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优良案例_第1页
中班优良案例_第2页
中班优良案例_第3页
中班优良案例_第4页
中班优良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班会飞的火箭赵 静设计意图: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在组织中班幼儿观看发射实况后,孩子们每天都津津乐道谈论 嫦娥一号,看到他们对人类的飞天梦想兴趣如此浓厚,我抓住这个难得的教育契机,开展了会飞的火箭这一科学活动。通过给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摆一摆、试一试,动脑想一想,激发幼儿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逐渐学会一些实际的操作能力,获得早期科学经验。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与材料的互动,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感知空气的存在。2、尝试探索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喜悦。活动准备

2、:自制火箭、雪碧瓶与幼儿人数相同,PPT一个,图片2张。活动过程:1、谈话引题,结合课件的播放,激发兴趣。今年的10月24日,我们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小朋友想不想再看看发射过程?(想)你们要仔细看看,卫星是怎样飞上天的?(播放PPT)2、第一次操作后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师:今天教师也带来了许多枚自己做的火箭(出示并介绍火箭、瓶子助推器)。小朋友们每人拿一枚火箭、一个瓶子助推器玩一玩、试一试,想办法让自己的小火箭飞起来。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1)你们的小火箭飞起来了吗?(2)你是怎样让小火箭飞起来的?(3)为什么我们一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4)小实验:瓶子里的

3、空气。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瓶子里装有许多空气宝宝。我们一拍瓶子,空气宝宝被挤出来了。出来的空气宝宝推动火箭,火箭就飞起来了(附动作,结合图片)。3、第二次操作师:小朋友们再去试一试,想办法让自己的小火箭都能飞起来。4、第三次操作引导幼儿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师:刚才我们的小火箭都飞起来了。老师发现有的小火箭飞得很高很高,有的小火箭飞得低低的,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再去玩一玩、想一想,试试怎样让小火箭飞得高?怎样让小火箭飞得低?师:你是怎样让小火箭飞得高的?又是怎样让小火箭飞得低的?幼儿再次带着问题操作、尝试。小结:当我们很用力地拍打瓶子时,里面就出来很多空气宝宝。这些空气

4、宝宝推动火箭,火箭就飞得高;当我们轻轻拍打瓶子时,里面的空气宝宝出来得少,火箭就飞得低。活动延伸:刚才,小朋友都让自己的火箭飞上了天高不高兴?(出示瓶盖)如果我们盖上瓶盖,小火箭还能发射吗?请你试一试。活动反思:幼儿对科学经验的吸取和积累、认知结构的建立、技能方法的学习,都不是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就能完成的,而是通过点滴的逐渐积累。不同角度、多样化的科学活动,将使幼儿科学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补充,外延不断得到扩展,知识得以迁移和运用,能力和方法得到不断锻炼和发展。因此延伸部分的设计,教师采用留疑的方式,出示一个瓶盖,给他们留下一个想像、探索的空间,激发他们继续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大自然的礼物赵 静设

5、计思路:秋天到了,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经常捡拾院子里掉落的小叶子、小花瓣、花种子,甚至小石子,像找到宝贝似的攥在手里。这些在成人看来毫不起眼的东西却分外吸引孩子。我想,既然孩子们那么喜欢捡拾自然物,何不满足他们,让他们把自己捡拾的自然物收集起来呢?在捡拾和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点数及类概念还不太清楚,因此,幼儿的收集正是积累分类经验和点数能力的好机会。活动目标:1、利用幼儿收集的自然物,发展幼儿点数及分类的能力。2、让幼儿用收集的自然物拼摆画,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好的自然物、大白纸。松树(图)梧桐树(图)银杏树(图)柳树(图)小筐小筐

