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1c062787-4867-4f2e-bbdb-514ea3418e35/1c062787-4867-4f2e-bbdb-514ea3418e351.gif)
![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1c062787-4867-4f2e-bbdb-514ea3418e35/1c062787-4867-4f2e-bbdb-514ea3418e352.gif)
![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1c062787-4867-4f2e-bbdb-514ea3418e35/1c062787-4867-4f2e-bbdb-514ea3418e35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描与梅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梅花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 并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 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中国文 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 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 息的精神品质。黄蘖禅师有“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 鼻香”诗句,从梅花本身来说,是赞美梅花不畏严寒、凌寒 独开的品格。引申开来,就是勉励人们不畏艰难困苦,须经 一番奋斗才能有所成就,有所作为。梅花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名花,是我国历代诗歌中最常见 的花卉意象之一。诗经中的標有梅一诗曾提到梅的 果实,但只是作为起兴,并
2、非吟咏的主体。南北朝时代陆凯 折梅赠驿使所赋的诗,梅花是作为一种表达友情的意象。唐 宋时,梅花被赋予了高洁、不屈的品格,以梅花作为吟咏对 象的诗词俯拾皆是。吟咏的角度不同,风格各异,可谓是异 彩纷呈。从林逋开始,咏梅诗词进入鼎盛时期,形成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元末明初的诗人高启,专门写了 一组梅花诗,这九首梅花诗,首首都有孤独高傲而无凄凉抑 郁,怜梅惜梅却不神伤心碎的特点。后来清代的张问陶复作梅花八首,足可以与高启这梅花九首并称双璧。清曹雪芹红楼梦里也有咏梅花的诗词,多从高启这组诗借鉴或脱胎。因为梅花是在天寒地冻的时节凌霜冒雪而开,不与众芳为伍,所以人们赋予了它清高、孤傲、顽强、坚贞
3、的品格;又因为梅花开在冬末早春,它首先占得了春先,所以人们又赋予了它报春使者的声名,成了先知先觉的先驱者或酿时造 势的的英雄豪杰的形象。历来咏梅花的诗词,写得最美又得其神韵的要数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它把梅花的风 姿神韵写到了极致。“疏影横斜水清浅”,梅花疏落,梅枝斜 横在清浅的水面上,如清瘦的美人临水照镜,有翩若惊鸿之 致。“暗香浮动月黄昏”,梅香幽幽地飘动,不见其形就闻其 香,在朦胧的月色之下,更显幽独超逸。其中“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独特的风貌,又写出了 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这两个词最后便成为词牌名, 足见诗人们对其赞誉之高。只是这两句
4、诗并非林逋的首创, 他除了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之外,还借鉴了前人的成果,五代 南唐江为有“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因 为只有这两句,没有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故缺乏感发的力 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便使梅花形神活现,也使得那两句“原诗”有了神韵王安石也写过一首著名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 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 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 人。著名的一句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从很远处就知道那一树的白花不是积雪,因为有幽幽的香气一阵 阵地飘过来。梅花的香气是从很远处传
