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试验指导学生用_第1页
流行病学试验指导学生用_第2页
流行病学试验指导学生用_第3页
流行病学试验指导学生用_第4页
流行病学试验指导学生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供预防医学本科教学用年级班级姓名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实习一疾病分布的描述及现况调查一、目的:1.掌握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计算和应用.学会疾病按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的描述方法.2.掌握现况调查的根本原理.二、学时:4三、内容:一常用疾病频率测量的有关指标资料1:某地2022年年初人口为1000人,20222022年某病发病情况见图1-1,每个箭头表示病例从发病到转归的时间.该病无病后免疫力.期间无死亡、迁走或拒绝检查者.2022、1、12022、7、12022、1、12022、7、12022、12、31图1-1某地某病20222022年间发生情况示意图

2、请计算以下各率:1.2022年1月1日的时点患病率2.2022月1月1日至I2022年7月1日的期间患病率3.2022年的发病率4.2022年的发病率资料2:2022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人,该镇年初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在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病患者.在这一年有40人死于糖尿病.计算:1.2022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2.2022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3.2022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4.2022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假设这一天无新检出病例.资料3:为增强对HBV母婴传播的研究,作者对某单位孕妇HBV感染情况进行连续4年的监测,结果见表1-1.请计算不同年份HBV

3、感染率填入表1-1表1-1不同年份孕妇HBV标志物检出情况年份检测人数阳性人数感染率2001463124202242015720224391972022368194合计1690672二疾病的时间分布描述资料4: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如图1-2图1-2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思考题:请描述上述疾病的时间分布特点?你知道流脑发病率下降的原因吗?三疾病的地区分布描述资料5:1959年和1974年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差异如表1-2所示表1-21959年和1974年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1/10万服用疫苗前1959年服用疫苗后1974年城市农村

4、城市农村上海41.713.90.040.33重庆2.410.350.390.41西75.670.150.140.29河北9.770.311.260.39思考题:请解释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差异的原因,服用疫苗前后为什么情况颠倒过来?四疾病的人群分布描述资料6:1964年1965年,上海市进行了一次麻疹血凝抑制抗体调查.婴儿的抗体阳性率如表1-3.表1-3婴儿的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上海,19641965年月龄01234567891011人数407552544945393036302225阳性10094.786.583.049.040.020.510.0率8.316.727.324.0思考题:请解

5、释8月龄时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的低谷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五)现况调查资料7:某省局部地区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的现况调查7.1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通过大规模接种乙肝疫苗,我国的HBsAg(乙肝外表抗原)流行率及HBV流行率均有所下降.本研究通过对某省局部地区抽样,进行乙肝流行病学调查,并与全国乙肝流行特征进行比拟,了解该地区自然人群HBV的感染状况、流行特征及其免疫情况.思考题:(1)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研究,是描述性的,还是分析性的?你认为应该采用普

6、查,还是抽样调查更适宜?本次调查的目的何在?(2)该种研究有何特点?主要有哪些用途?7.2调查设计7.2.1调查方法及对象以该省2个地级市为研究现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个城市小区、7个农村行政村的自然人群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问卷调查,即以2个地级市为现场,按农村、城市分层,对抽取到的每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再对调查对象抽取3ml肘静脉血标本,最终共采集血标本2282份.思考题:(1)抽样调查的方法有几种?(2)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有哪些优点?(3)如何保证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4)决定抽样调查样本大小的因素有哪些?7.2.2调查过程及内容根据研究目的和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

7、卷,编写调查表初稿,经预调查后形成正式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研究对象以直接询问的方式填写调查表,遵循知情同意原那么,每名调查对象在调查前自愿填写知情同意书.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人口学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2)乙肝疾病相关知识:关于乙肝传播途径的常识知识.(3)医源性接触史:注射史、住院史、手术史、输血史等.(4)免疫史:免疫接种时间,免疫针次.(5)生活接触史:共用牙刷、牙杯、剃须刀,以及外出聚餐情况等.血标本在06c保存,6小时内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HBV感染标志(HBVM):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对可疑阳性标本进行重复实

