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 点。实验法: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 响的方法。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第一章 绪论 名词解释:1.2.4.3.5.简答题:1. 简析人的心理的主体性(1) 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就是在人脑的形成被反应事物的映像过程。(2)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
2、的折射而实现的。(3)人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4)人有意识性,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要特征。2.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如何理解“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早在古希腊时期,有关心理问题的论述,心理学的思想就早已出现。 1897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已经 脱离哲学母体而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 的科学。生物学观点、行为主义观点、认知观点、精神分析观点、人本主义观点、现象学观点3.(1)(2)(3)论述题:1. 论述科
3、学心理学对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1) 心理的物质载体 心理现象的产生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 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2) 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离开了环境的影响,人的心理现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3)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表现为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 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心理的主体最重要的特点是人的意识性2. 试述知情意
4、三者的关系(1) 知为认知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思想等。情为情感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意为意志过程,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 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章名词解释:1.2.3.4.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产生不正确的知觉。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是意志行为产生的催化剂;人的意志对认识、情感也起着调节作用。 三者之间是相互联
5、系、相互促进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他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感觉知觉 错觉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他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5.6.7.8.9.10.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有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者知觉的组织性。 感受性:人脑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做感受性。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阀限:差另憾觉阀限就是指能察觉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的量。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时有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联觉:当某种器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器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 绝对
6、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阀限:刺激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觉察到。那种刚刚能察觉到的最小的刺激量称为绝11.对阀限。12.13.14.15.感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 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像。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知觉的选择性:我们的感受器官接受信息是,不是对环境中所接触的一切刺激的一切刺激特征都悉数 接受,而是有选择的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这部分事物知觉的格外清晰,而对其他事物则感 知模糊.知觉的理解性:人对
7、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知觉的这一特性被称为知觉的理解 性。(1)感受性与感觉阀限的规律性。(2)感觉适应规律。(3)感觉后像。(4)感觉对比。(5)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6)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7)联觉。16.简答题:1.感觉存在那些规律?答:知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2. 知觉具有那些特点? 答:(1)(2)(3)(4)3. 错觉有那些种类? 答:(1)方向错觉(2)线条弯曲错觉(3)线条长短错觉(4)面积大小错觉(5)形重错觉(6)方位错觉3. 感觉的信息加工过程是怎样的?感觉
8、答:信息刺激感受器 传入神经 大脑皮层活动-4.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阀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阀限之间存在哪些关系?答: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阀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如果用E代表绝对感受性 R代表绝对感觉阀限,则他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E=1/ R差别阀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阀限也成反比关系。差别阀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高;反之,差别阀限越大,差别 阀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低。5. 知觉的信息加工是怎样加工的? 答: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大脑的识别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分析、比较和决策。6. 知觉组织的规律是怎样的?答:(1) 接近因素规律接近因素规律认为时间或者空间上接近部分
9、容易形成一个整体,在空间或者时间上彼此之间临近或者接近 的对象倾向于一起被感知。(2) 素规律相似因素规律认为在其他方面的特点相同的条件下,相似的部分容易被看做一个整体,在形状、大小、颜 色、结构等方面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3) 完整倾向性因素规律一个“完完整倾向性因素认为知觉印象随着环境情况而出现可能有的最完善的形式,使我们尽可能地吧图形看做是 一个“完好”图形的趋向,即把不完全的图形视为完全的图形,无意义的图形看做有意义的图形,好的”图形是匀称、简单而稳定的。闭合仅是完整倾向(4) 好图形因素规律 好图形因素规律认为单纯的、规则的、左右对称的,容易被看做是一个整体。(5) 好的连续因素
