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_第1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_第2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_第3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_第4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整理:望亚玲 文章来源:中学化学论文网 点击数:11782 更新时间:2008-7-11 15:04:38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关于“容桂生活污水”的调查活动顺德桂洲中学 望亚玲一课题的立项研究背景1新课程的改革,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这一次课改的一个亮点。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其它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突破,它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了解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学生的生活为核心,逐渐

2、形成性的课程。2. “蓝天、绿水、青山”,一直是人类理想的生态环境;水是生命之源。然而目前,水的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大气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污染,核泄露,管道腐蚀,自来水加氯、加沉淀剂等,使得本是一条条清澈的河流,竟演变成混浊不清的“墨水”;本是一条条生机勃勃的江河,却成犹如死灰的“死水”。我们该到何处去寻找清澈、洁净而又健康的水?带着这一问题,开创“容桂生活污水”的调查活动的课题,进行研究。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加强学生与生活的密切了解,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的整体认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三、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实际,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3、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4、过

4、程方法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还不只是在于结果。能得出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固然很好,但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关注现实、发展个性、培养能力。重视“过程”的亲历和体会,让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艰苦和成功的欢乐。三活动对象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活动准备阶段;2自主研究阶段;3汇报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四、活动的实施步骤(一)动员准备阶段1、看报到,初步感知生活污水的危害以及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方法。在确定课题之后,

5、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于是,我简单介绍了水污染的分类,让学生看了有关水污染的图片如“赤潮、水华”及“什么是环境污染、水的污染、水资源有限、一切生命离不开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的视频录象;还进行了改善水质的常用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通过以上的知识讲解学生对水体的污染有一个基本了解2、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各组学生从图书阅览室的各种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十万个为什么-环境科学分册应用化学饮水与健康大百科全书等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料,另外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去查取自己所需的资料

6、(我们学校有最好的电子阅览室及大量的电子图书)。搜集的资料内容:(1)什么是“水体污染”?(2)搜集、查找关于“水体污染”危害的资料;(3)查找有关治理“生活污水污染”的方法;提出要求:同学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3、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和周六、周日。4、教给获取资料的方法。合理分工,搜集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图书馆、书店、访问调查以及上网查找、搜集资料。(说明: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我们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

7、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于此,活动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5、确定研究方法:综合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等(二)自主研究阶段1、设计小实验:取不同环境下的水(日常下水道、酒店、学校饭堂生活污水等)的理化生成分检测。水样的酸碱度测试,用PH试纸;水样的杂质含量测定,用明矾做絮凝剂;水样中悬浮性固体的测定,称量水样经过滤后留在滤纸上并于103 105时烘干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的固体质量;水样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法进行测定。 2Ag+ + CrO42- = Ag2CrO4(砖红色)2、组织交流研究。 进行一段时间以后,我预计学生

8、精心准备的文字资料和图画资料,会涉猎过广,大都不会分类整理,所以我要求学生们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进行重新自由分组。在新的小组中,学生们即可享用别人的资料,也可把自己收集到与研究问题无关的资料提供给了别人。3、小组组织学习。因为资料得到了新的重组,各组便推选出组长组织学习,并填写小组进一步的研究计划;4、数据的分析或资料的结论 经过调查采访、参观或对照实验以后,各课题组的同学再次召开关于“资料的归纳整理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的专题讨论会。要求把研究成果用各种形式表达:如:小论文,文字简述、实验结果分类列表,污水处理示意图,调查报告等。 在这一过程中指导老师告诉学生,

9、在众多的资料和数据面前,要学会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老师向同学们指出,研究过程除了事实外,还应在对整个调查研究的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了解,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5、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教师介绍论文撰写的格式,各课题组成员学会了包括“题目名称”“摘要”“引言”“正文”“研究结果”“探讨与建议”“参考文献”的论文撰写方式。(三) 汇报评价: 交流评价是综合学习活动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的研究成果要进行展示与交流,教师要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学生对研究进行反思。教师组织一个报告会,首先各课题组长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方式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10、。通过各课题组的交流以及教师的评价,同学们互相补充从而比较全面地认识了此次的研究主题容桂生活污水的调查活动,不仅增长了科学知识,而且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的同时,我也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合整理,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我想,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而听取汇报的一方,又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信息。然而,这两方面的优势在一个活动中程度的深浅则主要取决于汇报方式和内容的选择。而这恰是一个难点,学生们常毫无选择地通读资料或连续性的展示图片,其效果不佳。鉴于此,我在同学们研究汇报的准备阶

11、段就提出明确要求:内容要生动有趣、说明要简洁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在汇报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精彩。五、评价和反思1、在这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和研究学习、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然而在这一课中我又加入了一个互通信息的“交流研究学习”。从效果上看,它既是对前一阶段自主研究中资料收集方法的一个指导,变“收集”为“搜集”,又在学生的情感和意识能力方面有一个促进的作用。2、来自学生的反思:大家对这样的研究过程兴趣浓厚,积极性高,组内同学分工协作,共同讨论,制定计划;运用多种手段查询资料,亲自进行调查,遇到困难共

12、同想办法解决,最后一起完成研究过程,形成报告,非常有成就感。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也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获得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与技能,加深了对所学课本知识的理解。 作为指导教师,我的最大收获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把“讲”师的角色变为“导”师的角色,进行互动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附:某一小组活动制定的研究计划主题:环境保护课题题目:“容桂生活污水”的调查活动指导教师:望亚玲课题组成员:林贤君 胡洁文 莫静玉 邱永升组长:林贤君班级:高一(12)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蓝天、绿水、青山”,一直是人类理想的生态环境;水是生命之源。然而目前,水的危机正威

13、胁着人类的生存。使得本是一条条清澈的河流,竟演变成混浊不清的“墨水”;本是一条条生机勃勃的江河,却成犹如死灰的“死水”。我们该到何处去寻找清澈、洁净而又健康的水?带着这一问题,开创“容桂生活污水”的调查活动的课题,进行研究。目标与意义:1、通过对“容桂生活污水”的调查活动的了解,学会检测水质的先进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以及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研究方法:综合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等问题与活动:1  收集资料:从图书馆书店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相关文献,以便充实自己的研究基础。2&

14、#160; 实地考察:对污水的源头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该地的环境,确定水样采集地点和水样采集的方法步骤。3  采访:访问专业的人员,并请他们指导研究的工作。4  水样采集:用23支直径为10毫米的试管在预定的水样采集地点的外与内采集(分别在日常下水道和饭堂内)。5  实验场所:将水样送至研究实验室,在实验员的指导下进行分析。6  分析项目和方法:水样分析选取6个指标(如表1,其中CODBOD5SSPHNH3-N动植物油为污水的指标)。7  设计问卷:问卷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居民对水资源状况的了解及认识情况;二是居民生活用水状况。活动计划:1)     任务分工问卷调查:全体 访问专家:胡洁文 上网:莫静玉 查书面资料:邱永升总结论文:林贤君 2)     活动步骤:分3阶段实施阶段 时间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一 34天 问卷调查 从社会中获取信息,了解大多数人对生活污水的认识水平二 1周 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