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总复习DOC_第1页
仪器分析总复习DOC_第2页
仪器分析总复习DOC_第3页
仪器分析总复习DOC_第4页
仪器分析总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复习概念1.定性/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 定量分析使定性分析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2. 仪器分析:一种特殊的物质分析方法。特点是:操作简单、分析速度极快;选择好、测 定干扰少或很容易克服;测定的灵敏度极高;测定的精密度极高。3. 灵敏度灵敏度(S)在原于吸收分光光渡分析中,灵敏度定义为校正曲域的 斜率.指在一定浓度时,测定值(吸光度的増fi ocx(l

2、0()44特征质*时于石墨炉原子化丛】O.()O44x?h13. 标准曲线:配制一组合适的标准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喷入火焰,分别测定其 吸光度A。以A为纵坐标,c为横坐标绘制A-C标准曲线。特点:简便、快速,仅适用于组成简单的试样。14. 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幕一种由口由电子、离子、中性原于和分子所组成的、具有 一定电离度人丁a化).但整体昱电川性的n体.有微波等离子体CMIP)、貞流等离子体(D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QP)等U15. 吸收光谱曲线:物质对光的吸收强度(吸光度)随波长变化的曲线:以不同波长的光透过某一浓度的被测样品溶液,测出不同波长时溶液的吸光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

3、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吸收峰对应的波长位置称为吸收带。16. 摩尔吸光系数表示待测物质的浓度为Sol IT.液层厚度为血时.S定波长下溶 液的吸光度.17. 生色团分子中产生特征吸祝峰的基团,也就是有机物中含有能发生n 31 或n-n*电子跃迁的不锻和键双键或巻键)的官能团.18. 助色团助色团是指带有非键电子对的基团,可便生色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 动t红移)并提高吸收强度的一些官能团,常见助色团助色顺序为:-F-CH3-Br-OH-OCH3-NH2-NHCH3-NH(CH3)产-NHqHj/cO19. 红移吸收带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仇些)向长波方向移动.(兀T兀20. 蓝移:吸收带的最大吸收峰波长

4、电对向短波方向移动.(n ttT)21. 色谱分析:色谱法也叫层析法,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将它用于分析化学并 配合适当的检测手段,就成为色谱分析法。22. 色谱流出曲线:从流动相带着试样进入色谱柱起就用检测器检测流出柱后的组分,并记录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此曲线就叫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图)。当待测组分流出色谱柱时,检测器就可检测到该组分的浓度 /质量,在流出曲线上表现为峰状,叫色谱峰。23. 分配系数平衡时的浓度(单位:g/oiL) tt,称为分配系数,即:,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廣_ G组分在流动相中的餓度G炉与固定相和温度有关,与两相体积、柱管特性和所用仪器无关,24.分配比在一定温度

5、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问分配达到乎衡时分配在固定相 和流动相中的质1th,也称分配容量、映了柱对组分的容董* =导 lift-21-JLP称为相比*,它星反映#种 色柱型特点的又L个奏數, 握充柱-站毛*3彗柱活0-6卿.式中 4临为柱中流动相的低积,近似等于死依积V ; 为柱中0定相的離积,在 各种不同內类型的色谱中有平同的會义*孤在分配色错申总表示S 定液的体駅;在空间排阻色谱中,则表示建相的乱体ft.25.选择因子:在宦性分櫛申.通常固定一个色谱毎作为标准,然再求其它峰对 这个峰的相对保留值*此时F讥可能丸于1也可能小于1*在多元混合 物分析中,通常选择一对ft难分高的物质对,将它们的相对

6、保留值作为 重要参数.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可用符号a表示:26.保留值:保S值保留时间(加);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持测组金晞极大值时所需的时何 死时间也):不被周定相吸1附或溶解的物质(如空气)入色#柱时,从 进样到出现嘩极丸值所肅的时闻._ 柱長u=死时间=调整保留时间(fJ ):某组份的保留时冋扣除死时问后的保留阿间,它 是粗倚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即tj二如-环相对保留值 厲):试样中组知与组知的调整保留值之出十5心尸口口八J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与其他色谱操作条件(如柱内 径、柱长、填充悄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它表示了固定柞对这两种组 分的趣#性*因业它是色谱注中,特别是GC中