8、验验证.乙肝五项标志物(不包括单独抗-HBs阳性且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标本)任何一项阳性即定义为HBV感染,计算总感染率(即HBV流行率).思考题:(1)为什么进行预调查?(2)本次调查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影响调查质量的因素?应如何限制调查资料质量?(3)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调查对象的依从性?7.3统计分析方法运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专业人员双录入资料,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流行率的比拟先以2022年全国人口构成为标准人口分布,用直接法进行率2的标化,然后进行比拟.各组间流行率的比拟用检验.7.4结果分析7.4.1HBV感染的一般情况在2282例血清样本中HBsAg、HBsAb、H

9、BeAg、HBeAb、HBcAbHBHBV总阳性人数分别为224人、人、993人、人、22人、人、178人、人、235人和926人人, ,阳性率分别为9.8%、43.5%、1.0%、7.8%、10.3%和40.6%.以2022年全国人口构成为标准人口分布,用直接法计算标化率,标化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HBV流行率分别为9.3%、41.8%、1.1%、6.8%、9.6%、35.4%.思考题:(1)上述粗阳性率如何计算得到?(2)按全国人口构成计算标化流行率的意义是什么?(3)为什么此次现况研究中只能进行患病率或感染率的计算,而不能进行发病率的计算?在什么情况

10、下现况研究可以计算发病率?7.4.2HBV感染分布特征此次共调查男性878人,女性1404人,男性、女性HBsAg阳性数分别为100人和124人,HBsAg,HBV阳性数分别为342和584人.不同年龄组HBV感染标志物流行率见表1-4,HBV流行率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4不同年龄组HBV感染标志物流行率()*船州料成标祉人 1 1拘成HBwAgHBwAgHB*AbHB*AbHBeA*HBeAtHBeAtHBcAbHBcAbHBVHBV阳性皎(阳性故 06)06)二 iiii 汁 atmatm:阳性版华动阳性战(蜘一件欧0-0-3 3S S11117 71(11)1(1

11、1)56(4556(456)6)1 1(13)(13)HlJ)HlJ)1(13)1(13)10-1S41S4r.4r.42S2S的期300300(幻160160 周26(62)26(62)77(1577(15 用2020 7 71 1IdId1 12fl2fl(12(12l)l)74(160)74(160)4(24(25)5)10(62)10(62)19(11S)19(11S)泗一192192307307M M(113)(113)加菊 6)6)501)501)37(S37(S4)4)56(128)56(128)200(45T)200(45T)4040- -U.SU.S域&001919心舟士 W

12、)W)33C.S)33C.S)41419)9)213(50.2)213(50.2)5g5g22.022.0S S (ll3)(ll3)312H10)312H10)2(Qi)2(Qi)9191 口91(12W91(12W泗(51(51勒勒合十10001000100.0100.0224198)224198)991(43.5)991(43.5)33(1.0)33(1.0)178(78)178(78)333(1O.S)333(1O.S)926926(40-6)林化奉434341S41Sl.ll.l6 69696334334思考题:(1)完成表1-5计算,并对结果进行解释表1-5不同性别HBsAg,HB

13、V感染率()HBsAgHBV性别人数例数感染率(%)2P例数感染率(%)2P男878100342女1404124584合计22822249.8192640.58(2)什么是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从以上疾病的分布特征能得到哪些线索?试进行分析.(3)对该地区年龄和HBV感染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得出年龄和HBV感染之间的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高年龄组HBV感染率高,试分析其可能原因.实习二分析性研究资料分析一、目的:1.初步掌握分析性研究的设计、调查方法及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2.初步掌握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病因研究中的应用.二、时间:4学时.三、内容资料1:一为了证实非职业性环境接触青石棉与

14、恶性月中瘤的关系,1996年对X县青石棉污染区和作为对照的同省无石棉污染的x县两县在民族构成、生活习惯、地理气候以及性别和年龄构成上均具有可比性进行了既往9年1987年1月1日1995年12月31日的死亡率调查,结果见表2-1.表2-1接触青后棉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调查人数观察人年死亡人数死亡率1/10万人年全肿瘤肺癌间皮瘤b=lJi=r田田肠癌暴露组454339430.0572(182.60)21(53.26)7(17.75)6(15.22)6(15.22)非暴露组562648236.4860(124.39)12(24.88)0(2.07)*9(18.66)3(6.22)合计10169876

