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课堂实录_第1页
虞美人课堂实录_第2页
虞美人课堂实录_第3页
虞美人课堂实录_第4页
虞美人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虞美人课堂实录 执教者:付洪霞 时间:2010年1月14日周四第一节 班级:高二、六班 教学设想:本次所选课题为一首词。诗词首先是重在诵读,其次是把握意象、意境和情感。所以,在教授本课时,第一:诵读将会贯穿于整堂课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由浅入深感知全词。第二:在整体感知情感的基础上向外扩散,波及全词,通过学生自己的对词作的把握,赏析重点词句,品味词作感情。第三:本词在手法上的主要特点是化抽象情感为形象的比喻手法,所以当堂进行仿写,强化训练。本堂课设计了两个亮点:一是不同形式的诵读贯穿始终,二是课内向课外的知识及能力的延伸、拓展。教学环节设计: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知人论世)重点品读延伸拓展教学过

2、程师:水,这一活跃于大自然中的精灵,以它的灵动、不息、柔美牵动着文人的万千思绪。水本无情,但文人有意,目睹那不息的长流水,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太白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苏轼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皆慨叹时光之易逝,人生之短暂。谁又能想到水会与愁之间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吟出了一代帝王词人多少幽怨愁情。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绝代才人、薄命君王李煜(投影“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学习他的代表作虞美人。(投影月下江水图及课题)师:(投影全词)学习诗词先从诵读开始。课前已经预习过了,找一位同学读一下,

3、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他的读音。一女生读(高传慧)。师:请同位起来说一下,她在读音上有无错误。生:没有,都很准确。师:很好,高传慧同学课前预习得很充分,字音把握得很准确。我在这里只强调一个“砌”(qì)字。诵读一首诗除了字音准确无误以外,其他同学谁还能从其他角度评价一下吗?生:(何礼)我觉得断句、重音、语速快慢上还可以处理得更好一些。师:那么你能不能试着读一下呢?(生读)师:大家觉得何礼同学读得怎么样?生(齐):好。(热烈鼓掌)师:下面大家根据大屏幕上的诵读提示,都来试试,看能不能超过何礼同学。大屏幕出示诵读提示: 1.把握节奏 :“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考

4、正白香词谱2.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3.读出节奏快慢和轻重音。(生自由朗读)师:哪位同学来挑战一下何礼?高嘉禾同学举手挑战,高嘉禾读。师:怎么样?生:(乱)棒!鼓掌!师:咱们大家一齐来读一遍。(生读)师:其实,刚才几位同学读得好,除了注意到了诵读提示上提到的这些要点外,他们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说,读一首诗或一首词,真正读出它的味来,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找出最能概括全词感情的词语?(生看课本,标注注释中重要信息)师:能不能一齐大声说出最能概括全词感情的词语?生齐声:愁投影呈现:一个大大的“愁”字。师:每个人可能都有愁,李煜的“愁”有哪些?结合注释

5、或你所了解的李煜谈一谈。投影呈现:李煜的愁(学生看课本后自由发言)生(王思):结合注释,我觉得李煜的愁主要是他作为亡国之君的亡国之愁。(板书:亡国之愁)生(颜子明):从“往事知多少”一句中,我觉得有往昔之愁。(板书:往昔之愁)生(李雪慧):我觉得应是慨叹命运。(板书:慨叹命运)生(何礼):我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里觉得应该有时间流逝之愁。(板书:时光流逝)生(李夏琳):我觉得他被软禁了,有失去自由的愁。生(高雅婷):我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读出故国思念之愁。(板书:故国之思)生(柳康):我觉得有感慨世事变迁之愁。(板书:世事变迁)师:大家读得很深入,领悟的很透,老师总结的答案和

6、大家的差不多。 投影显示: “ 愁”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师:那么多的愁铺天盖地而来,真所谓“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读出了那么多的愁之后,请刚才读过的两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谁愿意再来试试。(何礼起,读)生:安静!鼓掌!师:读得太妙了,有种声泪俱下的感觉,从大家的安静里已经感受到她朗读的魅力了。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走近李煜,了解他的愁情,在此我介绍一下李煜和相关背景。大屏幕投影相关信息。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他从不向往帝王之位,一生笃信佛,向往田园归隐的居士。由于前五个哥哥相继去世,他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称帝。但是他不好