7、广泛使用的定性依据.27.死时间死时间此):不被固定相吸附或落解的物廣彳如空丸进入色谱柱时,从 进样到出现14极大值所需的时间.泓动相的乎均线速_ 柱叢L1二死时闻t28.分离度: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个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F曲0)29.色谱柱老化:确保载气流过色谱柱15-30分钟7缓慢程序升温(5o/min)到老化温度最麒養)备;賭;组成的电fe;由一种惰性金属(如Pl)和同处于溶液中初老化温度 8-12 hours 7接入检测器,观察记录的基线.如果柱子受到污染,可在推荐的最 高色谱柱温度低20 oC的条件下,老化柱子.在老化柱子时,一定不要将色谱柱接在检测器上 应

8、将那一端放空,同时将 检测器用闷头堵上.如果是FID,容许接在上面,但应该将检测器温 度升上去.30. 浓度/质量型检测器浓度监测器:检测的是载气中组分浓度的瞬间变化,即响应值与浓度成正比.质量监测器:检测的是载气中组分进入检测器中速度变化,即响应值与单位时间进入检测器的量成正比。31. 校正因子:/笔对校正因子:单位峰面祝或峰高对应的组分i的质量或浓度. fit =叫仏fit-叫/hi与检测器性能.组分和流动相性质及操作条件有关. 絶对校正因子与检测器灵敏度陇倒数关系:f = 1/S /相对校正因子:组分i与标准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Fi.A= fi/f話二 AjQi/Ai叫Fi犷fuAb

9、 - %叫街叫只与检测器类型有黄,与色谱条件无关以电位、电导、32. 电化学分析:利用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测定物质成分的分析方法。 电流和电量等电化学参数与被测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为计量的基础33. 原电池:能自发地将化学能变成电能,电极反应是自发进行.34. 电解池:不能自发地将化学能变成电能,而需要从外部电源提供能量,使电极反应进行.35.第一 /二/三/零类电极/第一类电极:将一种金属单质漫入该金屬的盐溶液中枸成的半电池M” + ne =5 H (s)冊阳高子可逆或活性金厲电粉Ag, Hg. Cd、Zn* Pb等/第二类电极:由一种金厲和该金厲的微溶盐及一种与此施溶盐具有 相同阴离子

10、的可溶性盐的洛液构成.(对阴高于可連电複)As I AgCl(3), tCrCal)AgCi s)+ & * ae + cr*2隼三类程极:应二种佥属和1舍触換溶咎淤另厂种电虫微溶盐其 有兔同阴蔼子的微溶性盍似及具裙影二种筱舊盐相同fe离子的可溶 盐的溶液构成,Ag|Ag2S,CdS,Cd!*Ag + C虧闾AgjS (s) + Cd=* + 2eZn I (s),伽q% (s), Ca*Zn + CrCM 尸二血eg +36.电极极化37.浓差/化学极化极化:当较大的电流通过电池时 改变很大而产生的电流变化很小 产生极化的原因极,如铂电极、悬汞电极、汞膜电极等作为工作电极.以小面积、易极化的

11、滴汞电极作工作电极,以大,电解含待分析物质的稀溶液,以测得的电流一若电解池中使用的是固体电极或表面静止的电,则称为伏安法.,电极电位将偏离平衡电位,不再满足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 ,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由于溶液中离子的扩散速度跟不上电极反应速度而导致 电极表面附近的离子浓度与本体溶液中不同 ,从而使电极电位值与平衡电极电位产生偏差的 现象,叫浓差极化。,造成电由于电极反应速度慢,导致有电流通过时电极上带电程度与平衡时不同 极电位值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38. 参比/指示电极参比电极:电极电位已知、恒定,且与被测溶液组成无关,则称之为参比电极。 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待测离子浓度而变化,能指示待测离子

12、活度/浓度。39. (极限)摩尔电导率: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在距离 1cm的两电极间所具有的电导,即“ ATyl 追= (S ”+ mo l_i )无限稀释/扱眼摩尔电导率血-騒工月;+工4,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每种离子独立运动,离子摩尔电导率是一个定值 与溶液中其它共存离子无关 .40. 极谱分析:是一种特殊的电解分析方法 面积、不易极化的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解池 电压特性曲线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41. 极谱波:在电解池溶液保持静止的情况 ,将施加于两电极上的电压从零逐渐增加 ,记下不 同电压时相应的电流值,以电流为纵坐标,电压为横坐标作图,得到电解过程电流 -

