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气象学习题 绪 论名词解释题:1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2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3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填空题: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_农业生产_与_气象条件_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_相互作用_及其规律的科学。 3农业气象学是_农业_科学与_气象_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单项选择题: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

2、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 D )。A、大气物理学 B、地球物理学 C、物理气象学 D、大气科学2 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 B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 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 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 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BC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肥力2 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BD )。A、温度 B、空气湿度 C、能见度 D、降水量问答题:1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

3、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3分)2 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1分)填空题: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_平行_观测。 第一章 地球大气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C )。A、几乎全部的水汽、尘埃、氮、氧都集中在对流层。B、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

4、、氧和二氧化碳。C、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大气中。D、臭氧能吸收波长小于0.175 mm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2 在大气的所有气体中,对农业作用最大的气体有O2、H2O、CO2和( B )。 A、H2 B、N2 C、NH3 D、CH43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大气层是( A )。A、近地气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散逸层4 CO2是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是因为它( B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 D、对杂草及病虫害繁殖有影响5 臭氧在( C )km处含量最高。A、0-10 B、12-15 C、20-25 D、15-256 下列关于地

5、球大气成分说法正确的是(B)。A、干空气是混合气体,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液化。 B、水汽是大气中唯一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相变的气体成分。C、臭氧主要集中在距地面2025的气层中,主要吸收红外辐射。D、气溶胶粒子能够削弱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7在CO2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C ) 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确定8大气中臭氧主要集中在( B )。A、散逸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O与O2易合成O3 B、平流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易形成O3C、对流层,因该层温度低,O3不易分解 D、近地层,因该层温度高,O与O2易合成O39大气中的水气(B )。A、对

6、地面有降温作用 B、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集中在近地气层及以上的大气层 D、随海拔高度变化较小10风可调节补充空气中的( B ),有利于光合作用。A、N2 B、CO2 C、O3 D、H2O 11干洁大气的主成主要包括( B )。A、O2、O3、CO2和固体微粒 B、N2、O2、Ar C、O2、CO2、Ar D、N2、CO2、O3多项选择题:1( B、C、D)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A、臭氧 B、水汽 C、二氧化碳 D、固体杂质 E、氮和氧2固体微粒在大气中的作用包括( BD )。 A、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空气温度降低 B、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减缓地面辐射冷却C、能增大地面温度的日变幅 D、可作为水

7、汽的凝结核,促进大气中水汽的凝结3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 BE )含量增多。A、O3 B、CO2 C、H2O D、O2 E、尘埃名词解释题: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填空题:1水汽是大气中唯一具有_相态_变化的气体,可以吸收来自于地表的_长波_辐射。 2大气由三部分组成:_干洁大气、 水汽、 液体和固体杂质(气溶胶粒子) 。 简答题:1为什么干洁大气叫永久气体?答:大气中各种气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较稳定,(1分)且含量也变化不大,(1分)它们的沸点都很低,(1分)在地球上可能出现的温度范围内,它们永无液化的可能,(2分)所以干洁大气是永久气体。2、大气

8、铅直结构及主要特征(适中、难)单项选择题:1大气结构指大气( C )。A、从地面到大气上界空气的成分变化。 B、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C、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和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分布的特征。 D、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组成成分。2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的变化规律是( C )。A、随海拔高度增高,温度降低,湿度增加。 B、随海拔高度增高,温度升高,湿度降低。C、随海拔高度降低,温度升高,湿度增加。 D、随海拔高度降低,温度升高,湿度降低。3对流层中的平均温度递减率为(B )/100m。A、0.5 B、0.65 C、0.8 D、1.0填空题:1世界气象组织依据_大气温度和水分

9、_垂直分布、_电离_现象和_扰动_程度等现象对大气进行垂直分层。 2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可将大气分为_对流层_、_平流层_、_中间层(高空对流层)_、_暖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3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_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_、_垂直运动、_、_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_。4 _暖(热) 层又称电离层,具有反射_无线电波_的能力。 5 _平流_层大气透明度好,适宜于飞机的飞行。 6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下降,又称_高空对流_层。 多项选择题:1对流层( BCD )。A、含有大量的臭氧 B、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C、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 D、云、雨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2对流层的主