7、政事,更不喜军事,南唐在他手中开始衰败。他即位时南唐已是宋的属国,他对宋俯首称臣,苟安一隅。宋太宗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夕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国破之痛、亡国之恨,题材广大、意境深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李煜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好诗人,正所谓“

8、国家不幸,诗家幸”,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师:作为帝王有不能保全国家的后悔,有沦为阶下囚的痛苦,有对自由和尊严的留恋,也有复国无望的绝望。这种愁是李煜作为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感情,所以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师:让我们齐背一下这首词。(生齐背)师:“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展现“愁情”的?(学生思考)生(马宁):这首词的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他的愁情。他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水。师:很好!不只是找出了写愁情的句子,而且赏析得非常准确。这

9、的确是全词中集中写愁的诗句,而且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联系过去学过的诗句,想一想还有哪些巧妙运用表现手法将无形之愁化为有形之物的的诗句?生齐声: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生(顾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师:知道是谁的诗句吗?顾伟:(笑)忘记了。师:这也是李煜的词,相见欢。生(颜子明):“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师:你知道这是谁的诗句吗?颜子明:这是李白的秋浦歌。师:太好了,很对。这里面“个长”的意思是“这么长”。其他还有没有?李白还有一句?生齐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师:这些都是我们曾经学到过的化抽象之愁为具体之物的诗句。这里我再补充几个。(投影显示。)

10、师:这些诗句正是因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才使得无形之愁那么可感可知。大家在生活中有愁吗?生齐声:有!师:什么愁?齐声:学习太累,作业太多(生自己笑)师:好,既然有那么多愁,你们也试着用一种修辞将你的愁情表现出来。(5分钟时间,生写)教师巡视,有的同学已经写得差不多,请两位上黑板写下自己的创作的句子。(同学示例:王艺愁味深切,伴随着漫天飞舞的鹅毛雪花,凉在手中,痛在心头。 何礼愁情如同一粒突然落入水中的石子,激起湖面层层涟漪。)师:大家来点评一下黑板上的两位同学的示例。生:(刘珊珊)王艺的运用了通感,将无形的愁写的可感。个别学生:不对,是比喻。师:其实在这里她并没有运用具体的修辞,只是借用环境描写

11、来渲染愁得深切。那么另外一位同学写的呢?生齐声:比喻。师:何礼运用比喻将无形之愁化为有形之物,像层层涟漪扩展开来。师:这两位同学都能运用某种手法将自己内心抽象的愁表现出来。这种写作方式在今后的写作中还会遇到,同学们要勤加练习,熟练运用。由于时间关系,不再找其他同学起来念了,没有完成的下课后写在作业本上。师:这是我们由马宁同学提出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妙句延伸出来的。那么你们还从其他哪些诗句中看出愁情呢?生(黄冠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的不堪回首,写出故国思念的愁情。生(孔雪):“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可以看出他希望美好的事物快结束,表现他的愁。师:这里说得不是很清楚

12、,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在这种美好的事物面前自己却无心欣赏,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是反衬出他内心的愁苦,这是什么手法?生:乐景写哀情。生(杜鹃):“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可以看出他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师:其实在这之前我们探讨李煜的愁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一些愁的内容,这几位同学有在前面的基础上更深刻地谈了自己的感受。在这里关于前六句我有这样一个问题问大家:前六句在结构上有何特点?或者说在表达感情上有何共同点?(学生思考,反应不是太好,问题有些难度。)师:看来不是太好理解,下面看屏幕上的提示:(投影显示) 春花秋月 何时了往事 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 雕栏玉砌 应犹在朱颜改生(武文):我发现这六句写了现在的情

