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训练_第1页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训练_第2页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训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训练我国某旅行者在其旅行日记中写道:“凌晨,寒风刺骨,等了两天,夜空中美丽的风光还是被我等到了,漫长无尽的黑夜里,看到你是我最大的欣慰而此时我的家乡应该是一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日记中记述的地区,可能有A.驯鹿迁徙B.遍地牦牛C.成群企鹅D.白熊出没2此时该旅行者家乡A.早稻成熟,遍地金黄B.苹果挂枝,硕果累累C.明前龙井,采摘正忙D.麦浪滚滚,丰收在望【答案】1C2A【解析】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桃花别样红的风光是西湖6月,中国的夏季。但材料中的旅游地却是寒风刺骨、黑夜漫长且凌晨有极光现象,因此参观地应位于南半球的南极

2、圈以内地区,据此选C。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不会有驯鹿。2该旅行者家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据此应为江南的6月,此时早稻成熟,遍地金黄。苹果挂枝,硕果累累是北方的秋季;明前龙井,采摘正忙是早春风光;麦浪滚滚,丰收在望是北方风光。据此选A。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一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的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标注线。以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以下地区自1951年以来,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的是A.日本群岛B.中亚C.中国D.东西伯利亚4与亚洲高压1025hPa等压线变化具有

3、明显相关性的因素是A.海陆位置B.洋流性质C.海陆温差D.地形地势差异【答案】3B4C【解析】31025hPa等压线的任置变动反映亚洲高压的强弱及其位五,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显示中亚地区该线位置最稳定,说明中亚地区受亚洲高压影响的冬季气候最稳定,所以B正确。4由于海陆热力生质差异导致网纬度海陆之间产生温差,海陆溫差越大,.陆地上因气温低而形成的高压越强盛.高压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所以海陆温差与亚洲高压控制范围呈正相关关系。索科特拉岛在过去的600或700万年间,一直被非洲大陆孤立在外。岛上生活着700多种极其罕见的动植物,其中右图植物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株高2米,茎直立,肉质,较粗,表皮

4、光滑褐绿色,茎基部膨大呈近球形,表皮灰色。叶互生,着生于分枝顶端,叶柄短,革质。图左为索科特拉岛位置示意图, 右图为植物景观图。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据右图推断,该岛的气候特征是A.温暖潮湿B.旱雨季清楚C.高温多雨D.高温枯燥6该岛稀有生物品种多的地理条件是A.纬度低地形复杂B.构造运动强烈C.与大陆隔绝时间长D.气候复杂多样【答案】5D6C【解析】5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岛上植物有瓶状茎、叶柄短、革质等特点,这些特征是植物为了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气候进化的结果,反映了该岛气候干旱,高温枯燥。6读材料可知:“索科特拉岛在过去的600或700万年间,一直被非洲大陆孤立在外。长期的地理隔离使其拥有

5、很多特有动植物,应选C。其余选项不是物种独特的原因。以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以下各题。7图中甲地所处半球及天气系统分别为A.北半球准静止锋B.南半球冷锋C.南半球暖锋D.北半球冷锋8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挪动的影响,乙地将来一两天A.气压升高,气温降低B.气压降低,气温升高C.乌云压顶,阴雨连绵D.东风狂吹,雪花漫舞9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有A.洋流、纬度B.地形、太阳辐射C.纬度、大气环流D.洋流、地形【答案】7B8A9C【解析】7图中实线是等压线,虚线是等温线。等温线数值向南减小,甲地所处半球是南半球,A、D错。风由

6、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根据风向判断,图示气压中心为低压中心,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甲地位于锋面气旋左侧,是冷锋,B对,C错。8冷锋降水在锋后,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挪动的影响,乙地将来一两天将有冷锋过境天气,气压升高,气温降低,A对,B错。阴雨连绵是暖锋过境的天气特征,C错。冷锋过境,不一定是雪花漫舞,图示锋面过境时,应是偏西风,D错。9图中等温线分布符合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规律,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等温线形态受锋面气旋活动影响,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C对。图中信息不能表达洋流、地形差异的影响,A、B、D错。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

7、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挪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随假设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挪动说明A.极地东风减弱B.中纬西风减弱C.低纬信风减弱D.副热带高压减弱11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A.夏季、变冷B.夏季、变暖C.冬季、变冷D.冬季、变暖12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挪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

8、纬度减少量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答案】10A11B12C【解析】10、由于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热量交换活动减弱,相应程度气压梯度力变弱,极地东风风力减弱,从而导致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挪动。故答案选A。11、由材料可知,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使得大气保温作用更加明显。夏季由于太阳辐射量大,高空云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使得空气温度上升,空气对流活动更加强烈,高空云升高较明显。故答案选B。12由材料可知,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挪动使得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中纬度地区由于低空云数量减少,对太阳辐射量的削弱

9、作用减弱,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同时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于高纬度地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故答案选C。以下图示意2019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时段内,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A.大寒B.立春C.雨水D.小寒14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A.藏南B.青海C.川西D.滇东15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答案】13B14D15D【解析】13图示为2019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该时段内,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所以B正确。14图示为2019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