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贝氏体转变 贝氏体转变是中温转变。贝氏体转变是中温转变。优点:优点:1 1)使钢得到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使钢得到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2 2)减少像一般淬火产生的变形和开裂倾向。)减少像一般淬火产生的变形和开裂倾向。因此,研究贝氏体转变及其应用,对于改善因此,研究贝氏体转变及其应用,对于改善钢的强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钢的强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贝氏体转变的意义贝氏体转变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贝氏体转变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等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等转变机理(一般性介绍)转变机理(一般性介绍)相变动力学相变动力学贝氏体力学性能贝氏体力学性能本章主要内
2、容本章主要内容贝氏体分类贝氏体分类贝氏体转变是过冷奥氏体在贝氏体转变是过冷奥氏体在“鼻鼻温温” 至至MsMs点范围内进点范围内进行的转变,又称为中温转变。行的转变,又称为中温转变。n 上贝氏体上贝氏体贝氏体是碳化物(渗碳体)贝氏体是碳化物(渗碳体)分布在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基分布在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基体上的两相混合物。体上的两相混合物。 v 共析钢上贝氏体大约在共析钢上贝氏体大约在550550(“鼻温鼻温” )至)至350350之间形成之间形成v 光学显微镜观察,典型上贝氏体组织形态呈羽毛状光学显微镜观察,典型上贝氏体组织形态呈羽毛状贝氏体组织和性能贝氏体组织和性能v 共析钢下贝氏体大约在共析钢下贝
3、氏体大约在350350至至MsMs之间形成之间形成n 下贝氏体下贝氏体v 光学显微镜观察,下贝氏体呈黑色针状或竹叶状。针与针之间光学显微镜观察,下贝氏体呈黑色针状或竹叶状。针与针之间呈一定的角度呈一定的角度 v 下贝氏体中的碳化物呈粒状或短条状弥散分布,与铁素体长下贝氏体中的碳化物呈粒状或短条状弥散分布,与铁素体长轴呈轴呈555560600 0金相金相TEMTEM贝氏体组织和性能贝氏体组织和性能n无碳化物贝氏体无碳化物贝氏体v Si Si、AlAl等抑制碳化物析出元素延迟碳化物形成等抑制碳化物析出元素延迟碳化物形成v 低碳合金钢,形成贝氏体铁素体后,渗碳体尚未析出,奥氏体稳定化低碳合金钢,形成
4、贝氏体铁素体后,渗碳体尚未析出,奥氏体稳定化v 当上贝氏体组织中只有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而不存在碳化物时,当上贝氏体组织中只有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而不存在碳化物时,称为无碳化物贝氏体称为无碳化物贝氏体v 贝氏体铁素体片条平行排列,片条间是富碳奥氏体或冷却产物贝氏体铁素体片条平行排列,片条间是富碳奥氏体或冷却产物贝氏体组织和性能贝氏体组织和性能无碳化物贝氏体无碳化物贝氏体n粒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v F F(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孤立的(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孤立的M/AM/A(马氏体(马氏体/ /奥氏奥氏体)小岛体)小岛v 形成条件:低碳或中碳合金钢在一定的冷速范围内连形成条件:低碳或中碳合金
5、钢在一定的冷速范围内连续冷却时获得的续冷却时获得的贝氏体组织和性能贝氏体组织和性能粒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贝氏体的力学性能由组织形态决定贝氏体的力学性能由组织形态决定贝氏体的力学性能贝氏体的力学性能上贝氏体的强度较低、韧性较差上贝氏体的强度较低、韧性较差下贝氏体不仅强度高,而且韧性也好,表现为下贝氏体不仅强度高,而且韧性也好,表现为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组织的组织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贝氏体的力学性能B B的强度的影响因素的强度的影响因素1 1B B的的F F条或片的粗细条或片的粗细晶粒细化晶粒细化 B B晶粒(板条)直径愈小,强度愈高。
6、晶粒(板条)直径愈小,强度愈高。 强度决定于形成温度,温度愈低,强度愈高。强度决定于形成温度,温度愈低,强度愈高。2 2弥散弥散K K质点质点 B B下中下中K K颗粒小,颗粒数量多,对颗粒小,颗粒数量多,对B B下的贡献大;下的贡献大; B B上中上中K K颗粒粗,且分布在颗粒粗,且分布在F F条间,分布极不均匀,条间,分布极不均匀, 所以所以B B上的强度比上的强度比B B下低得多。下低得多。3 3其它因素的强化作用其它因素的强化作用固溶强化(程度低于固溶强化(程度低于M M),位错强化),位错强化(亚结构)(亚结构)C C的固溶强化的固溶强化随着形成温度的降低,贝氏体(包括无碳随着形成温