10、规律好的连续因素规律组成一个连续平滑方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6)共同的命运因素规律 共同命运因素规律认为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说的。向着相同方向变化倾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是一个整体。(7)定势因素规律定势因素规律认为定势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先前知觉的组织形式会对紧接着的知觉产生相同的影响。(8)经验因素规律 经验因素规律认为除上述诸因素外,过去经验是知觉整体化的重要因素7. 简述视知觉恒常性的各种表现大小的恒常性 形状的恒常性 明度的恒常性 颜色的恒常性(1)(2)(3)(4)8.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如何?答:(1)联系:二者同属于认识过程,他们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
11、有机组 成部分,感觉越丰富,知识越完整;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2)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只和单一的感觉器官相联系,知 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的产生是由由事物的性质引起的,而知觉在很大的程度 上依赖于个体大的知识经验。论述题:1. 如何遵循感觉规律,提高教学效果答:(1)根据感觉阀限与刺激强度的关系组织教学 感觉阀限说明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刺激物必须到达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学生感知,要求教师的声音要适当。太 高或者太低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板书要工整。(2 )象和背景差别的知觉规律来组织教学教师在制作模具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识别和观察事物,要突出对象
12、和背景的差异(3)运用差别感受性规律组织教学教师较多呈现两种刺激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充分利用差别感受性的规律,对差别感受性不强 的孩子更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4)运用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种感觉参与学习过程,教师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产生感觉的相互作用,以达到良好 的教学效果。(5)运用联觉规律学生的感觉能激起他们不同的情绪体验。可以运用联觉帮助学生理解事物的意义。2. 如何遵循知觉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答:(1)运用知觉的整体性规律教师关注的整体传授,不能局限于细枝末节。(2 )利用知觉的选择性规律教学中注意突出知觉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差别。(4)利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在教学中
13、,教师应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内容,通过加深理解来改善教学效果,而不应该片面要求学生机 械的记忆。3. 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区分知觉对象,依存两个条件:一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二是主义的选 择作用。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需要、目的进行选择。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总是把所感知的事物的不同属性,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从整体上知觉 事物/。知觉的理解性: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事物的。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而发 生相应的变化.(2)(3)(4)(1)注意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注意注意是心
14、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任何意志努力,自然而然的发生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地注意。注意的分配一一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5.注意的转移一一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 象上去的特征。6.注意的广度一一注意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清楚地观察到的对象的数量。7.注意的起伏一一注意的起伏是指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 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二:简答1. 注意的特点有哪些?答
15、: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的朝向一定刺激物,而同时离开其余刺激物的特点,反映了心理活动 的对象和范围。2.答: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们把心理活动贯注并维持在某一对象上,使心理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反映了心 理活动的水平和强度。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有两大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人的主观因素:人的需要、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与期待。怎样保持有意注意?3.答:保持有意注意需要做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加强意 志力的锻炼和
16、培养。4. 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性质或任务,个体的知识经验。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状态,注意的方法。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了相对“自动化”的程度,同时 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先前注意对象的专注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5.注意分配依赖的条件?答:注意分配依赖的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了相对“自动化”的程度,同时 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6.分析产生分心的原因?答:分析产生分心的原因:分心又称注意的分散,其原因
17、是指在注意的过程中,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者 单调刺激的持续作用引起主体疲劳或精神松懈,同时也与人的主体状态有关。三:论述题1. 怎样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搞好课堂教学? 答:我们知道引起无意注意主要有两大方面的条件: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人的主观因素:人的需要、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与期待。根据无意注意的这一规律,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刺激物特点的积极作用,防止消极作用,而 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良好学习情绪,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地精神状态。为此, 教师讲课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不分心。另一
