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自考助学平台练习汇总_第1页
经济法概论自考助学平台练习汇总_第2页
经济法概论自考助学平台练习汇总_第3页
经济法概论自考助学平台练习汇总_第4页
经济法概论自考助学平台练习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1-5章答案解析)一、简答题1.经济法的经济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法的经济性是指经济法的调整具有降低社会成本,增进总体收益,从而使主体行为及其结果更为“经济”的特性。具体表现:(1)经济法直接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的目标是节省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2)经济法要反映经济规律(3)经济法是经济政策的法律化(4)经济法运用的是法律化的经济手段(5)经济法追求的是总体上的经济效益(16-17页)2.简述经济法主体担当法律责任的特征。(1)双重性:即其担当的法律责任,可能由“本法责任”和“他法责任”构成本法责任:经济法主体违反了经济法规范所应当担当的法律责任,即经济法责任。(第一位)他法责任:经

2、济法主体违反了经济法规定的同时,也违反了其他部门法规范,从而也应担当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责任不属于经济法责任。调控机关或者规制主体本身的责任一般不直接作出规定,而往往是通过对调控主体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的规定体现。调制主体本身担当道义上、政治上的责任。(2)非单一性:即经济法主体所担当的责任往往较重,表现为多种责任的竞合。(97-98页)3.简述经济法上的可诉性。经济法的可诉性是指对经济法主体行为的不满可否向法定机构倾诉,以使法益获得保障的问题。在市场规制法领域可诉性问题并不突出。在宏观调控法领域:在调控主体对于调控受体的责任追求方面没有问题。但在调控受体对调控主体的责任追求

3、方面,由于客观上的确存在着经济、法律、政策等多方面困难,可诉性问题较为突出。扩大宏观调控抽象行为的审查,解决经济法可诉性的途径。(122-123页)二、论述题。1. 经济法的现代性。(1)经济法在精神追求上的现代性:在现代社会经济法追求一种从资源配置到财宝安排,从调整手段到调整目标的协调,这种追求是经济法的一种基本理念,是经济法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一种基本精神。(2)经济法在背景依靠上的现代性:经济法产生和进展的背景,主要体现为经济法赖以产生和进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充分进展,需要由新兴部门法加以解决市场失灵等问题。其社会基础是:社会的多元进展使市场无法供应的公共物品受到

4、重视,导致权利爱护与市民社会之间的“社会中间层”的快速进展。总之,这种背景与部门法是不同的,因此经济法具有依靠背景上的现代性。(3)经济法在制度建构上的现代性:制度形成上的现代性:与经济政策的联系格外亲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这是以往的传统部门法所没有的。制度构成上的现代性:经济法制度具有突出的“自足性”,即在它的制度构成中,既有实体法制度,又有程序法制度,从而在制度供应或运作上是自给自足的。制度运作上的现代性:经济法的制度运作主要体现在行政领域,而不是司法领域,因而经济法领域的纠纷有很多并不是在司法机关解决的。(19-23页)2. 试述调制受体的权义结构。(1)权利:调制受体依法享有的法律

5、赐予市场主体的一切基本权利,可以统称为“经济自由权”,包括企业的“经营自由权”和居民的“消费者权利”等。对于调制受体的“经济自由权”一般不加以限定,若要限制必需依法作出。调制主体对于非强制性调制有权选择合作或者不合作,遵从或不遵从。对于非法调制行为享有拒绝权。“经济自由权”在实质上是一类“市场对策权”。它又可以分为公平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对策权以及市场主体对调制主体的对策权两类。(2)义务:调制受体要担当经济法所规定的相关义务。这些义务主要有两类:一是接受调制的义务,调制受体应当接受调制主体依法作出的调制,遵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调制。二是依法竞争的义务。做广义动态理解。不能实行不正值猎取竞争优势,行

6、业协会也要依法维护公正竞争。(91-93页)(67章答案解析)一、简答题1.简述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调控关系。宏观调控关系主要包括方案调控关系、财税调控关系、金融调控关系、产业调控关系、投资调控关系、储备调控关系、涉外调控关系等七大类宏观调控关系,它们也可以合并为方案、财税、金融三大类调控关系。(132-134页)2.简述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1)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原则。经济总量平衡是指社会总供应与社会总需求的价值总量平衡,是经济运行保持协调状态的前提条件。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达到最优化。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是宏观调控的目标和重要原则。(

