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王中蝶2009年11月30日文章浏览次数:9 资源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一、 答题技巧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备选答案是4个,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此类题型实际上也是判断题,只有经过判断才能将正确的、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而能否选择正确,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二、 复习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精神分析的基础:无意识与本能;第二章: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理论;

2、大五人格与达七人格理论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知觉的定义;Lyn Aramson的归因风格理论;归因中的错误;第五章:侵犯行为的定义及其内涵;第六章: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偏见的影响;第八章:关于团体的定义;第九章:HAPA模型;第十章:文化心理学的几个范畴;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文化与思维方式;三、 练习题1 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是( )。 A弗洛伊德 B阿德勒 C荣格 D安娜弗洛伊德2 不属于中国人思维特性的是( )。 A联系性 B变化性 C矛盾性 D逻辑性3 以下群体中人们结合的紧密程度最低的是( )。 A家庭 B工作团队 C观众群 D统计集合4 卡特尔研究人格结构采用的方法是( )。 A存在主

3、义 B生态学 C现象学 D分类学5 在60年代末,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是( )。 A文化与语言 B文化与人格 C文化与行为 D文化与思维6不包括在HAPA模型的理论框架中的是( )。 A风险意识 B行为信念 C自我效能 D理性决策7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L.Ross称之为( )。 A自利偏差 B印象管理 C自我知觉 D基本归因错误8心理学中把对客观事物或他人的整体性的认识叫做( );把对人们对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称为( )。 A知觉;感觉 B感觉;知觉 C感性认识;知觉 D知觉;感性认识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抑郁型风格的人把积极

4、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之上 B乐观型风格的人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 C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常常忽视自己的健康,缺乏适当的营养、睡眠和运动 D乐观型归因风格的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比较被动,不会主动地去寻求帮助10下列对跨文化心理学的正确描述是( )。 A跨文化心理学在于找出隐藏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心理生活后面的加工机制 B跨文化心理学关注的是社会文化的特征及运作方式 C跨文化心理学是文化心理学的跨文化运用 D跨文化心理学在于研究不同文化的心理学发展历程11说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的因素是( )。 A情

5、境因素 B自我 C说服者的可信度 D说服信息的因素12下列属于反社会行为的是( )。 A二战时纳粹分子杀害了600多万犹太人 B70年代中期,波尔布特政权控制下的柬埔寨,政府下令杀害了300多万高棉人 C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政府开展的大清洗运动中成千上万人被清洗 D当街聚众斗殴13我们对他人偏见影响他人的实际行为表现,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 )。 A性别偏见 B自证预言 C印象管理 D自利偏差14对于中国人的大七人格,与大五人格理论中共通的维度有( )。 A公正严谨性 B开放性 C善良 D外向性附:参考答案1、C 2、D 3、D 4、D 5、B 6、D 7、D 8、A 9、C 10、A 11、B

6、 12、D 13、B 14、D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王中蝶2009年11月30日文章浏览次数:24 资源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一、 答题技巧这种题型与上述单项选择题相似,其特点是,在给定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选对的得分,少选、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大于单项选择题,难就难在在备选答案中到底有几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稍有疏忽就会选择失误,回答错误。这种题型增加了选择的迷惑性,减少了考生猜题的可能性,能测试出考生的真正水平。为了提高选择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考生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例如采用排除法、比较法或推理法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

7、判断外,关键还在于全面、系统地学习课程内容,扎实地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正确界定问题的界限,理解问题的精神实质。二、 复习重点和难点第二章: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理论;第三章:关于第一印象;第四章:文化的社会影响以及社会印象的理论;影响从众的因素;第五章:生物学理论的观点;第六章: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认知失调理论;第七章:亲和动机以及亲和需求;第九章:什么是心身疾病;第十章:传统文化的特长以及现代化理论。三、 练习题1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有( )。 A揭示中国社会变化的基础和根源 B理解东西方差异的真正原因 C进行东西方文化的对比 D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 E应对外来文化的入侵2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

