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汉语语篇的词汇衔接 摘要词汇衔接是指跨越句际的两个或多个词项相互之间词汇意义上的联系, 词汇衔接对构成语篇的文本性有决定性作用。 我们可以认为, 研究语篇的衔接在许多情况下就是研究词汇衔接。?本文的出发点是现有的关于词汇衔接研究的一些缺乏: 一是对词汇衔接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形式的描述上,并且因为没有探讨词汇衔接的作用机制,即使形式描述也是不全面的;二是没有追索词汇衔接的本质,使得这一研究只能在语言的表层进行,无法深入到它的内在机理中去。?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现代汉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的本质和词汇衔接机制的作用。 语篇中某一成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语篇中另一成分, 这是词汇衔接的本质, 也是衔接的
2、认知根底。 如果我们在理解该成分时确实寻找到了另一成分为参照并理解了它,这两个成分所在的片断就被衔接了起来。?在把握好词汇衔接本质的根底上, 我们认为词汇衔接具有双重性, 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方面它是一种指称关系确实定。 这一局部主要借鉴摹状词理论,但这一理论并不能直接拿来用, 因为词汇衔接中很多起到摹状作用的语言单位是上下文提供的, 是零形态的; 另一方面词汇衔接也是语义的关联。 词汇衔接可以起到帮助我们理清文本内在联系, 整合上下文意义的作用。 它包括: 语义块内部语义串联?主要靠词义与词义在语义块内部穿针引线; 语义块外部语义关联?主要靠关联词语在语义块外部整体关联。关键词 : 词
3、汇衔接双重性 指称关系确实定 语义关联 语义块 摹状词Abstract?The lexical cohesion means a connec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lexical meanings cross-syntax, which is the deciding factor to form a texture in the text. It is thought that the study of textual cohesion is in some case the study of lexical cohesionThe study in this p
4、aper begins with the deficiency of the lexical cohesion nowadays: one is people describe it only in form, but lack of doing research on its functional mechanism, so that the description on form is one-sided. The other is lack the essence of lexical cohesion, so that the study is only on the surface
5、without any further research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the nature and its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lexical cohesion in modern Chinese text. The understanding of a certain part in the text needs the help of other part in the text, which are the essence of the lexical cohesion and the cognitive f
6、oundation of cohesion. Once one part referent another part and it is understood by readers, those two parts are connected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lexical cohes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lexical cohesion has a duality. On one hand, it confirms the reference,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escript
7、ion words. But this theory cannot be used directly because many units in language are provided by context without any form. On the other hand, lexical cohesion means semantic correlation. The study of lexical cohesion will help arranging the internal connections of the context. Lexical cohesion incl
8、ud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hesion of semantic chunk?Key Words: duality of lexical cohesion,confirm of reference,semantic correlation, chunk of meaning, description word目 录 第一节 绪论1 1. 1 关于术语 “篇章? 1 1. 2 词汇衔接研究现状及评价 3 1. 2. 1 弗斯 J. R. F i rth 的 3 1 . 2 . 2 韩礼德( Halliday )和哈桑 Hasan 的词汇衔接理论 3 1 .
