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病人的护理_第1页
角膜病人的护理_第2页
角膜病人的护理_第3页
角膜病人的护理_第4页
角膜病人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A型选择题:1.关于睑腺炎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当 A.热敷;B.应用抗生素;C.挤压排脓;D.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2.老年人睑板腺囊肿术后复发2次,首先应考虑 A.手术未切除干净;B.睑板腺癌可能;C.继发感染;D.瘢痕增生3.急性泪囊炎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当 A.热敷; B.局部滴抗生素眼药; C.泪道冲洗; D.切开排脓4.下列哪项不是诊断沙眼的依据 A.上睑结膜滤泡;B.角膜缘胶样物;C.典型的睑结膜瘢痕;D.角膜缘上方血管翼二、B型选择题 A.肺炎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淋病双球菌; D.衣原体; E.腺病毒5.睑腺炎的主要致病菌。( )6.慢性泪囊炎的致病菌。( )7.淋球

2、菌性结膜炎的致病菌。( )8.流行性角结膜炎的病原体。( )9.沙眼的病原体为。( ) A.大量脓性; B.粘液丝状; C.水样; D.粘液脓性; E.以上均不是10.细菌性结膜炎的分泌物多为( )11.病毒性结膜炎的分泌物多为( )12.变应性结膜炎的分泌物多为( )13.淋球菌性结膜炎的分泌物为( )课时目标1.掌握各种角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常用护理措施。2.熟悉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3.掌握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常用护理措施。4.能对白内障术后病人制定出初步护理计划。 第三节 角膜病人的护理 角膜病是我国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严重危害视力。 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免

3、疫性、外伤性、营养不良性角膜炎。 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棘阿米巴、衣原体等 常见症状: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典型体征:睫状充血、角膜浸润、溃疡形成。一、细菌性角膜炎病因 角膜外伤或剔除角膜异物感染,戴角膜接触镜、慢性泪囊炎。 致病菌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表现 患眼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混合性充血,角膜溃疡底部污浊、有坏死组织,向周围和深部扩展,穿孔,化脓性眼内炎。 1.革兰氏阳性球菌: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灶,边缘呈匐行性发展,常伴有前房积脓,故又称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 2.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黄绿色粘稠分泌物,黄白

4、色坏死灶,前房积脓严重,48h全角膜坏死、穿孔、眼内容物脱出或全眼球炎。处理积极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护理评估 1.健康史;2.身体状况;3.心理社会状况;4.辅助检查护理诊断1.疼痛:眼痛 与角膜炎症刺激有关2.潜在并发症:角膜溃疡、穿孔、眼内炎 与角膜溃疡有关3.感知改变:视力障碍 与角膜溃疡有关护理目标 病人眼痛、畏光、流泪及异物感等症状减轻;减少或不发生并发症;视力提高或稳定。护理措施(一)疼痛:眼痛1.解释疼痛原因,转移病人注意力。2.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炎症吸收,缓解疼痛。3.抗炎治疗:治疗前角膜刮片、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氧氟沙星、妥布霉素15

5、30分钟滴眼1次,临睡前涂眼膏。球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全身应用抗生素4.炎症明显控制,全身或局部应用激素,减轻疼痛和瘢痕(二) 潜在并发症:角膜溃疡、穿孔、眼内炎1.抗炎治疗,角膜溃疡穿孔、瘢痕,可行角膜移植术。2.眼垫遮盖,减少刺激,保护溃疡面。3.严密观察,及时处理4.预防角膜穿孔,护理时要注意:8要点5.虹膜睫状体炎应及时散瞳6.角膜溃疡局部使用半胱氨酸等胶原酶抑制剂,可减缓溃疡的发展;口服维生素C、B。 (三) 感知改变:视力障碍 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将常用物品固定摆放,教会病人使用传呼系统、座便器等。护理评价 通过治疗和护理,评价病人能否达到: 病人无明显眼痛、畏光、流

6、泪等不适感觉;角膜溃疡得到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能进行日常生活,没有意外发生。二、真菌性角膜炎病因 常发生于植物外伤,眼局部应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有关。致病菌有曲霉菌、镰刀菌、青霉菌、白色念珠菌。表现 症状较轻,有疼痛、流泪、畏光及视力下降。 混合充血,角膜溃疡呈灰白色,外观干燥欠光滑,表面微隆起,可有“伪足”、“卫星灶”,角膜后有斑块状沉着物,常有粘稠的前房积脓,常发生角膜溃疡穿孔。辅助检查:角膜溃疡表浅刮片可查到真菌菌丝。真菌培养可鉴定真菌种类。处理 药物治疗为主,如有角膜溃疡穿孔危险或已穿孔者,可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护理诊断与措施潜在并发症:角膜穿孔、眼内炎 1选用抗真菌药物:二性霉素、咪

