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卷_第1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_第2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_第3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_第4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_ 班级 姓名 考试号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装订线七圩初中八年级阶段性检测 2014.3.19语 文 试 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su的树,有的是奇jué的岩石、爽sà的风、飘yì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 (空山鸟语)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高处不胜寒”,道尽了一些文人墨客的孤苦,穷尽了文辞之美,却得不到众人的认可。B江苏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物联网等六大新兴

2、产业。C开辟我国海洋事业新局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法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D如何避免酒后驾车?这是值得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B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更上一层楼。C研究生毕业后,陈子睿既想去上海工作,又想留在泰兴,总是见异思迁,很难作出决定。D看着小宝宝淘气的样子,大人们都忍俊不禁。4.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或补写名句。(8分)(1) ,只见一斑。 (2) ;马奔,乃见良御。(3)为山九仞, 。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 ,相伴过年华。(6)难道你又不更远

3、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7)白居易的池鹤这首诗中,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句是:_ , 。(8)优秀的人才常常需要识才的慧眼去发现,韩愈曾发出人才常有而发现人才的人不常有的感叹: , 。5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把句子序号和改法写在横线上)(3分)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

4、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6综合性学习。(7分)材料一 据报道,第24届汉堡世界鸟类学大会宣称,全球约1万种鸟类中,大约2000种鸟类的生存面临危机,仅2005年,175种鸟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第25届巴西世界鸟类学大会上专家警告,在未来的50年内平均每年将有一种以上鸟类从地球上灭绝,死于非命的数量将逐年增加。材料二 据科学研究发现,由于噪音,城市中70%以上鸟类出现了变频、仿噪、喑哑等鸣叫异化和遗传劣化的现象,灯光和药物造成了大量鸟类习性被改变、集体中毒、“意外”碰撞死亡等现象的发生。材料三 羡慕 陷阱 研读以上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2分) 四月一日为世界爱鸟日,在世界爱鸟日到来之际向班里

5、提出一项活动倡议;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2分)活动倡议: 公益广告: 如果你所在班级开展“养鸟利弊谈”活动,请你准备一份发言提纲,表明你的见解。(至少从三个方面来谈,3分) 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唐朝韦应物的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完成第7题。(5分)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注:本诗是作者在淮水边重逢阔别十年的梁州老朋友,颇有感慨而作。淮上:淮水边(今江苏淮阴一带)。梁州:指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7诗中描写作者昔日在江汉作客与故人欢聚的诗句是: , 。(1分) 赏析三、四两句中“浮云”、“流水”运

6、用的妙处。(2分) 诗题曰“喜会”故人,但真正相会时的情感却是复杂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2分) (二)阅读和氏之璧,完成811题。(14分)和氏之璧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

7、释和氏之璧:一块古代极为珍贵的宝玉。蔺相如完璧归赵讲的就是这块玉。刖yùe:古代的一种把脚砍掉的酷刑。璞:蕴藏着玉的石头。8根据要求,完成、题。(6分)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4分)厉王使玉人相之( ) 王以和为诳( )泣尽而继之以血( ) 王闻之( )下列各句中,与“献之武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乃记之而去C虽有千里之能 D莲之出淤泥而不染9用“/”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和氏之璧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8、) (四)阅读“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完成1517题。(7分) 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

9、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

10、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

11、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3分)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17.读了全文,联系

12、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2分) (五)阅读林清玄的黑暗的剪影,完成1821题。(10分)在新公园散步,看到一个“剪影”的中年人。他摆的摊子很小,工具也非常简单,只有一把小剪刀、几张纸,但是他剪影的技巧十分熟练,只要三两分钟就能把一个人的形象剪在纸上,而且大部分非常的酷肖。仔细地看,他的剪影上只有两三道线条,一个人的表情五官就在那三两道线条中活生生跳跃出来。那是一个冬日清冷的午后,即使在公园里,人也是稀少的,偶有路过的人好奇地望望剪影者的摊位,然后默默地离去;要经过好久,才有一些人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让他剪影,一张二十元。我坐在剪影者对面的铁椅上,看到他生意的清淡,不禁令我觉得他

13、是一个人间的孤独者。他终日用剪刀和纸捕捉人们脸上的神采,而那些人只像一条河从他身边匆匆流去,除了他摆在架子上一些特别传神的,用来做样本的名人的侧影以外,他几乎一无所有。走上前去,我让剪影者为我剪一张侧脸,在他工作的时候,我淡淡的说:“生意不太好呀?”没想到却引起剪影者一长串的牢骚。他说,自从摄影普遍了以后,剪影的生意几乎做不下去了,因为摄影是彩色的,那么真实而明确;而剪影是黑白的,只有几道小小的线条。他说:“当人们太依赖摄影照片时,这个世界就减少了一些可以想象的美感,不管一个人多么天真烂漫,他站在照相机的前面时,就变得虚假而不自在了。因此,摄影往往只留下一个人的形象,却不能真正有一个人的神采;

