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练习题(大一完整版)_第1页
无机化学练习题(大一完整版)_第2页
无机化学练习题(大一完整版)_第3页
无机化学练习题(大一完整版)_第4页
无机化学练习题(大一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二章 检测题一、名词解释 1.拉乌尔定律 2.渗透压 3.渗透压定律 4.饱和蒸气压二、填空题 1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在不断沸腾时,它的沸点_;而在冷却时,它的凝固点_。 2用半透膜将渗透浓度不同的两种溶液隔开,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_。 3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红细胞_;将红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 4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 和NaCl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最先结冰的是_,最后结冰的是_。 5产生渗透现象的两个必要条件是_和_,渗透的方向是_ 。 三、判断题(对着打“”,错着打“×”) 1.液体的蒸气压与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的体积

2、越大,其蒸气压就越大。 ( ) 2.通常所说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等于101.325 kPa时的温度。 ( ) 3.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它对溶胶的聚沉能力越大。 ( ) 4.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水溶液在沸腾时,溶液的沸点逐渐升高。 ( ) 5.当渗透达到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渗透浓度一定相等。 ( ) 6.两种溶液相比较,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 ) 7.由于血浆中小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低于大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所以血浆中晶体渗透压力也低于胶体渗透压力。 ( ) 8.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因此在室温下,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 ( ) 9.0.1 mol·

3、L1葡萄糖溶液与0.1 mol·L1甘油溶液的凝固点和沸点均相等。 ( ) 10.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解在100 g水中,所得两溶液的蒸气压相等。( ) 四、单项选择题 1室温下,在一密闭器放有a、b两个烧杯,a杯盛有半杯纯水,b杯盛有半杯蔗糖水溶液。若外界条件不变,久置后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A. a杯水增多,b杯水减少B. a、b两杯均未发生变化C. a杯变成空杯,b杯水满D. b杯水干,剩有蔗糖晶体,a杯水满 23.10 g白磷溶于100 g二硫化碳中,所得溶液的沸点比纯二硫化碳升高0.585 K。已知二硫化碳的沸点升高系数kb = 2.34 K·kg&#

4、183;mol1,P的摩尔质量为31.0 g·mol1。则在此二硫化碳溶液中,白磷的分子式为( )。APB. P2C. P4D. P8 3取两小块冰,分别放在温度均为0 的纯水和盐水中,将会产生的现象是( )。A. 放在纯水和盐水中的冰均不融化B. 放在纯水中的冰融化为水,而放在盐水中的冰不融化C. 放在盐水中的冰融化为水,而放在纯水中的冰不融化D. 放在纯水和盐水中的冰均融化为水 43.24 g硫溶于40.0 g苯中,所得苯溶液的凝固点比纯苯下降了1.62 K。已知苯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f = 5.12 K·mol·kg1,S的摩尔质量为32.0 g·m

5、ol1,则在此溶液中,硫分子的分子式为( )。A. SB. S2C. S4D. S8 5难挥发非电解质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fA. 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B. 只与溶质的性质有关C. 是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为1 mol·kg1 时的实验值D. A、B两种说法都对 6现有葡萄糖 (C6H12O6)、蔗糖 ( C12H22O11)、NaCl、CaCl2 四种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0 mol·L1 ,则其渗透压力的相对大小是( )。A. cos(C6H12O6) = cos(C12H22O11) > cos(NaCl) > cos(CaCl2)B. cos(N

6、aCl) > cos(CaCl2) > cos(C6H12O6) > cos(C12H22O11) C. cos(CaCl2) > cos(NaCl) > cos(C12H22O11) > cos(C6H12O6) D. cos(C6H12O6) = cos(C12H22O11) < cos(NaCl) < cos(CaCl2) 7甲醛(CH2O)溶液和葡萄糖(C6H12O6)溶液在温度T时渗透压力相等,则甲醛溶液与葡萄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之比是( )。A. 1 : 6B. 6 : 1C. 1 : 3D. 3 

