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堂PPT)_第1页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堂PPT)_第2页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堂PPT)_第3页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堂PPT)_第4页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主讲:主讲: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3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绘制绘制和和阅读阅读工程图样的技术基础课。工程图样的技术基础课。主要内容是主要内容是以以正投影法正投影法和和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中的规定画法为基础,研中的规定画法为基础,研究工业生产中究工业生产中 的绘制和阅读问题。的绘制和阅读问题。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设计设计、制造制造和和使用使用各种机器、设备、各种机器、设备、电子产品及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工程图样。图样是工程技术人电子产品及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工程图样。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工具,也是指导生产的员表达设计思想的工具,也是指导

2、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重要技术文件,是是工程技术界交流思想和信息的工程技术界交流思想和信息的重要媒介重要媒介。图样图样是每一位工程是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工程界语言工程界语言”。4本课程属于工程图学,主要研究本课程属于工程图学,主要研究绘制绘制和和阅读阅读工程图样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是高等工科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一门既有理的理论和方法,是高等工科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一门既有理论、又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技术基础课论、又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技术基础课。学习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学习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绘制和阅

3、读机械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了解了解技术制图技术制图和和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培养踏实、细致、耐心、严谨的工程技术人员素质。培养踏实、细致、耐心、严谨的工程技术人员素质。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5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与投影分析和作图过程紧密结合。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与投影分析和作图过程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能。加强标准化意识和对国家标准的学习。加强标准化意识和对国家标准的学习。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与工程实际相结合。6宋代的李诫撰写的宋代的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营造法式一书,是一部古建筑的规范一书

4、,是一部古建筑的规范巨著。书中用了大量插图来表达建筑造型及某些物品的构造,运巨著。书中用了大量插图来表达建筑造型及某些物品的构造,运用的是正投影斜轴测投影图。用的是正投影斜轴测投影图。公元前公元前100年的古数学名著年的古数学名著周髀算经周髀算经中已有方圆、圆方和中已有方圆、圆方和勾股弦等几何作图问题的记载;到汉灵帝时,勾股弦等几何作图问题的记载;到汉灵帝时, 出现了翻车,在许多出现了翻车,在许多器械上应用了齿轮及金属制造的轴和轴承;在唐代,器械上应用了齿轮及金属制造的轴和轴承;在唐代, 建筑师已将正建筑师已将正面透视图运用于建筑。面透视图运用于建筑。制图这门学科随生产发展而发展。我们祖先很早

5、就懂得使用制图这门学科随生产发展而发展。我们祖先很早就懂得使用图画来记述和表达事物。早在春秋战国时,图画来记述和表达事物。早在春秋战国时,周礼考工记周礼考工记一书一书就记载有就记载有“规、矩、绳、墨、悬、水规、矩、绳、墨、悬、水”等测绘工具。西汉时期已等测绘工具。西汉时期已有棱台的插图。有棱台的插图。 图中采用投影概念和直观图表示几何体。图中采用投影概念和直观图表示几何体。7国外,国外,17951795年法国几何学家年法国几何学家蒙日蒙日提出了以投影几何为主线的提出了以投影几何为主线的画法几何学,把工程图的表达与绘制规范化、唯一化,为工程设画法几何学,把工程图的表达与绘制规范化、唯一化,为工程

6、设计、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计、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绘图这一新技术得到迅速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绘图这一新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标志着我国工程制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展。标志着我国工程制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替代纸质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替代纸质图样已成为现实。工程图学如数学、物理一样,成为不可替代的图样已成为现实。工程图学如数学、物理一样,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学科。重要基础学科。尽管计算机绘图技术已经很发达,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手工尽管

7、计算机绘图技术已经很发达,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手工绘图。手工绘图是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最有效的锻炼手段。绘图。手工绘图是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最有效的锻炼手段。只有掌握了手工绘图技巧,才能在计算机绘图时得心应手。只有掌握了手工绘图技巧,才能在计算机绘图时得心应手。891.1.2 1.1.2 比例比例1.1.3 1.1.3 字体字体1.1.4 1.1.4 图线及其画法图线及其画法101.1.1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图纸幅面和格式25a510c1020e210 2972974204205945948418411189BLA4A3A2A1A0幅面代号幅面代号基本幅面及图框尺寸基本幅面及图框尺

8、寸图纸基本幅面分为图纸基本幅面分为A0、A1、A2、A3、A4共五种,共五种,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表中规定的基本幅面。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表中规定的基本幅面。11图纸幅面(图纸幅面(mm)A15941261147116821982210225231486 1783 2080 23786301051A45A44A33 A34891A43420420A2297297A3A3210A4841841118911890A0A0必要时,可以按规定必要时,可以按规定加长加长图纸的幅面图纸的幅面。加长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加长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图中虚线为加长

9、后的图纸幅面图中虚线为加长后的图纸幅面。12BL图框线图框线周边周边纸边界线纸边界线 无论图样是否装订,都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和标无论图样是否装订,都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和标题栏的框线。题栏的框线。标题栏标题栏13图框格式图框格式留装订边图样的图框格式留装订边图样的图框格式X 型型Y 型型边界线边界线图框线图框线 标题栏标题栏周边周边14图框格式图框格式不留装订边图样的图框格式不留装订边图样的图框格式Y 型型X 型型纸边界线纸边界线图框线图框线标题栏标题栏周边周边15国标中推荐的标题栏国标中推荐的标题栏180161216161010121216121216508 7=(56)18204 6.5

