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_第1页
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_第2页
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出血及神经胶质丧失,病变呈咼信号,边界不清,病灶中枢神经区显著肿胀在增强时有强化1)正常小儿前囟闭合年龄是:17)按WHO分级标准,室管膜22)颞骨骨折分为三型:纵行骨11.5 岁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属于折,占70%80%,骨折线2)颅骨缝在30岁以后逐渐融I级与岩锥长轴平行;横行骨折33)合头颈部占20%,骨折线与岩锥长轴3)小儿颅缝闭合的顺序为:矢1)出生时未发育的鼻窦是:额垂直;混合型骨折较少见状缝、冠状缝、鳞状缝、人窦23)颞骨骨折后岀现眩晕、感音字缝和枕骨乳突缝。颅缝多2)额窦可显示于:瓦氏位、柯性耳聋、自发性眼震和面在生后34个月闭合,少数氏位

2、、侧位片瘫,其最可能的骨折类型永不闭合呈永存颅缝、多见3)X线检查上颌窦炎最合适为:横行骨折。横行骨折线34)于额缝的位置是:瓦氏位多起自后颅窝枕大孔,横过4)中颅窝孔、裂由前到后顺序4)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可有粘岩锥达中颅窝,止于颈静脉为:圆孔-破裂孔-卵圆孔-膜下皮质白线消失,邻近骨孔和棘孔等处,少数穿过内棘孔壁增厚硬化耳道和骨迷路5)颅底位可以显示:卵圆孔、5)鼻窦粘液囊肿多发生于筛24)解剖上,腮腺分为浅深两破裂孔窦和额窦,上颌窦和蝶窦少叶,其分界为:面神经,于35)6)X线片上正常内听道的宽见,一般为单侧下颌角后缘腮腺颊部,常见度平均约为:5mm6)鼻息肉T1WI呈中等信号,颈外动脉与面

3、静脉形成点7)正常视神经孔径大小约为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状致密影,居于面神经前内5mm不强化或呈线条状轻度强侧,可作为辨认面神经与划8)脑血管造影侧位片上大脑化;若为出血性息肉则分腮腺浅深叶的解剖标志前动脉发出:眶额动脉、额T1WI、T2WI均为高信号,25)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很普遍,36)极动脉、胼缘动脉增强检查有不同程度强化最咼达86%,其中以颈深上9)颞顶枕叶通常是以自顶枕7)眼眶异物X线定位法很多,淋巴结后组转移为最多沟至枕前切迹的连线作为通常采用角膜接触直接定26)腮腺混合瘤的典型 CT增强37)枕叶的前界,自此线的中点位法、手术切口标记定位表现为:均匀强化到外侧沟后端的连线,是

4、法、多发性眶内异物定位27)Warthin瘤常见于50岁以上顶、颞二叶的分界法、生理学定位法和几何学的高龄男性,通常为多发或10)麦氏孔(Magenide)位于四定位法,其中角膜接触直接双侧发病,多位于腮腺浅叶脑室下端,梗塞时可导致双定位法最常用下极,肿瘤常有较薄的包膜侧侧脑室、三脑室、中脑导8)眼眶内侧壁由哪些结构组和大小不等的囊腔。Warthin水管、第四脑室均扩张成:上颌骨额突、泪骨和筛瘤较易产生蛋白含量高的38)11)小脑半球借上、中、下脚分板囊腔,T1WI、质子像及别与中脑、脑桥、延髓相连9)眶下壁由上颌骨眶面、 颧骨T2WI均呈高信号,颇具特接。小脑上脚由起自小脑齿眶面及颚骨眶突组

5、成征39)状核的传岀纤维组成,上行10)正常双侧眼球突岀度相差28)视网膜母细胞瘤为神经外至中脑,小脑前叶又称旧小3mm有病理意义胚层的恶性肿瘤,组织学上脑,齿状核为小脑核团中最11)眼眶骨折多见于内侧壁和大多属于未分化型。肿块边40)大者,原裂之后的部位为小底壁界多清楚脑后叶12)下颌关节间隙正常值为:29)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41)12)脑部铁沉积始于儿童,年龄2mm青壮年,女性发病多于男分别为:苍白球-6个月,黑13)正常颈椎前软组织厚度不性,占 52%70%质-912个月,红核-1.52超过1cm30)视神经胶质瘤好发于10岁岁,齿状核-37岁,壳核-6014)脑脊液鼻漏,常见于:筛