6、小筐小筐2、分类板3、自然物拼图范例。活动过程:1、说一说一一你收集了哪些大自然的礼物?师:小朋友,请你说一说你捡到了哪些大自然的礼物?在哪儿捡到的?2、分一分一一你捡了几种大自然的礼物?1)师:小朋友,你们捡的东西太多了,老师给你们每人一张大白纸,把你捡到的礼物都倒在大白纸上,看看有没有长得一样的,把它放在一起。(幼儿分类,教师指导)2)数一数,你捡了几种大自然的礼物?3、认一认一一你能帮叶宝宝找到妈妈吗?1)师:小朋友捡了好多不同的树叶,你知道它们的树妈妈是谁吗?2)出示分类卡,请幼儿仔细观察树的形态特征。师:树妈妈们来了,看看都有谁?3)这是松树妈妈,它的叶宝宝是什么形状?像什么?你那儿

7、有吗?把松叶宝宝放到松树妈妈下面的小筐里。(逐一认识松叶、梧桐叶、银杏叶、柳叶)4、拼一拼一一你会用自然物做画吗?1)出示拼图范例,激发幼儿创作兴趣。2)幼儿自由创作。5、比一比一一谁的画最好看?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评价活动延伸:家园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长配合下开动脑筋想出以自然物为材料的其它玩法。活动反思:此次活动的设计是从生活中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与季节结合、与主题活动的内容相结合,充分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产生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索的欲望,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人、事、物都与数、量、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活动过程也紧扣这一点,鼓励孩子在玩中去感知数、量、类,让孩子自己动手收集、分类、拼图,使孩子成

8、为活动的主人。磁 铁石晓郦设计意图:孩子们自由活动时,我发现好多孩子手里拿着一块黑黑的东西,我随口问孩子们“这是什么?”有经验的孩子说这是吸铁石,我顺势告诉孩子们这叫磁铁,当我追问“磁铁能干什么”时,许多孩子告诉我“能吸铁做的东西”。我决定让孩子们在幼儿园或家里寻找“铁制品”,结果孩子们找来了积木、卡片、VCD、镜子等,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活动目标:1、知道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产生继续探究的兴趣。2、愿意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伴交流。活动准备:1、幼儿自己准备能被磁铁吸住的各种物品。2、磁铁、记录板、纸笔人手一份。3、教师准备的能被磁铁吸住的各种物品和铁夹子、剪刀等。活动过程:1、介绍自己准备

9、的材料师:昨天,我们在玩磁铁的时候发现磁铁能吸起很长一串回形针,磁铁的本事可真大呀!今天,我们找来了许多认为可以被磁铁吸住的东西,能介绍一下吗?幼:我觉得磁铁可以吸住热水袋。幼:我准备了喝水杯,它能被磁铁吸住。幼:我带来了发夹、VCD片、易拉罐。幼:我想镜子能被磁铁吸住。(除此以外,孩子们还认为木珠,玩具汽车、乒乓球、塑料盒、木片等被磁铁吸住)2、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师:这些东西真的能被磁铁吸住吗?等一会儿你们来试一试,我这里也准备了一些东西,别忘了把你的每个实验都记录下来。(幼儿操作,教师关注他们的表现表达,如请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记录的,如:有的孩子画“”表示物体能被磁铁吸住,画“”

10、表示不能被磁铁吸住)3、交流实验结果师:你们发现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把全体幼儿认可的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陈列在桌子上)幼:我的易拉罐能被磁铁吸住。幼:巧克力盒能被磁铁吸住。幼:我的发夹也被吸住了(教师请该幼儿演示)。幼:剪刀能被磁铁吸住,手柄不能被磁铁吸住。4、在生活中寻找磁铁的朋友师:做了那么多实验,我们发现易拉罐、盒子、茶杯、发夹都是磁铁的朋友,都能被磁铁吸住,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磁铁的朋友呢?幼:电冰箱、电风扇、电脑外壳。幼:门锁、家里的窗户。师:那好,今天我们回家也用磁铁做做实验,别忘了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明天带来告诉大家,好吗?(虽说孩子们