7、度的降低,贝氏体(包括无碳B B、上、上B B和下和下B B)铁素体中碳的过饱和程度增加,碳的固溶强化的作用也越铁素体中碳的过饱和程度增加,碳的固溶强化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但与来越显著。但与M M相比,贝氏体铁素体中的碳含量要低许相比,贝氏体铁素体中的碳含量要低许多,所以多,所以C C的固溶强化对强度的贡献要小许多。的固溶强化对强度的贡献要小许多。合金元素的固溶强化合金元素的固溶强化与碳的固溶强化相比作用小一些。与碳的固溶强化相比作用小一些。固溶强化固溶强化与一般铁素体相比,无碳与一般铁素体相比,无碳B B、上、上B B和下和下B B的铁素体的位错密的铁素体的位错密度都比较高,其中下度都比较高
8、,其中下B B中铁素体的位错密度最大,因此强中铁素体的位错密度最大,因此强化效果最明显。化效果最明显。位错强化位错强化强化机理强化机理 低碳贝氏体的塑性总是高于高碳贝氏体,即低碳贝氏体的塑性总是高于高碳贝氏体,即使在相同强度条件下。可以通过使在相同强度条件下。可以通过降低碳含量降低碳含量来来提提高贝氏体的塑性高贝氏体的塑性,而通过合金元素的置换固溶强,而通过合金元素的置换固溶强化来保证强度。化来保证强度。 当残余奥氏体主要以薄膜形式存在于贝氏当残余奥氏体主要以薄膜形式存在于贝氏体铁素体亚单元之间时,延伸率最大体铁素体亚单元之间时,延伸率最大贝氏体的塑性贝氏体的塑性贝氏体的冲击韧性贝氏体的冲击韧
9、性 合金组织为单相时,韧性主要决定于晶粒大小,当合金组织为单相时,韧性主要决定于晶粒大小,当有第二相时,韧性还与第二相大小,形状和数量有关。有第二相时,韧性还与第二相大小,形状和数量有关。 强度高的下贝氏体的韧性比上贝氏体高强度高的下贝氏体的韧性比上贝氏体高,韧脆转,韧脆转变温度也比较低,这是因为变温度也比较低,这是因为下贝氏体中碳化物比较细小、下贝氏体中碳化物比较细小、弥散造成的弥散造成的。 随着随着B B形成温度的降低,强度的逐渐增加,韧性并形成温度的降低,强度的逐渐增加,韧性并不降低,反而有所增加不降低,反而有所增加这是这是B B组织力学性能变化的重组织力学性能变化的重要特点。要特点。转
10、变温度范围转变温度范围:介于:介于P P转变与转变与M M转变之间中温转变转变之间中温转变转变产物转变产物:相与相与K K组成的两相混合物(非层状混合组织)组成的两相混合物(非层状混合组织)转变过程转变过程:形核、长大的过程,需要孕育期,铁素体为领先相:形核、长大的过程,需要孕育期,铁素体为领先相 铁素体的成长和碳化物的析出铁素体的成长和碳化物的析出不完全性不完全性:贝氏体等温转变与马氏体一样,也不能进行到终了:贝氏体等温转变与马氏体一样,也不能进行到终了扩散性扩散性:FeFe原子不能扩散,原子不能扩散,C C原子能扩散原子能扩散晶体学特征晶体学特征:有表面浮凸:有表面浮凸转变以切变的方式完成
11、晶格重构转变以切变的方式完成晶格重构 贝氏体中的铁素体以切变形式形成贝氏体中的铁素体以切变形式形成6.2 6.2 贝氏体的转变基本特征贝氏体的转变基本特征 目的:为弄清贝氏体转变机制提供线索,同时目的:为弄清贝氏体转变机制提供线索,同时为制定与贝氏体转变有关的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为制定与贝氏体转变有关的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B B转变动力学转变动力学6.3.16.3.1等温转变动力学等温转变动力学B B转变时转变时C C的扩散的扩散 与与M M不同,不同,B B转变的进行依赖于碳原子的扩散。为了在转变的进行依赖于碳原子的扩散。为了在A A中形成低中形成低C C的的F F,C C必将向必将向A A
12、富集,当富集,当A A的的C C含量超过含量超过FeFe3 3C C在在A A中中的溶解度曲线的溶解度曲线ESES及其延长线时,及其延长线时,C C又将以又将以FeFe3 3C C形式析出,使形式析出,使A A含含C C量下降。量下降。 中碳时,等温开始后,中碳时,等温开始后,B B转变前,转变前,A A中中C C含量就发生了明显含量就发生了明显变化,表明在变化,表明在A A中已出现了局部小范围的低碳区,为形成低碳中已出现了局部小范围的低碳区,为形成低碳的的B B作好了准备。以后随作好了准备。以后随B B转变的进行,转变的进行,A A碳含量不断升高。碳含量不断升高。 C C为为1.181.18
13、时,孕育期和转变初期,时,孕育期和转变初期,A A中中C C含量基本不变,随后,含量基本不变,随后,C C含量显著下含量显著下降,因为自奥氏体中析出了碳化物。降,因为自奥氏体中析出了碳化物。 C C为为1.391.39时,在孕育期,奥氏体碳含量就有了明显下降,表明自等温一开时,在孕育期,奥氏体碳含量就有了明显下降,表明自等温一开始就析出了碳化物。始就析出了碳化物。等温转变量(曲线等温转变量(曲线1 1)及奥氏体点阵常数(曲线)及奥氏体点阵常数(曲线2 2)与等温时间的关系)与等温时间的关系a) C=0.48%; b) C=1.18%; c) C=1.39%a) C=0.48%; b) C=1.
