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厌氧设计 IC反应器,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其由上下两个反应室组成。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其进水负荷可提高至3550kgCOD/(m3·d)。与UASB反应器相比,在获得相同处理速率的条件下,IC反应器具有更高的进水容积负荷率和污泥负荷率,IC反应器的平均升流速度可达处理同类废水UASB反应器的20倍左右。设计参数(1) 参数选取设计参数选取如下:第一反应室的容积负荷NV135kgCOD/(m3·d),:第二反应室的容积负荷NV212kgCOD/(m3·d);污泥产率0.03kgMLSS/kgCOD;产气率0.35m
2、3/kgCOD(2) 设计水质设 计 参 数 CODcr BOD5 SS 进水水质/ (mg/L) 24074 12513 1890 去除率/ % 85 90 30 出水水质/ (mg/L) 3611 1251 1323 (3) 设计水量Q3000m3/d125m3/h=0.035m3/s反应器所需容积及主要尺寸的确定(见附图6-4)
3、(4) 有效容积 本设计采用进水负荷率法,(5) 按中温消化(3537)、污泥为颗粒污泥等情况进行计算。V 式中 V反应器有效容积,m3;Q废水的设计流量,m3/d;Nv容积负荷率,kgCOD/(m3·d);C0进水COD浓度,kg/m3;Ce出水COD浓度,kg/m3。IC反应器的第一反应室去除总COD的80左右,第二反应室去除总COD的20。第一反应室的有效容积V1 1684m3第二反应室的有效容积V1 1228m3IC反应器的总有效容积为V168412282912m3,这里取3000m3本设计设置两个相同的IC反应器,则每个反应器容积
4、为V3000/21500m3(6) IC反应器几何尺寸本设计的IC反应器的高径比为2.5VAH 则D 8.2m,取9m,H2.5×922.5m,取23m。每个IC反应器总容积负荷率:NV 30.5kgCOD/(m3·d)IC反应器的底面积A 63.6m2,则第二反应室高 H2 9.65m,取9.5m第一反应室的高度 H1HH2231013.5m(7) IC反应器的循环量进水在反应器中的总停留时间为tHRT 16h设第二反应室内液体升流速度为4m/h,则需要循环泵的循环量为256m3/h。第一反应室内液体升流速度一般为1020m/h,主要由厌氧
5、反应产生的气流推动的液流循环所带动。第一反应室产生的沼气量为Q沼气Q(C0Ce)×0.8×0.353600/2×(24.0743.611)×0.8×0.3510313×220626m3/d 每立方米沼气上升时携带12m3左右的废水上升至反应器顶部,则回流废水量为1031320620 m3/d,即430859 m3/h,加上IC反应器废水循环泵循环量256 m3/h,则在第一反应室中总的上升水量达到了6861115 m3/h,上流速度可达10.7917.53m/h,可见IC反应器设计符合要求。(8)&
6、#160;IC反应器第一反应室的气液固分离几何尺寸1 沉淀区设计三相分离器沉淀区固液分离是靠重力沉淀达到的,其设计的方法与普通二沉池设计相似,主要考虑沉淀面积和水深两相因素。根据Stokes公式:vs 3.83cm/s138.2m/h 0.0071g/(cm·s);颗粒污泥密度取1.05g/cm3第一反应室三相分离器设计示意图(见附图6-5)。三相分离器单元结构设计图(见附图6-6)。计算BB间的负荷可以确定相邻两上挡板间的距离。BB间水流上升速度一般小于
7、20m/h,则BB间的总面积S为: S 12.8m2式中Q为IC反应器循环泵的流量。设一个三相分离器单元宽为1800mm,则每个IC器反应器内可安装5个三相分离器单元。设两上挡板间的间距b1450mm,三相分离器沉淀区斜壁倾斜度选50°,上挡板三角形与集气罩顶相距300mm,则2(h1/tg50°)b11800三相分离器上挡板高度:h1804.4mm设两相邻下挡板间的间距b2200mm;上下挡板间回流缝b3150mm,板间缝隙液流速度为30m/h;气封与下挡板间的距离b4100mm;两下挡板间距离(CC)b5400mm,板间液流速度大于25m/h,则 &
8、#160; b2b52( )1800三相分离器下挡板高度:h2715mm2 反应器顶部气液分离器的设计IC顶部气液分离器的目的是分离气和固液,由于采用切线流状态,上部分离器中气和固液分离较容易,这里设计直径为3m的气液分离器,筒体高2m,下锥底角度65°,上顶高500mm。IC反应器进水配水系统的设计3 布水方式采用切线进水的布水方式,布水器具有开闭功能,即泵循环时开口出水,停止运行时自动封闭。本工程拟每25m2设置一布水点,出口水流速度25m/s。拟设24个布水点,每
9、个负荷面积为Si 2.65m2。4 配水系统形式本工程采用无堵塞式进水分配系统(见附图6-7)。为了配水均匀一般采用对称布置,各支管出水口向着池底,出水口池底约20cm,位于服务面积的中心点。管口对准池底反射锥体,使射流向四周均匀散布于池底,出水口支管直径约20mm,每个出水口的服务面积为24m2。单点配水面积Si2.65m2时,配水半径r0.92m。取进水总管中流速为1.6m/s,则进水总管管径为:D 2× 0.128m128mm配水口8个,配水口出水流速选为2.5m/s,则配水管管径d 36mm出水系统设计 出水渠宽取0.