11、知道“磁铁能吸铁”,但事实上,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对“铁制品”并不熟悉,从他们收集的物品就可以看出,为此,教师还应该从幼儿现实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孩子通过实验分辨能被磁铁吸起的物品,了解铁制品的特征。)磁铁的奥秘杨 静目标:1、通过幼儿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发现磁铁能吸住铁的物理特性。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及探索科学的兴趣。准备:1、磁铁、小铁钉、曲别针、啤酒瓶盖、塑料积木、木块、纸、布、硬币、石块等。2、多媒体课件“滑动的小兔”。过程:(一)开始部分1、放课件,出示磁铁,认识磁铁2、出示“滑动的小兔”,猜一猜,小兔为什么能在纸盒上滑来滑去?演示小兔在纸盒上滑动,激发幼儿好奇心。教师:这是怎么

12、回事?小兔怎么会滑动呢?给幼儿充分自由发言的时间。3、教师展示出磁铁,如果我们换成别的来看看小兔还会滑动吗?(二)基本部分1、“小兔想和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们愿意吗?那好,小兔要请它的好朋友们去它家做客,它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你们可以自由玩一玩,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2、幼儿自由摆弄物品,启发幼儿发现磁铁可以吸东西。教师:现在请你们把发现的告诉大家。3、教师:刚才小朋友发现有的东西能吸起来,有的吸不起来,现在请你们再玩一玩。把磁铁吸起来的物品放在一个盘子里,把不能吸起来的放在另一个盘子里。4、填写观察记录表提问:请你们说说,哪些东西可以吸起来?并在记录表中打“”,不能吸起来

13、的打“”.“吸起来的东西是用什么做成的?(铁制品)”“哪些东西吸不起来?它们是不是铁做成的?”5、教师小结:磁铁的好朋友是铁制品。(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想和教师一起去钓鱼吗?拿上我们的小鱼竿钓鱼去喽!”“哇,小朋友都钓到了鱼,你们真棒,天色不早了,拿起小鱼我们回家吧!”秋天的图画牛高云设计意图:孩子在秋天里是快乐的,有数不清的发现:形状各异的秋叶、五颜六色的果实。经过孩子们的一系列观察、玩耍及制作,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从此激发了幼儿积极探索、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此次活动让幼儿利用秋天的自然物标本进行剪剪、切切、拼拼、贴贴等各种操作技能,选择各种材料自由表现,大胆想象、创作秋天丰

14、收的景象、田野的美景,感受秋天的丰富性。在活动中充分地体现了综合性、主动性、创造性。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感受秋天的丰富性。2、学习剪、切、拼、贴等技能,会使用自然材料进行创造的愉快情感。3、体验与同伴合作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设置秋叶、干果拼贴区,水果拼盘区三个区域环境。2、各种秋叶、各种果实适量,砧板、小刀、圆盘、牙签、双面胶、乳胶、白纸、剪刀若干。3、游戏前幼儿洗净双手。活动过程:(一)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1、让幼儿自由观察三个区域的环境,并说一说、议一议。2、谈话。把幼儿召集到老师身边,老师: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选用自己

15、的想象,利用自身的动作,来表现对秋天的认识。)3、教师总结:牛老师也喜欢美丽的秋天,因为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五颜六色的果实、各种各样的秋叶,她想让我们用这些礼物做成秋天的图画,你们愿意吗?我们用水果做拼盘、秋叶和果实做拼贴画,老师用照相机拍下来去送给秋姑娘好吗?(二)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1、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学会协商,选择合作伙伴。(让幼儿自己来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区域,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来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从而使幼儿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游戏中去。)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秋叶、果实的形状颜色,并进行合理想象。(如:这片银杏叶象什么?可以把它拼成什么图

16、案?)(三)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幼儿相互介绍作品或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老师一边听一边拍照。这样,不仅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也促进老师与幼儿情感交流。最后,师生共同与作品合影留念,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魔力的水张利英活动目标:1、通过玩水,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材料准备:饮料瓶若干(靠近其底部的壁上用锥子钻25个大小一样的小孔,小孔间距约为0.5厘米);吸管;用蜡涂染过的硬卡纸片若干;大小一样的玻璃板若干(玻璃板周围用胶布贴好);与幼儿人数相等的镜子(不要太小);迷迷转若干(把乒乓球剪成月牙形);每组盛水

