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范文_第1页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范文_第2页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范文_第3页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范文_第4页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范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范文一导入课文1616年,莎士比亚死了。同一年,汤显祖也去世了。中西两个伟大的剧作家同时去世,是一个巧合,也许更是一个默契。和莎士比亚一样,汤显祖代表了明代,甚至是中国古典戏剧创作的最高峰。在明代乃至后来的剧坛上,没有一个剧作家像他这样获得后人的敬仰和崇拜。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划两岸三地共同演出牡丹亭,把原来的55折浓缩成了27折,华美的服饰、优雅的唱腔轰动了各地,每到一处,几乎是万人空巷。去年七艺节间在杭州演出,是一百多个剧团中票卖得最好的。给大家看几张当时演出时的剧照。白先勇先生说这个戏是一出关注青春、关注爱情和生命的戏,洋溢着青春之美、生命之美,是浪漫爱情的极至。先让

2、我们来看看剧情的梗概。二整体感知课文这真是人鬼情未了的古典演绎。课文节选的是第七出,是故事的开端部分。这一出戏还有一个名称,叫“春香闹学”。现在让我们先来读一读,看看春香是怎么闹的。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节。学生阅读其余部分。三分析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找出春香闹学的情节来,看看她闹了几次,是怎么闹的。一闹:陈最良:“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春香回答:“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春香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认真吸取老师的教导,从此早早起床读书呢?显然不是,她这是说反话,表达对塾师的不满。这让塾师很是尴尬,却也反

3、驳不得。二闹:塾师讲解经书,春香却问,“怎样声儿?”老先生不好回答,只好模拟一下,学鸠声了。“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老先生憨态可掬作鸠声,小丫头乐不可支学鸠鸣,好不热闹!老先生一本正经说“听讲”,他期望的可是严肃的课堂,这回却叽叽咕咕闹成一团。三闹:春香曲解诗文。曲解有故意歪曲的意思。春香在这里是故意歪曲的吗?我觉得用乱解比较恰当。春香不懂诗文的意思,自作聪明,乱解一气,解出了一个喜剧效果来。李渔说过:“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斯为科诨之妙境。”春香越是流露自然天性,就越是逗人,越叫人忍俊不禁。四闹:春香追问君子为什么“好逑”,“为甚好好地求他”。塾师斥责:“多嘴

4、!”塾师回避这个问题,不想回答。为什么不想回答呢?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两情相悦,这是人的自然天性,而迂腐的塾师却回避人情人性,强加礼教理学,死板教条,令人生厌。五闹:老先生让春香拿文房四宝,春香故意拿错了。她拿来了画眉细笔、螺子黛、薛涛笺、鸳鸯砚这些小姑娘喜欢的东西来。老先生对此一窍不通,呵斥春香换过了。春香背后骂了一句“标老儿”,就是土老冒的意思。看来他们之间存在着很深的代沟。六闹:领出恭牌去游花园,借口逃学。七闹:老先生教训春香,春香反驳。请一个同学用现在的话重复一遍两个人的对白。老先生教育姑娘们学习古人苦读诗书,春香却不吃那一套迂腐的说教,顽皮懵懂,孩子气地天真地反驳

5、,真叫人哭笑不得。八闹:春香听到外面有人叫卖花,就说“小姐,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不仅自己不好好听课,还逗引小姐。这真惹恼了老塾师,拿起荆条来要打她。结果是一个要打,一个躲闪,边躲闪还边顽皮,课堂里一片混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这实在是“闹”到了高潮,“闹”到了顶点,从语言冲突闹到了肢体冲突了。所以小姐要赶紧出面,收拾这个残局,以免惊动老爷夫人。九闹:春香在下课后背地里骂塾师:“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让老塾师斯文扫地。四分析课文(二)我们再来深入一层地探讨一下。春香为什么会闹学?她和陈最良矛盾冲突的本质是什么?是封建保守的礼教和自由活泼的天性的冲突。大家知道宋明理学的一

6、个重要观点是“存天理,灭人欲”,以理制情,以理灭情。而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是要“以情抗理”,关注和尊重人的感情和个性,关注人的个体尊严和幸福。所以这出戏在四百来年的历史中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同学们可以去看看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有一节林黛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曹雪芹借用西厢记和牡丹亭来开启另外两个反叛封建家庭、追求美好爱情的年轻人的心。五分析课文(三)这样,我们对这个戏剧的理解就深入了一层了。现在我们再回到课文来。春香在闹学的时候,杜丽娘是什么态度?可以想象,春香闹学的时候,杜丽娘一定在一边偷偷地笑。其实,杜丽娘对老塾师迂腐枯燥的.说教心里是很厌烦的,只是大家闺秀的身份不容她说出来

7、而已。可以说是她在默许、纵容、支持春香的闹学。请同学们找出一些细节来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评价:“闺塾一场,环绕着讲解诗书这一筋节,丫头搅闹,塾师胡闹,春光喧闹,这一切,又促使杜丽娘内心腾闹。剧中人物七情生动之微,就从筋节髓窍中婉曲地传出。”(黄天骥历代名篇赏析集成)春香闹学,把心闹醒,把心叫醒。丽娘深受禁锢的心开始解冻了。春香的意义,在于将小姐引向了那个最后让她心性复苏的花园。正是在春香的直接作用下,杜丽娘作出了冲破封建牢笼的第一个举动:瞒着父母去游园,全剧本的情节从此迅速展开:在游园时看到姹紫嫣红的春色,感到良辰美景虚度的苦闷,于是觉醒,于是复苏,于是情窦初开,春心萌动,一场浪漫至极,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由此拉开序幕。她由梦而痴,由痴而亡;又由爱而还魂,由爱而复生。这就是牡丹亭以“情抗理”的意义所在。六结束从形式上看,牡丹亭是一出中国传统的才子佳人戏。但我们深入去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