13、况和过去的对比。师:能发现一点问题,但是不确切。不要只看某一句写了什么,而是把这六句放在一起来看,有什么特点?生(颜子明):横线前面的都是不变的,何时了就是不了,又东风也是年年如此,犹在说明仍然在;后面的都改变了。师:很用心,能发现这一点共同点真的很不错。大家一起看屏幕,前面的这三句中涉及的事物都是没有变化的,正如刚才颜子明所解释的一样,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横线后面的“往事、故国、改”都说明一切不同往昔。那么从结构上来说的话是隔句相承,今昔相连;从表达的感情上来说,共同表达何种感情?生齐声:物是人非的今昔感慨。 投影显示: 自然永恒 人事变迁 物是人非盛衰感慨文本框: 对比 春花秋月 何时了

14、往事 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 雕栏玉砌 应犹在朱颜改师:小结。全词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词中流露出了追昔年华,感慨人事变迁,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力大大增强。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首李煜同时所作的另外一首词浪淘沙,感受一下这首词里的感情。看课本课后第三题,思考并讨论两个问题: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这首词中有哪些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生阅读,思考,讨论)生(孔凡娟):我觉得还是写他作为亡国之君内心的愁情。一句“罗衾不耐五更寒”既写了自然环境的寒冷,也写了自己内心的凄凉。师:很好,抓住这句诗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生(孔

15、文浩):“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这句写出了一种离别之愁,感叹人世的变迁。师:能从这句中体会出离别之愁,不过他这种离别和普通人的离别还不太一样,不只是相见很难,可以说是永无相见之日。生(王艺):从“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句可以看出他很留恋过去的生活,现在很痛苦,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师:也就是说他自由在梦里才能有片刻的快乐,正如你说的是对过去生活的留恋。生(王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一句表现诗人慨叹时光的流逝,有一种无奈之感。师:能抓住主要的几个意象“流水、落花、春去”,这都是表现时光逝去的意象。(还有同学示意要说)生(李振扬):我还是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句,我觉得

16、谁作为客人也高兴不起来,这里应该是他客居他乡的苦闷。师:很有见解。你的意思是说只有作为主人才会高兴,做客人就不高兴。(生笑)生(李帅):我觉得开头写景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这句是乐景写哀情,越写景美,越反衬他的伤感。师:你等一下。我问你一个词语的意思,“阑珊”怎么解释?(李帅不语)一生嚷:是将尽的意思。师:看来还有一部分同学没记住“阑珊”的意思,这次请记住“春意阑珊”不是“春意盎然”,而是春天将尽,美好的事物快完结了。所以在这里就不再是乐景写哀情了,就是借凄凉之景写哀伤之情。师:还有吗?(生摇头)师:好,综合大家的答案,这首同时所作的词表现的感情主要是抒发了词人对江山的眷恋和国破家亡的千古

17、遗恨。那么这些情感中你认为有哪些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很快站起)生(孔腾腾):客居他乡的人都会有思乡之情。(生点头赞同)生(孔毅):“独自莫凭栏”这句,我觉得伤心孤独的时候一个人凭栏远眺会更加孤独。师:是不是有过这种感受?(不好意思,笑)生(褚衍辉):“流水落花春去也”这句中的时光流逝,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我们有时看到叶落、春去也会发出时间过得真快呀这样的感叹!师:很好,不光对诗文有理解,还加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生(何靳):还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句,我觉得不光是时间流逝,还有就是现在过得不如从前了,谁都会发出“天上人间”的感慨。师:看来大家都读懂了这首词,都能结合词句谈出个人感受。

18、正是因为词人写出了他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真实情感,而这些情感正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所以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情感共鸣,才会千百年来传诵不休。师:关于李煜的词我们就讲这些,最后我要用这两句话结束今天的课: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法国诗人缪塞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王国维的确,平庸的心灵只能有平庸的痛苦,平庸的痛苦只能产生平庸的艺术,而那些伟大的艺术只会在绝望的心灵里诞生。李煜的伟大就在于他是用血和泪铸就了伟大的诗篇。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感情齐背全词。(师生齐背)师:下课! 【教学后记】古诗文教学要特别重视朗诵,古代文人墨客“情动而辞发”写下千古传诵的优美

