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讲义_第1页
QC七大手法讲义_第2页
QC七大手法讲义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C七大手法讲义QC七大手法讲义刖日一、什么(What)是QC?QC=QualityControl质量控制(QC)是指控制制造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使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最优良的状态。以5W1K说明二、QC七大手法是什么(What)?柏拉图(ParetoDiagram)抓重点特性要因图(Causes&EffectsChart)或称鱼骨图(FishBoneDiagram)追原因直方图(Histogram)显分布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激创意散布图(ScatteredDiagram)看相关查检表(CheckList)找数据图形法(StatisticalChart)收成果日本、中钢

2、、宝钢、建龙自主管理七大手法对比表宝钢台湾中钢日本ft*备注排列图一一巴雷特折线柏拉图柏拉图柏拉图重点分析因果图鱼骨图鱼骨图鱼骨图依据4M对策表依据5W1H找出因素(要因)对策分层发层别法脑力激荡法直方图直方图直方图直方图必须多做案例,给一线员工练习,即常态分布表散布图散布图散布图散布图一次回归分析管理图管理图/图表管理图图形法管理表查检表查检表查检表三、QC七大手法在什么地方(Where)推行最有效?(1) 在制造工厂(如钢厂、造船厂、加工厂);电器家电组装厂;汽车生产线组装。四、QC七大手法在何时(When)推行:(1) 四个月成果发表会一次,一年三次成果发表会;日常工作:作统计分析、归纳

3、时可采用;专案报告。五、QC七大手法学习对象是谁(Who)?(1) 圈友;专案工程师、管理帅;作业长以上领导;全体员工。六、为什么(Why)要学习QC七大手法?发挥团队(Teamwork)力量和精神,集思广益,脑力激荡;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如评审表发表会成绩占20%活动过程占80%重视合作更重视分工,如计划书、改善对策表等,分工合理,人人参与;既重视改善,更重视创意,开发人的脑力资源;重视持续效果,更重视标准化的建立,当作培训教材;目标要量化,更要有原始资料,整理、分析、归纳资料;因果要分明,手段与目标要活晰。经要因分析、柏拉图分析,因果分明,才不会把主题弄错。七、如何(How)去实现:1、各

4、阶层主管要重视尤其是董事长和总经理更要重视。2、组织公司委员会和厂处委员会负责推动。3、培训:圈友人人参加。4、聘请专家担任辅导。5、定期开圈会,讨论本作业区的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6、要定期举行成果发表会7、要有激励制度。八、QC七大手法的作用1、协助我们作好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2、可在混沌不明的情况下,认活问题关键在丁搜集数据,分析、归纳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第一章柏拉图第一节柏拉图的定义柏拉图(ParetoAnalysis)乂名重点分析图:根据所搜集的数据,以不同区分标准单位(t、次数、kwh、个)加以整理、分类,计算出各分类项目所占的比例而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

5、积值的图形。(1) 第二节柏拉图的功用与注意事项一、柏拉图的功用它可以迅速掌握问题重点,了解问题的基本症结所在;掌握重要要因。每个原因占整个问题的白分比,使你能把握问题的重心,抓住(2) 重点,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确认改善效果。二、柏拉图的注意事项:(1) 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45项原因就可以;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太少,45项较合适,最多不超过9项,如果分类项目(2) 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其它”,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丁4项,做的柏拉图无实际意义;做成的柏拉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拉图失去意义,与柏拉图法则不符,应从其它角度收集数据再做分析;(3) 柏拉图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

6、的,如果数据类别已经很活楚者,则无需再花时间制作柏拉图。二、运用要点收集或调查问题发生的原因,将各项原因逐一列明并分项统计,求出各项原因对全部问题原因发生的白分比,例如造成产品剔退(问题)的原因有A、B、GDE五种因素,见下图1-1。据调查的数据(问题)显示,A占剔退原因的50%B占30%C占10%D占7%E占3%柏拉图明显的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先解决主要原因,如A、B原因己占全数的80%则先解决A、B两问题。问题解决了白分之八十,换句话说,每月剔退量只剩白分之二十的问题了,效果良好。10080100%80%6060%4040%20ABCDE20%0%/Mil吹炼总炉数设备(炉数)料(炉数)人

