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A卷概要_第1页
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A卷概要_第2页
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A卷概要_第3页
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A卷概要_第4页
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A卷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冀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A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

2、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法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惘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

3、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摹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思

4、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达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它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评,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评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

5、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使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称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B

6、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C朴素为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美的最高形态,其对美的鉴赏和崇尚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

7、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治国原则,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仅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更是对人心理的一种摧残。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达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

8、不同。C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朱先生刚从南方讲学归来。杭州一位先生盛情邀约,仰慕他的独到见解,希望此次南行交流诸家、沟通南北学界,顺便游玩观赏一番南国景致。然而此行却闹得不大愉快,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到南方后,同仁们先不提讲学之事,连续几天游山玩水,开始尚赏心悦目,三天未过便烦腻不振。整日吃酒游玩的生活,使他多年来形成的早读午习的生活

9、习惯完全被打乱,心里烦闷无着,又不便开口向友人提及讲学之事。几位聚会一起的南北才子学人很快厮混熟悉,不恭和戏谑的玩笑滋生不穷,他们不约而同把开心的目标集中到他的服饰和口语上。他一身布衣,青衫青裤青袍黑鞋布袜,皆出自贤妻的只手,棉花自种自纺自织自裁自缝,从头到脚不见一根洋线一缕丝绸。妻子自做的衣服使他们觉得式样古笨得可笑;秦地浑重的口语与南方轻俏的声调无异于异族语言,往往也被他们讪笑取乐。他渐渐不悦他们的轻浮。一天晚宴之后,他们领他进了一座烟花楼。当他意识到这是一个什么去处时怒不可遏,拂袖而去,对邀他南行讲学的朋友大发雷霆:“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当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吾等责无旁贷,本应著书立

10、论,大声疾呼,以正世风。竟然是白日里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夜间寻花问柳,梦死醉生”朋友再三解释,朱先生不齿地说:“君子慎独。此乃学人修身之基本。表里不一,岂能正人正世!”当即断然决定,天明即起程北归,再不逗留。朋友再三挽留说,如果一次学也不讲就匆匆离去,于他的面子上实在难以支持。朱先生于是让步,讲了一回,语言又成为大的障碍,一些轻浮子弟窃窃讥笑他的发音而无心听讲。朱先生更加懊恼。他憋着一肚子败兴气儿回到关中,一气登上华山顶峰,那一口气才吁将出来,这才叫山哪!随即吟出一首七绝来:踏破白云万千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朱先生自幼聪灵过人,十六岁应县考得中秀才,二十二岁赴省试

11、又以精妙的文辞中了头名文举人。次年正当赴京会考之际,父亲病逝,朱先生为父守灵尽孝不赴公车,按规定就要取消省试的举人资格。陕西巡抚方升厚爱其才更钦佩其孝道,奏明朝廷力主推荐,皇帝竟然破例批准了省试的结果。方升委以重任,不料朱先生婉言谢绝,公文往返六七次,仍坚辞不就。方巡抚亲自登门,朱先生说:“你视我如手足!可是你知道不知道?你害的是浑身麻痹的病症!充其量我这只手会摆或者这只脚会走也是枉然。如果我不做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而是为你求仙拜神乞求灵丹妙药,使你浑身自如起来,手和脚也都灵活起来,那么你是要我做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还是要我为你去求那一剂灵丹妙药呢?你肯定会选取后者,这样子的话你就明白了。”方

12、巡抚再不勉强。朱先生随即住进白鹿书院。白鹿书院坐落在县城西北方位的白鹿原原坡上,亦名四吕庵,历史悠远。宋朝年间,一位河南地方小吏调任关中。他赴任时途径白鹿原,看中此地,便买下它盖房修院,把家眷迁来定居。小吏的四个孙子齐摆摆成了四位进士,其中一位官至左丞相。四兄弟全部谢世后,皇帝钦定修祠以纪念其功德,御笔亲题“四吕庵”匾额于门首。这个带着神话色彩的真实故事千百年来被白鹿原上一代一代人津津有味地传诵着着。朱先生初来时院子长满了荒草。朱先生用方巡抚批给他的甚为丰裕的银饷招来工匠彻底修缮了房屋,把一副由方巡抚书写的“白鹿书院”的匾牌挂在“四吕庵”的大门首上。大殿内不知什么朝代经什么人塑下了四位神像,朱