14、剪影不是这样,它只捕捉神采,不太注意形象。”我想,那位孤独的剪影者所说的话,有很深切的道理,尤其是人坐在照相馆灯下所拍的那种照片。他很快地剪好了我的影,我看着自己黑黑的侧影,感觉那个“影”是陌生的,带着一种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忧郁,因为“他”嘴角紧闭,眉头深结。我询问剪影者,他说:“ 我刚刚看你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就觉得你是个忧郁的人,你知道要剪出一个人的影像,技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观察。”剪影者从事剪影的行业已经有二十年了,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以前是在各地的观光区为观光客剪影,后来观光区也被照相师傅取代了,他只好从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出卖自己的技艺,他的感慨不仅仅是生活的,而是“我走的地方愈

15、多,看过的人愈多,我剪影的技术就日益成熟,捕捉住人最传神的面貌,可惜我的生意却一天不如一天。” 他夸说什么事物都可以剪影,我就请他剪一幅题名为“黑暗”的影子。剪影者用黑纸和剪刀,剪了一个小小的上弦月和几颗闪耀的星星,他告诉我:“本来,真正的黑暗是没有月亮和星星的,但是世间没有真正的黑暗,我们总可以在最角落的地方看到一线光明,如果没有光明,黑暗就不成其黑暗了。”我离开剪影者的时候,不禁反复地回味他说过的话。因为有光明的对照,黑暗才显得可怕,如果真是没有光明,黑暗又有什么可怕呢?问题是,一个人处在最黑暗的时刻,如何还能保有对光明的一片向往。后来我有几次到公园去,想找那一位剪影的人,却再也没有他的踪

16、迹了,我知道他在某一个角落里继续过着飘泊的生活,捕捉光明或黑暗的人所显现的神采,也许他早就忘记曾经剪过我的影子,这丝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一个悠闲的下午相遇,而他用二十年的流浪告诉我:“世间没有真正的黑暗。”即使无人顾惜的剪影也是如此。18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9说说下列加点词或句子的表达作用? (4分) (1)一个人的表情五官就在那三两道线条中活生生跳跃出来。 (2)而那些人只像一条河从他身边匆匆流去。 20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如何理解第段和第段画线句子“世间没有真正的黑暗”? (2分)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2分)【链接】我常常发现,在平庸

17、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想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周国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有改动)如果请剪影者给链接材料中的“少女”剪一幅“影”,大概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描写出你所创意的形象。 三、作文(40分)22那一刻,我长大了;那一刻,我明白了;那一刻,我感动了请以“从那一刻起”为题,写一篇文章。

18、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4分) 姜堰四中八年级阶段性检测 语 文 试 卷参考答案1娑 崛 飒 逸 2B 3C 4略。5.答案:杂糅,删去“的过程”。两面对一面,在“养成”前添加“能否”;或将“能否”删去。语序不当,把“从小”调到“培养”前。6答案:(1)结果,由于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多重污染和人类的捕猎,造成了鸟类生命异化、遗传劣化、种类不断减少、数量急剧下降的后果,保护鸟类刻不容缓。 (2)活动示例,举办校园鸟巢、鸟食悬挂安放活动;宣传鸟类科普知识,让人们了解鸟类,知道鸟类对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开展植树造林或养护

19、树木活动,保护鸟类的家园。广告,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 鸟类是生态平衡的维持者,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鸟类;鸟是大地的精灵,大自然的智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3)养鸟之利: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可以避免老年孤独,又能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可以从鸟的生活习性及生理结构上得到科学的启示养鸟之弊:容易玩物丧志,荒废时光;容易给人类带来一些传染疾病(学生要从两个方面来辨证地发表个人的意见,一点1分,3分)7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诗中“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 “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不是写实(或运用比喻),(1分)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

20、别十年的感伤。(2分)“欢笑情如旧”一句,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像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1分)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萧疏鬓已斑”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产生漂泊之感。(1分)8()观察 欺骗眼泪 听说()B9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10忠贞的人却被叫做骗子,这就是我所以悲伤的原因。()略。11参考示例:从卞和角度说,有才华的人往往被埋没荒野,甚至被人当成骗子,虽然屡遭挫折,但是真诚、执着地坚持 ,定会有才华显露被人赏识的那一天;人要有一种永不放弃,坚贞不渝,忠心耿耿,坚持不懈的精神。从领导者的角度说:要有伯乐的识人眼光,知人善任;领导者应该善于发现人才,不应该不经过分析就胡乱做决定12.本文主要从 “镉大米”的安全标准,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解决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说明。(每一点1分)13.除列数字之外,划线句子还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高于安全值的大米不一定有害,而低于安全值的大米不一定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