5、来的,然而诗人却很 敏锐地觉察到,说明诗人善于发现,也表明了具有高洁品格 之人的魅力之大,终有被发现被认可的一天。作者在北宋极 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却得不到实施,其孤独 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有共通的地方。作者以梅自喻,准 确传达出了自己的操守与主张,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的 痕迹。梅花情折梅寄远人,以表祝福及思念。如陆凯的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诗人与好友相隔遥远只能凭驿使 来往互递问候, 诗人折梅的时候正好碰上驿使, 就寄梅问候。“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江南没什么可以相赠,暂且 送你一枝梅花吧。 江南的风物何止万千, 怎么会一无所有呢, 其实,只不过眼前除了梅
6、花就没有一样东西最能代表作者此 时的心意罢了。 作者此时在梅岭, 眼前是开得正繁盛的梅花, 于是,他对朋友的思念也全部都集中在梅花身上,因此便想 到“聊赠一枝春” 。作者用“一枝春” ,来借代梅花,以一代 全,耐人寻味,引人联想。 “一枝春”象征春天的来临,它 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 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好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同时又隐 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足见作者情趣高雅,想象丰富,那 远在千里之外的友人收到一枝梅花,想必一定明了作者的心 意。后世宋之问也有类似的句子 “明朝望乡处, 应见陇头梅” , 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他想象明天清晨登上岭头的时候,可 以再
7、望忘家乡,还可以看看岭头盛放的梅花。更多有关梅花 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 ( )折梅寄远人, 以表达相思之情。 南朝乐府民歌 西洲曲 的开篇就是“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初春时节,女子 见到梅花开了,就回忆起以前和情人在梅树下相会的情景, 因而想到去西洲折一枝梅花寄给江北的情人。由见梅到忆梅 再到折梅,是女子感情的发展脉络,对于她来说,这梅花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是他们美好往事的触 媒。因为思念情人,她要去西州,必然要打扮得光彩照人, 这是“女为悦己者容”的表现,即使见不到“悦己者”,她也要以最美的形象,出现在曾经相聚的地方,展现出女子对 爱人感情之深挚。李商隐有
8、句“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也是用梅花也写自身的孤独与悲哀。作者睹物思人,怀念起故友。本想 折一枝梅花来赠给远方的朋友,却不知要寄往何方,要寄给 何人。诗人仕途坎坷,生不逢时,长期在外过着漂泊的游幕 生活,处境非常艰难,身边更是没有一个要好的交心朋友。 诗写的是十一月中旬就已经迎风怒放的早梅,一个“早”字,更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诗人早慧、早名,却受到排斥,抱负 不得施展,如此坎坷不遇的身世,怎么能不令人哀伤欲绝, 愁肠寸断。“伤离”句一语双关,既含亲友长别而断肠,又 含跟梅花离别而断肠。冯延巳笔下的梅花是多情的。“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这是一个落梅如雪的场景,是写美景 也是在
9、写自然界衰败的生命。“梅”是一种美丽高洁的花, 梅花落了,这本来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象,但作者加上“繁 枝”、“千万片”等字词,就写出了一种气象,使人如临其境, 眼看着雪一般的花儿纷纷落下,更想到了整个自然界生命的 无常。只是,这落梅是不甘心就这么“零落成泥碾作尘”的, 它“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梅花如何“多情”?它学雪 的样子,在空中飘转,在那落下的瞬间也要展现美丽的姿态。“多情”、“学”等字眼,是拟人的用法,作者把落梅看作有 思想、有主观意识的人,但这并不是最妙之处,它的最妙之 处在于传达一种精神,一种即使香消玉殒也不甘丧失美好的 资质。苏轼与梅“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梅盛开,百
10、花尚 无消息,寒雀则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它们已经感受到了春 天的归来,于是争先恐后地飞上梅花枝,竞相观赏这一抹春 色,好像充满了无限喜悦之情。“满”字、“争”字,营造了一种喧闹的氛围,将寒雀的神情动作生动地刻画出来。“玉蕤”指梅花,暗含梅花的高洁雅致、绚烂繁盛。这两句从侧 面描写梅花开放的情景,以寒雀的热闹欢腾及对梅花的依 恋,来写梅花盛放之景,突出梅花花开之早、之美、之香。使以清冷著称的梅花瞬间充满了温情与活力,为赏梅词增添 了新意。接着写文人雅士因梅花而欢聚,衬托出梅花高洁雅 致的品质。“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词的开篇以拟人手法,写出红梅晚开的情态。“好睡”以美人喻梅花,再承以