13、电压关系 曲线,称为极谱波(极化曲线)或极谱图.42.半波电位:半波电位(E1/2)就是当电流等于极限扩散电流的一半时的电位.半波电位最重要的特征是与被还原离子的浓度无关.分解电压则随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物质有不同半波电位.对于一定的电极反应,当支持电解质的种类、浓度以及温度一定时,E1/2为一恒定值.44.极谱极大:当外加电压达到并超过待测物分解电压后,在极谱曲线上出现的比极限扩散电流大得多的不正常的电流峰,称为极谱极大.抑制:加入表面活性剂(0.002-0.02%)使汞滴表面各部位的表面张力均匀思考题1. 分析方法的选择与评价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的产生机理及其异

14、同.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所需能量频率时,原子就要从辐射场中吸收能量,产生共振吸收, 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同时伴随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分子吸收光谱有电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为带状吸收光谱。3.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求使用锐线光源?乩光源的能量能被原子充分吸收,测定的灵敏度较高b.在锐线光源半宽度范围内,可以认为单位体积原子 蒸气对光的吸收为常数并等于中心波长处的吸收 系数.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基本构造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光学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基本构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

15、原子化系统、分光 系统及检测显示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光源捉供待测元索原子吸收的特征谱线,光源应满足的条件;a. 锐竣光源.b. 辐射光强度大,稳定性好,背最小a常用的有:空心阴摄灯、煎气城电灯、无极展电灯原子代系统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分为; &火皓原子化;乙快或笑气等气体燃烧.b.无火焰原子化乂电热高温石墨炉、化学原子化、激光a(预混合型)火焰原子化装置 (预混合型)火焰原子化装置火焰类型:匚jHj-iiir name:30多种元素CjTL-N,O flame: 3巧刖C; 70參种元索 化学计量火焰:温度高,干扰少,稳定,背景低a 富燃火焰:还原性火焰,燃烧不完全,测定较易曙

16、战难熔氧化物的元素M6 Cr、稀土等. 贫燃火焰匸火焰温度低,氧化性气氛,适用于碱金属测定。无火焰原子化装置电热高温石墨炉外气路中-2气体沿石墨管外壁流动,冷却保护 冇墨管;内气踣中血气体由管两端流向管中心-从 中心孑L诡出 用来保护原了不被氧化,同吋排除干 燥和坎化过程中产土的蒸汽.电热高温石墨炉原子化过程在不斷通入惰性气休 :觑或氫的情况下用低压-10V)大电( 0-3000 r净化:将温度升至ft大允许值,以去除残渣分光菜统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的干扰谱线分开的装理口纽件:包敏元件丿单色腊池波片、檢t竞、光棚】,凹凸旗、数缝彎。榆测应示系统主要由檢测器、放大器、对散变换器、显示迅最裝W

17、蛆咸乩检测器一将单色腊茹曲光倍号转变成屯佶弓.如二光电池、光 电倍增普、比帔品休笛零.b.故大器-祐比电t秆噌智输LB的较弱信号.经电子线踣进一步敏人 J 对数变换器一址虽发勺吸光炷之1刑的转换.d.应示、i己录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定量依据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定量方法?Chapter 2 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4)原子吸收测定的定*依据在使用锐绞光源的条件下JM子 熬气的 吸光度与祥值吸收威正比:A Ig C Iq/I y 0.4343KqL(LEnnbtarBeer 宦徉式中A为中心频率牡的眠光度.L北原子然气的厅度由上式可如,只翌測症嘅光度并両SEJ就可求得而与原子繰T中原子 的敝度

18、威正比井且在确定的测定条件下-被测定试样rp怜测元索的浓度与原 子蕊弋中的1#子垠度也咸正比 此式就足原子吸收先谱法进行定a分折的理论基础。定量分析方法1. 标准曲线法:配制一组合适的标准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喷入火焰,分别测定其吸光度A。以A为纵坐标,c为横坐标绘制A-C标准曲线。特点:简便、快速,仅适用于组成简单的试样。2. 标准加入法:取若干份体积相同的试液 (CX),依次按比例加入不同量的待测物的标准溶 液(cO),定容后浓度依次为 CX, cx+cO, cx+2cO, cx+3cO,cx+4cO分别测得吸光度为:Ax, A1, A2, A3, A4以A对浓度c做图得一直线,图中