13、先生令民工扒掉,朱先生上前亲自动手推倒了,随口说:“不读圣贤书,只知点蜡烧香,怕是越磕头头越昏了!” (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先生南行讲学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的,究其原因,在于他自身,他不仅穿着古笨,易让人讪笑取乐,而且口音浓重,与南方朋友交流有障碍。 B朱先生从南方讲学归来,一气登上了华山顶峰,吟出的七绝宣泄了他胸中郁积的愤懑,表明了他愿做时代中流砥柱的志向和他的一身正气。C小说中插入介绍了白鹿书院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说明了在此处建书院是有历史依据的,为白鹿书院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内涵。D小说主要写的朱先生在南方讲学、朱

14、先生建立白鹿书院等事,在刻画朱先生的形象时,除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外,还引入了朱先生创作的诗歌。5小说在刻画朱先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6朱先生登顶华山时抒发了“砥柱人间”的壮志,但后来方升委以重任时他却坚辞不就。请结合文本谈一谈你对他的做法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

15、,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选自过秦论)7.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B.却匈奴七百余里:停止C.隳名城、杀豪杰:毁坏D.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8.下面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B.二周:在东周王

16、朝最后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东周则都巩,史称东西二周。C.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如鸿门宴中“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D.敲扑:古代鞭打犯人的刑具,长的称为“敲”,短的称为“扑”。亦指敲打鞭笞。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作者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注重铺陈夸张。比如本段的首句就极力铺叙秦始皇灭六国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B.本段第一层,写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秦帝国。C.本段第二层,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方面写出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他确实

17、为子孙后代开创了万世之业。D.本文采用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文字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

18、窦玭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三年,再知梓州。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

19、,年六十二。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注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文史:借指儒家。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B.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

20、盐铁副使/C.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D.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解褐,指脱去平民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B.秩,既指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的“旧秩”就是指宋太初原来的官职级别。C.坐,是定罪、获罪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一人犯罪而使其整个家族遭受牵连受罚而被诛灭的制度。D礼,指儒家典籍礼记,它和诗经尚

21、书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宋太初身体多病,备受关照。他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不能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朝廷就让他到别地为官。B.咸平初年,宋太初担任梓州知州时,蛮寇骚扰入侵江陵,宋太初凭借便宜行事之权,制服了敌人,皇帝下诏褒奖了他。C.宋太初考中进士后,刚刚为官,便有了突出的政绩。皇上下诏表彰,因而升官。征求直言时,他呈献上奏疏,后因军事需要,被选为雄州通判。D.宋太初读书广博,善于思考。他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读道家、佛家的著作,并深刻思考书中的道理。他认为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无为,其实思想道理是一致的。13.翻译下面课

22、文中的句子:(10分)(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叶梦得注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注叶梦得(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作者被迫去任、归居吴兴卞山时。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

23、B.“笑谈独在千峰上”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C.从“独在”二字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D.“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去”相照应。E.“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15.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荀子劝学中的“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2)寡人之于国也

24、中,孟子提出施行王道必须“_,_”,才能使百姓接受教育、懂得礼仪。(3)过秦论结尾,总结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句子是:“_,_,则不可同年而语矣”。17.美文默写(3分)手捧璀璨的珍珠,                  ,失败也会接踵而至。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6分)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近日林丹当仁不让地成为各地娱乐八卦的头条,不少球迷希望他承担责任,重新出发

