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德州市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盟约中提出: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该盟约反映了各诸侯国( )A积极拥戴周天子 B维护宗法统治秩序C互相协作促进统一 D走上了和平共处之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盟约中提出: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
2、各诸侯国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要求,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据此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 )A通过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B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C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D继承前代制度,适当创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因此选C。A
3、没有突出加强君主专制的本质,BD都不符合知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3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如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A促进行政管理方便 B加强军事上的控制C便于各地经济交流 D促进区域经济平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
4、”相邻,无险可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以加强军事上的控制,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4清顺治帝曾说:“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未能俾尔等各出所见佐朕不逮,是皆朕不能委任大臣之咎,以致尔等俱未获尽展才猷。”据此判断清初( )A处理章奏完全依靠成规 B内阁大臣辅佐皇帝不力C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 D顺治皇帝不能知人善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尔等(大学士)职司票
5、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的特点,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5伯尔曼认为:“以色列、古希腊、古罗马变成西方文明的精神原形,主要的不是通过一个保存或继承的过程,而是通过采纳的过程,即西方把它们作为原形加以采纳。除此,它有选择地采用了它们,在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部分”。在这里他主要强调了( )A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渊源B没有古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C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对近现代西方文明的重要性D近现代西方
6、文明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以色列、古希腊、古罗马变成西方文明的精神原形,主要的不是通过一个保存或继承的过程,而是通过采纳的过程,即西方把它们作为原形加以采纳。除此,它有选择地采用了它们,在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现代西方文明对古希腊罗马文化进行了发展与创新。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影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影响6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反映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
7、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辨前,暂定无罪。A重视人的基本权利 B限制原告的权利C强调原告被告双方自由平等 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辨前,暂定无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重视人的基本权利的特点,因此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7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
8、征税”;法国l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l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A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法律地位至高无上C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D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英国权利法案、法国l875年宪法、l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德三国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及知识,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
9、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特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特点8张德坚所编太平天国运动的情报集贼情汇纂记载:“惟各处俘获贼书皆成捆束,独无此书(天朝田亩制度),即贼中逃出者亦未见过,其贼中尚未梓行耶?”材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A实际上没有发行 B没有号召作用C太平军中没有普及 D不能反映农民的愿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惟各处俘获贼书皆成捆束,独无此书(天朝田亩制度),即贼中逃出者亦未见过,其贼中尚未梓行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难以实现,太平军中没有普及,因此选C。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
10、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9日本1870年的地理教科书舆地志略中对比中日两国:“贵古贱今,妄自尊大,自称中华,视外国为夷狄禽兽,屡失信于外国,虽蒙其侮辱,却依然固守旧习止步于数千年前之开化之域”;“方今我邦,朝纲一振,转为开化之方向,国势将大为隆盛,是东洋诸国中,绝无仅有之类”。这段文字( )A客观分析了中国的旧习弊端 B体现出强烈的海外扩张意识C尚未突破传统的儒学华夷观念 D显示出西方文明观念影响日本【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中日两国:“贵古贱今,妄自尊大,自称中华,视外国为夷狄禽兽,屡失信于外国,虽蒙其侮辱,却依然固守旧习止步于数千年前之开化之域
11、”;“方今我邦,朝纲一振,转为开化之方向,国势将大为隆盛,是东洋诸国中,绝无仅有之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文字显示出西方文明观念影响日本,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排除。考点:日本明治维新·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特点10观察下面某战争形势示意图,图中所示战争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某战争形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从广东出发,向湖南、湖北、江西进军,这属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北伐战争,因此选A。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
12、革命的崛起·国民革命111928年,布哈林(当时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在中共六大上说,中国的红军会“像一个肥胖的大肚子的女人,坐到某一个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嚼个精光”,甚至会把老百姓的 “最后一个老母鸡吃了”。他认为,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方,经相当的时间,再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方住一些时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另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问再前进”。这表明( )A共产国际和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他要求重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928年,布哈林
13、评价中国红军,“像一个肥胖的大肚子的女人,坐到某一个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嚼个精光”,甚至会把老百姓的 “最后一个老母鸡吃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共推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工农武装割据121970年,美国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作为补偿,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 )A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 B美国放弃了全球称霸战略C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 D美国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欧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14、:本题材料提到,1970年,美国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作为补偿,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知识,排除。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美苏争霸13马里代表团副团长布巴卡·坎特在某次联大会议上指出:“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的胜利将是联合国的胜利,换句话说,是我们大家的胜利。我们将手挽手地继续在我们这一组织为人类的彻底自由和解放而进行的艰苦战斗中争取胜利。”出现布巴卡·坎特所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新中国在联合国中合法席位
