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3)_第1页
2019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3)_第2页
2019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3)_第3页
2019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3)_第4页
2019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3)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届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题。服饰和人类文化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可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关于服饰的起源,,观点众多,如保护说、装饰说、巫术说、遮羞说等。不论服饰的起源有 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延伸的结果就是服饰。人穿衣的第一动机是 的,肯定是诸多因素的合力, 这说明人类在选择“衣”时,已经赋予了其诸多的精神内涵。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早期,衣服作为一种奢侈品,自然多多益善,这使

2、得衣服越穿越多,而衣服的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事物的发展往往。经历了几千年的穿衣史后, 人类开始厌倦繁复的穿衣, 追求简约。同时一批前卫的设计师打破内外衣界线,形成内衣外穿潮流,原来穿上的如今脱下,原来长的现在剪短。繁复穿衣,对人体进行美化包装,在不 同程度上导致了对人体的束缚;简约,把人们从自己罗织的樊笼中解放出来。人们脱去了繁复的衣服,但仍保持着对华美的审美喜好。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A.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 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B.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

3、存与繁衍,生存与 繁衍是人类的本能。C.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存与繁衍,生存与 繁衍是人类的本能。D.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 繁衍是人类的本能。【解析】 A项,“主要原因缘故”句式杂糅;B项,“不论许多”搭配不当;C项,“原因还是因为”句式杂糅。2 .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折射8 .服饰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C.服饰就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D.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

4、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映照【解析】整段文字的话题都是“服饰” ,A项、D项话题不统一;C项,“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语序和前文不能照应,前文是“可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出不同 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即应该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A.休戚相关众说纷纭扑朔迷离否极泰来B.息息相关 见仁见智 扑朔迷离否极泰来C.息息相关 众说纷纭错综复杂物极必反D.休戚相关 见仁见智 错综复杂物极必反【解析】 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根据句意并无祸福相关联的意思,所以应选“息息相关”。众说纷纭

5、:指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使用“见仁见智”,句中应该加“人们”,即“人们见仁见智”,这样才语意连贯。“错综复杂”和“扑朔迷 离”都能形容情况复杂,不易弄清楚,但“错综复杂”偏重指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并含有头绪多的意思;“扑朔迷离”偏重指主观上难以辨认,看不清底细。句中指穿衣动机本身的复杂,属客观情况,故选“错综复杂”。否极泰来:指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物极必反:指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根据句意,没有体现“泰来”之意,而是强调 事物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应选“物极必反”。4 .下面是某校发给家长的邀请函的初

6、稿片断,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 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第10届腾飞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即将拉开序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为了孩子能在此次比赛中凯旋归来,敝校特别邀请专家来作“科技小发明创作” 的主题报告。我们鼎力邀请您于百忙之中抽空出席,与孩子共襄创新的乐趣。答案“凯旋归来”改为“凯旋” (或删除“归来” );“敝校”改为“学校”;“鼎力”改为“诚挚”; 回“抽空”改为“拨冗”;“共襄”改为“共享”。【解析】“凯旋”与“归来”重复。“敝校” “鼎力” “抽空” “共襄”为谦敬失当。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另选话题仿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生

7、活是歌谣,孕育着欢乐,如果你肯弹奏,就会奏出欢乐的音符。生活是种子,孕育着希望,如果你肯播撒,就会发出希望的光芒。生活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如果你肯积累,就会聚出深邃的大海。材料:苗圃航船画笔烂漫美丽成功花朵风帆图画答案 理想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如果你肯付出,就会开出烂漫的花朵。理想是画笔,孕育着美丽,如果你肯描绘,就会绘出美丽的图画。理想是航船,孕育着成功,如果你肯搏击,就会扬起成功的风帆。【解析】 首先明确句式“XXX是XXX,孕育着XXX,如果你肯XXX,就会XXX”, 然后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类,如“苗圃”“烂漫” “花朵”等。最后根据积极昂扬的基调进行拟写,另外注意“花朵” “图画” “风

8、帆”前的修饰成分。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题。面对 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应该传承什么、摒弃什么?著名学者王充闾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老根底”,我们要有“新眼光”,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光靠名嘴们去讲, 应该考虑如何在诠释传统文化方面做出更多创造性的努力,使其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现代性的转化和创造性的发展,从而使之更接地气,更多地关照现实 生活中的普通人。有些传统文化的确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如果不做改变,人们会觉得它游离于生活之外,,桎梏在书本中、书店里。换言之,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载体,赋予其更多现代的意义与内涵。()让人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让传统成为一种认同

9、,一种精神给养。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它是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它以散文的形式阐释中国人文传统,通过对先祖、 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人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 化特有的智慧、气度、神韵,让人们 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领悟日常的安身立命之道,斯文优雅的人生理念,生存处世的生活智慧,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 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当代呈现出 的生命力。1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之所以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是因为国粹这本书问世了。B.为了让人们更好

10、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C.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D.为了给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解析】“为了” 一词引导的是目的性状语,“国粹这本书问世”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故选B项。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 )A.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因为读史能通心。B.解决当今难题,必须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C.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D.通过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难题。【解析】根据语境,后文“让人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让传统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传统”