7、: 1 80.10 mol·kg1 NaCl、MgCl2、乙二醇和醋酸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 )。 A. 乙二醇溶液 B. NaCl溶液 C. MgCl2溶液 D. 醋酸溶液 90.10 mol·L1 NaCl溶液、H2SO4溶液、HAc溶液和蔗糖溶液中,溶液凝固点的高低顺序是( )。A. H2SO4 = NaCl < HAc < 蔗糖B. H2SO4 < NaCl < HAc < 蔗糖C. H2SO4 > NaCl > HAc > 蔗糖D. H2SO4 = NaCl = HAc = 蔗糖 10将红细胞置于体积比为1 : 2的

8、生理盐水和50 g·L1葡萄糖溶液的混合溶液中,红细胞将( )。A. 皱缩 B. 膨胀 C. 不受影响 D. 无法判断 五、问答题 1什么叫渗透现象?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2在临床上给病人输液时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r若给病人大量输入低渗或高渗溶液会出现何现象?说明原因。 3在测定葡萄糖的凝固点时,若葡萄糖中有杂质,则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六、计算题 1,将3.42 g蔗糖(C12H22O11,M = 342 g·mol1 )溶于100 g水中,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f = 1.86 K· kg·mol1,试计算此蔗糖溶液的凝固点。 2,将

9、4.60 g甘油(C3H8O3,M = 92.0 g·mol1 )溶于100 g水中,已知水的沸点升高系数kb = 0.512 K· kg·mol1,试计算此甘油溶液的沸点。 3,将3.20 g硫溶于40.0 g苯中,所得溶液的沸点比纯苯升高了0.800 K。已知苯的沸点升高系数kb = 2.56 K· kg·mol1,M (S)= 32.0 g·mol1,问在此苯溶液中硫分子是由几个硫原子组成的? 第三章 检测题一、名词解释1.活化能 2.质量作用定律 3.化学平衡定律 4.多重平衡规则二、填空题 1.A+1/2B=C为元反应,其速

10、率方程为_,反应级数为_。 2.反应速率系常数与_无关,但与_有关。 3.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是_,而始态和终态_,H_。 4.Ko为_平衡常数,K为_平衡常数。对于H0的可逆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将_,平衡向_方向移动。 三、判断题(对着打“”,错着打“×”) 1升高温度,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而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 ) 2质量作用定律同样适用于复合反应。 ( ) 3对于任意化学反应,反应级数均等于反应分子数。 ( ) 4对于同一反应,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产物的生成速率总是相等的。 ( ) 5在一般情况下,活化能越大的化学反应,其反应速率越慢。 ( ) 6当反应物浓

11、度增大时,活化分子的分数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加快。 ( ) 7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越大,其反应速率就越快。 ( ) 8由速率系数的单位,可以确定反应的级数。 ( ) 9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元反应。( )10在一定温度和体积下,反应Sn(s)2Cl2(g)SnCl4(g)达到平衡状态。增大体积有利于增加SnCl4的物质的量。 ( ) 四、单项选择题 1.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其主要原因是( )。A.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 升高了反应的活化能C. 增加了分子间的碰撞次数D. 增加了活化分子的分数 2.某同位素的蜕变为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为69.3 d,

12、该反应的速率系数为( )。A. 69.3 d1 B. 0.693 d1 C. 1.0×102 d1 D. 1.0×102 d1 3.下列有关正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同时加快正、逆反应的速率B.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 使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增大D. 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4.对于二级反应,反应速率系数的SI单位是( )。A. s1 B. m3 · mol1 · s1 C. m6 · mol2 · s1 D. mol · m3 · s1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级数一定是正整数B. 反应分子

13、数一定是正整数C. 反应级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反应级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6.对于零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活化能很小B. 反应的活化能为零C. 反应物浓度不随时间变化D.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7.某反应的反应物消耗3/4的时间是其半衰期的2倍,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8.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30.0 h,则该反应的速率系数是( )。A. 0.0231 mol·L1·h1 B. 0.0231 h1 C. 20.8 mol·L1·h1 D. 20.8 h1 9.某化学反应速率系数