10、=(26)1212(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图样名称图样名称)(图样代号图样代号)重量 比例阶段标记共 张 第 张工艺审核批准设计标记标记 处数处数分区分区签名签名(签名)更改文件更改文件(签名)(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材料标记材料标记)标准化每张图纸必须画出标题栏,其位置位于图纸右下每张图纸必须画出标题栏,其位置位于图纸右下角并紧靠图框线。角并紧靠图框线。 161.1.2 比比 例(例(GB/T 14690- -1993)国标规定的比例国标规定的比例比例比例是指是指图形要素图形要素的线性尺寸与的线性尺寸与实物相应要素实物相应要素的的线性线性尺寸之比。尺寸之比。17不同比例绘制的同一图形

11、不同比例绘制的同一图形不论采用何种比例绘图,都应按机件的实际大小标注尺寸。不论采用何种比例绘图,都应按机件的实际大小标注尺寸。1:21:12:1181.1.3 字体(字体(GB/T 14691- -1993)字体的总要求:字体的总要求: 字体端正字体端正 笔画清楚笔画清楚 间隔均匀间隔均匀 排列整齐排列整齐字体的号数:字体的号数: 即字体的高度(即字体的高度(mm):):1.8,2.5,3.5,5,7, 10,14,201010号字号字7 7号字号字5 5号字号字3.53.5号字号字机 械 制 图 国 家 标 准 序 号 名 称 件 数 材 料 重 量 备 注螺 纹 齿 轮 轴 承 端 子 减

12、 速 器 机 床 汽 车 轮 船 飞 机 施 工 引 水 通 风 技 术 要 求横 平 竖 直 注 意 起 落 结 构 均 匀 排 列 整 齐字 体 工 整 笔 画 清 楚 间 隔 均 匀19书写要点:书写要点:横平竖直横平竖直 注意起落注意起落 结构均匀结构均匀 填满方格填满方格汉字汉字用长仿宋字,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简用长仿宋字,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简化字,字宽是字高的化字,字宽是字高的2/3左右。左右。20字母和数字分字母和数字分A型和型和B型。型。A型字体笔画宽度为字高的型字体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4,B型字体笔画宽度为字高的型字体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0。字母和数字有直体。字

13、母和数字有直体和斜体之分。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线约成和斜体之分。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线约成75。21数字的书写数字的书写221.1.4 1.1.4 图线及其画法图线及其画法图线名称图线名称细点画线细点画线粗点画线粗点画线细双点细双点 画线画线图图 线线 型型 式式主主 要要 用用 途途粗实线粗实线细实线细实线波浪线波浪线双折线双折线细虚线细虚线46 1 3可见轮廓线,可见棱边可见轮廓线,可见棱边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断裂的边界线断裂的边界线断裂处的分界线断裂处的分界线不可见轮廓线,不可见棱边不可见轮廓线,不可见棱边对称线、中心线对称线、中心线限定范围的表示

14、线限定范围的表示线假想投影轮廓线、中断线假想投影轮廓线、中断线15151515 5机械制图的线型及应用机械制图的线型及应用 23图线宽度图线宽度图线分为图线分为粗线粗线、细线细线两种两种,粗线宽为粗线宽为d,细线宽约为细线宽约为d/2。图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图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0.13,0.18,0.25,0.35,0.5,0.7,1,1.4,2(mm)粗线宽应根据图样的类型、尺寸、比例等要求确定,粗线宽应根据图样的类型、尺寸、比例等要求确定,优先采用优先采用d=0.5或或0.7。24图线应用举例图线应用举例25图线的画法图线的画法(1)(1)在在同一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图样中,

15、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一致。虚线、点画线及。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各自相等。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各自相等。(2)(2)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粗实线宽度的两倍,其最小距离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粗实线宽度的两倍,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不得小于0.7 mm。(3)(3)画圆的中心线时,点画线的两端应超出轮廓线画圆的中心线时,点画线的两端应超出轮廓线2 mm5 mm;首;首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短划;圆心应是线段的交点,较小圆的中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短划;圆心应是线段的交点,较小圆的中心线可用细实线代替。心线可用细实线代替。(4)(4)虚线或点画线与其图线相交时,应在虚线或点画

16、线与其图线相交时,应在线段处线段处相交,而不是在间相交,而不是在间隙处相交。隙处相交。(5)(5)虚线在实线的延长线上时,虚线与实线之间应留出间隙。当有虚线在实线的延长线上时,虚线与实线之间应留出间隙。当有两种或更多的图线重合时,通常按图线所表达对象的重要程度两种或更多的图线重合时,通常按图线所表达对象的重要程度优先选择绘制顺序:可见轮廓线优先选择绘制顺序: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尺寸线各各种用途的细实线种用途的细实线轴线和对称中心线轴线和对称中心线假想线。假想线。26图线的画法图线的画法图线应用的正误对比图线应用的正误对比正确正确错误错误271.2.1 1.2.1 图板、丁字