17、脸盆一个;筐子;抹布等。活动内容与方法: 游戏一:调皮的小水滴每个幼儿从筐子中取一个干燥的玻璃板和一张涂过蜡的卡片,用吸管吸水,向干燥的玻璃板上滴,看玻璃板上的水滴是什么样子的。(水滴是“散开”的。)再向用蜡涂过的纸片上滴,看水滴是什么样子的,和玻璃板上的水滴一样吗?(不一样,玻璃板上的水滴是“散开”的,纸片上的水滴是圆圆的,像小豆子一样。)游戏二:不容易分开的玻璃板给每个幼儿提供两面大小一样的干燥的玻璃板,让他们把玻璃板叠放一起,试着分开一下,然后再在水中将它们叠合在一起,拿出来之后再试着掰一掰,看两块玻璃是否容易分开。(湿了之后的两块玻璃板比干燥的两块玻璃板要难分一些)游戏三:会“握手”的

18、水向饮料瓶内注满水,会发现水从饮料瓶壁上的几个小孔射出,形成几条水流。让幼儿在几条水流的“根部”轻轻一捏,看有何现象发生。(几条水流合在了一起)再用手在水流“根部”轻轻一划,又有何现象发生。(几条水流又分开了)。游戏四:旋转的“迷迷转”给每位幼儿提供一面镜子和几个“迷迷转”,让幼儿把“迷迷转”放在干燥的镜面上,当镜面稍稍一倾斜,“迷迷转”会怎样?(会从镜面上滑下来)如果在镜子上滴上水,再像刚才那样玩, “迷迷转”会怎样?(“迷迷转” 像穿上了滑冰鞋,旋转的很快很好看)。结合4月22日地球日,教育幼儿要树立的节约用水意识。注意事项:本活动属感知类活动,不属于理解活动。对于活动中发生的现象不强求幼

19、儿理解其中的道理,只要感知到即可,也可试着让幼儿说说为什么。鸟是人类的朋友郭 芳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鸟的特征以及鸟的生长过程;2、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产生喜爱鸟和保护鸟的情感。活动准备:视频仪、各种鸟的图片、录像鸟的生长过程、收集各种有关鸟与人类关系的信息。活动过程: 一在视频仪上演示各种鸟的图片,引导幼儿感知鸟的多种多样。提问:1.你认识哪种鸟?它叫什么名字?它长的什么样?2.为什么它们都叫鸟?引导幼儿发现这些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小结;鸟的身上长满了羽毛,大多由圆圆的头、硬硬的嘴,有两只翅膀和两条腿,鸟都没有牙齿。大多数鸟会飞,脚上有爪,能抓住树枝,有很多鸟把家安在树上,生活在水边的鸟脚上有

20、蹼,会划水。二看录像了解鸟从卵到成鸟的成长过程。1.让幼儿观看录像。2.交流讨论:小鸟是从哪儿来的?小鸟是怎样长大的? 小结:小鸟是鸟妈妈生出的蛋孵出来的。鸟爸爸、鸟妈妈捉来小虫喂自己的鸟宝宝,小鸟跟着爸爸妈妈学习飞行、啄食、搭窝的本领。我们应该爱护鸟。三讨论:鸟与人类的关系。1.师:鸟能为人类做很多事,你知道哪些鸟对人类有哪些帮助?2.师幼一起讨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鸟。如:信鸽可以帮人送信;喜鹊被人当作吉祥的象征;麻雀、燕子、八哥、喜鹊、乌鸦专门吃田间庄稼地里的害虫,帮助人们粮食丰收,人们还根据孔雀、天鹅的优美姿态编排舞蹈等。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爱护鸟。如:在生活中不捕捉鸟,不使用杀虫剂,善待受伤的鸟等。活动延伸:绘画我喜欢的鸟。生日派对王海霞设计意图:纲要在科学目标里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将生日派对这一真实的生活情景引入幼儿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超市购物、开火车、送礼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