14、的单位是L·mol1·s1,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 3 B. 2 C. 1 D. 0 10.对于二级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B. 1/cA对t做图得一直线C. 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成反比D. 速率系数的SI单位是m3·mol1·s1 五、问答题 1为什么反应速率通常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慢? 2什么叫有效碰撞?反应物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是什么? 3什么叫催化剂?催化剂为什么能改变反应速率? 第四、五章 检测题一、名词解释1.同离子效应 2.盐效应 3.质子酸和质子碱 4.缓冲作用 二、填空题 1

15、0.10 mol·L1 CaCl2溶液的离子强度为_。 2将100 ml 0.10 mol·L1 NaH2PO4溶液与50ml 0.10 mol·L1 NaOH溶液混合,抗酸成分是_,抗碱成分是_。 4在0.10 mol·L1 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NH3·H2O的解离度_,这种现象称为_;若加入少量NaCl固体,NH3·H2O的解离度_,这种现象称为_。已知 5已知某酸HA的Ka=1.0×10-5,某碱的Kb=1.0×10-6 ,则HA和HB中酸性较强的是_。 6HS-、NH4+、

16、CH3COO-、NH2CH2COOH、HCO3-中,只能作酸的是_,只能作碱的是_。三、判断题(对着打“”,错着打“×”) 10.10 mol·L1 NH4Cl溶液的离子强度比0.10 mol·L1 CaCl2溶液的离子强度小。( ) 2缓冲溶液的总浓度一定时,其缓冲能力就取决于缓冲比。 ( )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解离的,故其表观解离度为100 %。 ( ) 4溶液的浓度越低,离子之间的牵制作用就越小,活度因子越趋近于1。 ( ) 5多元弱酸的酸性取决于第一步电离。 ( ) 6在HAc溶液中存在着未解离的HAc和解离产生的Ac,因此HAc溶液也属于缓冲溶液

17、。 ( ) 7溶液的离子强度越大,活度因子就越小,溶液的离子活度也越小。 ( ) 8同一种物质不能同时起酸和碱的作用。 ( ) 9任何一元弱酸的H+都等于(cKa)1/2。 ( ) 10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电荷越高,离子强度越大,活度系数就越大。 (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无关的是 ( )。A. 离子的浓度 B. 离子的电荷数 C. 离子的数目 D. 离子的种类 2溶液的离子强度与活度因子的关系为 ( )。A.离子强度越大,活度因子越小B.离子强度越大,活度因子就越大C.离子强度越大,活度因子越趋于1D.活度因子与离子强度无关 30.10 mol·kg1

18、CaCl2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0.10 mol·kg1 B. 0.20 mol·kg1 C. 0.30 mol·kg1 D. 0.40 mol·kg1 4关于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的表观解离度表示强电解质的解离程度B. 一般情况下,活度小于相对浓度,故活度因子大于1C. 离子强度越大,活度就越大D. 溶液中离子之间的作用力越大,活度则越小 5下列溶液中,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相等的是 ( )。A. K2CO3 B. NH4NO3 C. CuSO4 D. AlCl3 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 )。A.酸是质子的接受

19、体,碱是质子的给予体B.酸比它对应的共轭碱多1个质子C.酸越强,其共轭碱就越强D.酸碱反应的实质是1对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 7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个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反应都是酸碱反应B. 有H参加的反应,就是酸碱反应C. 酸碱反应方向是由较强的酸与较强的碱作用生成较弱的碱和较弱的酸D. 酸碱的强度与溶剂有关 8将pH = 3.0的HAc溶液与pH = 1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是( )。A. pH > 7.0 B. pH < 7.0 C. pH = 7.0 D. pH = 14.0 9在0.10 mol·L1 HA溶液中

20、,HA的解离度为1.0 %,则溶液的pH为( )。A. 1.0 B. 3.0 C. 5.0 D. 7.0 10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pH < 7的是( )。A. NH4Ac B. Na3PO4 C. Na2HPO4 D. NaH2PO4五、问答题 1酸碱质子理论如何定义酸和碱?什么叫做共轭酸碱对? 2往NH3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时,NH3的解离度和溶液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1) NH4Cl(s) (2) NaOH(s) (3) HCl(aq) (4) H2O(l) 3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大量的强酸或强碱时,溶液的pH是否仍基本保持不变? 六、计算题 1298 时,0.10 mol

