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运速递业投资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快运速递业投资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快运速递业投资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快运速递业投资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快运速递业投资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 . 摘摘 要要近几年,我国快运速递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 4 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同时这 4 大快运速递圈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围形成了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的若干快运速递通道,使我国快运快递业的点轴面系统初呈雏形。在快运速递子产业中航空快运发展最为迅速,而且发展最具规模化,公路快运、铁路快运由于发展较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但在今后几年由于价格、运输网络等多方面原因铁路快运的发展将会优于航空快运和公路快运。水路快运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概念阶段,在今

2、后相当长的时间还主要是国际快运速递企业的天下。我国快运速递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该产业进入壁垒较低,同时大量跨国企业进入,致使该产业竞争较为激烈。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快运速递业竞争现状以与各家企业的不同应对之策,对快运速递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中国邮政在快运速递产业的市场份额将逐年下降,逐步失去领先位置。中国航空货运公司将在今后几年的航空运输市场上占据重要席位。大通公司等一批企业在未来发展势头将良好。同时由于我国加入了 WTO,对于外资快运速递企业的限制将逐步放宽,外资公司将会争取国快递市场份额,同时继续加大本身占优势的国际快递市场份额,这将加剧我国快运速递产业的竞争。今后国快递企业将会

3、是国营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占主导,网络、服务和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信息化、数字化、市场联合与购并为趋势,大型企业为需求主体。 . . . 目目 录录1.1.快运速递业的概念和快运速递业的概念和定义定义 1 11.1 快运速递业的定义和对象 11.2 快运速递业的分类.22.2.我国快运速递业的现我国快运速递业的现状与发展状与发展状况论述状况论述4 42.1 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发展概况 42.2 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地区发展特征 62.2.1 我国快运速递业格局现状62.2.2 东中西部快运速递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 72.2.3 南北快运速递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82.3.4 城乡快运快递业发展的不平衡 9

4、2.3 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 10 . . . 2 / 922.3.1 我国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 102.3.2 我国国际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 112.4 我国快运速递业竞争状况分析 132.5 快运速递业价格分析 162.5.1 快运速递业价格竞争情况分析 162.5.2 公路快运价格分析 172.5.3 铁路快运价格分析 182.6 外资进入对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影响分析 193.3.我国快运速递业子产我国快运速递业子产业分析业分析 22223.1 航空快运速递业分析 223.1.1 中国航空货运的现状 233.1.1.1 我国航空货运特征 233.1.1.2 我国航空货运现状 243.

5、1.2 我国航空快运发展趋势 27 . . . 3 / 923.2 我国公路快运产业论述 273.2.1 我国公路快运的外部环境分析 283.2.2 公路快运的优势与公路快运货物分析 293.2.3 公路快运的市场规模 303.2.4 公路快运的相关性与预测313.3 铁路快运产业论述.323.3.1 铁路快运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323.3.2 铁路快运的优势和市场潜在需求规模 333.4 水运快运产业论述.344.4.我国快运速递业的供我国快运速递业的供给与需求给与需求状况分析状况分析36364.1 我国快运速递企业调查 36 . . . 4 / 924.1.1 样本构成分析与企业基本信息 3

6、64.1.2 物流供给能力 364.1.3 物流服务水平 374.2 我国快运需求现状调查 414.2.1 我国物流需求市场分析 414.2.1.1 样本构成分析与企业基本信息 414.2.1.2 物流运作现状424.2.1.3 物流市场需求量分析 434.2.1.4 物流市场需求结构分析454.2.1.5 现行物流的满意度 464.2.1.6 新物流商选择484.2.2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设施设备 514.2.2.1 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设 . . . 5 / 92施保有情况 514.2.2.2 未来 l-3 年,各类型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需求调研525.5.我国快运速递企业分我国快运速递企业分析

7、析 54545.1 国传统领先企业545.1.1 中国邮政 545.1.2 我国国航空快运企业 605.1.2.1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605.1.2.2 航空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货运 615.1.2.3 航空货运综述625.1.3 我国铁路快运企业 . . . 6 / 92635.1.3.1 我国铁路快运企业总体情况 635.1.3.2 铁路系统快运公司中铁快运655.1.4 公路快运企业665.2 跨国快运快递巨头.685.2.1FedEx.68 . . . 7 / 925.2.1.1 FedEx 简介 685.2.1.2 联邦快递的市场战略聚焦客户需求变化 695.2.2DHL715.2.2

8、.1DHL 简介 715.2.2.2 服务网络 735.2.2.3DHL 在我国的表现 735.2.3 联合包裹74 . . . 8 / 925.2.3.1 联合包裹简介745.2.3.2 公司的竞争优势 755.2.3.3 联邦包裹认为影响快运速递业发展的四要素 755.2.3.4 联合包裹的成长战略 765.2.3.5 联合包裹业务统计 775.2.3.6 联合包裹的中国业务开展 775.2.3.7UPS 与联邦快递对中国市场的争夺795.2.4TNT天地快运815.3 国其他快运快递企业 825.3.1 大通快递 825.3.2 佳吉快运 835.3.3 大田集团 855.3.3.1 大