18、方面,还要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有意注意 的能力,并是两种注意相互配合,相互转化,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2.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答: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一个学生如果有较大的注意广度、持久的注意稳定性、较强 的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能力,就可以保证心理活动顺利有效的进行。要扩大注意的广度,需要学生积累本学科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素养。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迅速增加 1.2.3.4.知识储备,勤学多练。如在外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要指导学生扩大词汇量,熟练掌握语法 规则,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此外,使学生了解当前活动的性质和要求,适当安排教学任务,也可以扩大 注意范围。注意广度
19、还受注意对象特点的影响,如果需要让学生注意较大范围内的教学对象,就应该使他 们在排列组合上集中有序或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增加注意的稳定性,就要防止注意的分散。一方面要保证整洁、安静的教学环境,防止外界无关刺 激的干扰;另一方面就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意志力的锻炼,克服内部干扰。此外,加强学习 目的性教育,端正学习态度,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也是提高注意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注意的分配在教学中有实践意义。为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要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有时需要学生边 动手操作,边观察教师的演示。根据注意分配的条件,需要增强学生的听讲、书写、表达等基本学习能力 的训练,当它们达到高
20、度熟练地程度时,就可以在课堂上做到“一心二用”。另外,对于一些特殊技能的分配,需要特别的训练,增强技能间的协调性。注意的转移同人的先天的精神活动类型有关,但也可以通过对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后天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中经常需要学生进行注意的转移,在两种活动之间一定的信号或语言提示是必要的,在低 年级课堂中甚至要给与命令式的要求。另外,活动安排也要力求合理,把能够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易使其 过于兴奋的活动安排在前就可能妨碍学生对后继活动的投入。所以,先上体育课后上文化课是不合适的。 当然,提高注意转移能力,根本上是提高学生的自我行为的监控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服从教学安 排,及时转换注意的对象
21、。第四章记忆再认与回忆中的线索。主要有信息本身的特点以及场合因素这两方面的线索。再认与回忆中的联想和思维。再认与回忆有时不能直接进行,必须借助思维与联想这一中间环节。(4)再认、回忆与情绪、情感的状态。再认与回忆过程有时会引发激烈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又是有利于 我们对往事的再现,有时也会妨碍对过去经验的恢复。八. 论述题:1. 根据中小学生记忆特点,如何提高记忆效果?(1)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2)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3)引导学生把看听说练结合起来(4 )把 概念讲深讲透(5)重视课堂练习的作用2. 简述为什么学习过后要及时复习?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对新识记的材料,必须
22、乘热打铁及时进行复习,这样可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识记不久的时间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复习之间的间隔要短一些;随着知识 巩固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少一些,时间的间隔可长一些。3. 试述如何运用遗忘规律合理的组织复习?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健忘的有效途径。通过复习,不仅能强化记忆的痕迹,巩固对新知识的保持,而且 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复习的效果取决于合理的组织复习,以下是合理组 织复习的条件。(1)要及时复习(2)要过度学习(3)合理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学习(4)排除前摄抑制 和倒摄抑制的干扰(5)复习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6)要动员多种感官器官参加九. 案例分析
23、1. 一个学生背一遍课文,他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地朗读。在读到10遍时,他能一次完全背诵。到此,为了让自己记忆的更牢,他继续地朗读了10遍。在他的观念里,即使能够背诵了,但朗读的次数越多,记忆的效果越好。请分析该学生记忆中存在的问题?名词解释:1、记忆: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的成为相互 联系的整体,是人的心里发展的基础。2、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重现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重现,这种现象叫做遗忘。3、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4、再认: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过把它认出来的过程。5、记忆表象:被记忆过的事物不在面
24、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6、保持: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存储和保存的过程,人脑的保存量是相当大的。7、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8重现:经历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简答题:1. 为什么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的反复阅读记忆保持的效果好?(1 )反复阅读与试图记忆相结合能加强注意力;(2) 能根据不同部分材料的记忆效果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2. 遗忘的原因?通常认为遗忘曲线由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1) 消退因素。即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加强而逐渐消弱导致最后消退的结果。(2 )干扰因素。干扰现象由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25、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材料的 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3. 影响再认的因素是什么?(1) 对原有材料记忆的巩固程度(2) 当前呈现的材料头原来识记过的材料的相似程度(3 )当前事物所处环境和该事物过去被识记过所处环境的类似程度。4. 简述遗忘与干扰的关系?(1) 遗忘主要是由于先后学习的内容相互干扰而产生的。(2 )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干扰性越大。(3) 先后两种学习具有相等程度的相似性时,干扰最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高相似性过或不相似性,则干 扰较小。5. 简述影响再认与回忆主要因素?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对识记过的材料的巩固程度,是决定
