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说复习指导2011年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1、理解(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1 .分析综合C(1)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1) (社会意义)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 等问题,把握行文思路。概括作品主题考查的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能力。小说的三要素,文体特征是阅读解题必须思考的因素。考纲所说的表现手法是指还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在内的艺术手法,主要考 查其表达效果。2. 鉴赏评价D(1)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 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
2、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重要语句”通常指: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 即人们常说的 文 眼”、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就是分析这一类语句的修辞作用。欣赏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通过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作 品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感情倾向。3. 探究F(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 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文学经典往往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民族精神的体现,甚至通向全人类的普遍文化心 理。文学形象具有包孕性,这就使得
3、文学作品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读者视角 在历史、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的转换,往往可以发现新意蕴。个性化阅读就是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探究文学作品的丰 富意蕴。一、小说的基本知识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小说的主题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3、环境、情节、人物和主题之间的关系4.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
4、面描写(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第一遍通读文本 何人?主人公是谁?何事?情节 何理?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二、考试命题类型1、2、3、4、5、6、7、89、标题含意和用意题 人物形象题 情节分析概括题 环境作用题 主题分析概括题 人称题 段落作用题 语言理解题 艺术技巧题1110、探究题【小说拟题技巧】、阿Q正传、失街亭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棋王2、以事件为题,如林黛玉进贾府3、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 边城4、以线索为题,如药、项链5、 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差别、装在套子里的人6、以问题为题,如丧钟为谁而鸣【小说题目的考点】一、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1、表面意义与真实
5、意义。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二、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1、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 特点等)。2、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揭示主题。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 兴趣) 。【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黑色旅游 :“黑,色旅游 ?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 ”“黑色旅游 ”实际上比喻一些单位或部门组织的以监狱为 “警示教育基地 ”,让干部们
6、在“听犯人作报告 ”中得到 “警示 ”,从而达到教育干部们廉洁奉公、抵制腐败的反腐 倡廉教育效果的参观活动。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锁: “小说题目 ,锁?有什么含义? ” “锁”表面意思是小说中写的 “门锁、双保险锁 ” ,实际上是文章所要揭示的 “人与人 之间的心锁 ”;一实一虚,一表一里。暗记:“试分析题目 ,暗记?的含义。 ” “暗记”有两层意思, 表面指石丁画上的记号; 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 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也是一实一虚,一表一里。3、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
7、境氛围,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 ”的作用。黄昏渡: “作者以 ,黄昏渡 ?为题目有何用意? ”(1)标题“黄昏渡”至少包括时间 “黄昏”和地点 “渡口”,这就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为人物创设特定的活动背景。(2)“黄昏 ”作为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其实也是一种夕阳西下的景象,加上地点 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渡,无形中形成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渲染了萧索的氛围。(3)对于小说主人公老何而言,隐喻他的人生已是“黄昏 ”,在人生的黄昏幡然醒悟,配合警方抓捕逃犯,守候黄昏迎接美好的明天;同时也隐喻年轻盗贼的命运已 到“黄昏 ”穷途末路,不可能逃脱法网,给人以警醒作用。4、如果以物件(物象)为
8、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 ”的作用。半张纸: “小说标题 ,半张纸 ?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接( 1)半张纸是小说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 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 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2)半张纸是主人公对爱妻思念之情的载体;(3)半张纸与 两分钟”两年”一起深化了小说主题。炊烟: “你认为小说为什么要以炊烟为标题?”(1)有概括情节的作用,小说中写到饥荒年代吃人时升起的炊烟,让人印象深刻;(2)有隐喻象征的作用,炊烟代表美好的生活,表达作者对温暖宁静生活的向往;(3)有揭示主题的作
9、用,小说中今昔不同生活的对比,能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的5、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作用。白痴:“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为什么以 “白痴 ”作为小说的标题。 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白痴,故事就是围绕发生在白痴身上的事来铺开故事情节的。 分)并且以 “白痴 ”为题与文中他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白痴”相呼应,(1 分)展现了 少年的心路变化历程,突出了作者对不文明行为的无比愤怒。(1 分)同时小说中白【关于小说标题含意与用意答题注意事项】 明确答题方向, 注意表里虚实, 注重多个角度, 侧重线索情节, 答题分清要点,痴的热心奉献、行为文明、情感丰
10、富, (1分)跟正常人的情感冷漠、爱心丧失、无 视文明的现象构成了鲜明的对(1分),以 白痴”为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 能够引起读者深思,深化了主题。 (1分)问什么答什么; 指代双关比喻; 时间地点氛围; 强调主旨情感; 尽量对号入座。1、审清题目,2、挖掘含意,3、体会用意,4、形象为题,5、思路清晰,(二)人物形象的揣摩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会从分析 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常见题型:1、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2、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3、试析某某人物的形象。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
