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基本概念复习1 特征 ( 判别依据 ) 2 实质:3概念体系4、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5、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6、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 常见的氧化剂2常见的还原剂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1、遵循守恒原则2、价态规律3 、反应顺序规律:4. “价态归中”5 、邻位不反应6 、邻位价态规律7、歧化原则8、 “二强”生成“两弱”原则:9、影响氧还反应发生和产物的因素:温度、浓度、酸碱性、有无催化剂影响四、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技巧五、 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六、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技巧一、基本概念复习1 .特征(判别依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练习1:判断下列反应
2、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2FeCl2+Cl2=2FeCl3B. CaO+H2O=Ca(OH)C. 2H 2O2 = 2H2O + 02 TD. 2Al(OH) 3 =Al 2O+3HOE. 2Na+2H 20= 2NaOH+H F. CuCl2+2NaOH=Cu(OH) +2NaClG. Ba(OH) 2+HS0=BaS0 ; +2HO2 .实质:电子转移3 .概念体系氧化剂 氧化性得电子反应物表现性质失电子叶+还原剂还原性被还原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J b i i.Jfc变化过程 发生反应 所得产物*.被氧化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被氧化:失去
3、电子的变化过程;被还原:得到电子的变化过程。氧化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而形成的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被还原而形成的生成物。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去电子的性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到电子的性质。4、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略)5、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表示同一元素得失电子变化情况。箭头都是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在 线桥上一定要注明“得”或“失”。单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而且箭头方向一定是由 还原剂指向氧化剂。KC1O3 6HCl = KCl 3C123H2O6、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4、:1、分子间氧化还原反应2、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反应物,但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分别是不同的元素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或歧化反应)4、有些物质部分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5、某种反应物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Cl2、Ba C2、Q等元素(如Mm C N)处于高化合价日t的氧化物:如 MnQ CQ NO等金属的高价阳离子或不活泼的金属离子:Fe 3+、Pt4+、Sn4+、Ag+、Cu2 Ag(NH3)2+等元素(S N)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 HSO、HNQ HClO HClO等元素(Mn Cl、Fe)处于高
5、化合价时的盐:如 KClQ, Ca(ClO) 2、NaClO、KMnCHT)、K2C2O(H+)、FeCl3等具有O M结构的过氧化物:如NaQ、H2C2等某些高价氧化物:MnQ N2Q、SO、PbO等( 2)常见的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单质:如 Na K、Mg Al、Zn、Fe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G Si、S等某些低价元素的物质:CO、 SO2、 NH3、 FeCl2、 SnCl2、 Na2SO3AsH3、PH、SiHk H2S、Na&Q、HGQ 等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 HCl、H2S等含有易失去电子的阴离子的物质( 非金属的阴离子)S2-、SO2-、I-、Br-、C等含醛基
6、的有机物:甲醛、乙醛、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等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具有相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具体分析。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守恒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例】用0.1mol/L的NaSO溶液30mL恰好将 2X 10-3 mol的XO-还原,则元素 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1(B)+2(C)+3(D)+4【练习】1、50.3molZn与足量的稀HN源应,还原产物是N,则:被还原HNO 的物质的量是mol。2、在 3BrF3 + 5H2O = HBrQ + 9HF + O2 T
7、+ Br2反应中,若有 7.5 mol H 2O参加 反应,则被H2O还原的BrF3为()A. 1mol B. 2mol C. 3mol D. 4.5mol3、已知 11R + 60CuSO+ 96HO= 20CuP+ 24HPO+ 60HSO,若有 9 mol 的 CuSO参加反应,则被硫酸铜氧化的磷有()A. 3/4 mol B. 9/20 mol C. 3/20 mol D. 9/10 mol 4、实验室里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制取碘2NO + Q = 2NQ , 2H+ +2I- +NO= NO+I2+HO在这一过程中,每制取1mol I 2时,所消耗氧化剂的质量为()A. 46 g B.