7、康唑、匹马霉素、金褐霉素,白天用眼药水滴眼,睡前用眼膏。 2病情严重者,可口服酮康唑,用咪康唑球结膜下注射或静脉滴注。 3有虹膜睫状体炎时,应用散瞳剂。三、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型感染后,可在三叉神经节潜伏下来,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可沿三叉神经至角膜组织,引起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表现 1.原发感染 发热、唇部皮肤疱疹,滤泡性结膜炎、树枝状角膜炎 2.复发感染 患眼可有轻微眼痛、畏光、流泪及异物感。(1)树枝状或地图状上皮性角膜炎,角膜上皮呈小点状浸润,形成树枝状表浅溃疡。溃疡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不规则的地图状溃疡。(2)盘状角膜炎:多位于角膜中央部,呈境界清楚的盘状浸润。表现为角

8、膜水肿、增厚、后弹力层皱褶。 (3)坏死性角膜基质炎:为严重的炎症浸润、坏死、变薄或穿孔。 治疗 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角膜损害 护理诊断与措施 知识缺乏 缺乏角膜感染的预防知识 1.抗单纯疱疹病毒眼药水及眼膏,常用疱疹净、无环鸟苷、三氟胸腺嘧啶、环胞苷。 2.盘状角膜炎,可在抗病毒药物应用基础下,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滴眼、球结膜下注射。 对于树枝状、地图状或有角膜溃疡者,禁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3.有虹膜睫状体炎者,应用散瞳剂。 4.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角膜溃疡面积较大,并严重影响视力者角膜移植术。 附:角膜移植术护理 适应症 1.板层角膜移植术 2.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护理

9、诊断与措施 (一)有眼压升高的危险 与角膜与虹膜粘连有关 (二)有感染的危险 与手术伤口及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 (三)有排斥反应的危险 与自身免疫识别作用有关 1.密切观察角膜排斥反应征象 2.抗排斥反应药物:常用皮质类固醇,无效可使用环孢素A。(四)知识缺乏 缺乏对角膜移植手术的了解和护理知识第四节 白内障病人的护理 白内障(cataract)指晶状体混浊,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一、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也称老年性白内障。病因 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原因不明确。 可能与紫外线、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遗传因素、晶状体营养和代谢障碍等有关。氧化损伤:损伤晶体细胞膜Na泵的功能

10、,使Na+流入增加,导致水的流入,开始了皮质性白内障的过程。使可溶性晶体蛋白,经氧化、水解、糖化和脱酰胺作用,形成不溶性的蛋白质,开始了核性白内障的过程。表现 呈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早期病人眼前有固定不动的黑影。1.皮质性白内障初发期:周边部皮质呈楔状混浊,不影响视力。膨胀期或未熟期:不均匀的灰白色混浊,斜照法检查可见新月形的虹膜投影。晶体吸收水分而膨胀,将虹膜向前推移,前房变浅,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视力明显减退,眼底不能窥入。成熟期:完全混浊呈乳白色,虹膜投影消失,视力降至光感或手动。过熟期:皮质分解或液化,核下沉,囊膜皱缩,前房加深,虹膜震颤。漏出的皮质,可诱发葡萄膜炎或晶体溶

11、解性青光眼。2.核性白内障:初期晶状体核呈黄色混浊,逐渐变为棕黄色或棕黑色。3.后囊下白内障:盘状空泡样混浊,混浊位于视轴,早期即影响视力。处理原则 无疗效肯定药物,主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CCE)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 激光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护理评估 1.询问有无渐进性视力减退,视力下降的程度。 2.询问眼前又无固定性黑影,有无复视、多视、屈光改变。 3.观察病人生活自理情况,能否自行进食、入厕、沐浴等。护理诊断 1.感知改变:视力障碍 与晶状体混浊有关 2.潜在并发症:继发性青光眼、术后伤口感染 3.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与白内障有关护理目标