21、3;L1HA溶液的pH为4.00,计算此温度下HA的标准解离常数和HA的解离度。 2200 mL 0.20 mol·L1 一元弱酸HA溶液中,加入100 mL 0.20 mol·L1 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为5.0,求HA的标准解离常数。 3已知0.10 mol·L1 HA溶液的pH为3.0,计算0.10 mol·L1 NaA溶液的pH。第六章 检测题一、名词解释1.滴定分析 2.标定 3.基准物质 4.酸碱指示剂二、填空题1.  根椐滴定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析法可分为_、_、_、_。2.  某弱酸型指示剂的解离常数 (H

22、In)=1.0×105,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为_,理论变色范围为_。3.  用Na2CO3或Na2B4O710H2O10标定HCl溶液浓度,若Na2CO3吸水,则HCl溶液浓度_;若Na2B4O7H2O失去部分结晶水,则HCl溶液浓度_。4.  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 HCl溶液,pH突跃范围为4.309.70,若用0.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01000 molL1 HCl溶液,则pH突跃范围为_。5.  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0.1000 molL1 NH

23、3(p=4.74 )溶液时,pH突跃范围为6.264.30。若用此HCl溶液滴定0.1000 molL1某一元弱碱(p=3.74)溶液,则pH突跃范围为_。6.  标定0.1 mol·L1NaOH溶液时,欲消耗NaOH溶液2030 mL,应称取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M=204.2 gmol1)的质量范围为_。7.  滴定分析中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 0.1%,分析天平可称准至_mg,用减量法称取试样时,一般至少应称取_g。50 mL滴定管可以读至到_mL,滴定时,滴定剂的体积应控制在_mL以上。8.  以HCl标准溶液滴定NH3溶液时,分别用甲基

24、橙和酚酞作指示剂,消耗HCl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相对大小为_。9.  已知某三元弱酸H3A的标准解离常数分别为 =1.00×103,=1.00×105,=1.00×106。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 H3A溶液,应有_个滴定突跃,应选用_为指示剂。10.     有一碱溶液,可能是NaOH,Na2CO3,NaHCO3或它们的混合物。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若V1=V2,则组成是_;若

25、V2=2V1,组成是_;若V2>0,V1=0,则组成是_。 三、判断题(对着打“”,错着打“×” )1酸碱滴定中,在指示剂恰好发生颜色变化时停止滴定,称为化学计量点。 ( )2 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若基准物质硼砂失去部分结晶水,则HCl溶液的浓度偏低( )3。 酸碱滴定中,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至少有一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4NaAc是一元弱碱,所以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 )5. 某三元弱酸溶液,用NaOH溶液滴定时可以得到3个滴定突跃。 ( )6. 用0.10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HCl溶液和HAc溶

26、液,达化学计量点时,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 ( )7. 用0.10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分别滴定25 mL H2SO4溶液和HCOOH溶液,若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则c (H2SO4)= c (HCOOH)。 ( ) 8在酸碱滴定中,酸、碱的浓度越大,pH突跃范围也越大;酸、碱的强度越大,pH突跃范围也越大。 ( )9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计量点的pH一定大于7.00。 ( )10.   H2C2O4(草酸)的 =5.4×102,=5.4×105,用0.10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0.1000 molL1 H2C2O4

27、溶液,可得到两个明显的pH突跃范围。 ( ) 三、单项选择题1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 HAc(p= 4.74)溶液,pH突跃范围是7.749.700。若用此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某一元酸(p= 3.75)溶液,则pH突跃范围是( )。A. 6.748.70 B. 6.749.70 C. 7.749.70 D. 8.7410.702柠檬酸的 =7.1×104,=1.68×105,=4.68×107。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柠檬酸溶液,滴定突跃为( )

28、。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法确定3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如已准确称量的基准物质未能全部转入锥形瓶中,则NaOH溶液的浓度将(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4用HCl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时,如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测定结果(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5下列溶液的浓度约为0.1 molL1,能用HCl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 NaAc=1.8×105 B. 苯甲酸钠=6.5×105 C. 苯酚钠=1.3×1010 D. 甲酸钠=1.8×104