17、尺、三角板图板、丁字尺、三角板1.2.2 1.2.2 圆规和分规圆规和分规1.2.3 1.2.3 铅笔铅笔1.2.4 1.2.4 比例尺比例尺1.2.5 1.2.5 其他绘图工具其他绘图工具281.2.1 1.2.1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图板图板是供画图时使用的垫板,要求表面平坦光洁,左是供画图时使用的垫板,要求表面平坦光洁,左右两导边必须平直。右两导边必须平直。丁字尺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是用来画水平线的长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是用来画水平线的长尺。图板与丁字尺图板与丁字尺29丁字尺的用法丁字尺的用法丁字尺的尺头靠紧图板导边,上下移动画水平线。丁字尺的尺头靠紧图板导边,

18、上下移动画水平线。30三角板的用法三角板的用法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使用,可以画垂直线以及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使用,可以画垂直线以及15整整数倍的各种角度的倾斜线。数倍的各种角度的倾斜线。311.2.2 1.2.2 圆规和分规圆规和分规 圆规用于画圆和圆弧。使用前应先调整针脚,钢针选用带台阶一端,使圆规用于画圆和圆弧。使用前应先调整针脚,钢针选用带台阶一端,使针尖针尖略长于略长于铅芯。使用时将针尖插入图板,台阶接触纸面,画图时应使圆规铅芯。使用时将针尖插入图板,台阶接触纸面,画图时应使圆规向前进方向稍微倾斜。画大圆时,应使圆规两脚都与纸面垂直。向前进方向稍微倾斜。画大圆时,应使圆规两脚都与纸面垂直。

19、圆规的用法圆规的用法32分规主要用来等分和量取线段。分规在两脚并拢后,分规主要用来等分和量取线段。分规在两脚并拢后,应能对齐。应能对齐。分规的用法分规的用法331.2.3 1.2.3 铅笔铅笔铅笔是绘制图线的主要工具,分软(铅笔是绘制图线的主要工具,分软(B)、硬()、硬(H)、中性)、中性(HB)三种。一般将)三种。一般将H或或HB型铅笔削成圆锥状,用来绘制细线型铅笔削成圆锥状,用来绘制细线和写字;将和写字;将 B或或2B型铅笔用砂纸磨成矩形,用来绘制粗实线。型铅笔用砂纸磨成矩形,用来绘制粗实线。34铅笔与圆规铅芯的规格、形式及用途铅笔与圆规铅芯的规格、形式及用途类别类别铅铅 笔笔圆圆 规规

20、铅芯软硬铅芯软硬2HHBHB或或BHB2B铅芯形式铅芯形式用用 途途打底稿加深细点划线、细实线、虚线等加深粗实线打底稿加深细点划线、细实线,画箭头,写字等加深粗实线351.2.4 1.2.4 比例尺比例尺361.2.5 1.2.5 其他绘图工具其他绘图工具371.3.1 1.3.1 线段的等分线段的等分1.3.2 1.3.2 圆周等分和圆内接正多边形圆周等分和圆内接正多边形1.3.3 1.3.3 斜度和锥度斜度和锥度1.3.4 1.3.4 图线连接图线连接381.3.1 1.3.1 线段的等分线段的等分A AB B线段的五等分线段的五等分391.3.2 1.3.2 圆周等分和圆内接正多边形圆周

21、等分和圆内接正多边形FMEBGA作图步骤:作图步骤:ONHCD(1)(1)以以N为圆心,为圆心,NO为半径画圆弧为半径画圆弧交圆于交圆于F,G,连接,连接FG与与ON相相交点交点M。(2)(2)以以M为圆心过点为圆心过点A作圆弧,交水作圆弧,交水平直径于平直径于H,再以,再以A为圆心过为圆心过H作作圆弧,交外接圆于圆弧,交外接圆于B,E。(3)(3)分别以分别以B,E为圆心,弦长为圆心,弦长BA为为半径作圆弧,与外接圆交于点半径作圆弧,与外接圆交于点C,D ;连接;连接A,B,C,D,E五点五点即作出正五边形。即作出正五边形。4041 画外接圆。画外接圆。 将外接圆直径等分为将外接圆直径等分为

22、n等份。等份。 以以N点为圆心,以外接圆直径为半径作圆与水平中心线交于点点为圆心,以外接圆直径为半径作圆与水平中心线交于点A,B。123456NAB 由由A和和B分别与奇数(或偶数)分点连线并与外接圆相交,依次连接分别与奇数(或偶数)分点连线并与外接圆相交,依次连接各交点。各交点。421.3.3 1.3.3 斜度和锥度斜度和锥度LltT斜度:斜度:直线(或平面)相对于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直线(或平面)相对于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即程度。即 斜度(斜度(Tt)/l=T/L=tan1:nh30h=字高字高斜度符号画法:斜度符号画法:43斜度的画法斜度的画法1:6606020201等分等