15、66.53132337159注:假设非暴露组有1例间皮瘤,死亡率那么为2.07表2-23349岁男子按血I青胆固醇水平分组的冠心病10年累积发病率血清胆固醇mg/dl观察人数病例数累积发病率11420920.96194209115.26214209146.702312092612.442562093215.31合计1045858.13二 表2-2是弗明汉心脏病研究中央对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研究的局部资料.首先检测了1045名3349岁男子的血清胆固醇含量,按其水平高低分为5组,随访观察10年后计算各组冠心病10年的累积发病率.三某医院欲研究吸烟与肺癌关系,收集本院诊断为肺癌的男性病人

16、113例为调查对象,配一例本院同期体检健康男性113例作为对照,对子均衡性分析检验结果: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吸烟习惯比拟见表2-3.表2-3男性肺癌组与对照组吸烟习惯配比照拟对照病例吸烟不吸烟合计吸烟6832101不吸烟12112合计8033113思考题:1、上述研究各自属于什么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2、上述研究各自容易产生何种偏倚?如何保证组间的可比性?资料2:某地从1977年1月1日至I1986年6月30日对HBsAg阳性和阴性两组人群的肝癌发病情况进行了近10年的随访观察,结果发现HBsAg阳性组发生肝癌41例,HBsAg阴性组发生肝

17、癌16例.两组的观察结果见表2-4.随访截至1986年6月30日,故1986年的人年数=(A+B)/2/2思考题:请计算出上表中空出的人年数.分别计算HBsAg阳性和阴性人群肝癌的发病密度,并计算RR、AR、AR%.资料3: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调查资料分析一队列研究调查的设计1.研究对象的选择1实验组确实定:在34494名男医生中,凡吸烟者作为实验组,并根据不同程HBsAg阳性人群HbsAg年份年初人不变人退出人年数年初人不变人数退出人年数数A数B人数(A+B)/2数AB人数(A+B)/219771195119321194.050775070719781193118851190.55070

18、50591119791188118711187.5505950554198011871176111181.55055503718198111761166101171.05037503345035.0198211661153131159.550335012215022.51983115311351850124982304997.01984113511221349824949334965.5198511221113949494924254936.5198611131109449244902222456.5合计-86-175表2-4随访人群观察人年计算表注:度的吸烟量支B,把实验组再分成轻度吸烟组1

19、14支田、中度吸烟组1524支田及重度吸烟组25支以上田三个不同组.2对照组的选择:采用内部比拟法以研究对象中不吸烟者作为对照组.2.随访划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后,对被研究对象进行追踪随访,观察比拟各组中肺癌死亡的情况.随访共分两期,每期时间约五年.从1951年11月1日开始,第一期随访至1965年4月30日,实际时间是四年五个月; 第二期随访至1961年10月31日,两期共十年时间.自开始观察日起,每12个月统计存活数及计算暴露人年数.队列研究调查的结果是通过经常性的死亡登记资料来了解.由于事先联系,但凡医生死亡的名单和情况将通知调查者本人;但凡男医生死亡者包括肺癌及其它原因死亡的都按随访登记

20、卡工程登记.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1.暴露人年数的计算队列研究调查时,常用暴露人年数作分母来计算死亡率,再进行比拟分析.本资料研究对象男医生34494人,共观察了10年,共获暴露人数2690000自开始观察日期起,就不允许另外医生进入研究组内,因此每年各年龄组的人员数变动,主要是由于人员死亡及年龄的变化据所致.2.肺癌人年死亡率的计算和比拟第一期随访,用35岁以上的男医生来比拟,共获暴露人年数113,197,肺癌死亡84人,人年死亡率为0.74%;第二期随访结果与第一期随访结果基本相同,十年共计肺癌死亡者312人,人年死亡率为0.65%.按不同吸烟情况,五年和十年前瞻性调查资料各年龄组肺癌死亡情况

21、分别见表2-5和表2-6.3.计算相对危险性和特异危险性表2-535岁以上英国男医生吸烟不同情况的肺癌死亡率19511956年年龄组不吸烟组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人年死死亡人年死死亡人年死死亡人年死死亡岁数亡率数亡率数亡率数亡率数%.数%.数%.数%.35541126600.002310220.092375140.171524840.265564190700.00633320.32651460.925155163.106575107800.00520171.353893133.232290114.8075*85611.173950112.78193142.0772234.16合计151

