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触电事故_第1页
防止触电事故_第2页
防止触电事故_第3页
防止触电事故_第4页
防止触电事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1 1、电的产生、电的产生 自然界电的产生主要方式是摩擦生电,它的本质是物体电自然界电的产生主要方式是摩擦生电,它的本质是物体电荷的转移荷的转移 工业发电的本质是导体切割磁力线工业发电的本质是导体切割磁力线2 2、电的分类、电的分类 根据电的方向性可分为:根据电的方向性可分为: 直流电:方向不变的电,如电池供电直流电:方向不变的电,如电池供电 交流电:方向交替变化的电,如工频电交流电:方向交替变化的电,如工频电3 3、电线的颜色电线的颜色分类分类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零线中性线C相保护接地B相A相三三相相交交流流电电颜颜色色两相交流电

2、颜色两相交流电颜色火火线线零零线线地地线线直直流流电电颜颜色色正正极极负极4 4、电气安全、电气安全 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两个方面: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两个方面: 4 4.1 .1 人身安全是指在从事电气工作和电气设备操人身安全是指在从事电气工作和电气设备操作使用过程中人员的安全作使用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伤害原因主要有伤害原因主要有: : A A 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行为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行为 B B 违章行为(举例:因大意而触电)违章行为(举例:因大意而触电) 4 4.2 .2 设备安全是指电气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安全设备安全是指电气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安全 在电力设备的

3、维修保养方面更是首要考虑因素除了要防止发生触电外,也要防止因电力而导致的火灾 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5 5、工业电力的发、输和配电图例、工业电力的发、输和配电图例 10KV10KV一般车间一般车间110KV110KV6KV6KV照明配电照明配电380/220V380/220V10KV10KV发电厂发电厂单位单位(地区)(地区)变电所变电所升压升压变电所变电所区域区域降压降压变电所变电所住宅住宅动力配电动力配电高压配电车间高压配电车间发电机发电机变压器变压器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6 6、电的特点:电的特点: 1 1、抽象性、抽象性 看不见、听不见、嗅不着看不见、听不见、嗅不着( (尤其是静电尤其是静

4、电和电磁辐射和电磁辐射) ) 2 2、广泛性、广泛性 工业农业、生产生活工业农业、生产生活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二、电气危害二、电气危害 残余残余电荷电荷电磁辐射电磁辐射静电静电雷电雷电电路故障电路故障触电触电一、一、电气危害的种类和危害电气危害的种类和危害二、电气危害二、电气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触电是指人体触及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造成的伤害伤害二、什么是二、什么是触电事故触电事故二、电气危害二、电气危害三、三、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分类分类单单相相电电击击两两相相电电击击跨跨步步电电压压电电击击电伤电伤( (外伤外伤)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

5、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弧烧伤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弧烧伤( (温度可达温度可达800080000 0C C) )A A 电灼伤电灼伤B B 皮肤金属化皮肤金属化C C 电烙印电烙印D D 机械损伤机械损伤E E 电光眼电光眼电击和电伤常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会同时发生二、电气危害二、电气危害三、三、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分类分类 二、电气危害二、电气危害四、四、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对人体的作用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二、电气危害二、电

6、气危害四、四、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小知识:小知识: 在触电事故中,女性较男性敏感,在触电事故中,女性较男性敏感,儿童较成人敏感,体重小的较体重儿童较成人敏感,体重小的较体重大的敏感,患有心脏等疾病的人遭大的敏感,患有心脏等疾病的人遭受电击后果更严重受电击后果更严重二、电气危害二、电气危害凡从事电气操作、电气检修和维凡从事电气操作、电气检修和维护的人员必须经过:护的人员必须经过:1 1、触电急救培训、触电急救培训2 2、专业技术培训并合格方可上岗、专业技术培训并合格方可上岗3 3、属于特种作业工作的需取得、属于特种作业工作的需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作业操作证”带电作业人员带电作业人

7、员还应取得还应取得“带电作业资格证带电作业资格证”。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之一之一 凡从事电气作业人员凡从事电气作业人员应佩戴合格的个人防应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高压绝缘鞋护用品:高压绝缘鞋(靴)、高压绝缘手(靴)、高压绝缘手套等必须选用具有国套等必须选用具有国际际“劳动防护品安全劳动防护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书生产许可证书”资质资质单位的产品且在检验单位的产品且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时必有效期内。作业时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安须穿好工作服、戴安全帽,穿绝缘鞋、带全帽,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绝缘手套绝缘手套绝缘靴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之二之二 使用绝缘安全用具使用绝缘安全用具-

8、 -绝缘操作杆、验电器、绝缘操作杆、验电器、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等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等必须选用具有必须选用具有“生产生产许可证许可证”、“产品合产品合格证格证”、“安全鉴定安全鉴定证证”的产品,使用前的产品,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贴有必须检查是否贴有“检验合格证检验合格证”标签标签及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及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内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检验合格证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之三之三 1 1、选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选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具有国家认可单位发的具有国家认可单位发的“产品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使用前必须检查工,使用前必须检查工具上贴有具上贴有“检验合格证检验合格证”标识

9、,标识,检验周期为检验周期为6 6个月。使用时必个月。使用时必须接在装有动作电流不大于须接在装有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30mA、一般型(无延时)的剩、一般型(无延时)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电源上。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电源上。 2 2、不得提着电动工具的导线、不得提着电动工具的导线或转动部分使用,严禁将电缆或转动部分使用,严禁将电缆金属丝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金属丝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之四之四 1 1、现场临、现场临时用电的检时用电的检修电源箱必修电源箱必须装有自动须装有自动空气开关、空气开关、剩余电流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保护器、接线柱或插接线柱或插座,专用接座,

10、专用接地铜排和端地铜排和端子、箱体必子、箱体必须可靠接地须可靠接地,接地、接,接地、接零标识应清零标识应清晰,并固定晰,并固定牢固。牢固。2 2、对氢、对氢站、油区站、油区、危险化、危险化学品间等学品间等特殊场所特殊场所,应选用,应选用防爆型检防爆型检修电源箱修电源箱,并使用,并使用防爆插头防爆插头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之五之五 在高压设备作业时,人体及所带的工具与带电体在高压设备作业时,人体及所带的工具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厂用电厂用电系统系统发电机发电机出口出口主变主变高压高压侧侧东方东方厂变厂变电所电所我厂具有的电压等级,我厂具

11、有的电压等级,请牢记请牢记在低压设备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不在低压设备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不低压低压0.1m0.1m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之六之六 当高压设备接地故障当高压设备接地故障时,室内不得接近故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障点4m4m以内,室外不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得接近故障点8m8m以内。以内。进入上述范围的人员进入上述范围的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必须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构件应设备的外壳和构件应戴绝缘手套戴绝缘手套U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之七之七 高压电气设备带电部位对地距离不满足设计标准高压电气设备带电部位对地距离不满足设计标准时周边必须装设防护围栏,门应加锁,并挂好安时周边必须装设防护围栏,门应加锁,并挂好安全警示牌。在做高压试验时,必须装设围栏,并全警示牌。在做高压试验时,必须装设围栏,并设专人看护,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做耐压试验设专人看护,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做耐压试验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物上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物上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之七之七 电气设备必须装设保护接地(接零),不得将接地线接在金属管道上或其他金属构件上。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绝缘棒应有防雨罩,还应穿绝缘靴。雷电时严禁进行就地倒闸操作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之九之九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三、防止触电的方法之十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