9、2 . 3 侯仪 Hoey 的“语篇中的词汇模式4 1. 2. 4 国内词汇衔接研究现状及评价 5 1 . 2 . 5 以往研究的缺乏 6 1. 3 研究目的和研究重点6第二节 词汇衔接双重性 8 2. 1 衔接的本质 8 2 . 2 语义块9 2 . 3 衔接的认知根底的两个方面11 2. 3. 1 11 2. 3. 1. 1 代词照应和零形照应 11 2. 3. 1. 2 指称对象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义块中出现?12?2. 3. 1. 3 利用 “摹状词 增加语义限制, 缩小词义外延? 13 2. 3. 2 显示语义关联的策略? 15?2 . 4 小结?词汇衔接的双重性 15第三节 词汇衔
10、接语义块之间指称关系确实定16 3.1 名词重复衔接16?3.2 等义名词衔接17?3 . 3 同义名词衔接17 3 . 4 利用“摹状词增加名词的语义限制, 缩小其外延 18 确定指称关系的策略? “搭配理论第四节?词汇衔接语义块之间的语义关联?23?4.1?语义块内部语义串联?23?4.1.1 依 靠稳定的词汇系统内的语义关 系建立的词汇衔接23?4.1.2 依 靠认知图式中的语义关系建立 的词汇衔接32?4.1.2.1?图式理论?324. 1. 2. 2?如何依靠认知图式中的语义关系建立词汇衔接?32?4.2?语义块外部语义关联?38?4. 2. 1 详述39 4. 2. 2 延伸41
11、4. 2. 3 增强42 结语46 附注48 参考文献 49 后记52第一节 绪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 不少学者在语篇分析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而衔接作为语篇的显著特征和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之一,吸引了许多语篇分析者的目光, 关于它的讨论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语篇种类。 但是学者们对衔接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局部?词汇衔接的描述却相对较少。 目前关于词汇衔接的研究大都沿袭韩礼德 (Halliday) 和哈森 (Hasan) 的模式 (1976) , 即将衔接手段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前者包括照应(r eference ) 、省略(e llipsis ) 、替代(substitution) 和连接
12、(conjunction) ; 后者那么包括词汇重复 (reiteration) 、同义(synonymy) 、上下义(hyp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等。?词汇是语篇的根本要素并携带着大局部的语篇信息。 但语篇并不是词汇的简单堆积和聚合, 而是通过词汇间的语义选择、 组织和聚合形成。 词汇衔接正是通过使用一些相互之间存在语义联系的词语, 建立一个贯穿语篇的语义链条, 构成语篇中话语组织的纽带, 保证篇章的连贯性。 根据侯仪 (Hoey) (1991) 的研究,在韩礼德和哈桑的文本分析中词汇衔接占了所有衔接方式 的 4 2 %。此外他还指出, 一个词可以同不止一个其他词汇发生
13、联系, 因此词汇是惟一一种能够经常形成多重关系的衔接手段。 由此, 我们可以认为, 研究语篇的衔接在许多情况下就是研究词汇衔接。词汇衔接方式及其功能的研究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着重探讨现代汉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 在讨论之前, 我们有必要对于“语篇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简单介绍并评价一下现有的关于词汇衔接的研究。 1.1?关于术语“语篇?在英语中与“语篇相对应的术语有 discourse 和 text 两个。为了区别起见,常将 discourse 译为“话语 ,而将 text 译为“篇章 。前者多用于指代口头语篇, 而后者多用于指代书面语篇。 这两个词在使用中还具有一定的地域色彩,一般来
14、说,英美国家的学者喜欢用 discourse,而欧洲大陆的学者那么偏好 text。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篇研究开展迅速, 涌现出众多语篇研究专家, 其中, 国外较为著名的有韩礼德(Halliday)和哈森(Hasan) ,梵 ? 迪克(va n ?Dijk) ,布朗和尤尔(Brown?&Y ule)等;国内有胡壮麟、黄国文、廖秋忠、陈平等。让1 我们来看一下各家对“语篇的定义。韩礼德和哈森 (1976) 将语篇定义为自然状态下所说出的或写出的, 长短不限的、 形成统一整体的东西。 长可以是长篇小说, 短可以是一个单词。 他们认为语篇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而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语法单位。 严格地说,
15、语篇和句子之间不存在着大小上下的关系, 而是 “表达 关系, 属于语义单位的语篇由属于语法单位的句子或小句表达。?梵 ? 迪克(1977)对篇章(text)和话语(di scourse)进行了区别。在他看来, 篇章是话语的理论单位。 也就是说, 篇章是对实际发生的语言事件的书面纪录; 实际发生的语言事件都是话语, 而篇章是其静态的表达。 对于语篇的生成条件, 他格外强调宏观语义结构, 认为任何一个语篇, 无论长短, 都有其宏观语义结构。?布朗和尤尔 (1983) 认为语篇 (text) 是一次交际行为的纪录。 他们侧重对口头语篇的分析, 指出在分析口头语篇时应将语调、 节奏等超音位特征考虑在内
16、。同时他们强调语篇分析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过程, 分析的角度和方式往往因人而异,而结果也各有不同。?陈平(1987)认为, “由前后相连的句子构成的段落,如果在语言交际中表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就是语篇。?廖秋忠(19 9 1)认为,语篇“为一次交际过程中使用的完整的语言体 。在一般情况下,语篇“大于一个句子的长度,涉及说话人/作者和(潜在的)听话人/读者 。语篇“既包括对话,也包括独白,既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 。?胡壮麟 (1994) 将语篇定义为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小到一个词或短语, 大到一次长达两三个小时的演讲都可以成为语篇。 它是一个广义
