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中考化学易错题集锦8-水和溶液答案详解一电解水实验1答案详解:(1)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在自来水、河水、蓝墨水中产含有可溶、不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3)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煮沸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4)生活中节水措施有很多,例如:洗菜水浇花、洗衣水冲厕等所以答为:(1)元素;(2)B;(3)煮沸;(4)洗菜水浇花(或洗衣水冲厕)等二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2答案详解:(1)清澈的温泉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因此是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
2、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3)若要测定温泉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试剂或用品是pH试纸,故答案为:B;(1)A、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且蔗糖溶液显无色,故选项正确;C、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显紫色,故选项错误;所以选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X的化学式为Cl2(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色素及有异味的杂质,因此在自
3、来水的净化中活性炭的作用为吸附作用;紫外线有消毒杀菌的作用;(2)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方程式是: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1)混合物;(2)肥皂水;(3)B;(1)B;(2)Cl2(1)吸附色素及有异味的杂质;消毒杀菌;(2)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电能;三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3答案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故B说法正确;C、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关系,故C说法错误;D、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
4、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故D说法正确。所以选:C。四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4答案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A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B错误;C、浓硫酸加到水中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C错误;D、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D正确。所以选:D。5答案详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故选项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气体温度降低,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故选项正确。D、
5、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所以选:C。6答案详解:由图可知,该物质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所以该物质溶于水吸热;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溶液温度降低,故正确;D、碳酸钙不溶于水,温度不变,故错误;所以选:C。7答案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即吸热,又放热,但整体表现为吸热,故正确;B、乙醇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正确;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如一定温度下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成为不饱和溶液
6、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错误;D、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正确;所以选:C。8答案详解:(1)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下降,故填:下降。(2)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升高,故填:升高。若物质c为NaOH,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装置内的气压升高,则U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低于右边液面;若U型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溶于水吸热,CaO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NH4NO3溶于水吸热,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填:低于;。(1)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
7、低;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不变。故填:;。(2)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说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不再溶解放热,因此就看不到沸腾现象,故填: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说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不再溶解放热。五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9答案详解:A、矿泉水可看作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泥沙难溶于水,泥水是泥沙等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正
8、确。D、自来水可看作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所以选:C。六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10答案详解:A白醋、酒精、汽油易挥发,其挥发过程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错误;B井水含有较多钙、镁离子,是硬水,危害人体健康,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将其软化,选项说法正确;C吹灭蜡烛是空气流通,将热量带走,导致蜡烛的温度低于其着火点而熄灭,而不是降低蜡烛的着火点,选项说法错误;D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餐厅洗碗工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原理;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所以汽车修理工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污是溶解原理,选项说法错误。所以选:B。七饱
9、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11答案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质的种类、温度,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酒精,故选项说法错误。D、添加溶质不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还可以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故选项说法错误。所以选:A。12答案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泥土难溶于水,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C、升高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
10、法正确。D、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质的种类、温度,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所以选:D。八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13答案详解: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错误,因为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故选项错误;C、用降温的方法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错误,因为不确定原来温度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所降的温度;故选项错误;D、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溶于水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溶液的质量正确,因为乙固体需要的水多;故选项正确;所以选:D。14答案详解: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错
11、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B、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15g+50g65g,70g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C、t3时,溶解度的大小是乙甲丙,因此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丙甲乙,乙甲丙错误;故选项错误;D、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正确,因为降温后乙的溶解度还是大于甲,丙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大于甲,小于乙;故选项正确;所以选:D。15答案详解:A、甲是易溶物错误,甲是可溶物;故选项错误;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乙大于甲,降温时,溶剂质量
12、不变,因此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乙甲正确,故选项正确;C、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100g25g125g=(100g+x)5%,x300g,380g错误;故选项错误;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故选项错误;所以选:B。16答案详解: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B、a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溶液的质量25g+50g75g,80g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C、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正确,因为该温度