8、的交往过程中,他们的人际沟通存在的差异有( )。 A发生人际冲突时,中国人往往不会控制自己的情感 B美国人喜欢直接的沟通方式,中国人喜欢间接的沟通方式 C美国人喜欢间接的沟通方式,中国人喜欢直接的沟通方式 D发生人际冲突时,中国人往往会控制自己的情感 E美国人会比较真实,甚至夸大自己的优点3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要经过的阶段有( )。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顺应 E同化4关于近代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文化与人格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影响 B中国近代文化受到了日本明治维新和西方列强的影响 C从宗教角度对中国儒家思想提出尖锐批评 D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E对

9、中国文化的理解是片面的5在第一印象中,人们评价事物的三个基本维度是( )。 A活动性 B评价 C印象 D熟悉程度 E力量6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局限性有( )。 A重视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影响 B主观唯能论 C机械学习论 D适用于非常态的人群 E适用于常态的人群7影响从众的情境因素有( )。 A团体的规模 B团体的凝聚力 C自我 D预先的承诺 E团体的社会支持8根据认知失调理论,人们可以采取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 )。 A改变态度 B增加认知 C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D减少选择感 E改变行为9关于心身疾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躯体疾病 B属于精神疾病 C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D采取心理治疗的方

10、法 E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10引起侵犯行为的因素有( )。 A受到他人攻击 B遭遇挫折 C归因方式 D极端温度 E宣泄11Ekman等人发现了人类情绪表达具有( )。 A普遍性 B稳定性 C内在性 D一致性 E连续性12Latane认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 )。 A他人的数量 B他人的重要性 C他人的接近性 D所处的空间大小 E自我13对于亲和需求的作用,R.Weiss指出它可以提供几种重要的报酬,包括( )。 A依恋 B社会整合 C价值保证 D可靠的同盟感 E得到指导和受教育机会附:参考答案1、A,B,D,E 2、B,D,E 3、A,B,C 4、A,C,D

11、 5 A,B,E 7、A,B,E 8、A,B,C,D,E 9、A,C,D,E 10、A,B,C,D 11、A,C,D 12、A,B,C 13、B,D 14、A,B,C,D,E 判断题复习指导王中蝶2009年11月30日文章浏览次数:30 资源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判断题复习指导一、 答题技巧判断题往往是考学生对一个概念、理论或者具体研究的认识,要求学生对一句话中所阐述的事件或意思作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判断题考的是学生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理解。二、 复习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古希腊的哲学心理学观念;第二章: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理论;第三章:印象形成的过程与特点;第四章:社会交换理论

12、;第五章: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助人者的特点;第七章:自我展露与亲密关系的发展;爱情的含义;第八章:团体凝聚力;权变模式;团体决策方法;第九章:健康的定义。三、 练习题1Festinger认为,团体凝聚力不只包括由成员之间人际吸引所决定的正性力量,而且也包括由于离开团体要付出高代价所决定的负性力量。2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过程称为对他人的知觉。3古希腊时代没有心理学。4自我检控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5Kelman和Hovla

13、nd发现,态度改变的持续时间并不依赖于对该论点细节的记忆,而与说服者的可信度有很大的相关。6 在家庭内部,对孩子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孩子所面临的特殊环境而不是一般性的家庭因素。7人的宗教价值观取向也可以用奥尔波特的人格问卷来测量。8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比如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时候,利用头脑风暴技巧要远远好于成员单独决策。9根据Fiedler的权变模型,关系取向的领导在控制低和控制高的时候绩效较好或最好,而任务取向的领导在中等控制条件下效果好。10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的人是健康的人。11社会规范早已为许多人际关系制定了协调的方式,在所有的交换中,它都能提供特殊的指导原则。12Anderson认为在特定的温度

14、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在38到41摄氏度以内,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下降。13罗洛梅指出,爱情是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索取,它是主动的情感,而不是被动的接受。14内疚感增加人们的助人行为,忏悔也能增加利他行为。15雷德等人发现,自我展露的水平随时代的发展而呈现下降的趋势。现在的年轻人比他们父辈的自我展露水平低。附:参考答案1、 A 2、 B 3、 A 4、 A 5、 A 6、 A 7、 A 8、 A 9、 B 10、B11、B 12、B 13、A 14、B 15、B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王中蝶2009年11月30日文章浏览次数:14 资源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名词解释复