26、再认或回忆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1)素。(2)(3)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忘。也是有一个限度的。但学习重复的次数达 到刚好完全背诵的150%寸,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这样算来,该生用在朗诵10遍之后继续朗读5遍即可。现,他发现,每次记忆过后总是容易2. 一个学生拿着英语词典并按照英语词典中的顺序背用语单词。他发 将单词混淆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他的记忆方法出了什么问题?在记忆之中存在着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现象。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英语字典中相邻的单词往往差别最小,这时 候按照字典
27、中单词的顺序背单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将会非常明显。第五章思维与问题解决一、名词解释1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2概念: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3动作思维:又称操作思维、实践思维,是凭借直观感知和实际动作所进行的思维。4直觉思维:也称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突然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在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 与逻辑程序的情况下,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方式。5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多种答案的 思维。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6抽
28、象思维:也称为逻辑思维,是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进行的思维。7分析思维:严格遵循逻辑规则,逐步分析与推倒,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与结论的思维。8创造思维:以新异和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9问题解决:是在有特定目标但没有达到目标的手段的情景中,运用特定领域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实现目标 的一种思维活动10定势:又叫心向,是个体在先前心里华东中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心理准备状态11. 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到一个 正确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 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其主
29、要特点或功能是求同求优12.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13.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14. 具体化是指将抽象概括形成的一般认识推广应用到具体事物上的心智操作15. 系统化是指在头脑中把个事物归入一定的顺序中,使之彼此发生一定联系的过程16. 创造想象是在开创性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四、简答题1思维与感知觉有何异同?思维与感知觉同属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不同的是感知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事物及其外部 特征的反映,属于感性认识;而思维是对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及其内部
30、必然联系的反应,属于理 性认识。同时,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又离不开感知觉所提供的感性支柱的支持,人们只有在大量感性信 息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提出并检验种种假设,进而揭示感知觉所不能揭示的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 2想象有哪些形成方式?想象过程是从已有表象中分析出必要的元素,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结合,创造出新形象,它是对已有形象的 分析与综合。一般认为,想象主要借助粘合、夸张、拟人化和典型化等方式来实现新形象的创造过程。3. 思维的基本形式有哪些?简述之。概念、判断和推理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 基本单位。判断是确定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31、,任何一种判断都是人们对事物间关系 的反映,思维过程要借助于判断去进行,思维的结果也是通过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推理是指从已知的判 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每一个推理都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 比推理三种类型4影响创造性想象的因素主要有: 社会实践要求与人的创造性需要。知识经验与表象的储备。是否进行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原型启 发的作用。灵感的作用。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问题解决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起促进作用,有些因素则妨碍思维 活动对问题的解决。以下是几种典型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动机和情绪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们去解决问题的内部原因
32、。动机的性质和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就动机 性质而言,动机愈有意义,解决问题愈积极性顽强;就动机强度而言,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 系呈一条“倒转的U形曲线”,即动机过弱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动机强度增加, 解决问题的效率随之上升,直至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反而下降。 因此,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研究表明, 动机强度的适中点会解决的问题的难度而变化。一般来说,越是解决复杂问题,其动机强度的适中点越是 偏低些。情绪对问题的解决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高度紧张和焦虑会抑制思维活动
33、,从而阻碍问题解 决;而愉悦和兴奋状态则为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 知识经验关于专家和新手问题解决的研究表明,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西蒙等 人对知识经验促进问题解决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和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问题当做问题的启发。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 用的事物叫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和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原 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主要是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通过联想能找到理解 问题的新方法。 定势定势是个体在先前心理活动中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势的