11、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方法?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四方面进行揣摩:第一,把人物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 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要善于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中 体会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 的性格特征。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第四,重视小说中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解题思路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
12、,是颂扬还是讽 朿叽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 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 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答题应注意:1、表述人物形象的语言一般都要通过自己分析概括。的人。2、要根据提问角度组织语言表达,女口: XX是一个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或通过什么情节),表现了 XX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阅读半张纸,思考18题阅读核按钮P146小说一直在等待1. 小说中的父亲崔咏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阅读核按钮 P147 小说叶琳卡 1、结合作
13、品,简要分析叶琳卡 这一人物形象。阅读核按纽 P148 小说心与手思考 1 阅读核按钮单元检测小说约会思考 1 阅读核按钮单元检测小说穷苦人 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三情节的鉴赏鉴赏方法: 第一,理清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弄清故事的来龙出脉,从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容, 第二,鉴赏小说的情节要从细节入手,细节往往成为设题点,伏笔与点睛之笔是命 题者的热点选择。另外,还要注意鉴赏小说情节中倒叙、插叙、伏笔、悬念等的表 达效果。第三,小小说必有情节上的 “转 ”(即情节、感情的变化) ;因为短,冲突往往在高 潮中戛然而止,引人深思。这使结尾句往往成为点睛之笔,是理解全
14、篇的关键。第四,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对人物性格 感受的过程,也是对小说主题理解的过程。常见命题方式: 某段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述。 将小说的某个情节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什 么? 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 小说在哪些方面对某某人物作了伏笔,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解题思路: 明确情节构思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宗旨,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 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思考答题
15、方向: 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总结: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情节安排评价 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 :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 :使结构紧密、完整。 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
16、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出人意料 式、 悲剧、喜剧 式等。 阅读远和近 ,思考 17 题 阅读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 ,思考 17、 18 题 阅读炊烟 ,思考 16 题 阅读心与手 ,思考 2 阅读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思考 3 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1、2、3、4、 5、四、环境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 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 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
17、品 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 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常见命题方式:联系全文,简析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简要分析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结合具体内容,简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 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解题思路: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 的时间和地点;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奠定情感基调; 推动故事情节
18、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等。环境作用题【知识储备】1、社会环境 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背景。A、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B、交代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C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2、自然环境 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A、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地点、季节和环境作用。B、渲染气氛,为后面刻画人物铺垫。C 、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情。D 、展开、推动情节发展,照应文章标题。E、反衬、象征、暗示或深化主旨。 阅读远与近思考 16 题 阅读高手 ,思考 1 阅读穷苦人 ,思考 2五、主题的鉴赏根据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
19、象分析主题。 联系小说描写的典型环境分析主题。 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主题,即知人论世。 据作者对人物描写的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题。鉴赏方法: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常见命题方式: 怎样理解小说标题的深刻含义? 从某某故事中你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又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那样一个主题, 你认为是什么主题,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具体分析。解题思路: 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有的小说题目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入手; 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 代烙印,
20、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5、表达 /表现了什么情感。 阅读高手思考 3 阅读穷苦人思考 3 阅读鱼鹰思考 3六手法的鉴赏鉴赏方法: 弄清情节结构中作者运用了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前后照应、明线、暗线、 出人意料的结尾、衬托、铺垫、先抑后扬等方法,并了解这些方法对塑造形象和表 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弄清小说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如人物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等。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对刻