22、07-0.0738586-0.4736089-0.8623415-1.66合计的各级死亡率都经过标化表2-6英国男医生不同吸烟情况的死亡率19511961年每日吸烟支数肺癌死亡率%.相对危险度RR特异危险度AF%AR%不吸0.07114支0.571524支1.392豉2.27合计0.65肺癌相对危险性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称之为剂量效应关系 或称生物学阶梯.根据表2-6计算RR、AR、AR%,并绘剂量效应曲线图一驰坂f苴/日图2-1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图表27英国男医生各种死因的危险性与吸烟之间关系19511961年死因不吸烟者死亡率重度吸烟者死亡率RRAR%oAR%o%0肺癌0.072.27其

23、它癌1.912.59慢性气管炎0.051.06心血管病7.329.93其它病12.0619.67思考题1.根据表2-7计算RR、AR、AR%.2.吸烟与肺癌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说明理由,如想进一步说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作什么研究?资料4:关于肺癌的病因,近半个世纪以来曾指出过吸烟、 大气污染等危险因素,但也有人提出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是由于人的寿命延长、 人口老化的结果或对肺癌诊断手段的改良使肺癌的检出率与死因诊断水平提升等等有关.英国学者Doll和Hill于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近四年收集了伦敦及其附近20所医院诊断为肺癌的住院病人为调查对象 从中去除了误诊的、 病危不配合的、

24、 死亡的、耳聋者、不会英语者,共计1165人,占当时这些医院里肺癌病人的85%,在调查每一例肺癌病人的同时配一例同医院同期住院的其他癌症病人作为对照.作者将男性肺癌患者与非呼吸系统癌症患者对照的吸烟习惯的调查结果进行列表.表2-8男性肺癌组与对照组吸烟习惯成组比拟吸烟习惯肺癌组对照组合计吸烟135012962646不吸烟76168合计1357135727143、根据表2-8,计算P、OR、OR95%CI并解释结果分析吸烟与肺癌之问的关系:2POR=OR95%CI表2-9男性肺癌组与对照组吸烟习惯配比照拟对照病例合计吸烟不吸烟吸烟不吸烟合计128971296610611350713574、根据表

25、2-9,计算2、P、OR、OR95%CI并解释结果分析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2POR=OR95%CI5、本资料用哪一组分析方法合理?作者进一步把男性肺癌组按吸烟与否及每日吸烟剂量进行分析见表2-10表2-10每日吸烟剂量与肺癌的关系男性吸烟剂量支/日肺癌组对照组合计OR0761681.0149911404.7551661511317.3154454088539.525229162461169合计1357135727149.12=113,720.015=15.096、从表2-10中可以看出什么趋势?吸烟剂量与肺癌间呈何种关系?7、 从本次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中可

26、以得出什么结论?该研究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尚需进一步做何种研究以判定其因果关系?实习三实验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分析一、目的:1.了解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根本过程和方法.2.掌握预防接种效果评价的常用指标.3.了解预防接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设计.4.熟悉分析临床疗效的方法二、学时:4学时三、内容资料1:某市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后HBV感染情况分析一根底研究某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地方性流行,12%献血员HBsAg阳性,90%居民至少一项HBV标志阳性.流行病学调查说明,HBV和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明显相关,男性PHC年发病率为30/1075/1的.在实施HB疫苗免疫方案前,曾对该地区某农村地区儿童

27、和孕妇的HBV感染流行率和发病率进行调查.现况研究说明,儿童感染HBV的危险性最高.纵向研究说明,30%新生儿具有从母体被动获得的抗-HBs,当被动免疫消失时,HBsAg流行率急剧上升,但在出生612月仍有3%婴儿具有抗-HBs,2岁时17%儿童HBsAg阳性.在67岁时80%儿童至少一项HBV标志阳性,在13岁时儿童HBV感染率与成人相同 13%HBsAg阳性,91%既往或近期HBV感染.因此,在该地感染发生于生命的最早期.二实验设计N区离D市160公里,交通方便.该区为一农业区,人口流动较少,医疗卫生机构健全,效劳质量较高.按随机分配原那么分组.其中16个村庄接种HB疫苗,18个村庄接种抚

