上課前先問學生,說到一棵開花的樹,你們會想到什麼?然後是十秒鐘的沉默相望,接著有學生爆出一個讓我多沉默三秒鐘的答案,菊花!呃,菊花、菊花怎麼是長在樹上呢?然後在一連串鳳仙花、玫瑰花、百合花的答案後,終於出現木棉花這個詞彙讓我鬆了一口氣,接下去的桃花、櫻花總算回到正常軌道。經由那次教學經驗,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明明很明顯比過去的我們聰明的學生,似乎有很大部分的智力或者說是智慧不知道使用到哪去,導致過去的人很理所當然學會的事,現在多數的學生都必須教,而且要教很多、教很久。其中,情意教學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比如我上一棵開
9、花的樹,在探討課文意義之後,會去理解章法結構。講述這部份的重點,是為了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如何去陳述他的心路歷程:從明知沒有結果的祈求,繼而等待,然後只是那麼一剎那的相遇,最後終究擦身錯過。而這一場相遇卻又是那麼辛苦,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換來的只是一瞬間的漠視,然而對於祈求的主角來說,這樣卻已是實現了願望。他沒有怨,只有失落。每回看到凋零的心一句,就覺得此詩中有不絕如縷的婉轉纏綿。想像飛花終究必須落下,嫣紅的花瓣在風中依依不捨,盤旋翻轉,掙扎著不要飄落,最後終究要無奈地放棄,與土同歸。這一段路程延伸成用心的體會將是如此深刻,然而學生卻無法這麼看,焦點擺向考試中要選擇怎樣的順序才是正確解答,這是他們
10、唯一想知道的事。老實說,筆者目前還找不出一個確切的原因,去說明這樣的狀況。也許由於知識爆炸,也許是社會變遷所導致的風氣改變,更可能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間的落差,或者是媒體、科技的進展使人目不暇給忘記去思考,諸如此類,都可能成為現況的注腳,但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這種事實曾讓筆者費了不少時間去尋找解決之道,回想過去的我的確曾經感受考試壓力,然而人性對美的渴望不是天生的嗎?就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而言,有了知,就會去追逐美,並且不會因為追求而感到饜足。所以,也許我只能這麼推測吧!學生必須知道的太多,導致知的層次尚未完成,於是便無暇去追求美了。這實在是一件可惜的事,因為知識只是工具,只是生存所必須,而情意的
11、培養與成熟才是生活。因此,從情意教育的困境,更可看出與社會道德、價值觀淪喪的密切關係。過去覺得應謹守的,如今居然都還有討論空間;過去認為理所當然應該知道的,如今竟成一門學科必須專門授受。然後,又轉化成讀書壓力,繼續之前被詬病卻始終沒改善的升學主義、成績至上。因為沒有情感,或者說是,沒有機會和動機去運用情感,導致學生越吸收知識,就越往電腦化的方向行走。道德於是將底線降低到法律,而法律,是機械式的教條、通則,怎麼可能完整?怎麼可能有溫度?怎麼可能從中去尋找人性中的道德與美善?應當有情而無情,是現在多數學生最大的缺點,大概也是情意教學推動困難的主因之一吧!這其一源自品德的衰落,學生連生活週遭的人都不
12、會想到,怎麼還會想到書中的抽象情感呢?其二則是閱讀的問題,學生喜歡看不需思考,圖畫很多的書,久而久之就忘了去思考,既不思考,又怎能了解文字當中所要傳達的情感呢?前項問題,已在前文說過;閱讀的問題,部份後文待述,此處僅言學生喜歡看圖畫,不喜歡讀文字的問題。這是最直接影響情意教學的一點,甚而如今的教科書也充斥著這種現象課本內頁的背景、插圖製作相當精美,文字從視覺上而言,就顯得沒有太大的重要性,翻開課本,注意力被分散,無法集中,放眼而望,最吸引眼球的是精美繪圖。因此筆者以為,要培養學生的情意,首先應當從改善教科書做起。課本裡一棵開花的樹的書頁中,明明白白畫了一棵開花的樹,有個男生走過,是背對著。這樣
13、的作法完完全全限制了學生的想像空間,以致學生不再需要想像,便可看圖配合文字的故事,這種思考歷程跟看漫畫有什麼兩樣?當然,對於學生不熟悉的事物,使用圖片說明有時比背解釋更簡單明瞭,但那屬於知識範疇。除此之外,教科書實在不該做太多定型的插圖。多留一些空白吧,留白在藝術上一直是一項具深度的探討議題,所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終究是比金碧山水要更能描繪山水的意義與想像,歷史更迭,是最好的證明。所以,多留一些空白吧,讓學生能在讀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時,盡情去想像各種美麗。不一定只是花,還有其他。等待的主角不一定就是年輕女子,被等待者不一定就是青澀少年,可以有更大的編織空間。再者,老師當然必須
14、讓自己比學生更深地去體會課文,才能帶學生了解更多。在讀到最終變成一棵樹只能生長在必經的路旁,注定錯過的時候,帶領學生體會作者所寫的無奈,那種急切與被動間的矛盾、那種呼喊與漠然間的對比張力。最後,深深吸一口氣去接受那一句凋零的心,整個心痛的節奏達到最高昂、最沉重、最令人窒息的階段,再、想像花的翩然、纖細、溫柔、與靜默,將前面的情緒輕輕放下。能做到如此,其餘就有待社會風氣的甦醒了,這點只能盼望,卻無法強求。但不代表不用去做,有情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成就高低,仍會是個可愛的人。三、 從暢銷書看閱讀教育我們越來越不能靜下來好好看書了,速食文化、知識爆炸的影響下,我們加快腳步,只想在最短時間內囊括盡最大