15、习指导一、 答题技巧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课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出解释,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这些名词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准确性。这些名词在“课程讲解”和“概念解释”中都有明确的定义或简明的概括。这种题型的难度在于要点的把握,而且内容广泛,覆盖面大。答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求展开论述。二、 复习重点和难点第三章:印象形成;自我差异理论;负晕轮效应;自我检控;第四章:服从;第五章:社会生物学;同情性关怀;侵犯行为;第六章:社会赞许;决策后失调;第七章:漂亮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第八章:团体极化。三、 练习题1

16、 漂亮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2 印象形成3 社会赞许4 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5 决策后失调6 自我差异理论7 负晕轮效应8 同情性关怀9 社会生物学10 团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11 侵犯行为12 自我检控13 服从附:参考答案1. 人们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们的大众形象,就象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2. 印象形成它是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3. 社会赞许指被试对问题反应是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回答,而不能反应被试自己内

17、在的感受。4. 亲密关系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5. 人们在任何一个决策做出之后均会产生失调,这种失调就叫做决策后失调,它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6. 由Higgins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包含三个部分:理想自我(Ideal self)、应该自我(Ought self)和实际自我(Actual self),当这三个部分产生冲突的时候,个体就

18、会产生负性的情绪,并导致长期的不良效果。7. 也叫做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主要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低。8. 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10. 由美国生物和心理学家Wilson等人提出的一种解释生物因素在行为发展中重要作用的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不论是通过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基于遗传的动物与人类行为总是以最大限度地产生后代为目的。11. 团体极化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12. 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13. 自我检控指人们在

19、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15. 服从(Obedie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简答题复习指导王中蝶2009年11月30日文章浏览次数:14 资源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简答题复习指导一、 答题技巧这类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的有关理论、观点、方法原理等,直接提出问题,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回答。所提问题在“课程讲解”中大多有现成答案。回答这种试题,一定要抓住要点,观点明确二、 复习重点和难点第三章:自我觉知;关于自尊;归因理论;第六章:态度的

20、测量;态度形成中的认知理论;第七章:自我展露;第八章:团体规范;第九章:生活事件。三、 练习题1 简述有计划行为理论。2 简述语义区分量表的特点和使用场合。3 简述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区别。4 谈谈如何提高自尊?5 自我展露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6 举例说明团体规范的惰性作用。7 简述Jones和Davis对应推论理论。8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生活事件(Life events)。附:参考答案1.该是Ajzen(1991)从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中发展出来的理论,按照这一理论的思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

21、感。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主观规范指一个人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也是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感受到的其他重要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对完成行为是困难或容易的知觉。2. 语义区分量表采用双极形容词,如好-坏、强-弱等让被试加以判断的量表。现在研究者常常对语义区分量表稍加修改,把两极形容词拆开,并用这种方法建构人格问卷。比如杨国枢、王登峰等人最近几年中就用这种方法发展出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大七模型问卷。3. Buss把自我觉知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是

22、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由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关注点不同,所以他们所引起的反应也完全不同。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同时对自己的特征比较关注,所以他们的自我概念重内在事件清楚而明确;也因为上述因素,内在自我的人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内在自我的人不同,公众自我的人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他们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其次,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反馈,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最后,公众自我高的个体常常比较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4. 自尊(self-est

23、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纬度。确定自尊有两条途径: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提高自尊包括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位失败找借口;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某以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5. 研究表明,人们的自我展露倾向受文化的影响很大。首先,从展露的范围上讲,美国人倾向于在一个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展示自我,而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人和日本人自我展露的范围则非常有限。其次,东西方文化中自我展露的差异也表现在交流方式上

24、。在西方文化中,良好的社会表达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而在东方文化中,如中国、日本和韩国,人们对那些说得好的人并不喜欢,事实上那些不爱表达的人反而被认为是诚实可信的。6. 团体规范的惰性作用表现在:团体规范有时候也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差,而是放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这一点表现在霍桑研究中,梅约等人发现,在一个生产小组中,规范使得人们的工作不能太好,但也不能太差,而是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一旦有人违反了规范的要求,比如生产率比别人高出很多,其他成员就会用一些方法阻挠这个人的努力。7. Jones和Davis1965年提出对应推论理论,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该理论试图解释