23、分6等分等分44锥度:锥度:正圆锥底圆直径与其高度之比。正圆锥底圆直径与其高度之比。 即即 锥度锥度 2tan D/L=(D-d)/l1:nDlLd 锥度符号的画法:锥度符号的画法:2.5h1.4hh=字高字高45锥度的画法锥度的画法251:31825181:33 等 分1 等 分46用已知半径的圆弧光滑连接(即相切)两已知线段(或圆用已知半径的圆弧光滑连接(即相切)两已知线段(或圆弧)称为图线连接。起连接作用的圆弧称为弧)称为图线连接。起连接作用的圆弧称为连接弧连接弧,切点称,切点称为为连接点连接点。由于连接弧的半径和被连接的两线段已知,所以,图线连由于连接弧的半径和被连接的两线段已知,所以

24、,图线连接的关键是确定连接弧的接的关键是确定连接弧的圆心圆心和和连接点连接点。1.3.4 1.3.4 图线连接图线连接47图线连接的基本作图原理图线连接的基本作图原理RORR2R1OR=R1 R2OR2R1OR=R1 R2O(a) 圆弧与直线连接圆弧与直线连接(b) 圆弧与圆弧连接圆弧与圆弧连接(外切外切)(c) 圆弧与圆弧连接圆弧与圆弧连接(内切内切)相加相加相减相减kkk48ROOOK2K1MNMN 作两条辅助线分别与两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作两条辅助线分别与两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R。交点交点O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 由点由点O分别向两已知直线作垂线,垂足即切点。分别向两已知直

25、线作垂线,垂足即切点。 以点以点O为圆心,为圆心,R为半径画连接圆弧。为半径画连接圆弧。49 以以O1为圆心,为圆心,R1+R为半径作圆弧。为半径作圆弧。 作与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为作与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为R的直线。的直线。 连接连接O1O,求得与已知圆弧的切点。,求得与已知圆弧的切点。 由由O向已知直线作垂线,求得与已知直线的切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求得与已知直线的切点。 以以O为圆心,为圆心,R为半径画连接圆弧。为半径画连接圆弧。O1R1ROK2K1R1+RR503.3.用半径为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外切)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外切) 以以O1为圆心,为圆心,R1+R为为 半径画圆

26、弧。半径画圆弧。 以以O2为圆心,为圆心,R2+R为为半径画圆弧。半径画圆弧。 以以O为圆心,为圆心, R为半为半径画连接圆弧。径画连接圆弧。 分别连接分别连接O1O,O2O求得两个切点。求得两个切点。O1O2RR1R2K2K1OR1+RR2+R51 以以O1为圆心,为圆心,R-R1为为半径画圆弧。半径画圆弧。 以以O2为圆心,为圆心,R-R2为为半径画圆弧。半径画圆弧。 以以O为圆心,为圆心,R为为半径画连接圆弧。半径画连接圆弧。 分别连接分别连接OO1,OO2 并并延长求得两个切点。延长求得两个切点。RR1R2O1O2OK1K2R-R1R-R2521.4.1 1.4.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27、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1.4.2 1.4.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1.4.3 1.4.3 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531.4.1 1.4.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R101875201860定形尺寸:定形尺寸:确定平面图形中几何要素的形状和大小的尺寸。确定平面图形中几何要素的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定位尺寸:定位尺寸:确定平面图形中几何要素的位置的尺寸。确定平面图形中几何要素的位置的尺寸。541.4.2 1.4.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已知线段:已知线段:根据图形中所标注的尺寸可以直接画出的线段。根据图形中所标注的尺寸可以直接画出的线段。中间线

28、段:中间线段:除图形所标注尺寸外还需要一个连接关系才能画除图形所标注尺寸外还需要一个连接关系才能画出的线段。出的线段。连接线段:连接线段:根据两个连接关系才能画出的线段。根据两个连接关系才能画出的线段。402010308R90R35R301090551.4.3 1.4.3 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1 1)画出基准线,并根据各个基)画出基准线,并根据各个基本图形的定位尺寸,画出定本图形的定位尺寸,画出定位线。位线。 (2 2)画已知线段。)画已知线段。 (3 3)画中间线段。)画中间线段。 (4 4)画连接线段,检查,)画连接线段,检查,加深图形。加深图形。 561.5.1 1.5

29、.1 仪器绘图仪器绘图 1.5.2 1.5.2 徒手绘图徒手绘图 571.5.1 1.5.1 仪器绘图仪器绘图 准备好绘图用的图板、三角板、丁字尺、绘准备好绘图用的图板、三角板、丁字尺、绘图仪器及其他工具,将铅笔及铅芯准备好。图仪器及其他工具,将铅笔及铅芯准备好。 根据图样的大小和比例选好图幅。根据图样的大小和比例选好图幅。将图纸放在图板合适的位置,然后用胶带纸固定。将图纸放在图板合适的位置,然后用胶带纸固定。 按国际规定的幅面、周边和标题栏位按国际规定的幅面、周边和标题栏位置,用细实线画出图框和标题栏底图。置,用细实线画出图框和标题栏底图。 布局要合理、美观。考虑图形的大小,布局要合理、美观