17、的概念, 既包括 “话语 , 也包括 “篇章 。 这一定义将语境和语义引入进来,对语篇分析理论无疑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黄国文(20 0 1)从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给语篇下定义。从结构方面看, “语篇 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由单一词汇构成的语篇,如某些建筑物的出口处标示的“Ex i t 。严格地说,这样的语篇由一个句子构成, 这个句子由一个分句构成, 这个分句由一个词组构成, 这个词组由2 一个单词构成;从功能方面看, “语篇是使用中的语言,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例如“ thank you 在“ I cannot thank you eno
18、ugh. 中表达的是感谢之情,而在“ Ill thank you to mind your own business. 那么有责备之意。本文将围绕着汉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展开讨论, 鉴于论文篇幅和研究条件的限制, 为了使研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本文将不对口头语篇进行详细的探讨, 而是侧重对书面语篇的分析; 另外, 由单个词汇、 短语或句子构成的短小语篇也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因为其长度的关系, 词汇衔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 我们研究的是 语篇中的跨句际的词汇衔接 , 因为句内的衔接对语篇衔接意义不大。1. 2 词汇衔接研究现状及评价 词汇衔接是指跨越句际的两个或多个词项相互之间词汇意义
19、上的联系, 即通过词汇的选择和运用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 并以此来到达连贯的目的。 词汇衔接对构成语篇的文本性 ( texture ) 有决定性作用。 我们可以认为, 研究语篇的衔接在许多情况下就是研究词汇衔接。 这样说并非要抹煞其它衔接方式的作用, 而是希望突出词汇衔接在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语篇分析学者对词汇衔接的研究。1. 2. 1 弗斯( J. R. F i rth )的“搭配理论 在语篇分析领域,对词汇衔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英国语言学家弗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词汇同现这一术语。弗斯认为“通过一个词的结伴可以理解该词的词义 you silly as
20、s 为 “ ass 在此处的意义是和直接在其前出现的“ you silly 的习惯性搭配。由此他认为,词义不仅通过音素、词素、语法形式、语境表现出来,还通过词项搭配来表达。1. 2. 2 韩礼德( Halliday )和哈森( Hasan )的词汇衔接理论 韩礼德和哈森 1976 年出版的?英语的衔接? ( Cohesion in English )一般被3 指出 例, 以“ 。他认为是衔接理论创立的标志。 韩礼德在他的衔接理论中将衔接分为语法衔接 (包括照应、 省略、 替代和连接) 和词汇衔接两大类。 这部著作对语法衔接手段 (照应、 替代、 省略、 连接) 作了详尽的描述, 相形之下他们对
21、词汇衔接手段的介绍就显得较为约略。韩礼德和哈森将词汇之间具体而复杂的意义关系归纳为两大类: 词汇复现和词汇同现。 复现指的是某一词以原词、 同义词、 近义词、 上义或下义词、 概括词或其他形式出现在语篇中而实现衔接。 而同现或搭配表示出现在同一语义场的词汇工程同现的现象 。 他们所说的同现主要指经常一起出现的一些词项。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 同现的范围到底有多广?诸如 ill 和 doctor (医生) , garden 和 dig (挖) ,bee (蜜蜂)和 honey (蜂蜜)等词项的同现,韩礼德和哈森 ( 1985)在重新论述词汇衔接时未把上面这些同现关系列入其中。 这些词之间到底属于哪
22、一种语义关系, 很难说清, 但它们之间有联系, 这又是人的经历和常识所公认的。 事实上,同现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因而人们在作实际语篇分析时往往对此捉摸不定,看来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但是, 既然这些词项在语义上是有联系的, 我们就应该加以说明,而不应该回避。 而且他们把绝大局部精力都放在衔接纽带、 衔接链等形式标记的研究上, 对于词汇衔接机制的作用,他们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1. 2. 3 侯仪( Hoey )的“语篇中的词汇模式 英国语言学家侯仪 1991 年出版了?语篇中的词汇模式?一书。这是一本讨论词汇衔接机制的专著。他认为语篇中词汇衔接手段比任何其它手段都更为重要, 对语篇结构的
23、研究, 首先应该是对语篇词汇模式的研究, 语篇作者想传递的信息及信息传递的方式都能通过词汇模式得到实现。 他将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概括为以下九种: ( 1)简单词汇重复( simple lexical repetition ) , ( 2 )复杂词汇重复 ( complex lexical repetition ) , ( 3) 简 ( simple mutual paraphrase ) ,( 4) 简单局部改写 ( simple partial paraphrase ( ) , 5) 复杂改写 ( complex paraphrase ) , ( 6) 反义复杂改写 ( antonymou