7、为(炉数)吹炼时间(炉数)没命中总计数12月1日5011212月2日481112月3日4921312月4日5111212月5日521112月6日542212月7日5221312月8日511112月9日491112月10日5311212月11日4812312月12日532212月13日4911212月14日542212月15日48121412月16日5212312月17日552212月18日5321312月19日4812312月20日4912300吹炼总炉数设备(炉数)料(炉数)人为(炉数)吹炼时间(炉数)没命中总计数12月21日482212月22日5321312月23日492212月24日54

8、2212月25日4811212月26日5221312月27日5512312月28日532212月29日48111312月30日492212月31日53123总计1580192817872料=28/72=38.89%;设备=19/72=26.39%;人为=17/72=23.61%吹炼时间=8/72=11.11%三、柏拉图应注意事项:1)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45项原因就可以;2)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太少,45项较合适,最多不超过9项,如果分类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其它”,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丁4项,做的柏拉图无实际意义;3) 做成的柏拉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拉图失去意义,与柏

9、拉图法4) 则不符,应从其它角度收集数据再做分析;柏拉图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项别已经很活楚者,则无需再花时间制作柏拉图。第三节柏拉图制作步骤与实例一、柏拉图的制作步骤绘制柏拉图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 收集数据;把数据分类好的项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序,并计算累积白分比;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注意纵横坐标要均衡匀称;绘制柱状图;绘制累计积分曲线;记入必要事项(如总检察数、不良数、检查者、绘制者、日期等);分析柏拉图。二、柏拉图制作案例案例一、某热轧厂品管部对8月热轧中宽带表面不良进行统计,总不良数为148卷,其中不良数分布为:步骤一、收集数据8月热轧中宽带表面不良统计表不良

10、项目(原因)不良数占不良总数白分比(为1表而裂缝5335.8%2孔洞106.8%3压痕53.4%4折边128.1%5边裂3624.3%6划伤74.7%7折叠2215%8异物压入31.9%合计148100%制表人:李光地审核:罗亮统计日期:9月1日步骤二、把分类好的项目进行汇总,项目依不良数由多到少进行排序,并计算累计白分比。8月热轧中宽带表面不良累积统计表不良项目不良数占不良总数白分比(%)累积白分比(1表而裂缝5335.8%35.8%2孔洞3624.3%60.1%3压痕2215%75.1%4折边128.1%83.2%5边裂106.8%90%6划伤74.7%94.7%7折叠53.4%98.1%

11、8异物压入31.9%100%合计148100%步骤三、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a)画出横轴与纵轴,横轴表示不良项目,左边纵轴表示不良数,右边表示不良率。b)左边纵横最高刻度是不良总数148卷,右边纵轴最高刻度是不良率100%c)左边的纵轴刻度和右边的纵轴最高刻度是在一条水平线。步骤四、W缝孔洞压痕折边14100%90%不880%累良1470%积060%=百50%1340%030%1220%10%011110%a)在左纵轴与横纵轴区域间找出坐标点,共8个坐标点;b)将各不良项目画出坐标,也就是柱状图。表面裂缝孔洞压痕折边步骤五、绘制累积积分曲线a)针对累积积分曲线在右纵轴与横纵轴区域间找出坐标点,共

12、8点;b)用折线将8点连接起来。步繇!孔洞压痕折边a)总检查数12800卷b)总不良数:148卷c)不良率:1.16%(作为基准值)d)目标值:不良率降为1%e)每卷单重:5吨f)价差:200元/吨g)不合格减少量=12800*5*(1.16%-1%)=102.4吨h)效益:200元/吨*102.4吨=20,480元i)年效益:20480元X12=245,760元.步骤七、分析柏拉图从以上柏拉图可以看出:制程中表面裂缝、孔洞、压痕、折边占总不良率的83.2%,这四项是9月份重点改善的项目,(不良率的83.2%对应多少数量,有数量就可以换算金额)建议用鱼骨图对这三项不良进行原因分析。案例四、14

