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 自然灾害 3[1]1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_第1页
地理选修 自然灾害 3[1]1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_第2页
地理选修 自然灾害 3[1]1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_第3页
地理选修 自然灾害 3[1]1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_第4页
地理选修 自然灾害 3[1]1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2、作用:、作用:灾前预警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中跟踪灾后评估灾后评估提出减灾决策方案提出减灾决策方案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害监测和预警网络。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例如由然灾害监测系统,例如由2600个气象台组个气象台组成的气象监测网,由成的气象监测网,由900多个综合和单项台多个综合和单项台站组成的地震监测网,由站组成的地震监测网,由3 500

2、多个水文站、多个水文站、1 300个水位站组成的水文监测网等。气象、个水位站组成的水文监测网等。气象、水文等监测网对迅速预测水文等监测网对迅速预测1991年、年、1998年年的洪涝灾情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的洪涝灾情发挥了显著的作用。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建立的时间、监测系统组成、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建立的时间、监测系统组成、监测范围及主要作用。监测范围及主要作用。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对于海洋相对陌生;海洋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对于海洋相对陌生;海洋下垫面是均一的,监测的结果容易分析和比较;沿海地下垫面是均一的,监测的结果容易分析

3、和比较;沿海地区通常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意义重大区通常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意义重大。二二.遥感(遥感(R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概念: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表事物进行远距离的的技术设备,对地表事物进行远距离的感知。感知。2 2、主要工作环节和功能:、主要工作环节和功能:3.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实时性好动态性强动态性强4.遥感的优势:遥感的优势: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

4、段、多时相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 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5、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地理信息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地理信息5、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的应用洪涝监测洪涝监测RSRS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航片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影像航片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影像卫片可以提供台风的位置、形状、规模等信息卫片可

5、以提供台风的位置、形状、规模等信息RSRS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农作物受灾面积监测农作物受灾面积监测土壤湿度监测土壤湿度监测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监测城市化监测城市化监测地图和卫星影像的组合图,清晰地反映了该次台风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移动路径,从而了解该台风影响和危害的地区范围。体现了遥感动态监测的优势。影像组合图,从俯瞰的角度清晰地对比了1998年九江段决堤前(左)后(右)的景象。两张大图的上方河道是长江,左下方的深色水体是鄱阳湖,长江和鄱阳湖之间是九江段堤坝,两张小图是九江段堤坝的放大图。请判断:请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找到交通线;找到交通线;找出村镇。找出村镇。6.案例选取

6、案例选取请对本地区受灾后的状况进行描述、评估请对本地区受灾后的状况进行描述、评估1号地区号地区2号地区号地区3号号地区地区4号地区号地区滑坡,河道堵滑坡,河道堵塞,道路中断塞,道路中断 房屋损毁房屋损毁河道堵河道堵塞,道塞,道路中断路中断房屋损毁房屋损毁1、如果你是一名救、如果你是一名救援人员应最先赶往援人员应最先赶往哪里?并说明理由。哪里?并说明理由。4号地区(县城)号地区(县城)因为县城人口最密因为县城人口最密集,减少人员伤亡集,减少人员伤亡是抗震救灾的首要是抗震救灾的首要任务。任务。目前我国的遥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近年发射的目前我国的遥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近年发射的5颗卫星成为防灾减灾颗

7、卫星成为防灾减灾“千里眼千里眼” 。 三、地理信息系统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2.工作原理工作原理信息输入信息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可视化表达3、GIS的功能:的功能: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4.GIS系统的应用领域:系统的应用领域: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8、、查询和评估等。气象灾害评估气象灾害评估地震、海啸灾情评估地震、海啸灾情评估灾情预警灾情预警5、RS与与GIS相结合的优势:相结合的优势:四、自然灾害的防御四、自然灾害的防御非工程措施:(软件)非工程措施:(软件) 规划、法律、管理、减灾教育等规划、法律、管理、减灾教育等工程措施:(硬件)工程措施:(硬件) 植树造林、兴建水库、加固房屋等植树造林、兴建水库、加固房屋等 非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防灾知识讲座防灾知识讲座防灾减灾法律、法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非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并形成决议,确定19902000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了解“国际减轻自然灾

9、害十年”的宗旨及具体目标。我国于1989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美国的防洪和日本的防震是世界著名的防灾减灾的成功例子,通过案例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密西西比河防洪措施既包括工程性措施(第三点),又包括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充分说明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非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从1991年开始,每一个国际减灾日都有一个主题,这一惯例一直延续到国际减灾十年结束后。了解每年的主题。三峡水库三峡水库工程性防御措施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工程性防御措施工程性防御措施(1)概念:)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

10、变自然灾害系统,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方式方式 实例实例 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轻自然灾害的强度 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

11、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全;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村庄和耕地 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性,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失。 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轻自然灾害的强度阻隔或控制灾害人口、阻隔或控制灾害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财产等的直接相遇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岩土体改造工程岩土体改造工程修建防洪大堤修建防洪大堤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加固房屋加固房屋兴建水库兴建水库建立护坡工程建立护坡工程将自然灾害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内容与举例用线连起来将自然灾害工程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