25、;也有很多网民认为“超级丹”形象不可能恢复。抗战期间,约有400万华侨为祖国捐款,平日里以贩卖瓜子、花生为生的郑朝炯、钟彩合夫妻也加入到赈灾行列。他们毁家纾难,义薄云天的行为轰动了整个华侨界。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一个人如果整天充耳不闻,不去了解大千世界的变化,是不可能大有作为的。在“雷锋热线”志愿者前来探望时,这位爱热闹的孤寡老人激动地坐了起来,在病床上振振有词,和志愿者们分享着他的人生经验。梳理以往案例,大额订单催生“妖股”的情况并不鲜见,在订单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之中,一些资本大鳄上下其手。斯人已逝,唯风骨与精神长存。连日来,社会各界深切缅怀为这方热土作出贡献的少萍书记,异口同声地用“夙夜在

26、公,殚精竭虑”这八个字总结她的一生。A B C D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的情况,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BMG平台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占据了中游资源,不仅成为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C谈到易建联在湖人队的遭遇,特邀评论员马健讲起他在美国打篮球的种种不易,接着,又对目前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的选人制度做出尖锐批评。D食盐能够促进血液凝固,如果鼻子出血,可用药棉浸盐水塞入鼻孔,再饮用一杯盐水,即可达到止血的作用。20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

27、恰当的一句是( )(2分)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人类能辨别1万种不同的气味。与猎犬相比,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气味受体蛋白共有300多种,分别负责不同的气味分子,可以产生大量组合,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 。而且我们的嗅觉很容易训练,短期内可见惊人成效。在实验中,如果暴露在单一的花香中,人只要3分半钟,就能极大提高对这种花香的辨别能力。A因此对人类来讲嗅觉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觉B这也就是人类能够辨别1万种不同气味的原因C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气味模式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D这些气味信息直接进入嗅觉皮层

28、还会影响人的情感反应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不复挺者  挺:直。    B声非加疾也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C而闻者彰  彰:清楚。   D假舆马者  假:驾驶。2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弃甲曳兵而走兵:武器B.养生丧死无憾 憾:遗憾、不满意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夺取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2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

29、饿莩而不知发C谨庠序之教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4.下列句子中加点线的“以”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以致天下之士 A.斧斤以时入山林 B.以弱天下之民C.然秦以区区之地 D.以为桂林、象郡25下列句子与“以为轮”句式相同的一项()(2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欲呼张良与俱去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26请把下面这则消息压缩成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5分)济南日报2月13日讯(记者赵晓林)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山东目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1711处,总数位居全国首位。据悉,“十二五”期间,山

30、东省厘清了全省文物资源状况,核定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新发现的文物点占总数的6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101处增加到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606处增加到1711处,总数位居全国首位。开展文物勘探、考古发掘600余项,3个考古项目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另外,到2020年山东省博物馆总数达到600家,达到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27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某杂志要举办一次“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你认为哪一个汉字可以入选。请仿照下面例句,另选一个你心中“最中国”的汉字写一段话。不要

31、求句式和结构完全一致。(5分)例: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苏轼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 四、写作(60分)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理学名家曾国藩被誉为“中兴名臣”、“官场楷模”和“理学大师”。他一生修身齐家治国。他的“修身十二款”至今为世人称道和效法,其中第一款是“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第三款是“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第四款是“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这三款中,你认为哪一款最值得称

32、道和效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A卷答案:1. B 【解析】B项,缺少限制范围,“一般观念上都”。2C 【解析】递进关系错,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3.D 【解析】A项,强加因果,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B项,曲解文章,文中重点强调一致性而非不同。C项,将“已然”当“未然”,原为“成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选项中是“将成为”。4A 朱先生南行讲学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的,究其原因是他不满其他人的轻浮和所作所为。5为人师表,