10、要特征有( ABC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B、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D、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3在大气的各层中,对流层(ABD )。A、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 B、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65/100mC、空气多以水平运动为主 D、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层次4对流层的特点包括( CE )。A、空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比较均匀 B、空气主要作水平运动 C、气温日变辐大 D、随高度增加风速减小 E、水汽和尘埃含量多6大气上界指( BC )。A、散逸层高度800公里 B、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200公里C、地球大气密度接近于星际气体密度的高度 D、高云族的云顶

11、高度 E、地球大气密度为零的高度第二章 辐射1、辐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容易、难)名词解释题:辐射:物体以发射电磁波或粒子的形成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基尔荷夫定律:当热量平衡时,物体对某一波长的放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之比值,仅为温度与波长的函数,而与物体的其它性质无关。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黑体发射出的总辐射与该物体的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维恩位移定律:绝对黑体的放射能力最大值对应的波长与其本身的绝对温度成反比。填空题:1不透明物体的吸收率与反射率之和为_1_。2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是1的物体称为_黑体_。3地球上所有生命都直接或间接的依靠来自_太阳或太阳辐射_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12、4由于辐射的波长不同,一般把太阳辐射称为_短波_辐射,地面和大气辐射称为_长波_辐射。5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是 瓦/米2或w/m2_,光照强度的单位是_勒克斯或lx。6辐射强度的单位是_瓦/米2或w/m2 ,光通量密度的单位是 流明/米2或lm/ m2_。7黑体辐射具有最大辐射能力的波长随温度升高逐渐向_短波_方向移动的特点。单项选择题:1当热量平衡时,物体对某一波长的放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之比值,仅为温度与波长的函数,而与物体的其它性质无关。这是热辐射的基本定律之一,称为(A )。A、基尔荷夫定律 B、普朗克定律 C、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D、维恩定律2黑体发射出的总辐射与该物体的绝对温

13、度的4次方成正比。这是热辐射的基本定律之一,称为( A )。A、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B、普朗克第一定律 C、基尔荷夫定律 D、维恩位移定律3绝对黑体的放射能力最大值对应的波长与其本身的绝对温度成反比。这是热辐射的基本定律之一,称为( D )。 A、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B、普朗克第一定律C、基尔荷夫定律 D、维恩位移定律4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发生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B )。A、宇宙天体来的能量 B、太阳、地面和大气放射的能量C、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释放的能量 D、海洋潮汐产生的能量5温度愈高物体放射能力的波长愈向短波方向移动。已知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的波长为0.475微米,由此计算得太阳表面的

14、温度约为( C )。A、5780 K B、6500 K C、6000 K D、6300 K2、太阳辐射名词解释题:太阳常数:当地球距太阳为日地平均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能通量密度。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分子散射:当散射质点较小(如空气分子等)时,此时散射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称为分子散射。漫射:当散射质点增大(如云滴、雾滴、尘埃等),半径大于10m时,此时散射量不再随波长而变,即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称粗粒散射(或漫射)。计算题:1已知某地的纬度为北纬33,试计算出该地春分、秋分、夏至及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是多少?解:已知 =33,正午 =0 ,

15、代入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公式h90|,(2分)得(1)春分、秋分 =0 h=90-(33-0)=57 (1分)(2)夏至 =23.5 h=90-(33-23.5)=80.5 (1分)(3)冬至 =-23.5 h=90-(33+23.5)=33.5 (1分)2已知雅安的纬度为北纬30,试计算出雅安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这四个特定日子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解:已知 =30,正午 =0 ,代入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公式h90|,(2分)得:(1)春分、秋分 =0 h=90-(30-0)=60 (1分)(2)夏至 =23.5 h=90-(30-23.5)=83.5 (1分)(3)冬至 =-23.5 h=90-(3

16、0+23.5)=36.5 (1分)3已知某地的纬度为北纬60,试计算出该地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这四个特定日子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解:已知 =60,正午 =0 ,代入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公式h90|,(2分)得(1)春分、秋分 =0 h=90-(60-0)=30 (1分)(2)夏至 =23.5 h=90-(60-23.5)=53.5 (1分)(3)冬至 =-23.5 h=90-(60+23.5)=6.5 (1分)单项选择题:1, 6月22日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B )。A、广州 B、北京 C、上海 D、成都2 春分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 )。A、深圳 B、长沙 C、北京 D、