19、诗文,今天我们读者就要“披文而入情”走进他们丰富的感情世界,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情诗意。“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诗的情感、气魄、层次、节奏等,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品出来的。这节课,我用朗诵贯穿始终,我打破一开始就由教师激情范读的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朗读”,待读准、读顺、读懂后,再“品读”,赏析诗歌内容,最后“诵读”,水到渠成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声情并茂地加以吟诵。整节课,力图使学生沉浸在高雅的审美愉悦当中,受到美的教育、熏陶,认识汉语的美。因为这是一首很短的诗词,所以一节课只完成一首词的讲解课堂容量太小。所以在设计本堂课时,比较注重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在运用修辞

20、化抽象为具体写愁这个环节上,加入了学生回顾此种手法在已学诗句的应用,并当堂模仿创作一句写愁的句子;另外,最后又拓展了一首同时所作另外一首词进行比较阅读,以便更好地把握词人的情感。但是由于课堂容量较大,为了控制时间,有些环节处理得比较仓促,比如,学生运用一种手法写愁情的练习没有更好的检查和点评,使得很多用心写得很好的同学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答案,这一点也是评课过程中几位老师共同提出的不足之处,今后在设计课时,要把课堂环节设计得更为合理,尽量“压缩”一些环节,展开一些环节。另外还要克服语速过快这一毛病,把课讲得更有声有色!虞美人课堂实录2师:同学们,知不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在政治上,他颓

21、唐无能,荒淫无度,碌碌无为,最终导致了国破家亡,自己也沦为了亡国奴;但是他在文艺上,在艺术上,却是一位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他诗文经史样样精通,棋琴书画无不通晓,尤其精通音律,擅长填词,他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成为了千古词坛上的“南面王”,奠定了他在中国词坛上杰出的地位。同学们,知道我说的是谁了吗? 生(齐声):李煜。 师:对。一位失败的政治家,一位绝对的才子,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人们称之为李后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在后期所创作的代表作虞美人。 (投影呈现李煜头像)有关李煜,大家了解他多少呢? 后人评价他“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出示幻灯片,学生了解有关李煜的知识) 师:李煜现存

22、词44首,以降宋被囚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后期则充满了亡国之恨那么一首泣尽以血的绝唱就产生于千古词坛上面。后人这样评价他: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接下来,我们先来听这首词的录音,来感受一下虞美人的魅力。 (学生看幻灯片,听录音) 师:听了录音后,我们要对这首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自己独特的感受。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古人对诗歌的本质早已有过精辟的概括和总结:“诗言志,歌咏言”,这里所说的“志”,指的是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他内心的真实的感受。诗歌是思想的反映,诗歌更是情感的产物。刚才,我们听了人家的朗读,接下来,我们再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感受一下虞美人,在这首词里边,诗人到底

23、言了什么“志”,抒发了什么“情”呢?希望我们通过朗读以后,来把它感受出来。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师:李煜的这首词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肯定是有它独到的地方。我们刚才已经说了:诗要言“志”,那么,这首词作者言了什么“志”呢? (学生思考、讨论) 生1:我认为作者抒发了他的亡国之痛。 师:那么,具体在诗歌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生1:比如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的愁郁积的像春水一样绵绵不尽地向东流去。 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正是作者在这首词中的情感体现。 生2: 作者通过词来表现对故国的深沉的怀念以及平日里不至于朝政而导致国破家亡的悔恨之

24、情。 师:通过这首词来表现他国破家亡的悔恨之情和对故国的怀念。好的,请坐。那么,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里呢? 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李煜这首词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这结尾的这两句,引起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共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这两句话到底好在哪儿?请大家思考。 生:我认为作者采用了一种化抽象为具象的手法,作者将绵绵无尽,浩荡无边的愁思比喻成具体的一江向东流的春水,将自己无穷无尽的情思形象恰切地表现了出来,意境十分的开阔,而且读者读了之后有一起为之动心的感觉。 师:好。这里作者采用了 生:化抽象为形象的手法。 师:对,化抽象为形象的手