6、骨以前的儿童,主要表现为视岁骨折力损害早且严重,可岀现斜13)脑出血CT水肿高峰发生于15)按骨折的好发部位可将上视和眼球震颤,多伴有视乳发病后:46天,脑梗死水颌骨骨折分为三型,其中的头水肿或萎缩肿高峰是:25天山型骨折线不能通过:上颌31)脉络膜黑色素瘤多起自先14)多发性硬化CT表现的特点窦底部天性黑痣,好发于后1/3脉是:病灶多发,大小不等,16)上半规管后脚与后半规管络膜。本病好发于中老年42)位于脑室旁,垂直于侧脑上脚为共脚,称为总骨脚人,大多为单侧发生。此瘤室,多无占位效应,急性期17)双45°颞骨岩部周围像,又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呈扁病灶可强化称为:梅氏位平状生长,伴有

7、新生血管,15)神经元移行异常的疾病包18)鼻咽侧位片上,正常成人鼻可引起岀血和渗岀,导致视括:无脑回畸形、巨脑回畸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不超网膜剥离。肿瘤在组织学上形、脑裂畸形、灰质异位、过 1.5cm可分为A型棘细胞瘤、B型半巨脑畸形等19)鼻咽癌常规X线检查体位棘细胞瘤、表皮细胞瘤和混16)单纯抱疹病毒性脑炎发病是:鼻咽侧位+颅底位合细胞型,其中 A型预后43)突然,迅速恶化,以颞叶底20)鼻咽癌MRI Gd-DTPA增强好,B型及表皮细胞瘤预后面与内侧(包括海马结构与扫描肿瘤呈轻中度强化差杏仁核)、额叶眶面、扣带21)舌癌MRI的冠状位和矢状32)牵牛花综合征女性发病多回前部等边缘系统为中

8、心,位扫描图像显示最佳,于男性,视盘(视乳头)先1)引起广泛性脑坏死、软化、T1WI病灶呈等信号,T2WI天性失常,多为单侧发病,眼球小于健侧,为视神经远 端(视神经与眼球连接部) 漏斗形异常扩张,常伴有视 网膜剥离颈动脉海绵窦痿表现为:眼 上静脉增粗,海绵窦增大, 眼球突出,眼外肌增粗,眼 睑肿胀,增强扫描显示增粗 的眼上静脉和增大的海绵 窦明显强化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单 纯型CT表现为:听小骨部 分吸收、破坏,鼓室粘膜增 厚,乳突窦或较大的气房粘 膜增厚,气房间隔增粗,密 度增加鳃裂囊肿为鳃沟或鳃囊闭 合不全,囊肿在T1WI呈均 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囊壁明显强化,若 继发

9、感染则囊液信号增高, 囊壁增厚喉淀粉样变性特征性信号 改变为:T2WI等或略低信 号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与 脑灰质相比,炎性肉芽组织 在T1WI多数呈等信号或稍 高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 增强扫描多数有强化。胆脂 瘤肉芽肿在 T1WI及T2WI 均为高信号颈动脉三角的边界包括:肩 胛舌骨肌、二腹肌后腹、胸 锁乳突肌前缘迷走神经瘤与颈动静脉典 型关系为:肿瘤使动静脉分 离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外动脉 的水平最常见于C4颈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腔 狭窄,测量方法为 CC法, 管腔狭窄率(%)=(颈总 动脉管径-最小残存管径)/ 颈总动脉管径X 100%。狭 窄程度分级按以下标准:049%为轻度狭窄;

10、50%69%为中度狭窄; 70%99%重度狭窄;100% 为完全闭塞头颈部肿瘤的 N分期为: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显示; N1 :同侧转移淋巴结其直径< 3cm; N2 :同侧(> 3cm,v 6cm)或对侧淋巴结转移; N3 :转移淋巴结的最大径 6cm淋巴结内部信号不均质是 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可靠征 象呼吸系统条件合适的胸部 X线正位 片应显示第14胸椎。乳头影一般位于第5肋间,双侧 可不对称,容易误认为肺内 结节,可结合透视鉴别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9)要为:单房或多房性囊状阴 影肺叶内型肺隔离症供血动30)别肺泡蛋白沉着症在 MRI呈 短T1长T2