34、这种倾向性有 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克服定势消极作用的办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旦发现自己按习以为常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就不能固执己见,需要立即从旧思路中退出来,积极寻求新的解决问题和办法。 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事只能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他的其他功能。这是人们 长期以来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某种事物功能和用途的固定方法。能否改变事物的固有功能以适应新的 问题情境需要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灵活机智地使用已有的工具或者材料,发现事物与问题情境之间的新关系,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称之为功能变通。功能变通与功能固着的作用相反。
35、要培养功能变通的能 力,一方面需要丰富的知识经验,要熟悉事物的不同功能;另一方面也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善于打破常规 去进行发散思维。 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也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富于自信、有创新意识、勤奋、乐观、 勇敢、顽强、坚韧、果断、勇于进取和探索的人,能克服困难去解决许多疑难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 效率;而一个鼠目寸光、畏缩、懒惰、畏难、拘谨、自负、自卑、遇事摇摆不定的人,往往会阻碍问题的 解决。研究表明,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一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的进取心。总之,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他们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综合地影响问
36、题解决的效率。第六章意志 名词解释1意志:意志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有意识的支配、调节个人的行为以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通过行 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2意志控制:是指通过意志和行动上的努力,使事件的进程和结果与期望的目的相一致的过程。3挫折: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导致预定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 张状态和情绪反应。4失控:失控是指人在面临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失控是 意志行为遭受挫折的表现。时的另一种反应,是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5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也成消沉,是个体在失控 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
37、的心理状态与行为。简答题1意志的特点主要是什么?答:(1)意志的自由程度具有相对性(2)意志通过行动表达(3)意志能调控行动(4)意志是意识的能动 表现2根据意志行动表现冬季冲突的特点主要类型?答:为接近或回避某一目标的特点,可以把动机冲突分为(1)接近-接近型冲突(2)回避回避型冲突(3)接近回避型冲突(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3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困难,在哪些情况下意志的行动会受到影响?答:(1)要求个体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个体本身的懒惰、保守、悲观等消极的个性品质使个性个体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2)抉择阶段被暂时压抑的期望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重新抬头,使个体产生新的心理冲突(3
38、)个体想到新的方法或手段可能与预定的目的或原有的计划发生矛盾,令 人踌躇,干扰行动的的进程。(4)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而个体作出决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倒各种 主客观条件,没有预见到事物的发展变化,缺乏应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会使人产生 犹豫不决。4失控后的反应主要是什么?答:失控时,人们的反应虽各不相同,但一般都有寻找信息、对困难反应加剧、产生抗争或消 沉、寻求帮助等行为反应。5意志的品质主要有? 答: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6采取决定阶段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答:采取决定阶段也叫准备阶段, 行动计划。7执行决定阶段主要包括哪些阶段? 答:执行决定阶段包括开始行动、8意志薄弱的特征
39、主要是什么 ?坚韧性包括动机冲突、确定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式和方法、制定面临困难、处理挫折等环节。答:(1)受暗示性和独断性(2)优柔果断和冒失(3)任性和怯懦(4)顽固或执拗 论述:提升意志力,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策略。答:良好的意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学习生活中逐步锻炼培养的,其中基本的培养措 施或策略有:(1)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具体意志类型, 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对执拗的学生应重在培养意志的自觉性、 目的性;对胆小怯懦的学生应锻炼其大胆、勇敢、果断的品质。对马虎草率的学生应培养沉着冷静的、踏 实细心的品质。(2)明确奋斗目标,增强责任感。只有那些有远大目标和明确行为的人,才会不骄
40、不躁实 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克服一切艰难,勇敢面对现实实现目的。(3)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获得丰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成长。(4)从小事做起,自我调控的良好习惯。(5)重视集体的力量,把教育对象融入集体中,通过互帮互助,实现机体通过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得到巩固和不断提升。自我锻炼。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不可急功近利,应立足长远,使学 生信念坚定,养成从小事做起、从日常规范做起、从平日的学习交往做起,养成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 我约束、 的认同。第七章情绪与情感情绪: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要之
41、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们在理智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感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情绪表现: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们情绪的过程 简答题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长期性,也可 很少有首先情绪出现早,并且更多是玉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关系的体验;情感出现晚,更多是与社会需要满 足与否相联系的体验。其次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情感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能不为情景所左右;第三,情绪具有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 冲动