19、 cx点即待测溶液浓度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主要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法.光谱干扰1:光源在单色器的光谱通带内存在与分析线相邻近的其它谱线。 与分析线相邻的是待测元素的谱线。如在镍的分析线(232.0nm)附近还有多条镍 的发射线。减小狭缝宽度可改善或消除此影响。与分析线相邻的是非待测元素的谱线。此 干扰主要是由于空心阴极灯的阴极材料不纯所致,选用合适惰性气体,纯度高的单元素 灯可避免。或者改变分析线。如用308.22nm的谱线测定Al时,如果存在钒,钒将发射308.21 nm的谱线。灯的辐射中有连续背景辐射。用较小通带或更换灯。光谱干扰2:原子化器的背景吸收,即由于原子化器(火焰和石墨炉)中存

20、在的气体分子和 盐类所产生的吸收以及存在的固体颗粒对光的散射引起的干扰,叫背景吸收。校正方法: 调零法:火焰成分的背景吸收邻近线背景校正法:用分析线测量原子吸收与背景吸收的总吸光度,因非共振线(邻近线)不产生原子吸收,用它来测量背景吸收的吸光度。两者之差值即为原子吸收的吸光度。连续光源背景(氘)校正法先用锐线光源测定分析线处的原 子吸收和背景吸收的总和。再用氘灯在同一波长测定背景吸收(这时原子吸收可忽略不计) 计算两次测定吸光度之差,即为原子的吸光度。 用分离基体的方法来消除影响雾滴大小等可通过控制试力)引起的干扰效应,主要影响试样喷入火焰的速度、雾化效率、液与标准溶液的组成尽量一致的方法来消

21、除。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主要干扰来源,指待测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干扰效应。主要影响到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是主要干扰源。待测元素与其共存物质作用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致使参与吸收的基态原子数减少。如:a.钴、铝、铬、铍、钛、硅、钨、硼、稀土在火焰中易生成难熔化合物b.磷酸盐、硅酸盐与铝生成难挥发物待测离子发生电离反应,生成离子,不产生吸收,总吸收强度减弱。电离电位W6eV 的元素易发生电离,火焰温度越高,干扰越严重(如碱及碱土元素)化学干扰的抑制:通过在标帯涪液和试液中加入茱种化学缓冲刑来抑制或减少化学干扰: 消电离剂一加1入大量易电离的一种缓冲剂以抑制持测元素的电离.例T加入足量

22、的艳盐,抑制Nh的电离* 释放剂一与干扰元歳生成更稳定化合物持测元素秤敲出来例:輕和制可有效消除硫酸盐,磧酸根对钙、镂的干扰. 保护剂一与待测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阴止干扰物质与其作用.例T加入EOT打 生成EDTA-Ca, M呂,iffi免确酸根与钙+镁作用* 级冲剂一加入足够的干扰元素,便干扰趋于稳定.例土用旳0T風火焰测钛时.在试样和标准轄液屮加入馳OraffL-i収上的馆盐,便惘对钛的干扰坦于稳建* S体改进刑一提高待测特质的稳定性或降低其原子化温度,例i Ee柱300-400Bfe挥发,用石墨炉法测SeBlin入Ni生成硒化謙可将灰化温度提高至120Q-C.7.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定

23、性定量依据是什么?A. 分析技术一定性分析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产生的光谱不同,也就是说,通过谱线存在与否,确定某元素是否存在。灵敏线:某元素谱线中最容易激发或激发电位较低的谱线,通常是 该元素光谱中最强的谱线。最后线:随着元素含量减小,最后才消失的线。特征线组:某种元素所特有的、容易辨认的多重线组。 分析线:凡是用于鉴定元素在存在及含量的谱线。用待检元素的纯物质的摄谱图与样品谱图比较,若试样谱图中出现与纯物质相同的特征谱 线,则表明待检元素存在。将标准铁谱与样品谱图逐一对照,哪种元素谱线位置出现可见到谱线,该元素就存在。B. 分析技术一半定量分析将试样与已知不同含量的标准样品在一定条件下摄谱于