10、3m,工程设计4条出水渠。设出水渠渠口附近流速为0.2m/s,则出水渠水深 0.145m排泥系统设计取X0.05kgVSS/kgCOD,根据VSS/SS0.8,则X0.05/0.80.06kgSS/kgCOD产泥量为:XXQSr 24074×0.85×0.06×3600×10-34420kgMLSS/d每日产泥量4420kgMLSS/d,污泥含水率P为98,因含水率>95,去1000kg/m3,则每个IC反应器日产泥量为Qs 110.5m3/d。这里假设第一反应室污泥浓度为100gSS/L,第二反应室为20gSS/L,则IC反应器中污泥总量为:G1
11、00V120V2100×168430×1228205 240kgSS因此,IC反应器的污泥龄为205 240/442046d在离两级三相分离器下三角以下0.5m处各设一排泥口,在反应器设放空管,口径为100mm。产气量计算每日产气量:24074×0.85×0.35×3600×10-325783.3m3/d每平方米沼气发电2kW·h,沼气用于发电,电量为:W25783.3×251566.6 kW·h/dIC厌氧反应技术 1 引言 废水厌氧生物技术由于其巨大的处
12、理能力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一直是水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从传统的厌氧接触工艺发展到现今广泛流行的UASB工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已日趋成熟。随着生产发展与资源、能耗、占地等因素间矛盾的进一步突出,现有的厌氧工艺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如何处理生产发展带来的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使得研发技术经济更优化的厌氧工艺非常必要1。内循环厌氧处理技术(以下简称IC厌氧技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高效处理技术,它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荷兰PAQUES公司研发成功,并推入国际废水处理工程市场,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土豆加工、啤酒、食品和柠檬酸等废水处理中2。实践证明,该技术去除有机物的能力远远超过普通厌氧处理技术(如U
13、ASB),而且IC反应器容积小、投资少、占地省、运行稳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厌氧处理技术。2 现有厌氧处理技术的局限性 厌氧处理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方法,要提高厌氧处理速率和效率,除了要提供给微生物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外,保持反应器内高的污泥浓度和良好的传质效果也是2个关键性举措。 以厌氧接触工艺为代表的第1代厌氧反应器,污泥停留时间(SRT)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大体相同,反应器内污泥浓度较低,处理效果差3。为了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废水在反应器内通常要停留几天到几十天之久。
14、60; 以UASB工艺为代表的第2代厌氧反应器,依靠颗粒污泥的形成和三相分离器的作用,使污泥在反应器中滞留,实现了SRT>HRT,从而提高了反应器内污泥浓度,但是反应器的传质过程并不理想。要改善传质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表面水力负荷和表面产气负荷4。然而高负荷产生的剧烈搅动又会使反应器内污泥处于完全膨胀状态,使原本SRT>HRT向SRT=HRT方向转变,污泥过量流失,处理效果变差。3 IC反应器工作原理及技术优点3.1 IC反应器工作原理 IC反应器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它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按功能划分,反应器由下而上
15、共分为5个区:混合区、第1厌氧区、第2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 混合区:反应器底部进水、颗粒污泥和气液分离区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区混合。 第1厌氧区: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该区,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反应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而保持着高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 气液分离区: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