42、性,且布轻易的流露出来。2. 简述情感的类别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的或者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 理智感。理智感是在理智活动中认识或者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 简述生活压力玉情绪的关系3、消极不良的情绪与生活压力是密切相关的。并且这种威胁性4、 长期处于威胁性刺激情境下的个人,有刺激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一直不能恢复平静, 的次级情境已经成为当事人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事件,这种生活事件随时会使他在心里上感到很大的压力。5、生活压力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生活的变故;生活的琐事;心理因素。(3)简述表情的性质。表情即情
43、绪表现,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他们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言语表情。表情事 故情绪所特有的外显行为,也是人们表达自己的情绪的一种方式和手段。部分表情具有先天遗传性,具有 跨文化、跨种族的一致性,而部分表情又是后天习得的,并受民族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拥有宽广的胸怀 增强适应生活的能力 建议性格的锤炼 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力(4)简述健康的情绪的必备条件。、(4)(5)(6)(7)(8) 分析题:1. 简述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可采用的应对方式 应急是指出乎意料的紧张时可才用的应对方式。人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生理反映过程是运动、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首先是有机体通过自身生理技能的变化和
44、调整做好防御性的准备; 其次是借助呼吸心率的变化和血糖的增加等调节内在功能,应对环境变化; 最后当刺激不能及时消除,持续的阻抗会使内在技能受损,防御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疾病。第八章需要、动机、价值观 需要: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紧张状态。它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动机:动机是有特定目标与在需要相结合而形成的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明确的内在心理倾向 诱因:是指能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正诱因负诱因 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另U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 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 简答题ERG1论主要观点
45、是什么奥尔德费提出ERG理论他认为人有3个核心需要,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所以称之为ERG理论。1)、生存需要是指人的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这层次的需要。相对应于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这两项需要。2)、关系需要指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要满足社会和地位的需要就要和他人交往。相 当于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的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的外在部分。3)、成长需要是个人发展的内需部分。和马洛斯需要理论中的内部尊重因素和自我实现需要相对应。4. 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观点?(1)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更喜欢具有责任感,能够获得工作反馈和适度冒险性的环境。当具备了这些特征,高成就的人工作积极性就很高
46、。(2) 高成就需要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尤其是在一个大组织中,高成就需要者感兴趣的是他个人如何做好,而不是如何影响他人做好。高成就需要者不I定是优秀的销售管理者。(3) 友谊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有权和较高的职位是高权力需要者的激励因素。(4) 可以通过培训激发员工的成就需要。具有较高成就需要的人才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的方法加以培养。培 训人员指导个人根据成就、生理和成功来思考,并以高成就者的方式行动:设计有个人责任、反馈和适度 的冒险性的环境;t提供取得成就的榜样,刺激人们取得成功的愿望和行为。3 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的功能是什么。(1激活功能2 )指向功能
47、3 )维持和调整功能4从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可以看出:(1从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就越积极,学习效果就愈好2 )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他与 任务的难度性质有关。3)学习动机与学习过程的关系。学习动机不是学习过程的认知变量,他不直接参与 知识的获得保持与提取过程,既不直接参与学习过程,而是对学习过程期间届作用。5. O。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6 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观点是什么?心理学认为,普通人的动机来自于缺乏-他力图满足自己对安全归属爱尊重自尊等的基本需要:健康
48、人的动机主要来自于他对发展、实现的潜力及能力的需要。马洛斯把追求自我实现作为人类行为最高动力,而马洛斯的的理论中自我实现是个人在潜在能力的自我实现,而在这种潜在能力是一种生物性的,是一种 类似泵能的生物性的行为,因而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类行为动机,他也不可能是完全受人类意识控制的。(5) 韦纳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主要是什么?(9) 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足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 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是,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产生的内疚则较少。(1
49、0) 在付出同样的努力时,能力较低者应得到更多的奖励。(11) 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者则受到最低评价。因而,韦纳总是强调内部 稳定和可控制的维度。8 附属内驱力具有哪些条件?3享受1学生与长者在情感上具有依附性2学生从长者方面所博得的赞许或许可中将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 这种赞许往往使一个人的地位更确定更巩固 9价值观包含的核心成分或因素只要是什么?4选择1信念2终极状态或行为3稳定价值观是高度概括化的观念结构,它是超越特殊情境的一般抽象物价值的基本特征是两极性表现为好与坏善与恶美
50、与丑公正与不公正5指导6观念的一致7社会制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观绝不是纯个人的体验,他受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 10斯瓦茨认为价值观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1权力-社会地位与威望控制或支配他人及手段2成就-符合社会标准或规范的个人成功3享乐主义-感官享受4刺激作用-兴奋新奇挑战生活5自我取向-独立的思想与行为选择创造和探索6普济主义-理解欣赏容忍对人类福祉及人性的保护7仁爱心-维护与巩固人类的福利8传统-尊敬承诺接纳传统习俗与观念9依从-对扰乱或危及他人或社会的行为爱好和冲动的克制10安全-安定 协调 自我人际关系与社会的稳定人们的兴趣有相当大的个别差异这种个别差异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