24、s complex paraphrase ) , ( 7) 词汇替换 ( substitution ) , ( 8 )共同参照( co-reference ) , ( 9 )词汇省略( ellipsis ) 。侯仪认为,韩礼德与哈森提出的词汇衔接链的概念很有意义,但他认为词汇衔接链不仅仅是线性的,4 单对应改写(花园) (生病)词汇项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多重的。 实际上, 不难看出, 侯仪的语篇词汇模式与韩礼德和哈森的衔接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的前六种词汇模式其实是对韩礼德和哈森的词汇复现模式的进一步阐述, 而后三种那么分别抽取自韩礼德和哈森提出的三种语法衔接手段: 照应, 替代和省略。 但
25、是他只讨论了词汇衔接中词汇复现, 而忽略了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即词汇的同现关系 (或称 “词汇搭配 )实上, 词汇同现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它的忽略可以说是侯仪理论的一个缺憾。1. 2. 4 国内词汇衔接研究现状及评价 我国很多语言学家如胡壮麟、朱永生等也对语篇中的词汇衔接进行了研究。 胡壮麟在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一书中将词汇衔接定义为 “语篇中出现的一局部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 或重复, 或由其它词语替代, 或共同出现 。(胡壮麟, 1994 : 112)他将词汇衔接方式分为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五大类, 其中不难看到韩礼德理论的影子。 但他探讨了词
26、汇衔接与指称的关系(所指相同、所指内包、所指排除、所指无关) ,并阐述了词汇衔接的三个特性: 有规那么性、 场制约性、 与语篇制约性。 另外, 他还尝试将这些词汇衔接手段应用于对汉语语篇的分析。这些是对韩礼德的词汇衔接理论的有益补充。 朱永生在?衔接理论的开展和完善? ( 1995 )中,认为同现这个概念包含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 一种是同现的词项同属某一个语义场, 如 red 和 green(绿色) 同属 “颜色 语义场; 另一种是同现的词项不属于某一个语义场, 但通常一起使用,如 garden (花园)和 dig (挖) , ill doctor (医生) 。前一种语言现象可按语义关系细分为
27、同义、 反义、 下义、 局部关系等, 后一种可以以有关词项在及物性系统中所发挥的语义功能、 按搭配方式进行分类,如“过程 +对象 ( dig 十 garden ) , “动作者 + 对象 bee 十( produces ) +honey 、 doctor+( cures ) +someone who is ill 。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在?英汉语篇衔接手段比照研究? ( 2001)一书中 对英、 汉语篇中词汇的几种主要衔接方式: 重复、 同义词、 反义词和上下义词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他们根本沿袭了韩礼德对词汇衔接的划分方式, 而且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英汉语篇衔接方式的比照以及比照结果与文化
28、和社会之间的关系5 (病)和(红色)。事上。 刘云江 ( 2005) 运用义素分析和同现理论, 探究了各种词汇衔接手段具有篇章衔接力的原因: 同义词、 上下义词和反义词之所以具有篇章衔接力在于其各自包含共同义素, 共同义素是它们篇章衔接的纽带; 搭配词之所以具有篇章衔接力在于其在同一语境出现的可能性,同现可能性是它们篇章衔接的纽带。1. 2. 5 以往研究的缺乏 我们认为以往大多是致力于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研究或者是英汉语篇词汇衔接比照研究, 旨在为英语学习者效劳, 而对汉语语篇词汇衔接的研究那么相对较少。以往的研究没有探究词汇衔接的本质,使这一研究只能在语言的表层进行,无法深入到它的内在机制
29、中。 以往对词汇衔接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形式的描述上, 并且因为没有探讨词汇衔接的作用机制,即使形式描 述也是不全面的; “只要话语中的一个成分的 解释要 参照 话语中的其他成分,就产生了衔接。 (韩礼德和哈森, 1976: 44 ) 。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只注重词汇衔接类型,而没有真正去关注这种“解释 “参照是如何进行的; 对 “词汇搭配 或者 “词汇同现 缺乏解释力度, 解释的原因仅限于 “这些词汇具有在同一语境出现的可能性 。 但 是 “ 同现 这个概念太模糊。 以往的研究大多没有认识到语篇中的词汇衔接也是一种指称关系确实认 。因为自然语篇主要是由实义词组成的, 指称也更多的是依靠实词的词义。
30、 只是指称关系确认的方式不同于代词照应、 零形照应等衔接手段 (我们将在第二、 三章中借鉴摹状词理论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另外,运用关联词语在衔接成分的外部进行的关联,本文中我们把它也归入词汇衔接。 1. 3 研究目的和研究重点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词汇衔接的本质和词汇衔接机制的作用。 针对以往研究的缺乏,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词汇衔接的双重性, 即它既是一种指称关系的确定, 也是一种语义的关联。 一方面研究词汇衔接是如何确认指称关系的, 这一点我们将借鉴摹状词理论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进行详细阐述。 另一方面阐述词汇6 衔接对理清文本的内在联系, 帮助我们整合上下文意义的作用。 它主要包括: 语
