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_第1页
塔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_第2页
塔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_第3页
塔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_第4页
塔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塔吊安装拆卸施工方案目 录1.编制说明11.1编制使用范围11.2编制依据21.3编制原则22.工程概况22.1设计概况及位置2 2.1.1工程设计概况2 2.1.2主桥墩与既有铁路线相对关系33.塔吊选择、验算、安装43.1塔吊型号、位置及高度43.2塔吊抗倾覆验算5 3.2.1基底承载力试验5 3.2.2验算64.塔吊安装95.顶升接高安全操作规程115.1顶升接高安全操作规程115.2顶升接高工艺126.塔机拆卸127.安全技术措施139.接地装置技术要求1410.塔吊的维护保养1411.使用安全保证措施15桐荫路标塔吊安装拆卸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使用范围川

2、黔铁路大桥右线8-10#墩,左线9-10#墩,桩基、承台、墩柱、连续梁现浇、主跨72+120+72m悬灌施工及钢筋加工场。1.2编制依据(1)桐阴路施工设计图桥梁工程川黔铁路大桥(K0+000K3+140;(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2006;(3)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4)铁路技术管理规程;(5)营业线施工安全知识;(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8)现场调查取得的相关资料和我公司在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3编制原则遵循相关编制依据,辅以业主提供的设计文件以及地方有关法规,本着可行、实施性强,安全可控,并参照国内外

3、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原则编制。2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及位置2.1.1工程设计概况川黔铁路大桥位于贵阳市桐阴路,连接市区与曹坝冲隧道。桥梁上跨南客联络线、南关上行线及南西上行线。桥梁中线与南关上行线及南西上行线夹角约35度、与南客连络线夹角约18度。左幅起讫里程:K2+193.41-K2+675.67,桥长482.26米,桥跨设计为:330m+430m+72+120+72m; 右幅起讫里程:YK2+181.36-YK2+670.96,桥长489.6米,桥跨设计为:330m+330m+72+120+72m+130m。桥梁下构设计:主桥主墩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实心矩形墩,墩高17m22m;横桥向宽8m,

4、顺桥向宽4m;承台厚4.5m ,台下布置9根桩,桩径2.0m,桩长25m。主桥边墩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实心矩形墩,墩高17m20m;横桥向宽8m,顺桥向宽3m;承台厚4.5m ,台下布置4根桩,桩径2.0m,桩长25m。引桥桥墩设计为钢筋混凝土花瓶桥墩;横桥向宽8m,顺桥向宽1.6m;承台厚2.5m ,台下布置2根桩,桩径2.0m,桩长25m。引桥梁部截面设计为单箱三室,梁高1.6米。主桥梁部截面设计为单箱单室,0#段梁高7.18m。见下图2.1.2主桥墩与既有铁路线相对关系川黔铁路大桥桥梁中线与南关上行线及南西上行线夹角约35度、与南客连络线夹角约18度,设计采用72+120+72m连续梁上跨既

5、有线,左线的8号和9号墩紧邻既有线,右线的7号和8号墩紧邻既有线。施工梁部和下构构期间对既有线将构成安全隐患。相对位置详见下图:3.塔吊选择、验算、安装 3.1塔吊型号、位置及高度 (1) 型号确定 根据使用范围与铁路的位置关系,确保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故考虑塔吊型号为5012。(2)安装位置塔吊能旋转360度,覆盖最大使用面积;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可靠、运行方便、垂直运输用料,成品与半成品在起吊幅度及旋转半径范围内覆盖最大工作面,并略有余地,达到最好的使用效率和最佳的经济效益,位置确定塔吊安装位置见下图: (3)塔吊高度确定根据川黔铁路大桥图纸设计右线8#主墩设计承台高4.5m、墩柱高11.8

6、m(含支座)、0#段梁高7.18m;左线9#主墩设计承台高4.5m、主墩高10.3m(含支座)、0#段梁高7.18m。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塔吊基础顶与承台顶在同一水平面,从承台顶至梁顶高度为18.58m,为给予悬臂施工预留操作空间,确定塔吊高度为30米。 3.2塔吊抗倾覆验算 3.2.1基底承载力试验按照设计图纸下挖1.2m,基底承载力达到150KP,满足设计要求(后附试验报告)。 3.2.2验算 (1)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63,自重(包括压重)F1=344.61kN,最大起重荷载F2=50kN,塔吊倾覆力距M=630kN.m,塔吊起重高度=35m, 塔身宽度B=1.50m,混凝土强度等级:

