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一模调研考试_第1页
连云港一模调研考试_第2页
连云港一模调研考试_第3页
连云港一模调研考试_第4页
连云港一模调研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连云港一模调研考试1、A 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格温和或者商品销售行情不够火爆;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以至:用在一句开头,表示由于前一分句的情况而产生某种结果;以致: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 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品味:(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品位:指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指人的欣赏水平高,也指人的素质高,修养高。2、B A、成分残缺,应为“基于的考虑”;C、语序不当,应为“广泛地听取”;D、句式杂糅,“显示”改为“判断”。3、A 解析:“高足”意为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2、语境不合。4、D 解析:根据押韵排除B项,依据律诗二、三两联必须对仗可排除A、C项5、A 解析:韩美林先生的回答内容中涉及到不依赖父母、一技之长、自我修养等问题,反推记者所问的问题应当包含这些方面。从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这点来说,B项不够准确,C、D三项提问均不够全面。A项的提问内容是要引导韩美林先生对年轻人提一些希望和建议,虽然宽泛了一些,还是能够涵盖另外三项内容。文言文 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瞽顿仆,不复自比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审比来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罗山素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适尔。既无所失亡,而有得有得于齐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相子

3、也。 转眼间转眼间分别已十多年了,我愚钝缺乏识别能力愚钝缺乏识别能力而遭遇坎坷而遭遇坎坷,因而不再能够把自己排列在把自己排列在朋友中,没想到老朋友尚能如此记怀,录我在朋友之列。委委屈屈你从远方亲手亲手写信教导我,问候得很殷切,并且让我详知详知你近来近来日常起居生活安好,感激欣慰得说不出话。罗山向来向来被称为好地方,不会有瘴疠之毒气,也许是四季舒适舒适吧。既已没有什么丧失的东西,而且能够感悟到能够感悟到受宠与受辱没有区别没有区别、得失不应系于内心,这是上天在祐助你祐助你啊。 仆以任意任意直前,不用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罪罟罟。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

4、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 我因为放纵心意放纵心意径直向前,没有听从没有听从长者的教导而触犯法律触犯法律。然而祸事如果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不用说当初是巧是拙了。黄州临江靠山,既顺适耳目观赏之娱,并且生活所须各种物品也容易得到,早睡晚起,又让我不知所说的祸事在哪里呢? 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肉”,欣然而笑。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偶然读到战国策,看到处士颜蠋说“推迟吃饭时间,从而饭便可变成肉一样的美味”,我欣然而笑。像颜蠋,可以说是善于在贫困中生活的人。粗茶淡饭,在饥饿的

5、时候食用,它的味道和山珍海味一样可口;而已经吃饱了之后,各种美味的肉食堆满面前,唯恐别人不端走。是好是坏在于自我的心态,哪里与外物有什么关系。 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 你所说的研习佛经与调配药物救治百姓这两件事,认为这是对闲居之人丰厚的赏赐。对于佛经,我过去也经常阅读,然而头脑昏昧,心智闭塞,不能够领悟其中的精妙之处。独处的时候,找些其中浅易的内容读读来洗去心灵的尘垢。这好像是农夫锄草的

6、过程,刚锄掉,马上又会长出来,虽然好像是没有什么补益,然而毕竟比没锄的好。像那世上的君子,离尘脱俗得以深悟的人,我是没有认识的。过去陈述古喜好谈论禅道,自己认为已经达到最高境界,因而视我所说的话为浅陋。 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 我曾对陈述古说:您所谈论的,好像是食用龙肉,而我所学习的,是吃猪肉,猪肉与龙肉是有很大差别的,然而您整天空谈龙肉,不如我吃猪肉感受到口味美、肚子饱的真实。不知道您从佛经中所得到究竟是些什么?是为了超出

7、生死和三乘,从而成佛吗?还是注重同我们这类人不相上下相处?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研习佛道的人,本来是追求宁静和旷达的。而宁静近似于懒惰,旷达近似于放诞。求学的人或许没有达到期许的境界,却先得到了那所相似的东西,不是没有害处的。我常常因此怀疑自己,所以也把这些问题呈献出来与你探讨。 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三复斯言,感叹无穷。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你的来信说人行于世间,但求平安无病,解决温饱,不做坏事,就足够了。我多次品味这些话,有无穷的感悟。没

8、有机缘当面交流,姑且读读笑笑吧。6、C 解析:家畜,此泛指各类家畜的肉。7、D 解析: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B项: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C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无义;D项:介词,同。8 8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 译文:我因为放纵心意径直向前,没有听从长者的教导而触犯法律。得分点:“任意” “不用” “触罪罟” 触犯法律;句意通顺1分。8 8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 译文:求学的人或许没有达到所期待的境界,却先得到了所相似的东西,不是没有害处的。 得