11、的特征性信号表2)后前位胸片上,左肺下叶的脉多来自降主动脉,静脉回现,与肺的渗岀性病变明显肺不张显示不清流多经肺静脉;叶外型肺隔不同3)观察肋骨骨折的胸片为:长离症供血动脉多来自腹主31)恶性胸膜间皮瘤大多与先1)时间、低千伏的胸片动脉,静脉回流经下腔静前接触石棉有关,该肿瘤并2)4)肺下积液应取立位向一侧脉、门静脉、奇静脉或半奇不起于早期存在的胸膜斑倾斜60 °或取仰卧位检查静脉循环系统可见游离性积液征象20)X线胸片上淋巴结转移可1)心脏后前立位心脏远达片5)最易引起胸膜改变的是:肺见 Kerley B 线心影放大率一般小于 6%结核21)Goodpasture综合征(肺-肾2)

12、左心房增大顺序为:后-右-6)纤维索条影基础上岀现浸综合征)是由于血清中有抗左-上;右心室增大顺序为:润性阴影是继发性肺结核肾基底膜抗体,而这些抗体前-左上-后的征象,原病灶处岀现纤维与肺基底膜呈交叉反应,导3)左侧位X线片中正常右心钙化灶是结核的正常转归致肺泡腔内岀血与急性肾室与前胸壁接触的面积是:3)7)哪种疾病不易造成局限性小球肾炎同时发生,反复肺1/3肺气肿:支气管囊肿出血导致贫血及肺纤维化4)左室增大常见原因为高血8)一侧肺不张、肺硬变及胸膜22)闭合性膈外伤常发生于左压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肥厚可引起纵隔向患侧移膈,右膈因有肝脏的保护和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某位;胸腔积液、气胸、胸

13、膜缓冲,不易产生破裂些先心病如动脉导管未闭肿瘤、肺肿瘤、偏侧生长的23)肺不发育病例因患侧胸腔等4)纵隔肿瘤、一侧肺气肿可使早期即被移位的纵隔和健5)左室增大时,室间沟前移纵隔向健侧移位;而弥漫性侧疝入的肺组织所充填, 患6)右心室增大时,相反搏动点肺气肿、支气管炎、大叶性侧胸廓不塌陷,这与一侧肺向下移位肺炎、肺脓肿等一般不引起不张或纤维化所致的患侧7)右心房增大首先发生在:右5)单侧肺容积变化的疾病不胸廓塌陷是有区别的心耳会引起纵隔移位24)矽肺早期肺纹理增多增粗,8)判断右心房增大较可靠的9)胸内甲状腺可以钙化, 随吞延长到肺外野,晚期由于矽征象为:左前斜位心房段超6)咽活动是其特点结节增

14、多、肺气肿加剧,肺过心前缘的一半以上。 左前10)阻塞性肺不张岀现于支气纹理反而减少斜位片,心房段超过心前缘管完全阻塞后1824小时25)石棉肺较滑石肺患者症状一半以上可认为右心房增11)支原体肺炎典型表现为单岀现早且重大,如果超过四分之三则假侧下叶受累,此病空洞罕见26)韦格纳肉芽肿病理改变为阳性机会很少,可认为是较7)12)部位、大小、数目可一日数坏死肉芽肿和坏死性血管可靠的征象变的肺气囊是葡萄球菌肺炎,坏死性肉芽肿可发生于9)梨形(二尖瓣形)心常见于8)炎的特征性表现,肺气囊可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血管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随着肺部炎症的吸收而消炎好发于肺、肾、皮肤、心肺动脉狭窄、肺源性

15、心脏病失血管、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疾病13)支气管肺炎多见婴幼儿、年早期肺部病灶可在12周10)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影呈: 主老体弱患者,X线表现为双内缩小,消失或有新病灶的动脉型肺中下肺野沿支气管分布岀现,呈现多变性特点11)左心房附壁血栓最可能的的斑片状略高密度影,临床27)肺阴球菌为土壤、牛乳、鸽原因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表现重,多有高热、咳嗽,粪和水果等的腐生菌,感染12)左心房增大在心脏后前位9)年老体弱者体温可不高,治途径为吸入性,除产生肺部片上表现为右缘岀现双重疗不当可形成支气管扩张病变外,常侵犯脑和脑膜。密度或双边影10)及机化性肺炎多数患者肺部症状轻微,而13)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主