11、“自怜”二字,刻画出红梅娇慵的姿态,展现红梅清冷 自爱的形象;“慵开”写梅花懒散之态,突出一个“晚”字, 同时也悄悄透露了红梅的孤寂。“莫厌迟”,则是花与美人的融合,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红梅的一个明显特 点就是苞芽期相当漫长,虽然如此,红梅并非沉睡不醒,而 是深藏暗香,故曰“莫厌迟”。红梅自知开在这百花凋残的 严冬时节,有不合时宜之感,因此顾影自怜。“冰脸”则来刻画红梅的玉洁冰清,既是红梅的外表,也暗合红梅的不流 习俗之气。苏轼虽在政治上屡遭磨难,但是在与王朝云的爱情生活 上还是很幸福的。朝云是苏轼凄凉晚景中唯一的慰藉,在苏 轼被贬惠州时,她万里相随,陪伴苏轼辗转流离。只可惜, 苏轼
12、暮年之时,朝云去世,作者看到惠州盛放的梅花时,突 然觉得它就是朝云的化身。“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 梦”,“高情”即朝云绝尘脱俗的精神内涵,只可惜,它“已 逐晓云空”,这种“高情”已随着朝云的逝去而化为虚无。意谓美人已逝,世上再也看不到此种“高情”;“不与梨花同梦”,苏轼再也不会梦见梅花了,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 样做同一类的梦了。 “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 云”而来,而晓与朝同义,因此“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词表达了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李清照与梅李清照嗜酒,爱花尤爱梅爱菊,梅和菊不止一次地出现 在词人的词里。清平乐年年雪里是李清照最为有名的 一首吟咏梅花的词
13、。“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早年时期, 每年下雪的时候,作者都会去踏雪寻梅,这来一枝梅花插在 鬓间,多么美好的回忆。一个“醉”字,准确地刻画出作者 彼时的心情。那时的生活无忧无虑,作者为这眼前的美景所 陶醉,更为那幸福美满的生活所陶醉。当然,这醉也有可能 是饮酒所致,李清照爱酒,在踏雪寻梅之际怎能少了美酒的 陪伴。总之,“醉”字包含了作者早年的生活之美好幸福。“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昔日的梅花依旧年年绽放, 只是物是人非,怎不满衣清泪?插梅与挼梅,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生活阶段的不同心情“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年华逝去,远离故土,漂泊天涯,此时再 赏梅更加没有心思。况
14、且“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晚来风急,恐怕梅花早已落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这两句极具跳跃性,上片所言都是未开之梅,而这句就联想到梅花将败的 情景。作者咏梅,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 构思新颖独特。作者此时的心境并不佳,“闷损阑干愁不倚” 心中的烦闷无法排遣,她只有借酒消愁,与梅花共醉。“未必明朝风不起”,是作者自劝饮酒之辞,也流露出对梅花命 运的担忧。明日如果狂风大作,梅花就被吹落在北风中了, 玉殒香消,还有谁与之共诉衷肠呢?因此要抓紧时间饮酒赏 梅吧,莫要错过大好春光。这看似旷达的背后,隐藏的是作 者的无限愁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
15、枝”,这句里的“梅萼”“残枝”,有可能是作者插在自己头上的残枝梅花,也有可 能是作者房内插在花瓶中水养的梅花残枝,是词人的亲眼所 见。可是不管是哪一种梅花,都是一副毫无生气的枯残的景 象。梅花已经枯残了,但它的清香还在,可是词人是不喜欢 它的清香的,因为它“熏破春睡”,梅花的香搅醒了她的美 梦,让她“梦远不成归”。这与作者的心情是分不开的,梅花本来是美好的事物,可是在作者眼里却是那么不令人喜 欢。一般诗词所咏之梅,大都是凌寒怒放,傲立枝头,对残 梅则极少描写欣赏。这首写梅词却不落前人窠臼,选取新的 角度描写梅,花草粹编题此词作“枕畔闻残梅喷香”,景况不差,然仍未得其抒情之三昧。“为谁憔悴损芳姿
16、”,梅花因思念而减损了容易,变得 憔悴不堪了,实际上是说作者自己因相思而致消瘦憔悴,昔 日的容光已经变得黯淡,表达了作者对心上人的极度思念之 情记忆青春易逝的感伤。亦人亦梅,饶有情趣。“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清梦”即美梦,词人将对远人的殷切思 念寄托给梦境,既然现实中难以相会,梦中相聚也是值得憧 憬的。这句写的是人,下句又转而写梅。“南枝”,这里指代梅花,高华中带有一些凄丽的意味。梅花虽然已经憔悴了, 可是夜间正是梅花重新开放的时候,也是作者美梦中得以欢 娱的时候。这句写梅,其中也寄托了作者的一丝希望。“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作者折来一枝 梅花,想寄给思念之人,只是“上穷碧落