7、C35,基础埋深D=1.4m,基础最小厚度h=1.21m,基础最小宽度Bc=4.2m。(2)基础最小尺寸计算基础的最小厚度取:H=1.21m基础的最小宽度取:Bc=4.2m (3)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承载力计算计算简图: 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344.5+50=394.5kN; 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D) =1333.534kN; 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4.2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

8、12.348m3;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630.00=882.00kN.m;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 a=4.2/2-882.00/(394.5+1333.534)=1.59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压力设计值: Pmax=(394.5+1333.534)/4.2+882.00/12.346=482.88kPa最小压力设计值:Pmin=(394.5+1333.534)/4.2-882.00/12.346=400kPa偏心距较大时压力设计值: Pkmax=2(394.5+1333.534)/(34.21.59)=172.51kPa

9、(4)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a=15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大于最大压力设计值Pmax=150kPa,满足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fa大于偏心距较大时的压力设计值Pkmax=172.5kPa,满足要求! (5)塔吊稳定性验算塔吊有荷载时稳定性验算塔吊有荷载时,计算简图: 塔吊有荷载时,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验算: 式中K1塔吊有荷载时稳定安全系数,允许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取1.15; G起重机自重力(包括配重,压重),G=344.5(kN); c起重机重心至旋转中心的距离,c=4.15(m); h0起重机重心至支承平面距离, h0=6.00(m); b起重机旋转中心至倾覆边

10、缘的距离,b=1.50(m); Q最大工作荷载,Q=50(kN); g重力加速度(m/s2),取10; v起升速度,v=0.50(m/s); t制动时间,t=2(s); a起重机旋转中心至悬挂物重心的水平距离,a=15.00(m); W1作用在起重机上的风力,W1=2.00(kN); W2作用在荷载上的风力,W2=2.00(kN); P1自W1作用线至倾覆点的垂直距离,P1=8(m); P2自W2作用线至倾覆点的垂直距离,P2=2.50(m); h吊杆端部至支承平面的垂直距离,h=33(m); n起重机的旋转速度,n=0.6(r/min); H吊杆端部到重物最低位置时的重心距离,H28.00(

11、m); 起重机的倾斜角,=0.00(度)。经过计算得到K1=2.8由于K1=1.15,所以当塔吊有荷载时,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要求!附:1、塔吊立面图 2、塔吊基础钢筋图4.塔吊安装本工程由专塔吊公司负责安装和拆除。1、安装前准备(1)安装前了解现场场地情况,由施工现场清理障碍。施工现场场地开阔平坦,道路平整、压实。(2)施工现场根据三级保护标准配合安装好电源电箱。(3)施工现场由专人配合安装。(4)准备好吊装机械、安装工具、辅助设备及技术资料。2、安装程序及注意事项(1)按塔吊说明书及基础设计资料的要求,核对基础施工质量关键部位。检测塔机基础的几何尺寸位置、尺寸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测定水平度。

12、(2)塔机基础施工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基础的土质、承载力大于0.2Mpa。(3)详细了解安装用吊车的技术状况,由技术负责人向吊车司机交待塔吊安装过程及吊装主要部件的尺寸、重量、高度,共同商定吊车停放位置、臂杆长度及仰角等主要技术参数。(4)安装负责人召集安装作业人员,吊车机组人员及吊装指挥人员开会,共同讨论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明确吊车支脚支承作业人员,支脚支承坚实牢固。(5)严格按照塔机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安装程序进行作业,在基础制作完成并合格后,再进行整机安装。(6)安装底座及基础节(与斜撑杆):安装底座前先放好调整垫板、底座及基础节就位后,调整底座每个销轴(螺栓)前先将销孔清理干净,也及销