16、要14)组织学上周围型错构瘤主岀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若在累及:肌部室间隔,常大于要由软骨组织构成,并混杂痰中找到隐球菌的圆形厚或等于1.5cm11)有纤维结缔组织、平滑肌及壁抱子有助于本病的诊断。14)透视下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脂肪等组织,中央型错构瘤鸽粪也可引起过敏性肺炎,改变有两心缘搏动普遍减脂肪组织较多但过敏性肺炎一般不会并弱;左心室段区域性减弱,15)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时可发神经系统症状右心房段正常或运动增强;12)见多个小液平,临床表现为28)农民肺患者脱离接触有害心脏搏动缓慢有力,为H至抗炎治疗后病情反复粉尘肺部改变可有消退或山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性16)放射性肺炎慢性期因纤维只留少许纤维

17、灶心动过缓的表现13)结缔组织增生使病变肺组29)肺类风湿性病可发生广泛15)肺动脉主干在后前位 X线织体积减小,边缘呈内凹表的肺间质纤维化,最后发展片上位于:左心缘中段现为蜂窝肺,与特发性肺间质16)肺淤血早期肺静脉高压主17)肺包虫病一般无钙化,肺吸纤维化相似,但前者纤维化要表现为:上肺静脉扩张,14)虫病愈合可表现为环形、结多伴有空洞性结节及单侧下肺静脉正常或变细节及点片状钙化影胸腔积液,再结合患者临床17)肺动脉瓣狭窄时,右心排血18)肺吸虫在肺内穿行形成的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受阻,右室收缩压增高,肺隧道或囊肿的X线特点主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鉴动脉压力正常或偏低,久之产生右心室肥厚

18、,因而血流 冲击狭窄瓣膜口产生涡流 而引起肺动脉干扩张,且可 延及左肺动脉消化系统胃贲门口水平以上为胃底 平片见胃及十二指肠内各 有一液面,呈双泡征,见于 新生儿十二指肠闭锁,肠旋 转不良和十二指肠不完全 阻塞。小肠及大肠内只要有 极少量气体,就可以除外十 二指肠闭锁,而可能是环状 胰腺,或其他小肠上段先天 性畸形引起的高度狭窄 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 胃炎,隆起型表现为 510mm大小的圆形透光 区,中心见点状钡斑,称为 “靶征”,多聚集在胃窦部, 呈串珠样排列胃小弯侧溃疡的瘢痕性改 变可使小弯短缩,使幽门与 贲门靠近,也可使胃体呈环 形狭窄而形成“砂钟胃” 诊断十二指肠球溃疡较可 靠的X线

19、征象是:呈三叶瓣 形变形 大肠中直肠壶腹最宽,其次 为盲肠,盲肠以下各肠管逐 渐变小,但其长度和宽度随 肠管充盈状态及张力有所 不同肠腔轮廓外“ T”字形龛影 是溃疡型结肠炎的表现“倒伞”征见于结肠结核, 回盲瓣受累而肥厚增大, 使 盲肠内侧壁岀现凹陷畸形, 呈外侧底大、内侧顶小之三 角形,加之增厚的粘膜纹向 回肠侧集中,宛如一顶被大 风吹成倒转的雨伞样,形成“倒伞”征。盲肠缩短狭窄是诊断肠结 核的主要征象肠梗阻患者X线检查显示 气液平面的最早时间是:梗 阻后36小时麻痹性肠梗阻时扩张的肠 管相互靠近,但一般肠间隙 正常,如肠间隙增宽,常提 示腹腔内有感染胃为腹腔内器官,后壁穿孔 表现为网膜囊

20、积气;前壁穿 孔,气体积聚于膈下 急腹症危重患者观察腹腔 少量游离气体最适宜的摄 片体位是:左侧卧水平投 照,避免与胃泡内气体混淆 关于食管癌CT扫描示气管 或支气管明显狭窄,后壁不 规则可确定为气管受侵。气 管或支气管后壁受压推移、 狭窄但轮廓仍光整者,气管粘膜受侵或未受侵约各占 一半,须做支气管镜进一步 检查15)正常肝脏T1WI表现为均匀 的中等信号,与胰腺信号相 似,稍高于脾脏信号,而 T2WI肝脏信号明显低于脾 脏信号16)肝动脉直径细,流空效应及 流入增强效应不明显, MRI 平扫不易显示17)肝区含气或液平的脓腔影 是肝脓肿的特征性表现18)肝脏囊腺瘤常见于 30岁以 上的女性,