9、田集团简介 . . . 9 / 92855.3.3.2 快运业务 865.3.4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 876.6.我国快运速递业发展我国快运速递业发展趋势分析趋势分析89896.1 国快递市场国营集团企业、外企将占主流 896.2 信息化、数字化趋势 896.3 市场联合与购并的趋势 916.4 快运快递企业倾向与目标客户联合 926.5 第三方物流发展迅猛 946.6 大型企业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快运快递需求主体 966.7 网络、服务、技术今后的核心竞争力 976.8 快运快递企业离不开电子商务平台 1017.7.我国快运速递业投资我国快运速递业投资价值分析价值分析1051057.1

10、我国快运快递发展的优势和机会 1057.2 我国快运快递业的问题和威胁 1077.3 快运快递企业的市场进入和发展策略 1097.3.1 要走联合发展之路 1097.3.2 实行快运快递专业化 110 . . . 10 / 927.3.3 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企业快运快递现代化1107.3.4 快递市场需要正规化 1117.3.5 服务对象多元化111附附 表表表 1-1 快运速递业与普通运输方式的区别1表 1-2 快运速递业的对象 1表 1-3 快运服务大宗商品分类统计(按数量统计)1表 1-4 快运速递业的分类 2表 1-5 特快专递定义 2表 1-6 特快专递与航空快运的区别 2表

11、 1-7 特快专递与与空运门到门以与 EMS业务的异同比较 3表 1-8 特快速递业务围 3表 2-1 国主要快运速递公司情况简介 4表 2-2 居民接触的各类快递公司比例(%)5表 2-3 居民对各类快递公司的评价(%)5表 2-4 主要跨国快运速递递公司在我国具 . . . 11 / 92体业务开展情况介绍 5表 2-5 中国邮政 2001 年经营状况 10表 2-6 19882001 年中国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增长统计 11表 2-7 国发往美、日、欧三地快件收费标准 11表 2-8 我国国际快递飞机平均每班运量11表 2-9 2001 年我国国际快递市场规模 12表 2-10 快递市场规模

12、与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关系 12表 2-11 国快运快递市场竞争格局一览 13表 2-12 四大跨国巨头中国市场份额排名14表 2-13 三大航空公司 2001 年排名 15表 2-14 国限时服务快递价格表(RMB)16表 2-15 奉天公路快运价格 17表 3-1 19852000 年中国货(邮)运量统计 25表 3-2 19852000 年我国国航空快运市场货运量比例结构变化趋势 25表 3-3 19852000 年我国航空快运货邮周转量 25表 3-4 19852000 年中国国航空快运市场货运周转量比例结构变化趋势26表 3-5 公路快运的优势和适合货物分析 . . . 12 / 922

13、9表 3-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行业分)30表 3-7 公路货运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联性分析 31表 3-8 我国公路运输的重点市场分析 31表 3-9 我国快递、快运企业四城市分布32表 3-10 铁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的增长与弹性系数 33表 3-11 铁路快运优劣势 33表 3-12 铁路运输技术经济主要指标 34表 3-13 水运快运对象 34表 4-1 物流企业的性质 36表 4-2 物流企业供给能力调查结果 36表 4-3 回收问卷构成比例 41表 4-4 2000 年生产企业原料物流需求状况 44表 4-5 2000 年生产企业成品物流需求 44表 4-6 2000 年商业企业

14、销售物流需求 44表 4-7 企业对 3PL 不满意的原因 47表 4-8 对物流自理不满意的原因 47表 4-9 不同行业物流满意度调查结果 48表 4-10 生产企业选择新的物流代理商的行业分析 49表 4-11 选择物流代理商的标准 51表 4-12 设施设备保有率调查结果 51 . . . 13 / 92表 4-13 运输设备设施状况 52表 4-14 搬运设施不满足作业要求原因 52表 4-15 仓库不能满足需求的原因 52表 4-16 各类设施需求旺盛 53表 4-17 仓库需求类型调查 53表 5-1 中国邮政业务各项指标统计 54表 5-2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介 60表 5-3

15、 航空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61表 5-4 我国铁路快运现状 63表 5-5 中铁快运科技科技运用情况表 65表 5-6 FedEx 公司在我国业务开展情况 68表 5-7 FedEX 公司实力 69表 5-8 联邦快递业务拓展情况 70表 5-9 FedEX 陆路和航空快运业务 70表 5-10 联邦快递 2002 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摘要 70表 5-11 19862000 年敦豪在中国的经营业绩 72表 5-12 中外运敦豪在我国业务拓展表 72表 5-13 中外运敦豪全国服务网络 73表 5-14 DHL 全球快运网络 73表 5-15 联合包裹综合物流服务容 74表 5-16 联合包裹的竞