13、月搅拌站处理387炉,其中剔退3炉、转用15炉、共计18炉搅拌站异常发生统计表1月2月3月4月合计白分比处理炉数1009010196387机械1221633.33%不人为1022527.78%合铝圈0120316.67%格其他1111422.22%不合格合计347418不合格炉数根据上表得到柏拉图如下所示:人为机械第二章鱼骨图第一节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点一、定义: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为特性要因图,乂叫鱼骨图(Fish-BoneDiagram)。二、目的:鱼骨图乂称特性要因图(Cause-And-

14、EffectDiagram),用以画出所有可能会影响流程或质量的相关因子,可以详细明了所有问题的发生原因,并加以归类,提供解决问题的广度(各种分类)及深度(各项细目)。三、功用(1) 整理问题;(2) 追查真正的原因;(3) 寻找对策。四、鱼骨图的形成须利用脑力激荡法,启发每个人的思路,发掘问题的原因所在,绘在鱼骨图上,“骨”表示分类,“刺”表示细目,使问题的原因纲目分明,设法解决最重要原因,原因消除后,将对策标准化,鱼骨图实例如下图所示:图2-1鱼骨图分析原因五、绘制因果图应注意事项(1) 脑力激荡:要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运用脑力激荡法,集思广益。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大原因时应根据具体情况,

15、适当增减或另立名目,除人、设备、物料、方法、环境等因素外有时还包括其它如动力、管理等方面。(2) 原因分析愈细愈好,愈细则更能找出关键原因或解决问题的方法。(3) 在进行原因逐层分解时要充分使用5W2H勺方法分析。(4) 无因果关系者,予以剔除,不予分类。(5) 多加利用过去搜集的资料。(6) 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依5W2H®则执行。(7) 依据特性别,分别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8) 大要因(大骨)通常代表是一个具体方向。中要因(中骨)通常代表的是一个概念、想法。小要因(小刺)通常代表的是具体事件。(9) 至少要有4根大骨、3根中骨及2根小骨。一支特性要因图就会有

16、24个小要因,且这些要因都不能重复。(10) 对要因发问,为什么?(Why?);对对策发问,如何(How)。第二节因果图制作步骤与实例一、因果图制作步骤:(1) 确定待分析的质量问题,将其写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主干,箭头指向右端。见图2-2所示图2-2鱼骨图原因层级确定该问题中影响质量原因的分类方法。一般分析工序质量问题,常按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M(1)人(Man)、(2)设备(Machine)、(3)原料(Material)、(4)方法(Method),另加环境或其它等分类;作图时,依次画出大支,箭头方向从左到右斜指向主干,在箭头尾端写上原因分类项目。见图2-3所示。图2-3鱼骨图大要因层级

17、a) 将各分类项目分别展开,每个中支表示各项目中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原因。作图时,中支平行丁主干,箭头指向大枝,将原因记在中支后面或上下方。b) 将原因再展开,分别画小支,小支是造成中支的原因,依次展开,直至细到能采取措施为止。c) 分析图上标出的原因是否有遗漏,最后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把最可能是问题根红笔或特殊符号标识,画上方框,作为质量改进的重点。d) 注明因果图的名称、绘图时间、绘制者、参与分析人员等必要项目、鱼骨图实例图2-4实例1不熟练、人力少准备工作设备定位轴承刮修费黏性强油管阻挡上盖不易翻技术不纯降低联轴器拆卸工时轴承回装费钢索不易穿图2-5实例2第三章直方图第一节直方图的定义将所

18、搜集的数据、特性值或结果值,在横轴上适当地区分成几个相等区间,并将各区间内测定值所出现的次数累加起来,用柱形画出的图形。第二节直方图的使用目的与功用一、使用目的(1) 测知制程能力;(2) 测知数据的真伪;(3) 测知分配型态;计算产品不良率;(4) 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的不同群体;(5) 藉以订定规格界限;(6) 规格与标准值之比较;(7) 可用丁制程管制;求分配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二、功用(1)表示质量正态分布:直方图为次数分配的一种表示方法,即将组界绘制在横轴,(2)可作管制图:设上、下限,有助丁标准的设定,以长条形式展示数据次数的图形,协助确认过程的改变,它显示产品测量值变动的情形,一旦