21、画形象的作用,领悟景物描写对衬托人物心境、渲染气氛的作用,悟透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的效果。通过对小说中描写的分析,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 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另外,要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交代故事发生 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的作用。 把握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如, 人物语言个性化、 寓意深刻、 批评锋芒含蓄而尖锐、句式整齐、用词准确而形象等。常见题型: 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 巧合等)以及对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文中所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 意服务的; 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22、(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 象、词语丰富而多样) ,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艺术技巧作用题【知识储备】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叙述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叙(使事情来龙去脉清晰)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 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 补叙(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议论,语言特点有准确性(概念准确,修饰恰当,用词有分寸感)、鲜明性(论点表述鲜明,行文鲜明) 、概括性(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引述事例简明扼要)、生动性(运用什
23、么修辞手法、论证手法,句式灵活) 、严密性(表达周密,逻辑性强,层层推 进,环环相扣) 。描写(人物刻画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 示主题)。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以形传神,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个性突出)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人物思想感情)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突出个性)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为内容、情节起引起或铺垫的作用,揭工笔(精雕细刻,具体生动,形神兼备) 白描(简笔勾画,准确生动,朴实清新,含意深远)细节描写:是指作品
24、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 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另一种类似说法: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 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种类:肖像(外貌) 、动作(行为) 、语言、神态、心理。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抑扬渲染作用: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运用好细节 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的主题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形象分明,主次分明) 特点鲜明,反差强烈) 在行文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突出特点;强调语意,行文跌宕,曲折含蓄) 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象征(形象含蓄,寓意深远,
25、引发联想,感染力强) 反讽(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喻事理,更鲜明地表达主题) 反复(强调作用和情感,有气势,感染力强, ) 类比(以浅寓深,以此类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 还有借物抒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正文反作、叠词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借代反复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具有人格化,富有情趣,表意丰富)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形式整齐,结构对称;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语气强烈,加重语势,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用于说理性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节奏
26、鲜明,强化情感)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起强化作用) 启发思考, 以奇代凡, 起强调作用;加深理解) 以事代情) 。抒情写景, 感染力强; 承上启下, 划段分层。 )语言特色: 从语言风格看,含蓄与明快、文雅与通俗、生动与朴实、富丽与素淡、简洁与繁复 等。语言精炼、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艺术技巧作用答题样式:技巧本身作用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运用了手法,生动传神表达了 ,突出(渲染),刻画了人物形象,解题思路: 复习时熟记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特征及其作用,考试时联系具体 内容,准确识别作者所用的手法,并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七、语言的鉴赏常见题型:某一词语在文
27、中如何理解?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 一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二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三是联系人物性格、 小说主题理解词句。八、结构段落作用题我”开出的 “处方 ”?小例 1:( 2009 年高考四川卷)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 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 6 分)答案:这“处方”是针对 “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 “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 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小说以幽默的 “处方 ”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解析: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或揭示了主题;结构上,为铺垫照 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答题时,结合具体文本, 有时可能三点都有,有时可能只有一两点,不能一概而论。结构作用题【知识储备】1、过渡(承上启下、衔接自然)2、照应(照应前文、后文)铺垫(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揭示主题情理之中(欧 亨利式结尾)3、设置悬念、4、统领全文、5、深化主题、6、意料之外,7、伏笔、悬念:引人入胜,为下文埋作铺垫。8、开头:统领全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设置悬念,埋下伏笔。9、文中: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总结上文,领起下文。10、结尾:照应前文,卒章显志,概括并深华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总结 开头段 总括全文, 中间段 承上启下、 前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赔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清远入城证申请合同范本
- 自制挖掘机租赁合同范本
- 派遣员工终止合同协议书
- 鱼缸消毒灯销售合同范本
- 股份合同终止协议书范本
- 珠海住宅装修协议书范本
- 灯具工程分包合同协议书
- 特许经营权协议合同范本
- 签订房屋期权买卖协议书
- GB 2811-2007安全帽
- 语言学纲要(新)课件
-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中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风冷热泵机组调试方案
- 《园林主要病虫害防治一览表》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作文审题训练题目
- 李中莹心理创伤简快辅导技巧(课堂PPT)
- VS1真空断路器说明书
- JTT230-2021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_(高清-最新)
- 监理周例会总承包单位工作汇报PPT课件
- 生态融合绿色发展(EOD)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