16、争优势 75表 5-17 联合包裹的战略策略 76表 5-18 2000 年联合包裹业务统计 77表 5-19 2001 年上半年联合包裹营业公报77 . . . 14 / 92表 5-20 TNT 公司现状一览表 81表 5-21 大通公司现有设施和信息化进程82表 5-22 大通公司物流中心 83表 5-23 大田集团简介 85表 5-24 大田集团市场开发状况 86附图附图图 2-1 我国三带物流产值变化图 8图 2-2 我国西北部物流产值变化图单位:亿元 9图 2-3 中国快递市场规模的国际比较 12图 3-1 我国航空快运货运周转量增长趋势图 26图 3-2 1990-2002E 年

17、全社会与公路货运量发展情况 28图 3-3 1990-2002 年全社会与公路货物周转量发展情况 29图 3-4 19892000 年中国公路货运营业额增长统计 30图 3-5 铁路货运周转量趋势图 32图 4-1 供给企业的物流作业指标 37图 4-2 物流设备利用率 38图 4-3 物流信息系统拥有状况 39图 4-4 物流信息系统业务模块 39图 4-5 物流信息系统功能 40图 4-6 未来物流服务容 40 . . . 15 / 92图 4-7 企业库存周转周期调查结果 42图 4-8 企业物流作业指标 43图 4-9 工商企业的物流执行主体 45图 4-10 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执行主

18、体/生产企业成品物流执行主体 45图 4-11 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 45图 4-12 物流外包项目统计 46图 4-13 生产企业对物流的满意度 46图 4-14 商业企业对物流的满意度 47图 4-15 生产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意愿调查 49图 4-16 商业企业选择新 3PL 的意愿 49图 4-17 工业企业物流需求容 50图 4-18 商业企业物流需求容 50 . . . 16 / 921.1.快运速递业的概念和定义快运速递业的概念和定义1.11.1 快运速递业的定义和对象快运速递业的定义和对象快运速递,是指承运方将托运方指定在特定时间运达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运输方式运送和配送到指

19、定的目的地或目标客户手中。通常速递业务比快运业务运输的货物重量、体积要小,但实际两者之间的概念区别日益模糊。快运速递与普通运输和递送的区别在于:表 1-1 快运速递业与普通运输方式的区别区别具体容举例快运速递业强调时间性按照常规运输方式,在指定的时间将普通运输方式无法托运的物品运抵目的地。国外根据时间紧迫性的要求,将运抵时间分为同日到达、次日到达、2 日到达和 3 日到达等等级,并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欧洲与美洲之间的快递,基本上实现了 2 日到达。普通运输方式不强调时间性由于缺乏业务流程之间的衔接、以与递送上门的服务容,在时间性方面一般难以满足客户要求快运速递的运费一般大大高于普通运输方式,支

20、持其存在的市场基础是快运所创造的时间价值。快运运送的对象本身并不会创造价值,但是由于这些物品发挥作用的时效性和商品使用寿命的时效性,使得时间对于这些商品和物品来说具有特殊的价值。表 1-2 快运速递业的对象需求产品(快运速递业的市场基础)需求目的一般消费品、商业函件和样品等服务的时间性和时效性的要求生鲜产品等强调保质期、保鲜期等容电子商务所创造的以“新体验、新感觉”为特色的需求的礼品和商品等强调商品运输和递送的快速,以与特色需求表 1-3 快运服务大宗商品分类统计(按数量统计)排序类别12包裹3生鲜产品与生物制品4贵重物品5特殊特急物品资料来源:中国民航总局 . . . 17 / 921.21

21、.2 快运速递业的分类快运速递业的分类快运速递业的分类情况如下:表 1-4 快运速递业的分类分类标准特点航空快运由于运输方式的快捷,已经成为快运的最常用方式。公路快运是目前运输量最大的快运方式铁路快运运输量大、安全、准时按照运输方式分类水运快运适合大宗物品的运输,尤其是有时间紧迫性要求的大宗特殊物品运输特快专递从运输对象和服务流程来分一般快运由于特快专递概念界限比较模糊,这里将对特快专递进行专门的解释。表 1-5 特快专递定义定义是指从事快件运输的专业速递公司与航空公司合作,以最快速度在发件人机场收件人之间递送的急件。特快专递业务性质和运输方式与普通航空货运基本上一致,可以视为航空货运的延续。

22、实际上,大多数航空货运代理公司都经营快递业务,即我们所谓的:空运普货门到门服务。许多专门从事快递业务的公司也是从航空货运代理公司派生出来的。主要运作模式门到门或称桌到桌服务由速递公司派人上门取件,送至机场委托航空公司空运,货到目的港机场后,由当地速递公司(或代理)提货,派送到收件人手中。虽然快运速递业被认为是航空货运的延续,但两者还是有些区别,区别见下表:表 1-6 特快专递与航空快运的区别特快专递航空快运时效性特快专递的时效性高于航空快运运价特快专递的运价大于航空快运货量特快专递的货量小于航空快运运输方式立体的,可以是航空、铁路、公路、水路运输,货物流通派送区域广泛,通过二级、三级站中转、分

