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材料_呈现方式_课堂生命_第1页
学习材料_呈现方式_课堂生命_第2页
学习材料_呈现方式_课堂生命_第3页
学习材料_呈现方式_课堂生命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材料·呈现方式·课堂生命浙教版第十一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案例与反思浙江省安吉县上墅中心小学杨根强背景描述:本人 6 月份在县级名师评选中上了一堂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县将其中的一些设想、实践与反思摘录,欢迎同行批评指正。片段回顾: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学习材料(一)学习材料(二)班级优秀人数班级优秀人数总人数六( 1)班23六( )班23251六(2)班19六( )班19202六(3)班47六( )班47503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数学问题,想请大家告诉老师:哪班的数学成绩好?【呈现学习材料(一)】生 1:我认为六( 3)班数学成绩好,因为这个班的优秀人数多。(沉默了一许

2、)生 2:老师,我有不同看法,优秀人数少的可能它班级的总人数少呢?我认为不知道班级总人数无法比较。师:你的意思是说一个量看不出,还要知道班级总人数才能比。 (板书)【随机呈现材料(二)】。现在你能解决吗,试一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收集信息。师:需要合作吗?(多数人认为不需要)那咱们交流一下。生 1:我认为六( 2)班成绩比较好,因为这个班总人数与优秀人数的差最小。师:同意吗?生 2:我也认为是六( 2)班成绩比较好,原因在于六( 1)班优秀人数占 92/100,六( 2)班优秀人数占 95/100,六( 3)优秀人数占 94/100。生 3:我补充,我是这样算的 23÷ 25=

3、23/25=92/100,(教师随机板书)师:老师把六( 3)班的优秀人数改为 48 人,你们再尝试一遍。用求差的方法比较行吗?生 1,你同意大家的看法吗?生 1:同意。师:对自己刚才的观点呢?生 1:(生 1 摇摇头表示否认自己,可从表情看似懂非懂。 )(真的很可惜,错失了一次很好的课堂生成资源。 我应该再呈现一组优秀人数和总人数差相等的材料帮助学生澄清他的策略的不科学、不合理。 )师:我们先求出优秀人数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再通过化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比较,就一目了然。其实这里的分数还有一种表示方法百分数。(教师随机将分数改成百分数。)你能联系表格具体说说92%、 95%、96%各表示

4、的意义吗?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百分数。你在哪儿见过它, 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课后反思:整堂课基本反映了课前的教学设想, 学生学习兴趣得到较大的调动, 课堂学习气氛和谐,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从教学反馈看,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已经理解和掌握, 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感触颇深。1、 学习材料的呈现要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老师, 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是学习动机的原动力。 学习材料的呈现, 首先刺激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学习材料的的牵引下,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活动中去。 因而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选择和重组教材里的材料,

5、使学习材料更有丰富的现实背景, 使学习材料生动活泼, 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可接受、有趣味的学习材料。教材中所呈现的材料是静止,教师要善于重新调整材料, 将静止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过程。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一课将教材中的材料进行重组,分两个环节出示:一开始呈现的学习材料(一)只提供优秀学生人数,能否判别学习成绩的好坏呢?一下子将矛盾置于学习的浪尖,能?不能?争论的焦点马上趋于统一,一个量无法比较,必须知道班级总人数。(同时暗示学生百分数体现两个量的关系)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解决问题的心情处于“愤悱”状态下,教师呈现学习材料(二),学生的兴趣不

6、减,积极投身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去。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两种策略:一种是通过求差解决, 另一种是用两量之比解决(是我教学所需要的)。在活动中。我提出同学们你们需要交流吗? 90% 的学生自信地认为不需要交流, 同时从教师巡视的情况反映大多数的决策是正确的。的确,学生在学习材料(二)的驱使下学习高度集中,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也水到渠成。 在练习巩固环节中, 所呈现的四组材料, 取材于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所熟悉的,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依然不减,把整堂课推向高潮,百格图环节学生说出仅达 10 个至多的百分数的意义,竟然说出蓝色阴影部分是棕色阴影部分的 100%这个隐藏的百分数。这主要得益于所呈现的材料