7、2)政府调控法定原则。由于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涉及经营者和公民财产利益,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应把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调控主体资格法定,宏观调控权力法定,政府调控方式与程序法定。(3)政府调控适度原则。政府调控不得冲击和减弱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应当促进和爱护市场调整功能的充分发挥。政府调控是建立在市场机制调整的基础上。政府调控必需敬重客观经济规律,依法进行干预。不能随心所欲。政府调控一般不得直接干预经济组织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调整以间接为主。(4)留意调控效益原则:即宏观调控的着眼点是如何提高宏观经济效益,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宏观调控法通过调整宏观调控关系,目的就是要激励、促进和爱护宏

8、观经济利益的提高。(137-139页)3.简述我国预算体系组成。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一共分为五级。包括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166页)二、论述题。1. 论宏观调控权的配置。(1)纵向配置:即宏观调控权在中心和地方之间的划分。中心级次的国家机关享有宏观调控权,地方不享有。由于尽管宏观调控同微观市场主体活动紧密相关,但它是一种中心级次的公共物品,只能由中心供应。假如安排给地方政府,很可能各自政,为本地方利益考虑,忽视整体利益。(2)横向配置:即宏观调控权在中心政府各宏观管理部门之间的配置。一般说来,国务院拥

9、有宏观调控权。与此同时,国家进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职能部门在具体地、大量地行使着宏观调控权。司法机关没有宏观调控权,在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之间存在授权立法问题。(143-145页)2. 预算监督。预算的监督指对各级政府实施的预算与决算活动进行的监督,可分为立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政府特地机构监督。(1)立法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中心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算、决算进行监督。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预算、决算进行。监督权:组织调查权和询问和质询权。组织调查权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

10、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有关的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照实反映状况和供应必要的材料。询问和质询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进行会议时,人大代表或者常委会组成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就预算、决算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受询问或受质询的有关的政府或者财政部门必需准时赐予答复。(2)政府机构的监督各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3)政府的特地机构监督:财政部门负责监督和审计监督。(174页)三、案例分析题。1.2008年3月某政府机关意欲选购一批属于政府集中选购名目中办公电脑设备,价值200万元。某电脑公司得知此事后,就找到该政府机关负责人员,期望购买自己公司生

11、产的电脑,并承诺给与优待价格,并给该人员免费供应一台笔记本电脑使用。于是该政府机关实行单一来源方式与该电脑公司签订电脑办公设备选购合同。请问该政府机关有哪些行为违反政府选购法规定?应当担当怎样责任?违法之处:应当集中选购而没有集中选购。应当实行公开招标的方式,而实行单一来源选购方式。政府选购合同应当报政府备案。由政府选购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据不改正,停止按预算像其支付预算资金,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人员对负有主要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分。(810章答案部分)一、简答题1.简述税收的特征。(1)国家主体性。国家是税收的主体,征税权只属于国家并由中心政府的地方政府实现。(2)公共

12、目的性。征税的目的是为国家供应公共物品时供应财政来源。(3)政权依托性。税收依据国家政治权力,而不是依据财产权或者全部者权力。(4)单方强制性。税收并不取决于纳税主体的主观意愿或征纳双方意思,而取决于纳税主体的意愿和生疏。(5)无偿征收性。在征税代价方面,税收是无偿征收的。国家既不需要事先支付对价,也不需要事后向各个纳税人作直接、具体的偿还。(6)标精确定性。在收标准方面,是相对明确的、稳定的,并体现在税法的课税要素的规定之中。(195-196页)2.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限制。(1)禁止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账户透支。(2)对商业银行贷款期限的限制。中国人民银行依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打算对商业

13、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3)禁止对政府财政透支。(4)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供应贷款,但国务院打算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供应贷款的除外。(5)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供应担保。(248-249页)3.我国对经常项目的外汇管理。(1)经常项目可兑换。经常项目下的各类交易,在向银行购汇和从银行外汇账户上支付不受限制。(2)银行结汇制是指我国对经常性项目下的外汇收入实行的一种管理措施,即境内机构对于其经常项下收入的外汇收入,除有特殊规定外,必需按规定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的制度。(3)出口收