23、拨。货物派送可以抵达乡村。虽然快件运作成本低,货物也能与时派送完毕,但是由于货物流通中间环节增多,安全系数低于航空快运。安全系数低于航空快运。只能是航空。货物流通派送以二点之间的城市区域为主。需二级、三级中转、分拨的派送区域,一般以汽车运输直达派送为主,不进行中转。运程运输成本相对较高,适合适合大宗货物、易碎品等运作。大宗货物、易碎品等运作。同时特快专递与空运门到门以与 EMS 业务虽然都是快递,但在速递围、服务流程以与办 . . . 18 / 92理业务的机构三个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差别见下表:表 1-7 特快专递与与空运门到门以与 EMS 业务的异同比较角度容一样点特快专递与空运普货门到门

24、服务,基本程序和需要办理的手续一样,所需的运输单证也基本一样,都需要向航空公司办理托运手续,也都要与收、发件人与承运人办理交接手续。国际快件要向海关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并提供相应的报关单证,都需要给目的地速递公司或代理 FAX/EMAIL 预告,与附随货清单。特快专递以文件和小包裹为主特快专递以文件和小包裹为主。往往是重量和体积方面都比较小的货物,能承揽到的大宗货物相对较少,私人信函不能受理。空运普货门到门承揽的一般都是大宗货物空运普货门到门承揽的一般都是大宗货物,品一,目的港派送二程运输路程较近,派送区域延伸较少。反之,考虑运输成本,收件人一般都会采取货物到达机场自提方式。速递围EMSEMS

25、 速递以私人信函为速递以私人信函为主,承揽到的远程大宗货物派送较少。文件类文件类以增值税发票为主以增值税发票为主。客户以进出口公司行政指定为主。国 EMS 速递派送区域极其广泛,任何运输形式的速递公司无法比拟的。但是,EMS货物运输受到体积 20X20X20CM 的限制。一票多件的操作也有相应规定。服务流程特快专递因是专业公司有专人负责操作单证,减少了部交接环节,缩短了衔接时间,因而快运速递(特快专递)快于空运门到门和 EMS 速递业务。不同点办理业务的机构办理特快专递业务的绝大部分是国际性的跨国公司,只有极少数国家采取代理制,因此它的整个业务过程基本是公司部完成的。空运普货门到门业务基本上采

26、取代理制,发货方(为航空货运代理公司)与收货方(航空货运代理公司)通过代理协议来确立派送合作关系。国际EMS 业务必须通过二个或二个以上国家(地区)的邮局之间的连续作业才完成。运作环节多,效率受到不同国家邮政业务效率的影响。表 1-8 特快速递业务围文件类银行票据、贸易合同、贸易发票、商务信函、装船单据、货物提货单、小件资料小包裹机械小配件,贸易小样品、样衣、礼品、私人小行其他资料来源:DHL 中国办事处 . . . 19 / 922.2.我国快运速递业的现状与发展状况论述我国快运速递业的现状与发展状况论述2.12.1 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发展概况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发展概况快运速递业在我国的

27、发展相对其他运输方式来说较晚,但由于它的高收益,所以发展迅速,而且竞争激烈。我国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类快运速递业公司,分别是国快运速递公司、 “灰色快递”和跨国快运速递公司。1.国快递公司以中国邮政 EMS、中铁快运和民航快递为代表的国快运速递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聚了相当的能量,占据了国特快市场的九成以上。表 2-1 国主要快运速递公司情况简介企业具体情况缺点中国邮政EMS拥有国最大的实物传递网络,遍布城乡有六万多个服务网点,十余万人的投递大军,同时在百姓中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在百姓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尽管网络庞大,但机制不够灵活中铁快运以铁路旅客列车行车为主要运输工具,并辅以汽车接运和铁海、铁

28、空联运,实行“门到门”的货物特快专递服务。中铁快运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都设立了专业快运机构,形成了连锁服务网络。截至1999 年,中铁快运系统有 40 个分公司、119 个办理站。在此网络基础上,中铁快运还开办了铁空联运和铁海联运,同时办理国际铁路联运快运业务。快件货物可快速抵达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朝鲜和等国家和地区。全国大多数城市间,自承运次日起 3 日货物均可到达,且价格十分便宜。虽然价格便宜,但触角只能伸到铁路沿线民航快递借助民航的空中优势,向快递市场大举推进。2000 年中秋节快递月饼,民航快递公司推出的“时效快递”服务令人对民航快递的优势感叹不已,其寄达围有、等 21 个城市,送达

29、时间有 12、24、36小时三个档次,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管理经验不足,快递企业基本处于分散经营和各自为战状态,相互间的业务往来,双方和多方的责任、义务缺乏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业务梗阻和快件丢、错、漏、损现象时有发生,各快递企业间诸如相互拖欠结算款项、异地赔偿、跟踪查询等方面的矛盾和纠纷也常常出现。表 2-2 居民接触的各类快递公司比例(%) . . . 20 / 92总体中国邮政特快专递 EMS64.387.341.5合资类快递公司14.921.18.7各种小型“灰色快递”2226.517.8都没接触过196.432表 2-3 居民对各类快递公司的评价(%)中国邮政 EMS合资快递公司