8、32 g C. 28 g D 16 g5、一定条件下硝酸镂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NO = HNQ + N 2 + H 2。,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A 5 : 3 B 5 : 4 C 1 : 1 D 3 : 5(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但不一定具有强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有无氧化性、还原性。【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阳离子只有
9、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口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练习】1下列微粒中没有氧化性的是A . Cl B . H+ C . CI2D . HClO2、H+, Cu, Mg+, S2 , Zn, Q, SO中,只有还原性的是(),只有氧化性的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3)强弱律+门起一 I1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C强氧化性)(强还原性)(弱还原性)C弱氧化性)III一ne应用: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例】1、HzS+l2=2
10、HI+S(氧化性:I2 > S还原性:H2S > HI【练习】在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S2-、I-、Fe2+、Br-等阴离子的溶液中逐滴滴入Cl 2水,反应如下。52- + Cl 2 = S + 2Cl -2I - + Cl 2 = I 2 + 2Cl -2Fe2+ + Cl 2 = 2Fe 3+ + 2Cl - 2Br - + Cl 2 = Br 2 + 2Cl -结论:还原性强弱:S2- > I - > Fe2+ > Br-【例】2、I-、Fe2+、SO、Cl-、HQ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 顺序为Cl -V Fe2+ v H2O2 < I
11、- v SQ,则下反应不能发生的是(B、D) A) 2Fe 3+ + SO2 +2H2O = 2Fe2+ + SO42- + 4H + B) B) H 2O2 + H 2SO4 = SO2 + O 2 + 2H 2O(C)I 2 + SO2 + 2H2O = H2SO4 + 2HI(D)2Fe2+ + I 2 = 2Fe 3+ + 2I -( 4)转化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变化遵循:高价+低价> 中间价(归中反应)中间价>高价+低价(歧化反应)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
12、发生。( 5)难易律7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后就越难失 电子。(注意:难失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得电子,难得电子的物质也不一定 易失电子。如稀有气体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例】已知:Cu + 2Fe3+ = 2Fe 2+ + Cu 2+, Zn + 2Fe 3+ = 2Fe 2+ + Zn 2+ 现把等物质 的量CuSQ FeCl3和Zn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反应器中所得混和物除 SO2- 和Cl-外还含有Z二F
13、Q Cu(6)歧化原则:中间价态一高价态 +低价态一般有,中间价态物质可以在碱液中歧化,而歧化产物又可以在酸液中发生归中反应:3S + 6OH = 2空 + 3H2O2S2 + SO<- + 6H+ = 3S1+ 3FIQ(7)影响氧还反应发生和产物的因素:温度、浓度、酸碱性、有无催化剂影响温度因素HNQ浓)+ C(木炭)在常温下不反应,但在加热时就剧烈反应一般来说,升温可增强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4HNQ 浓)+ C(木炭)CQ + 4NO2 + 2H 2。再如:Cl 2+KOH> ?Cl2+KOH热)7?如:H、C、CO作还原剂时只有在加热或高温时才能显时出来浓度因素:
14、增大反应物浓度能使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MnO只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不与稀盐酸反应铜与浓硝酸反应不需加热就可进行,产物为NO7铜与稀硝酸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产物为NOBr2 + SO2 + 2H2O = 2HBr + H 2SO2HBr + H 2SO(浓)=Br 2 + SO2 + 2H2O这二个反应不矛盾,说明浓硫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硫酸的氧化性稀硫酸不能氧化HBr。介质一酸碱性的影响:含氧酸盐作氧化剂时,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在中性或碱性的条件下强KClQ + 6HCl = KCl + 3Cl 2 + 3H 2O; KClO 3 +NaCl 就不反应KMn袜酸性碱性中性解质中的还原产物分别为
15、mK Mn。K2MnONO-在酸性条件下显氧化性,在中性溶液中不显氧化性H+SOJ + S2- OH S ;K3 + X :f - =1四、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技巧4.1. 正向配平 (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变的反应,一般从反应物着手配平) 例如:Pt+HNO3+HCl H2PtC6+NO 住H2。4.2. 逆向配平(歧化反应、归中反应、分解反应、部分参加氧化还原反应)S+ KOH K 2SO + K 2s + H 2OP4 + NaOH + H 2ONaH 2PO + PH 3 TAgNOAg + NO 2 T + 0 2TFe(NO) 3FeQ+ NO 2 T + O 2 TAl +
16、HNO 3Al(NO 3) 3+ N 20T + H 2O4.3. 多变整体配(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中有多种元素发生变价,应从整体考虑进行配 平)例如:CU2S+HNO3Cu(NO3)2+NO 住H2SO4+H2O。4.4. 价态复杂,定价为0:Fe3c + HNO =Fe(NO) 3 + CQ + NQ + H2O4.5. 缺项配平,缺啥补啥(酸、碱、水):Pt + HNO 3+ HCl = H2PtCl 6 + NO T + 口 【练习】1、人体内的超氧离子O2-对健康有害,使人过早衰老,但在催化剂SOD存在下可发生如下反应,请完成并配平该离子反应方程式: Q-+DH2O - DH2Q