24、同一光谱感光板上,然后在映谱仪上用目视法直接比较被测试样与标样光谱中分析线黑度,若黑度相等,样品中欲测元素的含量近似等于该标准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谱线呈现法元素含量低时,仅出现少数灵敏线。 随元素含量增加,一些次灵敏线和较弱的谱线随之出现。由此编成一张谱线出现与含量关系表,依此估计试样中该元素的大致含量。C.分析技术一定量分析在被测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根谱线作为分析线,再在另一个含量固定的(内标)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根与分析线性质相近的谱线作为内标线。由分析线和内标线组成分析线对,然后利用含量。分析线对的相对强度来求得被测元素的igiiR = IgA + d ig雄中,R =, A =内标元素与内标线

25、选择原则:外加含量必须适量和固定。如样品基体元素的含 内标元素在原试样中不存在或含量极微, 量较稳时,亦可用该基体元素作内标。 内标元素与待测元素化合物在光源下应有相近的蒸发特性。 分析线与内标线无自吸或自吸很小,且不受其它谱线的干扰。 激发能或电离能应尽量相近一匀称线对,不能选一离子线和一原子线作为分析线对。 分析线对的波长及强度接近。8. FAAS和ICP-AES中的火焰的作用有何异同 ??怎样选择内标物?而确定被测组分的浓度以抵消实验条件和进样量9. 为什么有些仪器分析方法要求使用内标法 有些仪器分析方法要求使用内标法的原因: 变化带来的误差.内标物的选择:a/样品中不含有内标物质.b/

26、内标物与被测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要相似C/与样品能互溶但无化学反应 .d/峰的位置在各待测组分之间或与之相近且能完全分离e/内标物浓度恰当,使其峰面积与待测组分相差不太大10. 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带主要由哪几种跃迁产生?11. 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度分析:利用被测物质的分子对紫外-可见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方法。跃迁所需能量大小为:bb * n d * n n * n n*1)有机分子中电子跃迁类型与吸收谱带的关系在H_L几种跃迁中*只有需-时和旷佥晒种跃迁的能量小,相应波校出现在近 紫外区至可见扯区,且对光的吸收强烈,足紫外-可见光谱分折的基础.12. U

27、V-VIS分光光度计基本构造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光源:用于提供足够强度和稳定的连续光谱。可见光区一般用钨丝灯或卤钨灯(325-250Onm),常用 石英 个光域。而紫外光区用氢灯或氘灯(180-375nm)。单色器:光源辐射的复合光中分出纯度高的单色光且波长在紫外可见区域内任意可调。 的有棱镜和光栅。玻璃棱镜只能用于350 3200 nm的波长范围,即用于可见光域内。棱镜可使用的波长范围较宽,可从185 - 4000nm,即可用于紫外、可见和近红外三吸收池:用玻璃或石英( E实际溶液对吸收定律的偏离及原因:a,入射光为非单色光 b,非平行光和光的散射 C,化学因素引起的偏离离解作用:在

28、可见光区域的分析中常常是将待测组分同某种试剂反应生成有色配合物来进行测定的。有色配合物在水中不可避免的要发生离解,从而使得有色 配合物的浓度要小于待测组分的浓度。酸效应:如果待测组分包括在一种酸碱平衡体系中,溶液的酸度将会使得待测组分的存在形式发生变化,而导致对吸收定律的偏离。溶剂作用:溶剂对吸收光谱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溶剂不同时,物质的吸收光谱不同。17. 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吸附、分配、分子筛、离子交 换)。B,些组分与固定相作用较强,故较慢流出色谱柱,从而得以分离。(相似相溶原理)17.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定性定量方法 ?定性依据:色谱保留值a用已知纯物质对照

29、定性:基于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保留时间是一定值的原理。如果未知样品较复杂,可采用在试样中加入已知物 ,通过试样中哪个峰增大,来确定未知物中组 分。b用经验规律和文献值进行定性:当没有待测组分的纯标准样时,可用文献值定性,或用气相 色谱中的经验规律定性。碳数规律奄定显度下,同系物的调整保S时间tj的对数与分子中碳数 fl成正比:Igtft = A*n + C (fl A 3)如#知道某一同或更菱组分的调整保留值,则可报据上推知同系物的调S保留值./沸点规律具有相同碳数碳策的异构体化替物,其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和它 们的沸点呈践性芙系:Igl J E + Cc:用保留值定性要求两次进样条件完全