25、法。抽象的是什么?形象的又是什么? 生:愁、一江春水。 师:把作者内心绵绵不绝、无穷无尽的愁思通过这种手法形象恰切地表现出来,而且它还让读者读了以后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生:作者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采用了设问,将自己满腔的愁绪比喻成一江春水,把自己内心的痛苦以及悲痛欲绝的心情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看出作者对亡国的悔恨。 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把一江春水和满腔愁绪相提并论,把自己的悲痛用极富感染力的艺术把它表现出来,然后让读者也感到十分悲痛。 师:说得非常好。让读者也感到悲痛,深深地被他的这种愁苦所感染。那么,这种感染是怎么来加以表现的?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比喻来加以表现的。 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26、流。因为我们知道春水是春天的水,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这里作者把一江春水比作了愁,我认为作者把美好的事物与自己内心的惆怅相对比,突出了他的惆怅。 生:我想在这里补充一下,这里作者把它比作春水,而不是夏水、冬水,我觉得春天应该三春雨泛滥的季节,水量比较大而且多,与作者内心的愁思之多比较吻合。 小结:这句话确实写得非常好,刚才几位同学理解得也很到位。这里作者把自己的愁比作一江春水,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这哪里是一江春水啊,分明是作者所承载的满腔的愁绪啊。一江春水倒不如说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作者自问自答,写出了自己无穷无尽的愁思,意境非常阔大,从而引起后世无数读者心灵上的共鸣。此词也因此得以千古传唱。

27、(出示幻灯片,板书) 师:那么,刚才我们说到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愁绪的?化抽象为形象的手法。这里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绵绵不绝、无穷无尽、奔流不息的愁绪。那么这类表现手法在古代诗人中是经常采用的,很受诗人们的钟爱。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古代诗人的诗句,他们是怎样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的。(出示幻灯片)学生感受。 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师:这个愁啊,可以剪,可以理,但是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顺,可见愁之多,深厚。 2、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师:把愁比作什么? 生:白发,有长度。 接下来我们来看其他几句诗: 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驴鞭半袅,吟肩双耸,休

28、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驮也驮不动”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生一起感受理解这几句诗,更深入地理解这种化抽象为形象的表现手法。3、4句写出了愁是有重量的,5句写出了情是有长度的。 师:这里,作者很形象地传达出了诗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情感。我们以后也要学着运用这种手法。这种手法非常简单的说其实是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夸张。 生:比喻。 师:对,其实,这里就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就非常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只要我们运用比喻的手法,就能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的具体的事物。刚才,我们欣赏理解了李煜的内心情感,把满腔的愁比作一江春水,非常形象,富有感染力。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愁,如同一

29、江春水向东流?接下来,我们结合课文来谈谈我们的理解,课文中有哪些信息可以体现这种情感呢?请大家阅读课文,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阅读,讨论) 生:我认为,课文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现了李煜南唐逃脱不了被倾覆的命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悲痛欲绝和对往事(不堪回首的往事)的追悔莫及。 师:通过“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句话。刚才赵海霞有一句话应该我们引起思考的,是哪一句呢?即“南唐逃脱不了被倾覆的命运”这一句。此时作者是否已经真实地感受到了这种命运呢?这个问题还值得我们商榷。也许诗人有这种想法,把国家弄得国破家亡,其中诗人有了这种悔恨之情。说得非常好,请坐。其他同学有没有不

30、同的说法了? 生:“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昨夜小楼又吹来了东风,又一年过去了,在这如此美好的月明之夜,作者独依小楼,不由地回想起往事,虽然“不堪回首”,但却仍然回首,今昔对比,令人更添惆怅。 师:非常精彩的发言。虽然“不堪回首”,但却仍然回首,今昔对比,令人更添惆怅。 生:他在词中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本是非常美好的事物,人人都想往的东西,而在作者看来却希望这些事物早早地完结掉,这也能说明作者心理是十分地心烦和无比的亡国之恨的那种情感,对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地治理国家,而现在却沦为阶下囚的悔恨。 师:如此美好的景致,作者却希望它早早地完结,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从作者的身世、立场上去体察的话,就能够很深刻地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