25、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dispositional trait),即人格、态度、心情等。Jones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在以下两种条件下我们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8. 生活事件指对个体生活可能产生影响的变化性事件。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丧偶、生病、背井离乡等。生活事件通常以应激的模式加以分类,根据个体对紧张和挑战产生的反应(包括社会、生理和心理反应),来评价生活事件的影响大小。生活事件反映了世界变化对个体健康的影响,而生活事件之所以影响健康,是因为它给个体

26、带来了压力或者应激。 论述题复习指导王中蝶2009年11月30日文章浏览次数:20 资源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论述题复习指导一、 答题技巧论述题一般是要求学生结合某些理论或者现象谈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论述题在回答的时候,除了要求学生要阐述理论或现象,还要学会把它们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论述题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解和综合能力。二、 复习重点和难点第二章:特质理论以及人格理论;第三章:社会认知;个人知觉。三、 练习题1、请论述杨国枢、王登峰等人的七大理论及其意义。2、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3、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附:参考答案1、要点:(1)杨国枢、王登峰等人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在对大五人格

27、结构的文化适应性的批判继承基础上,以中国文化和语言为背景,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大七因素结构。崔红(2002)根据对2814名被试的评定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中国人人格的大七因素结构。至此基本上确定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文化独特性。(2)这七个维度和西方的大五结构既有共同的东西,也有中国人自己独特的东西。它们是:a,外向性。外向性反映的是人际情境中(聚会、集体活动)活跃、主动、积极和易沟通、轻松、温和的特点,以及个人的乐观和积极心态,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特点的结合。包括活跃、合群、乐观三个小因素。包括利他、诚信和重感情三个小因素。b,善良。中国文化中好人的总体特点,包括对人真诚、宽

28、容、关心他人以及诚信、正直和重视感情生活等内在品质。c,行事风格。个体的行事方式和态度。包括严谨、自制和沉稳三个小因素。d,才干。反映个体的能力和对待工作任务的态度。包括决断、坚韧和机敏三个小因素。e,情绪性。情绪稳定性特点。包括耐性和爽直两个小因素。f,人际关系。对待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包括宽和与热情两个小因素。包括宽容和与热情两个小因素。g,处世态度。(3)意义:第一,在理论上,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对该民族或地区人们的人格结构有重要影响,并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格维度结构。第二,在方法论上,促进了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逐步摆脱照抄照搬西方理论的研究倾向。2、答案要点:(1)社会认知

29、与寂寞;(2)社会认知与焦虑;(3)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3、答案要点:(1)第一印象,以及其三个纬度是:评价、力量和活动性。(2)整体印象:平均模型、累加模型和加权平均模型。 案例题复习指导王中蝶2009年11月30日文章浏览次数:31 资源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案例题复习指导一、答题技巧这类题型主要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案例分析中,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所给的案例加以分析。不仅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原理,还需要学会用这些理论分析问题。二、复习重点和难点第六章:偏见问题。第八章:团体决策。三、练习题1、案例:曾经有位同性恋者本担任某单位的干部,但因为其同性恋活动被

30、发现而被下放到某工厂当工人。后来,由于他的工作能力强,渐渐被升为车间主任,副厂长,最终又回到了原单位任职。但是之后,他的同性恋活动再次被人发现,加上整党时被人揭发有同性恋行为,材料报到上级单位,使得他终于受到开除党籍、厂籍的处分。这事例是由一位党员调查对象所提供给现代文明画报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一些单位对同性恋行为的典型处理方式。由此可见,同性恋在中国仍是受歧视的特定团体。 从以上的事例可以明显看到偏见往往会使有才能的人得不到发展的空间。一个社会能继续发展,有赖于有才能的人为之贡献。然而,偏见会使人忽略一些真正有才干的人,而无法从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当然,也能看到偏见是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