30、灰色快递”公司法律清楚25.89.31.8知名度高53.810.52.3快速安全49.813.87.8上门服务3211.30.8价格便宜22.5220.5注: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在去年对、700 余位居民进行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邮政特快专递 EMS其知名度远远高于其他公司。2.“灰色快递”正是由于这些大公司存在着弱项,一些小型或私人快运速递公司便应运而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营业执照的非法快递公司,它们也在抢夺快递市场份额。这些快递公司规模较小,主要以便宜的价格和快速的服务来参与市场竞争,在某些时候干扰了市场次序。3.跨国快递公司由于以前国家在快递业对外

31、资有限制性的政策,因此境外速递公司以其独特的方式合资在中国运作快件。例如 DHL 就和中外运和敦豪分别合资建立了中外运-DHL 和敦豪-DHL,TNT 与 EMS 合作的“中速”TNT 和中外运-TNT 等。所以说各大跨国快运快递公司已经开始参与我国快运快递业的竞争。表 2-4 主要跨国快运速递递公司在我国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介绍跨国快 递公司具体容联合包 裹公司(UPS)2001 年 4 月,联合包裹公司(UPS)开始直航。从此每周有 6 班 UPS 的直航班机从美国飞往和。由此,从美国到、等城市的文件传送时间由 3 天缩减为 2 天,包裹由 4 天缩减为 3 天。这极拓展了 UPS 在中国的业

32、务。 联邦快递(FEDEX)于 1994 年率先与中国海关实现了电子互联;1996 年获得中国民航总局的批准,成为当时惟一一家拥有中国直航权的美国公司;1999 年又在互联网上推出中文服务;2000 年向中国客户提供了竞争性十分强且方便快捷的服务-亚洲与北美一日达。通过这项新的业务,位于、与周边城市客户的快件可于下一个工作日送达 15个亚洲城市和美国与加拿大的主要城市。 TNT与中外运已合作了 10 年,凭借已有的基础,积极建设物流中心,拓展市场空间。DHL已获得中国国际快递市场份额的 36%,DHL 今后将继续扩大国的业务市场,并计划“未来两年,在中国每一个城市都要建立一个配送中心”,扩大自

33、己的市场份额。 . . . 21 / 92并且各大跨国快运速递公司基于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发展态势,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例如新购大型运输机、加开航班、在我国建立各自的分拣转运中心等。2001 年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利用 APEC 会议在浦东召开时的赞助关系,与海关共同建立了海关监管中心,各自拥有占地 5300 平方米的作业区域,使其能够以现代化的手段高效地实现了报关、通关与分拣、转运等一系列业务流程。加入 WTO 后,我国将逐渐放松对国外快递公司进入中国的限制,更多的国外快递公司将直接进入我国参与竞争。那时,快运速递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2.22.2 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地区发展特征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地区发

34、展特征2.2.12.2.1 我国快运速递业格局现状我国快运速递业格局现状我国快运速递业经过 20 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国在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 4 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格局:以、 、 、和为中心的环渤海快运速递圈;以、 、和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快运速递圈;以和为中心的环海峡快运速递圈;以和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快运速递圈。这 4 大快运速递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这种辐射功能包含着巨大的快运速递辐射和集散功能,以激活和融通全国围的快运速递的人流和信息流。4 大快运速递圈的形成使中国快运速递业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引力场”的现象,周围地区

35、包括中西部地区都处于快运速递圈的引力场的吸引围。同时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围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形成若干快运速递通道,使我国快运快递业发展的点轴面系统初呈雏形。2.2.22.2.2 东中西部快运速递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东中西部快运速递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东中西部快运速递业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经济发达且改革开放较早,经济发展快,基础设施完善,快运速递需求比较旺盛,提供快运速递服务的企业和机会较多,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短时间能实现快运速递业的现代化;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区域条件、历史因素、国家经济政策等原

36、因,快运速递业发展水平低,发展难度较大,使我国在全国围出现快运速递业发展的东、中、西差异,1999 年东部地区物流产值高达 3140.59 亿元,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仅各为1401.23 亿元和 476.81 亿元,东中西部之间差距较大。这种不平衡性减少了商品流通的相对规模,给东中西部地区快运速递业的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在中西部地区快运速递业的发展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在陆腹地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交通运输线为纽带形成快运快递节点,为以后的快运速递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时间角度看,东中西三带的快运快递业产值从 1984 年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从物流产值状况就可以看出来。1992 年之前三带

37、的快运速递业产值增加比较平缓,增加速度 . . . 22 / 92较小,从 1992 年开始三带的快运快递产值增加速度加快,呈直线上升趋势。1984 年东部地区物流产值为 243.44 亿元,中部地区为 160.11 亿元,西部地区为 60.36 亿元,比例结构为 52:35:13,1992 年东部地区物流产值为 765.55 亿元,中部地区为 167.07亿元,西部地区为 371.64 亿元,比例结构为 48:23:29,其中中部地区落后于西部地区,到 1999 年,东部地区物流产值为 3936.02 亿元,中部地区为 1774.4 亿元,西部地区为 682.5 亿元,比例结构为 61:28