33、注重学问,一身正气。在受邀到南方讲学期间,朋友连续带他游山玩水却不提讲学,他感到不满;朋友带他逛烟花楼,他大发雷霆。不恋权位,有志向,有担当。陕西巡抚方升赏识他的德才,委以重任,他坚辞不就;兴建白鹿书院,以开启民智为己任。6朱先生作为一位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有将一身所学付诸现实的大志,愿意成为时代的中流砥柱;但朱先生认为入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不能将当官作为实现自己志向的最佳途径;朱先生拒绝方升之后,开设了白鹿书院,希望通过办学开启民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7.答案:选,使动用法,使退却8.答案:选(短的叫“敲”,长的叫“扑”)9.答案:选C(“他确实为子孙后代开创了万世之业”不合文

34、意,作者的意图是“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10.答案:A11.答案:C(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因一人犯罪而使有一定关系的人(如亲属、邻里或主管者)连带受刑的制度。)12.选(“梓州知州”不对,应是任江陵知府)13.翻译(1)砍下树木做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那样迎合他,都担着粮食如影随行地跟着他。(得分点:揭:举起;云:名词作状语;响:名词作状语;赢:担负;景:同“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得分点:定语后置句式;上、下:名

35、词作状语;用心:因为心思;一:专一;句意)14.B、D(B项“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理解错误,“笑谈”一句既有登高临远的豪迈之情,也流露出世无同道(知音)的孤独之感;D项“意在突出自己的老态”理解错误,词人奉劝少年“莫学衰翁样”意在激励晚辈们要胸襟豪迈、胸怀大志)15.表现了词人年纪虽大却依然想要恢复中原的壮志。“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一句中的“天涯”一词就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词人的雄心壮志。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词人空有恢复中原之志,却无人支持,被迫离职隐居,终究“空惆怅”。抒发了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之情。大好河山,“独”“与谁同赏”,流露出孤独失意之情。 鼓励身边的年轻人应胸襟豪迈

36、、胸怀大志。词人激励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莫学衰翁样”。(答出三条即可满分)16.默写(1)君子生非异也。(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17.略18.参考答案:A 分析:当仁不让: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成为各地娱乐八卦的头条” 不是应该做的事,使用错误。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使用正确。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望文生义。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褒贬不当。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使用正确。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正确。1

37、9.参考答案:A 分析:B项,语序不当,“不仅而且”内容互换。C项,表意不明,“他”指代不明;D项,搭配不当,“达到止血的作用”动宾搭配不当。2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是对文段第一句话的解释说明,而横线部分应填入的句子是对前文的总结。A,D项内容不合理,C项与后文的“而且”衔接不恰当;B项与第一句中的“人类能辨别1万种不同的气味”相呼应。21.参考答案:D(假:借助,利用。)22.C【解析】夺:耽误。23.C【解析】A项,“颁”同“斑”;B项,“涂”同“途”;D项,“

38、无”同“毋”。24.B【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连词,来;A项为介词,按照;C项为介词,凭借;D项为介词,把。25B【解析】例句与B项均为省略句。A项定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为判断句。26参考答案:山东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总数居全国第一(或首位)。【关键词:山东;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总数;第一。】27答案示例:淡水、火中和,冷热中和,反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和“淡定”的处世哲学,心态平和、不温不火(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是为“淡定”。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传达出朋友间相互信任所带来的平淡宁静的感悟。恕如心,将心比心,互相理解,做人、读书都应该有这份胸怀。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国际间公认的道德黄金律,指导个人及社会间的行为准则。注:能对汉字的字形进行解读;能准确阐释意义;恰当引用诗句。28.【试题分析】这是个“任务型”作文题。其实,选择哪一款写都是可以的,但只能选一款,因为题目要求中有如下陈述:“这三款中,你认为哪一款最值得称道和效法?”,这就必须圈定一个议论对象,针对一种情形来言。“主敬”就是主张做事谨慎,即“整齐严肃”。“早起、醒后”即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读书不二”就是读书要专心致志,不可东翻西阅随意读书。【技巧点拨】本次作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去除“新材料作文”中的联想部分,要求考生集中针对材料中的“这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