31、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受歧视的一方。 2001年4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出版,其中有关同性恋的部分有了重大的变化。新标准认为同性恋是正常的。这是中国首次承认同性恋非病理化。要知道,有些偏见产生于对事物的陌生。一些人对同性恋抱有恐惧乃因为他们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疾病或精神病。有些人甚至认为同性恋和艾滋病是等同的。因此,排斥和厌恶的情感油然而生。如今明文表示,同性恋非病理化。同时,第3版也指出性指向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表示同性恋或双性恋作为整体概念并不异常。因此,对于同性恋,人们应该学着不以他们的性指向来评价他们,而是以他们的能力和性格为标准。然而,这说来容易做来难。根深蒂

32、固的偏见非一朝一夕所能去除。况且,同性恋在中国所面临的非西方同性恋者曾一度所面对的迫害和仇视,而是社会的忽视和蔑视。要求人人平等是近乎不可能之事。但是,出于对人权的尊重,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挖掘潜在的偏见,并正视它们。可以预见的是,没有偏见的社会将是个更和睦的社会,减少偏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有必要的。怎样减少你自己的偏见呢?问题:(1)结合案例谈谈偏见的影响。(2)从社会心理的角度,你认为解决这一偏见有哪些方法? 2、案例:中国人的团体决策侯玉波等人(1991)通过对三个国有企业中团体决策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在这些企业中高层团体决策实际上是由一把手决定的,同层次的其他人只参加讨论,而不是真正参与

33、决策。这就是说,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与领导不同时,领导有权否决大家的意见。不仅如此,在同一层次的领导之间,人们的影响力也不一样,而是出现了一种叫做权力极化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指在一个团体中,主要领导与同级的其他领导在职位上差别不大,但在决策中的权力却差别很大的现象。比如在一个车间里,一把手与二把手的职位差别并不显著,但在决策当中,主要还是由一把手说了算,二把手的影响力与一般成员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种决策中的权力极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尤其需要研究和注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 另外,从决策的过程与方式来看,领导的作用也往往被突出出来。美国心理学家Li

34、ndsay(1985)研究了中国人通过开会讨论决策问题的情境,她发现与美国人处理同类决策问题的情况相比,中国人在位置安排、发言顺序等许多方面人为地突出领导的作用:领导总是坐在最显眼、最中心的位置上,人们发言的顺序也是由重要到不重要。还有,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家只参加讨论而非决策,并且尽量避免公开冲突。也许你经常能碰到这样的事情:领导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告诉大家说我们需要做出一项团体决策,希望大家提意见,畅所欲言。于是大家开始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但最终决策还是由领导说了算。领导会对大家说你们的意见很好、值得考虑,并且宣布说:在对大家的建议做了分析之后,我们决定如何如何做。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

35、成员的意见体现在最终的决策中,领导的决策是早就做好了的。正是基于这些原因,Lindsay认为中国人的团体决策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团体决策。她还分析了这些现象的文化根源,她认为这一切源于中国的传统:人们太看重权威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性,所以不愿意与权威和他人对抗。 (1)为什么Lindsay认为中国人的团体决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体决策? (2)少数人是怎样的人时才对决策有影响?附:参考答案1、答案要点:1(1)对知觉的影响。(2)导致歧视。案例中偏见会使有才能的人得不到发展的空间。(3)对他人行为的影响:自证预言。偏见不仅影响到偏见持有者的行为,而且还影响到对方的行为。2(1)社会化:青少年教育,

36、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及媒体的影响。(2)受教育水平:让人们接受更多的教育来减少偏见,通过宣传同性恋非病理化的知识减少此类偏见。(3)直接接触: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注意应用的条件。(4)自我检控。引导人们自己意识到自己有偏见,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之。2、答案要点:(1)因为在决策过程中,大多数人只是参加讨论,而不是真正参与决策,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与领导不同时,领导有权否决大家的意见,出现了权力极化的现象。正是基于这些原因,Lindsay认为中国人的团体决策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团体决策。(2)一般来讲,团体讨论更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大多数人的意见之上,并且这种多数意见会产生更大