13、下,它们的溶解度相等,因此它们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故选项正确;D、将a1时甲、乙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增大错误,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温时,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量都不变;故选项错误;所以选:C。17答案详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C;故答案为:C;(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故答案为:;(3)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关系是BAC,都升温到t3,溶剂的质量没有变化,因此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还是:BAC;故答
14、案为:BAC;18答案详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O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满足BAC,则其温度范围为t1t2;(3)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是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是而减小,所以t2的A、B、C饱和溶液降温至t1,仍饱和的溶液是A、B,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C,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4)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是而减小,所以要使C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蒸发溶剂、加溶质、升高温度所以答案为:(1)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1t2;(3)A、B C C;(4)蒸发溶剂、加溶质、升高温度19答案详解:(1)通过分析溶
15、解度曲线可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B错误;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所以选:A;(3)t1时,甲、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所以溶解度是25g,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4)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所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所以答案为:(1)增大;(2)A;(3)t1;(4)乙。20答案详解:(
16、1)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2)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4)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t2时相等;由于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观察图示可知:降温后甲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t1时甲的溶解度是65g,所以
17、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32.5g,因此B为不饱和溶液,C中加入了溶质共50g,溶解32.5g,为饱和溶液;升温至t2,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是90g,50g水最多溶解45g溶质,故依然是饱和溶液;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可能是由于甲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溶解的甲质量就多,温度降下来后溶解度又减小,又会有晶体析出;所以答案为:(1)t1;(2)乙;(3)降温结晶(合理均可);(4)大于;(5)B; 甲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21答案详解:(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即1
18、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49克A物质,将30 gA物质放入50 g水中,最多可溶解20克A物质,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g:50g2:5;故答案为:2:5;(2)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故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故答案为:降温结晶;(3)观察图1可知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再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与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一致,所以此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相等;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解,硝酸铵溶解吸热,会导致试管内溶液的温度下降,
19、溶质的溶解度也随之发生变化;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出现降温结晶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使得饱和溶液变为了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C;故答案为:AC。九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22答案详解:A、由NaCl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30,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溶解度表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冬天气温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易结晶析出;故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
20、天晒盐、冬天捞碱”,故选项说法正确。C、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0g,40时,5gNaCl中加10g水中,最多溶解3.7g,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7g3.7g+10g100%27.0%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10,碳酸钠的溶解度为10.0g,20g水中最多能溶解碳酸钠2g,40时,9g Na2C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10,析出固体的质量为9g2g7g,故选项说法正确。所以选:C。23答案详解:A、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析出,甲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故选项说法错误。B、20时,蒸发10g水,其饱和溶液能析出4g晶体,则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
21、该物质40g,则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等于4g,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乙和丙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所以选:B。24答案详解:A、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90,没有晶体析出,说明95时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的过程中,逐渐析出晶体,说明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30时析出M后析出100gM,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故选项说法错误。D、M的溶解度随
22、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从M的不饱和溶液中析出M可采用先蒸发溶剂、再冷却结晶的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所以选:D。十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25答案详解:(1)铜在空气中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会观察到红色固体表面逐渐变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2CuO。(2)自制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能使水与难溶性杂质分离,作用是过滤。(3)仪器的名称是试管;碘易溶于汽油,难溶于水,X、Y分别是水和汽油中的一种,加入X、Y后,观察到a中固体消失并得到棕色溶液,b中固体不消失,则物质X是汽油;由实验可知,溶质的种类相同,溶剂不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所以答案为:(1)红色固体表面逐渐变黑,2Cu+O22CuO(2)过滤;(3)试管,汽油;溶剂的性质。十一溶质的质量分数26答案详解:(1)因为时间是24小时的2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挥发出来水的质量也应该是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PEP版)(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2025年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年货物运输合同范本
- 2025网络维护及安全服务合同
- 2025园林景观施工合同样本
- 2025电商平台代理销售合同书范本
- 2025标准的企业租赁合同范本下「」
- 2025年工程合同价格条款解析(中英文对照版)
- 2025合作伙伴合同 独家代理合作协议
- 胆囊结石患者护理常规
- 2024年工程承包合同书范文
-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管控台帐
- JGJT397-2016 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规范
- 拖拉机湿式离合器
- 中学教材、教辅资料征订管理制度
- 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2024解读
- 管道安装工程款承诺书
- 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python初赛必做题模拟五卷
-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考试(深圳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复习查缺补漏冲刺满分(牛津深圳版)
- 幼儿园小班教案《单手拍球》含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