21、常无症状,肿瘤 起源于胆管,因此也称胆管 性囊腺瘤,可分为良性囊腺 瘤和恶性囊腺瘤。肿瘤生长 缓慢,肿瘤囊腔与胆管不通19)弥漫性肝癌形成门静脉瘤 栓的比例最高20)肝肿瘤病灶中心见到 T1WI 像高信号早最常见的原因 是:肿瘤出血21)胆总管扩张分五型,其中I 型多见,占80%90%22)肝海绵状血管瘤 MRI特征所见是T2加权像随TE延 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TE值多数为120ms以上23)肝钝性伤CT分为5级:a)I级,肝包膜撕裂, 表面撕裂小于1cm 深,包膜下血肿小于 1cm,仅见肝静脉血管 周围轨迹征;b)U级:肝撕裂 13cm 深,中央和包膜下血 肿小于13cmc)山级:肝撕裂深度

22、大 于3cm,实质内和包 膜下血肿直径大于3cmd)W级:肝实质内和包 膜下血肿的直径大于 10cm,肝叶组织破坏 和血管断裂e)V级:二叶组织破坏或血供中断24)胆囊癌多发于 50-80岁女 性,多发生在胆囊底部和颈 部,85%为腺癌,鳞癌和其 他类型少见,病理分为浸润 型和乳头状型,其中浸润型 常见,80%呈浸润性生长, 20%呈乳头状生长。分为胆 囊壁增厚型、腔内型、肿块 型25)急性岀血坏死性胰腺炎并 发症包括蜂窝织炎、脓肿、 假性囊肿和门静脉系统血 管闭塞和血栓形成。胰腺管 扩张多见于慢性胰腺炎或 为胰头癌的间接征象学习好资料_26)超顺磁性颗粒(SPIO)可被 正常脾脏网状内皮细胞

23、摄 取,导致脾脏的信号强度降 低,而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 细胞不摄取 SPIO,其信号 强度相对较高,使肿瘤与脾 脏的对比增加27)腹膜后淋巴结在T1WI呈略 高或等信号(与肌肉信号比),在T2WI为等信号(与 脂肪信号相比),高于肌肉 信号泌尿系统和肾上腺1)每个肾脏其肾小盏数为 614个,肾大盏数为 24 个。肾脊角为15° 25°2)左右肾脏大小差别不应超过1cm3)正常情况下,在变换体位情 况下,肾脏仅有一定的上下 活动度,范围为15cm4)肾下垂多发生于老年女性5)肾结石特征性形状为:鹿角 状6)双侧输尿管具有节律性蠕 动7)输尿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 即与肾盂交界处

24、、越过骨盆 边缘与髂血管相交处和进 入膀胱壁处,其中最狭窄部 位为进入膀胱壁处,因此结 石极易滞留于此8)肾盂肾盏运动包括收缩排 空及舒张充盈两期,收缩排 空期为11.5秒,舒张充盈 期为23秒,收缩及舒张运 动每10秒一次,在禁水期 其两期间的间隔期可以较 长,而饮水或用利尿剂后则 间隔期较短9)输尿管结石可见高密度的 结石灶周围有软组织密度 环包绕,表明受累肿胀的输 尿管壁,而盆腔内静脉石则 无此种表现,为鉴别点10)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压迫, 压 迫点为脐下方两侧,骶骨岬 水平,输尿管向外下侧行走,压迫球形成对输尿管的 压迫,倒“八”字形11)影像学对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价值有限,而慢性肾盂

25、肾炎则由于肾脏不规则瘢 痕形成而于肾表面多发深 浅不一的凹陷,在影像学检 查中可以有些较为特殊的 表现,如肾影缩小,肾影边 缘呈波浪状,尿路造影可见 肾小盏变形,甚者肾盂肾盏 广泛变形并扩张12)输尿管结核常造成粘膜破 坏,溃疡形成,管径扩大, 随后因结核肉芽肿形成,岀 现管壁增厚、僵直、管腔狭欢迎下载窄甚至闭塞"_在尿路造影检 查中形成了串珠状、软木塞 钻状和笔杆状等输尿管结 核特征性表现13)多囊肾病理上为扩张的充满液体的集合管系统,扩张 的管状结构之间是未累及 的肾实质和残存压迫萎缩 的肾实质14)肾腺瘤可能来自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多局限于肾 皮质内,肿瘤往往较小, 与 周围