30、。考虑图形的大小,确定位置,同时要考虑标注尺寸所占位置,位置确定后,确定位置,同时要考虑标注尺寸所占位置,位置确定后,画出图形的基准线。画出图形的基准线。 先按尺寸画出主要轮廓线,再画细节。图线要先按尺寸画出主要轮廓线,再画细节。图线要轻,尺寸要准确。轻,尺寸要准确。 一般可按下列顺序描深:图形,尺寸界限,一般可按下列顺序描深:图形,尺寸界限,尺寸线和箭头,尺寸数字及符号,标题栏及文字说明。描尺寸线和箭头,尺寸数字及符号,标题栏及文字说明。描深图形时,先画圆和圆弧,后画直线。深图形时,先画圆和圆弧,后画直线。 581.5.2 1.5.2 徒手绘图徒手绘图画线段时,眼睛要注视线段终点,一般是由左

31、向右,画线段时,眼睛要注视线段终点,一般是由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画出。自上而下的顺序画出。画与水平成画与水平成30,45,60等常见角度时,可根据两直等常见角度时,可根据两直角边的近似比例关系角边的近似比例关系3/5,1/1,5/3定出两端点,连接斜边定出两端点,连接斜边即为所画的角度线。即为所画的角度线。 59画圆时,先徒手绘制两条中心线,定出圆心,在对画圆时,先徒手绘制两条中心线,定出圆心,在对称中心线上目测估计半径的大小,在中心线上截得四个称中心线上目测估计半径的大小,在中心线上截得四个点,徒手将四点连接成圆。为了更加准确,可过圆心再点,徒手将四点连接成圆。为了更加准确,可过圆心再作两

32、条作两条45斜线,在斜线上截得四个点,这样就是八个点斜线,在斜线上截得四个点,这样就是八个点连接成圆。连接成圆。 60(1)(1)掌握国家标准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中有关图纸幅中有关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及其画法等的基本规定,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及其画法等的基本规定,绘图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绘图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2)(2)掌握手工绘制仪器图的绘图方法和徒手绘图方法,熟掌握手工绘制仪器图的绘图方法和徒手绘图方法,熟练使用各种绘图工具。练使用各种绘图工具。(3)(3)几何作图中着重分析和掌握圆弧连接的基本作图原理几何作图中着重分析和掌握圆弧连接的基本作

33、图原理及常见的圆弧连接形式。及常见的圆弧连接形式。(4)(4)熟悉平面图形的绘图步骤:先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熟悉平面图形的绘图步骤:先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线段,最后画连接线段。线段,最后画连接线段。612.4 2.4 基本体基本体622.1.1 2.1.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影法的基本概念2.1.2 2.1.2 投影法的分类投影法的分类2.1.3 2.1.3 正投影法的基本投影特性正投影法的基本投影特性63投影面投影面Pa 投影投影投射线投射线S 投射中心投射中心A 空间点空间点将光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平面投射,并在该平面上得将光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平面投射,并在该平面上得到物体影子的方法称为到物

34、体影子的方法称为投影法投影法。2.1.1 2.1.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影法的基本概念64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正投影法中心投影法中心投影法投影法投影法多面投影图多面投影图单面投影图单面投影图 辅助图样辅助图样(正等轴测图)(正等轴测图) 辅助图样辅助图样 (斜二轴测图(斜二轴测图) 工程图样工程图样(零件图和装配图)(零件图和装配图) 建筑透视图建筑透视图2.1.2 2.1.2 投影法的分类投影法的分类65中心投影法中心投影法中心投影法中心投影法 : 所有的投射线汇交一点。所有的投射线汇交一点。 度量性较差,主要用于建筑度量性较差,主要用于建筑透视图透视图。投射中心投射

35、中心投射线投射线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投影面投影面投影投影66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斜投影法法正投影正投影法法本书所讲的多面视图本书所讲的多面视图, ,都采用正投影法绘制。都采用正投影法绘制。67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透视图)(透视图)(标高图)(标高图)(轴测图)(轴测图)(多面视图)(多面视图)68PCDEBAabedc当线段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当线段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

36、反映实长或实形。2.1.3 2.1.3 正投影法的基本投影特性正投影法的基本投影特性69Pedca(b)CDEBA当线段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为点或线段。当线段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为点或线段。70PBAab当线段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变短或变小。当线段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变短或变小。cdeCDE712.2.1 2.2.1 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形成2.2.2 2.2.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视图的投影规律72一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一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2.2.1 2.2.1 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形成73采用多面视图互相补充,即可将物体

37、的结构表达清楚。采用多面视图互相补充,即可将物体的结构表达清楚。74WVH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构成面,构成三投影面三投影面体系。体系。XYZO正立投影面正立投影面V面(正面)面(正面)水平投影面水平投影面H面(水平面)面(水平面)侧立投影面侧立投影面W面(侧面)面(侧面)三个投影面的交线三个投影面的交线OX,OY,OZ分别代表物体分别代表物体的的长长、宽宽、高高。将物体置于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向三个面作正投影。将物体置于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向三个面作正投影。V面投影面投影主视图主视图H面投影面投影俯视图俯视图W面投影面投影左视图左视图75V面不动,面不动,H面绕面绕