17、沈阳3太阳辐射光谱中,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是( C )。A、0.150.38m B、0.764m C、0.380.76m D、0.154m4低层大气能量的主要来源于( B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5在大气干燥、天空晴朗、无云的条件下,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D )。A、大气粗粒散射 B、大气漫射 C、大气反射 D、大气分子散射6在大气干燥、天空晴朗、无云的条件下,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 A )。A、蕾莱分子散射 B、大气漫射 C、大气反射 D、大气粗粒散射7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强度与投射在散射质点上的辐射波长( B )。A、四次方成正比 B、四次方成反比 C、平

18、方成正比 D、平方成反比 8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气体成分中对太阳光谱红外线区域吸收范围最广的是( D )。A、N2 B、O2 C、O3 D、H2O9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气体成分中对太阳光谱紫外线区域吸收范围最广的是( C )。A、N2 B、O2 C、O3 D、H2O10大气对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其中吸收最少的区域是( A )。A、可见光 B、紫外线 C、红外线 D、远红外线11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的太阳辐射强度,随大气透明系数增加而( 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12大气对太阳辐射最主要的减弱方式是( C )。A、吸收 B、反

19、射 C、散射 D、辐射多项选择题:1日初出与日将没,即太阳高度为0.50时,太阳呈红色,看起来较大,是因为( AB )。A、太阳光谱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B、蓝紫光散失殆尽C、这时太阳距地较近 D、光谱中只余波长较长的红色光2某地纬度为30N,春、秋分时,( BC )。A、赤纬为0 B、赤纬为23.5;C、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60 D、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90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AB )。A、在平流层以上主要是氧和臭氧对紫外辐射的吸收B、在对流层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对红外辐射的吸收C、在平流层以上主要是氧和臭氧对红外辐射的吸收D、在对流层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可见光的吸收4清晨和傍晚彩霞彩云的形

20、成是因为( AC )。A、太阳光谱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B、红外线增多了C、红橙光增多了 D、太阳与地平线距离近了 E、紫外线增多了填空题: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包括_吸收_作用_散射_作用和_反射_作用。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_选择_性。简答题:1简述旭日及夕阳呈现红色的原因。答:其原因由于清晨或傍晚,太阳光线通过大气层较厚,(1分)太阳光谱中的蓝紫光受到强烈的散射,(2分)以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直射光中主要为红、橙光线的缘故。(2分)2简述雨过天晴,正午时分天空呈现蔚蓝色的原因。答:在大气干洁、天空晴朗、无云的条件下,(1分)大气的散射以分子散射为主,(2分)且短波光兰紫光的散射强度大,所

21、以天空呈蔚兰色。(2分)3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是如何被减弱的?减弱的程度同哪些因子有关?答: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分别受到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微尘、氧和臭氧以及云滴、雾、冰晶、空气分子的吸收、散射、反射等作用,而使投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面。(3分)减弱的程度与大气质量和大气透明系数有关。(2分)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及地面有效辐射单项选择题:1当天空有云,但云量少而且比较薄,太阳未被云所遮蔽时,总辐射强度与碧空时(太阳高度角相同)相比(A )。A、较大 B、相等 C、较小 D、很小2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降低,波长长的光谱成分逐渐( D ),波长短的光谱成分逐渐( D )。A、减少,增

22、加 B、减少,减少 C、增加,增加 D、增加,减少3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受到减弱,其减弱的程度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经过的路径长短和( B )。A、大气温度 B、大气透明度 C、气压 D、风速4人们说CO2是主要的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是因为它( B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 D、对杂草及病虫害繁殖有影响5地面辐射的波长范围是( A )。A、38m B、412m C、3120m D、0.154m6大气辐射的波长范围是(C )。A、38m B、412m C、7120m D、0.154m7地气系统的辐射波长范围是( C )。A、38m B、41

23、2m C、3120m D、0.154m8在北球,夏半年,随着纬度的升高(A )。A、昼弧增长 B、 夜弧增长 C、昼弧夜弧相等 D、昼弧变短9在北球,夏半年,除去春分、秋分外,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的昼弧( A )。A、长 B、 短 C、相等 D、不一定10在北球,冬半年,随着纬度的升高( B )。A、昼弧增长 B、 夜弧增长 C、昼弧夜弧相等 D、昼弧变短11在北球,冬半年,除去春分、秋分外,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的昼弧( B )。A、长 B、 短 C、相等 D、不一定 多项选择题:1影响地面有效辐射大小的因素是(A、B、C、D、E)。 A、地面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风速 D、云况 E、