38、:11,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地区物流产值增加尤为明显,中部地区增加也较快,都远远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物流产值增加缓慢,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有关,从 1978 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开放政策一直倾向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经济投资环境较差,经济发展优惠条件较少,这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为东部地区快运快递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相对而言,西部发展活力较少。图 2-1 我国三带物流产值变化图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6 1

39、997 1998 1999 东部 中部 西部 资料来源:物流协会2.2.32.2.3 南北快运速递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南北快运速递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长久以来我国南北方地区的经济基础不同,同时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开放政策明显倾向于闽粤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南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愈来愈大。快运速递产业作为流通领域中的重要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衔接地带,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深刻的影响了我国快运速递经济活动的发展。我国南北方地区 1984 年至 1999 年快运速递产值的差距变化较大。在改革开放初期,南北方地区的快运快递产值变化不是很明显,但从 1992 年开始,南方地区

40、的快运快递产业迅速发展,速度惊人,北方地区虽然也在加快发展,但已经明显落后于南方地区,两者的差距愈来愈大。1984 年北方地区物流产值为 235.73 亿元,南方地区为 228.18 亿元,南方地区落后于北方地区,在 1986 年北方地区快运快递产值为 333.49 亿元,南方地区为 334.13亿元,南北方持平,从 1987 年开始南方地区物流产值增加快于北方地区,在 1992 年北方地区物流产值为 586.41 亿元,南方地区物流产值为 717.85 亿元,南北比例为1.22:1。从 1992 年开始发展差距比例加大,到 1999 年南北方发展比例高达 1.38:1。南北物流产业发展差距很

41、明显是我国经济开放政策倾向的产物,如果经济开放政策仍旧过分倾向南方地区,这种差距就继续加大。这种差距实际也是快运速递业的反映。 . . . 23 / 92图 2-2 我国西北部物流产值变化图单位:亿元010002000300040001984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南部北部资料来源:物流协会2.3.42.3.4 城乡快运快递业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快运快递业发展的不平衡在我国,落后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现代工业、发达的城市经济并存,以文盲、半文盲、文化水平低的群众为基础的落后科学与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并存,广大的不发达地

42、区、贫困地区和经济发达、比较发达地区并存,而且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双重任务下,这种国情决定了城乡在经济、消费、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快运速递快运速递企业、快运速递设施、快运速递活动高度集中在交通极为发达的大城市中,形成了辐射企业、快运速递设施、快运速递活动高度集中在交通极为发达的大城市中,形成了辐射功能极强的快运速递中心城市,而在乡村地区快运速递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功能极强的快运速递中心城市,而在乡村地区快运速递业的发展比较缓慢,这使城市快运速递与乡村快运速递在过程上互相脱节,甚至少数乡村快运速递几乎为零,这造成快这造成快运速递业市场的地域化和畸形化运速递业市场的地域化和畸形化

43、。无论在我国的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是在城市首先发展起快运速递业,然后沿着交通运输线例如铁路、河流、公路等为纽带形成快运快递节点,向周围地区主要为乡村地区辐射。2.32.3 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2.3.12.3.1 我国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我国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我国快递业务一般采取长程走航空、收件和递送走公路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占主要地位,而且各快递公司在收入统计中,大多把公路收件和递送费用计算入空运总成本中,因此快递市场可以按照空运市场规模计算。2001 年中国邮政完成快件 12652.7 万件,快件业务额 49.9355 亿元,分别比 2000 年增长

44、14.7%和 15.39%,占国快递市场的 70左右。表 2-5 中国邮政 2001 年经营状况中国邮政 2001 年快件处理量12652.7 万件2001 年邮政快件营业收入49.9355 亿元中国邮政占国快递市场份额约 70国快递市场规模70 亿元人民币 . . . 24 / 92资料来源:邮政营业报告等综合数据分析虽然中国邮政的特快专递业务仍然在高速发展,但毫无疑问,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国邮政在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份额上将有所下降,而且这一趋势将会继续。随着快运速递业的继续快速发展,2003 年我国快运速递业的社会需求将继续保持在20%30%的高发展态势,将达到 145 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45、。表 2-6 19882001 年中国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增长统计单位:万件年份特快专递业务量年份特快专递业务量198815319955562.71989247.319967096.61990343.319976878.91991566.719987331.81992959.219999091.319932156.2200011031.419944019.5200112652.7资料来源:国家邮政总局2.3.22.3.2 我国国际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我国国际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国际快运速递业的收费水平大大高于国快运速递,一般价格为国收费的 400%1000%,而且作为三大主流市场的北美、日本/国、