28、慰剂.HB疫苗免疫方案的目的在于降低儿童携带状态率,该区所有从出生至2岁儿童均列为接种对象.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计算样本大小.证实疫苗保护率为90%,把握度为0.9,a=0.01单侧检验,算得需90名既往未曾暴露HBV者随访12个月.由于34%的124个月龄人群至少已有一项HBV标志,且失访率为50%于生第一年婴儿死亡率约为20%,另有30%儿童不能按规定追踪,因此,本研究所需儿童数为273名或以上.如把握度为0.95,a=0.01那么需327名儿童.三疫苗和免疫1.HB疫苗由某研究所生产,疫苗批号为77102,每毫升疫苗含10ug蛋白,疫苗被证实是平安可靠的.2 .对照疫苗为白喉、 破伤风、

29、百日咳疫苗 DTP ,由某研究所生产,批号77204.HB疫苗免疫方案于1978年9月开始,受试者连续接种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每次此下注射1ml,1年后,再增强一次.对照组接种DTP疫苗,免疫程序同上.于注射第一次疫苗的当天、第三次疫苗的三个月后、以及增强接种时取血样检测HBV标志.疫苗接种记录由公共卫生护士完成,具内容包括:受试者密码;姓名、年龄、性别、母亲姓名、户主、村名;疫苗接种日期和结果.四实验室检测本研究应用美国Abbott实验室生产的放射免疫试剂药盒,检测HBsAg、抗一HBs和抗一HBc.五研究人群3究人群特征比拟见表3-1.表3-1疫苗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构成比拟对照组n=2

30、67疫苗组n=335人数百分数人数百分数性别男13650.915747.5女13149.117652.5月龄11214554.720059.7132412145.313540.3K结果追踪12个月后,疫苗组和对照组HBV事件比拟见表3-2、3-3表3-2最初血清学阴性儿童中追踪12个月后的HBV事件比拟对照组n=195疫苗组n=238人数百分数人数百分数HBsAg(+)HBsAg()和抗HBc(+)合计抗HBs(+)HBV(-)147.263.12010.373.616886.243722291.71.22.993.33.8表3-3疫苗组和对照组最初血清学阳性儿童中在注射疫苗12个月后HBsA

31、g携带单比拟对照组n=72疫苗组n=97)人数HBsAg人数人数HBsAg人数(%)抗HBc(+)抗HBs(+)HBsAg(+)4612149(19.6)470(0)241178.7260(0)0(0)14(53.9)思考题1.在本试验前,对该地居民HBV感染情况进行根底研究有无必要?为什么?2.本研究选择试验现场及对象是否适宜?3.本研究关于样本大小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4.你对疫苗组和对照组可比性资料是否满意?为什么?5.还有哪些重要结果需要分析?6.你认为本研究室结果可以得出哪些结论?7.如果由你主持此项研究,你将如何进行?资料2:预防接种效果评价例1:山东胡氏将61名婚前体检对方为HBs

32、Ag阳性或HBsAg和HBeAg又阳性的易感配偶随机分为两组,婚前分别接种乙肝疫苗或抚慰剂.完成全程免疫后6个月抽血检测抗-HBs并准予登记结婚.婚后随访观察1年,于婚后6个月和12个月两次采血检测HBV感染情况,结果见表3-4.表3-4两组对象全程免疫后抗HBs阳转率及婚后HBV感染率的比拟例数抗HBs阳转数阳转率(%)HBV感染人数感染率(%)保护率(%)效果指数疫苗组30282对照组31219思考题:1.请计算两组抗-HBs阳转率和HBV感染率,并进行显著检验.同时计算疫苗的保护率和效果指数.将所有结果填入上表中.2.在评价乙肝疫苗的现场效果时,免疫学效果和流行病学观察结果的意义如何?请

33、根据上述资料,对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作出初步评价.例2:某单位为评价百日咳菌苗的效果,选1403名6个月于6岁的婴幼儿注射百日咳菌苗,另1605名同龄婴幼儿作为对照.从某年元月初开始首次随访,以后每月初随访1次共11次(11月初为最后一次).在观察期间有部分适龄婴幼儿先后参加观察组,也有局部因各种原因退出观察,其随访记录资料如表3-5所列.有人用以下公式计算两组百日咳的发病率:试验组发病率=试验组百日咳发病人数/(1403+253-试验组中退出的观察人数)对照组发病率=对照组百日咳发病人数/(1605+198-对照组中退出的观察人数)表3-5百日咳菌苗现场试验随访结果时间月内新加, 人观察人数月

