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天津市中考真题语文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分。1-3小题,每题2分;4-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污秽(huì) 干涸( gù) 惟妙惟肖(xiào )B.丑陋(lòu) 绯红(fi) 深恶痛疾(wù)C.酝酿(niàng) 朔方(shuò) 锐不可当(dng)D.匿名(nì) 称职(chèng) 恪尽职守(kè)解析:A“涸”应读hé;C“当”应读dng;D“称”应读chèn。答案:B2.依次填入
2、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 出光彩。(2)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 了无尽的力量。A.散发 承载 凝结B.焕发 承载 凝聚C.焕发 承担 凝结D.散发 承担 凝聚解析:本题考查同义词的辨析和运用能力。第一、二个从搭配的角度应选“焕发”“承载”。第三个“凝结”与“凝聚”都有聚集、积聚的意思,但一般搭配为“凝结心血”“凝聚力量”。因此,应选B。答案:B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B.通
3、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解析:B应去掉“通过”或“使”。C“提高”与“管理”搭配不当,应把“提高”改为“抓好”。D两面对一面,应把“能否”去掉。答案:A4.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解
4、析:“是”“还是”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答案:D5.下面情境中,小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小林晚上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一项活动,放学后打电话告诉妈妈准备晚饭。A.你马上给我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B.妈妈,你必须早一点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活动,别耽误我的事。C.妈妈,你能早一点准备晚饭吗?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D.快点给我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A对妈妈用了命令的语气,B“必须”太生硬,D“快点”说法不够礼貌。C说话得体,语气委婉。答案:C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5、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句诗运用新颖奇特的比喻,描绘出眼前梨花满树、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面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作出总评,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D.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作者借助“海峡“这一物象,来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真情,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解析:“春天景象”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两句诗是写冬景的名句。答案:A阅读苏州园林的节选
6、文字,回答7-8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7.下面对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修剪讲究对称。B.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栽种注重季节变化。C.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D.游览者在苏州园林感到欢欣和喜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结构的掌握
7、情况。选文的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因此,本段的主要内容即是这个中心句。答案:C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按照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调理清晰。B.选文以古老的藤萝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修剪着眼在画意。C.文中加点的“这“指”“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D.文中“盘曲嶙峋”“珠光宝气”等描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的特点。解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的特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答案:D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吾孰(sh&
8、#250;)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9.下面句子中
9、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 服:衣服B.明日徐公来 明日:第二天C.窥镜而自视 窥镜:照镜子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解析:“服”在句中是动词,应译为“穿衣服”。答案:A10.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皆以美于徐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能力。D项省略了“他们”,即主语。答案:D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先介绍邹忌是一个美男子,为下文写与徐公比美做铺垫。B.妻、妾、客的问答从不同角度真诚赞美了邹忌的美丽。C.邹忌从妻、妾、客的赞美中悟出真
10、言不易的道理。D.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解析:“真诚赞美了邹忌的美丽”的说法不当,妻是真诚发自内心的赞美,妾是出于敬畏,而宾客则是出于有所求。答案:B第卷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2.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4)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5)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解析:默写时,要注意悬、却等易错字外。答案:(1)悠然见南山 (2)风正一帆悬 (
11、3)落红不是无情物 (4)城春草木深 (5)了却君王天下事 (6)往来无白丁13.诗中有画,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之一。如果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1) ,谁家新燕啄春泥。”是一幅具有柔性美的图画,那么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2) 。”则是一幅具有刚性美的图画。解析:默写时,要注意莺、暖、圆等易错字。答案:(1)几处早莺争暖树 (2)长河落日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
12、蜀,装船,悉以作钉。【注释】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正会,元旦集会。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咸不解其意 咸 (2)值积雪始晴 值 解析:“咸”“值”的用法都是固定的,分别译为“都”“遇到”。答案:(1)全,都 (2)遇到,碰上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解析: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悉”, “悉”是文言文中用法固定的词,应译为“全,都”。答案: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防碍。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
13、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及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理解文章大意,把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模式即陶公做了什么事。文中的“陶公性检厉,勤于事”即是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介绍,通过两件事更印证了这一点。因此,可概括为“节俭,勤勉”。答案: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钉。节俭,勤勉。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一棵树的智慧,回答17-20题。一棵树的智慧秦若水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
14、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舍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夹子,名日槐角,字连墩。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
15、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去年7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篷篷。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
16、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丰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旱褪下叶子,关了家门。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
17、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
18、然最朴素的方式。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8期,原文有改动)17.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黑槐树的经历。(3分)时间(1)今年由春到夏今年暑假经历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取(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和提取能力。审题后从前往后读文章,第一个空的时间标志很明显,直接提取即可。二三个空,要根据选文内容加以概括。第二个空是对课文中间内容的概括,第三个空有明显的语言标志。答案:(1)去年七月 (2)沉默,没有花开 (3)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黄绿绿地静默着。18.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4分)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
19、,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词语)的赏析能力。“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是排比,“小心”等词语运用了拟人,结合语句和上下文语境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不争艳,不媚俗”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它们的喜爱。答案: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不争艳,不媚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9.“我”推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的原因有哪些?(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能力。审题后到原文去提取,可以看到相关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可概括出正确答案。答案: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养了三
20、年的牡丹用不开花的方式抗议被移了魂、切了骨,20.文章使用什么方法来凸显“一棵树的智慧”?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审题后,首先理解“一棵树的智慧” 的内涵,结合原文内容可知,文章把牡丹和黑槐进行了对比,突出了“智慧”的内涵。答案:对比(衬托 插叙)黑槐尽管去年受到伤害,但今年仍然开出又美又密的花蕾,体现了它漠视痛苦,淡然宁静,尽职尽责,坚守自己的生存智慧。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一)综合性学习(4分)今年4月2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21-22题。【材料
21、一】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读,就能读透全书。【材料三】西汉时期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材料四】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材料五】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
22、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2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是 , 。(2分)解析:根据“名人读书方法”的主题,理解四则材料的内容可知,三和五介绍的不是方法,而是匡衡和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答案:材料三 材料五2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2分)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仿写:一本书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仿写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两个例句可知,字数一样,结构相同,都是“一本书像,我们”,第一个省略号要写一个三个字的数量词修饰的名词短语,第二个省略号要写一个动词,第三个省略号内写了个大的动宾短语,指出书的作用。答案:一本书像一盏灯,指引我们走入别样绚丽的人生旅途。(二)名著阅读(6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3-24题。23.阅读下面对水浒中人物的点评,填写与之对应的人物。(只填序号)(3分)林冲 鲁智深 武松A.他性格直爽,豁达明理,侠肝义胆:他拳打镇关西,巧救金氏父女;他抱打不平,大脑野猪林;他在战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疆温宿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新疆墨玉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2024年西藏昂仁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援外标识管理办法
- 敏捷项目管理办法
- 建店融资管理办法
- 2024年陕西省凤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四川省南溪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新疆短工管理办法
- 枪支仓储管理办法
- 凤凰网公益频道先生访谈记录
- 疯狂说英语句型系列120集笔记
- 锻造作业指导书
- 带状疱疹病例讨论
- 喹钼柠酮配制
- 新概念英语电子书第2册
- OxfordPhonics1牛津自然拼读1级单词闪卡教学卡片
- 25吨吊车起重性能表
-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施工设计方案
- 陕西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 高职院校数字新媒体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