37、的压力要求团体成员遵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团体决策都是选择多数人的意见,有时候少数人也会对团体决策产生影响,但是这样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少数人必须是团体的领导。在团体决策中,领导者的地位往往比较突出,当决策中持有少数观点的人是领导时,领导有能力使自己支持的意见最终被团体采纳,正如案例中提到的那样。二是少数人对自己的观点极为坚持。在团体决策中,如果少数人极力坚持自己的意见,便可能引起决策团体的分裂,并最终改变多数人的意见。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意志过程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 1. 心理是脑的机能,2. 脑是心理活

38、动的器官 3.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2)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3) 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动物发展的心理历程: 1. 感觉阶段:从低等的环节动物,2. 到节肢动物,3. 到脊索动物 4. 知觉阶段:脊椎动物 5. 思维萌6. 芽阶段:灵长类动物 心理学家认为,动物演化只有到了能对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才可以说有了心理活动,或者说标志着心理现象的产生。 单细胞动物:直接接触后产生“运动反应”(无心理现象) 动物(低至环节动物):产生“条件反射”(有了心理现象) 只有人类有真正的思维,灵长类动物有了思维萌芽。第三节:科学心理学的孕育和诞生 德国心

39、理学家冯特出版了生物学纲要,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解放出来,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1879年作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第四节:心理学的性质与作用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 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2.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或中间学科)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神经系统与脑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是脑的建筑材料。 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机能:接受刺激 - 传递信息 - 整合信息。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又分为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又分为

40、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延脑:呼吸中枢核心跳中枢,因此被称为“活命中枢”。 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中枢。 脑干网络结构:决定觉醒状态。 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还是各种感觉的中继站。 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种树,也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的中枢。在情绪活动中,下丘脑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小脑:主要机能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 网状激活系统不仅对控制觉醒、保持注意和清楚的意识状态起作用,而且在知觉、学习、动机、情绪的唤醒与活跃上都起着重要作用。网状结构的抑制系统可引起大脑皮层活动水平的降低。两种调节系统的协调活动,是维持大脑皮层正常功能的根本保证。第

41、二节:大脑皮层的机能系统 躯体感觉位于顶叶靠近中央沟的部位,即中央后回。 视觉中枢位于距状裂两侧枕叶后端;听觉中枢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 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言语机能联合区: 1. 运动性言语中枢,2. 位于额下回后部。(布洛卡 中枢)- 表达性失语症 3. 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中枢)- 接受性失语症 4. 视觉性言语中枢 - 失读症 5. 书写性言语中枢 - 失写症 单侧化:从解剖结构上看,大脑两半球基本上是对称的。但从机能上看,又是非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单侧化。 单侧化的证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 . 斯佩利 于20世纪60年代初对两名有利手裂脑人进行手术前后的测验比较发

42、现,术前他们都能用左右手写字绘画,术后都不能用左手写字,但保留了用右手写字的能力。在绘画方面,右手反而不如左手画得好。 左右半脑的功能有和不同? 优势半球的形成与生活、劳动中用手习惯有关,惯用右手的人(右利手),言语机能在左半球上得到发展。 左 半球分管抽象思维,因这种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或其他信号系统,此外还分管数学计算,概念形成,以及对象征性关系和细节进行逻辑分析等,具有语言的、理念 的、分析的、连续的和旋律的控制能力。右半球分管不需要语言参与的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具有高度的完形知觉能力及对空间结构方位的识别能力,对复杂关系有 较强的理解力。在音乐绘画艺术方面以及对情绪的表达和识别方面都优于

43、左半球。第三节:高级神经活动 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兴奋过程:指神经活动从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其强度依赖于刺激物的性质、强度以及对人的意义。 抑制过程:指神经活动从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其强度依赖于刺激物的性质、强度以及对人的意义。 动力定型:是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动力定型是怎样形成的? 当 一系列的刺激作用于集体后,就引起一连串的行为反应,各个反应之间保持者精密的定型关系,这种刺激与反应的相互关系经多次重复就成为一种模式,并被程序化 储存与大脑。只要刺激系统中的某一成分一