31、义块的内部语义串联?主要靠词义与词义在语义块内部穿针引线; 语义块的外部语义关联?主要靠关联词语在语义块外部整体关联。 总之, 我们认为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对词汇衔接进行描述, 而我们那么试图进行解释。7 第二节 词汇衔接双重性2. 1 衔接的本质 衔接是语篇的显著性特征之一,是语篇分 析的一个重要概念。韩礼德和哈森在 1976 年合著的?英语中的衔接? ( Cohesion in English )中指出“衔接是指语篇中存在的把其中某成分与上文联系起来的一切可能性 。 为了澄清这一概念的内涵, 他们又作了如下的阐述: “有一种意义关系对语篇特征至关重要, 就是语篇中某个成分的解释要参照另一成分。
32、衔接正是关系到语篇成分的意义是如何解释的。只要话语中的一个成分的解释要参照话语中的其他成分,就产生了衔接。 (韩礼德和哈森, 1976: 44) 语篇中某一成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语篇中另一成分, 这是衔接的本质, 也是衔接的认知根底。 如果我们在理解该成分时确实寻找到了另一成分为参照并理解了它,这两个成分所在的片断就被衔接了起来。例如: (1) 苏小姐 不知道方鸿渐这种打算; 她 喜欢赵方二人斗法比武抢自己,但是 她 担忧交战得太猛烈,顷刻就分胜负,二人只剩一人,自己身边就不热闹了。她 更担忧败走的是方鸿渐, 她 要借赵辛楣来激发方鸿渐的勇气。(钱钟书: ?围城? )在语篇层次上, 代词 “她
33、的使用预设了其照应对象的存在, 而 “她 的具体意义只有以照应对象为参照才能得到解释。 所以 “她 的出现必然会使读者从语篇上下文中去寻找并识别其回指对象 “苏小姐 。 “她 和 “苏小姐 构成语义上的照应关系,而使上下文前后衔接为一个整体。(2)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 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 苇眉子 , 苇眉子 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孙犁: ?荷花淀? )2) “苇眉子 在两个句子中重复出现, 指称对象相同, 表达一致的指称意义,从而将它所在的句子衔接起来。(3)节前电视台的相声挖苦封建迷信思 想的节日,还假借了一个迷信老妇8 例(之口, 说有什么 “光棍年 “寡妇年 “绝后年 , 惹得
34、听众哈哈大笑。 可见, “禁忌 什么的, 也已经 驱除 殆尽了。 倒是那些穿新衣服啦, 吃团圆饭啦, 包饺子啦一类的习俗, 却好好 保持 着。 可以说, 春节的习俗也已经受到 “扬弃 了。 发扬了 好的 , 健康的 ,而 抛弃 了 坏的 , 腐朽的 。(秦牧: ?北京春节? )例( 3)中, “驱除和“保持 , “发扬和“抛弃 , “好的和“坏的 ,“健康的和“腐朽的这四对反义词,彼此之间互为参照,意义相反或相对,使它们所处的不同的句子前后紧密衔接。 2. 2 语义块 在计算机语言处理中, 为了便于从语义层面描写一个句子, 人们提出了语义块的概念。 “语义块是语句的下一级语义构成单位, 是直接
35、构成句子语义的单位, 形式上可以是一个词、 一个短语或是一个句子 。 ( 雒自清, 2004: 25) 可 以说语义块是短语与句子之间的一个过渡性层次。传统语言学的词或短语仅代表语法层面,没有可能写出句子的物理数学表示式, 无法确定一个句子究竟该由几个词或短语构成才算根本完备。 语义块用来描述句子的深层意义, 结合句类知识就可以明确说出一个句子有多少个语义块以及每个语义块的类型。 可以说语义块的提出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突破, 因为古往今来还没有一个概念可以用于语句数学物理表示式的描述。 在论文中, 我们从计算机语言处理中借用了 “语义块 这个概念来统称和表述相互衔接的各局部。 之所以借鉴计算语
36、言处理中 “语义块 这个概念, 是因为计算机语言处理中“语义块是一个语义层面的概念,这一点同于本文。 但是本文中的 “语义块 的概念与其有所差异。 我们的 “语义块 的范围更宽一些, 语篇中的语言单位包括: 词、 词组、 句子、 段落。 衔接的两个局部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是不同性质的语言 单位,或者说是大小不同的单位。 所以语篇的衔接不仅仅依靠的是词语之间的衔接, 也会是短语和短语、 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衔接, 也会是段落和段落之间的衔接, 甚至是词语和句子、 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衔接。 它们依靠指称关系或者彼此语义之间的关联, 把篇章衔接为一个整体。 例如:9 (4) 他是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
37、 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转哲学系, 最后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学国文的人出国“深造 ,听起来有些滑稽。事实上,惟有 学中国文学 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 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 物理、 哲学、心理、 经济、 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 早已洋气扑鼻; 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 还需要处国招牌, 方可维持地位, 正好似中国官吏、 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方鸿渐到了欧洲, 既不 钞敦煌卷子 不 访 ? 永乐大典? 不 找太平天国文献 不 学蒙古文、 西藏文或梵文 。 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 伦敦、 巴黎、 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钱钟书?