14、18%; c) C=1.39%B B转变时转变时C C的扩散的扩散影响影响B B转变动力学的因素转变动力学的因素1 1)碳含量)碳含量随随A A中中C C含量的增加,含量的增加,B B转变速度下降。因为转变速度下降。因为C C含量高,含量高,形成形成B B时需要扩散的时需要扩散的C C原子量增加。原子量增加。2 2)合金元素()合金元素(Me)Me)除除AlAl、CoCo外,外,MeMe都或多或少地降低都或多或少地降低B B转变速度,同时转变速度,同时使使B B转变的温度范围下降,从而使转变的温度范围下降,从而使P P与与B B的的C C曲线分开。曲线分开。4) 4) 应力应力 拉应力加快拉应
15、力加快B B转变。转变。5) 5) 塑性变形塑性变形 在较高温度的形变,使在较高温度的形变,使B B转变变慢;转变变慢; 在较低温度的形变,使在较低温度的形变,使B B转变加快转变加快。3) A3) A晶粒大小与晶粒大小与A A化温度化温度晶粒大小晶粒大小随随A A晶粒增大,晶粒增大,B B转变孕育期增长,转变速度变慢。转变孕育期增长,转变速度变慢。这表明这表明A A晶界是晶界是B B形核的优先部位。形核的优先部位。A A化温度和时间化温度和时间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时间延长,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时间延长,B B转变速度先升后降?转变速度先升后降?影响影响B B转变动力学的因素转变动力学的因素6
16、 6) 冷却时在不同温度下的停留时间冷却时在不同温度下的停留时间 曲线曲线1 1:在:在P P与与B B转变区之间的稳转变区之间的稳定区域内的停留会加速随后的转变。定区域内的停留会加速随后的转变。因为析出了因为析出了K K,降低了,降低了A A稳定性。稳定性。 曲线曲线2 2:在:在B B形成温度区域的高温形成温度区域的高温区停留,形成部分区停留,形成部分B B上后再冷至低温上后再冷至低温区,先形成的区,先形成的B B会降低会降低B B转变速度。转变速度。 曲线曲线3 3:先冷至:先冷至MsMs以下形成少量以下形成少量M M或或B B下再升至较高温度,可使下再升至较高温度,可使B B转变速转变
17、速度加快。度加快。影响影响B B转变动力学的因素转变动力学的因素切变理论切变理论 B B转变机制转变机制BhadashiaBhadashia模型模型HehemannHehemann模型模型B B转变包括转变包括B B中中F F的形成与的形成与K K析出析出台阶扩散理论台阶扩散理论(AaronsonAaronson,美国冶金学家),美国冶金学家) 在贝氏体形成过程,在贝氏体形成过程,FeFe和置换式原子不发生扩散,和置换式原子不发生扩散,贝氏体铁素体以切变相变方式形核长大,完成面心立方贝氏体铁素体以切变相变方式形核长大,完成面心立方结构向体心立方结构的点阵改组。结构向体心立方结构的点阵改组。 铁
18、素体长大速度高于碳的扩散速度,导致碳在铁铁素体长大速度高于碳的扩散速度,导致碳在铁素体中过饱和。随后多余的碳以碳化物形式从过饱和的素体中过饱和。随后多余的碳以碳化物形式从过饱和的铁素体中析出,或扩散到奥氏体中,再从奥氏体中以碳铁素体中析出,或扩散到奥氏体中,再从奥氏体中以碳化物析出。化物析出。切变理论切变理论HehemannHehemann模型模型切变理论切变理论HehemannHehemann模型模型钢中贝氏体相变过程示意图钢中贝氏体相变过程示意图 Hehemann Hehemann 模型模型切变理论切变理论BhadashiaBhadashia模型模型观点:贝氏体铁素体通过亚单元的应力应变诱
19、发形核和观点:贝氏体铁素体通过亚单元的应力应变诱发形核和长大。贝氏体的形成经历了三个过程,即亚单元的重复长大。贝氏体的形成经历了三个过程,即亚单元的重复形核、长大及碳化物的析出。形核、长大及碳化物的析出。 切变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当合金中的碳含量足切变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当合金中的碳含量足够高时不形成上贝氏体,而合金中的碳含量足够低时不够高时不形成上贝氏体,而合金中的碳含量足够低时不形成下贝氏体。形成下贝氏体。贝氏体相变过程示意图贝氏体相变过程示意图 BhadeshiaBhadeshia模型模型切变理论切变理论BhadashiaBhadashia模型模型台阶扩散理论台阶扩散理论核心思想为:贝氏
20、体是非层状共析产物,在贝氏体相核心思想为:贝氏体是非层状共析产物,在贝氏体相变过程包括了铁和置换式原子及碳原子的扩散过程。变过程包括了铁和置换式原子及碳原子的扩散过程。 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和长大通过台阶的激发形核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和长大通过台阶的激发形核- -台阶长大机制进行,长大过程受碳的扩散控制台阶长大机制进行,长大过程受碳的扩散控制。 在贝氏体铁素体宽面上存在生长台阶,在台阶前在贝氏体铁素体宽面上存在生长台阶,在台阶前沿的残留奥氏体中碳富集程度高,碳化物在台阶前沿沿的残留奥氏体中碳富集程度高,碳化物在台阶前沿的富碳奥氏体中析出。的富碳奥氏体中析出。台阶的水平面为台阶的水平面为的半共格界面