16、回流管返回到最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第2厌氧区:经第1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的都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第2厌氧区。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第1厌氧区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管导入气液分离区,对第2厌氧区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 沉淀区:第2厌氧区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第2厌氧区污泥床。 从IC反应器工作原理中可见,反
17、应器通过2层三相分离器来实现SRT>HRT,获得高污泥浓度;通过大量沼气和内循环的剧烈扰动,使泥水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传质效果。3.2 IC工艺技术优点 IC反应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控制厌氧处理影响因素方面比其它反应器更具有优势。 (1)容积负荷高:IC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内循环,传质效果好,进水有机负荷可超过普通厌氧反应器的3倍以上。 (2)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IC反应器容积负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应器3倍左右,其体积相当于普通反应器的1/
18、41/3左右,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的基建投资5。而且IC反应器高径比很大(一般为48),所以占地面积特别省,非常适合用地紧张的工矿企业。 (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低浓度废水(COD=20003000mg/L)时,反应器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23倍;处理高浓度废水(COD=1000015000mg/L)时,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1020倍5。大量的循环水和进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稀释,大大降低了毒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4)抗低温能力强: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主要是对消化速率的影响。IC反应器由于含有大量的
19、微生物,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和严重。通常IC反应器厌氧消化可在常温条件(2025 )下进行,这样减少了消化保温的困难,节省了能量。 (5)具有缓冲pH的能力:内循环流量相当于第1厌氧区的出水回流,可利用COD转化的碱度,对pH起缓冲作用,使反应器内pH保持最佳状态,同时还可减少进水的投碱量。 (6)内部自动循环,不必外加动力:普通厌氧反应器的回流是通过外部加压实现的,而IC反应器以自身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动力来实现混合液内循环,不必设泵强制循环,节省了动力消耗。 (7)出水稳
20、定性好:利用二级UASB串联分级厌氧处理,可以补偿厌氧过程中K s高产生的不利影响。Van Lier6在1994年证明,反应器分级会降低出水VFA浓度,延长生物停留时间,使反应进行稳定。 (8)启动周期短:IC反应器内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为反应器快速启动提供有利条件。IC反应器启动周期一般为12个月,而普通UASB启动周期长达46个月7。 (9)沼气利用价值高:反应器产生的生物气纯度高,CH4为7080,CO2为2030,其它有机物为15,可作为燃料加以利用8。4 IC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21、 IC处理技术从问世以来已成功应用于土豆加工、菊苣加工、啤酒、柠檬酸和造纸等废水处理中。1985年荷兰首次应用IC反应器处理土豆加工废水,容积负荷(以COD计)高达3550kg/(m3·d),停留时间46 h9;而处理同类废水的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仅有1015 kg/(m3·d),停留时间长达十几到几十个小时3。 在啤酒废水处理工艺中,IC技术应用得较多,目前我国已有3家啤酒厂引进了此工艺。从运行结果看,IC工艺容积负荷(以COD计)可达1530 kg/(m3·d),停留时间24.2 h,COD去除率C