38、围城? )在例(4)中, “学中国文学和“钞敦煌卷子 , “访?永乐大典? , “找太平天国文献 , “学蒙古文、 西藏文或梵文 是上下义的关系, 依靠这些 “小句的局部之间的上下义关系,把它们所在的句子及语段衔接起来。( 5) 我认为,中国有两条缺点,同时又是两条优点。第一, 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 不是帝国主义, 历来受人欺负。 工农业不兴旺, 科学技术水平低, 除了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历史悠久, 以及在文学上有部 ?红楼梦? 等等以外, 很多地方不如人家, 骄傲不起来。 但是, 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 感觉事事不如人, 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 像 ?法门寺? 里的贾桂一样, 人家让
39、他坐, 他说站惯了, 不想坐。 在这方面要鼓点劲, 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把抗美援朝中提倡的“藐视美帝国主义的精神开展起来。?第二, 我们的革命是后进的。 虽然辛亥革命打倒皇帝比俄国早, 但是那时没有共产党, 那次革命也失败了。 人民革命的胜利是在一九四九年, 比苏联的十月革命晚了三十几年。 在这点上, 也轮不到我们来骄傲。 苏联和我们不同, 一、 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 二、 后来又有了一个十月革命。 所以许多苏联人很骄傲, 尾巴翘得很高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 节选自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在例 ( 5) 中 , 因 为 “第一 “第二 这两个序列词语的使用, 把它们分
40、别所10 ,更,也 ,又在的段落衔接起来。上述的例子说明互相衔接的各局部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是大小不同的单位,所以我们倾向于使用“语义块来称呼它们。2. 3 衔接的认知根底的两个方面 2. 3. 1 确定指称关系的策略 在语篇层面上语义块之间指称关系的建立, 一方面主要依靠代词照应、 零形照应等衔接手段;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的语篇主要是由实义词组成的, 指称也更多的是依靠实词的词义。 词汇衔接中的 “词汇 大多为实义词, 所以语篇中的 词汇衔接也是一种指称关系确实认 , 只是指称关系确认的方式不同于代词照应、零形照应等衔接手段。词汇衔接指称关系确实认方式主要有两种:?A .指称对象相
41、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义块中出现。?主要依靠语篇中名词重复衔接, 等义名词衔接和同义名词衔接。 名词重复衔接指某一个或几个名词在语篇中反复出现, 当然指称对象也相同; 等义名词衔接和同义名词衔接,虽然是不同的词语,但是指称对象却相同。?B. 利用“摹状词 ,增加名词的语义限制,缩小其外延。?词汇衔接主要是通过实义词实现的。 但是实义词的词义是概括的, 要使它指称具体的对象, 就要增加实词的语义内涵或语义限制, 或者说找到它的 “摹状词 ,缩小外延,使其指称对象愈加清晰明确。这要借鉴摹状词理论。2. 3. 1. 1 代词照应和零形照应 (6) 刘素兰 是个曾给我留下过深刻印象的女孩子, 大约一年前的
42、时候, 她 曾在我的餐馆里当过一段时间的效劳员, 据说 她 还念过两年中专, 学的是美术, 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 便从东北的一个县城跑到北京来打工。 她 第一站就是我的餐馆。(荆永鸣: ?取个别名叫玛丽? )(7)只有 村北那个张家坟园 单独葱茏翠绿, 这 是镇上张财主的祖坟,柏树又多又大。 这又是村里人的克星。 因为偶尔那坟园的松树少了一棵?有些客籍11 人到各处坟园去偷树,张财主就要村里人赔偿。(茅盾: ?残冬? )(8)柯灵,生于 1909 年,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作家。1926 年 发表第一篇作品叙事诗 ?织布的妇人? 。 1930 年 任 ?儿童时代? 编辑, 1949 年以前 一