12、视力得到提高;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措施(一)感知改变:视力障碍1.初发期可应用治疗白内障的眼药水滴眼,延缓白内障的进展。2.定期检查了解白内障的发展情况、注意事项。3.若头痛眼痛、恶心及呕吐,可能为急性青光眼发作,应立即积极治疗。4.病人年龄大、视力差,行动非常不便,应进行细致关怀及心理护理。5.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视力低于0.1影响工作及生活可手术。(2)术前检查:全身:血压160/100mmHg;血糖8.3mmol/L以下;心电图、胸透、肝功能等;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眼部:远、近裸眼和矫正视力、光定位和红绿色觉;裂隙灯检查角膜、虹膜情况;散瞳后裂隙灯查晶体混浊情况,眼底情况;测量

13、眼压;测量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计算IOL的度数;有条件者行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3)手术方法: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指摘除晶状体的皮质、核及部分前囊膜,保留后囊膜的手术;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CCE):指摘除晶状体皮质、核及囊膜,完整、全部摘除晶状体的手术。 现代ECCE在手术显微镜下、用显微手术器械完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用超声乳化仪将硬晶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通过小切口吸出。由于手术切口小,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迅速。(4)术后视力矫正:+8D+12D高度远视。 人工晶体(IOL):为最好的矫正方法。物像放大率仅12,术后可迅速恢复视力、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无环形暗点,周边视野

14、正常。 框架眼镜:物像放大率2035,有环形暗点,视野缩小及球面相差等。 角膜接触镜:放大率712,无环形暗点,周边视野正常。(二) 潜在并发症:继发性青光眼定期随访,注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如出现头痛、眼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慎用阿托品等散瞳剂。(三) 潜在并发症:术后伤口感染观察病情变化,点药、换药要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个人卫生,禁止用手或不干净物品揉眼。护理评价二、糖尿病性白内障 合并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因 血糖增高,晶状体内葡萄糖增多,转化为山梨醇,使渗透压升高,晶状体吸收水分,纤维肿胀变性而致混浊。表现 糖尿病人患白内障比普通人多46倍,进展

15、较快,容易成熟。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多发生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双眼前后囊下白点状或雪片状混浊,迅速扩展为全部晶状体混浊。当血糖升高时,晶状体的屈光度增高,而形成近视。处理 严格控制血糖,在血糖控制的情况下行白内障摘除+IOL术。 护理诊断与措施 潜在并发症:术后感染及出血1观察血糖变化,血糖控制后方可行白内障手术。2给予糖尿病饮食,遵医嘱应用降血糖药物。3术后易发生出血及感染,应严格手术适应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二) 潜在并发症:角膜溃疡、穿孔、眼内炎1.抗炎治疗,角膜溃疡穿孔、瘢痕,可行角膜移植术。2.眼垫遮盖,减少刺激,保护溃疡面。3.严密观察,及时处理4.预防角膜穿孔,护理时要注意:8

16、要点5.虹膜睫状体炎应及时散瞳6.角膜溃疡局部使用半胱氨酸等胶原酶抑制剂,可减缓溃疡的发展;口服维生素C、B。 (三) 感知改变:视力障碍 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将常用物品固定摆放,教会病人使用传呼系统、座便器等。护理评价 通过治疗和护理,评价病人能否达到: 病人无明显眼痛、畏光、流泪等不适感觉;角膜溃疡得到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能进行日常生活,没有意外发生。护理诊断与措施潜在并发症:角膜穿孔、眼内炎 1选用抗真菌药物:二性霉素、咪康唑、匹马霉素、金褐霉素,白天用眼药水滴眼,睡前用眼膏。 2病情严重者,可口服酮康唑,用咪康唑球结膜下注射或静脉滴注。 3有虹膜睫状体炎时,应用散瞳剂。三、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型感染后,可在三叉神经节潜伏下来,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可沿三叉神经至角膜组织,引起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表现 1.原发感染 发热、唇部皮肤疱疹,滤泡性结膜炎、树枝状角膜炎 2.复发感染 患眼可有轻微眼痛、畏光、流泪及异物感。5.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视力低于0.1影响工作及生活可手术。(2)术前检查:全身:血压160/100mmHg;血糖8.3mmol/L以下;心电图、胸透、肝功能等;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眼部:远、近裸眼和矫正视力、光定位和红绿色觉;裂隙灯检查角膜、虹膜情况;散瞳后裂隙灯查晶体混浊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