24、海拔2以下气体成分中对长波辐射强烈吸收的是(BD )。A、N2 B、CO2 C、O2 D、H2O3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受( A、B、C、D )影响。A、太阳高度角 B、大气透明度 C、云量 D、海拔高度 4大气透明系数受( ABCD )等因素影响。A、大气量 B、杂质 C、水汽 D、海拔高度 名词解释题:温室效应:大气中微尘和CO2的增加,犹如温室覆盖的玻璃一样,阻挡了地面向外的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和增温作用。阳伞效应:大气中微尘和CO2的增加,犹如在阳光下撑了一把伞,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大气的阳伞效应。简答题:1为什么说太阳辐射不是大气主

25、要的直接热源?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因而使穿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光谱变得极不规则;(2分)由于大气主要吸收物质(臭氧和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带都位于太阳辐射光谱两端能量较小的区域,因而吸收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不大。(2分)也就是说,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并不多,特别是对于对流层大气来说。(1分)所以,太阳辐射不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4、辐射、光照与农业名词解释题:光合有效辐射:能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色素合成、光周期现象和其他生理现象的太阳辐射波谱区,称光合有效辐射(380710nm)。生理辐射:能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色素合成、光周期现象和其他生理现象的太阳辐射波谱区。光周

26、期现象:日照长度决定着很多作物的开花时间,每年作物开花时间的早迟,决定于白天光照与夜晚黑暗的交替及它们的持续时间。作物对日照长短的这种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光饱和点: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而呈现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当到达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C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表观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燃烧所放出的热能与作物生长期中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或(生理辐射)的百分比称为光能利用率(太阳能利用率)。单项选择题:1光合有效辐射的波段大体与( C )的范围一致。 A、紫外线

27、B、红外线 C、可见光 D、无线电波2生理辐射的波段大体与(A )的范围一致。 A、可见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无线电波3光合有效辐射量约占太阳总辐射量的( B )。A、30% B、50% C、70% D、90%4( A )在大气中透射能力更强。A、红光 B、绿光 C、兰光 D、青光5( A )更有利于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A、红光 B、绿光 C、兰光 D、青光6( C )更有利于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A、红光 B、绿光 C、兰光 D、青光7以下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B )。A、麦类作物 B、烟草 C、马铃薯 D、油菜8以下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D )。A、大麦 B、油

28、菜 C、甜菜 D、玉米9以下作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C )。A、棉花 B、高梁 C、菠菜 D、水稻10以下作物中属于中性照植物的是( A )。A、茄子 B、大豆 C、燕麦 D、水稻11以下作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 )。A、油菜 B、玉米 C、烟草 D、水稻12以下作物中属于中性植物的是(C )。A、油菜 B、玉米 C、黄瓜 D、水稻13以下作物中属于特殊日照植物的是( C )。A、小麦 B、烟草 C、甘蔗 D、水稻14临界日长是指引起植物( B )的光照长度界限。 A、拔节 B、开花 C、灌浆 D、结实 15光周期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对( B )的诱导效应。 A、拔节 B、开花 C、灌浆

29、 D、结实 16短日照作物由南向北引种时,生育期将( C )。A、缩短 B、不变 C、延长 17长日照作物由南向北引种时,生育期将( A )。A、缩短 B、不变 C、延长 18只有当外界光强在(D )时植物才有干物质的积累。A、光饱和点以上 B、不受限制 C、光补偿点以下 D、光补偿点以上19喜光植物的光饱和点是( C )勒克斯。A、800015000 B、1500020000 C、2500060000 D、6500075000 20耐阴植物的光饱和点是(B )勒克斯。A、10005000 B、500010000 C、2500060000 D、6500075000 填空题:1光是从_光质_、_

30、光长_和_光强_三个方面来影响植物的。 2根据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将植物分为长日植物、_短日植物_植物、_中性植物_植物和_特殊日照植物 _植物。 3短日性植物是指只有在光照长度_短于_一定临界值时开花的植物。长日性植物是指只有在光照长度_长于_一定临界值时开花的植物。多项选择题:1被植物叶绿素强烈吸收,光合作用最强的是( AB )。A、兰紫光 B、红橙光 C、绿紫光 D、远红外光 E、青兰光2被植物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吸收的多为( CE )。A、兰紫光 B、红橙光 C、绿紫光 D、远红外光 E、青兰光3以下植物中属于耐阴植物的是( BDE )。A、禾谷类作物 B、茶叶 C、棉花 D、生姜、韭菜 E