46、欧洲来往快件收费分别为:表 2-7 国发往美、日、欧三地快件收费标准单位:RMB目的地文件(0.5 公斤以)包裹(1.5 公斤)北美180460日120300欧洲210480资料来源:中外运敦豪根据综合数据得到的结果显示,我国国际快件与国快件的运价之比为 5.6:1,即一样数量的快件,国际业务的市场销售额相当于国的 5.6 倍。表 2-8 我国国际快递飞机平均每班运量UPS 日处理快件数量1300 万件飞机数量500 多架平均每班飞机运载量2.6 万件资料来源:UPS表 2-9 2001 年我国国际快递市场规模(RMB)联邦快递每周平均飞行班次10 班 . . . 25 / 92每班平均运量2

47、.6 万件平均单件运费30 X 5.6168 元全年预测10 x 52 x 26000 x 168=22.7136 亿元联邦快递在我国国际市场占有率约 10%15%,按 13%计算我国国际快递市场规模估算值174.72 亿元调整系数(按照航班满载率)0.6调整后估计值(2001)104.82000 年数字调整83.8资料来源:根据综合数据整理2000 年增长速度(调整依据为 DHL、联邦快递和 UPS 在大陆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25%,根据此预测 2003 年中国快递市场总规模大约为 300 亿人民币左右。图 2-3 中国快递市场规模的国际比较1543822456050010001500200

48、025003000中国(2000)英国(1999)美国(2000)市场规模资料来源:英国 MBD 市场研究中心等综合数据注:汇率 1 英镑14 元 RMB,1 美元8.2RMB从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与以国民总产值 GDP 的比例关系来看,各国快运速递市场规模与国民生产总值大致成正比例,而我国市场是个例外,这也说明我国快运速递市场潜力巨大,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快递市场迅猛增长的原因之一:表 2-10 快递市场规模与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关系中国英国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约 1.1 万亿美元1.3 万亿美元10 万亿美元大致比例11.189.09快递市场规模1543022456大致比例0.61.210资料来源:共

49、好资讯整理自综合资料2.42.4 我国快运速递业竞争状况分析我国快运速递业竞争状况分析目前空运是我国快运速递业增长最快的领域。而传统的公路快运和铁路快运,由于大量企业的竞争以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比例在物流整体市场中所占份额偏小,目前还没有蓬勃发展。在快运速递业市场上,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有:国家邮政局、铁路快运部门、敦豪快运、联邦快递、UPS、TNT、大通快递、国三大航空公司以与奉天公路快运等: . . . 26 / 92表 2-11 国快运快递市场竞争格局一览业务领域领先企业竞争格局快递邮政、DHL、FedEX、UPS、TNT、大通快递等寡头垄断航空快运国际、南方、等航空公司充分自由竞争铁路

50、快运中铁快运、西南物流中心等垄断公路快运奉天等充分竞争海运快运大通快递等尚未开发资料来源:综合资料在快递市场上,中国邮政在国快件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但目前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份额在逐年下降,众多地方快递公司崛起。大通快递在国和国际快递市场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虽然没有足够的统计资料,但是大通目前每年的营业额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快递市场开拓的势头也仍旧良好,并被日本评为最佳货运代理。在海运快运市场上,大通快递也逐渐建立起行业领先地位。由于大通有货运代理的业务,业务增长速度完全建立在逐渐扩大的市场网络和市场开拓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大量扩充运输设备等方面,因此成效显著,并且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要

51、小得多。大通快递的这种模式,正在被大量货运代理企业所仿效。在国际快件市场上,邮政没有多少市场份额,DHL、联邦快递、联合包裹、天地快件(TNT)为四大寡头,其他竞争者缺乏竞争势力。其市场份额排名为:表 2-12 四大跨国巨头中国市场份额排名排名企业名称1DHL2FEDEX3UPS4TNT资料来源:四大快递公司综合资料整理国际知名速递公司联邦快递(FEDEX) 、联合包裹(UPS)和敦豪国际(DHL)等,有鉴于中国国际速递市场迅速扩大、利润较高,近年来不断扩大在中国投资和业务,这种情况在、和三地尤其明显,也导致了这三个地方竞争日趋激烈。联邦快递自进入中国市场后发展非常迅速,该公司于 1999 年

52、在中国成立首家合资公司,目前已经取得了中国地一成到一成半的速递市场。而 UPS 在中国国的速递市场上占有率也达到了 5%。业人士相信,随着该公司 2001 年获得直飞中国的航权,其市场占有率将会继续扩大。联邦快递公司1999 年已在黄田机场建立了自己的国际快递中心,并在开通国际快递航班。至于敦豪国际速递公司,则早已在 1986 年和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各出资一半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速递公司,敦豪中外运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国 27 个大城市设立了分公司,而且该公司计划在一两年将分公司的数目增加一倍,并最终要在所有大中城市设立公司。现在敦豪中外运已经取得了中国国际速递市场 36%的市场。而且同时敦豪

53、公司准备在 2002 年以独资身份打入货运市场。 . . . 27 / 92我国对外速递业务每年将以 2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在未来五年我国的航空速递市场将扩大一倍。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中国速递市场将会更加开放,最终将取消对外资的任何限制,为国际速递公司带来商机。在国际快递市场上,大通快递积极的参与,并且依靠与国外伙伴的合作以与国外伙伴的服务网络,积极抢占国客户的国际快件业务,并且取得了丰厚的利润。在航空货运市场上,四大跨国快递公司受国市场开放力度的限制,业务份额不大,三大航空公司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01 年前 8 个月的排名为:表 2-13 三大航空公司 2001 年排名排名航空公司当年累计