13、轴(螺栓)皆涂以黄油。(7)安装压重块:注意交替进行以保持塔机的平衡。(8)安装套架(对自升式),然后将顶伸油缸安装在套架上,吊起套架,套入标准节,并使油缸的顶升横梁支承在标准节的踏步(牛腿)上。(9)安装回转支承总成件,使两根导入平梁(导轨)与外套架开口同侧。(10)安装塔帽,注意吊点位置,以保持起吊时平衡。(11)安装平衡及拉杆,在将平衡壁垒吊装之前,先将需装置在平衡臂上的所有机构、护栏、电气接线等全部装好,注意起吊平衡性,严禁先装配重(制造厂另有特殊规定除外)。(12)安装起重臂及拉杆,在安装之前、大襞拼接,装变幅小车,穿绕钢丝绳等工作需先做好,吊装前先派专人检查拉杆,连接轴销及保险安装

14、情况,确保安全,轴销装入锁好(安全销装好)并呈现纹接状态。如遇卡死,先松动后才能起吊,此时由电工配合接好控制接线路。起吊调整平衡后将小车固定死,再继续起吊,吊装即将就位时用棕绳将臂端与塔身绑住,以便平衡穿轴销。(13)装配重,并且固定好。(14)按要求穿绕起重钢丝绳,并接好所有电器线路,调试好起重、变幅、回转、力矩限位器及套架导轮与标准节间隙2-5毫米。(15)再次指派专人检查平衡臂及拉杆、吊臂及拉杆、配重组件等部位,联接螺栓轴销、保险销、开口销的安全保险安装情况,并实行检查岗位责任备查制度。(16)检查各齿轮箱油面,各联接部件的坚固情况,各钢丝绳穿绕及卡紧固定情况。(17)接通各电器线路,检

15、查塔机的绝缘电阻不小于0.5兆欧,才能进行初次的空载调试。(18)初调目的是保证塔机顶升加节自用吊装安全,调好变幅限位使机构达正常工作状态。5.顶升接高安全操作规程 5.1顶升接高安全操作规程(1)顶升前:根据接高塔身的要求,准备标准节(片式的应拼好)并配齐扶梯和休息平台附件,经检查合格,并顺着起重臂方向排成一列。按说明书规定,移动变幅小车,使塔面上部保持平衡,注意起重臂指向与引进轨道方向一致,锁紧旋转机构,并做好小车臂杆上停置标记。顶升接高小组成员按职责分工进入各自岗位。检查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液压油压力应符合规定,保持稳定,活塞杆伸缩无卡阻现象。调节顶升套架导轮与塔身主弦杆之间隙至适当。

16、(2)顶升过程:顶升过程有专人负责指挥,专人照顾电源,专人操纵液压泵,专人扶扁横梁,专人拉爬爪,专人按装轴销(螺栓等),精力集中,坚守岗位。夜间进行顶升作业时设有足够的照明。当风速超过四级或说明书规定的风速时,不进行顶升作业,在顶升过程中,如大风突至,立即停止顶升,并使上下塔身联固。在顶升过程中,禁止转动起重臂和移动小车。在顶升过程中,如遇卡阻或其它故障,立即停机检查,故障未经排除,不得继续顶升。作业人员集中精力,专心操作,不探头伸手,不进入引进轮道范围,以免标准节突然移位轧伤。注意检查电缆放松长度,防止电缆在移动中发生磨蹭,卡塞和挤伤。刚引进接高的标准节,在与下部塔身联接牢固后,再继续向上顶

17、升进行下一节加高作业。(3)顶升完毕后:检查并坚固上、下塔身之间的连接。重新调整顶升套架导轮间隙,使导轮完全与塔身脱离接触。检查液压系统操纵手柄是否已拨回零位。检查并切断断压顶升系统电源。解除回转机构的锁定状态,使塔机进入工作状态。 5.2顶升接高工艺(1)在顶升接高作业中严格执行使用说明书中所规定的顶升接高工艺。(2)作业人员分工及岗位责任。(3)安装过程中特别注意轴销、开口销的正确安装,防止轴销、螺杆、螺帽、榔头、搬手等物件高空附落。(4)首次顶升接高加节一般总高度控制在基本高度80%左右为宜,以后顶升接高按先附墙后顶升节的原则,附着装置以上塔身的自由高度最大不超过30。6.塔机拆卸塔面的