44、出现,就会使模式中的反应一个接一个自动进行下去。这种行为的自动化系统就是动力定型。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反射弧由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 和 效应器 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感觉器官中,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装置叫感受器。 反馈:亦称回授,是指在反射活动中,效应器的活动结果又作为一种新的刺激返回传送到神经中枢,使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反馈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的活动。 由一系列无条件反射构成的连锁反应,经世代发展而被遗传下来,就称为本能。本能行为是由简单刺激引起的先天的复杂行为模式,表现为一系列有顺序的适应动作。(如寻偶、交配、

45、产卵等)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个体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模仿、学习、训练而习得的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学派所研究的条件反射。 *作性条件反射:继巴甫洛夫之后,由美国心理学家 桑代克 和 斯金纳 所研究的条件反射。 凡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具体刺激物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以语言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判断:吃酸梅流口水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x) 原因:是无条件反射,而非条件反射。 判断:看酸梅流口水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y) 第三章 心理与行为的动力系统 - 需要与动机第一节:需要 需要

46、:对对象的欲求称为需要。他是有集体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需要的种类: 1.从需要产生的根源看,可把需要分为 自然需要 和 社会需要。 自然需要又称生理需要,这类需要以生理需要为基础,与生存和种族延续互动密切相关。 社会需要指以一切非生理为基础所形成的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又叫获得性需要。 2.根据需要所指向的对象的性质,又可把需要分为 物质需要 和 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文化对象的欲求。 精神需要又可称为心理需要,它所指向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它表现为对精神文化的欲求,对掌握社会意识产品的欲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观点: 理论(略) 观点

47、: 1、从进化的角度看,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 2、需要层次越高,与生存的联系越小,它们的满足与生存需要没有直接关系,但高层次需要更能分映出人类的特征。 3、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能够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时,个体才受到高一级需要的支配。 4、当所有的低层次的需要能够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时,人才能受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支配,他认为,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的境界。第二节:动机 动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过程。 环境中能引起动机的物体或条件的作用称为诱因。 动机是需要、驱力、诱因、情绪等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好奇心引发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下列3种方式 (或

48、好奇心的表现有哪些?): 1. 感官探索 2. 动作*作 3. 口头诘 第四章 意识的一种状态 - 注意第一节:注意的一般概述 注意:是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是指每一瞬间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及跟踪。 集中:是指意识对所选择的对象给以贯注和维持。 简答:什么是注意? (名词 + 指向性定义 + 集中定义)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简答:什么是注意的心理功能: 1. 选择功能 2. 保持功能 3.

49、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第二节:注意的种类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是否是有意识的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二者不是绝对对立的。无意注意可转化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可转化为无意注意。第三节:注意的特征 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又称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 分心: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的状态。 注意的分配: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当前人物的要求,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

50、象上的能力。 注意分配的前提: 1. 同2. 时并进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3. 必须有一种或几种活动是相当熟练的,4. 甚至已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5. 不6. 再需要更多的注意。这样,7. 人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8. 把一小部分注意分配到熟练的活动上,9. 稍10. 加注意即可。倘若所进行的不11. 同12. 活动在同13. 一加工器内进行信息加工,14. 就不15. 能一心二用了。 16. 同17. 时进行的几项活动之间是否存在着内在联系,18. 也影响着注意的分配。 第五章 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述 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指各感受器对适

51、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它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差别阈限:心理学家把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简称差别阈限。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关系。 韦伯 定律 (德国): 差 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例是个常数。用数学公式表示,即K = I / I.I 代表差别阈限,I 代表原刺激量(由称标准刺激强度)。K 是小于1的常数,又叫韦伯分数。这个公式就是所谓的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费希纳定律(德国): 费希纳(德国)提出一个经验公式:S = K

52、 logR,其中S 为感觉,R 为刺激强度,K 为常数。感觉的大小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递增,而感觉强度按算术级数递增。这一规律称为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感觉的种类:1 - 外部感觉 2 - 内部感觉 3 - 痛觉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感觉属于外部感觉。(包括:视、听、嗅、味、皮肤觉) 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感觉,称为内部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 内脏感觉) 痛觉:由伤害性刺激作用与身体所引起的感觉。痛觉遍布全身的皮肤和所有组织中,是有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能。第二节:视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为波长380 - 780 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