38、OX轴向下旋转轴向下旋转90,W面绕面绕OZ轴向后旋转轴向后旋转90。(a)投影面的展开)投影面的展开(b)三视图的配置)三视图的配置主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左视图76左左下下上上上上下下前前右右后后左左右右后后前前(a)三视图所表示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物体方位物体方位长长高高宽宽(b)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视图的投影规律2.2.2. 2.2.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主、俯视图 长对正长对正主、左视图主、左视图 高平齐高平齐俯、左视图俯、左视图 宽相等宽相等77高高高高宽宽宽宽长长长长宽宽宽宽后后前前后后前前长对正长对正、 高平齐高平齐、宽相等宽相等的投影规律不仅适用

39、于的投影规律不仅适用于整体整体结构的投影,也适用于结构的投影,也适用于局部局部结构的投影。结构的投影。78例例1 根据物体的主、俯视图及立体图,画出左视图。根据物体的主、俯视图及立体图,画出左视图。 画底版左视图外框。画底版左视图外框。宽宽宽宽高高高高 画切角处竖线。注意画切角处竖线。注意Y1度量要正确。度量要正确。 画上部竖板。注意从后向前量取画上部竖板。注意从后向前量取Y2。 检查,加深。检查,加深。79例例2 根据立体图及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画出物体的三视图。根据立体图及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画出物体的三视图。主主视图投射方向视图投射方向分析分析: 该物体可看做由三部分组成:该物体可看做由三部

40、分组成:长方形底版长方形底版三角形侧板三角形侧板带切口的竖板带切口的竖板 画出每一部分的三视图,即完画出每一部分的三视图,即完成总体的三视图,同时将问题成总体的三视图,同时将问题化繁为简。化繁为简。80底面底面右端面右端面后面后面后面后面长长宽宽宽宽高高 确定三视图的位置。分别画出物体的底面、右端面及确定三视图的位置。分别画出物体的底面、右端面及后面。并画出底板后面。并画出底板的三视图底稿。的三视图底稿。注意注意:主、左视图的底面要平齐,主、俯视图的右端面要对齐。:主、左视图的底面要平齐,主、俯视图的右端面要对齐。画图步骤画图步骤: :81(2)(2)画竖板画竖板(不画切口)和三角形侧板(不画

41、切口)和三角形侧板的三视图底稿。的三视图底稿。长长宽宽高高宽宽长长82(3)(3)画竖板切口处的三视图底稿。画竖板切口处的三视图底稿。长度长度1 1深深度度长度长度2 2长度长度1 1深深度度长度长度2 283(4)(4)检查,加深。检查,加深。848586HVWOX XZYWYHHVWA点的三面投影图点的三面投影图是将空间点向三个投影面作是将空间点向三个投影面作正投影正投影后,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后,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同一个面同一个面后得到的。展开的方法如前所述。后得到的。展开的方法如前所述。aaaa a a a a aXZYOaXazaY87XOZYWYH 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点

42、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OX轴,即轴,即aaOX 。HVXZYWaOaaAa aa yy 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OZ轴,即轴,即aaOZ 。 点的水平投影到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轴的距离。88例例1 1 已知点已知点A的正面与侧面投影,求点的正面与侧面投影,求点A的水平投影。的水平投影。ZYHXYWOa a a4589aa XOZYWYHaxayazay把三个投影面当作把三个投影面当作空间直角坐标面空间直角坐标面,投影轴当作,投影轴当作直角坐直角坐标轴标轴,则点的空间位置可用,则点的空

43、间位置可用(x,y,z)三个坐标来确定。点的三个坐标来确定。点的投影可反映点的坐标值。投影可反映点的坐标值。yxzHVXZYWOAayaxazaaaa y(x, z)(x,y)(y, z)xyz90例例2 2 已知点已知点A 的坐标为(的坐标为(25,20,35),求作点,求作点A 的三面投影。的三面投影。XYWYHZO(1)(1)在在OX轴上截取坐标长度轴上截取坐标长度25,得到得到aX 点。点。(2)(2)过过aX 点作点作OX轴垂线,在轴垂线,在XOZ面截取长度面截取长度35得到投影得到投影a。(3)(3)在在XOY面内截取坐标长度面内截取坐标长度20,得到投影得到投影a。aaa25aX

44、3520(4)(4)通过通过 a和和a两投影可得到投两投影可得到投影影a。91XOZYa a ab b bBA 两点的相对位置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点在:指两点在左右左右、前后前后、上下上下方向的相对方向的相对 位置。位置。x坐标值大在坐标值大在左左;y坐标值大在坐标值大在前前;z坐标值大在坐标值大在上上。 XZYWYHOaa ab b b92例例3 已知点已知点B的投影,且知点的投影,且知点A在点在点B的右侧的右侧10mm、前面、前面6mm、上方、上方12mm,求,求A点的投影。点的投影。a a ab bb XZYWYHO12106932.3.2 2.3.2 立体上直线的投影立体上直线的投影9