29、6在滴定分析中,下列玻璃容器或量器在使用前不需用待装溶液润洗的是( )。A. 滴定管 B. 锥形瓶 C. 移液管 D. 刻度吸管7用基准物质硼砂(NaB4O710H2O)标定HCl溶液的浓度,如将硼砂较长时间保存在干燥器中,则标定结果(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8用基准物质Na2CO3标定HCl溶液的浓度,若基准物质部分吸水,则标定结果(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9用Na2B4O710H2O(硼砂)标定HCl溶液,如用玻璃棒搅拌锥形瓶中溶液后,未经处理拿出瓶外,则标定结果(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

30、10某碱试样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测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又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2。则V1 和V2的关系为( )。A. V1 =V2 B. V1 =2V2 C. V1 < V2 D. 2V1 = V2  五、问答题1. 什么叫滴定分析法?滴定分析法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 在配制I2溶液时,加入KI的作用是什么?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 六、计算题1称取0.2002 g纯CaCO3固体,用HCl溶液溶解后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10.00 mL于锥形瓶中,用EDTA标准溶液滴

31、定,用去20.00 mL。已知M(CaCO3) = 100.1 g·mol1,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2测定血浆中Ca2+ 的浓度时,常将Ca2+ 沉淀为CaC2O4,然后将CaC2O4溶解在稀H2SO4溶液中,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现取10.00 mL血浆于1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移取10.00 mL稀释液,按上述方法处理后,用0.0125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00 mL。计算此血浆中Ca2+的浓度。3取NaCl溶液30.00 mL,滴加K2CrO4指示剂后,用0.1500 mol·L1 AgNO3标准溶液滴定,

32、用去20.00 mL。已知M(NaCl) = 58.44 g·mol1,计算NaCl溶液的质量浓度。 第七章 检测题一、名词解释1.溶度积原理 2.同离子效应 3.盐效应 4分步沉淀二、填空题1.PbI2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_;Fe(OH)3的标准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_。 2.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其溶解度_,若加入KNO3溶液,其溶解度_。 3.298K 时,Ag2C2O4饱和溶液中,c(C2O42-)=1.0×104mol·L1,则溶液中c(Ag+)=_;Ag2C2O4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Ksp( Ag2C2O4)=_。 4.298K

33、 时,Ksp (AgI) = 8.52×1017 。AgI(s) 在水中的溶解度s1 = _ ;而在0.01 mol·L1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s2 = _。三、判断题(对着打“”,错着打“×”) 1为了使某种离子沉淀得很完全,所加沉淀剂越多,则沉淀得越完全。 ( )2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强电解质,可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 ( ) 3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强电解质,可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大。 ( ) 4温度一定时,在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可使AgCl的溶解度增大。( ) 5AgCl饱和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AgCl为弱电解质。

34、 ( ) 6将BaSO4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时,BaSO4的标准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均不变。 ( ) 7溶度积常数较大的难溶电解质,其溶解度必然也较大。 ( ) 8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可利用标准溶度积常数的大小直接判断溶解度的大小。( ) 9Mg(OH)2(s)在0.010 mol·L1 NaOH溶液和0.010 mol·L1 MgCl2溶液中的溶解度相等。( ) 10在含有多种可被沉淀的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沉淀试剂时,一定是浓度大的离子先被沉淀出来。 ( ) 四、单项选择题 1293K时,Ag2C2O4(s)在水中的溶解度s=1.0×104 mol·L

35、1。该温度下,Ag2C2O4的溶度积常数为( )。A. 1.0×108 B. 2.0×108 C. 1.0×1012 D. 4.0×1012 2298K 时,Sr3(PO4)2的溶解度为1.0×106 mol·L1,则该难溶强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为( )。A. 1.0×1030 B. 1.1×1028 C. 5.0×1030 D. 1.0×1012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度积常数较大的难溶电解质,其溶解度肯定也较大B将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时,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不变,其溶解度