30、一致(困难!)。而用ri,s 定性,则只要温度一定即可。具体做法:在样島和标准中分别加入同一种基准物S苯、正丁烷、环己烷等), 将样品的和标准物的巧异相比较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i组分*根据保留腊数定性保留揩數又称Kovasts,是将正构烷烧作掏标准物* te 个组分的保 留行为换算威.相当于會有几牛碳的正构垸婭的保留行矢来描述的相对 指虬是一种现性较其他保留歎据都好的定性券叛.可棍据所用固 定相和柱逼直接与文融值对照*而不祐标准样品.具体做法:设正枸垸煙的保留揩数対碳1x100.測定时将碳数为 和的正构烷蜒加入到样品才中进行色谱分析,此时测得这三牛物 质的调整保留值分别为WS* 43和43 (

31、要率待测物X的调 整保留值介于两个烷坯之问).100%十算,以它们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为一石 6 mm归一化法的特点:归一化法简便、准确;进样量的准确性和操作条件的变动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仅适用于试样中所有组分全出峰的情况;适合于对多组分试样中各组分含量的分析b,(校准曲线法)/外标法不使用校正因子;准确性较高./操作条件变化对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对进样量的准确性控制要求较高,适用于大批量试样的快速分析.: 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标准物质( 内标物 ), 然后比较内标物和被测组分的峰面积, 从而确定被测组分的浓度以抵消实验条件和进样量变化带来的误差.18. 气相色谱的基本设备包括那几部分 , 各有

32、什么作用 ?A, 气路系统:提供纯净、流速稳定的载气(Carrier gas)/燃气/助燃气。包括高压钢瓶、气 体净化器、压力计、流量计及导气管等。载气:要求化学惰性 ,不与有关物质反应 . 载气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对柱效的影响外 ,还要与分 析对象和所用检测器相配。净化器:多为分子筛 /活性碳管串联以去除载气中水、氧气及其它杂质。 压力表:显示与控制钢瓶压力、柱头压力流量计:将在柱头后或前 , 以控制气体流速。 (电子流量计 /皂膜流量计 )B, 进样系统:样品进样、瞬间汽化。包括进样器、汽化室。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进样技术 注射器:精度和重现性较差 六通阀 : 重现性好 进样量: 依组分浓度及柱

33、类型而定。 进样速度要快 , 时间过长会导致原始宽度变大 ,半峰宽变 大,峰变形 .进样量应控制在柱容量允许范围及检测器线性检测范围之内.进样量太多 ,峰重叠,分离不好 ;进样量太少 , 含量少的组分可能不出峰 .C, 色谱分离系统:是色谱仪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分离样品。色谱柱主要有两类: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填充柱:填充柱由不锈钢或玻璃材料制成,内装固定相,内径一般为24 mm长140。填充柱的形状有 U型和螺旋型二种。毛细柱 (空心柱 /开管柱 ):分为涂壁、多孔层和涂载体开管柱。内径通常为 0.1-0.5mm, 长可 达几十至100m毛性柱因渗透性好、传质快,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

34、小。所有材料均要求化学及热性质稳定 .( 柱流失)热稳定性 -分析时所使用的温度不应致使色谱柱材质受到破坏化学稳定性 -在一定温度下 ,色谱柱材质不受分析物的影响(注意:用色谱级、干净的材料)D, 控温系统:控温系统包括对三个部分的温控,即:汽化室、柱箱和检测器。汽化室:保证试样能瞬间挥发而又不分解.一般较柱温高3050C.柱箱:影响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最高柱温应控制在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下(低20- 30 C).柱温升高 , 分离度下降 , 色谱峰变窄变高 , 保留时间变短 . 柱温升高易致低沸点组份峰产生重 叠. 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尽可能好地分离的前提下 , 尽可能取采较低的柱温 . 柱温一

35、般选择在 接近或略低于组分平均沸点时的温度。检测器 : 温度依检测器类型而不同 .19. 不同GC检测器的响应机理及选择性 .A, 热导检测器(TCD)(浓度型):基本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几乎对所有无机有 机物质都有响应 ,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通用型非破坏性检测器。较低的池体温度、低分子量的载气及电阻温度系数大的热敏元件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质量型):基本原理是对有机物在H2-Air火焰的作用下化学 电离而形成的离子流强度进行检测 .对大多数含碳有机物都有较高的灵敏度 ,但对无机物、 永 久性气体和水基本无响应 . 检测时样品组分在氢焰中被破