31、、云松、蕨类植物4以下植物中属于喜光植物的是( ABC )。A、小麦 B、玉米 C、棉花 D、生姜 E、茶叶问答题:1短日照植物引种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由于北方生长季内日照时间长,温度降低,对植物发育有叠加影响,作物生育期延长,严重的甚至不能抽穗与开花结实(1分)。宜引用早熟品种或感光性较弱品种(1分)。反之,北种南引,由于南方生长季内日照时间短,温度升高,作物生育期缩短,影响营养体生长,降低作物产量(2分)。宜引用晚熟或感光性较弱品种(1分)。2长日照植物引种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长日照植物北种南引,由于南方日照缩短,发育减慢,但温度升高,发育加快,光温对发育速度影响有

32、互相抵偿作用(2分)。而南种北引,由于北方日照增长,发育加快,但温度降低,发育减慢,同样,光温对发育速度影响有互相抵偿作用(2分)。长日照植物的跨纬度引种,生育期长短变化应综合分析(1分)。3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哪些途径?答:(1)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1分) (2)采用合适的栽培技术,扩大田间绿叶面积,并维持较长的功能期(1分)(3)选择高光效品种,科学施肥,改善田间CO2供应(2分)(4)使光、热、水资源配合最佳,及时预测和防治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1分)4日照长短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答:随季节的转变而导致的一天中光照的持续时间的长短的变化在植物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1分)有

33、的植物要求在白昼较短,黑夜较长的季节开花。有的植物要求在白昼较长,黑夜较短的季节开花。这种不同长短的昼夜交替对植物开花结实的影响,叫植物的光周期现象。(2分)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2分)第三章 温度1、物质的热属性和热量收支1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D )。A、与导热率和热容量均成反比 B、与导热率和热容量均成正比 C、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无关 D、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2夜间,土壤表层的热量平衡方程是(B )。A、Q=-R-M+B+LE B、Q=-R+M+B+LE C、Q=-R-M-B+LE D、Q=-R-M

34、-B-LE3白天,土壤表层的热量平衡方程为(A )。A、QR-M-B-LE B、QR+M+B-LE C、Q=R+M-B-LE D、Q=R+M+B+LE4土壤热容量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A )。A、增大 B、呈线性递减 C、不变; D、呈指数递减 多项选择题:1地面热量的主要来源于(ABDE )。 A、太阳总辐射 B、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 C、蒸发潜热 D、凝结潜热 E、暖空气以乱流传向地面的热量 填空题:1热量交换的方式可归纳为四种:辐射热交换、_分子传导、流体流动、潜热_.2地面和低层大气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_辐射热交换(辐射).3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冷而重的空气下沉,这种空气的升降运动称为对

35、流;空气的不规则运动称为 湍流或乱流 .流体流动主要包括对流、平流、_ 湍流或乱流_三种形式。空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有对流、_平流_和乱流。2、土壤温度 单项选择题:1土壤表层温度的年变化随纬度升高而(B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2土壤表层温度的日变化随纬度升高而(A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3以下各种地形中温度日较差最大的是(B )。A、凸地 B、凹地 C、平地 D、坡地4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中日射型是(A )。A、从土壤表面向下和向上都降低 B、从土壤表面向下升高,向上降低C、从土壤表面向下和向上都升高 D、从土壤表面向下降低,向上升高

36、5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类型中,辐射型出现在( D )。 A、清晨 B、正午 C、白天 D、夜间6潮湿的土壤和干旱的土壤相比,干旱的土壤表层昼夜温差( B )。A、小 B、大 C、相同 D、不一定7土壤表层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 B )时左右。A、12 B、13 C、14 D、15多项选择题:1土壤表层热量累积量取决于( ABCDE )。A、太阳总辐射量 B、地气之间的对流、乱流热交换量C、土壤水分蒸发耗热量 D、与土壤分子热传导量 E、土壤表面水分凝结释热量2土壤白天升温和夜间降温幅度主要决定于( ABC )。A、土壤湿度 B、土壤质地度 C、土壤孔隙度D、土壤酸碱度 E、土壤肥力填空题:1凸地的

