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 “ 故事法 ” 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关尔群 1,董光恒2,李凤杰2(1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部,辽宁大连116029; 2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 运用故事法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适应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调动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可以通过轻松有趣的故小掌握抽象的道德概念。 文章概述了故事法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和优势,故事法的应用途径以及应用故事法所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有一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故事法;中小学;德育故事法, 顾名思义就是运用读故事、讲故事或补全故事的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它是一种重视儿童道德发
2、展的背景和特殊性的德育途径,是一种与儿童的生活和生命相联系的教育。故事法是美国传统品格教育的重要方法, 是经过数百年教育实践检验的有效的德育途径。与之相配套的故事教材也十分丰富,如清教徒用的角帖书(hornbook)以及近些年发行量达200万册的美德 书、心林课程(Heartwood Curriculum)等都是运用故事法进行彳惠育的优秀教材。由于故事法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使其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中小学德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儿童掌握社会道德,成功社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面临着德育实效性偏低的现实,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道德教育中仍以
3、说理教育和道德规范的灌输为主,教师更多关注的是道德知识的传授、纪律约束、行为训练和奖惩等,忽视了儿童道德认知的情境性和特殊性,不符合中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1 。同时,在具体课堂教学上对故事法的运用所做的相关探索和积累的经验十分有限,对故事法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运用故事法使儿童获得道德意识的可操作的德育课堂教学程序缺少关注。尽管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渗透着将故事运用于儿童品德教学的尝试, 但在具体德育课中运用的规模和力度显然不够,加上缺乏合适的故事德育教材,使故事法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还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笔者认为,借鉴西方传统品格教育的故事法,探讨其在我国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具体
4、应用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故事法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优势和价值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故事对儿童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儿童知识的增长。因此, 故事法德育具有其它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 )故事使用吸引而非强迫的力量来教育儿童,符合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特点。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处在由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的过渡阶段,在道德发展上表现为他们对好坏的取舍往往不是基于伦理道德,而是根据谁使他们产生同情,谁使他们产生厌恶的情绪2。在中小学阶段,试图通过一味的向他们灌输道德伦理规范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是难以奏效的甚至是徒
5、劳的。而故事一般都由一定的情节组成,是经过人们加工了的,能够引起儿童兴趣的情节。其中正义的力量一般被塑造成可爱和能够引起儿童的同情的形象,它能激起儿童强烈的情感共鸣。因此, 用故事法进行道德教育能很好地解决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问题。兴趣和动机的激发在儿童的道德学习中至关重要,儿童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好奇心与兴趣诱发的,只要是适合儿童的故事,他们肯定会喜欢,会兴致盎然地去听、去读3 。这样,故事能吸引儿童主动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道德认知去领悟这些故事的精髓,使儿童通过读、听这些故事逐渐积累正义感和良知,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 二 ) 故事提供的道德知识具有情境性和人际性,有利于道德知识的实际
6、运用。道德原则不是普遍的,而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是与他人、社会和历史情境相联系的。故事法不同于传统的以命题形式进行的教育,它是通过呈现具体的人物和人际背景,以展示它使用的情境性的教育方式。儿童通过读故事和听故事能逐渐提炼客观的公正原则,产生移情等情绪体验。移情是对一个人的个人特征和他人的特殊处境之的差异的一种情感性回应,通过对他人处境的理解, 能够促使我们认识和体验自己生活的意义。尽管生活中人们强调理性在人的道德判断中的作用,但是生活中大多数人的道德判断都是情感的和习惯的,很少是一种理性的推理判断4。个人的思维发展和道德的形成更多是由故事和叙述促成的, 儿童理解道德问题的途径也是用
7、一种人际间的、情感的、 想象的和像故事一样的方式。所以,给儿童讲故事能为儿童提供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和形象输入, 使儿童在一定的情景中感受到道德的熏陶,儿童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往往也会伴随着故事所蕴涵价值的内化而逐渐形成。( 三 ) 故事能给儿童提供大量的良好示范和榜样。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形成的,在社会情境中,个人的行为因受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儿童许多道德行为便是在对成人或事物的观察和模仿中学到的,而善于模仿、易受感染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 儿童都热爱英雄人物,并容易为他们的事迹而感动,因为英雄人物最具有吸引力, 儿童甚至会模仿英雄人物的举动。所以, 应该
8、注重给儿童讲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激起儿童热情和积极性的英雄故事,促使儿童以其中的人物为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故事中的主人公大都具有个性鲜明,代表着正义和智慧,让人经久不忘的特点, 再加上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表演或文章优美文采的渲染,能牢牢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促使儿童通过故事体验他人承受的不或分享他人胜利的喜悦。通常儿童的道德选择不是“我想成为一个好人”,而是“我想成为谁 ”,或“我讨厌谁 ”,而这些人物大多来自故事中的角色。( 四 ) 故事能使儿童熟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故事大都直接或间接的传递着一些基本的伦理准则和行为规范,它可以从认知、 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影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美
