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课商周_第1页
第一单元第1课商周_第2页
第一单元第1课商周_第3页
第一单元第1课商周_第4页
第一单元第1课商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秦秦汉汉三国三国两晋两晋南北朝南北朝隋隋唐唐五代五代辽宋辽宋夏金元夏金元明明清清封封 建建 社社 会会夏夏朝朝商商朝朝西西周周春春秋秋奴奴 隶隶 社社 会会战战国国原始原始社会社会先先 秦秦 时时 期期东周东周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集权制度早期国家早期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夏、商、周(公元前(公元前20702070年年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秦至清秦至清(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形成)封建社会形成)(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19121912年)年)夏商周的政治制度20142014年年9 9月

2、月1212日是中国历史上齐国日是中国历史上齐国开国国君、齐文化奠基者姜太公开国国君、齐文化奠基者姜太公3 3 153153周年诞辰日,来自中国内地、周年诞辰日,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新加坡等国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家的800800多名姜、吕、邱、连等各多名姜、吕、邱、连等各个姓氏姜子牙后裔个姓氏姜子牙后裔1212日相聚山东临日相聚山东临淄祭祖,共同纪念姜太公诞辰淄祭祖,共同纪念姜太公诞辰31533153周年。周年。请思考:姜太公被封于齐,以及姜太公后裔的祭祖请思考:姜太公被封于齐,以及姜太公后裔的祭祖活动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相关?活动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相关? 课标要求

3、: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部落首领部落首领(禹禹)禅让制禅让制 世袭制世袭制“公天下公天下”“家天下家天下”(王位在王位在一一 家一姓中传承)家一姓中传承) 国王国王(禹禹)国王国王(启启)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进步还是倒退?建立国家政权建立国家政权(公共权力)(公共权力) 舜舜(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观点: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

4、产力发展的)观点: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果,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制度以其私有化体现了社会的重大进步。此制度以其私有化体现了社会的重大进步。 传贤传贤传子传子父死子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兄终弟及约约公元前公元前2070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根据古文献记载,夏朝国家组根据古文献记载,夏朝国家组织已初具规模。王,亦称天子;织已初具规模。王,亦称天子;有王都和宫殿。有王都和宫殿。 王之下有王之下有“百吏百吏”:主要有羲:主要有羲氏、和氏,掌握教化和

5、农业生氏、和氏,掌握教化和农业生产;有牧正、庖正、车正等,产;有牧正、庖正、车正等,分管畜牧、膳食、车服等事;分管畜牧、膳食、车服等事;六卿掌军事。六卿掌军事。 有法律和刑罚,主要用于镇压有法律和刑罚,主要用于镇压奴隶们的反抗。夏朝亦有监狱,奴隶们的反抗。夏朝亦有监狱,其著名者叫做其著名者叫做 夏台夏台 ,或称,或称 钧钧台台 (在今河南禹县)。(在今河南禹县)。 中央设立相、卿士等中央设立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地方封侯伯殷商时期占卜用的龟。甲骨文卜辞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甲骨文点拨:商王与邦国既有平等的关系又点拨:商王与邦国既有平等的关系又是附属国与盟国的关系,在对邦国的是附属国与盟国的关

6、系,在对邦国的支配地位商王实质上是支配地位商王实质上是盟主盟主身份身份 。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 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 “卜卜”形裂纹。形裂纹。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 兆纹附近。兆纹附近。钻凿卜骨的工具钻凿卜骨的工具商人占卜刻字过程商人占卜刻字过程商代商代弥漫着神权色彩弥漫着神权色彩二、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由何人建立于何时?都城在哪里?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了

7、殷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镐京,史称西周。商朝形势图商朝形势图西周形势图西周形势图周武王面临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周武王面临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息不灵,如何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族的骚扰?困困 境境 一一疆域空前扩大,疆域空前扩大,如何实行有效的统治?如何实行有效的统治?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作礼

8、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元圣”和儒学先驱、和儒学先驱、奠基人。奠基人。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尚书大传大传概括为: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者,周公一人而已。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二

9、、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一)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将宗族王室强大的情况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周公长子伯禽封国周公长子伯禽封国 功臣吕尚封国功臣吕尚封国 周的同姓召公封国周的同姓召公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成王弟叔虞封国 武王弟康叔封国武王弟康叔封国 纣王兄微子启封国纣王兄微子启封国 请归纳周的分封有请归纳周的分封有哪几种类型哪几种类型? ?庶民庶民士士卿大夫诸侯得田而耕,得田而耕,缴税缴税、服役、服役天子管管辖国辖国邑邑管管辖辖食邑食邑服服务务,食,食禄禄公公侯侯伯伯