19、标准值设定后,可将测量值与标准相比较。直方图是综合一组数据的变异的图形,直方图的图形本质使人能一目了然地看活楚实际搜集数据与规格或标准的变异,若以数字表示,难以显示变异。我们总希望制程能力在规格或标准内,且是最好的制程,平均值与规格的中心相一致如图1所示,如果实际的制程在规格界限外,即超过控制上限(UpperControlLine,UCL)或标准下限(LowerControlLine,LCL)如图3-2、图3-3、图3-5。若实际制程在规格界限内,但双尾离规格界限太远如图3-2表示制程能力强,但制造成本较高,对公司而言不算是好现象,我们必须记住,要以最经济的方式生产,成本低,质量好,只要满足顾

20、客的需求,就是达到制造的目的。下面五个图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直方图对过程(工序)能力的判断,请参考:图3-3过程能力比规格好得多图3-6分散度过大的过程能力注:UCL版准上限LCL折准下限UCL=UpperControlLineLCL=LowerControlLine过新解扁与不合格率的关系表申合格辛(双论虬格)不合格辛(欢边规格)1。68,27%31.73%2ff95.45%4.55%j3tr99.73%0.27%4a99,9937%63PPM99,999943%0.57PPM6ff99.9999998%2.0PPB第三节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一、直方图的制作步骤(1) 收集同一类型的数据,最

21、好在50个以上。R=Xmax(2) 计算极差Ro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极差(即全距)数据总数50100100250250组数610组712组1020组min(3)设定组数K。根据数据的个数进行分组,其分组原则一般是:确定测量最小单位。(按小数点的位数来决定)整数位测量单位为1,如果数据是50或100时,那么它的最小测量单位为1;小数点为1位时,测量最小单位为0.1,如果数据为1.5或50.8时,那么它的最小测量单位为0.1。小数点为2位时,测量最小单位为0.01,如果数据为1.05或50.85时,那么它的测量最小单位为0.01。R组距h。计算h=一K(4) 求出各组的上、下限值。

22、第一组下限值-Xmin测量最小单位,第一组上限值=第一组下限值+组距h;第二组下限值=第一组上限值,第二组上限值=第二组下限值+组距h;第n组下限值=第n-1组上限值,第n组上限值=第门组下限值+组距h计算出各组的中心值、该组下界限值+该组上界限值Xi)。Xj=2(8)制作频数分布表。组别组距上下限值中心值次数(9)按频数分布图绘制出直方图(10)对绘制出的柏拉图进行分析二、直方图举例:案例一、为考核某齿轮尺寸的品质水平,随即在一批产品中抽样测得数据100个,此产品规格为:24.5±6.0mm(注:UCL=30.5mmCL=24.5mmLCL=18.5mm)(1)收集数据,如下表所示

23、:1234567891022.123.422.627.722.923.724.521.324.721.225.824.523.221.321.624.124.817.421.920.323.924.624.322.724.626.730.026.023.124.622.821.822.624.025.122.419.323.923.621.525.023.624.924.826.423.926.618.323.225.321.725.023.521.724.327.229.025.023.822.322.228.024.621.625.224.826.727.628.525.824.625.3

24、22.527.525.524.824.623.818.819.925.124.822.626.624.125.023.420.621.326.322.924.421.523.123.428.922.420.126.226.4算出极差RXmax=30.0,Xmin=17.4,R=Xmax一Xmin=30.0一17.4=12.6根据直方图的操作步骤“(3)”中的分组原则,此例中分组为:K=10(4) 本组数据有一位小数点,所以本组的测量最小单位为:0.1。计算组距:h=尽=自也=1.26女1.3,取1.3;K1010(6)求出各组的上、下限值。第一组下限值=17.4-测量最小单位=17.4-01=

25、17.352第二组下限值(第一组上限值)=17.35+1.3=18.65具体上下限值如下:第一组:17.3518.65第二组:18.6519.95第三组:19.9521.25第六组:23.8525.15第七组:25.1526.45第八组:26.4527.75第四组:21.2522.55第九组:27.7529.05第五组:22.5523.85第十组:29.0530.35计算中心值。之口、/击组上限值+组下限值出/口、任17.35+18.65tt组中心值=,第一组中心值=18.00(以此类推)(8)制作频数分布表(如下表所示):组别组距上下限值中心值频数117.3518.6518.002218.6