17、下黄泉,两处茫茫 皆不见”,哪里可以看到爱人的身影,她无人可寄赠。“人间天上”;写尽了寻觅之苦;“没个人堪寄”,写尽了怅然若失 之伤。陆凯有诗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以赠梅来表对远人的思念祝福,作者化用这个典故,表达了无人可寄 赠的悲哀。陆游与梅陆游一生酷爱梅花,一生共写下了 160 多首咏梅诗,歌 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 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明写梅花,暗 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 描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即使是被风吹落被 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它的香气依然如故。前句上承寂寞 无主、黄昏日落、风
18、雨交侵等凄惨境遇。如此悲惨的命运, 真让人扼腕叹息,只是作者突然一转, “只有香如故” ,梅花 的操守无论到何种境地都不会改变。这两句,作者借赞美梅 花的高尚品德来表达自己虽遭贬谪,受尽磨难,也不会趋炎 附势的决心。他爱梅,以至发此痴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 一放翁”,既然梅树数不清看不完,但作者又不甘心白白错 过,于是突发奇想:我怎么样才能把身体化作千亿个,使得每一株梅花树下都有一个我呢?这两句想象奇特,富有浪漫 主义色彩,生动地将作者对梅花炽烈的爱表现出来。唐代柳 宗元有诗句“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是借佛 经里“化身”的说法来表达对故乡的热切思念。陆游很可能 是借鉴柳
19、宗元的写法,并加以发挥,使“一树梅花一放翁” 显得更加新奇。陆游的一生是很不得志的,但他的北伐的意 志是坚强的,因此最后两句,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 一放翁”,很可能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他幻想能够像梅 花一样开遍全天下,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还说梅花“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寥 寥数字便把梅之风骨、梅之清艳,刻画得入木三分,十分到 位。梅花生存在幽谷之中,并非平常之地,那品质便与寻常 花朵不同,梅花冒寒,每年开花要比普通的花迟,如此“高 标逸韵”,君却不知,委实是极大的遗憾。诗人这句诗表面 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实际上是以梅花自比,其中更有一些 话外之音。诗人写这首诗时是
20、78 岁,当时国家失地仍未收 复,北伐派一直受到偏安势力的打击,诗人希望能在有生之 年看到北定中原,至老不休。梅花傲霜雪、不畏强暴、不改 初衷,品质高洁,诗人以梅花自比,是说虽然自己遭受保守 派的打击摧残, 但自己的初心不变, 自己对国家的忠心不变。王冕与梅王冕善画梅花,更欣赏梅花的品格气节。 “不要人夸好 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的颜色秀美,但却不是为了 博得人们的赞赏,它不需要别人夸赞,只需要把幽幽的梅香 留于人间就够了。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充 盈人间,无处不在的情景,而且将诗人的人格魅力得以具体 的呈现。这两句刻画了梅花劲秀芬芳、卓而不群的气质,它 不以色博取人们的喜
21、爱,而以内在精神感染别人,为人间播 撒芬芳。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自幼家贫,白天放 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 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 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以作画易米为生。作者借 梅花的这种风骨,表明自己淡泊名利,不媚俗不趋时的纯洁 操守。更多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 ( )梅花生长于冰雪之中,就色而言,它有冰雪之白;就品 性而言,它不畏严寒,有坚韧顽强的意志。作者以梅自况, 表明自己既有冰清玉洁的品格又有不畏强权、坚持自我的风骨。“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一夜之间,梅花绽放,清香四溢,这清香飘
22、散到人间各处,为人们传来春的 消息。然而在此之前,它都是“寂寞开无主”的,都是不为 人们所欣赏的。这正是王冕的自我写照,他不屑于追名逐利 与人勾心斗角,而是像梅花一样,默默无闻,以自己的精神 品质感染别人,以自己无私的奉献为世间造福。这白梅或许 只是诗人笔下的一幅画,作者将芳香与玉骨冰肌都赋予了墨 梅,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 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梅与雪梅花开放之时,总有雪的陪伴,二者同样冰清玉洁。元代词人王旭认为,“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梅花虽然 各不相同,各有所长,但实质上一样好,不分上下。但“雪 花不似梅花薄”,这个“薄”字,颇有深意,可以理解为“