34、内退仕1观察人数月内百日口亥发病人数月份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1796630384192452611412213601982132445181937233510142540735618172957823713127383320811177473540996467404214103381969114115774合计2531981612155937233思考题:1.你认为这样计算是否合理?为什么?2.如何正确计算,并加以比拟?3.对百日咳菌苗的现场实际效果作出估计例3:为了评价流感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效果,对某一集体单位206人鼻腔喷雾疫苗,194人给予某药物预防作对照,在同一观察期内,

35、两组的发病情况如表3-6所小o表3-6流感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效果评价观察人数发病数效果指数保护率疫苗喷雾接种组2065药物预防组19433思考题:1.两组的发病率是否有差异?2.计算流感疫苗的效果指数ET和保护率PR资料3:临床疗效评价味喃唾酮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双盲对照观察70例消化性溃疡,其中住院54例,门诊16例,均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性溃疡,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味喃唾酮组及抚慰剂组.治疗组37例,男30例,女7例.对照组33例,男26例、女7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各为39和41岁,平均病程各为7年和8年,平均溃疡面积各为0.66cmX0.5cm和0.63cm0.5cm.治疗组中胃溃疡、十

36、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复合溃疡分别为6例、30例、1例、对照组分别为4例、27例、2例.治疗方法:54例住院治疗,有出血者出血停止后即开始治疗,16例门诊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休息.两组均采用片剂装入相同胶囊内口服.疗程结束后再行胃镜复查,结果:溃疡愈合情况:用药2周后治疗组溃疡愈合27人,对照组8人.腹痛缓解情况:疗程开始时有上腹冯者,治疗17例,对照组18例;在2周内疼痛消失,治疗组15例,对照组10例.思考题1.如何进行统计分析?2.作出结论并解释.实习四筛检/诊断试验的评价一、目的:掌握筛检/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及其计算,了解其相互间的关二、时间:4学时三、内容资料1:皮肤试验筛检肝吸虫病表4-1

37、皮肤试验筛检血吸虫病的结果肝血吸虫病皮肤试验合计有无阳性11753170阴性83123201253654901: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诊断指数和预测值是多少?2:试验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是多少?3:筛检阳性率是多少?人群患病率是多少?资料2:某医院排尿障碍者前列腺癌检查结果某医院共接收300名有排尿障碍的患者.经前列腺穿刺检查作为标准标准,确诊69名为前列腺癌患者.为了评价直肠指诊检查的真实性,分析比拟300名患者在进行前列腺穿刺前的直肠指诊检查情况,结果69名前列腺癌患者中,直肠指诊阳性为48名,231名非前列腺患者中,直肠指诊阳性为25名.请列表并计算直肠指诊检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阳性与阴

38、性预测值资料3:不同血糖标准和不同患病率对某人群筛检结果某社区的人口为5万人,现拟用血糖试验来筛检糖尿病.不同的筛检标准及其准确性见表4-2.表4-2血糖试验不同筛检标准的准确性筛检标准mg/dl灵敏度特异度%13081.482.418050.099.8按下面3种情况,分别出四格表,通过计算填入相应数字,并计算预测值.1 .社区患病率为1.0%,筛检标准为130mg/dl2 .社区患病率为1.0%,筛检标准为180mg/dl3 .社区患病率为2.0%,筛检标准为180mg/dl思考题: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试总结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资料4:红外扫描和X线摄片筛检乳腺癌表4-3两种方法筛检乳腺癌的

39、结果试验结果乳腺癌红外扫描X线摄片有无十十4426十一59一十2622一一62546合计812603问题: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完成表4-4表4-4不同方法筛检乳腺癌时的相应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单用红外扫描单用X线摄片并联试验串联试验思考题1 .请总结一下并联试验和串联试验的效应.2 .用联合试验在妇女中筛检乳腺癌,应采用并联试验还是串联试验?为什么?3.你认为一个好的筛检试验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为什么?资料5:血糖与尿糖试验诊断糖尿病结果表4-5该镇居民检查尿糖及血糖结果试验结果糖尿病非糖尿病尿糖(+)血糖(-)73血糖(+)尿糖(-)2311网的均(+)457两者均