15、的恢复 B美国被迫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C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和觉醒 D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众多国家的认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的胜利将是联合国的胜利,换句话说,是我们大家的胜利。我们将手挽手地继续在我们这一组织为人类的彻底自由和解放而进行的艰苦战斗中争取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60、7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和觉醒 。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排除。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14“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
16、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讲究因地制宜C注重精耕细作 D强调自给自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特点15战国时期流通货币种类有刀、布、钱和爰金,刀币是齐国货币。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齐国铸币业发达 B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C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 D刀币较其他钱币易于携带【答案】B【解析】
17、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刀币是齐国货币。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因此选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货币161659、1703及1736年松江府先后三次就布商字号仿冒诉讼纠纷立碑告示:“众商各立号记,上供朝廷之取办,下便关津之稽查,取信远商,历年已久,向有定例,不容混冒。”如有“复行假冒,起衅生端,上误国课,下病商民”,则“正法施行,决不轻贷!”这反映出当时( )A松江棉布生产全国领先 B仿冒商标成为普遍现象C政府重视维护市场秩序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摒弃【答案】C【解析】
18、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众商各立号记,上供朝廷之取办,下便关津之稽查,取信远商,历年已久,向有定例,不容混冒。”如有“复行假冒,起衅生端,上误国课,下病商民”,则“正法施行,决不轻贷!”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地方政府重视维护市场秩序。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商业17“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 )A未揭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是对西方
19、殖民行为的开脱B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C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D较为客观的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较为客观的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因此选D。AB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18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图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 )A改变了
20、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B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C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 D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知识,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19“中国一城一邑,一岁一市之中,有怀一端之事思告白于人而无由遍诉者,常贴墙阴屋角间罗,而致之不可枚举。然多旋贴旋扯,往往十无一二经人之眼者,盖有新闻纸出,而民之情不至拥于上闻矣。”材料揭示了( )A城市民众诉求的变化 B报纸报道贴近民众生活C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D报
21、纸成为民众参政的渠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有怀一端之事思告白于人而无由遍诉者,常贴墙阴屋角间罗,盖有新闻纸出,而民之情不至拥于上闻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这反映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因此选C。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特点201930年秋,泰戈尔对苏联进行访问,他指出苏联经济建设的办法是治病的办法,短期是有效的,但“这种疗法不能持久”。“不能持久”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B苏联工业落后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发展C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经营引发社会动荡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试
22、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930年秋,泰戈尔指出苏联经济建设的办法是治病的办法,短期是有效的,但“这种疗法不能持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能持久”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因此选D。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弊端21一部编年史如此描述二十世纪80年代世界局势的变动:“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 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这可说是一种反革命,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但直到l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文中所说“新的政治浪潮”的主要经济政策是( )A凯恩斯主义
23、B福利国家 C新自由主义 D新民主主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这可说是一种反革命,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但直到l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的政治浪潮”的主要经济政策是新自由主义。因此选C。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自由主义22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各地有计划、有领导的陆续开放了50年代后期关闭的集市贸易,在一些大中城市也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自由市场。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探索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B缓解生活资料产品供求矛
24、盾C彻底纠正经济上的左倾错误D开始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各地有计划、有领导的陆续开放了50年代后期关闭的集市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经济困难,要缓解生活资料产品供求矛盾。因此选择B。ACD都不符合材料及知识,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经济调整23下图是l9501998年美、英、日、苏四国人均GDP水平(1990年国际元)比较,代表日本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l9501998年美、英、日、苏四国人均GDP水平(1990年国际元)比
25、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代表日本,在1950年代GDP水平最低,60年代开始经济迅速发展,80年代仅次于美国,因此选B。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日本24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德里按照对伊斯兰女孩的期望,设计出萨拉娃娃。他说:“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比如化妆和不合礼节的服装。一旦它进入了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响。”材料主要说明( )A伊朗对经济全球化持否定态度 B伊斯兰文化落后于欧美文化C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无法共存 D不同价值观念之间冲突明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
26、料提到:“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比如化妆和不合礼节的服装。一旦它进入了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不同价值观念之间冲突明显,即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间的冲突。因此选D。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文化冲突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阶段 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第一阶段:从1949
27、年到60年代末 1955年,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华约组织活动。1956年,中国、波兰、苏联等国组织了铁路合作组织。中国还参加了世界民主联盟(总部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学生联合会(总部设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等组织的活动。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 70年代以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为重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逐步加入联合国专门组织和附属组织,并与国际奥委会、欧共体等建立合作关系。 80年代,参加国际经贸和科技组织的活动剧增,先后加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中国还开始参加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逐步签署了一系列裁军、军控文件和协议。
28、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已参加了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并于同年发起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截至2009年,中国累计已有1.4万多人次参与联合国多个维和行动。据王逸舟中国外交六十年、王玲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等整理材料二 1951年5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自从联合国大会非法通过诬蔑我国的决议后,联合国已断然自绝于中国人民,此次联合国大会又非法通过美国这一提案,只是再一次证明联合国已日益不可挽救地变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扩大侵略战争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11953)第二集材料三 “中国是联合国财政体制的索取者