11、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这种智慧可以帮忙解决现代问题。 故选C项。3 .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A.浩如烟海高山仰止B.包罗万象仰之弥高C.浩如烟海仰之弥高D.包罗万象高山仰止身临其境生生不息设身处地生机勃勃身临其境生机勃勃设身处地 生生不息【解析】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此处修饰传统文化,故用“浩如烟海” 。高山仰止: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仰慕。仰之弥 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此处用来修饰传统文化,故用“高山仰止”。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12、。此处用来修 饰感受,人们亲自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故用“身临其境”。生生 不息:世间万物新陈代谢,永不停止。生机勃勃:形容充满生命力并富有朝气。 此处修饰生命力呈现出的状态, 故用“生生不息”。4 .下面是一段邀请函回执的部分内容,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改正。(5分)因近日日理万机, 恐难以按时拨冗莅临母校参加庆典,对不起了。在这千载难逢的日子里,我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愿母校永远年轻,永葆生机!答案示例:“日理万机”改为“事务繁忙” ;删去“拨冗”;“莅临”改为“到达”;“对不起了”改为“对此深表歉意”;“千载难逢”改为“特殊”。【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作答此题,考

13、生要明晰这个语段的表达目的,然后围绕语体要求,排查语段中出现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说自己“日理万机”显得不够谦 虚。“拨冗”是敬辞,指别人推开手头事务,不能形容自己。“莅临”也是敬辞,指欢迎贵宾或领导到来,可改为“到达”。“对不起了”属于口语,应改为书面语“对此深表歉意”。“千载难逢”过分夸张,与事实和语境不符,可改为“特殊”。5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另选话题仿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 给示例相同。(6分)人生如歌,应该多一些旋律,少一些音符;人生如诗,应该多一些抒情,少一些叹息; 人生如画,应该多一点色彩,少一些色调。材料:山河 天生机污浊雾霾荒凉清澈晴朗答案心灵如山,应该

14、多一些生机,少一些荒凉;心灵如河,应该多一些清澈,少一些污浊; 心灵如天,应该多一些晴朗,少一些阴霾。【解析】首先明确句式“XXX如XXX,应该多一些XXX,少一些XXX”,然后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类,如“山”“生机” “荒凉”等。最后根据积极昂扬的基调进行拟写。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题。曹雪芹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不能不说这为他日后创作 红楼梦奠定了基础。后来遭遇变故生活贫困,过起了 的生活。在历史上曹雪芹并不出名,对于像曹雪芹这样以一部作品的人物来说,()毕竟,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先知道红楼梦,后认识曹雪芹的。曹雪芹为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

15、写了不少诗和判词,其中大都预示了她们悲惨的命运,对于喜爱红楼梦的读者而言,有时真有点 。可是当前红楼梦在社会人群中的阅读状况令人堪忧,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红楼梦被读者近年来推举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一把交椅。红楼梦面世以后,曾有过几次集中的被“围观”热潮,与之相伴的 学术、艺术争论也不断出现。20世纪80年代,87版电视剧红楼梦借助刚刚火热的电视, 红遍了整个中国。在当前某个普通事件常常也能 流行起来的年代,作为经典的红 楼梦遭冷遇、不流行、难读,只能说“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B )A. 一无所有闻名于世不堪卒读莫名其妙B.家徒四壁

16、闻名于世不忍卒读莫名其妙C.家徒四壁 闻名遐迩不堪卒读神乎其神D. 一无所有闻名遐迩不忍卒读神乎其神【解析】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闻名于世:全世界都知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容非常著名。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不忍卒读: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不堪卒读: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神乎其神:神秘奇妙到了极点。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 )A.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红楼梦坐上了被读者近年来推举为“死活读不下去

17、排行榜” 第一把交椅。B. 一项调查显示,红楼梦近年来坐上了被读者推举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一 把交椅。C. 一项调查显示,红楼梦近年来坐上了读者推荐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一把 交椅。D.根据相关调查,红楼梦登上了读者近年来推荐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一把 交椅。【解析】 句式杂糅,应是“根据”或“显示” ;语序不当,“近年来”应放在 “红楼梦”之后;成分残缺,应是“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登上交椅”搭配不 当。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 )A.无疑让红楼梦这部作品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被阅读,才是今天对其最好的纪念方 式。8 .人们广泛而深入地阅读红楼梦

18、,无疑是今天对曹雪芹最好的纪念方式之一。C.红楼梦在今天被更加广泛而深入地阅读,是纪念曹雪芹最好的方式之一。D.今天对其最好的纪念方式,无疑就是让红楼梦这部作品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被阅 读。【解析】整段文字的中心是“曹雪芹”,对他的纪念应通过其作品得以实现。按照先 观点后阐释,先“纪念”后“途径”的思路,再结合语言表达的严谨、准确,综合判断 最恰当。4 .下面这则邀请函,在语言、格式及标点使用等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五处并修改。(5分)邀请函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中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我校拟定于下周下午 3点在六楼礼堂 举办文化达人知识竞赛,要求各校领导、老师积极参加。届时,您会了解到同学们深厚 的文化底蕴,您会感觉到他们在文化交流时的激情与魅力,您更能感受到新一代中学生在我们中学校园里的历练与成长。我们恭候您的光临!此致敬礼!2018年4月2日X X学校答案 “下周”时间不具体,应加具体时间如“下周一” ;“要求”改为“诚 邀”;_“感觉”改为“感受”;文化达人改为“文化达人”;格式上,日期应在 学校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