21、,界面两侧的的半共格界面,界面两侧的、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在半共格界面上存在柏氏矢量与界面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在半共格界面上存在柏氏矢量与界面平行的刃形位错;台阶的端面(垂面)为非共格面,其原平行的刃形位错;台阶的端面(垂面)为非共格面,其原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因此有较高的活动性,易于实现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因此有较高的活动性,易于实现迁移,使台阶侧向移动,从而导致台阶宽面向前推进。迁移,使台阶侧向移动,从而导致台阶宽面向前推进。台阶扩散理论台阶扩散理论台阶移动的速度受碳原子的扩散控制。在原有台阶移动的速度受碳原子的扩散控制。在原有台阶消失后,必须待新的台阶形成后,长大才台阶消失后,必须待新的
22、台阶形成后,长大才能继续进行。能继续进行。 关于台阶的来源至今还未完全弄清楚。关于台阶的来源至今还未完全弄清楚。 贝氏体相变理论贝氏体相变理论俞德刚、王世道俞德刚、王世道著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998年出版。年出版。台阶扩散理论台阶扩散理论如何采用尽可能简单的热处理工艺获得综合性如何采用尽可能简单的热处理工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金属材料?能优异的金属材料?将钢件奥氏体化,使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将钢件奥氏体化,使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的淬区间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的淬火工艺火工艺-等温淬火等温淬火。 工件淬火加热后,若长
23、期保持在下贝氏体转变区的温度,使之完成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获得下贝氏体组织,这种淬火称为等温淬火6.6 等温淬火及其应用 、等温淬火一般用于中碳以上的钢,低碳钢一般不采用等温淬火;、等温淬火适用于尺寸较小的工件;、等温淬火适合于处理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工具和重要的机器零件,如模具、刀具、齿轮等。、等温淬火适合于形状复杂,要求变形小,处理后具有高硬度和强韧性的塑性和韧性的工件。、常用于合金钢、高碳钢小尺寸零件及球墨铸铁件。总结总结T/T/时间时间/s/sA A1 1M MS SM Mf fA鼻温鼻温过过冷冷A AM+AM+AM MP PS ST TB B上上B B下下珠光体珠光体贝氏体贝氏体马氏体马氏体共析钢过冷共析钢过冷A A等温转变的等温转变的C C曲线曲线HRC25HRC2535HRC3540HRC4555HRC4565The complete TTT diagram for an iron-carbon alloy of eutectoid compositionA: austeniteB: bainiteM: martensiteP: pearlite2 2、一般认为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的领先相是、一般认为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的领先相是 ,贝氏体转变的领先,贝氏体转变的领先相是相是 。(a)(a)渗碳体渗碳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再认识 北师大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西师大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青岛版(五四学制)
- 口腔门诊劳动合同(2025年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动手做(一)2 北师大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北师大版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
- 2024年张紧装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数学-广州市白云区2025年高三下学期期初综合训练试题+答案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培训课件【部编】
- 盆景造型经验
-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ICU护理查房记录【范本模板】
- 威风堂堂进行曲
- 铜及铜合金物理冶金基础-黄铜
-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
- 金融科技学-完整全套课件
- 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物理学
- 导管滑脱应急预案演练住院患者导尿管道滑脱
- (完整)小学语文考试专用作文方格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