18、拆卸程序与安装程序相反,依次为:标准节平衡重钢丝绳起重臂平衡臂塔帽回转套架标准节基础节,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拆卸作业前,总负责人组织全体拆卸人员重新学习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技术交底,落实每项工作。(2)拆卸作业人员职责人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并注意观察塔机上部下降动态,做好遇到情况立即停机检查,做到故障未排除后不继续拆卸。(3)高空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着防滑鞋,戴安全帽。(4)检查液压系统工作稳定正常,无卡阻,漏油现象。 (5)塔身拆卸未降到规定高度,不先拆卸附墙装置。 (6)拆卸起重臂和平衡臂时,先用绳子将连接处绑好,并在两端系好稳绳,后拆卸轴销,防止吊装换稳。 (7)在

19、拆卸各销轴时,采取严密措施,防止销轴、拉杆、铁锤等高空附落伤人。7.安全技术措施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安装(拆卸)人员学习措施内容,进行技术交底,落实每项工作:(1)安装作业之前,组织学习安装(拆卸)安全技术方案,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方案交底,每天对分项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安全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单独交底。(2)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司机、吊装指挥、电工及检验人员要持证上岗;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着防滑鞋,冬季、雨季采取防滑措施。(3)遇有架空输电线的场所,避免起重机结构进入输电导线的危险近程,如条件限制不能保证安全距离,先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有效安全防护

20、措施后再架设。(4)作业人员遵守高空作业规则,不酒后上岗及高空抛物等一些不安全行为,安装时遇六级风以上停止作业。(5)套架、回转支承座、平衡臂、起重臂等大件吊装作业前,技术负责先进行专基安全技术交底,每次起吊离地面20左右时停机,检查安全平衡性,确认安全安全可靠后再继续起吊。(6)对长大物件吊挂点准确,保证被吊物件平衡,起见吊前先用稳固绳把两端拴牢,防止重行旋转,摆动和碰撞。(7)安装作业区5-20米范围外设安全警戒线,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查各岗位人员的安全情况,夜间作业,调协良好的照明。(8)安装人员做到工作岗位明确,作业职责明确,即要坚守岗位,又要互相配合,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规

21、定,集中精力。(9)塔机安装完成后,未经“安装质量检测试验”合格,不交付使用。(10)塔吊安装质量检测试验合格后,将安全操作规程标牌,塔机性能标牌和安装验收标牌,挂立于醒目处,以提醒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11)搭面交付使用前,先向使用单位作“塔机技术性能保养和维修”及“安全技术规程”等交底,并取得使用单位签字认可。 8.人员配备及职责(1)总负责人:负责安装全过程中组织,安排和协调以及安全总负责。(2)安全技术负责人:负责安装前安全技术交底及安装过程中的检查、监督(包括基础检查),安装过程的测试,安装后的试验在及资料的搜集整理。(3)安装班长;在总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组织作业人员按

22、安全规程,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作业,并注意过程检查,协调指挥。(4)电工:负责搭吊电气的安装、调试等。(5)指挥:在班长的安排下,负责吊装指挥工作。(6)其他安装人员(包括民工):在班长的安排下,按照操作规程及事先对各人的分工协调一致进行工作,并随进注意安全。9.接地装置技术要求搭机避雷针的接地极和基础灌注桩钢筋相连接,连接线采用12镀锌钢筋。接地保护装置的电缆与任何一根主统杆的螺栓连接并清除及螺母的涂料。置于地基锚固联接的底架不作接地避雷器用。接地保护避雷器的电阻不超过4欧姆。10.塔吊的维护保养塔机做经常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传动部位有足够的润滑油,对易损件做到经常检查、维修或更换,对机械的螺栓,特别是经常振动的零件,如塔身连接螺栓及时拧紧或更换。(1)各机构的制动器经常进行检查及调整制动瓦和制动轮的间隙,保证灵活可靠,在磨擦面上无污物存在。(2)经常注意中部位钢丝绳有无数年丝和松股现象,如超过有关规定立即换新。(3)经常检查中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学噪音,如发现故障及时排除。(4)每次爬升之前,先用油压表检查溢流阀的压力是否正常,滤油器经常检查有无堵塞,检查安全阀的使用后调整值是否变动。(5)在运输中尽量设法防止构件变形及碰撞损坏,经常检查结构连接螺栓,焊缝以及构件是否损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