43、直在上海从事报纸编辑工作, 并积极投入电影、 话剧运动。 解放后, 曾任 ?文汇报?副总编辑, 现任上海电影局参谋。?( ?中文信息报? 200 1年6月7日 )(9)赵小姐听说于力凡要回去,果然做 出恋恋不舍的样子, 还流下两行泪, 又主动去闩死了门, 回身就死死抱住于力凡,两只手又是抓又是揉的。于力凡却再难疯狂得起来, 眼前只觉总有孙小姐的影子在晃, 努力回忆, 却怎么也想不起孙小姐在学校时的样子。?(孙春平: ?老师本是老实人? )当我们看到例( 6 )中“她这个代词时,我们不知道“她具体指称哪个对象,就会从前文中找到它的照应对象“刘素兰 ,它们之间构成同指,从而使句子前后衔接起来。 在
44、例( 8)中, 代表了一种零形回指形式,它们虽然采取了零形态,但是零形态的出现预设了该语言成分在上下文中的存在,当我们找到它的回指对象“柯灵时,语篇自然衔接起来。 但是代词照应和零形照应不属于词汇衔接,所以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2. 3. 1. 2 指称对象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义块中出现?主要依靠名词重复衔接、等义名词衔接、同义名词衔接。 (10) 过一阵他又喊了两声, 又喊伯妈, 喊 五多 ; 五多 是船上的小毛头, 人很瘦, 声音锋利, 平时大人上了岸就守船, 买东西煮饭, 常常挨打, 爱哭。 但是喊过 五多 了,也仍然得不到结果。 (沈从文: ?丈夫? )母音 ,也称为 元音 ,其余的
45、 19 个是子音。?( ?韩语口语? )12 个是 21 个字母,其中 40 (11)韩文共有(12) 出国留学几乎是许多台湾高等教育子弟奉守的传统, 不留洋一趟, 人生好似有许多缺憾。放眼官场学界台面上的人物,少有不顶着 镀金学位 。向来,洋学位 代表的意思是?光宗耀祖和更上一层楼。?10) 中 “五多 重复出现, 例 ( 11 ) 中 “ 母音 和 “ 元音 互为等义词,例( 12 )中, “镀金学位和“洋学位为互为同义词,它们指称对象相同,依靠彼此之间的指称同指关系,将语篇衔接起来。2. 3. 1. 3 利用“摹状词增加语义限制,缩小词义外延摹状词理论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中讨论得最热烈的问
46、题。何以如此, Martinich ( 1990)的一句话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指称问题确实重要,因为哲学家的典型看法是:语言与实在相联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指称。 这个实在 ( reality ) 就 是西方哲学家时时关注的存在 ( being ) 。 看人们怎么用指称, 就是看人们怎么用语言表示存在。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即是对指称问题的关注。 罗素把摹状词分为两种: 一种是限定摹状词, 一种是非限定摹状词。 限定摹状词具有 “ the so and the so (这个如此这般的事物) 的形式, 例如 “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当今的法国国王) , “ the a
47、uthor of Waferley ( ?威弗利? 的作者) 。非限定摹状词具有 “ a so and so (一个如此这般的事物) 的形式, 例如, “ a man(一个人) , “ a unicorn (一只独角兽) 等。 除逻辑专名 “这 、 “这个 、 “那个 等以外, 名称的命名活动都是借助于摹状词对被命名对象的一个或一组特性的描述来实现的。例如, “琼斯是指“那个在宴会上拿着香槟酒杯子的人 。当有人问及正在法庭上受审的那个人(比方汤姆)是谁时,人们会告诉他,那就是“杀害史密斯的凶手 。 摹状词是描述某一特定事物或对象的某方面特征的语词, 通过对某些特征的描述而指称这个事物或对象。
48、所以 摹状词理论即描述理论, 认为使用一个名称实际上就是描述被命名对象的某一属性或一组属性。13 等例(词汇衔接的语义限制 摹状词的立场是: 一个词语的涵义是由一个或一组摹状词提供的, 具有摹状词所描述的性质的事物就是该词语的指称。例如简简单单一个词?“桌子 ,它可以指称世界上千千万万张桌子, 它的指称范围是概括性的, 我们很难确定其具体的指称对象。但是 “华东师范大学的桌子 “华东师范大学文史楼的桌子 “华东师范大学文史楼 301 教室的桌子 “华东师范大学文史楼 301 教室第一排的桌子 “华东师范大学文史楼 301 教室第一排最左边的桌子加在 “桌子 上的修饰语或摹状词越多, 其词义内涵