45、4OXZYABbbabaaZXOYHYW空间任何一直线可由直线上的空间任何一直线可由直线上的两点两点所确定。直线的投影,就是直线所确定。直线的投影,就是直线上任意两点上任意两点同面投影的连线同面投影的连线。bb b a a a95正平正平线线V面面,倾斜于,倾斜于H,W 面面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a b =AB 且且反映反映 , 角;角; ab OX,a b OZ 。ZXabbaOYHYWab XZYOABabababVHW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某一投影面,与另两个投影面相倾斜。平行于某一投影面,与另两个投影面相倾斜。96水平线水平线H面面,倾斜于,倾斜于V,W面面XZYOababXa

46、b ab OzYHYWbaab AB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ab=AB,且,且反映反映 , 角;角; a b OX , a b OYW 。HVW97baYWXZYO侧平线侧平线W面面,倾斜于,倾斜于H,V面面XZOYHa b baAB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a b =AB,且,且反映反映 , 角;角; a b OZ ,ab OYH。 a ba b abHVW98正垂线正垂线V面,面,H,W面面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a b 积聚成一点;积聚成一点; ab OX , a b OZ; ab = a b =AB 。baZXOYHYWab(a)b OXZYba(a)babAB(2)(2)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垂直线垂

47、直于某一投影面而与另两个投影面平行。垂直于某一投影面而与另两个投影面平行。HVW99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a b 积聚成一点积聚成一点 ; a bOX ,a b OY ; a b = a b = AB 。OXZYZXOYHYWb a b a a(b)ABabb a a(b)VHW铅垂线铅垂线H面,面,V,W面面100侧垂线侧垂线W面,面,H,V面面XZY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a b 积聚成一点;积聚成一点; ab OYH ,a b OZ; ab = a b =AB。a(b)baabOABHVWZXa(b)baOYHYWab101OXZYVHWABbbabaaZXabaOYHYWabb投影特性投影特

48、性:三投影均小于实长,且均倾斜于投影轴。:三投影均小于实长,且均倾斜于投影轴。 (3)(3)投影面倾斜线投影面倾斜线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102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从属性:若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各个投影必在直线的各同面投影上。从属性:若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各个投影必在直线的各同面投影上。 定比性:点分割直线段长度之比等于点的各投影分割直线段各同面投定比性:点分割直线段长度之比等于点的各投影分割直线段各同面投影的长度之比,反之亦然。即影的长度之比,反之亦然。即 AC: CB = ac : cb= a c : c b = a c : c b Ccc

49、c103b Xa abOcc 例例4 已知线段已知线段AB的投影图,试求将的投影图,试求将AB分成分成1:2两段分点两段分点C的投影。的投影。104Ob Xa abXOHV例例5 已知点已知点C在线段在线段AB上,求点上,求点C的正面投影。的正面投影。ABbbaacCccc A0C0105若空间两直线若空间两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平行,其各组同面投影,其各组同面投影必平行必平行。反之,。反之,若两直线的各组同面投影都若两直线的各组同面投影都互相平行互相平行,则空间两直线,则空间两直线必平行必平行。(1 1)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Xbaabdcdc4.4.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两直线的相对位置Xbaad

50、bbccABCDVH106(2 2)两直线相交。)两直线相交。相交两直线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仍相交,且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相交两直线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仍相交,且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反之,若两直线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相交,且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反之,若两直线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相交,且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则该两直线相交。律,则该两直线相交。ObXaabkcddckXBDACKbbaaccddkkO107(3 3)两直线交叉。)两直线交叉。 凡不满足平行和相交条件的直线为交叉两直线。凡不满足平行和相交条件的直线为交叉两直线。 XOBDACbb aa c cdd 211 (2 )21b Xa

51、abc d dc11 (2 )2O108dacboYWYHZXaacddcbb例例6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09bbcddcXaa3(4)34121(2)例例7 判断两直线重影点的可见性。判断两直线重影点的可见性。O判断重影点的可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时,需要看重影见性时,需要看重影点在另一投影面上的点在另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坐标值大的点投影,坐标值大的点投影可见,反之不可投影可见,反之不可见。不可见点的投影见。不可见点的投影加括号。加括号。1102.3.3 2.3.3 立体上平面的投影立体上平面的投影111VHWabcbac投影特性投影特性:三个投影均为:三个投影均为面面的

52、类似形,且不反映的类似形,且不反映 , , 的真实角度。的真实角度。abcCAB 投影面倾斜面投影面倾斜面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abbaccbacXOZYHYW112acbacb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水平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水平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 正面投影、侧面投影为正面投影、侧面投影为面面的类似形;的类似形; 水平投影与水平投影与OX,OY的夹角的夹角反映反映 , 角的真实大小。角的真实大小。VWHacb cabXOZYHYWabcb c a ABC(2)(2)投影面垂直面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与另两个投影面倾斜。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与另两个投影面倾斜。铅

53、垂面铅垂面H面,倾斜于面,倾斜于V,W面面113VWH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正面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正面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 水平投影、侧面投影水平投影、侧面投影是面是面的类似形;的类似形; 水平投影与水平投影与OX,OZ 的夹角的夹角反映反映, 角的真实大小。角的真实大小。 a b a b bac c cXOZYHYW a b c acbc a b ABC正垂面正垂面V面,倾斜于面,倾斜于H,W面面114VWHb c a a b b baa cc c XOZYHYWb c a acbCAB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侧面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侧面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 水平投影、正面投影为水平投影、正面投