14、汇和进口付汇核销制度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境内机构的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应当依据国家关于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和进口付汇核销管理的规定办理核销手续。(275页)二、论述题。1. 试述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构成税法的必要因素,是税法的必不行少的内容。(1)实体法要素税法主体:是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担当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两类。征税主体是国家,具体是税务机关和海关。财政部曾经负责农业税征收。纳税主体,简称为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法人组织体。征税客体:又称征税对象或者课税对象,是指征税的直接对象和标的。它说明对什么征税。税目与计税依据税率税率是

15、应纳税额与计税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比率。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2)程序法要素纳税时间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依据税法的规定缴纳税款的时间。分为纳税计算期和税款缴库期。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是纳税人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是接受属地原则,依据各个税种征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把握而规定纳税人的具体纳税地点。(199-202页)2. 试述税收保全制度。税收保全制度是指为了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预防纳税人躲避税款缴纳义务,以使税收收入得以保全而制定的各项制度。税收保全的措施:为了实现税收保全目的,税务机关可

16、以依法实行以下依次递进措施。(1)责令限期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有依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躲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2)责成供应纳税担保。在限期内发觉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供应纳税担保。(3)通知冻结等额存款。假如纳税人不能供应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4)扣押查封等额财产。假如纳税人不能供应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扣押、查封纳税人的

17、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226页)三、案例分析题。1.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8年1月至6月,曾5次上调存款预备金率,由2008年1月25日的14.5升至2008年6月25日的17.5%。而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为了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从2008年9月15日又开头下调存款预备金率,截至2008年12月22日,大型金融机构存款预备金率15%,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预备金率14%。试用金融调控法理论分析我国政府调整存款预备金的意义。存款预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依法缴存中心银行的存款。中心银行依法制造法定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扩张机能,可以制造出数倍于法定货币的存款货币。

18、中心银行通过调高或降低存款预备金率可以扩张或紧缩银行的信贷力量,从而调整货币供应量。当我国2008年上半年经济过热时,中心银行调高存款预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心银行缴纳存款预备金增加,商业银行可贷出的资金就削减,市场货币供应量就削减,从而抑制经济过热。2008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我国经济进展速度缓慢,内需不足,当中心银行调低存款预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心银行缴纳存款预备金削减,商业银行可贷出的资金就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就增加。可以刺激内需。(1113答案解析)一、简答题1.简述市场规制法的原则。(1)规制法定原则:规制市场主体竞争行为的主体、权力和程序等均依照法律规定。非依法律规定,任

19、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规制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2)规制公正原则:即在制定、实施市场规制法规范时就应以实现公正、增进公正和彰显公正为基本准则,通过对合同法、商法公正价值的矫正和恢复,均衡实现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机会公正与结果公正。(3)规制绩效原则:即在规定规制主体、规制权力、规制行为方式和行为程序的市场规制法规范,在制定前进行制度设计时的预期、在制定后运行时的线绩效都应当是最大化的。(4)规制适度原则:即市场规制法的制定和实施,均须在法定的范围内,以实现绩效的最大化和公正的均衡化作为制约规制手段的选择、节制规制权力运行上的力度的基准。规制所适之度主要有:适市场规制法的“法度”、追求经济和社会协调进

20、展的“绩效之度”、均衡达成形式与实质公正和机会与结果公正的“公正之度”。(329-331页)2.简述垄断的定义及其包括的含义。垄断指经营者或其利益代表者滥用已经具备的市场支配地位,或者通过协议、合并或者其他方式谋求或谋求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借以排解或限制竞争,牟取超额利益,依法应予规制的行为。垄断的含义:(1)垄断的客观方面是垄断行为而非垄断结构(2)垄断的主体是经营者或其利益代表者(3)垄断的主观方面是牟取超额利益(4)垄断的后果是排解或限制竞争(5)垄断具有违法性(344-346页)3.简述经营者集中的概念和特征。经营者集中指经营者通过合并、收购、托付经营、联营或把握其他经营者业务或人事等