22、OD>759;而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仅有47 kg/(m3·d),停留时间近10 h3。 对于处理高浓度和高盐度的有机废水,IC反应器也有成功的经验。位于荷兰Roosendaal的一家菊苣加工厂的废水,COD约7900mg/L,SO42为250mg/L,Cl为4200mg/L。采用22m高、1100m3容积的IC反应器,容积负荷(以COD计)达31 kg/(m3·d),COD>80,平均停留时间仅6.1 h9。 我国无锡罗氏中亚柠檬有限公司的IC厌氧处理系统自1998年12月运行以来一直都
23、很稳定,进水COD一般在8000mg/L以上,pH5.0左右,容积负荷(以COD计)可达30 kg/(m3·d),出水COD基本在2000mg/L以下,且每千克COD产沼气0.42m310。1996年IC反应器首次应用于纸浆造纸行业,并迅速获得客户欢迎,至今全世界造纸行业已建造IC反应器23个11。 表1列出了IC反应器和UASB反应器处理典型废水的对照结果,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IC反应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UASB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反应器单位容积的处理容量。表1 IC反应器与UASB反应器处理相同废水的对比结果1对比指标反应器类型ICU
24、ASB啤酒废水土豆加工废水啤酒废水土豆加工废水反应器体积(m3)6×16210014002×1700反应器高度(m)20156.45.5水力停留时间(h)2.14.0630容积负荷kg/(m3·d)24486.810进水COD(mg/L)200060008000170012000COD()80858095 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高效、节能省地的厌氧反应器越来越受到水处理工作者的青睐。IC反应器的一系列技术优点及其工程成功实践,是现代厌氧反应器的一个突破,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而且由于反应器容积小,生产、运输、安装和维修都十分方便,产
25、业化前景也很乐观。5 IC反应器存在的几个问题 COD容积负荷大幅度提高,使IC反应器具备很高的处理容量,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 (1)从构造上看,IC反应器内部结构比普通厌氧反应器复杂,设计施工要求高。反应器高径比大,一方面增加了进水泵的动力消耗,提高了运行费用;另一方面加快了水流上升速度,使出水中细微颗粒物比UASB多,加重了后续处理的负担12。另外内循环中泥水混合液的上升还易产生堵塞现象,使内循环瘫痪,处理效果变差。 (2)发酵细菌通过胞外酶作用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
26、可溶性有机物,再将可溶性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脂肪酸和醇类等,该类细菌水解过程相当缓慢13。IC反应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势必影响不溶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3)在厌氧反应中,有机负荷、产气量和处理程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平衡关系。一般较高的有机负荷可获得较大的产气量,但处理程度会降低13。因此,IC反应器的总体去除效率相比UASB反应器来讲要低些。 (4)缺乏在IC反应器水力条件下培养活性和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关键技术。目前国内引进的IC反应器均采用荷兰进口的颗粒污泥接种2,增加了工程造价。 &
27、#160; 上述问题有待在对IC厌氧处理技术内部规律进行更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加以克服,使这一新技术更加完善。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注意事项首先要有接种污泥,如果是已经颗粒污泥,只需培养驯化一下就可以了;如果采用活性污泥的话就比较麻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在当废水中N、P等营养元素不足时,不易于形成颗粒,对于已经形成的颗粒污泥会发生细胞自溶,导致颗粒破碎,因此要适当加以补充。N源不足时,可添加氮肥、含氮量高的粪便、氨基酸渣及剩余活性污泥等;P源不足时,可适当投加磷肥。铁、镍、钴和锰等微量元素是产甲烷辅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适量补充可以增加所有种群单位质量微生物中活细胞的浓度
28、以及它们的酶活性。2选择压通常将水力负荷率和产气负荷率两者作用的总和称为系统的选择压。选择压对污泥床产生沿水流方向的搅拌作用和水力筛选作用,是UASB等一系列无载体厌氧反应器形成颗粒污泥的必要条件。高选择压条件下,水力筛选作用能将微小的颗粒污泥与絮体污泥分开,污泥床底聚集比较大的颗粒污泥,而比重较小的絮体污泥则进入悬浮层区,或被淘汰出反应器。定向搅拌作用产生的剪切力使颗粒产生不规则的旋转运动,有利于丝状微生物的相互缠绕,为颗粒的形成创造一个外部条件。低选择压条件下,主要是分散微生物的生长,这将产生膨胀型污泥。当这些微生物不附着在固体支撑颗粒上生长时,形成沉降性能很差的松散丝状缠绕结构。液体上升