37、温度日较差比凹地_小_。2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可以分为_日射型(受热型),_、_辐射型(放热型)_和转变型三种类型。 问答题:1引起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进行土壤温度的调节?答:太阳高度角、土壤湿度、土壤颜色、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地面覆盖物、地形和天气条件等(2分),可通过覆盖、垄作、灌溉和营造防护林等来进行调节(3分)。3、空气温度名词解释题: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逆温层: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单项选择题:1气温系指距地面( B )高度处测得的空气温度。

38、A、1米 B、1.5米 C、2米 D、2.5米2某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份,则该地位于(B )。A、北半球陆地上 B、南半球陆地上 C、北半球海洋上 D、南半球海洋上3下列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大的是(C )。A、陆上多云的地区 B、海上多云的地区 C、陆上少云的地区 D、海上少云的地区4近地气层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 C )时左右。A、12 B、13 C、14 D、15 多项选择题:1影响气温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CE )。 A、纬度 B、经度 C、季节 D、洋流 E、地形 填空题:1近地层气温与土温的垂直分布相类似,可以分为_日射型(受热型)_、_辐射型(放热型)_和转变型三种类型。问答题:1为什

39、么气温日变幅大的地区作物产量高、品质好?答:气温日变幅大的地区白天温度高有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质(糖等),(3分) 夜间温度度低抑制作物呼吸消耗,进而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因而气温日变幅大的地区作物产量高、品质好。(2分)2逆温现象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应用?答:(1) 冬季晾晒农副产品应置于距地面较高处;(1分)(2) 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应选择清晨最佳;(1分);(3) 山区综合开发时,应注意“爬坡”种植;(1分)(4) 冬季熏烟防霜时,应防止对流发生。(2分)3为什么高山冷,而平地热?答:高山与平地冷热的差别,与太阳距离无关。由于地面吸收太阳光再辐射到空中后,才能使空气增温。

40、(2分)在低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处,白天的气温升得越高,离地面越远,气温就越低。一般,平均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降低0.6。(2分)由于高山高,空气较稀薄,增热少,风又比地面大,热量容易散失,所以高山冷,平地热。 4、空气绝热变化及大气静力稳定度判断(极难)名词解释题:干绝热变化: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在绝热上升或下沉过程中的绝热变化,其值约为1/100m。湿绝热变化:未饱和湿空气上升时,先按干绝热过程降温,到达凝结高度后水汽达到饱和时出现凝结。饱和气块继续上升,如果其凝结出来的水滴或冰晶不脱离原气块,始终跟随气块上升或下降的现象。单项选择题:1干绝热直减率总是(C )湿绝热直减率。 A

41、、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一定2湿绝热直减率总是(A )干绝热直减率。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一定3大气条件不稳定的判定条件是( D )。A、d B、dm C、m D、md4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C )。A、d D、d5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 A )。A、d D、d6一团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 C )。A、m D、m7一团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 A )。A、m D、m填空题:1大气条件不稳定的判定条件是_md 。气绝对稳定

42、的判定条件是_ m 。大气绝对不稳定的判定条件是_d 。对作干绝热升降运动的气块而言,大气是_稳定_的。 名词解释题: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农业界限温度: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着某些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转折或终止的日平均温度。积温学说:(1)在其他条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因子对生物的发育起着主要作用;(2)生物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对于某些时段的发育,还存在着上限问题;(3)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需要一定的积温。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

43、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净效积温: 生物在某一发育期或整个生育期中净效温度的总和,称为净效积温。当实际温度超过某发育期的最适温度时,其超过部分对生物的发育是无效的,此时净效温度等于最适温度减去生物学下限温度,除此这外,净效温度等于有效温度。单项选择题:1动植物生活的温度范围是比较窄的,生物系统中的大多数反应都发生在(C )温度范围内。 A、-1030 B、030 C、 050 D、10502农业界限温度( C )是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 A、25 B、20 C、15 D、103农业界限温度(C )是喜凉作物开始活跃生长的时期。 A、15 B、10 C、5 D、04农业界限温度(B )是热带作物开始生长的时期。 A、25 B、20 C、15 D、105农业界限温度(D )是农闲期与农耕期相互转换的标志。 A、15 B、10 C、5 D、06高于生物最低温度的(A )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生长期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