10、子子男男天子统天子统治天下,治天下,管管辖辖王畿王畿。周周代代分分封封制制度度奴隶奴隶天子把土地天子把土地连连同土地上的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人民分封给诸给诸侯,建立侯,建立国国家家。诸侯等可以如法炮制。诸侯等可以如法炮制。下页: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千亩千亩六军六军一军一军三军三军百亩百亩三军三军下页:分封制的周与部落联盟的区别内容内容分什么分什么分给谁分给谁怎么分怎么分土地、人口、物资、武装和政治权力土地、人口、物资、武装和政治权力同姓亲族同姓亲族主体主体异姓异姓功臣功臣姻亲姻亲先代贵族先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主,以血缘关系为主,层层分封层层分

11、封“(周公)兼制天下,(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篇荀子儒效篇1.分封制:分封制:1.分封制:分封制: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周王周王“授授 土土”“”“授授 民民”服从朝觐服从朝觐 纳贡纳贡 出征出征诸侯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再(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再分封、可以设官、建立军队分封、可以设官、建立军队和征赋)和征赋) 天子适于诸侯,曰巡守,巡守天子适于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

12、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孟子告子告子困困 境境 二二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夫人所生,三女儿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

13、帼不让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如果分封不公平会不会出现你争我夺、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如果分封不公平会不会出现你争我夺、兄弟自相残杀场面呢?兄弟自相残杀场面呢?(二)、宗法制(二)、宗法制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根据课本理解几个概念根据课本理解几个概念嫡嫡 子子:嫡即正妻,是正妻所生的儿子嫡即正妻,是正妻所生的儿子即宗子,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即宗子,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嫡长子嫡长子:大

14、大 宗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小小 宗宗:在宗法制度下,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在宗法制度下,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由嫡长子继承权力和财产的制度由嫡长子继承权力和财产的制度宗法制度示意图(一)西周宗法制原则: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子以贵不以长”大宗小宗(1 1)目的:目的:(2 2)内容:)内容:王位、侯位、卿位和士位由嫡长子(大宗)继承,王位、侯位、卿位和士位由嫡长子(大宗)继承,嫡长子是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者,王、诸侯、嫡长子是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者,王、诸侯、卿

15、大夫的余子(小宗)进行分封卿大夫的余子(小宗)进行分封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和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加强和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3 3)影响)影响: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大宗而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大宗而言,小宗就是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言,小宗就是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对服从;同时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

16、,对服从;同时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具有血缘关系。 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在家族中就是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在家族中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分封制。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 血缘纽带(里)血缘纽带(里)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二)宗法制(目的、核心、体系、作用、特点?)(二)宗法制(目的、核心、体系、作用、特点?)1 1)目的)目的:解决继承与分配的问题,保证王:解决继承与分配的问题,保证王权的稳定权的稳定2 2)核心)核心:嫡长子(即宗子)继承制:嫡长子(即宗子)继承制3 3)体系)体系:大宗和小宗:大宗和小宗

17、4 4)评价)评价:当时当时: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世卿世禄世卿世禄”(西周时期的选官制度);(西周时期的选官制度); 对政权对政权: :强化王权,家国一体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的局面。的局面。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

18、但僭用诸侯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八佾佾(y)”(y)”(“佾佾”是是“乐舞行列乐舞行列”的意思,每列八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八佾舞于庭庭”,孔丘斥责说:,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材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困境三:如何让贵族们在政治和生活中自觉贯彻分困境三:如何让贵族们在政治和生活中自觉贯彻分封与宗法的原则?封与宗法的原则?主要内容:

19、主要内容:要求贵族在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己的身份,贵贱长幼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礼礼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乐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指音乐、舞蹈、歌咏等乐是与礼相应的乐舞,配合礼的进行。乐是与礼相应的乐舞,配合礼的进行。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分;后者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和同”。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共同欣赏以使上下乐制度,但可以共同欣赏以使上下“和同和同”。礼乐制的实质:维护宗法分封制

20、度的工具。礼乐制的实质: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三)礼乐制(三)礼乐制乐器:王乐器:王编钟四架编钟四架 诸侯诸侯编钟三架编钟三架 卿、大夫卿、大夫编钟两架编钟两架 士士编钟一架编钟一架 庶民庶民不得拥有不得拥有例如:例如:天子用鼎天子用鼎诸侯用鼎诸侯用鼎士大夫用鼎士大夫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难点难点2:试分析: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三者的关系。:试分析: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三者的关系。分封制分封制礼乐制礼乐制宗法制宗法制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血缘纽带(里)血缘纽带(里)维护的工具维护的工具维护的工具维护的工具权力的分配权力的分配权力的继承权力的继承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分宗法制分封制的基础和实施依据(血缘纽带)封制的基础和实施依据(血缘纽带)互为表里互为表里: :在家中、族内是宗法制,上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