21、方式,集合经营者经济力,提高市场地位的行为。特征:(1)经营者集中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2)经营者集中行为目的和后果是快速集合经济力,提高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地位,对市场竞争和经济进展利弊互现。(3)经营者集中行为属于市场行为中的组织调整行为,具体方式包括经营者合并和不形成新经营者的股份或资产收购、托付经营或联营、业务或人事把握等。(367页)二、论述题。1. 运用反垄断法的原理,分析我国市场运行中的经营者集中行为的类型。我国市场运行中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包括两种:经营者合并和经营者把握(1)经营者合并经营者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合为一个经营者,从而导致经营者集中的行为。依据合并后原经营者主体资

22、格存续与否,可分为新设合并和吸取合并。依据参与合并的经营者在产业链上的关系,可分为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横向合并是指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统一环节的经营者之间的合并;纵向合并是指处于同一产业链上下环节经营者之间合并。混合合并是指处于不同产业链的经营者之间的合并。(2)经营者把握经营者把握指经营者通过收购、托付经营、联营和其他方式而把握其他经营者,从而导致经营者集中的行为。类型:依据获得把握权的途径可分为三类:一是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资产的方式获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把握权;二是经营者通过订立受托经营、联营合同或其他合同方式获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把握权;三是经营者通过变更其所享有的债权而获得对其他经营者

23、的把握权。依据把握的内容可分为财产型把握、业务型把握和人事型把握三类。依据把握与被把握的经营者所处的产业链关系可分为三类:横向把握、纵向把握和混合把握。(368-369页)2. 商业贿赂行为的构成及其危害。三、案例分析题。1.某市煤炭气化公司对申请办理燃气热水器的用户,依据其购买燃气热水器来源不同,收取不同的安装费。对从当事人指定经销点购买燃气热水器的用户收取550元/台的安装费,对从其他渠道自购符合选型标准的燃气热水器的用户,除收取安装费外,每台燃气热水器增收100-200元入网费。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该公司共强制收取了217户的安装自购燃气热水器入网费3.22万元。问:某市

24、煤炭气化公司行为是否构成垄断行为?某市煤炭气化公司行为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中强制交易行为和差别待遇行为。(1415答案解析)一、简答题1.简述我国消费者权益爱护法规定的原则。我国消费者权益爱护法规定了四项原则:一是经营者应当依法供应商品或者服务的原则。二是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公正、诚恳信用的原则。三是国家爱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原则。四是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的原则。(441页)2.简述消费者权益爱护法的理论基础。(1)从哲学的角度说,是有关人权的各种理论。消费者权利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经济理论上说,企

25、业或称厂商通常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标,而消费者或称居民则通常是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对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原来是市场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的,但由于市场经济进展所带来的“信息偏在”问题是市场本身不能有效解决的,因此,应由国家通过制度供应来解决,从而表现为特地的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立法的消灭。(3)从法学理论上看,在现代,由于市场本身已不能有效解决“信息偏在”问题。同时,由于民商法也不能有效地解决“信息偏在”等问题,这样,只能在传统的民商法以外去寻求解决途径,运用国家之手予以调整。这样各国的消费者权益爱护的特地立法的进展,正说明白这一点。(438-439页)3.简述股票首次发行的实体条件

26、。(1)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2)具有持续盈利力量,财务状况良好;生产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发行前注册资本不少于3000万元,但国家另有规定除外;无形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比例不高于20%;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发行人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发行人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3)最近3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4)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500页)4.简述

27、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的定义及其特征。虚假陈述概念:指对可能影响证券发行、上市、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事实所作的不真实、误导性的或有重大遗漏的记载或介绍。虚假陈述的特征:(1)虚假陈述的主体是特殊主体。(2)虚假陈述的主观方面是虚假陈述的有意或者重大过失。(3)虚假陈述客观方面,其内容是可能影响证券发行、上市、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不实信息,在行为方式上是作不真实、误导性的或有重大遗漏的记载或介绍,在后果上是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误导。(511页)5.简述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操纵证券市场指以猎取不正值利益或者转嫁风险为目的,利用其资金、信息和其他优势制造虚假的证券交易量以影响交易价格的行为。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特征:(1)行为主体是证券市场中的交易人和某些有特定职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