36、也不变C难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难溶电解质均为弱电解质D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时,电解质离子浓度的乘积就是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4室温下,AgCl在水、0.010 mol·L1 CaCl2溶液、0.010 mol·L1 NaCl溶液、0.040 mol·L1、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1,s2,s3,s4,则溶解度的相对大小为( )。A. s1 > s2 > s3 > s4 B. s4 > s3 > s2 > s1 C. s1 > s3 > s2> s4 D. s1 > s3&g

37、t; s4> s2 5在下列溶液或溶剂中,CaCO3(s)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 0.010 mol·L1 CaCl2溶液 B. 0.010 mol·L1 Na2CO3溶液C. 0.010 mol·L1 NaNO3溶液 D. 纯水 6已知难溶电解质MA,MA2,MA3,M2A3的溶度积常数相等。则四种难溶电解质中,溶解度s最小的是( )。A. MA B. MA2 C. MA3 D. M2A3 7298K 时,CaF2饱和溶液的浓度为2.0×104 mol·L1,则CaF2的溶度积常数为( )。A. 4.0×108 B. 3

38、.2×1011 C. 4.0×1012 D. 8.0×1012 8298K 时,AgSCN和Ag2C2O4的溶度积常数均为4.0×1012,则AgSCN与AgC2O4的溶解度之比为( )。A. 11 B. 12 C. 150 D. 501 9303K 时,KspMg(OH)2=5.0×1012,Ka(HAc)= 2.0×105,Kw=1.0×1014。下列反应:Mg(OH)2(s) + 2HAc(aq)Mg2+(aq) + 2Ac(aq) + 2H2O(l)在303K时的平衡常数为( )。A. 1.0×102 B.

39、 2.0×107 C. 5.0×108 D. 2.0×107 10298K 时,Ksp(AgCl)=1.8×1010,Ksp(Ag2CrO4)=1.0×1012。向Cl,CrO24离子浓度均为0.10 mol·L1的5.0 mL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0.10 mol·L1AgNO3溶液时,产生的现象是( )。A. Ag2CrO4先沉淀,AgCl后沉淀 B. AgCl先沉淀,Ag2CrO4后沉淀C. Ag2CrO4和AgCl同时沉淀 D. 不能产生AgCl,Ag2CrO4沉淀五、问答题 1为什么AgCl能溶解在氨水中?溶解之后再滴

40、加KBr溶液,为什么又析出浅黄色沉淀? 2在Pb(NO3) 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再加入Na2S溶液,沉淀变为黑色。试解释实验现象。 3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有何影响?说明原因。 六、计算题 1已知298K 时,KspMg(OH)2 = 4.0×1012。试计算298K 时:(1)Mg(OH)2(s)在水中的溶解度;(2)Mg(OH)2(s)在0.010 mol·L1 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3) Mg(OH)2(s)在0.010 mol·L1 MgCl2溶液中的溶解度; 2室温下,KspMn(OH)2 = 2.0

41、5;1013, Kb(NH3) = 2.0×105。在室温下将10.0 mL 0.015 mol·L1 MnSO4溶液与5.0 mL 0.15 mol·L1 NH3溶液混合,是否能生成Mn(OH)2沉淀? 3298K 时,Ksp(PbSO4) = 2.0×108。计算:(1)PbSO4(s)在水中的溶解度;(2)PbSO4(s)在1.0×103 mol·L1 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第八章 检测题一、名词解释 1.氧化数 2.标准氢电极 3.标准电极电势 4.对角线规律二、填空题 1.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是该电对为_极,与_电极组成

42、的原电池的电动势。 2.MnO4- 在酸性溶液中和SO32-反应,其还原产物是_,配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 3.Fe3O4中Fe的氧化值是_。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 4.将两电对组成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应是电极电势较_电对中的_型物质。 5.根椐电对的电极电势选择还原剂时,还原剂是电极电势较_的电对中的_型物质。三、判断题(对着打“”,错着打“×”)1.Nernst方程反映了氧化型物质和还原型物质的浓度(或分压力)、温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 ) 2.当原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原电池电动势等于零,则正、负两极的标准电极电势相等。( )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相差