23、淡 薄、淡泊”,当然也可以“薄”的本意来理解。“薄”即草木丛生。雪是水气的精华,而梅花是草木的精华, 是花中之花。 所以,雪花的“不似”,表现了略逊一筹。“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花随意穿帘幕”,梅花开花是开在空山,在空谷山野之中 放出异彩;而雪花则是“随意”飞向人家屋檐下的帘幕,到 处乱穿,似乎是说梅花比雪花更加淡泊名利,而雪花则像是 有点趋炎附势之态。基本上可以看出,词人是有扬梅抑雪的 意味的。卢梅坡则认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两句用对比手法,道出梅与雪各自的长处及不足:梅不如 雪白,雪不如梅香。这样一来就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 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其实,
24、两全其美 的看法不如:梅是幽香四溢的雪,雪是洁白无瑕的梅。二者 是相互衬托,相互补足的。如果没有了雪的映衬,只有梅花 就不能凸显出它凌寒独开、 傲霜斗雪的风骨;没有梅的映衬, 雪自然也显现不出他的晶莹剔透、冰清玉洁。正像诗人在另 一首雪梅诗中所说的那样“有梅无雪不精神”,然而,有雪无梅不是春。二者只有相映才能成趣。作者写这首诗是 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 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 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早梅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花开百花之先,是梅花 最为独特的生物特点。梅花嗅觉敏锐,最先感觉到春天的到 来,当百花都还在土壤之
25、中安详惬意地沉眠之时,梅花就已 经在迎风而立,冒雪而开,这是百花做不到的。诗人以梅花 自比,把保守派比作百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我 就是那第一朵,只要我先开放了,你们闻到春天到来的气息, 胜利即将到来的喜讯,你们也就和我一样开放了。诗人批判 了保守派,但是诗人并不悲观,而是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必 胜的信心,春天必将到来,投降派的种种苟且的言论又怎能 阻挡春天到来的脚步呢?进一步以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 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 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张谓初见早梅的感受是“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 未销”,满怀惊喜与感叹。不知道那临近水边的梅花提前开 放了,还以
26、为是枝头没有融化的冰雪呢。上句承接前两句, 作者巧设一个转折,将看到早梅的惊叹之情恰当地表达出 来。下句写“不知”的缘由,一个“疑”字进一步抒写作者 的惊叹心理。这句再次以冰雪喻梅,对应了首句的“白玉条”, 且有意无意地强调了白梅的冰清玉洁的形象以及不畏严寒、 凛然不屈的坚毅精神。何逊描绘的早梅是“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它不 畏严寒,与霜雪并立,它开在路边,不慕繁华,甘于寂寞; 它映雪而开,与白雪相映成趣。 “衔霜”,是说梅花开时,恰 逢霜落其上;“映雪”是说它与白雪相互映衬,更显洁白无 瑕之质。这两句从形式和声律上看已经符合对仗的要求,也 可以看出作者对语言的锤炼功力,特别是“衔”和“映”两 字用得极为传神,不仅形象准确地刻画出了梅花冰清玉洁的 形象,而且还传达出了梅花的气质神韵,给人以美的艺术享 受。更多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古建筑群保护维修合同样本
- 2025年公司股东权益保障协议
- 2025年德城区仓储租赁协议样本
- 2025年国际快递代理业务合同
- 2025年式机械设备订购合同案例
- 2025年企业业务外包服务合同范文
- 2025年企业项目咨询与监督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公费医疗转院转诊协议范例
- 2025年全球交流培训合同
- 2025年助理人员聘用合同书
- 长江委水文局2025年校园招聘1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韶山干部学院公开招聘1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不可切除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j解读
- DB23/T 3657-2023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4《设计塔台模型》课件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MVR蒸汽机械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AQ 4131-2023知识培训
- 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