9、国心林课程的故事就表现了勇敢、正义、希望、爱心、忠诚、尊敬和诚实7 个普通的伦理价值5。儿童在听读这些故事中往往能够逐渐掌握抽象的道德概念,会将这些价值与个人相联系, 产生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的情感体验,在体验故事过程中逐渐将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故事能促使儿童积累对善的情感依赖,激发他们向善的欲望。故事提供的虚为儿童的想象提扩展思想世界,激发儿童的优拟世界打破了平淡而狭隘的现实世界的藩篱,跨越了时空界限,供了空间和机会。儿童在体验故事中可以扩大儿童对世界的认识,体验社会的伦于。所以, 故事能够起到使儿童熟悉社会行为规范, 良道德情操,使儿童的价值观与整个人类社会相联系的巨大作
10、用。二、故事法运用的方式( 一 )读故事。读故事是指通过教师朗读故事和或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有目的阅读故事的方法。 读的内容大都是文学作品或文学故事,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需要故事与他们的生活与伦理产生持续的共鸣。在文学故事中,这些人物形象都是鲜活的,孩子们在感情上能够与他们融合在一起。所以必须选择恰当的文学作品,选取既能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又不失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故事。在美国中小学德育课中许多教师上课的主要形式便是朗读故事(当然,美国教师有故事德育的教材),在读到能提出问题的地方,就停下来和学生讨论,一般为 5 分钟左右。这种故事是完整的、 情感充盈且具有生活真实情境性的。教师也可以通过选取一定的故
11、事,让学生自己读,然后写出或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交流他们之间感受的做法,当然教师画龙点睛的评价和点拨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 ) 讲故事。讲故事也是许多教师采用的教育方式,讲故事不是照着书本读,而是凭借记忆来改编故事,经过老师思维和口语加工的故事更具口语化和可理解性,可以把抽象的道德知识儿体化和形象化。口语有较强的表意功能,它能使听众获得满足感, 并使他们切实体会到故事的精髓。同时,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机变化,可适当的增加或减少其中一些情节。讲故事的过程可以充分发挥故事本身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在故事的情节中体验情境,理解他人,没有刻板的说教,没有生硬的教条。由于讲故事所具有的
12、巨大感染力量,美国一些教育机构会专门请职业讲故事者来学校传授讲故事的技巧,以使教师讲故事的过程具有更大的教育作用。( 三 )补全故事。故事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与人交流中的情境和责任。让儿童运用自己的想象补全故事也是很好的方法,补全故事法与国内常用的 “狗尾续貂”方法相似, 给学生一段一定情境和情节的开头,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根据自己对道德的认识和感受,设计出各种情节和令人满意的结局。柯尔伯格曾经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测试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在儿童补全故事的过程中,儿童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对道德的认识,使故事情节曲折而有吸引力,使故事的结尾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他
13、们相互比较,共同提高的办法促进他们道德认识的发展。三、使用故事法进行德育应注意的事项( 一 ) 故事应符合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任务就址使儿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儿童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是其在与社会不断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而故事能够给儿童提供体验社会的途径, 因此故事在促进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就得到凸显。但是由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能够被儿童理解和接受,过高的德育内容对儿童毫无意义。因此, 给儿童提供或解释的故事应该符合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不应过高也不应过低,使故事的运用更自然和真实。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不仅应考虑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14、更重要的是教学应该为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而教。因此, 如果使德育内容略高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让儿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经过思维努力后获得道德规范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 ) 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在美国道德教育实践中,学校要求家长参与到儿童道德教育中来。家长的参与能够给孩子做好榜样,还可以起到融和家庭气氛,控制电视的不良影响的作用6。家长是儿童传统的家庭教师,许多孩子都是在父母故事的熏陶下走向成熟的。父母与孩子一起读故事,父母给孩子讲故事能够促使家庭成员的自然交流,能够使儿童对好的、有价值的行为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依附,能在儿童的心灵和想象中植入一种对美德的珍视7。家长也能够通过与孩子的交流确定孩
15、子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发现儿童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及时予以修正。( 三 ) 正确处理故事内容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故事所讲述的主要是过去的事情,是优秀文化的沉淀和结晶。故事提供了我们认识历史的另一个视角,通过它而展开的世界使人的生存活动在符号层次上向过去延伸8。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故事,通过讲故事能带给儿童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 使儿童认识到历史的悠久与辉煌。但是故事不可以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回顾, 如果故小不能与儿童当前的思想状态产生共鸣,也难以使儿童接受。因此故事也应该具有时代的气息,能够符合时代推祟的思想精髓和意识形态,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故事当中推崇的价值观应更贴近于儿童生活的实际,更容易促
16、使儿童寻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故事法适应了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它通过启迪而不是指导的方式,让儿童逐渐理解人与人交往中的情境和责任。通过感受别人的经历,能够得到对自身的反省和精神抚慰,从而提高自身道德认识,让有益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到儿童的内心深处,成为引导儿童行动的内在动力。随着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开展,德育的方法也必将适应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走向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由于故事法在中小学德育中所具有的优势,它必将随着德育方式的改进,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参考文献:2 张忠华 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与调适 J , 辽宁教育研究,2002,(4) 256 郑富兴 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中的故事法探析J 外国教育研究,2002, (11) 3 赵淑红利用故事教儿童学英语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