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分享_第1页
赶海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分享_第2页
赶海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分享_第3页
赶海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分享_第4页
赶海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分享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案例赶海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百度百科】赶海 bbb:/baike.baiduaaa/view/265605.htm5老师课前准备: (1)整理幻灯片2、 教学课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文本语言,借助多媒体、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2、启发想象,感悟赶海的乐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抓螃蟹、捉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3、 教材分析赶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课文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年的无穷乐趣,处处洋溢着整理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怀。课文插图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全文共五个自然

3、段。第一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文章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满载而归”的顺序具体记叙了赶海的过程。第五自然段,文章的结尾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4、 教学方法 这堂课的学习围绕一个“趣”字。上课伊始,通过歌曲大海啊,故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文中主要讲了4件有趣的事,课堂教学中要紧扣趣事,让学生做做、想想、读读,再现有趣的场景。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读中感知,读中悟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延伸,让学生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说趣。5、 教学过

4、程教学设计1、 激趣导入1. 复习本课生字词2. 作为奖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百度音乐盒】bbb:/box.zhangmen.baiduaaa/m?word=mp3,%B4%F3%BA%A3%B0%A1%B9%CA%CF%E7&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B4%F3%BA%A3%B0%A1%B9%CA%CF%E7&si=%B4%F3%BA%A3%B0%A1%B9%CA%CF%E7;%D0%A1%DD%ED%C0%D9%D7%E9%BA%CF;0;0&lm=-1&attr=0,0&rf=zb&size=3774873&m

5、type=23. 知道什么是赶海吗?(师介绍:大海退潮后,人们到海边捡贝壳、捞海带、抓螃蟹等,我们把这些活动称为赶海。【百度百科】bbb:/baike.baiduaaa/view/265605.htm4.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赶海。(师板书课题)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赶海是怎样的一件事?(有趣的事)【百度音乐盒】bbb:/box.zhangmen.baiduaaa/m?tn=baidumt&gate=cb&from=idd&l_cb=bbb%3A%2F%2Fmp3.baiduaaa%2Fm%3Ff%3Dms%26rn%3D%26tn%3Dbdmp3idjs

6、%26ct%3D134217728%26word%3D%25C7%25E1%25D2%25F4%25C0%25D6%26lm%3D-1&s_o=203、 精读重点部分1. 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笔画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2. 在四人小组内读读画的句子,互谈感受。3. 汇报学习成果A. 生:我画的是“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出示大屏幕) 师: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好像不忍离开似的”很有意思。 师:为什么你觉得有意思? 生: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浪花当做人来写,只有人才会不忍心,让人感觉浪花很可爱,所以这里很有意

7、思。 师:你可真厉害,知道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看到这可爱的浪花,整理的心情怎样? 生:兴奋极了。 师:整理兴奋地干了什么,谁能读出这种兴奋?(指名读,师指导)过度:刚才同学们的读书声让老师感受到了追浪花的乐趣,可大海退潮了,浪花离我们越来越远,小整理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呢?B.生:我画的是“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出示大屏幕) 师:为什么你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 生:因为我在仔细地摸,所以慢。 师:那后来为什么又读快了呢? 生:因为我摸到了一只小海星,我很高兴。 师:你能给这句话起个名字吗? 生:摸海星。 师出示大屏幕:比较这句话加“嘿”与不加“嘿”的区别。(让学

8、生体会语气词的作用)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哪句话,能把你喜欢的句子读出来吗? 生:我喜欢加“嘿”的那句。(生朗读) 师:能说一说你喜欢它的理由吗? 生:“嘿”这个字让整个句子都变得生动起来。 师:还有同学和他一样也喜欢这句吗? 生:“嘿”写出了我摸到海星后的喜悦。 生:加“嘿”更有感情。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以后我们写作文也可以加上这些语气词。想读这句话的同学,我们站起来一起读好吗? C.生:我画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呦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出示

9、大屏幕) 师:这是在干什么? 生:抓螃蟹。 师:谁能再现下抓螃蟹的场景? 师:演员在表演前,都要先读剧本,把剧本的意思弄清楚,然后才表演。现在课本就是我们的剧本,同学们要想表演好,先要弄清楚课文的意思,把书多读几遍才行。 师指名表演捉螃蟹场景,表演完师扮演记者角色采访。 师:为什么你只努努嘴儿,不作声? 生:怕把螃蟹吓跑了。 师:螃蟹好抓吗? 生:不好抓,它不甘束手就擒,还东逃西窜哩。 师:下次你还抓吗?为什么? 生:抓,抓螃蟹太有趣了! 师:同学们你们能通过朗读让所有人能感受到抓螃蟹的乐趣吗?(生齐读)D.生:我画了“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

10、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出示大屏幕) 师:你真会读书,前两句读得真好,你能教教同学们你是怎么读的吗? 生:我不知道我的脚为什么痒,所以“咦”要读出奇怪的语气。后来,我知道是大虾在逗我,所以读“哦 ”的时候要读出原来如此、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这就叫读书,揣摩文章中的字、词,体会隐藏在其中的感情,然后通过朗读读出整理想要传达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这位同学的精彩发言,鼓鼓掌好吗? 师:你们见过武将吗?威武吗? 【百度图片搜索】bbb:/image.baiduaaa/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

11、detail&word=%CF%B7%CC%A8%CE%E4%BD%AB&in=14284&cl=2&lm=-1&st=-1&pn=0&rn=1&di=21270623130&ln=1059&fr=&fm=result&fmq=1332099199672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di21270623130&objURLbbb%3A%2F%2Faaachina9986aaa%2Fuploadfiles%2Fimages%2Fadmin%2FFCKeditor%2F2010515162

12、24716.jpg&fromURLbbb%3A%2F%2Faaachina9986aaa%2F22-qzzp%2Fqzzp-news-zyht-info.asp%3Fgrouid%3D%26showid%3D%26cid%3D0%26id%3D257912&W300&H357&T10159&S92&TPjpg 师:这里的武将是指? 师:大虾就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把你们的两只手当作长须也威武地摇摆下吧!可是我轻轻一捏(捏学生状) 生: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大虾们你们已经被我捏住了,快束手就擒坐好吧! 齐读捏大虾部分。 E. 师:同学们赶海真是十分有趣,可我们别只顾着自己

13、玩,看看沙滩上的人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播放PPT,观看图片 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4. 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老师有个问题:这篇课文写的是赶海的趣事,第四自然段好像和题目没什么关系啊,为什么整理还要写这一段呢? 生:开始写人们去赶海,这一段写人们回家,故事更完整了。 师:你的意思是,有这一段,文章的结构更完整了! 生:这一段写了太阳落山后海边的美景,也很有趣啊! 师:原来欣赏美景也赶海的目的之一啊! 师:如果这时你站在海边,会有怎样的感受? 生:感觉很美。 师:你能读出美得感受吗?(生读,师指导) 师:这时整理是怎样的心情?他是如何表达的?(齐读第5段) 比较第一段和第五段,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4、 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开心的事?试着用几句话说一说!6、 教学反思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整堂课,我都避免繁琐的讲解,而是通过反复的朗读、表演等形式,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整堂课的遗憾是没有准确把握时间,以后一定会改进的。7、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学校:新浦区南城小学姓名: 赵雪 电话:电子邮件: zhaoxue870213sin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