15、限度的財富。包含閱讀,也許只要看些條陳即能掌握每本書中的精華比一本一本去看要更省時,經濟實惠。所以網路文學的寫作格式由此而起,所以暢銷書由此誕生,而文字工作的世界由此衰落。先談網路文學,我頭一回接觸的,是紅極一時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那時筆者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一篇文章裡一句短短的句子就能成一個段落?後來仔細去思考螢幕與視覺間的關係,知道這是為了方便瀏覽者閱讀。太長的句子有時必須捲動視窗,視覺容易疲勞。然而這仍然是筆者至今無法接受的情形,因為浪費紙張,這是最大的理由。既然要製作成書籍的形式,就應該要有更好的排版,但就其寫作的內容,似乎又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它的用語是中斷的,沒有連接詞,沒有成段落的
16、必要性與可能性。於是如今的學生也只會一個短句一個短句地說,作文成了讓人頭痛的問題,成篇的散文、小說,學生懶得去看。甚至連閱讀古典小說(例如:封神演義)之後,都無法整理出一個成段落的心得。這在過去偶爾可見,但現在卻放眼皆是。並且,習慣使用電腦的結果,是學生不再喜歡寫字,錯字、缺漏字也很多,有些成詞、成語都不會了。往往要學生寫篇日記就成了他們最大的煩惱,開始計較規定寫200字可不可以通融成150字,在他們的思考中,覺得200字像是多到能將他們掩埋,實際上是少到話未能說完就已到達。當然,話未能說完是對筆者而言,對學生來說則是壓根兒無話可說。再說網路文學的內容。徘徊在由網路建構起來的愛情觀中連決定去愛
17、都變得速食起來。網路小說中時常有一見鍾情或巧遇的的情節,然而其中卻沒有太深的思想,簡單而平面的文字與思考,只是在柏拉圖式的愛情習題裡面糾結。幾乎可以算是瓊瑤小說的翻版卻不含文學根柢,一個模式、一種思考方式,加一份自以為是,是足以侵蝕學生的腦子的,使其不再運轉,不再需要去思考。純粹為了好玩、有趣、虛構、放鬆理由,去瀏覽,然後關閉視窗。看過了就看過了,意義也僅止於看過而已。接著談暢銷書。近幾年開始接觸暢銷書(其中一部分亦是網路文學),筆者發現其中值得一看的實在乏善可陳,尤其是絕大多數在排行榜中居高不下的。但他們卻是如此受歡迎,原因究竟在哪我竟難得理出頭緒。以達文西密碼為例,喧騰一時的結果,是我相當
18、後悔買了這本書。沒有太成熟的小說架構不說,填充一些知識也填充得很生硬,更好笑的是連思想都不曾深化,只停留在探尋一個爾虞我詐的謎底。將他稱做小說實在有些抬舉了,這將污辱了多少文學家的大作呀!導致筆者現在買書,只敢買一些研究用的書籍,比如說論文集、學術期刊,或者是一些專書,像是文學批評史、樂府詩集一類,不然就是中外文學家的詩集、散文、小說一類,也還值得從中挑選自己所喜歡的風格。除此之外,則會考慮再三,然後放棄。面對著暢銷書的氾濫,我看到唯利是圖的速食文化,看到連寫書的人都不再努力求知、不再動腦,看到寫幾筆異想天開的內容就能被稱作文學、被印製成書,實在想為做成那紙張的樹木掬一把清淚,放著它生長或許比印上這堆油墨更有價值,至少,比較環保。話說至此,筆者並不是想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只是看到如今的文化趨勢,看到許多知識越來越少人(不只是學生)願意去追求了,看到多數人越來越無法靜下來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台州浙江台州三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招聘编制外合同用工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充2025年四川南充市消防救援支队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82人(一)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代理招聘合同范本
- 2025福建福州市园开新筑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MeCY5-NHS-ester-Sulfo-Cyanine5-NHS-ester-生命科学试剂-MCE
- AMPK-IN-6-生命科学试剂-MCE
- 4-Aminopyrazole-d2-生命科学试剂-MCE
- 中央2025年中国法学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出站博士后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房运维管理制度
- 昆明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样本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单元作业设计
- 创鲁班奖工程条件及评审要求XX4
- 交通法规常识课件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简易方程练习200题及答案
- 课件:认识镜头语言1:运镜方式和常用的镜头术语
- (完整版)三年级上册口算题卡1400道
- 淘宝客服转正述职报告
- 提升电子商务的发展逻辑
- 提升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