29、流速在2.53.0m/d之间内,最有利于UASB反应器内污泥的颗粒化。3有机负荷率和污泥负荷率可降解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碳源和能源,是微生物增长的物质基础。在微生物关键性的形成阶段,应尽量避免进水的有机负荷率剧烈变化。实验研究表明,由絮状污泥作为种泥的初次启动时,有机负荷率在0.20.4 kgCOD/(kgVSS•d)和污泥负荷率在0.10.25kgCOD/(kgVSS•d)时,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4 碱度碱度对污泥颗粒化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颗粒化进程的影响;二是对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后者主要表现在通过调节pH值(即通过碱度的缓冲作用使pH
30、值变化较小)使得产甲烷菌呈不同的生长活性,前者主要表现在对污泥颗粒分布及颗粒化速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碱度范围内,进水碱度高的反应器污泥颗粒化速度快,但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低;进水碱度低的反应器其污泥颗粒化速度慢,但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高。因此,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进水碱度可以适当偏高(但不能使反应器体系的pH>8.2,这主要是因为此时产甲烷菌会受到严重抑制)以加速污泥的颗粒化,使反应器快速启动;而在颗粒化过程基本结束时,进水碱度应适当偏低以提高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5接种污泥颗粒污泥形成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接种污泥的数量和性质1。根据Lettinga的经验,中温型UASB反应器的污
31、泥接种量需稠密型污泥1215kgVSS/m3或稀薄型污泥6 kgVSS/m。高温型UASB反应器最佳接种量在615kgVSS/m3。过低的接种污泥量会造成初始的污泥负荷过高,污泥量的迅速增长会使反应器内各种群数量不平衡,降低运行的稳定性,一旦控制不当便会造成反应器的酸化。较多的接种菌液可大大缩短启动所需的时间,但过多的接种污泥量没有必要。一般说来,用处理同样性质废水的厌氧反应器污泥作种泥是最有利的,但在没有同类型污泥时。不同的厌氧污泥同样对反应器的启动具有一定的影响,没有处理同样性质废水的厌氧反应器污泥作种泥时,厌氧消化污泥或粪便可优先考虑。6温度温度对于UASB的启动与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
32、要的影响。UASB反应器在常温(25),中温(3341)和高温(55)下均能顺利启动,并形成颗粒污泥。但绝大多数UASB启动过程的研究都是在中温条件下进行的,也有少数低温启动的报道。另外,不同种群产甲烷菌对生长的温度范围,均有严格要求。因此,需要对厌氧反应的介质保持恒温。不论何种原因导致反应温度的短期突变,对厌氧发酵过程均有明显的影响。2 加速污泥颗粒化的方法1 投加无机絮凝剂或高聚物投加无机絮凝剂或高聚物为了保证反应器内的最佳生长条件,必要时可改变废水的成分,其方法是向进水中投加养分、维生素和促进剂等。2 投加细微颗粒物向反应器中投加适量的细微颗粒物如粘土、陶粒、颗粒活性炭等惰性物质,利用颗粒物的表面性质,加快细菌在其表面的富积,使之形成颗粒污泥的核心载体,有利于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硫酸盐镀锌光亮剂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盖革计数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策划计划
- 提升个人财务素养的方法与途径计划
- 学校社团工作计划提升学生体育水平
- 修缮工程合同协议书修缮合同
- 委托物业管理合同协议书
- 培养学生动物描绘能力的教学计划
- 五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学习支持计划
- 碧桂园人才梯队建设培训计划
- 华能汕头电厂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道路顶管燃气保护方案(顶管)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
- 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 2025届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 2024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解读
-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共6套)
- 油气管道输送效率提升技术
-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