36、坏 ./各种气体流逮和配出的选择:叫流速的选择主要考虑令离敢能.Nj:-1: 1-1:1, 5Hj; Air - 1: 10/极化电圧:100-3 0 0V使用溫度:比柱温高30-50r?, 高于1009洪防水燕吒冷凝够响灵敏度.C,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浓度型):基本原理是利用含有电负性原子的物质捕获电子的能力 通过测定电子流进行检测。仅对具有电负性的物质如含有卤素、磷、硫、氧等元素的化合物有很高的灵敏度,对大多数烃类没有响应.特别适合于环境样品中卤代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微 量污染物的分析。强选择性、非破坏型检测器./叫或At作裁气/使用溫局 300-35072D,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37、 (质量型):基本原理是利用含磷和含硫物质在低温富氢火焰中燃 烧时,生成化学发光物,分别发射具有特征波长的光谱 ,透过干涉滤光片,用光电倍增管测量特征光的强度.又称硫磷检测器.主要用于S02、H2S有 机硫、有机磷农药残留物分析等 .强选择性、破坏型检测器.脉冲火焰光度 抿了 检测蛊銀高了(PFPD )降低 了E, 氮磷检测器(NPD/TSD (质量型):也称热离子检测器(TID)(NPD的结构与FID类似,只 是在H2-Air焰中燃烧的低温热气再被一硅酸铷电热头加热至600-800OC,从而使含有N或P的化合物产生更多的离子。产生离子的机理目前仍不清楚。强选择性、破坏型检测器.含N P化合物

38、具有选择性:对 P的响应是对N的响应的10倍,是对C原子的104-106倍。 灵敏度高:NPD对P、N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是 FID的500倍、50倍)。20. 电化学方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原理?(重点:电位法/电导法/极谱法)21. 电化学分析法与其它仪器分析方法相比,有哪些优点? 电化学测量的是元素或化合物的某一种存在价态. 电化学方法测定的是待测物的活度(a )而不是浓度 . 能进行价态及形态分析. 能研究电子传递过程(尤其是生物体内).22. 为什么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必须浸水活化?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活化。因为水浸泡膜时,表面的Na+与水中的H交换,表面形成水合硅胶层(水化层)

39、.水化层表面可视作阳离子交换剂.将浸泡后的玻璃电极放入待测溶液,水化层表面与溶液中的H+活度不同,形成活度差,H+由活度大的一方向活度小的一方迁移。23. 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电位法测定溶菠的pH,是以玻璃电极作指禾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參出 电枫,浸入试嚴申组嵌矗电迪:E = B甘一E戟=fifr - E* + 0. D59pH试边-+ 0. O59pHcM24. 电位/电导滴定法与常规滴法相比,有何优点? 电位分析法有:(浓度)A, 直接电位分析法,即直接根据电极电位值与离子活度间的关系来求得待测离子活度 的方法.B, 电位滴定法:利用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

40、分析方法.即在滴定到终 点附近时,电极电位值要发生突跃,从而可指示终点的到达.可用于:a)无法用指示剂判断终 点的混浊体系/有色溶液的滴定;b)非水溶液的滴定;c)微量组分测定;d)连续和自动滴定. 电导分析法有:鵜離曲魏W整購憋龜即来/水质的罪水购霾馬取决于水中可瀋性电曜屎的含覺 通过测定电导 率可以鉴定朱的纯度+屏可廈.导率作为水质暮蘿+普逋赛馆水的电导車2X10- S cffl-离予交换木的电导率S迅丁 S-ciTi纯水的电爭率5xl】溶液,在480mn处用2OOcm吸收池测得透光 率为398%,求该化合物在上述条件下的摩尔吸光系数和吸光系数.解:已知溶剂浓度c=0.150mmol.L-

41、l, b=2. 00cm, T=0. 398. 由 Lambert-Beer 定律得:E ( 480nm) = A/cb=-IgO. 398/ ( 0.150 x 10-3 x2. 00)=1.33x103 ( L* mol-J cm-*)由e =aM ,得:a = 6 /M= e/251 = 5. 30 (L gT cmT)溶液A(415nm)A(455nm)Ti0.4350.246V0.2510. 377合金0, 6450.555例3: Ti和V与H2O2作用生成有色络合物,今以50mLl. 06xlO-3inol/L的 钛溶液发色后定容为lOOmL, 25mL的6. 28 x IQ-mol/L溶液发色后定容 为lOOmL.另取含Ti和V的未知混合液经以上相同方法发色.这三份溶 液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