26、组织界限清楚,一般认 为腺瘤为不具转移特性的 低级别腺癌,不易出现出血 及坏死,患者常无症状15)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 为肾错构瘤,由不同比例的 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 成,大多以脂肪成分为主。16)肾癌尿路造影检查时由于肾盂肾盏破坏,可以岀现肾 盏拉长、变细、呈蜘蛛腿样 改变,并可岀现肾盏消失, 肾盏尖部可岀现破坏故形 态不规整。而肾盏拉长变细 缩小、尖部完整则多见于肾 实质良性占位病变,如肾囊 肿等17)肾癌的Robson分期:I期: 肿瘤局限于肾被膜内;H期:肿瘤穿过肾被膜,蔓延 到肾周脂肪;山a期:伴肾 静脉癌栓,癌栓可达上腔静 脉;山b期:伴局部淋巴结 转移;山c期:同时伴有静

27、脉瘤栓与局部淋巴结转移; IV a期:伴肾筋膜外相邻器 官直接侵犯;W b期:伴远 隔转移18)肾盂移行细胞癌增强检查 肿块仅有轻度强化,延时扫 描可见肾盂肾盏内由肿瘤造成的充盈缺损19)早期肾盂癌X线尿路造影 即可显示其征象,优于 CT 检查,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 法20)肾盂癌的Rubenstein分期, I期:肿瘤局限于肾盂内;H期:肿瘤侵至肾盂肌层或 肾实质,但尚未穿破肾被 膜;山期:肿瘤穿破包膜, 侵至肾周脂肪囊;V期: 肿 瘤已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 远隔转移21)肾母细胞瘤又称 Wilms瘤, 为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68%见于15岁儿童, 边界较清,增强扫描轻度强 化,邻近受压

28、肾实质呈明显 环状强化,两者之间有明确 分界22)膀胱壁分三层,由内向外分别为粘膜层、平滑肌层和外 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23)膀胱炎急性期大小可以无 改变,因粘膜可出现溃疡,肌层因水肿可以增厚,表现 为膀胱边缘模糊;慢性期, 因发生纤维化并可形成假 性憩室,表现为膀胱边缘呈 锯齿状、膀胱输尿管反流以 及膀胱憩室形成24)膀胱良恶性肿瘤鉴别最有 价值的是:膀胱壁僵硬25)膀胱癌多数为移行细胞癌, 少数为鳞癌和腺癌26)脐尿管是膀胱顶部和脐部之间的胚胎期结构,在 Retzius间隙内经腹横筋膜 和腹膜之间穿过,胎儿岀生 后逐渐退化成为一条从脐 部连到膀胱顶端的纤维索。 脐尿管正常时被覆的是移 行

29、上皮细胞,但脐尿管癌的 组织学绝大多数是腺癌,较 少的类型为肉瘤、移行细胞 癌及鳞状细胞癌27)脐尿管畸形分4类脐尿管 仅在脐部未闭则形成脐部 脐尿管窦道;若脐尿管近 膀胱处未闭则形成膀胱顶部憩室;两端闭合而中间 段管腔未闭,由于管壁上皮 层分泌液的积聚,管腔扩张 而形成脐尿管囊肿;若脐 尿管完全不闭锁,则脐部有 管道与膀胱想通,称脐尿管 未闭或脐尿管痿28)左肾上腺常呈:三角形、倒“ V ”、倒“ Y ”29)右肾上腺常呈:斜线状、倒“ Y ”、倒“ V ”30)左右两侧肾周间隙可以在下部相互交通,同时可与髂 窝及肾前、后间隙交通31)原发醛固酮增多症腺瘤又 称Conn腺瘤,其特点是单 侧肾上腺孤立性小肿块,肿 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病变 较小,直径多在2cm以下, 富含脂质,密度较低,常常 近似于水样密度32)皮质醇症腺瘤又称 Cushing 腺瘤,特点是单侧肾上腺类 圆形或椭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