26、519.9519.303319.9521.2520.605421.2522.5521.9016522.5523.8523.2020623.8525.1524.5029725.1526.4525.8012826.4527.7527.108927.7529.0528.4041029.0530.3529.701(9)按频数分布图绘制出直方图(如下图)O组距(10)分析:此直方图届正态分布,服从统计规律,可认定过程较为稳定第四节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一、直方图的形状一一只要看直方图的形状就可以了解其过程安定或异常。安定的过程就像钟铃一样左右对称。直方图有岛型、双峰型、缺齿型。这些形态出现,必定是过程发生

27、某种原因所致。(1) 正常型:是正态分布,服从统计规律,过程正常,如下图所示:正常型图3-2(2) 缺齿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可能的原因是:a) 测量仪器精确度不够,而要求的精确度较高。b) 次数分配表上分组不当,如作图时分组太多。缺齿型图3-3(3) 偏态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可能的原因是:a) 习惯作业造成作业方法不对;工具、冶具、模具已经磨损或松动。偏志型图3-4离岛型:原料或过程发生异常时的分配状态,离岛说明过程一定有某种异常原因发生,有找出其异常原因的必要。只要去除这种离岛,就可以制造充分合乎规格界限的制品。离岛型图3-5(4) 绝壁型:一端切掉的分布型态。过

28、程能力不够,检查部门为了要确保数量而把规格外的制品稍微修改使其合格时会出现,所以和离岛型一样有早期改善必要。图3-6(5) 双峰形: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可能的原因是:a)有两个不同的组合,如两部机器或两家不同的供应商;b) 在过程中有变异产生,而作了较大调整。作业者或测时器不同时也有可能发生此种直方图图3-7二、与规格比较将规格值计入直方图,可检讨过程能力。(1) 制品变异比规格宽度要窄,平均值在中央,此种分配的形状是理想的,规格界限如果在标准差的4倍之处,那就是更为理想的状态了。如下图3-8所示:图3-9变异情况大致与图3-9相同,但平均值稍偏左,过程稍微变化就容易发生不良,平均值

29、有移到中心的必要。图3-9图3-10平均值良好,但变异稍大,冈收子和规格的两端吻合,若稍微增大,很可能出现不良品,最好平均值保持原状,但变异方面应采取缩小的对策。4,一>it;(2) 图3-11变异太大,两侧都超过规格界限值,发生不良品,应立刻检讨缩小差异的对策,如规格无法变更,(3) 图3-12变异非常小,对规格而言还有充裕,如能把变异稍微放大也没有关系,如此效率能提高,消耗品、材料能减少,管理也较轻松。同时有必要时,和有关部门联络,把规格缩小,采取规格缩小对策。图3-12图3-13虽满足规格,但中心值靠近旁边且左端尾部被切除,这是为要符合规格作过选别。应该检讨选别前的直方图,把变异减

30、小,并把平均值移到中央,此种措施是必要的。图3-13图3-14一方的分配的平均或变异都在良好状态,也符合规格,但有“离岛”制品出现,发生不良现象,这是过程有异常现象出现,应调查离岛原因,采取对策第四章脑力激荡法第一节概述一、简要说明一般人的思想常受生活习惯、环境及逻辑的学习方式的影响,而将个人的思路局限在某个范围内,常常遇到问题却找不出症结所在,而实际原因很可能非常简单。这是因为当事者,只注意点的垂直思考,没有注意面的水平思考,而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隐藏在另一点的下面,而使你无法发现。一般所称的脑力可以分为下列四种:吸收力(观察、注意)叶土记忆力(感觉、记忆)I垂直思考力月凶力<理解力(分

31、析、判断)JL创造力(灵感)水平思考力图4-1脑力分类现代人类脑力的吸收力与记忆力已比不上计算机,但目前计算机无理解力和创造力,因此人类须充分发挥理解力和创造力,尤其是创造力的运用,亦即多使用水平的思考法,较容易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智识重要,脑力激荡法就是利用人类创造性的想象力来解决问题的,创造的想象形成方式,如下图4-2所示:再生的想象空堂(把过去的十*"创造的想象重新想出来)图4-2创造的想象形成方式洪水吹倒房子钱会损失预防储蓄、脑力激荡法功用利用人的表现欲来开发脑力资源,集众人的智慧来研究问题的症结,可以发掘许多问题的潜在原因三、脑力激荡法技巧的运用会议:脑力激荡法