54、影为面面的类似形;的类似形; 侧面投影与侧面投影与OZ,OY的夹角的夹角反映反映,角的真实大小。角的真实大小。侧垂面侧垂面W面,倾斜于面,倾斜于H,V面面115VWHCABcababc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正面、正面、 侧面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且垂直于侧面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且垂直于OZ轴;轴; 水平投影反映水平投影反映面的面的实形。实形。 cabbbaaccXOZYHYWbac(3)(3)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某一投影面,与另两个投影面垂直。平行于某一投影面,与另两个投影面垂直。水平面水平面H面,同时垂直于面,同时垂直于V,W面面116VWHbaccbacabCBA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55、水平水平 、 侧面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且垂直于侧面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且垂直于OY轴;轴; 正平面投影反映正平面投影反映面的面的实形。实形。 cabbacbcaXOZYHYW正平面正平面V面,同时垂直于面,同时垂直于H,W面面117VWHCABbaccabbcaabbbacccaXOZYHYW投影特性投影特性: 正面、正面、 水平投影积聚为一直条线,且垂直于水平投影积聚为一直条线,且垂直于OX轴;轴; 侧平面投影反映侧平面投影反映面的面的实形实形 。 侧平面侧平面W面,同时垂直于面,同时垂直于H,V面面118 点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点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点在平面内的某一直线上。点在平面内的某一直

56、线上。 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 通过平面上的两点;通过平面上的两点; 通过平面上的一点且平行于平面上的一条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一点且平行于平面上的一条直线。119平面上取点平面上取点ABCDEabcabcddee 取属于平面的点,要取自属于该平面的已知直线。取属于平面的点,要取自属于该平面的已知直线。XO120abcabcXO平面上取直线平面上取直线 取属于平面的直线,要经过属于该平面的已知两点;或经过属于该取属于平面的直线,要经过属于该平面的已知两点;或经过属于该平面的一已知点,且平行于属于该平面的一已知直线。平面的一已知点,且平行于属于该平面的一已知直线。ddeeA

57、BCEDFff1212.4.1 2.4.1 平面基本体平面基本体2.4.2 2.4.2 曲面基本体曲面基本体122基本体基本体 按照一定规则形成的按照一定规则形成的简单立体简单立体称为称为基本体基本体,基本体,基本体分为分为平面立体平面立体和和曲面立体曲面立体两类。两类。1232.4.1 2.4.1 平面基本体平面基本体表面均为表面均为平面平面的基本体称为的基本体称为平面基本体平面基本体,简称,简称平面平面立体立体。平面立体上相邻两表面的交线称为。平面立体上相邻两表面的交线称为棱线棱线。常见的。常见的平面立体有平面立体有棱柱棱柱、棱锥棱锥和和棱台棱台等。等。124125(1)(1)棱柱的三视图

58、。棱柱的三视图。126aa(a) (2) (2)棱柱的表面取点。棱柱的表面取点。(b(b”) )b bb b127128sBasacbcsbCASb”(c”)a”(1)(1)棱锥的三视图。棱锥的三视图。129ssaacbb(c”)csba111rr(2)(2)棱锥的表面取点。棱锥的表面取点。130sb(c)saacbcsba2221313ssaacbb(c)csba(3)31322.4.2 2.4.2 曲面基本体曲面基本体 表面由表面由曲面曲面或或曲面和平面曲面和平面构成的基本体称为构成的基本体称为曲面基本体曲面基本体,简称曲面立体简称曲面立体。常见的曲面立体有。常见的曲面立体有圆柱圆柱、圆锥

59、圆锥、球球和和圆环圆环等。等。 曲面可看做由一条母线按一定的规律运动所形成。运动曲面可看做由一条母线按一定的规律运动所形成。运动的线的线称为母线称为母线,而曲面上任一位置的母线,而曲面上任一位置的母线称为素线称为素线。母。母线绕轴线旋转,则线绕轴线旋转,则形成回转面形成回转面。133圆柱圆柱由由圆柱面圆柱面、顶面顶面、底面底面所围成。所围成。圆柱面圆柱面可看做直线绕可看做直线绕与它相平行的轴线旋转而成。与它相平行的轴线旋转而成。 134(1)(1)圆柱的三视图。圆柱的三视图。135( )(2)(2)圆柱表面取点。圆柱表面取点。( )A(D)CBc136圆锥圆锥由由圆锥面圆锥面、底面底面所围成。

60、所围成。圆锥面圆锥面可看做母线绕与它相可看做母线绕与它相交的轴线旋转而成。交的轴线旋转而成。137(1)(1)圆锥的三视图。圆锥的三视图。138(2)(2)圆锥表面取点。圆锥表面取点。(2)22”139圆球圆球是由球面围成的。是由球面围成的。球面球面可看做圆绕其直径为轴线旋可看做圆绕其直径为轴线旋转而成。转而成。 140(1)(1)圆球的投影。圆球的投影。141(2)(2)圆球表面取点。圆球表面取点。142(1)(1)了解投影法的分类和应用,重点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了解投影法的分类和应用,重点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实形性实形性、积聚性积聚性和和类似性类似性)。)。(2)(2)掌握三视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