49、逐渐增加, 相应地它的外延就会逐渐缩小,那么它的指称范围也逐步缩小。如“华东师范大学文史楼301 教室第一排最左边的桌子 中的 “桌子 , 它是靠着 “华东师范大学 “文史楼 “ 301 教室 “第一排 “最左边等这几个摹状词,逐步限制了它的指称范围,直到指称世界上唯一的那张桌子。 在语篇的词汇衔接中, 词汇衔接主要是通过实义词来实现的, 但实义词的词义是概括性的, 要使它指称具体对象, 那么只有增加实词的语义内涵, 也就是增加语义限制, 缩小词义的外延, 使其指称对象愈加清晰明确, 甚至使其指称范围缩小至独一无二。 在语篇中增加语义限制就表达为为这个中心词找到它的“摹状词 。在语篇的词汇衔接
50、中, 我们可以借鉴摹状词理论, 并不是直接拿来用。 因 为摹状词理论中,摹状词是直接作为定语修饰中心词的,但在词汇衔接中,很多起到摹状词作用的语言单位是上下文提供的,它并不是中心词的直接定语,而是在中心词所处的语义块结构外分布,表现为零形态。在第三章中我们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14 2. 3. 2 显示语义关联的策略 语篇中首先提出的语义块通常是受话者的 (或者是经过介绍、 论证的) ,而后面的语义块的理解需要回忆到对前面语义块的理解, 将二者照应起来并将它们处理为一个整体, 理解的任务才告完成。 而对后面的语义块的理解往往不需要重复前面的过程(即再次介绍和论证) ,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语言策略,这
51、些语言策略中就包括衔接。 每个语义块与其他语义块之间可能有的语义关联是无穷无尽的, 在特定的语篇中究竟实现为哪一种, 如果都需要理解者自己去分析判断, 理解也就成了一项心智和时间都需要巨大消耗的艰难过程。 事实上发话者总会根据他对接收者知识状态和认知方式的了解, 给理解安排一定的策略: 或设下一定的指引标记明示或暗示语义块之间的关联, 或利用理解者已有的语义知识甚至百科知识来显示语义块之间的关系。 语义块之间的语义关联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本内在的联系, 整合上下文的意义。它包括语义块内部语义串联和语义块外部语义关联。?语义块内部语义串联?主要靠词义与词义在语义块内部穿针引线。 语义块内部词义之间
52、的关系主要包括: 稳定的词汇系统内的语义关系和认知图式中的语义关系。 各语义块内部的关键词依靠在稳定的词汇系统内的语义关系, 衔接了它们所在的语义块, 也映射了语义块之间的衔接方式; 在语篇中依靠认知图式中词项间的联想语义关系和认知图式对语篇上下文意义的整合, 使语篇衔接为一个整体。?语义块外部语义关联?主要依靠关联词语在语义块外部建立联系。?我们将在第四章中对其进行详细阐述。2. 4 小结?词汇衔接的双重性 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词汇衔接的双重性: 一方面, 词汇衔接是语义块之间指称关系确实定; 另一方面, 词汇衔接又是语义块之间的语义关联。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分别对其进行讨论。 15 第三节 词汇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干部能力 课件
- 《电商图片处理基础》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手指课件
- 第六讲 欢度节日(看图写话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2024年辽宁省中考生物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小班音乐《合拢放开》教案
- 西京学院《影视作品分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数据挖掘》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沿直线传播》
- 西京学院《继电保护装置》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22年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台签模板(可直接套用)
- 出国留学给寄宿家庭写的自荐信模板
- 海姆立克急救法完整版本课件
- 《离骚》课件教材
- 巴斯夫苹果病害课件
- 烫金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格列佛游记》 课件
- 印刷工序作业指导书
- 桥梁色彩设计课件
- 7.5.1-J01-05-F3临时工程工工雇用工劳务费用结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