32、的运用,必须借着会议讨论方式进行,大家海阔天空地谈论,不受限制,大家彼此脑力激荡下,激发出新的构想或方法,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此种会议不是一般判断性的会议,而是届丁创造性的会议。A. 配合鱼骨图的运用,把每个成员想的构想或方法在鱼骨图上表明,如此可使问题的原因纲目分明。B. 焦点法:以较简单的日常题目来作焦点讨论,再以模拟方式强制联想,如下图4-3表小:落叶收割存粮图4-3焦点法示例缺点列举法:例如“使用的材料有无缺点?钢种、尺寸正确吗?”“此种改善方法对吗?有无更好的方法?”C. 希望目标列举法:例如如果有更方便的产品多好!如果产品能携带。第二节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一、脑力激荡法

33、的四大原则(1) 摒绝批评构想:对任何观念持有反对意见时,必须保留至稍后之时期,会议中不管别人构想是好是坏,绝不加批评。(2) 欢迎“自由奔放”,异想天开的意见,必须毫无拘束,广泛地想,观念愈奇特愈好。(3) 构想愈多愈好,不要顾虑构想内容的好坏。(4) 根据别人的“构想”联想另一个构想,即利用一个灵感激发另外一个灵感,或者是把别人的构想加以修正转变成更好的构想。二、脑力激荡法在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1)脑力激荡法会议的准备1)时间:30分左右,不要超过一小时。2)会议室:安静、不受别事打扰,电话最好切掉。3)记录员最好有二人。4)准备小铃,圈员有违反基本规则时,用按铃来管理会议。(2)脑力激荡

34、法的实施要领1)运用脑力激荡术时,若无适当的题目,是不易成功的。2)不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题目混在一起。3)问题太大时,要分成几个小题。4)创造力强,分析力亦要强,更需具有幽默感。5)脑力激荡法分析问题,时间以15分至60分钟为宜。6)圈长之外,需指定一位助理,将圈员的构想,简要地写在黑板上。书写时,字体要活晰,用以启发其它圈员的联想。7)使用脑力激荡,会产生出无数的创意,有时在一小时内会有400条以上的创意,但这些创意不一定均具有实用性。8)需要把许多想出来的创意,经过评价,以选取解决问题所必须的创意。9)评价脑力激荡所想出来的创意,圈员最好受过创造性思考训练,能客观地判断,并对问题有广泛的认

35、识。10)评价各种创意时,可用下列分类处理:a)立即可以实施者。b)需较长时间,加以研究或调查者。c)缺少实用性者。三、脑力激荡法应避免的词句自主管理活动圈圈长或圈员用脑力激荡法解决问题时,不能使用下列的“绝句”,如使用这些词句,会把圈员所提出的创意完全抹杀。1)理论上可以说得通,但实际上并不如此。2)恐怕上级主管不会接受。3)以前试过了。4)违反公司的基本政策或方针。5)会被人讥笑的。6)没有价值吧!7)可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8)可能大家不会赞成。9)我以前想过了,只是没有多大的把握。10)以后再想想看,或以后才研究吧!第五章散布图第一节散布图的定义一、散布图的定义把互相有关联的对应数据,在

36、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结果,以横轴表示原因;然后用点表示出分布形态,根据分布的形态来判断对应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图形叫做“散布图”,也有人称之为“相关图”。第二节散布图的功用、目的一、散布图的功用(1) 检定两变数问的相关性。(2) 从特性要求寻找最适要因。(3) 从要因预估特性水平*。二、散布图的目的(1) 知道两组数据(或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有相关及相关程度。(2) 依据各种可能影响原因层别绘制散布图,可找出最适合的要因(3) 检视是否为不相关。第三节散布图的种类与分析-、散布图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分别是:(1) 正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也增大。相关性强:如马力与载重的关系;相关性中:如收入与销售的关系;相关性弱:如体重与身高的关系。(2) 负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却减少。相关性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