7、具有兴趣性,层次感、挑战性,是学生感兴趣能解决的数学问题。 从用百分数表示成语、 可能性、生活中的数,新鲜、有趣的材料一次又一次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想学、愿学的神经,百分数的意义的概念在多样性的练习中得到巩固。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这一节课的主流,正所以呈现了可学性、可变性、直观性的学习材料,才让学习成为学生真正需求,呈现材料也体现了它的真正价值。2、学习材料的呈现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是探究欲望升起的动力,但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 难度过低,学生没有探究欲望,难度过高,学生觉得无法攀越,丧失信心。因而问题设计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推动探究活动顺利开展。 如本堂课

8、我设计了两个材料,材料(一)主要将问题与材料组合降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觉得这个问题简单,好回答,其实他的思维是错误的,再引发争议,辩明观点。然后呈现材料(二),原本一次呈现的材料分两次呈现,这种分步呈现材料的方式体现教学动态变化过程, 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活智慧潜能, 激发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探究问题。在材料(二)的出现,确实让所有学生进入了思考,课堂一片安静,同学们都沉浸在解决问题寻找策略之中。 这种以文字、图文结合、表格、情景活动多样性的材料呈现方式,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从而保证教学重点的落实。 看来,一个看似简单的学习材料只要注意它的呈现

9、形式、 过程,把握呈现的最佳时机, 就能充分体现它的教学价值,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3、 学习材料的呈现要能促成师生的有效互动。在本堂课所呈现的九个材料都能体现师生的互动。总是在师生双方的交流活动中完成了教学的进程。 生生互动推动学生的认识向前发展,一开始呈现的一组学习材料引发学生的争议,在学生互动中,解决争议,意见趋于统一,学生的认识从片面走向全面,数学思考发生改变。在呈现学习材料(二)时在师生互动活动中,教师及时调整信息, 使得材料更具有典型性, 促使教师教学机智得到发展。教学的不足之处:1、 错失了一次学生自然生成的教学资源。在探究百分数意义的环节里学生提出用两量之差来求出哪班数学成绩好,

10、 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合理的、 不科学的。教学设计前是考虑的, 但没有采取有利的佐证让学生信服, 部分学生也没有真正感受到百分数的优越性。 只是看到另一位学生的思路符合自己的教学预设, 就匆忙而过, 其实错失了一次从学生中获取的资源,如果此时再呈现这样一组材料:六( 1)班优秀人数 23 人,班级总人数 25 人;六( 2)班优秀人数 18 人,班级总人数 20 人;六( 1)班优秀人数 48 人,班级总人数 50 人。反问:是不是两量之差相等, 三个班的成绩一样好呢?强烈、直观的数据能让用两量之差来判别的学生得到感悟到这种求法的不合理, 转换其他解决策略也就顺理成章, 同时百分数的优越性也就体现

11、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良好的教学机智, 要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不要因为学生的回答顺应了你的教学设计而得意忘形, 其实课堂中自然生成的教学资源正反映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及原有的数学思维, 即时是一种错误的资源, 也有利于引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对错误思维的批判, 有利于真理的吐显, 也能形成正确的数学思考方法。2、知识的形成过程层次感把握欠妥。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也就理解了, 掌握了,概念教学也不例外。数学概念是高度抽象的提炼, 如何外显为直观的实例呢?在让学生形成“百分数的意义”这个概念,我设计时采取三个水平的认识来达成的“感知(认知)感受(理解)感悟(形成)”。第一层次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感知“百分数”;第二层次让学生说说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第三层次让学生说说教师收集到的百分数的意义,感悟百分数的实质。其实第三层次百分数意义理解的提升阶段,是概念本质化的显现环节,由于我教学侧重点的转移, 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信息所带来的情感,忽视信息的真实用意,应该抓住百分数说清它的意义,到底是谁占谁的百分之几,突出百分数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