17、+ 口021+ 2、完成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在空格内填入系数或化合物的分子式)。 KMnO. + 匚KNQ + = j_J+ 网绝 + 侬6 + 二 H;04.6. 分解反应,设“ 1”法。追踪配平:1Fe(NO) 2 = 1/2Fe 2O + 2NO T + 1/4O21C3H5NO = 3CO0 +3/2N2 t + 1/4O2 t +5/2H2O t4.5. 价配困难,待定系数:,"Pb(Nj)2 + b Cr(MnO4)2 =AZ2 cx2方1Vl日。上十口X? PhQ# 6a NO1依据“O'守恒列式可求得:a : b =15 :、1 P4O + a Cl2 f 3/
18、2 RQ5+ 1 POC3依据“Cl”守恒列式可求得:a =21/4五、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决定因素:得失电子的难易,而非多少!1 .原子结构判据: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数少,其单质易失电子,还原性强。由此概括出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原子半径小,最外层电子数多,其单质易得电子,氧 化性强。由此概括出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还原性减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2) Cu Hg AgK+ Ca2+ N日 Mg+ Al 3+ Zn2+ Fe2+ Sr2+ Pb2+ H+ Cu2+ HjAg+"氧化性增强识记:K+<AP+< Fe2+
19、 < CM+ < FeH < Ag+氧化性增强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辄化性减弱*F 工C1 工1 2S(F)Cl-Bi I-,一还原性增弓虽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一周期:金属性减弱(还原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氧化性增强) 同一主族:金属性增强(还原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氧化性减弱) 3.根据反应条件:反应中是否加热、温度高低、又无催化剂等2KMrG16HCl 浓=5Cl 2 T+2KCl+2MrGl+8HOMrO+ 4HCl 浓= Cl 2 T + MrC2+ 2H2O。2 + 4HC1 等 2Cb + 2H2。所以氧化性:KMrO> Mr8 Q4.比较反应的次序
20、: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同时和不同的氧化剂(还原剂)反 应时,强还原剂与强氧化剂优先反应,再与弱的氧化剂(还原剂)反应。5、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同一还原剂分别与不同氧化剂反应,还原剂被氧化剂氧化得越彻低的(化合价升高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同一氧化剂分别与不同还原剂反应,氧化剂被还原剂还原得越彻低的(化合价降低越低),则还原剂的还原剂越强。HCl + H2SO(浓)不反应2HBr + H 2s0(浓)=Br 2 + SO2 + 2H 2O8HI + H 2SO(浓)=4I 2 + H 2s + 4H2O还原剂的还原性:HI >HBr > HCl6、电极反应判据: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
21、阳极:强还原剂-ne =弱氧化产物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强氧化剂+ne =弱还原产物活泼金属作原电池负板,被氧化;电解池中还原性强离子在惰性阳极发生氧化7、稳定性判据:IIC1O IICIOh I KTIOjIXaClO ZcUI。工NcUIO.酸性渐强稳定性渐强氧化性渐弱8、根据微粒得失电子放出(或吸收)能量判断:当几种原子得到相同的电子数形成稳定结构的阴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越大 或形成的离子稳定性越强,则该原子的氧化性越强。当几种原子失去相同的电子数形成稳定结构的阳离子时,吸收的能量越小 或形成的离子稳定性越强,则该原子的还原性越强。六、综合练习1、亚氨基羟(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器,安
22、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 理可表示为LizNM H=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izNH中N的化合价是1 B 、该反应中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Li +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D 、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2、苹果汁是人们喜欢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说明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B) 还原性 (C) 碱性 (D) 酸性3、(1)在 KC2O+14HCl(浓)= = 2KCl + 2CrCl3+3Cl2f +7HO反应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2)若有1mol的C12生成,电子转移总数()。4、现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2FeCl 3 + 2KI = = = 2FeCl2 + 2KCl + I 22FeCl 2 + Cl 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燃油喷射系统喷射压力波动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考核试卷
- 土壤健康与肥力管理考核试卷
- 孕妇胎儿发育监测设备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于田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影像设备管理办法
- 惠州造价管理办法
- 林木安全管理办法
- 更生制造管理办法
- 影视器材管理办法
- 成本水价管理办法
- 2025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题库(教师培训考试专用)
- 施工图识读基础知识课件
- 金属热处理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现场管理培训
- 血透室病区环境管理
- 敏捷开发工具链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党史党建知识测试题库100题(含标准答案)
- 在村工作总结
- 2025年资阳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附详细解析含答案
- 机器人工程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实习生床旁带教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