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 同步测控 1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催催催! 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A. 公共汽车B.飞机C.火车D.轮船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信息“是车轮还是光阴”可供选择 的是汽车和火车,但依据材料信息“匆匆匆!催催催!”,可以判断这是对火车的描述。2. 近代以来中国邮电通信设施逐渐完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交通工具的更新推动着邮政工具的变革B. 改革开放后中国走上独立发展社会主义邮政事业的道路C. 外商一度凭借技术优势和在华势
2、力垄断了中国对外电报事业D. 手机、电话以及电子邮件普及后,电报的使用日渐减少解析:选B。本题考查通信工具完善的表现。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社会主义邮政事业的道路。3. 中国下列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第一艘轮船 公共汽车运行无线电报创设A. B.C.D.解析:选B。根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为Bo4. 1902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 “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慈禧弃之不用说明了( )A. 慈禧太后生活俭朴B. 当时中国社会不需要汽车C. 中国汽车严
3、重依赖进口D. 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观念的阻碍解析:选D。说明应是本质。材料中从外国引进奔驰轿车,说明中国已经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而慈禧弃之不用,是因为这一做法解决不了尊卑问题,根本在于封建社会的习俗。5. 阅读下列图片:图图_一请回答:(1)图一中所示交通工具成为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在()A. 鸦片战争后B.民国时期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后图二所示交通工具在中国最早创办于何时何地?之后是如何发展的?发展的原因是什 么?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车和电车的发展,考查分析鉴别能力。第(1)问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出是人力车。第(2)问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应从经济、科技等方面分析。答案:(1)B(2)1906
4、年天津。出现后鉴于经济实力,电车数量有限,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谓时训缘 一、选择题1.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98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是2天平均所得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较大发展中国汽车制造业起步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交
5、通工具种类增加,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较大发展。 材料中反映不出中国汽车制造业开始起步,故排除。2 .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一内燃机车一电力机车一磁悬浮列车的进步,这说明了(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西方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加深A.B.C.D.解析:选C。火车发展的历程既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又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因此的表述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o3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 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
6、古未有之便宜,故 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A.火车B.电话C.电报D.电影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由李鸿章的言论可知此项发明能使位于不同地点的人们相互之间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故该项发明属于通讯方面的发明,应为B项。A项属于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排除。 C项虽属于通讯方面的发明,但不能传声,故排除。D项与材料中“通数千里”不符,排除。4.“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喷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为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不便。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此段材料不能说明()A. 轮船与铁路开始出现时
7、许多中国人无法适应B. 洋务运动遇到极大的阻力C. 轮船与铁路的优越性逐渐改变了国人的态度D. 近代机器工业不适合中国国情解析:选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提供的信息是开始时对邮政、机器、 轮舟、铁路,许多中国人不适应,极力反对。后来“明效彰彰”即优点逐渐显露。没有表明 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意思。5“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 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B.航运C.航空D.电报通讯解析:选D。本题为材料型分析题,但材料指向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很好地考查了阅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
8、“不愁鱼雁”、 “音书万里”等有效信 息可以断定该诗赞扬的是电报通讯的便捷。6. 20 世纪 30 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 梅兰芳 京戏等等来给你看, 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 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根据材料分析有误的是()A社会生活的西风东渐存在地区差异B. 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C. 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D. 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因素,重新焕发生机解析:选C。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所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发展,不能因此判断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7. 1865 年,
9、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 (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 作梗生端, 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中国社会不需要铁路B. 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C. 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D. 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两广总督毛鸿宾找出种种理由阻挠铁路的修建,说明当A 项不符合史实,材料没( )从而注意从经济活动、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故B项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描述。有体现C、D两项的内容。8. 晚清至民国,近
10、代交通的发展与变化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有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A.B.C.D.解析:选Do本题关键是明确“影响”应包括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思想观念、对外联系、与传统运输的关系等角度入手思考。思维的盲点在于,主要是因为它与近代交通的发展变化没有直接联系,解题时容易忽略这一点。 二、非选择题9.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阅读材料:材料1: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小港码头去呆北的駅
11、小火轮船农L吐推的独轮车胶济铁路上的火下容车材料2:朱家三子朱传杰成长为一个青年商人,最初经营一家货栈,后逢张作霖父子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修铁路蔚然成风。受此影响,他瞒着父亲抵押了朱家 经营的“山东菜馆”, 又联合当地山东和热河商家共同集资兴办了“山河煤矿”,成为煤矿的总经理日本财团森田物产对“山河煤矿”垂涎已久,对朱家威逼利诱、 巧取豪夺,最后夺取了“山河煤矿”的控股权。九一八事变爆发,哈尔滨沦陷在即,国难当头,朱传杰被迫忍痛炸掉煤矿,刚刚开业的煤矿昙花一现。请回答:(1) 依据材料1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 依据材料2分析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
12、因素有哪些?解析:本题以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第(1) 问主要结合材料中交通工具的变化概括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第(2)问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分析其对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答案: 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船、火车同 时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了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2) 不利因素:民族资本实力薄弱;外国资本的渗透掠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利因素:政府重视支持;民营企业家个人努力。附:课内答疑站一、学习
13、思考你与朋友联系时使用的邮电通信方式都有哪些?(教材日0)提示: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通信件、电子信件。二、自我测评(教材P70)1 阐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过程,并分析它们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提示: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的发展过程。通信工具经历了有线方式到无线方式的发展过程。通过不断地更迭发展,人与人之间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近, 促进了商品与人员流通, 使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 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2 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明显。请谈谈这方面 的具体表现。
14、提示:在交通工具方面,中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 很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上, 带来的后果就是交通工具的数量与质量上存 在很大差距。许多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仍然使用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 在通信工具方面,也存在着这样的发展不平衡、不同步, 主要体现在线网的分布、 通信工具 的数量上。 由于许多地区地处山区, 经济落后,线网很难通入,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通信工 具的数量不多。 而东部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无论在线网的涵盖区域还是通信工具的数 量都绝对处于优势。三、材料阅读与思考 ( 教材 P71)以上材料介绍的是18651869年中英、中美条约交涉前后,清政府官员沈葆桢对于外人铺 设铁路的态度。阅读后请思考:沈葆桢在外人铺设铁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有哪 些?试对此做一简要评价。提示:沈葆桢在外人铺设铁路的问题上持反对的态度,他的理由有:铺设铁路会“占人田 业”、“损害商贾生计”、“毁人庐墓”、破坏风水、影响中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汽车买卖合同的范本
- 2025年金属紧固件、金属钉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显示、记录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居间服务合同在贷款公司间的应用
- 2025年妇幼保健院康复试题
- 2025年聚烯烃及改性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高性能铁氧体一次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碳二馏份加氢催化剂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雕刻雕铣设备控制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剧装道具相关工艺美术品项目建议书
- 二方审核计划
- DB62∕T 3176-2019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优秀病例演讲比赛PPT
- 吉林省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 最新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 公司员工基本礼仪培训ppt完整版课件
- 工程项目综合应急预案(通用版)
-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设计与仿真
-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附表
- 城市桥梁工程竣工验收
- NB_T 10393-2020《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_(高清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