9、分点:“学者”“所期”“不为无害”;句意通顺1分。9.9.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用自己的话概括。(4 4分)分) 答案:就苏轼被贬一事表示慰问;告知苏轼自己的生活近况;对苏轼的生活情况表示关心;劝苏轼多读佛经并研究配药之方救济百姓;开导苏轼乐观豁达对待世事。(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诗歌鉴赏10王词写的是什么季节?请找出具体依据。(3分) 答案:暮春(春季)(1分)。“落红”(1分),“(垂杨)飞花”(1分)。 解析:抓住关键词“落红”,“(垂杨)飞花”,根据各季节特点去分析。10蒋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说明。(4

10、分) 答案:比喻,以流水喻车声;白描,“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景物描写不加渲染;视听结合,“朝云”“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是视觉,“辘辘车声”是听觉;动静结合,“朝云横渡”“辘辘车声”是写动,“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是写静。(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两词中“飞花”和“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飞花”入洞房,反衬词人与恋人天各一方,欢聚不再,蕴含了词人离别之苦;(2分)“飞鸿”南归,反衬词人身陷贼手不得自由的处境,蕴含了词人家园之思与国破之痛。(2分) 解析:抓住诗中含有“飞花”和“飞鸿”诗句,概括它的特点,分析外在形象;结合注解,分析内在形象。现代文阅读一12.

1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解析:明确手法, “沉寂的森林”景物描写,衬托作用,“只有沉重的步伐响着” “只有” 以动衬静;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内涵。 答案:反衬(以动衬静),(1分)用步伐的“响”反衬环境的“静”;(1分)烘托出瓦斯科夫内心的压抑与痛苦。(2分)13.小说多次写到俘虏有何作用?(6分) 解析: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可以从情节、人物(主要人物)、主题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推动情节发展;表现瓦斯科夫勇敢、坚强、守纪的形象;显示了战争的残酷,表明胜利来之不易,正义必胜。(每点2分)14.小说两次写到瓦斯科夫“默默地唠叨着”,这样写的意义是什么?(4分) 解析:这

12、里运用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在当时的环境下,只能“默默”悼念烈士,这样既能体现对失去战友的痛苦之情和对烈士的怀念之情,又能增强了作品的悲壮意味。 答案:强调瓦斯科夫对失去战友的痛苦之情和对烈士的怀念之情(2分);增强了作品的悲壮意味(每点2分)。 15.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的深刻意蕴。(6分) 解析:结尾段从两方面去写:“每一个地方都打满了遭受摧残伤害的烙印”是战争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然而俄罗斯人民却用欢声笑语点缀那些破败的街道”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与坚强。整篇文章表现的是俄罗斯人民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揭示了战争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与坚强;蕴含

13、俄罗斯人民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每点2分)现代文阅读二16.请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解析: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答案:首先指出旧风俗卷土重来的现象;接着揭示传统孝道的实质;最后提出“孝”的正确做法。(每点2分)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需要1.辨识文章的结构方式; 2.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3.归纳段落与部分的论述要点;4.辨识论证方法。17.文章第段中“变种”的表现有哪些?(6分) 解析:第二段是分两层进行论述的,划分层次,概括出层意即可。 答案:孝道被市场庸俗化;孝道被西式化。(每点3分) 思路点拨:1.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2.依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目标

14、、标准。3.浏览全文,确定信息筛选的范围。4.在信息苏南人对材料进行比较辨别,分类整理选取关键词或句子(去否定,留肯定;留主干;去实例,留结论;去表象,留本质;分清主次辨别有关和无关等),明确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5.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择其要点材料进行归纳,调整组合。按照题目的要求摘出、调整、组合文中的有效信息,按照题目的规定写出答案。18.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真正的“孝”应当是什么样的?(6分)解析:解答本题立足于第四五自然段,理解内容,分点概括。答案:注重实绩;承载真正的爱与亲情;要建立在家庭成员人格平等的价值观上;报以炽热恒久的情感。(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要遵循

15、,一个原则、两个观念、三个步骤。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现代文阅读二七、作文(共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马克思说:“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 郑板桥爱徐青藤(明代画家徐渭)的画和诗,自称为:“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审题步骤:先分后合 具体分析:分 1.1.马克思说:马克思说

16、:“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 ” 抓关键词,准确理解:看起来:表面感觉、主观认为;跪着: 精神的屈服、人格的卑微;站起来:精神、人格的站立。注意关系,把握逻辑:之所以,只是因为:强调面对伟大人(或事物),要理性对待,对人对己都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审题步骤:先分后合 具体分析:分 1.1.马克思说:马克思说:“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 ” 立意角度: 面对伟大的人(或事物),不应屈服、卑微,批判这种面对看起来“伟大”人(物)时的心态。 应有正确的认识与判断,理性对待“伟大”的人(物)与自己。 要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与人格,平等对待。 要敢于质疑、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