51、分析1兴趣的指向性。它是指人对于什么事物感兴趣2兴趣的广度是指兴趣的范围人们的兴趣有相当大的差异3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对事物感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4兴趣的效能。是指兴趣在推动认识深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0论述题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安全上的需要 爱与归宿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认知与审美答: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主要包括生理上的需要 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系统地研究需要的理论这一理论深刻的探讨了需要的实质需要的发生发展以及需要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把人的需要看作一个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反映了人们的需要有低级 向高级的发展趋势首先他看到了人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 其次,在人的发展中,低级需要最早
52、出现再次这一理论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充分调节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儿童个性健康发 展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该理论不足之处在:首先他把需要看做一种本能把需要的发展看做一种天赋趋势,对人的需要的社会性重视不够 其次,该理论是以追求个人存在价值为准则,较少考虑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人自我实现的制约关系 再次,这一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但缺乏科学方法验证。第九章 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 心理特征。试分析性格的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与能力有什么关系:性格、能力都属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53、他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能力 是决定心理活动的基本因素,心理活动能够进行与能力有关,性格则是表现为人的活动指向什么。采取什 态度,怎么样进行。联系:性格与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一方 面,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优良的性格特征能过补偿能力的魔种缺陷。但不良的性格特征也 会阻碍能力的发展,甚至使能力衰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会促使相应性格特征随之变化。怎样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重视早期性格习惯的培养,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及时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学生 自我教育。教师为什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学生的性格正在形成与发展中,学生的性格特 征又
54、符合教育要求的,也有不符合教育要求的。教师要采取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利用有点去克 服缺点;学生在学习或纪律方面出现的问题常常有性格上的原因教师找到这些原因,对症下药,就能使问 题迎刃而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就可以提高教育效果。论述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遗传的作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文化因素在性格行程中的作用;社会 实践活动对性格的作用;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第十章 气质气质-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动力特点1. 气质有哪些类型,各自的行为特征?行动具有较高的反应性。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善于交际、灵活多变。答:胆汁质-兴奋型:反应快,具有较
55、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急躁、直率、热情、易于冲动、精力旺盛。 多血质-活泼型:较高的感受性。感情深刻稳定、细致敏感、缄默迟缓、动作迟缓、行为孤僻。粘液质-安静型:反应低。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 抑郁质-抑制型:2.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A-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性格是后天的,是 在社会环境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B-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性格则有积极和消极的特征之分C-气质表现的范围较窄,而性格则较广D-气质的变化慢,不易改变。性格的可塑性相对较大,改变要容易一些。 关系:关系密切,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A-气质可以
56、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速度。B-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C-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反过来,性格也可以影响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气质或改变气质,使他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3. 简述气质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之间的关系、 答:强而不平衡的人对应胆汁质强、平衡、灵活的人对应多血质 强、平衡、不灵活的人对应粘液质 弱型对应抑郁质4. 简述气质的职业适应性气质与职业活动的关系表现在两方面:(1) 个人的气质特点适应职业的需要。当个人的某些气质特点不适应工作需要时,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调整A-扬长避短B 加强思想修养符合活动的要求。这样才有助(2)在选拔人才和安排工作时。要考虑个人的气质特点,以便使气质特征 于活动的顺利进行。推销节目主持演说等胆汁质:适合从事困难较大的工作,如:社交,政治,经济军事,地质勘探 多血质:从事需要有表达力活动里组织力的工作粘液质:从事安静独处有条不紊的工作或思辨力较强的工作抑郁质:从事不需要过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警械使用课件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地市卷)及答案解析
-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备课拓展(统编版必修上册)
-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活动《小鳄鱼之歌》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舞台剧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房地产金融与投资概论教学课件第六章房地产开发建设融资
- 河北中盐龙祥盐化有限公司宁晋盐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17年10月自考00258保险法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放射人员辐射安全培训课件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投标方案(技术标)
- 第21届WMO初赛3年级A卷(含答案)
- 中心静脉深静脉导管维护操作评分标准
-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指南
- 大学生软件工程师生涯发展报告
- XBT 243-2023 氯化镧铈 (正式版)
- 五年级【语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2课件
- 成都达州商会筹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