43、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 ( ) 4在O2中,O的氧化值和化合价均为2。 ( ) 5.H2O2既可以做氧化剂,也可以做还原剂。 ( ) 6.同一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中,通常氧化值越高,其得电子能力就越强;氧化值越低,其失去电子的趋势就越大。 ( )7.介质的酸碱性对含氧酸盐的氧化性有很大的影响。当溶液的酸性增强时,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也增大。 ( ) 8.电对的电极电势越大,该电对中的氧化型物质是越强的氧化剂,而相应的还原型物质是越弱的还原剂。 ( ) 9.氢电极的电极电势E(H+/H2)等于零。 ( ) 10.电极电势越大,其电对中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越强。 (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

44、或改变变量中,与化学计量数有关的是( )。A. 反应级数 B. 该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C. 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D. 该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 2.Na2S2O3中S的氧化值是( )。A. 2 B. +2 C. +4 D. +6 3.将H2O2溶液加入用稀H2SO4溶液酸化的KMnO4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是氧化剂 B.H2O2是还原剂C.H2O2分解成H2和O2 D.H2O2被H2SO4氧化 4.下列有关氧化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单质分子中,元素的氧化值为零B.H的氧化值总是 +1,O的氧化值总是 2C.氧化

45、值可以是整数或分数D.在多原子分子中,各元素氧化值之和为零 5.关于歧化反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歧化反应是同种物质内两种元素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B.歧化反应是同种物质内同种元素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C.歧化反应是两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D.歧化反应是两种物质中两种元素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6.下列电对中,若增加H+浓度,电对中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增大的是( )。A.Cu2+/Cu B.MnO4/Mn2+ C.Fe3+/Fe2+ D.Zn2+/Zn 7.已知下列反应:Pb2+ + Sn Pb + Sn2+Cd + Sn2+ Cd2+ + Sn在标准状态下,都能自

46、发正向进行。由此可知三个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相对大小是( )。A. E0(Cd2+/Cd) > E0 (Sn2+/Sn) > E0(Pb2+/Pb)B. E0(Pb2+/Pb) > E0(Sn2+/Sn) > E0 (Cd2+/Cd)C. E0(Pb2+/Pb) > E0(Cb2+/Cd) > E0 (Sn2+/Sn)D. E0(Sn2+/Sn) > E0 (Pb2+/Pb) > E0 (Cb2+/Cd) 8.已知 E0(Cu2+ /Cu) = 0.34 V, E0(I2/I) = 0.535 V,E0(Fe3+/Fe2+) = 0.77 V,E0

47、(Sn4+/Sn2+) = 0.15 V。则在标准状态时,上述4个电对中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分别是( )。A.Sn2+,Fe2+ B.I2,Cu C.Fe3+,Cu D.Fe3+,Sn2+ 9.已知 E0(Sn4+/Sn2+) = 0.15 V,E0(Pb2+/Pb) = 0.13 V,E0(Fe2+/Fe) = 0.44 V。则在标准状态下,上述三个电对中的还原型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Sn2+ > Pb > Fe B.Fe > Pb > Sn2+ C.Fe > Sn2+ > Pb D.Pb > Fe > Sn2+ 10.

48、已知E0(Sn2+/Sn) = 0.14 V, E0(Fe3+/Fe2+) = 0.77 V, E0(Fe2+/Fe) = 0.44 V,E0(Cu2+/Cu) = 0.34 V,E0(Ag+/Ag) = 0.80 V。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反应能自发正向进行的是 ( )。A.Ag+ + Fe2+ Ag + Fe3+ B.Sn + Fe2+ Sn2+ + Fe C.Cu2+ + 2Fe2+Cu + 2Fe3+ D.Cu2+ + 2Ag Cu + 2Ag+五、问答题 1.指出下列物质中哪些只能作氧化剂或还原剂,哪些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KMnO4,H2O2,K2Cr2O7,Na2S,Zn 2.配制SnCl2溶液时,常需加入Sn粒,为什么?3.虽然<,但实验室还常用MnO2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氯气。 六、计算题 1.判断反应AsO33-I2H2O AsO43-2I2H 在标准状态下自发进行的方向;其它条件仍为标准状态,而介质改为中性,反应将向哪个方向进行? 2.求下列原电池的电动势,标明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CdCd2(103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