40、(-)1247620合计1997641请计算以下各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1.尿糖试验2.血糖试验3.并联试验尿糖与血糖4.串联试验尿糖与血糖5.与单一的试验方法相比,两种合并试验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何改变?6.如果某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或对检出的阳性者医疗照顾的条件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普查的意义如何?实习五分子流行病学实验铜绿假单胞杆菌外膜脂蛋白OpE基因的扩增1 .实验目的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各部位的感染及败血症,被认为是临床各科医院感染的棘手问题.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有效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是限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关键.选择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脂蛋白I(OprI)基因

41、片段,合成1对引物,对临床标本进行预处理提取DNA真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响(PCR)扩增,用凝胶电泳分析,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初步检验.2 .实验内容(1)菌株:铜绿假单胞杆菌CMCC10211-8,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相当于PseudomonasaeruginosaATCC27853.(2)引物:引物序列如下:Ps15ATGAACAACGTTCTGAAATTCTCTGCT3(上游)Ps25CTTGCGGCTGGCTTTTTCCAG3(下游)(3)其他2XTaqMasterMix(内含TaqDNA聚合酶、dNTP、反响缓冲液)核酸染料GELVIEW1灯AE缓冲液(电泳缓冲液)DL200

42、0DNAmarker琼脂糖粉3.方法步骤:(1)标本处理及DNA的提取取痰液标本于1.5ml离心管中,100C煮10min,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作为模板DNA,铜绿假单胞杆菌标准菌株ATCC27853作为阳性对照,无菌超纯水作为阴性对照.(2)准备20履PCR反响体系取三个PCR管,标记为1、2、3,分别为样品、阳性对照和一个阴性对照,即体系中的DNA模板分别为样品、铜绿假单胞杆菌和灭菌双蒸水.在标记好的PCR管内,按表配制20屋反响体系:(整个过程要在冰盒上进行)体积(口灭菌双蒸水82TaqMasterMix9DNA模板2.010rimerF0.510iiMPrime

43、rR0.5合计20加完轻弹混匀、轻离心后,放入PCR仪.(3)PCR反响热循环程序:94C预变性30s94C变性30s60C复性30s72延伸1min72延伸5min保存将加好样的PCR管放入PCR仪中后,在面板上根据上述条件设置好程序后,按启动键开始热循环反响.(4)配制1%琼脂糖凝胶将称好的琼脂糖粉放入三角烧瓶中,参加1kAE缓冲液,摇匀后放入微波炉中煮沸三次,凉至不烫手时参加核酸染料(终浓度0.5pg/ml摇匀,倒入提前插好梳子的胶板槽中,置于平面上待凝(室温下约15分钟).溶胶凝固后,将梳子垂直拔出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参加适量的1kBE缓冲液,液面高于凝胶.(5) PCR产物检测用10

44、小移液枪分别吸取5口PCRT增产物,根据阴性对照、样品和阳性对照的顺序点入凝胶孔内,再取1.5卜DL2000DNALadder点入凝胶孔内作为分子量标准.电泳时设定电压为100V,并设定为电压恒定模式.13、待样跑至距离凝胶边缘约1厘米时停止电泳,将胶置于紫外凝胶成像仪下观察结果,以出现249bp条带为阳性结果.25个循环4、实验结果及分析说明阳性管结果和阴性管结果并报告样品检验结果实习六公共卫生应急案例讨论及环境消毒效果评价一、目的:1.通过案例讨论和观看录像,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方法和步骤,包括个人防护、样品采集、现场检测和卫生处理等操作技能;2.掌握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方法、消毒方

45、法、验证消毒剂对空气和一般物体表面自然菌的消毒效果.二、时间:4学时.三、内容一公共卫生应急案例讨论某年某月某日某乡镇卫生院收治一名病人,该病人病症为喉咙痛、发烧、腋下淋巴结月中痛,该病症疑似鼠疫病人,加之该病人从事皮毛收购工作,最近又曾去过牧区,所以医生判断可能为鼠疫感染者,并第一时间向当地疾控中央报告.当地疾控中央接到报告后迅速报告给当地卫生局和市级地病中央,市级地病中央又上报给本市卫计委和省级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央,省级地方病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又立即上报给省级卫计委.省级卫计委高度重视,要求省市县三级地方病防治中央和疾控中央立即组成鼠疫防控应急小组赶赴现场.市级地病中央在做好疫情报告的同时第一时间启动了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组成应急小组,全体应急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