54、周转量1国际2212642南方1981653158554资料来源:民航信息网这三大航空公司的周转量,占总周转量的 62.6。其中排名第三的航空公司,比排名第四的北方航空公司货物周转量多出 2 倍左右,说明三大航空公司是我国航空快运的主体。同时我国航空货运的三大集中市场是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主要货物是轻工业消费品。在铁路快运市场上,民营和合资铁路由于缺乏有竞争力的网络和干线优势,铁路快运部门寡头地位目前牢不可破。其中比较靠前的有的中铁快运和西南物流中心,分别依靠当地的市场资源优势保持领先,在今后铁路运网分离的局面之下,这两家和的铁路快运部门将继续依靠当地得天独厚的市场资源,保持优势

55、地位。在铁路提速后,面对国日渐殷切的快运需求,铁路快运比航空和公路有更突出的发展优势铁路快运比航空和公路有更突出的发展优势。公路快运市场则竞争激烈,首先由于当前公路快运所需投资较少,因此企业也最多。同时当前第三方物流市场不发达,拥有货运卡车的工商企业众多,这对专业快运企业的影响很大,因此公路快运企业的成长性远远不如航空快运和铁路快运公路快运企业的成长性远远不如航空快运和铁路快运。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奉天公路快运,已经建立起面向全国的公路快运网络。宅急送(现在称为双臣一城快运)由于获得日本的合资与业务经验,在公路快运市场上吸引了众多客户,成长前景也不可限量。其经常服务项目为同城快递、搬家急运,侧

56、重上门服务,并提出了跨区域运作的战略蓝图。而在今后的公路快运市场上,类似于双臣一城的快运企业将大量涌现,并且在区域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1.1.5 5 快运速递业价格分析快运速递业价格分析2.5.12.5.1 快运速递业价格竞争情况分析快运速递业价格竞争情况分析航空快运与快递价格,包括邮政局的快件服务,国各快递公司报价差别很大,显示国快件服务竞争激烈。各快递公司往往在自己的重点快递线路上实行差别定价,以争取客户。以下是一家快递公司的限时快递服务报价: . . . 28 / 92表 2-14 国限时服务快递价格表(RMB)重量A 区B 区重量A 区B 区0.520207.5147193130

57、3081562051.539438.51652182485591742302.557689.518324336680101922553.5759310.5201267在国快件服务市场上,由于各地邮局依赖广泛的营业网点和知名度参与竞争,导致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与邮局竞争,几乎所有的快递公司国快件服务价格都比邮局的快件服务价格要低 810 元。国的限时快递服务,按照现在的服务水平跟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在时间上,国际四大快递服务巨头已经实现国际快件次日送达,国快件同日送达或者 24 小时送达。而中国国的所谓限时服务,比四大巨头的国际快件服务速度还要慢。因此国快件服务市场一旦开放,众多中小型当地快递服

58、务公司一没有自己的机队,二无法实现规模经营,所以在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在国际快递服务报价方面,国企业普遍报价要比 DHL 等外资快运公司报价偏低。这是因为在国际线路上,国众多快运快递公司除几家航空公司外,都没有自己的空运工具,只是属于代理性质,因此同 DHL、TNT、FEDEX、UPS 这样的航空快运和快递巨头相比,只能处于依附地位,没有任何竞争筹码,靠同国和国外的一些当地合作伙伴联合,进行价格折让,是他们唯一可以采用的自卫武器。国的航空公司虽然具有自己的国际航线班机,但是在国外的配送网络稀疏,管理水平落后,也不具备任何优势。在 WTO 的规则下,国家将放开物流和国航空快运市场,虽然市场放开的

59、时间有三年的过渡期,对于国的航空快运公司来说,改善服务质量,重点防御国市场,加强国客户群开发,使他们的出路之所在。靠价格战是无法维持长期经营的。2.5.22.5.2 公路快运价格分析公路快运价格分析国公路快运企业众多,竞争也非常激烈。但是由于车辆牌照和跨省经营等方面的限制,公路快运企业往往侧重于服务于当地企业。因此从各地公路快运企业的分布密集度上就可以看出当地公路快运市场的竞争格局。公路快运价格各地区也存在很大差别,等西部地区的快运价格最为低廉。而的公路快运报价,基本上可以代表东部市场的平均水平:表 2-15 奉天公路快运价格至元/立方米元/公斤时间/天至元/立方米元/公斤时间/天1500.5

60、2潍坊1600.521500.522000.721800.723000.83 . . . 29 / 921800.722000.631900.722000.732000.831800.832300.831800.63230131800.6323013u1800.633501.441800.63250132000.63280142600.843001.442600.842301428153501.65280153001.24280153201.553001.263501.552000.733501.552200.733501.552500.83鸡西3501.55260131500.524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