29、而不是贡献者,因为它从联合国获得的多边财政和技术援助远远超过了向联合国缴纳的会费和承担的维和费用”。塞缪尔·金中国与联合国(1)概括从1949年到60年代末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2)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有哪些新发展?推动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2分)(3)综合上述材料,评述中国在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中的作用。(5分)【答案】(1)特点:主要参与社会主义阵营国际组织的活动。(2分)成因: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遏制、敌视和封锁的政策;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阵营外交关系;中国政府将联合
30、国视为美国控制下的侵略工具。(6分)(2)发展:参与国际组织的类型、深度与广度方面有了更大发展;由重视政治到越来越多地重视经济;日益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或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6分)因素:“文革”结束,外交领域的意识形态因素减弱;改革开放,中国工作重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潮流;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联合国逐渐摆脱美苏控制。(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一方面从中受益。引进了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推动了改革开放,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比如从联合国获得财政和技术援助,从世界银行获得贷款等。(2分)另一方
31、面也为世界作出了贡献。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比如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2分)材料三的看法贬低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对世界的贡献,是片面的。(1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1949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49年到60年代末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特点是主要参与社会主义阵营国际组织的活动。至于其成因,学生需结合知识,据材料“自从联合国大会非法通过诬蔑我国的决议后,联合国已断然自绝于中国人民”归纳作答: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遏制、敌视和封锁
32、的政策;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阵营外交关系;中国政府将联合国视为美国控制下的侵略工具。(2)本题材料设问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有哪些新发展。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归纳作答:参与国际组织的类型、深度与广度方面有了更大发展;由重视政治到越来越多地重视经济;日益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至于其因素,学生需联系时代背景和特征作答:“文革”结束,外交领域的意识形态因素减弱;改革开放,中国工作重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潮流;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联合国逐渐摆脱美苏控制。(3)本题要求学生评述中国在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中的作用。
3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学生可归纳作答: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一方面从中受益。引进了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推动了改革开放,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另一方面也为世界作出了贡献。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于材料三“中国是联合国财政体制的索取者而不是贡献者”,这种看法贬低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对世界的贡献,是片面的。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提到 原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特点 原因 作用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首先,在我看来,通过最近两年的讨
34、论已经完全站住脚的观点是:欧洲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显然主要是东亚,但或许还有其他地方)的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l800年以前我们有的是一个多中心同时没有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只是在19世纪工业化充分发展之后,一个单一的、占支配地位的欧洲“中心”才有意义。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一:作者认为,从l8世纪晚期的工业革命开始,欧洲才开始逐渐超越世界其他地区,直到l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成为世界经济中心。(3分)赞同这一观点。(1分)工业革命前
35、的欧洲,经济上仍然以农耕为主,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水平并不高于中国等地区。新航路开辟以后,主要是殖民掠夺、海外贸易以及奴隶贸易等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在同亚洲的贸易中,欧洲商品缺乏竞争力,白银大量流人亚洲。此时东亚的中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多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得到发展。大量工商业市镇兴起,城市发展位居世界前列,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4分)工业革命开始后,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欧洲在世界范围内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这一时期的中国,农耕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工场手工业没有产生革命性的变化。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严重阻碍
36、着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逐渐失去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4分)总之,在1800年之前,欧洲经济与世界其他地区并没有明显的高低差别,直到工业革命以后,才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地区。示例二:作者认为,从l8世纪晚期的工业革命开始,欧洲才开始逐渐超越世界其他地区, 直到l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成为世界经济中心。(3分)反对这一观点。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分流”在18世纪之前就已经出现。(1分)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等国家的农业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工场手工业发达兴旺。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国家殖民扩张,推行重商主义,发展对外贸易,极大的促进了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通过欧洲、美洲、亚洲的贸易以及欧洲、美洲
37、、非洲的三角贸易,世界市场形成并不断扩大,欧洲也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而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则逐渐趋缓,农业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严重制约了手工业产品市场的扩大。手工业虽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政府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逐渐落后。(6分)工业革命使得欧洲进入蒸汽时代,工业化迅猛发展则进一步扩大了欧洲和东亚等地区的差距。(2分)总之,在1800年之前,欧洲经济已经开始超越世界其他地区,并非从工业革命之后才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石棉制品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厦门工学院《供应链管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理工学院《居住建筑设计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化工原理实验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儿重发育保健护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后期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现代学院《宝石合成与优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建筑风格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音乐学院《ED器件与应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幼儿心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43700-2024滑雪场所的运行和管理规范
- 鲁迅《社戏》原文+赏析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幼儿教师之《幼儿游戏与指导》考试题库(通用版)
- 中国建设银行养老金融模式发展问题研究
-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
- 我们身边的法律故事课件
- 执行律师服务方案
- GB 24544-2023坠落防护速差自控器
- 2023年11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公开招考3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煤矿违章行为及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